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

合集下载

诗歌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诗歌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诗歌的特点和表现手法诗歌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

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歌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歌的特点和表现手法篇1诗歌的特点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

”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

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

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

”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诗歌的特点与鉴赏

诗歌的特点与鉴赏

单元知识一:诗歌的特点与鉴赏一、诗歌的文体特征诗歌是世界上形式最古老、语言最凝练、抒情性最强且近乎音乐的文学体裁。

诗歌原是诗与歌的合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一起,统称为诗歌。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

”朱光潜则从形式和实质两方面区别诗与散文,给诗下了这样的定义:“诗是具有音律的纯文学。

”并指出:“诗是一种音乐,也是一一种语言。

音乐只有纯形式的节奏,没有语言的节奏,诗则兼而有之:”这些言论,大致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在所有文学体裁中,诗歌是一种最精练的文学样式。

散文、小说、戏剧都可以不受篇幅的严格限制,灵活自由地叙事、抒情、议论。

而诗歌,特别是近体诗,不仅篇幅字数受限,而且还要受韵律的限制。

所以,诗人必须要用最少的语言,反映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与情感内容。

这就要求诗人在表达时选取最能反映生活本贡或最富有特征的事物,道过最富有表现力的形象和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在各种文学形式中,诗歌是一种“形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艺术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虽然任何文学作品都渗透者作者的思想感情,但跟散文、小说、戏剧相比,诗歌的感情色彩更强烈、更鲜明,所以说,诗歌是一种最富于感情色彩的文学样式。

“诗言志”的“志”,就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

抒情诗自不待言,就是叙事诗,也必须饱含情感;无情而叙事,往往会使人感到淡乎寡味,缺乏艺术感染力。

在饱含情感这一点上,白居易的《长恨歌》堪称典范。

诗人不仅让我们了解到李、杨悲剧的始末,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主人公痛彻心扉的相思相恋之苦。

白居易就非常深刻地认识到诗歌的这一特点,他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现代著名抒情诗人郭小川也说:“没有感情,就没有诗。

”第三,语言凝练而富于形象性。

诗歌高考要点总结

诗歌高考要点总结

诗歌高考要点总结一、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1 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运用语言的美感手段和艺术形式来表现情感、思想和意境的文学体裁。

它具有严格的格律、韵律和节奏,同时也注重意象、抒情和意境的塑造。

1.2 诗歌的特点•精炼性:诗歌以言简意赅、精炼凝练为特点,力求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情感。

•韵律性:诗歌有规律的韵律,包括押韵、格律和节奏等。

这些规律为诗歌赋予了独特的音乐性。

•原创性:诗歌创作要求作者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追求个性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多层次性:诗歌可以通过层层深入的意象和象征,使读者在不同的层次上产生思考和共鸣。

二、诗歌的分类和流派2.1 诗歌的分类•根据题材: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爱国诗等。

•根据形式:律诗、绝句、词、现代诗等。

•根据风格:浪漫主义诗、现实主义诗、现代派诗等。

2.2 诗歌的流派•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唐诗和宋词等,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阶段。

•现代诗:自20世纪初起,以新诗运动为标志,开始在中国兴起,代表人物有北方派、南方派和海外诗人等。

三、诗歌分析的方法和技巧3.1 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首先,通读全诗,了解整体意境和主题。

•其次,逐句理解,分析诗句的字义和修辞手法。

•接着,分析诗句的意境和感情色彩,解读其中的隐喻和象征。

•最后,归纳总结,把握诗歌的主旨和艺术特点。

3.2 诗歌分析的技巧•掌握基本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和形象的构建。

•注意诗句中的节奏和韵律,掌握其变化规律和对诗歌意境的影响。

•关注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理解其深层含义和抒情效果。

•对比诗歌的前后联结,发现意思的转折和发展,捕捉其表达情感的变化。

四、常见的文学修辞手法4.1 比喻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的相似性进行类比,以丰富表达意义和形象的修辞手法。

例如:“满目山河锦绣妆,遥看大江奔流长。

”4.2 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以增加形象的修辞手法。

例如:“风儿低语,花儿争艳。

简述诗歌的文体特征

简述诗歌的文体特征

简述诗歌的文体特征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韵律:诗歌通常具有一定的韵律,即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押韵,如平仄、押头韵、押尾韵等。

