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我国社会梦想的历史演进_王淼

合集下载

中华民族百年来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出发,谈谈中国青年与

中华民族百年来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出发,谈谈中国青年与

中华民族百年来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出发,谈谈中国青年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必须担负起时代重任,创造时代赋予的新的历史意义,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青春活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加入新的生机色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新的力量。

坚定信念,坚守伟大理想在我们党成立的百年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用青春与奋斗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追求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靠的就是不忘初心的信念,靠的就是坚守梦想的意志。

中国青年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面对来自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面临前所未有的各种风险挑战,中国青年只有坚定不移跟党走,坚守为党和人民奋斗的初心使命,才能不被云谲波诡的世界风潮所迷惑。

新时代青年对于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于对思想理论的坚定,来自于对革命历史的坚定,来自于对时代需求的坚定。

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青年坚定的理想只有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基础上,只有建立在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价值真理基础上,才能用科学真理武装青年的头脑,才能使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的行动。

青年只有全面深刻地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历史中获取知识,从历史中吸取经验,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旗帜真正成为青年的指引力量,才能使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真正成为青年的塑造之风。

时代创造环境,时代呼吁新风,现阶段的中国青年们沐浴着时代给予的美好生活和发展境遇,必然需要以同样的方式,以坚定理想信念,回应时代之需。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唯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真正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甘于奉献,担当历史责任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无不是中国青年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人民的慷慨之词,无不是中国青年担当时代责任,承担历史使命的奋勇之歌。

《2024年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范文

《2024年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范文

《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篇一一、引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以及其在全球历史上独树一帜的地位。

历经漫长的岁月和各种磨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非易事,然而我们仍然能看到中华民族正在为这个目标努力和前行。

本文将论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及其重要性。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这一历史使命不仅在党的历史文献中得到了明确表述,也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首先,新中国成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在经济建设方面,中国开始恢复生产、大力发展农业和工业,使国民经济得到快速恢复和壮大。

接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经济实现腾飞,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民不仅追求经济繁荣,更重视国家独立自主和文化繁荣发展。

我们坚定走自己的道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社会和谐与全面进步。

此外,科技和教育的迅猛发展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航天、高铁、5G等领域的技术领先全球。

同时,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华民族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深远而重大。

首先,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自强精神。

在历经磨难和曲折后,中华民族仍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为实现伟大复兴而奋斗。

其次,它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将更加自信地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最后,它有助于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幸福生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复兴,更是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

《2024年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范文

《2024年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范文

《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篇一一、引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也是全球所关注的焦点。

中华民族历经千年风雨洗礼,以博大精深的文明根基、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走过了漫长而又辉煌的历史征程。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不仅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更看到了其一步步扎实向前的坚实步伐。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及其重要特征。

二、历史回顾: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1. 近代以前的辉煌历程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从古至今,创造了无数辉煌的成就。

在古代,我们的先祖以农业文明为基石,开创了中华文明的黄金时代。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中华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 近代以来的曲折发展然而,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屈辱与抗争。

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指明了方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1. 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们成功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迎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在这一进程中,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民族复兴的重要特征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道路。

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民族复兴提供制度保障。

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学院:电信学院专业(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姓名:王梦蝶学号:2120505127 内容摘要: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改革开放关键抉择发展命运1.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改革的必然性在这个问题上,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过三句振聋发聩的话。

第一句:“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第二句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第三句:“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这就表明,我们党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曲折中深刻认识到,要摆脱我们当前所处的困境,要加快中国改革的面貌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上来;必须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勇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这是改革开放之必然。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具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的。

从国内情况来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四人帮”(江青、姚文元、张春桥、王洪文)利用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意图篡党夺权,使党、国家、人民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时 我们的梦想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时 我们的梦想

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第一课时我们的梦想一、民族复兴梦1.梦想的力量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梦就有前行的力量。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

2.梦想贯通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3.百年梦想插上腾飞翅膀(1)“三步走”战略目标(党的十三大提出):(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__小康社会__,历史性地解决了__绝对贫困__问题,正向着全面建成__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__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4.中国梦的内涵(1)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国家富强__、__民族振兴__、__人民幸福__。

