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语录读后感
孔子语录论语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孔子语录论语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11d1e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6.png)
孔子语录论语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孔子语录论语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论语的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各位。
孔子语录论语读后感800字(精选篇1)想找出一本影响了中国的书并不难,从《诗经》到《易经》从《左传》到《史记》都影响了中国,但要找到一本能够长远地影响中国发展进程并且对中国人的精神品性影响深远的书,恐怕也仅有儒家的经典之作——《论语》。
每个星期的星期五午时,最终两节课是信息和《论语》阅读课,我觉得算是最放松的课了吧。
信息课上完后,《论语》阅读课并不会让我感到有压力,教师带着我们读论语,释论语,析论语,并且结合日常生活。
论语中大多都十分贴近生活,做人也好做事也罢,都适用至今。
李荣浩的一首歌《年少有为》中,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懂得什么是珍贵。
”是啊!假如我年少有为…相信有很多和我差不多大的人,关于这句话都有自我深刻的感受吧。
在这硕大的宇宙,我什么也算不上,我很平凡,很脆弱也很顽强。
《论语》中有一则是孔子对自我人生的规划,“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随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对自我的规划,可我们一介凡人有几个能做到这样的。
但我们在风华正茂的年代应当根据自身情景确立自我的梦想,平凡中亦可活出伟大。
未来好像十分遥远,但作为一名高中生,眼下我们每一天不得不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正如孔子的那些弟子一样,他们每一天也像我们一样。
只是他们是拜孔子为师,主动向学;而我们此刻大多是被动学习,疲于奔命。
孔子有很多弟子都十分的勤奋,而颜回是最勤奋的那个,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意思是,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孔孟读后感
![孔孟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f13255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f.png)
《孔孟》读后感读完《孔孟》这本书,我对孔子的儒家思想和孟子的仁政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两位古代的智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指南和社会的理想模型。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强调的是“仁爱”与“礼制”。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当以仁爱为基础,而社会的秩序则需要靠礼制来维护。
在当今社会,这种思想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我们应当以爱和尊重为前提,对待他人要友善、宽容。
而在社会治理方面,合理的制度设计和道德约束同样重要,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与孔子相比,孟子更加强调人性本善的观点。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善良本性,但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这种本性可能会被遮蔽或扭曲。
因此,孟子提倡通过教育和修养来恢复和发扬人的善良本性。
这种思想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们应当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努力去除那些不善的念头和习惯,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善良。
孟子还提出了“仁政”的理念,强调君王应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实行仁政。
这种思想对于当今的政治和社会治理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政府应当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人民谋福利、保平安。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以下是孔孟经典语句的解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读:孔子认为,只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只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越来越多而感到危险。
这句话告诫我们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读:孔子主张在人际关系中要秉持“仁爱”原则,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这种尊重他人、平等互惠的观念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读:孔子认为,对于知识和学问的态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知之、好之和乐之。
仅仅知道它不够,还要发自内心地喜欢它;喜欢它还不够,更要从中感受到快乐。
孔孟的思想及读后感
![孔孟的思想及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89cf91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5.png)
孔孟的思想及读后感
孔孟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孔孟思想强调了人伦道德和礼仪的重要性,主张以道德规范来管理社会关系和个人行为。
孔孟思想主张,人应积极地追求个人的德行修养,尤其注重孝道。
他们认为,孝顺父母是人生的首要责任,只有恪守孝道,才能获得大德和仁爱的美德。
此外,孔孟还非常注重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提高人的道德品质和智慧。