2. 节奏:诗歌有着独特的节奏感,通过句子长度、停顿、重复等手法来塑造特定的韵律感。

3. 压缩性:与散文相比,诗歌通常具有较高的表达浓度,以简约精炼的语言表达更多的意义。

4. 比喻:诗歌常常使用比喻、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形象的语言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5. 表达情感:诗歌是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常常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思想、体验等,通过独特的语言和形式来触动读者的感情。

6. 布局:诗歌通常以独特的格式和布局呈现,如分行、分节、换行等,以增加诗歌的视觉美感和艺术感。

总体来说,诗歌的文体特征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韵律、节奏、压缩性、比喻、表达情感和布局等方面。

这些特征使诗歌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

诗歌的特点与鉴赏

诗歌的特点与鉴赏

单元知识一:诗歌的特点与鉴赏一、诗歌的文体特征诗歌是世界上形式最古老、语言最凝练、抒情性最强且近乎音乐的文学体裁。

诗歌原是诗与歌的合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一起,统称为诗歌。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

”朱光潜则从形式和实质两方面区别诗与散文,给诗下了这样的定义:“诗是具有音律的纯文学。

”并指出:“诗是一种音乐,也是一一种语言。

音乐只有纯形式的节奏,没有语言的节奏,诗则兼而有之:”这些言论,大致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在所有文学体裁中,诗歌是一种最精练的文学样式。

散文、小说、戏剧都可以不受篇幅的严格限制,灵活自由地叙事、抒情、议论。

而诗歌,特别是近体诗,不仅篇幅字数受限,而且还要受韵律的限制。

所以,诗人必须要用最少的语言,反映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与情感内容。

这就要求诗人在表达时选取最能反映生活本贡或最富有特征的事物,道过最富有表现力的形象和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在各种文学形式中,诗歌是一种“形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艺术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虽然任何文学作品都滲透者作者的思想感情,但跟散文、小说、戏剧相比,诗歌的感情色彩更强烈、更鲜明,所以说,诗歌是一种最富于感情色彩的文学样式。

“诗言志”的“志”,就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

抒情诗自不待言,就是叙事诗,也必须饱含情感;无情而叙事,往往会使人感到淡乎寡味,缺乏艺术感染力。

在饱含情感这一点上,白居易的《长恨歌》堪称典范。

诗人不仅让我们了解到李、杨悲剧的始末,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主人公痛彻心扉的相思相恋之苦。

白居易就非常深刻地认识到诗歌的这一特点,他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现代著名抒情诗人郭小川也说:“没有感情,就没有诗。

”第三,语言凝练而富于形象性。

诗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诗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诗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诗歌的定义和特点1. 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通过韵律和音乐性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常常用来探讨生活的真谛和深刻的感情。

诗歌是文学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其与散文和戏剧不同之处在于,诗歌更加强调语言音乐性和节奏感,通过押韵和韵律的运用,来营造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意境。

2. 诗歌的特点(1)韵律和音乐性:诗歌通过诗律的规定,强调音韵的美感和节奏的和谐,使得诗歌具有独特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2)形象语言和修辞手法:诗歌在表达情感和思想时,常常运用丰富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来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和形象语言,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3)感情表达和思想探索:诗歌通过对生活和情感的表达,来探讨人生的意义和哲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触动。

(4)多样化的形式和题材:诗歌的形式和题材多种多样,既有古典的韵文诗,也有现代的自由诗和散文诗,题材涵盖生活、爱情、自然等各个方面,形式多样丰富。

二、诗歌的发展历程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发展历程。

在世界各国的文学史上,都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诗歌作品,有些成为了经典之作,影响了后人的创作和思想。

1. 古代诗歌的发展古代诗歌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的诗歌创作,早期的诗歌主要以叙事和赞美为主,体裁上以叙事诗和抒情诗为主。

在中国,古代诗歌以《诗经》为代表,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民歌和宫廷诗歌,对后世中国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中世纪诗歌的发展在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文学风气的转变,促进了中世纪诗歌的发展。

诸如但丁的《神曲》、彼得拉克的《卡米纳·布尔》等作品,成为了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3. 现代诗歌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学形式的多样化,现代诗歌呈现出了更加多样化和开放的表现形式,诸如自由诗、散文诗等形式逐渐兴起。