(基本内涵)(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__国家__的梦、__民族__的梦,也是每个__中国人__的梦。

5.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意义)(1)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__发展走向__,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__奋斗目标__。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__整体利益__。

二、新时代新征程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背景。

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

②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2)地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新时代__,这是我国发展新的__历史方位__。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①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__站起来__、__富起来__到__强起来__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浅谈“中国梦”的演进过程

浅谈“中国梦”的演进过程

浅谈“中国梦”的演进过程引言“中国梦”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复杂多元的国家来说,意义重大。

本文将从历史、哲学、文化、政治和社会等方面来分析“中国梦”的演进过程,探讨其形成的背景以及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历史背景“中国梦”这个词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

当时,中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各界普遍感到迷茫和空虚。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如何让人们找到目标和方向,以激发中国的活力和创造力。

他们认为,一个具有制约性和导向性的理念非常必要,可以凝聚人们的力量,促进国家的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开始探索自己的国家梦。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这个想法逐渐扩展为个人、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

逐渐形成了推行本土文化、强化身份认同和自信心、确立道德信仰、拓宽发展道路等效应,逐渐成为观察中国发展重要的标志之一。

哲学背景“中国梦”实质上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传承和继承。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反对极端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

这种传统哲学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各个领域,并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中国的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这得益于传统哲学的理念指导。

“中国梦”也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回归。

它强调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力和自尊心,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核心元素。

同时,它强调民族复兴和高度自主权,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支持。

社会背景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的变革,这些变革对于“中国梦”的形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经济方面,中国成功地完成了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实现了国内高速发展的“经济奇迹”。

在政治方面,中国成功地进行了深化改革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制度不断优化。

在文化方面,中国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为全世界提供了更多的思想和精神资源。

在这些方面,中国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和阶段性问题。

历史高二近代史第三节课高中历史近代史优质课中国近代历史的奋斗与探索

历史高二近代史第三节课高中历史近代史优质课中国近代历史的奋斗与探索

历史高二近代史第三节课高中历史近代史优质课中国近代历史的奋斗与探索近代史是高中历史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展示了中国在近现代时期所经历的磨难和探索。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中国近代历史的奋斗与探索,探讨中国人民为了追求民族独立、振兴和发展的历程。

一. 清朝的衰落19世纪后半叶,清朝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逐渐走向衰落。

在这一时期,中国不仅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压迫,还面临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清朝政府无力应对这些挑战,导致国家的整体衰退。

二. 百年国耻与康梁式改革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节点是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关系。

中国在战败后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使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导致百年国耻的形成。

面对国耻,一些中国知识分子意识到了改革的迫切性,他们推崇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

然而,清朝政府对于改革的态度往往犹豫不定,常常因为保守的势力而阻碍了改革的进行。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康梁式改革,它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解决中国的问题。

然而,由于清朝政府对改革的抵制和局限性,康梁式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

三.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和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建立了共和制度。

辛亥革命的成功源于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他们包括了革命党人、激进军官和普通百姓。

他们的目标是推翻清朝政府,建立一个民主与富强的新中国。

辛亥革命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中国面临的问题迎刃而解。

中国在建立共和国后仍然面临着政治动荡、社会问题等诸多挑战。

然而,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人民为追求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而进行了长期的奋斗。

四. 探索现代化道路中国在建立共和国后,面临了大量的问题和困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人民开始了一系列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努力。

他们学习西方列强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努力改善国家的工业与农业。

此外,中国还通过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来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

浅谈“中国梦”的演进过程

浅谈“中国梦”的演进过程

浅谈“中国梦”的演进过程2000字“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梦想,是中国全社会共同期盼的、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梦想,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那么,中国梦的演进过程是怎样的呢?本文将尝试进行浅谈。

一、中国梦的起源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河南省郑州市考察时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

他说,中国梦是民族梦、人民梦,必须同小康梦、幸福梦,每个人的梦想紧密衔接起来。

这是中国梦的起源,基于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思考和规划,是对前人复兴中华的呼唤和自我升华。

二、中国梦的发展自提出“中国梦”概念以来,中国梦逐渐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理解,得到了不断发展。

