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过程习题
高等代数第9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九章 欧氏空间1.设()ij a =A 是一个n 阶正定矩阵,而),,,(21n x x x Λ=α, ),,,(21n y y y Λ=β,在n R 中定义内积βαβα'A =),(,1) 证明在这个定义之下, n R 成一欧氏空间; 2) 求单位向量)0,,0,1(1Λ=ε, )0,,1,0(2Λ=ε, … , )1,,0,0(Λ=n ε,的度量矩阵;3) 具体写出这个空间中的柯西—布湿柯夫斯基不等式。
解 1)易见βαβα'A =),(是n R 上的一个二元实函数,且 (1) ),()(),(αβαβαββαβαβα='A ='A '=''A ='A =, (2) ),()()(),(αβαββαβαk k k k ='A ='A =,(3) ),(),()(),(γβγαγβγαγβαγβα+='A '+'A ='A +=+, (4) ∑='A =ji j i ijy x a,),(αααα,由于A 是正定矩阵,因此∑ji j i ijy x a,是正定而次型,从而0),(≥αα,且仅当0=α时有0),(=αα。
2)设单位向量)0,,0,1(1Λ=ε, )0,,1,0(2Λ=ε, … , )1,,0,0(Λ=n ε,的度量矩阵为)(ij b B =,则)0,1,,0(),()(ΛΛi j i ij b ==εε⎪⎪⎪⎪⎪⎭⎫⎝⎛nn n n n n a a aa a a a a a ΛM O MM ΛΛ212222211211)(010j ⎪⎪⎪⎪⎪⎪⎭⎫ ⎝⎛M M =ij a ,),,2,1,(n j i Λ=, 因此有B A =。
4) 由定义,知∑=ji ji ij y x a ,),(βα,α==β==故柯西—布湿柯夫斯基不等式为2.在4R 中,求βα,之间><βα,(内积按通常定义),设: 1) )2,3,1,2(=α, )1,2,2,1(-=β, 2) )3,2,2,1(=α, )1,5,1,3(-=β, 3) )2,1,1,1(=α, )0,1,2,3(-=β。
第九章习题参考答案

(a)减小,增大 (b)减小,不变 (c)不变,增大 (d)不变,不变
9、转子电阻增大时,异步电动机最大转矩(c ) ;临界转差率( ) 。
(a)减小,增大 (b)减小,减小 (c)不变,增大 (d)不变,减小
10、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的目的是( a ) 。
(a)减小线路压降 (b)提高工作效率 (c)加快起动速度 (d)延长电机寿命
时,转子的转速 n 总要小于同步转速 n0 ,此时 0 < s < 1 ;当三相异步电动机处在再生制动
的情况下时, n > n0 ,这种情况下 s > 1,例如起重机吊重物下降,重物拖动电动机使其加
6
速;多速电动机换速(从高速转到低速)运行时,都产生再生制动。 5、在稳定运行情况下,当负载增加时,异步电动机的转矩为什么能相应增加?当负载转矩 大于电动机的最大电磁转矩时,电动机将发生什么情况?
• 负载运行时,转子绕组中有电流 流过,产生一个同步旋转磁势 ,为
了保持 不变,定子磁势 除了提供激磁磁势 外,还必须抵消转子磁
势 的影响,即: • 异步电动机的磁势平衡方程:
o
o
o
o 结论:空载运行时,转子电流为 0,定子电流等于激磁电流;负载 时,定子电流随负载增大而增大。
8、电源电压降低时,异步电动机最大转矩( b) ;临界转差率( ) 。
中产生旋转磁场;(2)、转子绕组自成回路。
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是:定子三相对称绕组通入三相对称交流电流时,在气隙将产生圆形
旋转磁场。旋转磁场旋转时,与转子绕组有相对运动,因此将在转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势。
由于转子绕组是闭合绕组,在感应电势的作用下将在绕组中流过三相短路电流。此电流与旋
转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从而产生电磁转矩使转子转动起来。这就是异步电动机的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习题答案全解可打印第九章

π
pV 400 ∴ q m = 400 × 1 es = × R g T1 60
可逆定温功压缩功率为:
Wc ,T = − p1V1 ln =−
p2 p1
400 8 π × 0.1 × 10 6 × 0.786 × × 0.3 2 × 0.2 × ln = 15.4 × 10 3 J = 15.4kW s 60 4 1
n = 3× p1 v1 (π n −1 t1 = 20°C
n −1 n
p4 12.5 =3 =5 p1 0 .1
(1) wc = 3wc , L
Q p1 = 0.1MPa
− 1) ∴v =
1 1.3−1 1.3
R g T1 p1
=
287 × 293.15 0.1× 10
6
= 0.8413 m
3
kg kg
− 1] =
1.4 × 0.1× 10 6 × 140 × [6 1.4 − 1
1.4 −1 1.4
− 1] = 327.9 × 10 5 J
h
327.9 ×10 5 = 9108.3W = 9.11KW 3600 p n p1V1 [( 2 ) n −1 p1
n −1 n
(3)多变压缩
Wt , n = Nn = − 1] = 1 .2 × 0.1×10 6 × 140 × [6 1 .2 − 1
V h = 0.009m 3
π =7
1 n
σ = 0.06
1 n
n = 1.3
1
(1) η v = 1 −
Vc (π Vh
− 1) = 1 − σ (π