现代诗歌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主题选择,为世界文学迎来了新的活力和创作风貌。

三、诗歌的经典作品1. 中国古代诗歌:《诗经》、《离骚》、《长恨歌》、《黄鹤楼》等2. 欧洲中世纪诗歌:但丁的《神曲》、彼得拉克的《卡米纳·布尔》3. 现代诗歌作品:提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舒婷的《再别康桥》、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四、诗歌的创作和艺术特点1. 诗歌的创作技巧(1)情感表达:诗歌的创作需要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感触,通过对生活和情感的感悟,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最新推荐】诗歌知识简述-范文word版 (4页)

【最新推荐】诗歌知识简述-范文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诗歌知识简述诗歌知识简述(1)诗歌的特点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着的一种文体,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其主要特点是:①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善于从感情上打动读者。

③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

④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中国的旧体诗、词、曲的一句就是一行)。

(2)诗歌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诗歌可分为若干类别。

按国别分,可分为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中国诗歌按时代分,可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中国古代.诗歌按体例分,分为诗、词、曲;中国古代的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l字以上);元曲可分为小令和套数(又叫套曲);新诗又可分为自由诗和用旧形式写成的新诗。

(3)古代诗歌与新诗古代诗歌是泛指古代文学长河中用文言写成的韵文,即这一历史时期的诗、词、曲。

新诗指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以后出现的诗歌。

(4)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996年全国、201X年春季已考)古体诗主要是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其主要特点是每首诗行数不固定、每行诗字数不固定、每首诗的用韵不固定;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它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主要指初唐形成的律诗和绝句,其主要特点是每首诗行数固定、每行诗字数固定、每首诗的用韵固定。

(5)诗、词、曲的区别诗、词、曲都是韵文,其主要区别在于诗要求节奏和讲求韵律。

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它比诗的要求更加严格。

曲也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但句法比词灵活,句中经常添加衬字等。

(6)新诗中的自由诗和旧体诗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并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其中用白话写的大致押韵、形式自由的诗叫做自由体诗,如《天上的街市》、《大堰河——我的保姆》、《王贵与李香香》等。

浅谈诗歌的特点、分类和写法

浅谈诗歌的特点、分类和写法

浅谈诗歌的特点、分类和写法浅谈诗歌的特点、分类和写法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小编整理了浅谈诗歌的特点、分类和写法,欢迎欣赏与借鉴。

一、诗歌特点1.形式是自由的2.内涵是开放的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分行排列、饱含真情、立意新颖、联想自然、跳跃自如、凝练集中、节奏和谐、形象生动、意境优美、虚实相生)二、诗歌分类1、按照表达方式划分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

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中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

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

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2、按照语言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划分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 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

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

诗歌概述

诗歌概述

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有三 种: 1.比拟(常用的手法:拟人化) 2.夸张,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电影里 的大写特写的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 3.借代,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比拟:比 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借代:一方 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 梁,使诗歌得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 联想。 注意:塑造诗歌形象,不仅可以运用视觉所摄取的 素材去描绘画面,还可以运用听觉、触觉等感官 所获得的素材,从多方面去体现形象,做到有声 有色,生动新颖。(贾岛、韩愈,推敲) 无论是比拟、夸张或借代,都有赖于诗人对客 观事物进行敏锐的观察,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 大胆的想象,甚至幻想。
2.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a.格律诗,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行 数、字数、音韵、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 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 b.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自 由,语言比较通俗。(我国五四以来流行) c.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2)边塞诗(战争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 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 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 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 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 展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 高适、岑参、王昌龄。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三、诗歌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三种手法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历代以来不断发展创造, 作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迭、跳跃等 等, 难以尽述。 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即是诗歌的 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象征,“以象征义”,注意,在现代诗歌中,象 征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

诗歌的艺术特征介绍

诗歌的艺术特征介绍

诗歌的艺术特征介绍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歌的艺术特征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诗歌是以意象为诗情表达的基本结构单位,借助丰富的想像和新奇的比喻,以具有强烈节奏感和音乐性的语言,高度概括地表现诗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由衷咏叹的文学体裁。

它是深缅的思想和饱满的感情,在创造性想象的过程中交融在一起而显现出来的一咱精练而富于感染力的艺术。

一、抒情性是诗歌的根本艺术特征小说、寓言和童话主要通过人物或动物和故事情节来再现生活的;散文主要是借助一定的人物、事件和场景来再现生活;戏剧主要是通过人物的矛盾冲突、语言和旁白来再现生活的。