1. 民族复兴的核心概念在新时代,中国梦被归纳为“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核心概念,即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阶段性目标。

民族复兴成为国家发展的中心要务,中国梦的主题是国家和人民共享繁荣富强、团结向上、文明和谐、自由平等、美好幸福。

2. 强调全民共享的理念中国梦提倡的是全民共享的理念,即近60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所积累下的巨大成就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应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并以此为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

这种全民共享的理念,追求实现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共同富足,全面体现了当代中国国家发展的内涵和外延。

3. 注重人民幸福的意义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中国人的个人梦想,中国梦的核心是让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幸福。

这种注重人民幸福的意义也是中国梦与众不同之处,承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理念。

三、中国梦的实践中国梦是实践出真知的,中国梦的实践是中国中华民族大力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人民富裕和强盛的历程。

1.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的本质特征,在中国梦的实践中,最重要的就是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坚持自主创新,在高新技术领域成果显著,也在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内需拉动到服务外贸转型升级实现了硬币两面的突破。

简论中国梦的历史演进

简论中国梦的历史演进

S U NJ i n g
( I d e o l o g i c a l D e p a r t m e n t , F u s h u n N o r ma l C o l l e g e , L i a o n i n g F u s h u n 1 1 3 0 0 6 , C h i n a )
Ke y wo r d s : C h i n e s e Dr e a m ;f a n t a s y ;i d e l ;r a e a l i t y
A b s t r a c t : T o p u r s u e t h e g r e a t r e j u v e n a t i o n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n a t i o n t h e C h i n e s e D r e m a i s a p r o c e s s f r o m f a n t a s y t o t h e i d e l, a f r o m i -
r e li a t y ,
中国梦 的历史演 进过程 就是 中华 民族追 求 民族 复兴 的 过程 , 是 由幻想 向理想 , 由理想 向现 实转化 的过 程。在这 一 过程中 , 中华 民族各 阶级 、 各 阶层 的优 秀分子 奔走 呼号 、 不懈 奋斗, 始终坚持一个 梦想 , 在他们前赴后继 、 不辞辛苦地追 求
之下 , 终于探索 出了中华 民族 的伟 大复兴 之路 , 中国梦终 于
逐 渐转变为现实 。

此, 洋务派 、 农 民阶级 、 资产 阶级等纷纷提 出反 映各 自立场 的 主张和方案 , 为 国家 的命运而奋斗不息 。
( 一) 洋务派 的 自救运动 。洋务 派主张 “ 中学为 体 , 西 学

《2024年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范文

《2024年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范文

《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篇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的历史主题,自近代以来就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其不仅仅是对一个强大国家的追求,更是对一种文明进步的期许。

它所涵盖的不仅是经济的飞跃、科技的创新,更包含着文化的繁荣、精神的升华和社会的和谐。

本文将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历史背景与起点自清朝末期开始,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鸦片战争的失败到列强的侵略,再到封建社会的瓦解,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显得尤为艰难。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始崭露头角。

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二、曲折发展之路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的曲折与磨难。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在艰难中求索,逐步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民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强大。

三、伟大复兴的脚步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在短短几十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的飞速进步、文化的繁荣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文化自信与精神力量在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文化自信成为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日益增强。

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与实践,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这种文化自信与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五、未来展望与挑战尽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前方的道路依然漫长。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科技的飞速发展、国际关系的复杂多变,中华民族仍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同时,要继续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科技的自主创新、文化的繁荣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近代以来“中国梦”的探索历程及其启示