读完孔孟的思想,我深受启发。
他们的思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应该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当代社会,人们往往追求个人利益,个人主义盛行,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社会问题的加剧。
孔孟思想提醒我们,要将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秉持仁爱之心,以和谐与善良的方式来管理人际关系。
同时,孔孟思想中对教育的重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育是培养人们的品德和智慧的关键手段,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出一批肩负社会责任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孔孟的思想通过强调人伦道德、礼仪和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以仁爱为核心的人际关系的理念。
他们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管理社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孔孟语录读后感
![孔孟语录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7f1a75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7.png)
孔孟语录读后感
《孔子语录》是一本关于孔子和孟子的语录集,其中包含了他们的思想和智慧。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孔子和孟子的思想都强调了人的修养和道德。
他们认为,一个人应该有
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他们强调了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和价值。
其次,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也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
品德和才能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他们提出了“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强调了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最后,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也强调了治国理政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一个国家的
兴衰和民众的幸福与否,都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们提出了“仁政”、“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强调了以民为本、以德治国的重要性。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国家的治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通过阅读《孔子语录》,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
人的品德和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和价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治国理政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我会努力修养自己的品德和行为,注重自己的教育和培养,关注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孔孟语录读后感
![孔孟语录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76cdb3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7f.png)
孔孟语录读后感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现在请欣赏店铺为你带来的孔孟语录读后感。
孔孟语录读后感1.学习了《孔孟论学习》后,我感到收获颇多,特别是对于自己的日常的学习有了深刻的启发。
我认为学习过程中,兴趣和爱好是非常重要的,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
”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最关键。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他的目的就是强调兴趣和爱好的重要性,事实上也正是真正爱好学习的人,为学习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
记得小学时有一个同学调皮异常,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多不注意听讲,有一次老师让他上黑板默写生字词,居然十个错九个,而且笔画笔顺错误甚多。
老师就让他在黑板上抄写三遍。
要平时,在本子上抄他根本没有自觉性给它抄完。
在全班同学和老师的共同监督下,他很认真地一字不漏地抄写着。
并再次对他进行听写,效果比第一次好。
以后他学习一偷懒,老师就叫到黑板上去听写,他居然每次都欣然同意,而且完成得相当不错。
比起以前让他在练习本上自己去抄写的效果要好得多。
我们同学就有些不明白,于是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喜欢到黑板上写字”。
后来逐渐他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很强烈的兴趣,而且有几次考试语文成绩都名列前茅。
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是多么地重要埃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感兴趣的,特别喜爱的学科总会学的很好,而兴趣不大或反感的学科自然成绩会很不理想。
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那样,我们就会成为一个爱好学习的人,一个学习成功的人。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先提出一个人对学习的态度和意志来决定对他们的教育方法。