− 1) = 1 − 0.06 × (7 1.3 − 1) = 0.792
第九章习题

第九章习题9.1以关键码序列(503,087,512,061,908,170,897,275,653,426)为例,手工执行以下排序算法,写出每一趟排序结束时的关键码状态:(1)直接插入排序;(2)希尔排序(增量d[1]=5);(3)快速排序;(4)堆排序;(5)归并排序;(6)基数排序。
9.2 一组关键字码,40,27,28,12,15,50,7,采用快速排序或堆排序,写出每趟排序结果。
9.3不难看出,对长度为n的记录序列进行快速排序时,所需进行的比较次数依赖于这n个元素的初始排列。
n=7时在最好情况下需进行多少次比较?请说明理由。
对n=7给出一个最好情况的初始排列实例。
9.4 假设序列由n个关键字不同的记录构成,要求不经排序而从中选出关键字从大到小顺序的前k(k<n)个记录。
试问如何进行才能使所作的关键字间比较次数达到最小?9.5插入排序中找插入位置的操作可以通过二分查找的方法来实现。
试据此写一个改进后的插入排序算法。
9.6编写一个双向起泡的排序算法,即相邻两遍向相反方向起泡。
9.7 编写算法,对n个关键字取整数值的记录序列进行整理,以使所有关键字为负值的记录排在关键字为非负值的记录之前,要求:采取顺序存储结构,至多使用一个记录的辅助存储空间;算法的时间复杂度O(n);讨论算法中记录的最大移动次数。
9.8试以单链表为存储结构实现简单选择排序的算法9.9假设含n个记录的序列中,其所有关键字为值介于v和w 之间的整数,且其中很多关键字的值是相同的。
则可按如下方法排序:另设数组number[v...w]且令number[i]为统计关键字取整数I 的记录数,之后按number 重排序列以达到有序,编写算法实现上述排序方法,并讨论此方法的优缺点。
9.10 已知两个有序序列(a1, a2 ,..., a m)和(a m+1 , a m+2 ,..., a n),并且其中一个序列的记录个数少于s,且s=?√n?. 试写一个算法,用O(n)时间和O(1)附加空间完成这两个有序序列的归并。
第九章习题

第九章习题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一.填空题1.国民收入核算中最基本的总量是_________。
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一般以_________法所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
5.净出口是指出口产品价值与进口产品价值的_________。
*6.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_________。
8.实际国民收入是_________与_________之比。
9.国内生产总值减等于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减_________加_________等于国民收入。
10.个人收入减_________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
11.国内生产总值是以_________为统计标准,国民生产总值是以_________为统计标准。
*12.四部门经济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组成的经济。
*13.三部门经济中,社会总需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总供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国民生产总值等于_________与_________之和。
*15.个人可支配收入首先可用于_________,另一部分就是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情形中,应该计入当年GDP的是()A.用于服装厂生产衣服的布匹;B.用于居民户消费的面粉;C.炼钢厂炼钢用的煤炭;D.汽车制造厂用于组装汽车的轮胎。
2.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的是()A.实物的变化;B.价格的变化;C.实物与价格的变化;D.人口的变化。
第9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9章习题及参考答案9.1 用系统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CH 3CH(CH 3)CH(CH 3)CH 2COOH (2)CHCOOH (CH 3)2COHCCOOHCH 2COOHCOOHHOOCC CH 3CH 3C COOHCOOHOH CHCOOH CH 2COOHHOCH 2COOHCCOOHHOCH 2COOHCOOHCOOHCH 3COClCH 2OBr CHCCH 3C ON(CH 3)2C O NH 2CC O O NBrCH 3COOCH 2CC O OOCOOCH 2CH 3解:(1) 3,4-二甲基戊酸 (2) 3-甲基-2-丁烯酸 (3) 对甲酰基苯甲酸 (4) α-萘乙酸 (5) 2,4-环戊二烯甲酸 (6) 2,3-二甲基丁烯二酸 (7) 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 (8) 苹果酸 (9) 柠檬酸 (10) 间苯二酸 (11) 对甲苯基甲酰氯 (12) 丙烯酰溴(13) N ,N-二甲基乙酰胺 (14) 苯甲酰胺 (15) 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 ) (16) 乙酸苯甲酯 (17) 顺丁烯二酸酐(顺酐) (18) 苯甲酸乙酯9.