近代以来“中国梦”的探索历程及其启示

次高潮, 意义重大、 影 响深远 , 这两次大规模 的农 民运动是 中 级 改 良派 试 图通 过 自上 而 下 的方 法 来 推 动 政 治 改革 。他 们 效
国农 民阶 级 对 建 立 一 个 怎样 的理 想 中 国 社会 的 问题 作 出的 回 仿 日本 明 治维 新 , 强调 “ 若 以 中 国之 广 土 众 民 , 近 采 曰本 , 三 年 答 。两干 多年 的封 建 时 代 的 每 一 次 农 民革 命 都 提 出 了这 个 问 而 宏 规成 , 五年而条理各, 八年而成效举 , 十 年 而 霸 图定 矣 ” , 题 ,并企 图 回答 这 个 问题 。 但 太平 天 国第 一 次 对 这 个 问题 作 试 图在 中 国推 行 君 主 立 宪 , 并于 1 9 8 9年 借助 光 绪 帝 发 动 戊 戌 出 了 比 以往 农 民阶 级 更 为 先 进 的 回答 。 1 8 5 3年 , 太 平 天 国 定 变 法 , 力 图改 造 清 王 朝 。政 治上 , 主张开议院、 倡民权, 限 制 君 实 行 君主 立 宪 ; 经济上 , 主 张振 兴 实 业 , 发 展 资 本 主 义 都南京后, 颁布的第一个文件一一 《 天朝 田亩制度》 , 提出了“ 凡 主权 力 , 天下田, 天 下人 同耕 ” 的 原则 , 试 图建 立 一个 “ 有田同耕, 有饭 工商业; 思想上 , 传 播 资 产 阶 级 民主 政 治 思 想 , 介 绍 西 方 自然
1 . 1 农 民阶 级 的 “ 太 平 天 国梦”
民族 走 向 复之 路 。
1 . 3维新 派 的 “ 君 主 立 宪 梦”
太平 天 国运 动 和 义 和 团 运动 ,是 中 国近 代 农 民运 动 的 两
维新 运 动 是 以康 有 为 、 梁启超、 谭 嗣 同等 为代 表 的资 产 阶

【知识学习】我们的中国梦——两个百年演讲稿

【知识学习】我们的中国梦——两个百年演讲稿

我们的中国梦——两个百年演讲稿

件www.5y
我们的中国梦
——一改王婧两个百年演讲稿
在1949年10月1日,随着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开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新篇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历史的长河大浪淘沙,去芜存菁,在经历了浩劫,彷徨,拨乱之后,改革开放的大门沉沉地开启。

中国智慧选择了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事求是让中国梦越来越不只是一个梦——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泱泱中国梦,是中华儿女的富民梦,是中华民族的强国梦,是五千年文明的复兴梦。

富民梦是基石,强国梦是关键,复兴梦是目标,三者合力为的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每天蓬蓬勃勃,每天充充实实,人们撸起袖子,甩开膀子,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让我们手挽手,心连心,一路
凯歌,向着百年目标奋进!课
件www.5y。

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的演进历程

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的演进历程

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的演进历程王青山;刘明伟;于亚君【期刊名称】《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5)001【摘要】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s been in office for more than 70 years,who experienced a transformation from a revolutionary party to the ruling party,and from a ruling party leading local power to one leading national power.A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our party's governing consciousness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ruling ability and to consolidate the ruling status of the party.%中国共产党执政长达70多年的时间,经历了革命型政党向执政型政党的转变、从领导局部政权的执政党到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的转变。

科学考察我们党执政意识的历史演进,有助于提高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总页数】4页(P38-41)【作者】王青山;刘明伟;于亚君【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4;山东凯文学院,济南25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220【相关文献】1.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创新的价值取向 [J], 郭国祥;杨光红2.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现代化 [J], 武振华3.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探析 [J], 蒋光贵4.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的传承、发展与现实启示 [J], 陶厚勇5.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的战略演进 [J], 蒙象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华民族追求理想社会的历程

中华民族追求理想社会的历程

中华民族追求理想社会的历程
刘宝才
【期刊名称】《华夏文化》
【年(卷),期】1996(000)004
【摘要】中华民族追求理想社会的历程□刘宝才早在两千多年前,百家争呜的各主要学派就提出了各自的理想社会方案。