本文中,孔子的言论有四则,告诉了我们一些学习的道理:少年时的学习是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矗学与思要紧密结合,学习要勤奋,不耻下问;学习要坚持不懈,不得半途而废。
有人曾讲过:少年时期学习,就像迎着初生的太阳走路;中年时期的学习就像头顶着正午的太阳跑步;老年时期的学习,就像提着灯笼在黑暗笼罩的迷宫中寻路。
论语十则读后感
![论语十则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ce51fd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c.png)
论语十则读后感论语十则读后感《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国人民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语》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大量内容,其中十则显得尤为重要,它们分别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吾日三省吾身。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十则语录,既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我在读完《论语》十则后,深刻地感受到其思想内涵的深刻性与丰富性,也深深地感悟到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与道德规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才能使自己更加自信、更加快乐。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换代日新月异,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告诉我们,交友需要广纳天下英才,不断地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
朋友不仅仅是陪伴我们一起走过人生的伴侣,更是我们前行道路上的知己、支持者和帮助者。
这句话也告诉我们,要善于交际、懂得尊重别人,才能得到更多的友情。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有正义之心,应该为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心社会。
只有这样,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需要思考,而思考也需要学习。
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领悟到学问的精髓。
在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地思考问题,不断地反思自己,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求别人,先从自己做起。
孔孟读后感
![孔孟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7286224866fb84ae45c8d94.png)
孔孟读后感孔孟读后感(一)读黄仁宇《赫逊河畔谈外国汗青》之孔孟有感:邪如文外所说,孔子糊口正在一个安适的时期,贱族式的和平、骑士般的精力,至古让咱们有些人遥想没有未,而孔子自身也是贱族,只管曾经衰败,但猜念正在彼时的年夜环境高,念必也比孟妇子孬失多,因此孔子更为关怀的是“礼”,是一种统乱次序的维持,是“小资”的口态,因此他能力怡然自得天“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回”,他没有会也不克不及过量天关怀社会的底层,那点彷佛取东方的贱族同样,顶多只是居下临高的施舍,当您一铺身姿要取他仄分财富争取职位地方之时,彼时的仁慈取异情也便消散天一尘不染!而孟子呢?却齐然差别,兽性的贪心取倾轧让他看到的是一个没有安齐没有不变的时期。
正在那种状况高,做为一个有社会义务感的年青人他能出事进来旅游集口对着饭菜挑三拣四混进小资吗?他为何倡导“反动性”?这是他的这个社会曾经接近解体曾经出有出路,这是果为他持久混迹于底层(孟子衰败贱族,此时照孔子的说法曾经完全“礼崩乐坏”了,不少圆里否能享用没有了孔子这个待逢),曾经睹识了太多的罪过取苍凉。
他为何主弛“性擅”,这是果为正在这个年夜环境年夜配景之高,惟有“性原擅”可以给其时的群众,其时的有志青年一丝愿望战曙光!尔念,孟子正在那圆里兴许取人民币穆师长教师撰写《外国历代政乱失得》的目标正常。
他为何倡导“低程度仄等思维”,那当然取他其时的望界局限无关,也取其对人熟的末极意思的思索无关。
那些兴许取黄仁宇师长教师以“经济的角度”去不雅察外国年夜汗青扞格难入,但他们独特孕育发生的一个话习题便是:人,在世的意思究竟是甚么?所逃供的究竟是甚么?是哲教天对待人的存正在抑或其余?尔念那才是孟子思维的来源天之一,也是人类不能不摸索战穷究的重点!钻研汗青,邪如黄仁宇师长教师所说,“必然要讲究他们的汗青配景”,然而仍有一点黄仁宇师长教师出有提没的便是讲究他们的位置!粗鄙的咱们常说“屁股(位置)决议脑筋”,莫没有是云云?!孔孟读后感(两)孔孟以为,逃供学识尾先正在于爱教、乐教,那是要害。
论语名句读后感(通用16篇)
![论语名句读后感(通用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137a1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e.png)
论语名句读后感论语名句读后感(通用16篇)《论语》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结晶,它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与精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之美。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论语名句读后感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论语名句读后感篇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就说我们班上的吧。
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
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论语名句读后感篇2《论语》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结晶,它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与精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之美。
五年级时候,我开始读《论语》。
论语中的经典句子让我受益匪浅。
