高中化学教学文献综述
化学综述性论文范文例文(实用5篇)
化学综述性论文范文例文(实用5篇)
1、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
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
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
的焦点等。
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2、文献综述规定
1.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
作文献综述。
2.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
外文献。
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
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资料运用恰当、合理。
文献引用用方括号[]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
上角。
完整word版,化学实验文献综述
化学实验文献综述摘要:本文是针对《化学教学》2012年7、8期里面出现的所有关于实验的论文,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思考。
然后,系统地总结了如今化学实验中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而对其缺点进行了改进。
关键字:化学实验、弊端、改进一、化学实验的研究概况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化学教学效率的核心问题和教学手段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历来受到化学教师的关注,他们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对化学实验进行了大量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
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理解、巩固化学基础知识。
化学探究性实验更是体现探究性学习精髓的一种有效途径。
因此,探究性实验是进行化学探究式学习的主要方式,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老师没有很好的把握,使得探究性实验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优势。
二、化学实验存在的弊端1.仪器药品的缺少,有些学校对化学实验教学不够重视,投入少,资金短缺使得化学实验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2.教师观念陈旧,忽略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做或者很少做实验。
学生动手能力差,动手机率低,学生实验操作机率不高的现象较为普遍,对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认识不足。
例如在做一些实验时,许多老师和同学只是循规蹈矩的进行传统的实验,而没有想着去创新,这样就不能激起学生的实验兴趣,让他们感觉到实验的枯燥实践很可怕的事情。
然而,如果老师能够想到切合实际的有趣的实验,就能充分的带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实验中。
3.装置复杂、操作繁琐、污染环境、缺少探究性、现象不够明显、反应条件不易掌握。
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品,改进和设计出一些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现象直观的化学实验。
例如在教材中的氯水的光解实验中,(1)、盛氯水的烧杯或水槽都是敞口的,氯水中的氯气容易外逸,不仅会降低氯水的浓度,还很容易污染环境,也不适宜对学生的环保教育。
(2)、氯水光解反应的速度慢,在课堂上演示氯水光解实验,虽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但难以收集到足够量的氧气加以验证。
高三化学教学综述
高三化学教学综述三,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总结总结是在某个时期、某个项目或某项工作完成或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以吸取教训和一些规律性知识的书面材料。
它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要做好总结。
我们应该如何写总结?以下是边肖整理的高三化学教学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高化学教学工作总结1在此期间,我负责高三288班和289班的化学教学。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储备、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
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
为了以后能更好的工作,我把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调研信息,找方向。
如何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进入高三的学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研究一些资料,从中了解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打下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着稳定和变化的原则。
为此,我与其他高三化学教师仔细分析了近几年课改区的高考试题,并结合湖南历年高考试题的特点,如试卷结构对比、题型对比、考试方式对比、能力要求对比等,从而梳理复习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因此,在我们学校夏季举行的教师业务考试中,我和同班组的其他化学老师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关注xx教材和xx课程标准的变化。
熟悉xx教材和xx课程标准的变化,有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难度,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熟悉考试大纲。
教学大纲是高考的基础,是化学复习的“总纲”。
既要阅读,又要深入研究,明确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考试类型、深难度和比重,以及考试能力的层次要求等。
因此,12月我省考试大纲公布后,我和备考组的老师们一起认真研究,准备在今后的教学中保持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方向。
二是把握轮廓,理顺关系。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话题海”。
精选-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综述(3篇)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综述(3篇) 第一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与对策高中化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高中化学教学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学科,是每个学生需要认真学习的,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寻求积极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的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高中;化学教学;问题与对策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一样的重要。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后中,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陈旧,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学习兴趣,学些效率也不高,课堂上学生也缺乏参与度,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够了解,所以,为了改变现有的学习状况,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加实践教学,丰富学生的生活[1]。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实验室资源较为困乏目前的化学实验室资源比较匮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实验室在化学教学中有重要的意义,是提升化学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关键。
如果资源储备量较低,将会对化学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
从现有的状况来看,很多高中院校在实验室的设立和资源储备上都存在着不足,主要是因为学校和教师没有意识到实践教学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因此,缺乏资金和时间上的投入。
同时,很多实验室的设备都比较落后,一直都没有及时的进行设备的更新,很多药品在用完之后也没有及时的进行补充,使得一些基本的化学药品,无法在实验中发挥作用,给实验教学带来了阻碍,很多化学实验都不能及时有效的完成[2]。
(二)应试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都是根深蒂固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的看重成绩,忽视对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培养。
许多进行实验教学的教师都是由理论教师直接担任的,因此在教学手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很多教师在讲完理论知识以后,就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实验教学,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指导。
化学综述范文化学类文献综述范文
化学综述范文化学类文献综述范文化学综述范文化学类文献综述范文综述一、综述概述1.什么是综述: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review。
