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的诗歌观念
艾略特诗歌创作中鲜明的反传统精神,英美文学论文-_1898【论文全集】
艾略特诗歌创作中鲜明的反传统精神,英美文学论文|摘要:艾略特作为象征主义诗歌最有影响的代表,他以自己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与欧美传统文学之间形成了一道泾渭分明的分界线。
他与象征主义运动的其他作家一样,公开反对浪漫主义在诗歌创作中直抒胸臆的创作方法,主张诗歌要靠“直觉”表现“内心”。
他同时又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包括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相区别,主张将批评的重点投向社会文化领域。
在文学的表现形式上,他提出并坚持自己独具特色的诗歌创作方法。
《荒原》是他上述诗歌理论主张的重要实践。
盛行于20 世纪上半叶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具有鲜明的反传统精神。
象征主义是其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流派,而艾略特是其最杰出的代表。
他用自己的诗歌创作主张与实践异常鲜明地反对传统的诗歌创作方法。
一艾略特在诗歌创作中的反传统精神是多方面的,首先表现为对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方法的否定。
他打破西方自19 世纪以来业已形成且影响深远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传统,反对在诗歌中直抒胸臆和追求华丽的辞藻,试图用自己的研究和诗歌创作实践对历史传统、宗教传统、道德传统,特别是文学传统进行重新的界定。
一方面,受哲学家布雷德利的影响,艾略特十分强调和重视主观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不能截然区分,主体不能站在客体之外对客体作完全的把握和认识,主张反映客体的诗歌要“广博”、“委婉”和“隐晦”。
他反对浪漫主义诗人在诗歌中用一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己的个性或心理对事物本体的遮蔽,提出寻找“客观对应物”来作为象征和暗示,以便使诗人的情绪更加隐晦和深邃。
他主张将主观抒情变为客观象征,从而创造出情思深广、韵味浓郁、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他明确表示“, 在艺术形式中表现情绪的惟一方式是找到客观对应物”,是找到与这些情感密切相关的形象、情境、情节等等适当的媒介并把它写到诗里,使读者从这些形象等象征物中感受到诗人所要表现的情绪“, 能够把想象转换为感觉,把看法转化为心绪”,力求做到“像闻到玫瑰花一样立刻感受到思想”[ 1 ] (22 页) ,即赋于思想感情以感性形象,通过客观象征物来表现主观精神,把读者从客观事物中所体味揣摸并引发出来的相对应的思想感情,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名人谈诗的看法
名人谈诗的看法名人关于诗歌的看法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自古以来一直被广泛地推崇和欣赏。
许多名人对于诗歌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评价。
他们的观点既有类似之处,也有不同的见解。
以下是一些名人关于诗歌的看法。
一、艾茲拉·庞德(Ezra Pound):诗歌是最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庞德认为,诗歌应该具有紧凑的语言和精确的意义,能够通过几个简短的词语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他强调诗歌的力量在于其能够超越常规语言的限制,打破传统的词语组合方式,以更自由、更直接的方式表达作者的真实感受。
二、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诗歌是情感的溢出。
他认为诗歌能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体验。
华兹华斯主张通过对自然的直接观察和体验来获取灵感,并将这些情感转化为艺术作品。
他强调诗歌不仅是对外界的观察,更是对自我内心的反思和表达。
三、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能够通过音乐和节奏来传达情感和意义。
弗罗斯特认为,诗歌是一种具有独特韵律和节奏的文学形式,能够唤起读者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
他强调诗歌的语言应该具有朗朗上口的特点,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音乐的美感。
四、T·S·艾略特(T.S. Eliot):诗歌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能够超越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平庸。
他认为诗歌是一种通过象征和隐喻来表达深刻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艾略特主张诗歌应该具有深度和复杂性,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反思。
他强调诗歌不仅仅是为了取悦读者,更是为了探索人类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五、鲁迅:诗歌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抗议。
鲁迅认为诗歌应该关注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揭示来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他强调诗歌应该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综上所述,名人对于诗歌的看法各有千秋。
无论是强调诗歌的表达力、情感性,还是韵律、音乐性,亦或是思想性、社会意义,都体现了诗歌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广阔性。
试析艾略特诗歌的客观性、实用性和宗教思想
试析艾略特诗歌的客观性、实用性和宗教思想( 作者:洪振国发表时间:2014年11月)论文关键词:客观性实用性宗教思想哲学思辫论文摘要:艾略特强调诗歌的客观性、实用性。