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3-苯基丙酸 (2)丁酰溴 (3)乙酸丙酸酐 (4)N-二甲基丙酰胺 (5)乙酸苄酯 (6)3-(3,3-二甲基环己基)丙醛 (7) 5-羟基-3-氯戊酸 (8)4-乙基-6-溴-4-己烯酸(3) (4)(5)(6) (7)(10)(13) (16) (8)(11) (14) (17)(9) (12) (15)(18)解:CH 2CH 2COOH BrOOOO (1)3-苯基丙酸(2)丁酰溴(3)乙酸丙酸酐NHCH 3O (4)N -二甲基丙酰胺OPhO (5)乙酸苄酯CHOHOCOOHClCOOHBr(6)3-(3,3-二甲基环己基)丙醛(7)5-羟基-3-氯戊酸(8)4-乙基-6-溴-4-己烯酸9.3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成序。
第九章 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前的括号内。
)( )1、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特点,它在个人特质结构中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影响着这个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
A. 中心特质B. 首要特质C. 次要特质D. 根源特质( )2、提出自我论的心理学家是。
A. 班杜拉B. 罗杰斯C. 马斯洛D. 弗洛伊德( )3、___________气质的典型特点是沉默寡言,反应迟缓,善于忍耐,沉静。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4、“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体现了人格的___________。
A.独特性 B.复杂性 C.稳定性 D.综合性( )5、心理学家把如活泼好动、灵活善变、善于交往的气质类型叫做。
A.胆汁质 B.抑郁质C.粘液质 D.多血质()6.对________的学生,教师要让他学会抑制自己,耐心地帮助他养成自制、坚韧的习惯,平稳而镇静地学习和工作。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7.心理学家___________将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艾森克 D.考斯塔()8、弗洛伊德提出恋母情结发生在___________阶段A.口唇期 B.性器期C. 肛门期D. 两性期()9、奥尔波特认为,是指能代表一个人的性格的核心成分。
A、表面特质B、根源特质C、首要特质D、中心特质( )10、凯利的人格理论是。
A.建构选择论 B.社会认知论C.自我调节论 D.强化理论( )11、“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哪一种防卫机制___________?A.投射 B.反向C.合理化D.压抑( )12、采用投射法测量人格,其缺点是:A.掩饰效应 B.晕轮效应 C.难以标准化 D.不经济( )13、在弗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中,他认为自我遵循的原则是:A、快乐B、现实C、完美D、求实( )14、心理学家把如急躁、莽撞、情绪变化快的气质类型叫做。
第9章习题及其答案

9-13 已知题图 9-13 所示的凸轮机构,在图上标出以下各项:1)画出基圆半径 ro;2)
标出从动件图示位置的位移 s、凸轮转角δ 和压力角α ;3)当δ = 900 时,标出从动件位移 s′ 和压力角α ′ 。
ω1 题图 9-13
α=0 °
F,v
δ=90 °
s
δ 69°
ro
F,v
答:不可行。因为推杆偏置的大小,方向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推杆的运动规律,而原凸轮 机构推杆的运动规律应该是不允许擅自改动的。
9-6 用作图法求出题图 9-6 所示两凸轮机构从图示位置转过 45°时的压力角。
45° ω
ω
(a)
(b)
题图 9-6
解:用反转法原理,从动件以- ω 方向例转 45°,即为凸轮转动 45°时与从动件的相对
B'
α
s
O O' B
B s
K''
α'
δ' o
B'
K
δ
o'
B''
K'
α'
题图 9-15-1
9-16 在题图 9-16 示的凸轮机构中,圆弧底摆动推杆与凸轮在 B 点接触。当凸轮从图示 位置逆时针转过 90º 时,试用图解法标出:(1)推杆在凸轮上的接触点;(2)摆杆位移角的大 小;(3)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速一绰减速回剧运动规律; ϕ4 ~ 2π 段为停歇段。补足线题图 9-9-1。
9-9 如题图 9-9 中给出了某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推杆的速度线图。要求:
(1)定性地画出其加速度和位移线图;
(2)说明此种运动规律的名称及特点(v、a 的大小及冲击的性质); (3)说明此种运动规律的适用场合。
土力学第九章习题(含参考答案)

土力学第9章地基承载力一、简答题1.地基破坏模式有几种?发生整体剪切破坏时p-s曲线的特征如何?2.何为地基塑性变形区?3.何为地基极限承载力(或称地基极限荷载)?4.何为临塑荷载、临界荷载p1/45.地基破坏型(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6.试述地基极限承载力一般公式的含义。