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
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
所谓述就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人、系统的论述。
因而,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性科技论文。
综述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可以把该专题、该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新发现、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比较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尤其从事该专题、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读者获益匪浅。
因此,综述是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的重要参考资料。
2.综述的类型: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
(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
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前研究进展,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文中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向性。
因而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作者。
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综合分析、撰写的反映当前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文。
因论文的逻辑性强,有较多作者的见解和评论。
故对读者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对读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导向意义。
化学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化学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化学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一、引言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以及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科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领域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本文将介绍化学领域中的一些研究成果,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关于化学方面的综述。
二、文献综述
1. 纳米材料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其尺寸一般在1-100纳米之间。
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小的粒径,纳米材料在化学领域中应用广泛。
例如,纳米氧化铁材料可应用于废水处理,纳米铜材料可用于触媒反应等方面。
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是一种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组成的多孔材料。
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和吸附性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催化反应、
气体分离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是一种由离子构成的液体,其具有较低的挥发性和较高的热稳定性。
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可调控性,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溶剂、分离技术、电化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 异质结构催化剂
异质结构催化剂是由两种或多种材料组成的催化剂。
由于其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和较高的稳定性,异质结构催化剂在燃料电池、化学品合成、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结论
通过对化学领域中的一些研究成果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化学领域中的研究不仅仅是关于基础理论的探索,还包括对新材料的探究和应用,这些新材料在能源、环保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的科研领域中,化学领域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上学期高三化学教学综述
上学期高三化学教学综述1. 引言本文档旨在总结和分析上学期高三化学教学的成果和不足,以便为下学期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本综述将涵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状况、教学评估等方面。
2. 教学内容2.1 课程标准根据教育部门颁布的课程标准,上学期高三化学教学涵盖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等模块。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至关重要。
2.2 教材与教学资源我们使用了《高中化学》教材,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网络资源等多种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方法3.1 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操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2 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安排了多个实验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生学习状况4.1 学习兴趣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化学学科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学习困难,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帮助。
4.2 学习效果上学期末进行的化学考试结果显示,学生的平均成绩为75分,其中优秀率(80分以上)为40%,不及格率(60分以下)为10%。
整体来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但在某些方面仍需提高。
5. 教学评估5.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了评估。
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但少数学生课堂纪律有待提高。
5.2 作业与测验学生作业和测验成绩表明,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加强辅导。
6. 改进措施针对上述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丰富教学手段,如引入案例教学、举办化学竞赛等。
2.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加强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提高课堂纪律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三化学学科教学中的文献阅读与综述
高三化学学科教学中的文献阅读与综述随着高三学生迎来高考的压力和挑战,教育界对于高中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化学的学习内容广泛而繁杂,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在高三化学学科教学中,文献阅读与综述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文献阅读的重要性文献阅读作为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对于高三化学学科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学生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和视野。
其次,文献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筛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
最后,通过分析、比较和评价不同文献的观点和论证,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文献阅读与综述的教学方法针对高三化学学科教学中的文献阅读与综述,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教师示范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示范文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通过解读经典文献、实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文献的阅读技巧和策略。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讨论文献中的关键问题,培养学生对文献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课外拓展阅读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化学学科相关文献,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拓展阅读和探索。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者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文献进行阅读,并编写相应的综述报告。