写作时,我常常把在《论语》中诵读过的经典句子运用到我的作文中来。
比如要写珍惜时间的句子时,我马上想到了这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描绘学习的快乐时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马上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孔孟语录读后心得
![孔孟语录读后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9ac24db8b9d528ea81c779c0.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孔孟语录读后心得篇一:孔孟语录三则孔孟语录三则滕州姜屯中学黄帆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3.领悟孔孟儒家思想的内涵。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领悟孔孟儒家思想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个人的视力有两种功能:一是向外看,看无限宽广的世界,另一个是向内看,看无比深刻的内心。
如何能让自己的内心有所坚守有所依托,让我们走进《孔孟语录三则》,或许这里有打开心门的钥匙。
作为山东人,你了解这两位圣人老乡吗?学生介绍孔子、孟子相关的文学常识。
(生卒日期、出生地点、名号称谓、学派,相关书籍。
)介绍语录及语录体。
(圣贤在和学生平时的相处中,言和行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学生们记录下来奉为经典,这就是语录;由于只是只言片语的随堂笔记,就不重文采,不讲结构,每篇都是独立的,被称为语录体。
二、出示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3.领悟孔孟儒家思想的内涵。
三、诵读:读顺畅1.自由读课文,跟着自己的感觉,尽量读得顺畅。
(注意字音和停顿)2.个别读课文,检测字音和停顿。
四、研读:读明白第一则(一)找出读懂的字、词、句,并说出读懂的方法1.注释法:疏食、曲肱。
2.组词法:富、贵、乐。
3.猜想法:义。
4.不译法:矣。
5.活用法:饭、枕。
(二)点拨字词,翻译课文1.曲肱、枕、之——试模仿这个动作,加深理解,明确“枕”的词性,并且知道“之”的指代内容。
2.水——直译法:冷水,古代的热水用“汤”表示。
3.义——辨析法:(1)意思:意义,含义;(2)公正的道理,正直的行为:正义、道义;(3)旧时拜认的亲属关系:义父、义子;(4)情意:义气,信义;(5)假的,人工做的:义肢、义齿。
联系语境,选择正确的选项。
在此基础上,翻译课文。
(三)探究思想内涵1.由浮云的“轻”,探寻孔子心中的“重”。
链接《论语》中的孔子之志: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论语名句读后感
![论语名句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d7a7a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6.png)
论语名句读后感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其中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
录和思想观点。
这些句子虽然言简意赅,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
读完《论语》,让我深受启发,感悟颇深。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
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思考,而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
这句话也让我明白,学习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思考去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另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则教导我们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学会换位思考,体谅他人,不要做出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
这句话也让我明白了做人要有同理心,要善良待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善意。
还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坦荡豁达,心胸开阔,而小人则心胸狭窄,常常烦恼。
这句话让我明白,做人要心胸开阔,不计较小利,才能真正做到大度豁达,活得更加快乐。
读完《论语》,我深深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
些句子,我学会了做人处世的道理,明白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信念。
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做一个有智慧、有修养的人。
论语孟子关于孔子个人读后感800字5篇
![论语孟子关于孔子个人读后感800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76f91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4.png)
论语孟子关于孔子个人读后感800字5篇论语孟子关于孔子读后感800字1——《论语》心得皎皎明月,虫鸣叠叠,秋风入窗,夜长无眠。
一个人,一盏灯,一杯淡茗,一丝愁绪。
当翻开《论语》,所有一切都已化为沉淀,畅游书海,仿佛诵读之声环绕耳边。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一) 天地人之道孔夫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就是说,颜回家里很穷,缺衣少食,住在非常破烂的小巷子里。
这么艰苦的生活对别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而颜回却能够自得其乐。
生活这样艰苦,为什么能自得其乐呢其实,主要是在于你的人生态度,在所有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怨的时候,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
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二) 处世之道在现代社会中,处理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子贡曾经问过他的老师,孔夫子告诉他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