他关于“传统”、“非个人化”和“客观对应物”的理论都建立在创作客观性基础上。
同时,他也强调感觉的作用,强调理智和情感的结合。
他的诗是“社会的记录”,具有实用性。
他后期的作品充满宗教思想,企图用宗教的伦理道德来净化人的心灵,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
艾略特的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同哲学研究是同时进行、密切相关的。
他是诗人,又是哲学家、评论家。
笔者认为客观性、实用性和宗教思想是他诗论和创作的突出特点,本文将就此进行评析。
文学艺术历来受哲学思想的影响。
20世纪的西方哲学有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主潮,两种思潮平行而又交错。
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说:“要作到消灭个性这一点,艺术才可以说达到了科学的地步。
”他所谓的消灭个性,并不是否定个性而是强调共性、强调客观性。
他的文艺的科学性这一观点显然受哲学思潮的影响。
理查德·舒斯特曼说艾略特受到20世纪初英美现实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客观主义的影响,受哲学家布雷德利和罗素等人的影响,他的博士论文题目便是《弗·赫·布雷德利哲学中的认识与经验》。
罗素在他的《逻辑原子论》中说:“科学比任何哲学有更大的达到真实的可能性”,“把哲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是明智的”,“哲学必须建立在经验主义科学事实的基础上”。
理查德·舒斯特曼还认为艾略特的批评历程与他潜心研究布雷德利的哲学紧密相随,其散文与诗歌风格都受布的影响,因此认为布雷德利的哲学是理解艾略特批评理论与创作实践的钥匙,而“布雷德利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要努力达到实在”。
罗素强调科学与事实的科学现实主义和布雷德利的《现象与真实》、《伦理研究》、《逻辑学原理》等著作对艾略特早期客观主义批评理论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艾略特在1951年于伦敦出版的《论文集》中说:“批评家必须有高度的事实感……任何书本、文章、任何注释即令只涉及最低层面的关于艺术作品的事实,比起九成是夸夸其谈的文章要好得多。
英TS艾略特诗选
英TS艾略特诗选TS艾略特(T.S. Eliot)是一位对现代英语诗歌产生巨大影响的美国诗人和戏剧家。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深刻探讨了人类的存在和现实。
本文将重点介绍TS艾略特的几首代表作,并分析其风格和主题。
一、《荒原》《荒原》是TS艾略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
这首诗以流动的碎片化表达方式展示了社会的破碎与人类的孤独。
诗中充满着对现代生活的讽刺和对空虚的揭示,同时也带有宗教和文化的象征与隐喻。
通过对现实的剖析,艾略特对社会的警示与反思呼之欲出。
二、《罗丹的寓言》《罗丹的寓言》是TS艾略特的戏剧作品,展示了他对现代生活的思考和对精神困境的揭示。
该剧以一种模糊的方式,以对话和独白的形式,将人性的多样性与混乱展现出来。
剧中人物的心理状况和行为都暗示着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挣扎和迷茫。
通过对现实的审视,艾略特探讨了人类精神的分裂和对真实的追求。
三、《四个季节》《四个季节》是TS艾略特的诗集,以四个不同的部分展示了诗人对时间和人生的反思。
每个部分都有独特的主题和意象,通过对时间的探索,艾略特思考了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时间的流逝对人类的影响。
诗集中运用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象征,使诗歌具有深度和博大的意义。
四、《荒漠之歌》《荒漠之歌》是TS艾略特的另一部重要作品,以对话的方式展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孤寂和沉寂。
诗中描述了城市的冷漠和人们的空虚,反映了现代文明对人类生存的冲击。
艾略特使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揭示了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的焦虑和迷失。
总结:TS艾略特是一位对现代英语诗歌产生重大影响的诗人和戏剧家。
他的诗歌作品展示了对现实的深入观察和对人类存在的反思。
通过各种诗歌形式和风格,他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困惑和苦闷,呼唤人们对真实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TS艾略特的诗选是现代诗歌的杰作,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荒原艾略特解读
荒原艾略特解读
《荒原》是T.S.艾略特的代表作,被认为是他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读:
一、诗歌的主题和结构:
《荒原》是一首以现代城市生活为背景的长诗,通过对自然、历史、宗教、文化等主题的探讨,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精神荒原。
诗歌的结构复杂而严谨,由多个章节组成,每个章节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意象,但它们都相互关联并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主题。
二、诗歌的意象和象征:
艾略特在《荒原》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来表达他对现代社会和人类境遇的理解。
例如,诗中的“荒原”既是一个具体的自然景象,也是一个象征性的意象,代表着现代社会中人类精神生活的枯竭和空虚。
此外,诗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意象和象征,如“死者的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等,它们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三、诗歌的语言和风格:
艾略特在《荒原》中使用了独特的语言和风格来表达他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语言既富有节奏感又充满力量,他的诗句常常具有深邃的哲理性和强烈的感情色彩。
此外,他还使用了大量的典故和引用,使诗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四、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荒原》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对现代社会和人类境遇的深刻反思。
它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精神危机和人类困境,同时也提出了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因此,这首诗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总之,《荒原》是T.S.艾略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之一。
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艾略特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他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和批判。
艾略特诗歌隐喻研究
艾略特诗歌隐喻研究托马斯·艾略特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复杂的隐喻和象征,使得读者在理解其诗歌时需要深入探索这些隐喻的内涵。
本文将从艾略特诗歌中的隐喻入手,探讨其诗歌中的隐喻类型、特点及影响。
一、艾略特诗歌中的动物隐喻在艾略特的诗歌中,动物隐喻常常出现。
这些隐喻有些是描述人类的性格特点,有些则是用来表达诗人对社会的批判。
例如,在《荒原》中,诗人用“猴子”来形容那些机械的人类,表达了他对现代社会的冷酷和机械的强烈谴责。
同时,诗人也用“狐狸”来形容那些狡猾、机警而又无法信任的人,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
二、艾略特诗歌中的宗教隐喻宗教对艾略特的影响非常明显,他的很多诗歌都涉及宗教主题。
在《荒原》中,诗人用“上帝死了”来形容现代社会的无神论和虚无主义,表达了他对现代社会的批判。
同时,诗人也用“寻找圣杯”来形容人生的追求和探索,表达了他对人类处境的深刻理解。
此外,“荒原”本身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宗教隐喻,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类的孤独和失落。
三、艾略特诗歌中的文化隐喻艾略特生活在二十世纪初的英国,这是一个文化变革的时代。
因此,他的诗歌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文化方面的隐喻。
例如,《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爱情疾患》一诗中,诗人用“古希腊雕塑”来形容人类对完美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对西方文化传统的怀念和依恋。
此外,诗人在《荒原》中还用了很多典故和引语,这些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隐喻,表现了诗人对西方文化传统的熟悉和引用。
四、艾略特诗歌中的爱情隐喻除了上述三种隐喻类型外,艾略特的诗歌中还涉及了很多爱情隐喻。
这些隐喻常常用来形容人类的精神追求和渴望。
例如,《小吉丁》中,诗人用“婚约”来形容人类对爱情的追求和渴望,同时也暗示了爱情的不完美和人类对完美的追求。
《空心人》中,诗人用“藤蔓”来形容夫妻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婚姻的束缚和无奈。
综上所述,艾略特诗歌中的隐喻类型多样且富有深意。
“感受力统一”论:艾略特诗论的核心.doc
“感受力统一”论:艾略特诗论的核心一、引言托·斯·艾略特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英美诗坛的领军性人物,其发表于1922年的诗歌《荒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语言、风格和结构的大胆实验和创新引领了现代主义诗歌的潮流和风尚,成为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除了诗歌创作上的斐然贡献外,艾略特亦被誉为“现代文学批评大师”,尽管艾略特称自己的诗论是“私人诗歌创作室的副产品”(韦勒克,258),是“创作室式的批评”,但是,他的众多诗论,“非个性化理论”、“客观对应物”和“感受力分化论”却在文学批评界产生了深远而又持久的影响,足以使他成为“美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成功的‘文学独裁者’,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左右了文坛的动向”(常耀信,2005:164)。
事实上,艾略特诗论中所推崇的理想、完美的诗歌就是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客体化”而达至一种“统一的感受力”,一种“把思想和感情、理智和情感融为一体的能力”(林元富,92)。
二、非个性化理论:个性和情感的理性表达艾略特认为,艺术家的进步在于不断地“牺牲自我”,在于不断地“消除自我”,“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Eliot,810),这就是艾略特著名的“非个性化”理论。
“诗人的头脑实际上就是一个捕捉和存储无数的情感、词语和意象的贮藏器,它们停留在诗人的大脑中,直到能够形成新合成物的所有分子都聚齐。
”(Eliot, 809)成熟的诗人的头脑只是充当一个媒介,“一个精致的、完美化的媒介,在此,特殊的、多样化的感情自由地结成新的组合”,“诗人愈是完美,感受的人和创造的心灵在他身上分离得愈是彻底,头脑愈能完美地消化和改造它作为材料的激情”。
(Eliot, 808)但是,并非诗人真正地没有了个性,相反,正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极大地控制、调动了自己的理智和情感,竭尽全力地隐匿自己的个性,心甘情愿地充当“新的组合”的“催化剂”、“媒介”,才真正实现了诗歌的“非个性”,获致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情感”,“只有有个性和感情的人才知道要逃避这种东西(感情、个性)的真正含义”。
艾略特的诗歌作品有