二、填空题1.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一般有、、、等。
2.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公式很多,一般讲有和公式等。
(给出任意两个)3.一般来讲,浅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有三种:、和。
4. 是指地基稳定具有足够安全度的承载力,它相当于地基极限承载力除以一个安全系数k,且要验算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
三、选择题1.下面有关P cr与P1/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 cr与基础宽度b无关,P1/4与基础宽度b有关B. P cr与基础宽度b有关,P1/4与基础宽度b无关C. P cr与P1/4都与基础宽度b有关D. P cr与P1/4都与基础宽度b无关2.一条形基础b=1.2m,d=2.0m,建在均质的粘土地基上,粘土的Υ=18KN/m3,φ=150,c=15KPa,则临塑荷载P cr和界线荷载P1/4分别为()A. 155.26KPa, 162.26KPaB.162.26KPa, 155.26KPaC. 155.26KPa, 148.61KPaD.163.7KPa, 162.26Kpa3.设基础底面宽度为b,则临塑荷载P cr是指基底下塑性变形区的深度z max=()的基底压力。
A.b/3B.> b/3C. b/4D.0,但塑性区即将出现4.浅基础的地基极限承载力是指()。
A.地基中将要出现但尚未出现塑性区时的荷载B.地基中的塑性区发展到一定范围时的荷载C.使地基土体达到整体剪切破坏时的荷载D.使地基土中局部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的荷载5.对于(),较易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A.高压缩性土B.中压缩性土C.低压缩性土D.软土6.对于(),较易发生冲切剪切破坏。
第9章 时序逻辑电路 习题解答

1 1 0 0
1 0 1 1
1 0 1 0
1 0 0 1
1 0 0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101
011 0
0101
01 0 0
0011
001 0
0001
9
10
11
12
13
14
15
16
0 0 0 0
0(借位)
9-19图9-69所示电路。试画出在图中时钟脉冲CP作用下Q0、 、Q1、 和输出ф1、ф2的波形图,并说明ф1和ф2波形的相位差(时间关系)。
图9-69题9-19图
解图中各触发器均接成 触发器,每来一个计数脉冲,触发器的状态改变一次。
输出ф1、ф2的逻辑表达式为
可得到各输出的波形如题9-19解图所示。由此波形可见, 和 的相位差为1/4个周期。
9-20试列出图9-70所示计数器的真值表,从而说明它是几进制计数器。设初始状态为000。
图9-70题9-20图
图9-68题9-17图
解各触发器使用同一个计数脉冲,所以该计数器为同步计数器。由图可写出各触发器输入端的激励方程
,
,
,
将以上各式代入JK触发器的特征方程即得计数器状态方程
设初始状态为000,则可得到计数器的状态转换表如表9-5所示,其工作波形如题9-17解图所示,可见该计数器为同步六进制加法计数器。
a) b)
图9-63题9-10图
解图中 和 是触发器的置0和置1端,低电平有效。 的状态根据D触发器的输入端D的状态而变化,CP脉冲上升沿触发。JK触发器的输入端 , ,CP脉冲下降沿触发。依此画出的Q1端和Q2端波形如题9-10解图所示。
药学第九章习题

第九章目标检测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泡腾颗粒剂遇水产生大量气泡,是由于颗粒剂中酸与碱发生反应,所放出的气体是A. 氯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氮气2. 不属于湿法制粒的技术是A. 挤压制粒B. 滚压法制粒C. 流化床制粒D. 喷雾干燥制粒3. 流化床制粒机内能完成的工序顺序正确的是A. 混合→制粒→干燥B. 过筛→混合→制粒→干燥C. 制粒→混合→干燥D. 粉碎→混合→干燥→制粒4. 不适宜对湿热不稳定的药物制粒技术是A. 过筛制粒B. 重压法制粒C. 喷雾干燥制粒D. 滚压法制粒5. 制出的粒多为中空、球状的制粒技术是A. 挤压制粒B. 滚压法制粒C. 高速混合制粒D. 喷雾干燥制粒6. 颗粒剂的粒度检查结果要求不能通过一号筛与能通过五号筛总和不得超过供试量的A. 15%B. 5%C. 7%D. 8%7. 制粒前,需将原辅料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制粒技术是A. 挤压制粒B. 滚压法制粒C. 流化床制粒D. 喷雾干燥制粒(二)多项选择题1. 颗粒剂的正确叙述是A. 药物和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B. 据溶解性不同,一般可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泡腾性颗粒剂C. 服用携带比较方便D. 可直接吞服,也可溶于溶剂中服用E. 颗粒剂容易吸收,故在外观检查时允许少量有结块颗粒存在2. 在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颗粒剂检查项目有A. 外观B. 粒度C. 干燥失重D. 融变时限E. 溶化性3. 湿法制粒技术包括A. 挤压制粒B. 流化床制粒C. 喷雾干燥制粒D. 高速混合制粒E. 滚压法制粒4. 关于高速混合制粒机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A. 出料前,需将搅拌桨与制粒刀关闭B. 制粒刀的转速越大,制出的颗粒越小C. 制粒时,搅拌桨与制粒刀同时开D. 搅拌桨的转速对颗粒粒径无影响E. 出料前,搅拌桨与制粒刀处于转动状态二、简答题1. 试比较常用湿法制粒技术有何优缺点?2. 颗粒剂有何特点?质量检查项目有哪些?3. 高速混合制粒机,空机试运行时,需做哪些检查?三、实例分析1. 分析下列处方中辅料的作用,并设计用挤压制粒技术制颗粒过程。