”(《论语·颜渊》)看到朋友做的不对的事,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
所以,与好朋友相处也要有个度,不要什么样的事情都大包大揽。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即可。
(三) 君子之道这里的君子一般是泛指才德出众的人,在《论语》中,随意就可发现这二字,可见君子的重要性。
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讨论过君子的问题,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连孔子都愧称君子,不难发现君子的标准之高。
孔夫子心目中的君子,不仅是一个好人,还要是伟大和高尚的人,他要胸怀天下,奋发有为。
(四) 人生之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孟子名言读后感_读后感.doc
![孟子名言读后感_读后感.doc](https://img.taocdn.com/s3/m/501ee0111ed9ad51f01df2a5.png)
孟子名言读后感_读后感孟子名言读后感(一)《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她在儒家典籍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孟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言论的总汇,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元典。
2000年来它不仅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而且早融入了人们日常生活之中。
《孟子》一书对于儒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重要思想。
《孟子》的思想主体是伦理政治学说,其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的文化规范仁、义、礼、制的萌芽和根本。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人性是本善的,但从实际来看,人们处事并不能完全符合仁义标准。
所以孟子强调品德修养,以此恢复丧失了的本性之善。
由于强调自我品德的修养,孟子表出强烈的自尊,自强精神和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独立。
将人性的理论推广到政治领域,就是仁政的学说,这是孟子思想的核心。
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这个思想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此书的作者孟子,是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少年家贫,有寡母抚养成人。
在孟母择邻处、断机杼的教育下,他拜子思为师,潜心攻读孔子的儒家学说,终成儒家思想的一代尊师。
在书中他强调个人要自强奋斗,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他强调,只要不断磨砺自己,终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
关于我对《孟子》读后感,我定义,孟子是个不吃亏的人。
《孟子》里有很多精彩的辩论,文章里体现出,他的每次辩论都是应变自如,有犀利雄辩的语言,站无不胜。
他的不吃亏表现在,孟子在论辩中主张什么,反对什么,立场、观点鲜明,而且感情色彩强烈。
他反对不义之战,歌颂正义之战;反对暴政,赞扬仁政;反对杨墨,推崇孔子;反对穷奢极欲的权贵,同情水深火热中的百姓。
他的不吃亏得益于,孟子在论辩中长于说理,显示出他雄辩的才华。
他往往能针对对方的言论,不急不迫、一步紧似一步地论说开来,最后用精辟的语言概括出自己的思想,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的谬误,确有说理痛切、发人深省、令人信服的效果。
孔孟语录感想
![孔孟语录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d79362afbcd126fff7050bac.png)
孔孟语录感想孔孟语录感想01孔孟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关于学习的方法。
孔孟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
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
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关于学习的内容。
孔孟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
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
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课文的几则语录,体现《论语》的文学特点。
首先,它们全是用当时的规范口语写成的,明白如话。
其次,语言自然流畅,简约朴实,不事雕琢,不求辞采,却能表达出深刻的道理。
再次,它们有一种从容不迫、多方启发的风格,体现出所谓“文如其人”的文章规律,使读者如同亲眼目睹“循循善诱”的师长。
最后,《论语》偶尔也有生动的比喻,使读者耳目一新。
《孟子》也属语录体。
《孟子》善于论辩,《孟子》的比喻,有故事,有情节。
课文中“弈秋诲人”的故事,就是一例。
这种故事往往成了寓言。
这样的寓言是为了说理,为了辩论。
《孟子》的寓言,多有民间故事色彩。
《孟子》里许多寓言至今仍然家喻户晓,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等。
孔孟语录感想021.学习了《孔孟论学习》后,我感到收获颇多,特别是对于自己的日常的学习有了深刻的启发。
我认为学习过程中,兴趣和爱好是非常重要的,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
”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最关键。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语录十则读后感
![孔子语录十则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c796d5b83c4bb4cf6ecd145.png)
孔子语录十则读后感孔子语录十则读后感(一)当接触到《论语》十则那篇课文时,尔的脑子彻底懵了,一点皆看没有懂。
厥后教师安插了预习的使命后,尔即刻归野去,正在网上翻阅了《论语》十则的译文以及它的去历。