艾略特的诗歌作品有一、艾略特简介托马斯·艾略特(Thomas Eliot,1888-1965)是一位英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
他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密切相关。
艾略特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艾略特诗歌作品的特点1.现代主义风格:艾略特的诗歌作品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征,表现在对传统诗歌形式的颠覆、语言的创新以及对复杂心理和现实社会的描绘。
2.复杂的艺术形式:艾略特的诗歌作品结构严谨,运用了许多独特的艺术手法,如象征、隐喻、魔幻现实主义等,使作品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高度的艺术价值。
3.深刻的社会批判:艾略特的诗歌作品对当时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揭示了社会的荒诞性和人性的困境。
4.丰富的文化内涵:艾略特的作品深受古典文化、基督教文化和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代表性诗歌作品介绍1.《荒原》:这是艾略特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作品之一,通过对现代社会种种现象的描绘,表现了人性的荒诞和精神的荒凉。
该作品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四个四重奏》:这是艾略特的另一部重要诗歌作品,以时间和信仰为主题,通过对个人和历史的探讨,展现了人类精神的挣扎和追求。
四、艾略特诗歌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1.翻译与研究:艾略特的诗歌作品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翻译和研究,对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艾略特的诗歌作品启发了中国现代诗人的创作,许多诗人受到其作品的影响,开始探索现代主义诗歌的道路。
3.在文学教育中的应用:艾略特的诗歌作品被广泛纳入我国文学教育的教材,成为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五、总结托马斯·艾略特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研究,对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
现代主义诗歌分析:艾略特与庞德的诗歌创作风格比较
现代主义诗歌分析:艾略特与庞德的诗歌创作风格比较简介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期在文学、艺术和音乐领域兴起的一种文化运动。
在诗歌领域,现代主义呈现出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语言形式。
本文将重点对现代主义两位重要诗人——T.S.艾略特(T.S. Eliot)和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诗歌创作风格进行比较与分析。
序言什么是现代主义诗歌?现代主义诗歌强调个人经验、感知以及对传统文学形式的批判。
它突破了传统写作规则,尝试新颖的表达方式,并提供了对于人类存在和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
艾略特与庞德简介T.S.艾略特是美国出生的英国籍作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
他以《荒原》(The Waste Land)等作品赢得了广泛赞誉。
埃兹拉·庞德是美国著名的现代主义诗人、评论家和编辑。
他以《推敲之道》(The Cantos)等长篇叙事诗歌著作闻名于世。
艾略特与庞德的诗歌创作风格比较1. 主题和意象艾略特的诗歌主题涵盖了对现代文明的忧虑、时间和历史的流逝,以及人类存在的孤独感。
他经常使用零碎、碎片化的图像和引用,以表达混乱和不确定性。
庞德则更加关注大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个体生活的细微变化。
他强调明确而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使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来传达复杂思想。
2. 语言与形式艾略特善于运用多种文学引用、密集而复杂的象征,使其诗歌充满文化参考和隐晦之意。
他还广泛运用不同语言、方言和声音效果来增强诗歌表达力。
相比之下,庞德更注重实验性写作,多采用拼贴手法与无规则断句等形式结构来传递他所追求的现代主义内容。
他致力于创造一种全新的语言和诗歌形式。
3. 影响与作品评价艾略特的《荒原》被认为是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之作,它打破了传统的连贯叙事结构,具有复杂而多层次的意象和象征。
庞德的《推敲之道》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项目,它使用了广泛而多样化的文学和历史引用,并探讨了20世纪世界中各种政治、社会和文化问题。
结论无论是艾略特还是庞德,他们在现代主义诗歌领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荒原》艺术特色探论
《荒原》艺术特色探论《荒原》是 20 世纪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创作的诗歌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和哲学内涵,同时也是一部充满艺术特色的作品。
以下是关于《荒原》艺术特色的几点探论:1. 内心独白的运用:艾略特在《荒原》中广泛地运用内心独白手法,通过直接叙述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思维来表现社会的荒凉和精神的疲惫。
这种内心独白式的诗歌语言,使作品具有强烈的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深度。
2. 自由联想的运用:艾略特在《荒原》中运用了自由联想手法,使得诗歌中的情绪和思想得以自由流淌,从而达到了情感和思想的深度。