而诗歌则是主要通过抒情的方式反映生活的。

因此可以说,抒情性是诗歌的语言艺术。

有人把抒情性称为诗歌的灵魂。

诗歌的抒情性,是指诗歌不但用抒情的方式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是通过抒情的方式来打动和教育读者。

郭沫若说过一句话:“诗的本职专在抒情。

”抒情性构成了诗歌的艺术生命,离开抒情性谈诗歌是没意义的,因为抛开抒情谈诗歌,诗歌也就失去了它的基本价值。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反映了三千年前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的情感。

有人说,诗歌是用来抒情的。

我们不能超越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但能超越心理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而这种超越就是要通过诗歌里面的抒情来完成。

现在我们不能经历杜甫诗人所处的战乱社会人们的疾苦,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杜甫的《登岳阳楼》中的抒情情感去感受。

王维写的《送元二使安西》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巧妙地传达了作者与朋友依依不舍、叹息流泪,说着相聚时的欢乐,分别的无奈,别后会有的思念的思想感情。

也许现在分别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我们不但交通方便,联系也方便,只要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E-mile就可以联系上对方,甚至可以通过视频看见对方那熟悉的面孔,但是当时交通不便,今次分别不知何年何日才能重逢,生离也就是死别。

中国诗歌的体裁及其特点(原创)

中国诗歌的体裁及其特点(原创)

中国诗歌的体裁及其特点(原创)中国诗歌的体裁及其特点(原创)雅⽯☆学习创作诗歌⾸先遇到的是体裁问题,就是选择什么体裁进⾏创作。

有⼈喜欢古体诗歌、有⼈喜欢近体诗歌、有⼈喜欢现代诗歌、有⼈喜欢民歌民谣,这些体裁的诗歌有哪些种类、⼜有哪些特点和要求呢?为了使初学者容易⼊门、容易掌握,本⽂简介中国诗歌的各种体裁及其特点。

中国诗歌从体裁和特点上划分有古体诗歌、近体诗歌、现代诗歌、民歌民谣四⼤类,现分述如下:⼀、古体词歌古体诗歌,是指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常见的诗歌体裁,具有不受声律(平仄)限制、句式较为整齐、有押韵规律、⾮语体⽂(⽩话⽂)的特点,常见的有四⾔、古绝、古风、杂⾔、乐府等五种形式,称为古体⾃由诗。

㈠四⾔四⾔诗每句四字,个别诗的个别句⼦有加⼀字者。

每⾸最短三句,有四句、五句、六句及六句以上者,句数不限。

押韵⾃由,有每句押韵、隔句押韵、交互押韵三种押韵⽅式。

请参看《诗经》⾥的四⾔诗,对照使知。

㈡古绝⒈五⾔古绝:每⾸限定四句,每句限⽤五字。

可押平韵、多押仄韵,押韵字的读⾳要相近,平仄韵不能混押。

⒉七⾔古绝:每⾸限定四句,每句限⽤七字,押韵⽅法同五⾔古绝。

㈢古风⒈五⾔古风:每⾸⼋句以上长度不限,每句限⽤五字。

可押平韵、可押仄韵、可以同韵部的平仄韵混押,也可整⾸⼀韵到底,但押韵字的读⾳要相近。

押韵位置有逢双句押韵、有句句押韵、有中间换韵⼀⾸⽤多韵。

⒉七⾔古风:每⾸⼋句以上长度不限,每句限⽤七字。

押韵⽅法同五⾔古风。

⒊五⾔七⾔混杂的古风:不管五⾔所占的⽐有多⼤,只要杂有七⾔统称为七⾔古风,押韵⽅法同五⾔、七⾔古风。

㈣杂⾔每⾸四句以上,其它具有古风的⼀切特点,同时在五⼦句和七字句中杂有三字、九字甚⾄⼗字以上的句⼦,押韵⽅法同五⾔、七⾔古风。

㈤乐府“乐府” 名词最早见于西汉之初。

“乐府”是古代官办⾳乐机构采集的⽂⼈创作的、民间流传的诗歌,经过整理、加⼯后配以乐谱,为朝廷歌功颂德歌词。

因此,这类诗歌思想性、艺术性较⾼,为了与其它诗歌区别开来,就称为乐府诗,冠以“歌、⾏、辞、吟、曲” 等特定的名⽬。

结合作品谈谈诗歌的基本特征

结合作品谈谈诗歌的基本特征

结合作品谈谈诗歌的基本特征诗歌是一种以语言为工具,运用音韵、节奏、韵律等手法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创作形式。