儒家学派向往“天下有道”的“王道”社会。

道家学派提出“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儒家的理想社会重视伦理,希望借助伦理关系达到和谐安定;道家的理想社会重视自然...
【总页数】2页(P6-7)
【作者】刘宝才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2-09
【相关文献】
1.中华民族的理想社会及其当代启示 [J], 王越霞
2.和谐社会: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 [J], 周腾蛟
3.中华民族的理想社会及其当代启示 [J], 刘宝才
4.从《礼记》谈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兼论孙中山的理想社会模式 [J], 傅寿宗
5.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J], 张太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的当代演进及其价值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的当代演进及其价值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的当代演进及其价值
王淼
【期刊名称】《甘肃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发展动力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两部分组成.经典马克思主义动力论主要包括根本动力论、直接动力论和合力论等三部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在继承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发展实际,经历了统筹发展动力论到改革开放动力论、创新动力论,再到科学发展动力论四个阶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内涵,实现了其自成一体的发展.科学发展动力论从方法论视角吸纳改革开放动力论、创新动力论等实践成果,在更高层次上回应了统筹发展动力论,对推进当代中国乃至全球发展都有积极价值.
【总页数】4页(P84-87)
【作者】王淼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江苏苏州2151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41
【相关文献】
1.论演进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及其价值取向
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论及其当代价值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价值
4.马克思主义
劳动报酬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当代价值5.马克思主义劳动报酬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当代价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合中国近代史谈谈中国梦的变迁论文

结合中国近代史谈谈中国梦的变迁论文

结合中国近代史谈谈中国梦的变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既科学概括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题,又鲜明地向世界昭示了“中国梦”。

————题记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即是中华之大梦——国家之梦,而国家的梦想,由普通公民的一个个梦想汇聚而成。

只有在个体梦想丰富并且有机会实现的国度,国家梦才有可能孕育。

国家梦又超越个体梦。

个体梦表现形式纷繁多样,国家梦的内涵却是人们普遍向往、信奉和追求的。

中国梦的变迁1840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当时的中国梦体现在晚晴洋务派对于挽救清政府、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中。

虽然最终洋务运动失败了,但是,谁也不能否定当时的洋务派对“自强”“求富”的中国梦的不懈追求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912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成功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对民主共和的向往与追求。

辛亥革命的发动,也正式标志着中国梦由拯救清政府变为追求民主与共和,实现国家的独立自由。

然而,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所窃取。

当见证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后,中国广大的无产阶级开始觉醒。

伴随着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发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最终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梦的方向也转向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真正的国家富强。

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随后的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形成,也将中国梦带向了推翻三座大山,将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实现国家民族独立。

1945年,日本法西斯受到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互相配合的对日作战的坚决打击,最终日本侵华战争遭到彻底失败。

抗日战争的胜利,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浅析“中国梦”的历史探索脉络

浅析“中国梦”的历史探索脉络

浅析“中国梦”的历史探索脉络
桂冬
【期刊名称】《学理论》
【年(卷),期】2014(000)007
【摘要】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充满战火纷争、国破山河碎的屈辱史,同时也是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国家危亡追求民族独立的艰辛奋斗史。

上至位高权重的封建统治阶级,下至人微言轻的农民阶级,以及代表不同派别利益的新生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纷纷踏上了探索强国御辱的道路。

“强国梦”“独立梦”逐渐由代表统治阶级少数人的“梦”演变成为代表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总页数】2页(P5-6)
【作者】桂冬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陕西延安 7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0
【相关文献】
1.深入探索和丰富"中国梦"历史底蕴——在 "孙中山振兴中华的理想与中国梦" 研讨会上的讲话
2.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与“中国梦”的历史脉络
3.浅析中国梦的历史脉络
4.贯穿脉络线呈现多维面——高中历史线面结合实践探索
5.中国梦的历史脉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主体历史和主导历史博弈视域下中国梦的历史演进

主体历史和主导历史博弈视域下中国梦的历史演进

主体历史和主导历史博弈视域下中国梦的历史演进
汪堂峰
【期刊名称】《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6(000)002
【摘要】综观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演进和各种政治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实践,正是主导历史和主体历史之间复杂的博弈关系,既使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演进呈现出错综交织的状态,也建构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梦主题的发展方向:面对外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这一集主体历史和主导历史于一身的近代世界文明,作为中国近代的主体历史,封建农业文明固守之梦必然幻灭;面对内部封建农业文明和外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双重夹击,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主导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梦想和努力,必然走上穷途;唯有以社会主义为历史的主导方向,实现对中国封建农业文明和对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双重扬弃,并创造性地利用主体历史来改造主体历史,并最终实现主导历史和主体历史的合一,才能使中国走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道路。