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3.讨论与分享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献阅读小组活动,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选择的文献进行阅读和整理,并根据文献内容展开讨论和分享。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综述的质量和水平。
三、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文献综述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合适的文献学生应根据研究目的和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文献进行阅读和整理。
应尽量选择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可靠性的文献,避免选择过时或偏颇的文献。
高中化学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的文献综述
高中化学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的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现状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问题在我国已经有很悠久的发展历史了。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和他弟子的言论专著《论语》中,即有教无类的思想,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还有对学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这都体现出孔子敬业爱国的精神。
其《论语》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成为流传古今的经典语句,也说明了学习兴趣是成才的关键。
从当前教育的角度去思考,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要求,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但是如果教师不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不到提高,还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张佳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中提到,化学是一种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激发学生对生化学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还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寻找不同的乐趣[3]。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指出,几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学生调整自身的学习态度,增加学生对学习的欲望,使学生自觉的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让他们发自内心的对学习产生热情。
张婧的《新课标下基于实验改进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中,就主要对兴趣的培养提出了重点方向,指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教师对教材资料的把握以及化学理论的实践等,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4]。
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教育教学的研究较为久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三次改革。
他们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直接告诉其现成的答案[5]。
教师会利用各种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发展思维空间解决实际问题。
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观。
化学综述范文化学类文献综述范文
化学综述范文化学类文献综述范文综述一、综述概述1.什么是综述: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review。
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
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
所谓述就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人、系统的论述。
因而,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性科技论文。
综述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可以把该专题、该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新发现、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比较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尤其从事该专题、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读者获益匪浅。
因此,综述是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的重要参考资料。
2.综述的类型: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
(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
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前研究进展,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文中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向性。
因而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作者。
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综合分析、撰写的反映当前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文。
因论文的逻辑性强,有较多作者的见解和评论。
故对读者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对读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导向意义。
化学文献综述
化学文献综述近年来,化学文献的价值和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包括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都把它当做一种支撑科学研究和技术飞跃的重要资源。
作为一项综合性分析工作,化学文献综述可以有效地揭示出该领域学术研究的进展方向和发展趋势,以及学术理论的突破点、未来的发展前景。
化学文献综述的内容涉及广泛,主要包括基本概念、新发现、应用前景、发展趋势等不同方面。
首先,应从具体概念出发,深入理解化学文献的基本概念,这包括它的内容、格式、分类和分析方法等。
对于术语的概念,应该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
其次,应特别重视化学文献中新发现的论述,这是该领域研究的前沿,是未来发展的基础。
第三,应关注和考虑该领域的应用前景,从行业发展趋势出发,结合实践抓住可以把握的商机,以求高度效益化。
最后,应注重分析化学文献的发展趋势,从技术研究、新材料的研发,到行业的发展需求,以及专业技术的创新,都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应重视专家学者对其发展前景的展望。
化学文献综述不仅要收集有关文献,而且还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
应当在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做到全面比较,结合实际形势,增强现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进行全面剖析,以及文献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应当从思想角度、学术角度和实践角度,对文献的内涵及其背景进行深度剖析,并结合当前的实践,以便进一步提高分析水平和整体化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化学文献综述是一项系统化、定量化和严谨性的工作,旨在深入认识化学文献,揭示该领域未来发展的走向。
它是一种客观性的思维,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即既要深入剖析和理解文献,又要结合实际,及时调整思路,以求真理。
同时,也要把握实践相关的发展商机,将科学的思维与现实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
只有掌握这种综合性的技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化学文献综述的价值。
化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化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化学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学科,研究物质的组成与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文献综述作为一种系统性的文献研究方法,对于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对化学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进行探讨和总结,并提出一种适合化学领域的文献综述格式。