这种自由联想的手法,使得作品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3. 戏剧化的场景中:艾略特在《荒原》中将诗中的人物放在戏剧化的场景中,通过场景的切换和对比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和社会的荒凉。
这种戏剧化的手法,使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的阴暗和人性的扭曲。
4. 形象暗示:艾略特在《荒原》中通过形象暗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以此来暗示人物的内心和社会的荒凉。
这种形象暗示的手法,使作品更具有诗意和哲理性,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思考和感悟。
5. 大量运用文学和历史的典故:艾略特在《荒原》中运用了大量文学和历史的典故,以此来丰富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
这种典故的运用,使作品更具有历史感和文化底蕴,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文化的思考和社会的反思。
综上所述,《荒原》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戏剧化场景、形象暗示和典故运用等方面。
这些艺术特色使得作品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和哲学内涵,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成为了一部充满艺术魅力的经典诗歌作品。
艾略特的艺术观点主要体现为零度写作
艾略特的艺术观点主要体现为零度写作(原创版)目录1.引言:介绍艾略特的艺术观点2.零度写作的定义与特点3.零度写作在艾略特作品中的体现4.零度写作对现代诗歌的影响5.结论:总结艾略特的零度写作艺术观点正文1.引言:艾略特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艾略特的艺术观点主要体现为“零度写作”,这一概念对现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探讨艾略特的零度写作艺术观点。
2.零度写作的定义与特点:零度写作是艾略特在诗歌创作中提出的一种理念,意指诗人在创作过程中要尽量摒弃主观情感,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去呈现诗歌内容。
零度写作具有以下特点:(1)摒弃主观情感:诗人在创作过程中,避免将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和对事物的判断融入诗歌,以实现诗歌的客观性。
(2)注重诗歌形式:零度写作强调诗歌的形式美,追求诗歌的内在结构和韵律。
(3)语言的精确性:零度写作要求诗人用词精确,以最恰当的语言表达诗歌内容。
3.零度写作在艾略特作品中的体现:艾略特的诗歌作品充分体现了零度写作的特点。
在他的代表作《荒原》中,诗人以客观、冷静的态度描绘了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摒弃了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在诗歌形式上,艾略特注重诗歌的结构和韵律,使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4.零度写作对现代诗歌的影响:艾略特的零度写作理念对现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现代诗人在创作中摒弃了浪漫主义的情感泛滥,转向客观、冷静的诗歌表达。
这使得现代诗歌在艺术上更加严谨,更加注重诗歌的形式美。
5.结论:总之,艾略特的零度写作艺术观点对现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析ts·艾略特的诗歌《序曲》
简析ts·艾略特的诗歌《序曲》
T.S艾略特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代表作《序曲》更是引领了当时的文学潮流。
本文将简要分析T.S艾略特的诗歌《序曲》。
首先,要了解这首诗的背景,即,T.S艾略特在1913年发表的《序曲》,这首诗被认为是艾略特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它被公认为是“现代诗歌的开端”,表达了艾略特对当下社会和个人问题的关注。
从诗歌的形式上来看,《序曲》由十首三句诗组成,每首三句诗完整地表达了一种感情,比如:第一首诗“诗人健康的理智与心愿/它在不禁的阴迹形成的勉强的和谐/禁不住唤起无措的冷漠”,表达出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抗拒和无助。
从内容上来看,《序曲》是一首情绪传达诗,主要描述了艾略特对自然与人文世界的居怀不平,表达了他深刻地看到世界的不完美和社会的不正义,并以讽刺及期望的眼光,对当下人类活动和行为发出警示。
此外,诗歌以两个比喻来表达意象:“一组游走的孤星”和“火枪口点着黎明的门”,突出了艾略特的愤怒情绪和极端的绝望,也体现了绝望的力量可以让生活发生巨变。
最后,T.S艾略特的诗歌《序曲》赋予了近现代诗歌的新方向,其表达的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文学,并被认为是当时诗歌发展的标志性作品。
综上所述,《序曲》是一首富有情感色彩、带有现实讽喻意味的诗歌,带给读者无限思考,深刻地表达了T.S艾略特对现实世界的看
法,也可以说,他用这首诗交出了一份宏伟而又深刻的“礼物”。
论艾略特诗歌宗教思想的体现
论艾略特诗歌宗教思想的体现作者:廖芸蒋显文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1期摘要:艾略特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现代派诗人和后象征主义的倡导者。
艾略特凭借在诗歌领域的辉煌成就,在194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诗歌运用了大量的宗教典故,构建了当时西方现代社会精神世界的荒原景象,充满了对人生、社会、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思考和独特见解。
艾略特试图通过构建一个基督教的理想社会模型,重建道德秩序,进而使整个现代社会能重新正常运行,得到发展。
关键词:艾略特;宗教思想;道德秩序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169-02一、艾略特宗教思想形成的历程艾略特是20世纪初著名的诗人,曾被称为“世界上活着的最杰出的诗人”。
当时社会经历了一场科学思潮,艾略特受其影响重视在诗歌中描绘现实生活情况,但他也是一个有神论者,相信上帝的存在。