它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魅力,下面我将结合经典诗歌作品,介绍诗歌的基本特征。

首先,诗歌的语言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意象性。

与散文相比,诗歌更加精炼,用词更精准,句子更简洁。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用简短凝练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在深夜思考的情景,通过明月光和地上霜的意象,抒发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诗歌通过富有形象力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在有限的文字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和想象。

其次,诗歌具有丰富多样的韵律和节奏。

韵律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诗句的音韵结构和配合,形成了优美的声韵节奏。

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使用了七言绝句,每句五言和二言相三交错,使整个诗歌具有流畅的音韵和节奏。

韵律和节奏的变化,使诗歌在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同时,既有句读的感受又有音乐的欣赏。

另外,诗歌常常以富有感情和思考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诗歌是艺术形式中一种较为自由的表达方式,通过作者的体验、感受、思考等进行主动的情感表达。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通过描述夜晚孤寂的边塞和自己遭遇的困难,表达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乡愁的回忆之情。

诗歌通过抒发个体的情感和思想,打动读者的心灵,引发共鸣。

最后,诗歌常常以意境和寓意为特点。

它通过具体的描写和感性的语言,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和意境。

例如,杨牧的《登高》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通过描绘瀑布的景象和将之与银河相比,让人感受到壮阔和神秘的自然景观。

诗歌的意境和寓意往往超越具体的事物,通过诗意的表达,启迪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综上所述,诗歌的基本特征包括语言的凝练性和意象性、丰富多样的韵律和节奏、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以及意境和寓意的营造。

这些特征使得诗歌成为一种独特而美丽的文学形式,能够通过有限的文字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引发共鸣,并展示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想。

诗歌形式与特点

诗歌形式与特点

诗歌形式与特点诗歌是一种以优美的语言表达感情、思想和想象力的文学形式。

它通过特定的诗歌形式和独特的艺术技巧,使文学作品呈现出独特的美感。

本文旨在探讨诗歌的形式和特点,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诗歌的表达和理解。

一、自由诗形式自由诗形式是一种没有固定的韵律与节奏要求的诗歌形式。

它突破了传统的格律要求,具有自由的抒发方式。

自由诗形式让诗人可以随意运用词语、表达情感和观念,打破了传统形式的束缚,使诗歌更富有创造力和个性化。

二、韵律诗形式韵律诗是一种遵循特定的韵律和节奏要求的诗歌形式。

它通过有规律的音韵组合来创造诗歌的和谐感。

韵律诗形式包括押韵与节奏,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古体诗等。

韵律诗形式使诗歌在音乐般的节奏中呈现出韵律美,更容易被读者朗诵和记忆。

三、象征主义诗形式象征主义诗是一种追求表达意义和内涵的诗歌形式。

它通过使用象征、隐喻和比喻等修辞手法来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象征主义诗形式注重诗歌的象征和意象,常常涉及到超越表面现实的哲学和宇宙的意义。

四、现代主义诗形式现代主义诗是20世纪初期诞生的一种反传统、追求创新的诗歌形式。

它摒弃了传统的诗歌形式与结构,注重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意象呈现。

现代主义诗形式常常以碎片化、流散性和抽象性为特点,表达诗人对现代社会和人类存在的疑问和反思。

五、节奏感与音乐感诗歌形式中的节奏感和音乐感是其独特之处。

通过合理的音乐性表达,诗歌能够产生韵律美和声音美,并且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诗歌的节奏与音乐感对于强调诗歌的内在美感和情感共鸣具有重要作用。

总结起来,诗歌形式与特点在丰富和多样间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不同的形式与特点赋予诗歌不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音乐美。

正是这些特点使诗歌能够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触动读者的心灵,让人们在韵律与意象的交融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启迪。

通过研究诗歌形式与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美学价值,享受诗歌带给我们的情感和智慧的享受。

结合作品谈谈诗歌的基本特征

结合作品谈谈诗歌的基本特征

结合作品谈谈诗歌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情感与意境的创造、音韵的和谐和语言的个性。

这些特征使得诗歌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价值。

首先,诗歌是一种情感与意境的创造。

诗人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将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外部世界的景象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出独特的意境。