一、综述的目的和意义1.1 目的文献综述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梳理研究领域已有的文献,对相关研究进行整合和归纳,分析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发现研究领域的问题与不足,为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意义文献综述在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综述相关文献,研究者可以了解当前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进展情况,避免重复研究。
其次,综述可以帮助梳理知识框架,全面了解相关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此外,综述还可以发现研究领域的问题和挑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二、文献综述的步骤和方法2.1 步骤(1) 确定研究主题: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和兴趣,选择一个具体的研究主题。
(2) 收集文献:通过各类文献数据库、学术期刊和专业论文集等途径,收集相关文献。
(3) 筛选文献: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包括排除与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选出与研究主题高度相关的文献。
(4) 分类整理:将筛选后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按照时间、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进行归纳和总结。
(5) 分析综述:根据分类整理的文献,对过去的研究进行分析和综述,找出其共性和差异。
2.2 方法(1) 阅读和理解文献:对筛选后的文献进行逐个阅读,理解作者的研究目的、方法和结论。
(2) 分析和归纳文献:根据研究主题,分析文献中的数据和结果,整理归纳出文献中的关键点和重要信息。
(3) 比较和对比:对比不同文献中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寻找共性和差异,分析原因和影响。
(4) 总结和归纳:在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研究领域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自身的研究观点和思路。
三、化学领域文献综述的内容要点3.1 化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拥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和基础理论,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
有关化学方面的文献综述
有关化学方面的文献综述
综述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它是解决现代社会的重要科学,与其他科学紧密联系,并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早期的原子理论和有机化学,到现代物理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化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化学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新研究发现,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受其组成分子的影响,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这些发现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比如新材料的合成,药物的开发,以及能源的管理等等。
例如,新材料的合成是由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结构,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这些新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新的节能环保的产品,比如电池和太阳能发电系统。
药物的开发也依赖于化学,因为我们可以用化学结构来设计新的药物,从而更好地治疗疾病。
此外,化学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能源,比如燃料的组合和污染物的排放。
总之,化学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研究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它通过探索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比如新材料的合成,药物的开发,以及能源的管理等等。
未来,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科学发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化学教材评价文献综述
化学教材评价文献综述学科教学魏亚慧 131672前言:长期以来,受教材“一纲一本”的影响,一线教师评价化学教材的意识和认知有待加强。
新课程改革倡导“一标多本”和教材开发的多样化,鼓励各团体和个人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开发不同特色的教材,这样目前中学化学教材出现了不同版本,将教材的选择权交给了( 或者说部分交给了) 学校和教师。
如何选择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的教材?如何分析和评价这些教材的质量? 如何选择最适合学校和学生使用的教材? 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该问题可通过构建中学化学教材的评价体系来解决。
学者们从化学教师教材评价的理论框架,化学教材评价的本质和功能,化学教材评价的程序与方法,化学教材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四个方向进行了对化学教材评价的研究论述。
下面笔者就针对化学教材评价的研究进行详细的阐述:一、化学教师教材评价的理论框架从评价内容上看,化学教师对化学教材适切性的选择性评价,主要包括出版特性( 印刷、纸张、装订、价格、编著者基本情况、出版单位信誉情况、全国使用范围等教材的表层内容) 、教学习惯( 教材中学科知识的呈现顺序、组织方式和表述方式是否符合教师日常的教学习教材所体现的教学思想能否与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相融合等教材的教师适用性内容) 、学生基础( 当地学生的原有知识、技能和经验水平与教材内容的符合程度等教材的学生适用性内容) 、学校条件( 学校能否提供“实验活动中使用的化学仪器、药品”、“探究活动要求的环境条件”和“化学学习需要补充的其他资料”等教材的学校适用性内容) 、当地生活生产经验( 教材中例举的各种事例、设计的各种探究活动与当地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等教材的地方适用性内容) 、教材配套( 教师教学用书、同步解析与测评、课件、图片素材、实验及探究活动素材、教学录像等教学配套资源建设情况)六个维度。
从评价步骤上看,化学教师对化学教材适切性的选择性评价,主要分初步检查、教学分析和汇总报告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检查阶段,主要考查印刷、价格、编著者、全国使用范围等体现教材表层内容的出版特性维度; 第二阶段,教学分析阶段,具体包括抽样精读、交流讨论和教学试验等环节,主要考查教学习惯、学生基础、学校条件、地方生活生产经验、教材配套等体现教材深层内容的其他五个维度;第三阶段,汇总报告阶段,具体包括理性分析、客观总结、报告存档等环节,主要任务是综合评价,作出选择。
高中化学教学文献综述5篇范文
高中化学教学文献综述5篇范文第一篇:高中化学教学文献综述高中化学教学文献综述摘要: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 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本文阐述教育的人文性,人文教育的涵义,当前中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化学与人文两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情感、利用学科交叉影响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加强指导使化学与人文自然渗透四方面讲述化学与人文的渗透。
中学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但现如今化学教育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
比如,知识信息量增长,知识技术的更新加快,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综合等。
而我国化学教育现状却有些不尽人意:教育质量不如意、效益不高;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差;学生学习负担重、教师教学压力大……对于这些难题,我国有很多的化学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他们发表了很多关余化学教育有关的论文、期刊、专著等,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下面我们就具体探讨一下这些教育专家们是如何看待中学化学教学改革这个问题的。
许多专家学者们的著作都提出了很多的观点和看法。
像《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学说就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
”所以,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一项基本理念[5]。
该文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四点是必须要做到的: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材和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要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三要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四要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项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化学实验文献综述 (2)说课材料