【总页数】6页(P1-6)
【作者】汪堂峰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7
【相关文献】
1.西方历史哲学视野中的历史演进与人的主体性问题
2.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的高三历史复习策略——以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为课堂教学主要中介客体
3.正说历史剧与戏说历史剧的历史叙事研究——一场关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博弈
4.时代影像的历史地平线——关于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历史演进的主体报告
5.社会历史规律就是主体活动规律——历史客体的客观性与历史主体的主体性的有机统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3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ar.,2015第44卷第2期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44No.2■政治学研究近代以来我国社会梦想的历史演进王淼(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1)摘要:中国梦是当前的热点理论问题,国内学界对其进行了丰富的理论解读,但关于近代以来我国社会梦想演进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回顾中国近代史,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洋务运动,再到维新运动,从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梦想构成了中国梦的历史基石;而贯穿其中的主导思想、社会主要矛盾、实践主体、价值目标的不断发展演变,恰恰是我国社会梦想演进的历史主线和内在逻辑。

深入研究近代以来我国社会梦想的历史演进,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国梦提出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中国梦;中华民族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283(2015)02-0128-07收稿日期:2014-11-10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A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4ZDA007)作者简介:王淼,女,河南南阳市人,哲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何谓“中国梦”?习近平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

”[1]正所谓“论从史出”,中国梦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也承载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社会梦想。

回顾中国近代史,从太平天国运动的“天国平均梦”到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梦”,再到维新变法的“改良图存梦”,从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梦”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独立解放梦”,再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富国强民梦”,不同时期的社会梦想汇集成了几代中华儿女心中最美好的夙愿,也构成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基石。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从主导思想、社会主要矛盾、实践主体、价值目标的视角来系统梳理近代以来我国社会梦想演进的内在规律,能够更好地树立历史自觉与自信,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国梦提出的现实价值。

一、社会梦想演进的核心———主导思想的嬗变主导思想是社会梦想的理论支撑和思想基础,也是追梦实践的先导。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2]70主导思想的产生有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其发展和变化是决定社会梦想不断变化的核心和关键。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思想永远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思想所能超出的只是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

”[3]320近代以来,中国一批批志士仁人在具体主导思想的引领下,心怀救国救民的梦想前赴后继地踏上了艰辛的追梦征程,从“天国平均梦”到“军事自强梦”,再到“变法图存梦”,从“民主共和梦”到“独立解放梦”,中国人民一步步摆脱了剥削和压迫,走上了“国富民强梦”的发展之路。

第44卷王淼:近代以来我国社会梦想的历史演进129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国平均梦”的主导思想:“神权”和“平均主义”相结合太平天国的起义领袖洪秀全、冯云山等人将拜上帝教的理论与中国农民的“天下太平”、“人人平等”的思想结合起来,这种“天国平均梦”尽管和以往的农民起义一样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在起义初期还是迅速吸引和凝聚起了广大饥寒交迫、苦难深重、思想迷信的农民群众,使得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6年,占领了18个省,组建了百万农民军,成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运动。

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突出体现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公有制小农社会的“天国太平梦”;1859年颁布的施政纲领《资政新篇》则在中国近代首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方案,可惜受历史条件限制并未付诸实践。

由于“天国平均梦”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以及绝对平均主义的缺陷,从而导致在革命后期军队内部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进而引发了叛逃投敌、自杀残杀等一系列致命的危机。

2.洋务运动时期“军事自强梦”的主导思想:“中体西用”洋务运动所崇尚的“军事自强梦”体现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面对英法联军的坚船利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再也找不到“天朝上国子民”的自信,转而主张“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打出“自强”和“求富”的旗帜,提倡兴“西学”,建立新式军队,办军工厂、生产新式武器,大力兴办民用工、矿业和运输业。

尽管洋务运动让清政府拥有了北洋水师,拥有了舰队、炮弹,让国家有了重新强大的幻象,但是仅仅从器物层面学习、追赶西方现代化,缺乏政治、经济等方面配套改革支撑,单纯的军事实业发展是很难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的,也无法改变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甲午战争的失败无情地宣告了“军事自强梦”的破碎,于是拯救危亡的梦想就自然而然地从器物层面过渡到了制度层面。