第9章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 习题及解答9-5 设文件A 按连续文件构造,并由四个逻辑记录组成 (每个逻辑记录的大小与磁盘块大小相等,均为512B) 。
若第一个逻辑记录存放在第100号磁盘块上,试画出此连续文件的结构。
答:连续文件的结构如下图:9-6 设文件B 按串联文件构造,并由四个逻辑记录组成 (其大小与磁盘块大小相等,均为512B)。
这四个逻辑记录分别存放在第100、157、66、67号磁盘块上,回答如下问题。
(1) 画出此串联文件文件的结构,(2) 若要读文件B 第1560字节处的信息,问要访问哪一个磁盘块? 为什么? (3) 读文件B 第1560字节处的信息需要进行多少次I/O 操作? 为什么? (1) 答:此串联文件结构如下图所示。
(2) 答:1560/512=3余24,因此文件第1560逻辑字节在r 3逻辑块上,该逻辑块被分配在67号磁盘块上。
(3) 答:要访问67号磁盘块,需要先找到文件目录,然后依次访问100、157和66号磁盘块,最后读取67号磁盘块。
因此若文件已打开 (文件目录信息已在内存中) 需要4次I/O 操作,文件未打开需要5次I/O 操作。
文件目录文件目录 r 1磁盘块号9-16什么是“重名”问题? 二级文件目录结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答:重名是指不同用户对不同文件起了相同的名字。
在二级文件目录结构中,每个用户建立用户文件目录,系统建立主目录,登记所有用户目录的信息,用目录名加文件名唯一标识每个文件解决重名问题。
9-18 假设两个用户共享一个文件系统,用户甲要用到文件a、b、c、e,用户乙要用到文件a、d、e、f。
已知:用户甲的文件a与用户乙的文件a实际上不是同一文件;用户甲的文件c与用户乙的文件f实际上是同一文件;甲、乙两用户的文件e是同一文件。
试拟定一个文件组织方案,使得甲、乙两用户能共享该文件系统而不致造成混乱。
答:如下图所示。
用户甲的主目录名为jia,有四个文件,文件名为a、b、c、e。
vb练习题,电子版 第9章 过程

第九章过程教学要求:了解VB 6.0过程的分类,掌握Sub过程和Function过程的建立、定义、调用的不同方法;掌握形参、实参的概念,掌握引用、传值、可选参数、可变参数以及对象参数的概念;掌握数组参数、窗体参数、控件参数的概念和使用,熟练使用Sub过程和Function过程设计应用程序;局部内存分配方法;过程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Shell函数的使用。
知识点:Sub过程和Function过程的定义、调用;形参和实参的语法和使用;各种类型的参数传递;局部内存分配方法;过程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Shell函数的使用。
内容导航:一、过程(一)Sub过程1.建立Sub过程通用Sub过程的一般格式如下:[Static][Private][Public]Sub 过程名[(参数列表)]语句块[Exit Sub][语句块]End Sub2.调用Sub过程调用引起过程的执行。
也就是说,要执行一个过程,必须调用该过程。
Sub过程的调用有两种方式如下:第一种方式:把过程的名字放在Call语句中,调用格式为:Call 过程名[(实际参数)]第二种方式:把过程名作为语句来使用,在调用Sub过程时,如果省略关键字Call,就成为调用Sub过程的第二种方式。
3.通用过程与事件过程控件事件过程的一般格式为:[Private| Public]Sub 控件名_事件名(参数表)语句组End Sub窗体事件过程的一般格式为:[Private|Public]Sub Form_事件名(参数表)语句组End Sub(二)Function过程1.建立Function过程Function过程定义的格式如下:[Static][Private][Public] Function 过程名[(参数列表)][As 类型][语句块][过程名= 表达式][Exit Function][语句块]End Function2.调用Function过程Function过程的调用比较简单,因为可以像使用Visual Basic内部函数一样来调用Function 过程。
09章习题提示与答案

提示:循环热效率 ηt
=
w0 q1
,循环净功w0=q1-│q2│;1-2过程为等熵压缩过程, T1 T2
= ⎜⎜⎝⎛
p1 p2
⎟⎟⎠⎞(κ −1) / κ
,2-3
过程为定容加热过程, T3 = p3 = λ ;工质可看做理想气体。 T2 p2
9-11 某活塞式内燃机定容加热循环的参数为:p =0.1 MPa、t =27 ℃,压缩比 ε =7,加热量q =
过程组成:绝热压缩过程1-2、定容加热过程2-3、绝热膨
胀过程3-4及定压放热过程4-1。已知压缩过程的增压比为
π =p /p ,定容加热过程的压力升高比为 λ =p /p ,试证
21
32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45·
明其循环热效率为
ηt
=
κ (λ1 κ − 1) π (κ −1) κ (λ − 1)
=
1−
1 εκ-1
;平均温度 Tm
=
q Δs