化学实验文献综述(2)化学实验文献综述摘要: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有的演示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效果不太好,经常需要改进,通过合理改进后,一方面提高了实验演示效果,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好奇心,进而探索其中的化学奥秘;另一方面,通过对演示实验的改进,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实验改进的方法,以及一些趣味性的探究实验和验证实验。
关键词:化学实验,实验教学,改进实验,一、鲜明直观,富有趣味增强实验的直观性和现象鲜明性,能更有效地引起学生感知,使他们形成深刻地印象。
例如可以利用一些电子元器件等材料来改进实验,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学生而言,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移动比较抽象,他们只是“听说”而没有真正“见过”。
特别是勒夏特列原理,学生理解起来更有一定的困难。
传统的实验方法只能通过测定不连续的点(如不同条件下溶液的pH或导电性)间接说明平衡发生了移动;而手持技术则可以“实时监控”平衡移动的全过程,灵敏度也更高,通过测定连续的点将平衡移动的整个过程通过曲线呈现出来,使结果定量化,更有说服力,更具可靠性。
另外,手持技术具有简单方便、现象明显的特点,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即可开展实验。
我们以醋酸的电离平衡为例,通过手持技术研究温度、浓度、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醋酸电离平衡的影响,运用图像帮助学生理解平衡移动的过程。
将pH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电脑四者相连,(温度传感器仅在做“温度对醋酸电离平衡影响”的实验时使用),将装有醋酸溶液的烧杯放置在磁力搅拌器上。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动手实验,探究平衡移动的过程,这既符合新课标自主探究的理念,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用传统的讲授方法解释化学平衡移动这部分内容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挑战,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教师要使全体学生理解这种抽象的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可能也是差强人意的。
而手持技术则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量,用清晰直观的图像辅助教师的语言解释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化学文献综述范文
化学文献综述范文引言化学文献综述是一种对某一领域内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和评价的方式,旨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揭示研究现状、找出问题和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将以化学文献综述为主题,介绍该文献类型的特点、写作方法以及一些范例,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特点化学文献综述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性:化学文献综述要对某一领域内的相关研究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综合各种观点和研究成果,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
2.系统性:化学文献综述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内容,可以根据时间、主题、方法等方面进行分类,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研究领域的进展。
3.客观性:化学文献综述应该客观中立地评价已有研究成果,不带个人偏见或主观情感,既突出优点又指出不足,为读者提供一个客观的科学评价。
写作方法化学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研究领域和范围:首先要明确自己要综述的研究领域和范围,确定一个具体的主题。
2.收集文献资料: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著、专利等。
3.筛选文献资料:根据一定的筛选标准,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筛选,选择与主题相关且质量较高的文献。
4.阅读和分析文献资料:对筛选出的文献资料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理解其研究内容、方法和结论。
5.撰写综述文稿:根据阅读和分析的结果,撰写综述文稿,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内容,保证文稿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范例以下是一篇关于某种新型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的化学文献综述范例:标题:某种新型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综述了某种新型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包括其合成方法、催化性能以及应用前景。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新型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以及文献综述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新型材料的合成方法概述了当前常用的合成方法,包括溶剂热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等,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教学文献综述摘要: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 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本文阐述教育的人文性,人文教育的涵义,当前中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化学与人文两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情感、利用学科交叉影响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加强指导使化学与人文自然渗透四方面讲述化学与人文的渗透。
中学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但现如今化学教育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
比如,知识信息量增长,知识技术的更新加快,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综合等。
而我国化学教育现状却有些不尽人意:教育质量不如意、效益不高;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差;学生学习负担重、教师教学压力大……对于这些难题,我国有很多的化学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他们发表了很多关余化学教育有关的论文、期刊、专著等,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下面我们就具体探讨一下这些教育专家们是如何看待中学化学教学改革这个问题的。
许多专家学者们的著作都提出了很多的观点和看法。
像《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学说就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
”所以,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一项基本理念[5]。
该文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四点是必须要做到的: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材和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要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三要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四要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项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是: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
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
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2、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
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3、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
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
4、教学有效性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通过学生的自主能动学习,使学生有效学习,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5、教学的有效性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
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条件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师要掌握教学设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阶段的一系列策略性的知识。
二、传统教学中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1、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往我们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但是受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