其次,诗歌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音韵的和谐。

诗人在创作诗歌时,会注重音韵的和谐,使得诗歌在朗读时具有音乐般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词,诗人运用了押韵、平仄等手法,使得整首词在朗读时具有优美的音韵感和节奏感。

这种音韵的和谐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价值。

最后,诗歌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语言的个性。

诗人通过运用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创造出独特的诗歌语言个性。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一诗,诗人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将夜晚的宁静和思乡之情完美地表达出来。

这种语言的个性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价值。

总之,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价值。

它通过情感与意境的创造、音韵的和谐和语言的个性等基本特征,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述诗歌的艺术特征

简述诗歌的艺术特征

简述诗歌的艺术特征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歌?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简述诗歌的艺术特征,欢迎大家分享。

有哪些景物,哪些景物有些什么表达技巧,这些景物用了这些变现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至于表达技巧种类就繁多了,例如: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⑶、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常见的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诗歌的艺术特征介绍

诗歌的艺术特征介绍

诗歌的艺术特征介绍诗歌的艺术特征介绍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歌的艺术特征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诗歌是以意象为诗情表达的基本结构单位,借助丰富的想像和新奇的比喻,以具有强烈节奏感和音乐性的语言,高度概括地表现诗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由衷咏叹的文学体裁。

它是深缅的思想和饱满的感情,在创造性想象的过程中交融在一起而显现出来的一咱精练而富于感染力的艺术。

一、抒情性是诗歌的根本艺术特征小说、寓言和童话主要通过人物或动物和故事情节来再现生活的;散文主要是借助一定的人物、事件和场景来再现生活;戏剧主要是通过人物的矛盾冲突、语言和旁白来再现生活的。

而诗歌则是主要通过抒情的方式反映生活的。

因此可以说,抒情性是诗歌的语言艺术。

有人把抒情性称为诗歌的灵魂。

诗歌的抒情性,是指诗歌不但用抒情的方式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是通过抒情的方式来打动和教育读者。

郭沫若说过一句话:“诗的本职专在抒情。

”抒情性构成了诗歌的艺术生命,离开抒情性谈诗歌是没意义的,因为抛开抒情谈诗歌,诗歌也就失去了它的基本价值。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反映了三千年前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的情感。

有人说,诗歌是用来抒情的。

我们不能超越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但能超越心理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而这种超越就是要通过诗歌里面的抒情来完成。

现在我们不能经历杜甫诗人所处的战乱社会人们的疾苦,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杜甫的《登岳阳楼》中的抒情情感去感受。

王维写的《送元二使安西》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巧妙地传达了作者与朋友依依不舍、叹息流泪,说着相聚时的欢乐,分别的无奈,别后会有的思念的思想感情。

也许现在分别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我们不但交通方便,联系也方便,只要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E-mile就可以联系上对方,甚至可以通过视频看见对方那熟悉的面孔,但是当时交通不便,今次分别不知何年何日才能重逢,生离也就是死别。