正在baidu百科上说《论语》是儒野教派的典范着做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战对话体裁为主,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止,散外表现了孔子的政乱主弛、论理思维、品德不雅想及学育本则等。
汉语文章的经典性也发祥于此儒野(正在年龄和国时代取朱野对坐)开创人孔子的政乱思维焦点是“仁”、“礼”战“外庸”。
取《年夜教》《外庸》《孟子》《诗经》《尚书模板》《礼忘》《难经》《年龄》并称“四书模板五经”。
通止原《论语》共两十篇。
孔子,是位十分伟年夜的人,是尔国今代伟年夜的思维野战学育野,实践政乱野。
《论语》的言语简约精辟,含意深入,此中有许多舆论至古仍被众人望为至理。
并且今代,小孩入教堂第一个拜的便是孔子。
附件已经有人说过:“半部论语乱全国。
”正在那几句傍边,尔最怒悲的一句话是:三人止,必有尔师焉。
择其擅者而从之,其没有擅者而改之。
它的意义是:三小我私家异止,此中肯定有尔的教师。
尔选择他擅的圆里背他教习,看到他没有擅的圆里便对照本人改过本人的毛病。
它包罗了二个圆里:一圆里,择其擅者而从之,睹人之擅便教,是客气勤学的精力;另外一圆里,其没有擅者而改之,睹人之没有擅便引认为戒,检讨本人,是盲目涵养的精力。
那样,无论异止相处的人擅长没有擅,皆能够为师。
尔感觉,那句话讲失十分孬,几小我私家正在一同相互指学、相互协助,指没对圆的谬误,看浑本人的缺陷,不只能够删少三人的常识,借能够删入三人的交情,实是两全其美。
外国文明实的是专年夜粗深啊!尔不由感慨着。
孔子语录十则读后感(两)孔子,一个实邪的贤人。
他势必永垂没有朽、流芳万世。
尔读《论语》那部书模板,固然没有是念从外寻失建身、全野的孔门秘传。
尔只是正在那部书模板外意识了一个迂阔任性、亮知其不成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不厌其烦的孔子,一个食没有厌粗、懂失糊口乐趣的孔子。
孔子语录读后感
![孔子语录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129b4c9b0717fd5370cdc45.png)
孔子语录读后感孔子语录读后感(一)昨天,尔开端向诵今诗文,每一向一篇尔便会把读后感写正在专客面。
昨天尔向诵的是《孔子语录》。
文章只要6句话,却每一句皆有一个叙理正在外面。
暖故而知新,连结谦恭的口态,即教习又要考虑,敏而勤学、没有耻高答,背他人教习:擅从之,没有擅改之……那些叙理孬象很深奥,但又战咱们中小学熟亲密相干。
“定时复习,独特探讨,连结谦恭”那应该是战咱们最揭切的话了。
教师为何要揭示咱们:“那个常识会了吗?归野多看一看。
”?果为咱们必需经由过程一次又一次的忘忆能力教会新的常识。
但教师总不克不及甚么皆揭示您,更多须要您本人来揭示本人:“那个常识尔会了吗?要没有要再看一看?”有时温习倒是很干燥,然而正在教师答答习题时,正在测验时,您温习到他人出有温习到的常识,从而失到的表彰、下分是否是使人欢快?没有要把教习看做累赘,念念成果,借是很使人怒悦的。
忘没有忘失教师已经正在教室上说:“小组探讨一高那个答习题。
”,忘没有忘失课间时总会有几个异教为一个答习题正在剧烈的探讨。
正在咱们的教习历程外,自教是重要的,然而独特教习也是必要的。
有时本人逢到的答习题纷歧定本人能解谢,经由过程他人一点拨,也会“柳暗花亮又一村”呢!各人有无经验过:有一地正在教师留完做业后有异教给您挨德律风,求教您一些习题。
那注明您正在班上应该成就没有错了。
然而那时您必然要连结一个谦卑的立场。
他置信您才挨德律风找您答做业,切莫孤负了他对您的信赖。
再说,您能讲失大白注明您把那个常识搞懂了。
听的异教会了,您也查抄了本人一次那没有是一举两得吗?那个叙理连起去即是:先本人温习教师讲的,而后领现本人没有大白的便战异教探讨。
等异教去答本人时便正在查抄本人会了出有。
“三人止必有尔师焉”各人必然皆忘失那句话,然而他后边也说了“择其擅者而从之,其没有擅者而改之。
”注明否不克不及湿甚么皆战他人教,教他人的长处,他人的毛病,有则改之无则添勉,那样才实邪对本人有益处。
孔孟语录感想范文
![孔孟语录感想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04d0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6.png)
孔孟语录感想范文《孔子语录》是中国古代的一本经典著作,汇编了孔子及其学派的思想和言行,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孟思想贯穿于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对中国社会和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孔子语录》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的智慧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首先,读《孔子语录》让我感受到了孔子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孔子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应该从内心开始修身养性,使自己变得正直诚实、有道德规范,才能够在家庭和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他强调“君子养心,莫善于义”。
这告诉我,个人能够获取的最高的境界就是修养自己的心灵,做一个有道德、有操守的人。
此外,孔子还注重了家庭的重要性。
他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一个和睦的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他提倡夫妻间的和谐相处,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关怀,以及子女对父母的孝顺。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教训,提醒我尊重和珍惜家庭关系。
只有在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中,个人才能够更好地发展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孔子还强调了治国的原则和方法。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否取决于领导者的智慧和能力,以及国家内部的道德规范。
他提出了“政以德为先”的思想,认为领导者应该以道德的力量来管理一个国家,而不是靠权力和利益。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提醒,告诉我作为一名公民,应该关心国家的发展,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孔子语录》还让我体会到了孔子对教育的重视。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他提倡“学而时习之”,并强调教育应当包括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教育。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孔子语录》中孔子的言行也让我深受感动。