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由于教学目标的偏差,“熟能生巧”的理念逐渐演变成“熟能生厌”的现实,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
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低下。
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和家长不得不靠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来弥补课堂教学没有完成的任务,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2、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学的基本着眼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核心观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学生不是自主发展,往往是教师“强制”下的一种发展,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发展状态。
这种发展压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被动发展的结果是:⑴造成学生发展的两极分化,一些适应被动发展的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注,一些不适应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发展;⑵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制,缺少学习的主动性;⑶以学生的片面发展代替学生的全面发展;⑷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经历和体验。
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3、师生互动性不强,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学生的活动。
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实现知识信息和各种情感的交流,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从当前的课堂教学来看,师生互动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仍然是单向的,即教师——学生。
它的一个弊端是忽视课堂教学中其他知识信息的传递,忽略了课堂教学中人际交往因素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它使本来应该鲜活的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死板。
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单向互动向多向互动的转换是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4、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虽然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一些教师仍然固守原有的教学方式。
我们并不认为传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就是低效或者是无效的,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有效的,但我们认为,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
5、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采用,无论是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从教师的教学观念方面都是一个重大的变革。
然而在现实中,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情况比较普遍。
教师在教学中,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
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课堂教学热热闹闹。
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学生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教师也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究其根本的原因,一是教师没有真正掌握它的理论精髓。
二是受功利主义的影响,搞形式主义。
而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缺乏教学有效性的观念。
三、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的合理性建构1、师生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交流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的反映,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彼此交流情感、体验,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求得了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以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1)“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互动。
“交流”不是形式上的交流,而是师生间相互理解与交流的“主体间性”的打造,是师与生,师生与教材间的双向理解、问题解决的活动,是形成共识的共创共生活动。
教学中的有效交流要体现“三个有效”,即尊重客观事物的真理性,社会规律的正当性和“捧一颗心来”的真诚性,课堂教学强调时空共有,内容共创,意义共生,成功共享。
(2)互动的多元性与教育性。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是多元的,是多情况、多内容、多难度、多形成的互动体。
在情境上既有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还有融洽和谐的人文环境,发人深省的问题背景;内容上不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还有生活经验的积淀,生命意义的领悟;师生关系上,既有师与生,还有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个体与群体,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与沟通。
2、学生是发展的、具有独特和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自身发展是有规律的。
为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的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另外,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潜能,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的确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有培养前途,可以获得成功。
同时,还要承认,处在发展中的学生,有个性差异性,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均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解决。
学生是独特的人。
首先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学生不是单纯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人。
有效教学活动中,还学生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力量的舞台。
其次是每个学生都有独特性,学生由于受不同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的影响,从而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正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均有自己的思想、性格、意愿、好恶、情感、价值取向和知识基础,教师只能激发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受事务,自主观察、分析及思考,自主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3、“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接纳,民主、平等、协调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一方面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以活动促发展,以效益促效果”“以学论教”,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师生共创共生、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使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充满主动学习的气息,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与交往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在平等尊重的气氛中形成完美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教师的教学是课程的创设与开发。
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理念决定教学理念,教师与学生均处在课程中,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建者,他们共同参与积极开发,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的过程。
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致力于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