3.维新运动时期“变法图存梦”的主导思想:“君主立宪”和“改良图存”相结合维新运动强调“非变法万无可以图存之理”,宣扬只有通过君主立宪的变法改良,才能摆脱亡国灭族的噩运。

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理性考察了英美文明、欧洲大陆文明等当时西方先进文明,反思洋务运动“军事自强梦”失败的教训,积极吸收借鉴西方启蒙思想,极力强调效法欧美的民主制度,定三权以变政体,立宪法以改国宪,设议院以行民权,这是他们追求的“改良图存梦”的实质内容。

尽管维新变法并没有脱离“中体西用”的窠臼,但是这次政治体制层面上的思想解放实践为以后的辛亥革命提供了一定的民意基础。

4.辛亥革命时期“民主共和梦”的主导思想:西方“民主宪政”当依赖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幼稚改良途径被无情摧毁之后,以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王朝,扫除资产阶级发展的障碍,实现民族解放的第一步,就成为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逻辑选择。

以孙中山为核心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主张学习和效法西方“民主宪政”思想,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

由此产生的“民主共和梦”其实就是对“中体西用”的全面抛弃,是对西方民主政治道路的初步探索和大胆尝试。

固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把脉是成功的,但是其所开出的效法西方“民主宪政”的药方却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和现实根基严重不符。

因而,孙中山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中简单地移植和拷贝过来的“五权立宪”的主张,虽具特色却难逃失败的命运,也留下了“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的深切遗憾。

5.“五四运动”以来“独立解放梦”和“富国强民梦”的主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历史证明,推翻“三座大山”,固守封建传统文化的“中体”不行,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也行不通,必须另寻出路。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希望和光明,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毛泽东等先进知识分子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终于找到通向独立解放的科学道路,130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萦绕在国人心中百年的“独立解放梦”终于得以实现。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所追求“富国强民梦”,其思想延续和传承了近代以来中华儿女心中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拾昔日“东方雄狮”的威严。

二、社会梦想演进的内在动力———主要矛盾的演变一个社会梦想的提出反映着当时社会进步力量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其目标最终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取决于梦想能否立足于具体历史土壤,更重要的是能否切中社会主要矛盾的命脉。

反言之,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始终决定并贯穿于国家或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之中,也是推进着社会梦想演进的内在动力。

正如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所指出的那样:“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4]320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着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不断变化和转化,使得人民和一切正义力量的梦想追求朝着光明、进步的历史方向发展,决定着社会梦想的演进和发展。

1.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坚船利炮的侵略下,中华民族的千年辉煌已成过往云烟,东方大国的尊严已被列强的铁蹄践踏,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由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为了挽救中华民族,一批批仁人志士开始了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

从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到洪秀全等人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在器物层面上“实业兴国”的洋务运动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制度层面上“改良图存”的维新变法……一次次革命和改革的背后,其实是一个个挽救中国摆脱亡国灭族危机的社会梦想。

这些梦想幻灭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运动的领导者大多没能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能撼动中国封建社会的根基,因而也没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在腐朽的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后,清政府对外彻底沦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对内则更加紧了对人民的搜刮。

在连续的战争、巨额的赔款、严苛的赋税之下,人民大众与清朝统治者的矛盾越来越上升为最主要的矛盾。

尽管1901年慈禧太后颁布了“新政”,试图通过变革以挽救清朝统治,但那只不过是徒劳无功甚至加速其衰亡的“垂死挣扎”罢了。

这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已经初步成长起来,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心怀救民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激情和“民主共和”的美好梦想,于1911年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胜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虽然这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没有实现革命党人的“民主共和梦”,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大众的凄苦命运,而且军阀混战也很快打破了国家统一的局面,但“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国体已经被确立了。

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与民权自由的伟大斗争,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5]20。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由毛泽东在1939年完成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首次明确提出,指“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6]647。

那么,自“五四运动”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够最终取得胜利?最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准确地把握了近代中国国情,抓住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找到了革命的方向和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