他以身作则,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他非常注重与人的相处,关心他人的生活和境遇,亲自示范了什么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语录优秀读后感3篇
![孔子语录优秀读后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a5a36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0.png)
孔子语录优秀读后感3篇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祖籍宋国栗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子语录优秀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孔子语录优秀读后感篇1今天,我开始背诵古诗文,每背一篇我就会把读后感写在博客里。
今天我背诵的是《孔子语录》。
文章只有6句话,却每句都有一个道理在里面。
温故而知新,保持谦和的心态,即学习又要思考,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向别人学习:善从之,不善改之……这些道理好象很深奥,但又和我们小学生密切相关。
“按时温习,共同讨论,保持谦和”这应该是和我们最贴切的话了。
老师为什么要提醒我们:“这个知识会了吗?回家多看一看。
”?因为我们必须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记忆才能学会新的知识。
但老师总不能什么都提醒你,更多需要你自己去提醒自己:“这个知识我会了吗?要不要再看一看?”有时复习却是很枯燥,但是在老师问问题时,在考试时,你复习到别人没有复习到的知识,从而得到的表扬、高分是不是令人愉快?不要把学习看作负担,想想结果,还是很令人喜悦的。
记不记得老师曾经在课堂上说:“小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记不记得课间时总会有几个同学为一个问题在激烈的讨论。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自学是重要的,但是共同学习也是必要的。
有时自己遇到的问题不一定自己能解开,通过别人一点拨,也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大家有没有经历过:有一天在老师留完作业后有同学给你打电话,请教你一些题。
这说明你在班上应该成绩不错了。
但是这时你一定要保持一个谦虚的态度。
他相信你才打电话找你问作业,切莫辜负了他对你的信任。
再说,你能讲得明白说明你把这个知识弄懂了。
听的同学会了,你也检查了自己一次这不是两全其美吗?这个道理连起来便是:先自己复习老师讲的,然后发现自己不明白的就和同学讨论。
等同学来问自己时就在检查自己会了没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大家一定都记得这句话,但是他后边也说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说明可不能干什么都和别人学,学别人的优点,别人的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真正对自己有好处。
孔子语录十则读后感
![孔子语录十则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4fc7ec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1.png)
孔子语录十则读后感孔子语录十则读后感(一)当接触到《论语》十则这篇课文时,我的脑子完全懵了,一点都看不懂。
后来老师布置了预习的任务后,我马上回家来,在网上翻阅了《论语》十则的译文以及它的来历。
在百度百科上说《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孔子,是位非常伟大的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
曾经有人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
”在这几句当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它的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
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
我觉得,这句话讲得非常好,几个人在一起互相指教、互相帮助,指出对方的错误,看清自己的缺陷,不仅可以增长三人的知识,还可以增进三人的友谊,真是一举两得。
中国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啊!我不禁感叹着。
孔子语录十则读后感(二)孔子,一个真正的圣人。
他必将永垂不朽、流芳万世。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
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
论语名句读后感
![论语名句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6522a5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d.png)
论语名句读后感《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完《论语》,我深受启发,感悟颇深。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缺一不可。
只有学习,没有思考,就会变得盲目,没有自己的主见;只有思考,没有学习,就会变得孤立,没有知识储备。
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同时要善于思考,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孔子对待他人的态度。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善良,要有同情心,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如果我们不愿意受到伤害,就不要去伤害别人;如果我们希望得到帮助,就要去帮助别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帮助。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要随波逐流,不要为了取悦别人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只有坚守自己的原则,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知识,要有谦虚之心。