。
答案:ΔTm1=58.8 K,ΔTm2=14.3 K, Δηt =3.8%。
9-3 根据习题9-1所述条件,若比热容按变比热容考虑,试利用气体热力性质表计算该循环的热效率 及循环净功。
提示:w0=q1-│q2│, ηt
=1−
q2 q1
,q=Δu,工质可看做理想气体;热力过程终态与初态的比体积之比
·47· 图9-21
9-15 在一定的最大容积(或比体积)和最小容积(或比体积)范围内,内燃机定容加热循环(即奥图循环) 具有最高的热效率,故可称为容限循环。试以卡诺循环与奥图循环相比,利用p-v图及T-s图分析证明:
ηt,otto≥ηt,carnot w0,otto≥w0,carnot
传热学习题与作业9

第九章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计算思考题1、对于q m1c1≥q m2c2,q m1c1<q m2c2,和q m1c1=q m2c2三种情况,画出顺流与逆流时,冷、热流体温度沿流动方向的变化曲线,注意曲线的凹向和q m c的相对大小。
解:逆流时:q m1c1≥q m2c2q m1c1<q m2c2q m1c1=q m2c2顺流时:q m1c1≥q m2c2q m1c1<q m2c2q m1c1=q m2c22、对壳管式换热器来说,两种流体在下列情况下,何种走管内,何种走管外?(1)清洁与不清洁的;(2)腐蚀性大与小的;(3)温度高与低的;(4)压力大与小的;(5)流量大与小的;(6)粘度大与小的。
答:(1)不清洁流体应在管内,因为壳侧清洗比较困难,而管内可定期折开端盖清洗;(2)腐蚀性大的流体走管内,因为更换管束的代价比更换壳体要低,且如将腐蚀性强的流体置于壳侧,被腐蚀的不仅是壳体,还有管子;(3)温度低的流体置于壳侧,这样可以减小换热器散热损失;(4)压力大的流体置于管内,因为管侧耐压高,且低压流体置于壳侧时有利于减小阻力损;(5)流量大的流体放在管外,横向冲刷管束可使表面传热系数增加;(6)粘度大的流体放在管外,可使管外侧表面传热系数增加。
3、为强化一台冷油器的传热,有人用提高冷却水流速的办法,但发现效果并不显著c试分析原因。
答:冷油器中由于油的粘度较大,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较小,占整个传热过程中热阻的主要部分,而冷却水的对流换热热阻较小,不占主导地位,因而用提高水速的方法,只能减小不占主导地位的水侧热阻,故效果不显著。
4、有一台钢管换热器,热水在管内流动,空气在管束间作多次折流横向冲刷管束以冷却管内热水。
有人提出,为提高冷却效果,采用管外加装肋片并将钢管换成铜管。
请你评价这一方案的合理性。
答:该换热器管内为水的对流换热,管外为空气的对流换热,主要热阻在管外空气侧,因而在管外加装肋片可强化传热。
第九章--周环反应-习题答案

第九章周环反应习题答案9-1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产物。
解主要产物位阻太大,不易生成9-2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条件及产物的名称。
解(ⅰ)加热(Z)-二环〔4.2.0〕辛-7-烯(ⅱ)①光照②加热(E,E)-辛-3,5-二烯9-3完成下列反应。
解9-4比较下列化合物与1,3-丁二烯发生D-A反应的活性大小顺序。
解(ⅰ)>(ⅱ)>(ⅳ)>(ⅲ)9-5比较下列化合物与环己烯发生D-A反应的活性大小顺序。
解(ⅳ)>(ⅱ)>(ⅰ)>(ⅲ)9-6写出下面反应的反应产物,用前线轨道理论予以解释。
解反应产物:反应物是取代的单烯烃,光照下发生〔2+2〕环加成反应。
激发态下的前线轨道:激发态时的HOMO 基态时的LUMO 对称性相合,可生成三种产物。
9-7写出下面反应的反应产物,用前线轨道理论予以解释为什么得此产物。
解反应产物:戊二烯基正离子的π分子轨道和在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如下:9-8用前线轨道理论分析下列反应是在加热下还是光照下发生。
解(ⅰ)反应须在光照下进行。
基态电子的排布丁二烯的π分子轨道丁二烯的π分子轨道激发态电子的排布根据前线轨道理论,环加成反应在光照下进行,必须是一分子的激发态的HOMO与另一分子的基态的LUMO相作用,由上图可以看出它们的对称性是相合的。
(ⅱ)反应须在加热下进行。
基态电子的排布丁二烯的π分子轨道烯丙基正离子π分子轨道基态电子的排布根据前线轨道理论,环加成反应在加热下进行,必须是一分子的基态的HOMO与另一分子的基态的LUMO相作用,由上图可以看出它们的对称性是相合的。
9-9完成下列反应。
解9-10解释下列实验事实。
旋光体90% 10%解ee椅形过渡态(E,E)90%aa椅形过渡态(Z,Z)10%船形过渡态(Z,E)极少船形过渡态能量高,(Z,E)产物极少;ee椅形过渡态能量低, 90%的产物为E,E异构体。
9-11回答下面反应的有关问题:(ⅰ)反应属于什么类型?(ⅱ)反应通过什么过渡态完成的?(ⅲ)写出详细的反应过程,并阐明产物为什么具有式中的构型。
第9章 习题提示和答案

p1 100 kPa , t1 20 C 。求:(1)循环中每个过程的初始压力和温度;(2)循环热效率。
提示和答案: v1
RgT1 p1
0.841
m3 /kg 、 v2
v1
0.042
m3 /kg 、 T2
2设123参数与题91所点给出的相同求循环1吸收同样多的热量吸热线23相同而前者循环功较大故t123451t12341各点参数与题91相同913若使活塞式内燃机按卡诺循环进行并设其温度界限和例91中混合加热循环相同试求循环各特性点的状态参数和循环热效率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9-1 某活塞式内燃机定容加热理想循环(图 9-1),压缩 10 ,气体在压缩冲程的起
p3
RgT3 v3
5.450