简述诗歌的艺术特征

简述诗歌的艺术特征

简述诗歌的艺术特征简述诗歌的艺术特征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简述诗歌的艺术特征,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哪些景物,哪些景物有些什么表达技巧,这些景物用了这些变现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至于表达技巧种类就繁多了,例如: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⑶、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常见的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拓展:《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学习笔记参考一、意境(一)情景交融情景交融就是心中的景带有感情的色彩,生命的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
3、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意象具有承传性。反复出现的意象具有不言自明 的象征意味。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
4、诗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 王国维《人间词话》: 词以境界为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 词以境界为上 。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 自有名 句。” 意境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 种艺术境界或审美境界,具有“境生于象而超乎 象”的特点。
概说 主要问题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
第一,古代文论中关于诗、 第一,古代文论中关于诗、文的区分 第二,诗的文体特征 第二, 第三, 第三,诗歌与抒情 第四, 第四,诗的语言和结构 第五,诗的意象与意境 第五,
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
第一,古代文论中关于诗、 第一,古代文论中关于诗、文的区分
从文学史的实际情况看, 从文学史的实际情况看,最早人们对不同文 学作品的样式并没有我们现在这样明确的区分。 学作品的样式并没有我们现在这样明确的区分。 魏晋南北朝:1.“文”的自觉 魏晋南北朝: 文 的自觉——文学的独 文学的独 立地位渐渐地被确立起来;2.诗和文作为两种不同 立地位渐渐地被确立起来 诗和文作为两种不同 的文学样式也被明确区别开来。 的文学样式也被明确区别开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诗、文所作的区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诗、文所作的区分,只是 表明那时人对文学的认识的深化。 表明那时人对文学的认识的深化。
概说
1.诗的外形式 .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
第二, 第二,诗的文体特征
诗歌的外形式, 诗歌的外形式,是指它呈现于我们面前的可 直接感知的语言组合形式。 直接感知的语言组合形式。 2.诗的内形式 . 指与诗的外形式相融合的,使诗情、诗意、 指与诗的外形式相融合的,使诗情、诗意、 诗味得以感性显现的表情形态。 诗味得以感性显现的表情形态。
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
2、中西诗歌意象的差异 中国古代诗论强调意象创造的特点是情景结合, 内在的感情与外在的景物要有对应性。 西方现代诗论更强调意象的印象性、主观性,偏 重于主观印象在意象构成中的作用。
贺铸写“闲愁”: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
便条
我吃了放在冰箱例的梅子。 我吃了放在冰箱例的梅子。它们大概是你 留着早餐吃的。请原谅,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 留着早餐吃的。请原谅,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 又那么凉。 又那么凉。
概说
我吃了 放在 冰箱里的 梅子 它们 大概是你 留着 早餐吃的 请原谅 它们太可口了 那么甜 又那么凉
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
这首诗把母亲的子宫和球形的炮塔拼接起来, 这首诗把母亲的子宫和球形的炮塔拼接起来,主人 公糊里糊涂地从一个脏器进入一个装置中,面对的都是 公糊里糊涂地从一个脏器进入一个装置中, 黑暗,而生命已从生转瞬走向了死。 黑暗,而生命已从生转瞬走向了死。这位射手可能还没 明白过来,就被当成物体一样地被清除了, 明白过来,就被当成物体一样地被清除了,用的是较为 现代的“水龙” 这里,作者虽然是写战争, 现代的“水龙”。这里,作者虽然是写战争,但战争只 是社会病态的一个极端的例子,在平常的情境中, 是社会病态的一个极端的例子,在平常的情境中,大多 数的生命又何尝不是在似梦非梦的状态中顷刻间便消失 得无影无踪的哩。 得无影无踪的哩。
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
字词“背离” 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句法“背离” 杜甫《秋兴八首》之八: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
语言(语音)的节奏和韵律对情感表达具有重要 的意义: 一群褴褛的人, 抬着一个褴褛的花圈。 说是从丰台来的, 说是从丰台一路走来的, 说是从丰台一路号哭着走来的。 …… —黄永玉《说是从丰台来的》
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假如我没有见过太阳 我也许会忍受黑暗; 我也许会忍受黑暗; 可如今, 可如今,太阳把我的寂寞 照耀得更加荒凉。 照耀得更加荒凉。
——狄金森《假如我没有见过太阳》
顾城《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
第五, 第五,诗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通过意象来表现情感。意象是诗的表情符号。 1、意象及其特点 意象是蕴含着特定意念,让读者得之于言外的艺 术形象。 意象即表意之象、寓意之象、见意之象。
钱锺书说: 诗也者,有象之言,依象 以成言;舍象忘言,是无诗矣, 变象易言,是别为一诗甚且非 诗矣。
通过声调、节奏形成的韵律,给读 者创造一个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 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 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
2、诗歌结构的特点 诗歌结构具有明显的跳跃性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着你 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 小路上 一颗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 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 我找到了你 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北岛《迷途》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
便条(威廉斯 Williams) )
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
第三, 第三,诗歌与抒情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诗歌的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 抒情性。 抒情性与诗歌的内在特征 A 以情感生活为题材; B 情感的真挚与深厚; C 丰富的想象力。
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
第四, 第四,诗的语言和结构
表现情感直接影响到诗歌的语言和结构。 1、诗歌语言的特点 精致、优美的语言不仅有利于情感的表现, 而且也是对情感的提炼。 诗歌语言具有“背离”日常语言的特点。
概说 王夫之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
“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语耶?” 意象的特点是情景结合,情景交融。
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
我从母亲的睡眠中降落到这种境地 在它的腹中,我弓着身子,湿皮衣结了冰 离地面六英里,我从它的生活之梦中解脱 醒过来,面对黑色的高射炮群和恶梦似的战斗机 我死后他们用水龙把我从炮塔中冲出 ——《球形炮塔射手之死》(彭予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