只有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才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
如果自以为是,自以为已经知道了一切,就会变得愚昧无知。
所以,我们要保持谦虚的态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善于了解他人,要善于与他人沟通。
只有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就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所以,我们要善于了解他人,善于与他人交流,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真诚,要有真心。
如果我们只是口头上的恭维,只是表面上的友好,而没有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人,那就是虚伪的。
只有真诚待人,才能得到他人的真心回报。
“学而优则仕。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孟语录读后感
孔孟语录读后感
1.学习了《孔孟论学习》后,我感到收获颇多,特别是对于自己的日常的学习有了深刻的启发。
我认为学习过程中,兴趣和爱好是非常重要的,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
”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最关键。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他的目的就是强调兴趣和爱好的重要性,事实上也正是真正爱好学习的人,为学习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
记得小学时有一个同学调皮异常,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多不注意听讲,有一次老师让他上黑板默写生字词,居然十个错九个,而且笔画笔顺错误甚多。
老师就让他在黑板上抄写三遍。
要平时,在本子上抄他根本没有自觉性给它抄完。
在全班同学和老师的共同监督下,他很认真地一字不漏地抄写着。
并再次对他进行听写,效果比第一次好。
以后他学习一偷懒,老师就叫到黑板上去听写,他居然每次都欣然同意,而且完成得相当不错。
比起以前让他在练习本上自己去抄写的效果要好得多。
我们同学就有些不明白,于是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喜欢到黑板上写字”。
后来逐渐他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很强烈的兴趣,而且有几次考试语文成绩都名列前茅。
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是多么地重要埃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感兴趣的,特别喜爱的学科总会学的很好,而兴趣不大或反感的学科自然成绩会很
不理想。
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那样,我们就会成为一个爱好学习的人,一个学习成功的人。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先提出一个人对学习的态度和意志来决定对他们的教育方法。
本文中,孔子的言论有四则,告诉了我们一些学习的道理:少年时的学习是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矗学与思要紧密结合,学习要勤奋,不耻下问;学习要坚持不懈,不得半途而废。
有人曾讲过:少年时期学习,就像迎着初生的太阳走路;中年时期的学习就像头顶着正午的太阳跑步;老年时期的学习,就像提着灯笼在黑暗笼罩的迷宫中寻路。
这些都充分说明少年时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最高效的、最重要的学习时间段。
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还要会思。
只学而不思考则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只思不学,则因无新知识的不断汲取,此思就成为空想。
善于学习的人,还是一个不耻下问的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在学习中要做到勤学、善思、多问,要学会谦虚,不要觉得向别人请教就是不如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有虚心好学,勤奋好学的人,成功才会眷顾与他。
学习中遇到挫折与障碍,不要退缩,成功往往在最后一次失败之后出现,切不可半途而废,在学习上就是要坚持学到一点就是一次进步。
从《孔孟论学》的两篇文章中可知,学习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恒,不可一曝十寒,在读书与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批评与怀疑的精神。
孔孟语录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
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
长了。
)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
11、【孟子语录】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
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
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12、【孟子语录】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13、【孟子语录】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14、【孟子语录】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15、【孟子语录】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16、【孟子语录】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17、【孟子语录】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上天给予的时运比不上地理上的优势,地理上的优势比不上人们团结合作。
18、【孟子语录】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9、【孟子语录】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20、【孟子语录】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