MPa ; v4
v1 、
p4
p3
v3 v4
p3
v2 v1
p3
1
0.217
MPa 、
T4
p4v4 Rg
668.60
K ;t
1 q2 q1
1 T4 T1 T3 T2
0.602 、c
1 TL TH
0.817 ;
MEP Wnet Wnet q1t 491.6 kPa 。 Vh v1 v2 v1 v2
v1
RgT1 p1
1.042
m3 /kg
、
v2
RgT2 p2
0.210
m3 /kg
。内燃机混合加热循环
v3
v2
、
p4
p3 、v5
v1 , p5
RgT5 v5
第九章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习题

第九章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习题一、选择题A-九-1. 有丝分裂前期的最主要特征是()。
A. 核仁. 核膜. 核仁组织者都要消失B. 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C. 核糖体解体D. 中心体消失A-九-2. 细胞周期包括()两个主要时期。
A. G1期和G2期B. 间期和M期C. 间期和S期D. M期和G1期B-九-3. 虽然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细胞周期,但一般来说,都是()。
A. G1期长,S期短B. S期长,G2期短C. S期长,M期短D. M期长,G1期短A-九-4. 在细胞周期中,核仁、核膜要消失,这一消失出现在()。
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A-九-5.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粒的分开发生于()。
A. 前期B. 中期C. 后期D. 末期C-九-6. 同步生长于M期的HeLa细胞与另一同步生长的细胞融合,除看到中期染色体外还见到凝缩成粉末状的染色体,推测这种同步生长的细胞是处于()。
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C-九-7. P53基因抑制受损伤细胞进入G2期的机制是()。
A. 通过P21基因作用于周期蛋白B. 通过抑制P21基因的启动C. P53蛋白直接作用于周期蛋白D. P53与P21共同作用于周期蛋白A-九-8. 成熟促进因子是在()合成的。
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B-九-9. 在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染色体最分散()。
A. 前期B. 前中期C. 中期D. 后期B-九-10. 下列减数分裂过程中,要发生染色体减数,此过程发生在()。
A. 前期ⅠB. 中期ⅠC. 后期ID. 后期ⅡB-九-11. 染色体出现成倍状态发生于细胞周期中的()。
A. G2期和早M期B. G1期和S期C. 晚M期和G1期D. G0期和G1期B-九-12. 在减数分裂的粗线期,()。
A. 常发生姐妹染色体单体的交换从而导致重组配子的产生B. 常发生姐妹染色体单体的交叉从而导致重组配子的产生C. RNA聚合酶明显增多D. 组蛋白成倍增加B-九-13. 在有丝分裂中,()。
工程热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n −1 n )
n + R g T2 (π n −1
n −1 n
n − 1) + RgT3 (π n −1
1.3−1 1 .3
n −1 n
− 1) =
− 1)(T1 + T2 + T3 ) = kg = 746 .4 kJ kg
1 .3 × 287 × (5 1 .3 − 1
− 1) × ( 293 .15 + 425 .0 + 616 .25)
∴q =
Q QW = −Q a
q= n −κ c v (T2 − T1 ) n −1
n −1 n
QW − 7.5715 = = −91.73 kJ kg q ma 0.08254
n − κ cv(T 2 − T 1) 0.728 × (150 − 20) = −1.0317 = = − 91.73 n −1 q
1.186 −1 1.186
= 387.82 K
(3)压缩功
Wn =
p2 1 p1V1 [( ) n −1 p1
n −1 n
− 1]
1.186 −1 1.186
1 = × 0.1 × 10 6 × 0.032 × (3.2 1.186 − 1
112
− 1) = 3442.8 J = 3.443kJ
第九章 压气机的热力过程
9-4 三台空气压缩机的余隙容积比均为 6%, 进气状态均为 0.1MPa,27°C , 出口压力为 0.5MPa ,
但压缩过程的指数分别为:n1=1.4、n2=1.25、n3=1,试求各压气机的容积效率(假设膨胀过程的 指数和压缩过程相同) 。 解: 据题意
Vc = 0.06 Vh 0.5 π= =5 0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设有以下函数过程
Private Function fun(a() as integer,b as string) as integer
…
End Function
若已有变量声明:
Dim x(5) as integer,n as integer,ch as string
则下面正确的过程调用语句是()
A) x(0)=Funtion(x,”ch”) B)n=fun()
C)Call Fun x,”ch”D)n=Fun(x(5),ch)
2、已知有下面的过程()
Private sub pro(a as integer,b as string,optional x as boolean)
….