在艾略特的诗歌作品中,富有宗教性是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诗歌中所体现的宗教观与他自己人生追求信仰的历程息息相关,在他的不同时期的诗歌中体现了他宗教观逐渐确立的历程。
艾略特从小就是在一个唯一神教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虽然他在大学期间放弃此信仰,但是仍然对其之后的宗教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放弃了这一信仰之后,艾略特有很长一段时间他的精神生活是一片空白,但是他通过接触各种哲学以及宗教思想,如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等加深了他对宗教的信仰。
直到1927年,艾略特改信了英国国教,才成为了一名坚定的信徒。
艾略特对于宗教在本着理性的态度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一时期的长诗《四个四重奏》就是一个体现,并凭此诗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辞”客观地对他的创作及理念进行了评价:“艾略特从事了一系列同样辉煌的诗歌创作,追求着一个痛苦的、寻求拯救的主题。
在一个没有秩序、没有意义、没有美的世俗世界中,现代人‘可怕的空虚’以一种强烈的城市跃然纸上了。
对艾略特荒原诗歌主题的理解
对艾略特荒原诗歌主题的理解一、原文:《荒原》“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参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冬天使我们温暖,大地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
夏天来得出人意外,在下阵雨的时候来到了斯丹卜基西;我们在柱廊下躲避,等太阳出来又进了霍夫加登,喝咖啡,闲谈了一个小时。
我不是俄国人,我是立陶宛来的,是地道的德国人。
而且我们小时候住在大公那里我表兄家,他带着我出去滑雪橇,我很害怕。
他说,玛丽,玛丽,牢牢揪住。
我们就往下冲。
在山上,那里你觉得自由。
晚上我们是上电影院。
正规的剧院我们准去。
我们非常之快活,这表明显然是座好城市,既干燥又理智。
(以下只列举部分内容,全诗较长)……”二、衍生注释:1. “荒原”:这里不仅仅是指现实中的荒芜之地,更是一种精神上、文化上和社会层面的贫瘠与衰败的象征。
2.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与传统认知中四月的美好(象征生机等)相悖,诗人眼中四月带来回忆与欲望的搅动,勾起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对于已失去的和求而不得的事物的缅怀等,是一种“残忍”。
三、赏析:1. 主题- 《荒原》的主题深刻而复杂。
一方面,它反映了西方现代社会的衰败与精神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传统的价值观被打破,人们陷入了迷茫、空虚和绝望之中。
诗中的“荒原”就是这种社会状况的写照,如诗中描绘的干枯、没有生机的景象,象征着社会道德、伦理和信仰的失序。
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对人性的探索,诗中既有对欲望的展现,也有对人类在困境中挣扎、寻找救赎的刻画。
2. 情感- 整体情感是低沉、压抑和迷茫的。
诗人用一种冷漠、近乎绝望的笔触来描绘荒原世界,就像对他所处的时代发出沉重的哀叹。
诗中的人物在空虚和无聊的现代生活中徘徊,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中弥漫着的倦怠感。
3. 表现手法- 艾略特运用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宗教典故。
例如借助渔王的传说,加深了荒原主题的神秘性和普遍性。
他还采用碎片化的叙事方式,诗中各个片段看似杂乱无章,但实际上却共同构建起了一幅荒原的全景图。
艾略特的现代主义诗歌:文化与历史
艾略特的现代主义诗歌:文化与历史现代主义被认为是20世纪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个运动,它的兴起以及其对文学的重塑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在这个运动中,一位英国作家T.S.艾略特凭借其独特的诗歌风格以及对文化与历史的思考而成为代表人物。
本文将深入探讨艾略特的现代主义诗歌,并分析其作品中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性。
一、艾略特的现代主义诗歌风格艾略特的现代主义诗歌以其复杂的叙事结构、多样的语言技巧和深邃的思想而闻名。
他的作品常常由碎片化的片段组成,融合了不同的文本、语言和时间层面。
例如,在他的《荒原》中,他将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背景和语言交织在一起,以探索现代人在多元文化交融中的迷茫与困惑。
二、现代主义诗歌中的文化冲突艾略特的诗歌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张力。
他通过描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和事件,展示了他们之间的隔阂和无法逾越的鸿沟。
例如,他在《旧乡回忆》中通过描绘一个移民家庭的故事,探讨了文化认同与身份在异国他乡中的困境。
三、历史与个人记忆的融合艾略特的诗歌中经常出现对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的引用和借鉴。
他将历史与个人记忆相结合,为诗歌赋予了特殊的深度和意义。
在《荒原》中,他通过对亚历山大大帝和特洛伊战争等历史事件的重述,表达了对于人类历史的思考和对于现代社会的忧虑。
四、现代主义诗歌对传统的批判艾略特的诗歌是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批判,他以冷峻的眼光审视现代社会及其问题。
他对于个人的困顿和文化的断裂感,反映了他对于现代工业化和社会改革所带来的副作用的担忧。
他的作品表达了现代主义者对于社会变革的不满和反叛情绪。
五、现代主义诗歌的意义与影响艾略特的诗歌不仅以其独特的风格闻名,更是对现代主义理念的杰出体现。
他的作品通过对文化与历史的思考,提出了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和挑战的重要见解。
他的诗歌启示了后世作家和文化评论家对于现代主义运动的理解,并对后续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论艾略特的现代主义诗歌以其对文化与历史的思考而脱颖而出。