End sub
正确调用此过程的语句是()
A)Call pro(5) B)Call pro 5,”abc”,False
C)pro(12,”abc”,True) D)pro 5,”abc”
3、下列可以作为过程名的是()
A)Sub B)_sub C) 3Sub D)Sub1
4、某人编写了如下的程序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a=Inputbox(“请输入整数”)
b=Intputbox(“请输入整数”)
Pro a
Pro b
Call pro(a+b)
End sub
Private sub pro(n as Integer)
While (n>0)
Print n Mod 10
n=n\10
Wend
End sub
此程序功能是:输入2个正整数,反序输出这2个数的每一位数字,再反序输出这2个数之和的每一位数字。
例如:若输入123和234,则应该输出:
321
432
753
但调试时发现只输出了前2行(即2个数的反序),而未输出第3行(即两个数之和的反序),程序需要修改,下面的修改方案中正确的是
A)把过程pro 的形式参数n as Integer 改为 byval n as Integer
B)把 Call pro(a+b) 改为 pro a+b
C)把 n=n\10 改为 n=n/10
D)在 pro b 语句之后增加语句c%=a+b ,再把 Call pro(a+b) 改为 pro c
5、在窗体上画一个名称为Command1的的命令按钮和一个名称为Text1的文本框,然后编写如下程序: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as integer,y as integer,z as integer
x=5: y=7:z=0
Text1.text=""
Call p1(x,y,z)
Text1.text=str(z)
End Sub
Sub p1(byval a as Integer,byval b as Integer,c as Integer)
C=a+b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则在文本框中显示的内容是( )
A)0 B)12 C)str(z) D)没有显示
6窗体上有一个名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并有如下程序: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as integer,b as integer
a=8
b=12
print Fun(a,b);a;b
End Sub
Private Function fun(Byval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as integer
a=a mod 5
b=b\5
Fun=a
End Function
程序运行时,单击命令按钮,则输出结果是()
A)3 3 2 B)3 8 2 C)8 8 2 D)3 8 12
7、假定有以下函数过程:
Public Function Fun(s As String) As string
Dim s1 As string
For i=1 to len(s)
s1=Lcase(mid(s,i,1))+s1
Next i
Fun=s1
End function
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str1 As String,str2 as string
str1=inputbox(“请输入一个字符串”)
str2=Fun(str1)
Print str2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如果在输入对话框中输入字符串“abcdefg”,则单击“确定”按钮后在窗体上输出结果为( )
A)BCDEFG B)Abcdefg
C)GFEDCB D)gfedcba
8、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名称为Command1),并编写如下代码:
Functin Fun1(Byval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As Integer
Dim t As Integer
t=a-b
b=t+a
Fun1=t+b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As Integer
X=10
Print Fun1(Fun1(x,(Fun1(x,x-1))),x-1)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输出结果是
A)10 B)0 C)11 D)21
9、为计a^n 的值,某人编写了函数power 如下:
Public Function power(a as interger,n as integer) As long
Dim p As Long
p=a
For k= 1 to n
p=p*a
Next k
power=p
End function
在调试时发现错误,例如Print power(5,4)的输出应该是625,但实际输出是3125,程序需要修改,下面的修改方案中有3个是正确的,错误的一个是( )
A)把 for k=1 to n 改为 for k=2 to n
B)把 p=p*a 改为 p=p^n
C) 把 for k=1 to n 改为 for k=1 to n-1
D)把 p=a 改为 p=1
10、以下关于过程及过程参数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调用过程时可以用控件名称作为实际参数
B)用数组作为过程的参数时,使用的是”传地址”方式
C)只有函数过程能够将过程中处理的信息传回到调用的程序中
D)窗体(Form)可以作为过程的参数
11、在窗体上画一个名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程序: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As integer
Dim n as integer
Sum =0
n=inputbox(“enter a number”)
For i=1 to n
Sum =【12】
Next i
Print Sum
End sub
Function fun(t as integer ) as long
p=1
For i=1 to t
p=p*i
Next i
【13】
End function
以上程序的功能是,计算1!+2!+3!+….+n!,其中n 从键盘输入,请填空。
12、窗体上命令按钮Command1的事件过程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total As Integer
total = s(1) + s(2)
Print total
End Sub
Private Function s(m As Integer) As Integer
Static x As Integer
For i = 1 To m
x = x + i
Next i
s = x
End Function
运行程序,第3次单击命令按钮command1时,输出结果为:( )
(13)下列关于函数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不指明函数过程参数的类型,则该参数没有数据类型
B)函数过程的返回值可以有多个
C)当数组作为函数过程的参数时,既能以传值方式传递,也能以引用方式传递
D)函数过程形参的类型与函数返回值的类型没有关系
14)下列关于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事件过程是由某个事件触发而执行的过程
B)函数过程的返回值可以有多个
C)可以在事件过程中调用通用过程
D)不能在事件过程中定义函数过程
参考答案:
1---5 ADDAB 6----10 BDBDC 11) Sum+Fun(i) Fun=p 12) 21 13.D 1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