艾略特关于诗歌的非个人化主张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艾略特关于诗歌的非个人化主张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首先,从诗人与传统的关系来看,任何诗人都不能脱离诗的传统而单独具有他的完全意义。
诗人隶属于诗的传统,他的作品在整个诗歌有机链条之中存在,即使其中最个人的部分也包含着他的前辈诗人的痕迹,他们在他的作品中强有力地表明自己的不朽。
但诗人并不是盲目地追随前代,墨守传统成规,而是用自己的作品参与了整个诗歌传统秩序的建构。
艾略特所理解的传统概念蕴含深刻的历史意识,这就是说,传统不仅包括过去的过去性,还包括过去的现存性,诗人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观照传统,理解和阐释传统的现代意义,将传统的永久性和现时性结合起来。
诗人写作时,不仅有着他自己时代的背景,而且还要感受到从荷马以来整个欧洲的文学及自己国家的整个文学的同时存在,它们共同组成了同时的局面,使诗人能够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历史时间中的地位,以及自己与传统和现代的关系。
这样,诗人写作就不再是纯粹个人的行为,而具有了普遍的传统的意义。
因此,一个诗人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对他的批评实际上是讨论他和以往诗人及其作品的关系,单独或孤立地评价他和他的作品是没有意义的。
艾略特认为传统不是恒定不变的过去秩序,这种秩序处于不断生成、发展以及被调整之中,如果我们把文学传统设定为现存的所有艺术经典所构成的秩序的话,那么,一旦出现(真正的)新的艺术作品就意味着产生了一个新事件,以往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要遭遇这个新事件,而传统的理想秩序也要因为新作品的加盟而发生一些变化。
这种变化并非是翻天覆地的全新改观,而是极小幅度的内部调整,诸如新作品的出现使其他艺术作品与整体的关系、比例和价值也要相应地要被重新调整。
由于文学传统是理想的艺术秩序和优化的有机整体,因此,诗人要做的不是极度个性化地背叛传统或试图消灭传统,而是要主动适应传统,并在有效的范围内促进传统理想秩序的更新和发展。
于是,“他就得随时不断地放弃当前的自己,归附更有价值的东西,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
艾略特厄威特《狗》赏析
艾略特厄威特《狗》赏析
《狗》是由美国诗人艾略特厄威特创作的一首诗歌,该诗歌通过对狗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观察。
这首诗歌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简练的语言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狗》首先通过对狗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平凡而真挚的生活状态。
诗中提到的“他们的生活很简单,很直接”,表明了狗们纯真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对生活的坦然面对。
艾略特厄威特通过对狗的描绘,反衬出现代人生活中的浮躁和功利,让人不禁深思自身的生活态度。
其次,诗歌中的“我希望我能够像他们一样,对现实保持沉着和善良”,反映了诗人对狗的仰慕之情。
诗人认为,狗们的简单和直接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
这种对狗的赞美也是对现代人性格和情感的一种反思,提醒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保持一颗宁静善良的心。
此外,诗歌中还通过对狗的行为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狗对主人的忠诚和无私的情感。
狗在诗中被描绘成“有灵魂和情感”的生物,它们对主人的忠诚和友爱无私且无条件。
这种对狗的情感描绘,也是对人性的一种讽刺和反思,引发了读者对自身情感和友爱的反思。
总的来说,艾略特厄威特的《狗》通过对狗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观察。
诗歌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简练的语言,引发了读者对人性、情感和生活态度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艾略特的诗词 岩石
T.S.艾略特(T.S. Eliot)是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主义诗人之一,其作品深受文学界的推崇。
在他的诗歌中,岩石(The Rock)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长诗,发表于1934年。
这首诗作探讨了现代社会、信仰、人性以及道德价值观等主题,以独特的语言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艾略特独特的思考和创作风格。
### **诗歌的背景:**《岩石》是艾略特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创作之一,这个时期正值全球经济大萧条时期,以及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信仰危机以及对人性和文明的质疑成为了艾略特诗歌中的主要主题。
### **诗歌的结构和语言:**《岩石》采用了戏剧性的对话形式,包括了三位虚构的人物:Chorister(唱诗班成员)、Building (建筑师)和The Man Who Finds His God In A Labyrinth(在迷宫中找到上帝的人)。
这种戏剧性的结构使得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戏剧性。
艾略特以他典型的流畅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通过对话展示了复杂的思想和哲学观点。
### **主题与象征:**1. **信仰与灵性:** 艾略特通过建筑师和在迷宫中找到上帝的人的对话,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信仰的缺失和灵性的匮乏。
他暗示了人们对传统宗教的迷失和对精神指引的渴望。
2. **社会与道德:** 诗歌通过建筑师对社会的批判,反映了对当时社会价值观的担忧。
艾略特呼吁重新思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个体责任和社会的集体责任。
3. **历史与文明:** 艾略特通过对历史和文明的回顾,揭示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迷失和对过去文明的渴望。
他提出对文明的反思,质疑了现代社会的方向。
### **艾略特的文学风格:**1. **现代主义特征:** 艾略特是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诗歌倾向于采用碎片化、复杂性和多层次的结构,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混乱性。
2. **象征主义:** 诗歌中丰富的象征主义元素是艾略特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略特的诗歌观念
时间、荒芜、记忆、欲望和死亡是艾略特诗中常见的意象。
宗教信仰的衰微和精神文明的败坏,使他感到不安和忧虑。
他所描写的都市,呈现荒凉颓废的景色,弥漫令人窒息的气氛。
都市中的人们都是过着麻木不仁、机械呆滞的生活。
普鲁夫洛克(Prufrock)的颟顸无能,反映了现代人的不负责任和消极被动的心理。
荒原的居民,不死不活,沉湎于无意义的荒淫败坏而不忘利害得失的生活中;就像我们在他的《序曲》(Preludes)一诗中所看到的,早晨走在泥泞街道上的是“时间恢复的化装人群”,晚上的报纸只为人们确定“某些确定的事”,入夜黑暗的街道“不耐烦地要统治世界”。
人们虽然也会兴起“无限温柔无限痛苦的事”的幻想,但是摆在眼前的仍然是一些令人厌倦和憎恶的景象。
艾略特在哈佛时期即已对当时的都市生活感到厌恶,1910年便在哈佛开始写出《序曲》的第1、2两段,1911年7月在巴黎写出第3段,1911或1912年又回哈佛写出第4段。
全诗于1915年在伦敦《阵风》(Blast)上发表。
序曲
一
冬日黄昏降临,
走廊中牛排香四溢。
六点钟。
烟熏的日子所燃剩的尾端。
而今一阵风雨卷起
肮脏的垃圾,
你脚边枯萎的落叶,
和空地上被丢弃的报纸
雨打着
破损的百叶窗和烟囱,
街道的拐角
一匹拖车的马冒着热气顿足。
然后万家灯火。
二
早晨醒来闻到铺木屑
而泥泞的街道上飘来
微微发霉的啤酒的味道,
随着那些沾满泥巴的脚,
逼向清晨的咖啡摊。
而连同那些为时间
恢复的化装人群
令人想到上千间家俱齐全的
房间中,那些拉起脏兮兮窗帘的
乌黑的手。
三
你从床上撩起毯子,你仰卧,你等待;你打瞌睡,注视着黑夜揭开
构成你的灵魂的成千不洁的
影像在
天花板上闪现;
而当世界苏醒;
光自百叶窗爬起
你听到阴沟中的麻雀。
于是你对街道兴起一种想像
而不为它所知,你
坐在床沿上,
从发间取下卷发纸,
一双肮脏的手紧握住枯黄的脚底板。
四
他的灵魂紧绷在天空
那隐没在一排都市房屋后的天空,
或任那不懈的脚践踏
在四五六点钟的时候
或任那短而方的手指
将烟丝塞入烟斗,
打开晚报,眼睛确信某些确定的事,
黑暗街道的良心;
不耐烦地要统治世界。
我被一些环绕这些景象的
幻想所动,而久久难以忘记
无限温柔的观念
无限痛苦的事。
用手抹一抹嘴巴,笑吧;
这形形色色的世界像一个老朽的妇人
旋转着,在空空的地上拾取燃料。
诗人在诗中将冬天的日子人格化了。
首先道出黄昏的荒凉破败光景,只有一匹刚奔跑过的马,身上在寒风中冒着热气,然后便是万家灯火那微微光明和企求温饱的象征。
接着便描绘出冬日早晨的污秽虚伪,街道如蜈蚣用许多沾满泥泞的脚爬向那卖早点的小摊,赶着去工作的人们被诗人称为“时间所恢复的化装人群”,暗示人在晨起未出门时,几乎都是凌乱污秽,露出的乃是“真正的自己”(True
self),出门前方梳洗打扮、以化装后的“实在的自己”(Real self)去面对别人。
而在那样机械化社会中的女性,多数缺乏浪漫气息,每天看着阳光自百叶窗上爬起,听麻雀在阴沟中叫着,然后去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
男性则充满矛盾无奈的心情,眼睛所见尽是龌龊肮脏、入夜所闻则是罪恶横行,世界已为黑暗街道的良心所统治。
人不过仅是这机械化社会中的一个小机件,其力量不足以改变这已届风烛残年的世界,所以抹一抹嘴巴,笑吧;任那孤苦的老妇人们在空地上旋转,却也无法捡到她们所需要的燃料呵。
艾略特的作风,深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
波德莱尔(Baudelaire)使他认识了“现代都市的污秽面”。
他开始在诗中把污秽的现实与美好的幻想毗连并列,以收到嘲讽隐喻讽诫的效果。
他相信“美国一业城市青年的经验,可以入诗;而一向被人视为枯燥难堪,毫无诗意的平凡事件,也可以入诗。
”艾略特并不把这些丑恶的事件加以粉饼或美化,只是如实地描写,表现人类特有的情况,从而显示美与丑的必然联系。
他认为诗的目的并非仅是描绘美丽的图画,而是要生动地表现人类的经验和价值。
诗人的责任也不应止于美的宣扬,而应兼含真和善的揭露。
另一位19世纪的法国诗人拉法格(Jules Laforgue)对艾略特的影响也很大。
他表示拉法格是第一个教他如何说话,和如何用自己的话作诗的人。
他的诗中常有以方言白话所写的段落,而这些段落,在他的笔下,也都能产生亲切动人的力量。
艾略特在选词用字上,更是非常谨慎,他所用的一词一语,都是经过详细推敲而后决定的,所以能够充分发挥其内涵和外延的意义,不仅与前后文的含义密切关连,而在全篇之中,也能发生引申呼应的作用。
艾略特作诗,常借一系列的景象或事类,使基心中某一特殊情感具体化,从而勾起读者相同的情感,以收到共鸣的效果。
诗人摒弃以抽象的文词吐露其主观情感的方式,改以具体景象或事类的排比,产生客观影射的作用。
于是诗中的语言不再是空乏的陈述,而变为诗人主观心境的客观形象了。
这种方式便是艾略特的客观影射(Objective correlative)。
这样写成的诗,全篇形成一个象征,所以读的时候,不能只求字面含义的解释,而要能抓住诗中景物象征的意义,方能了解诗中的真义。
艾略特在叙事观点(Point of view)的运用上,为诗引进了现代小说的特殊成就。
荒原的叙事观点即是来自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
的“中心意识”(Central consciousness)和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超然叙述法”(Detached narration)。
艾略特利用这种方法,使考瑞雷纳斯(Tiresias)成为“诗中融合了其他人的最重要的人物”。
至于诗的长度,他和庞德都与艾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的思想极为接近:他认为一首诗的长度,应以令人一次坐下即能读完为最合理想。
这样才能使人读过之后,得到一个完整统一的印象。
庞德修改《荒原》时,即本着这一个原则,所以他说:“这一首诗从‘四月……’到‘善谛’密切相连。
一共19页,可以说这是用英语所写的最长的一首诗。
不要再增加三页,以打破所有的纪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