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专业介绍简介资料文档

合集下载

中药学专业介绍

中药学专业介绍

中药学专业介绍篇一:中药学品牌专业介绍中药学品牌专业介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的中药学专业的基本训练,具有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备、质量控制评价的基本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2、掌握中药化学成份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中药质量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3、掌握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4、具有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5、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6、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8、学习一门外语,达到全国高校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能借助辞典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9、掌握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标准;身心健康,能胜任工作。

三、主干学科中药学、药学、中医学四、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药事管理。

五、修业年限四年六、课程设置(一)必修课1、公共基础课程(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4学时(理论50 讨论4)(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40学时(理论38讨论2)(3)毛泽东思想概论 36学时(理论34 讨论2)(4)邓小平理论概论 70学时(理论66 讨论4)(5)思想道德修养 32学时(理论30 讨论2)(6)形势与政策适当学时(7)职业道德 28学时(理论26 讨论2)(8)法律基础 34学时(理论32 讨论2)(9)体育 132学时(分4学期开课)(10)英语 240学时(分4学期开课)(11)拉丁语(12)计算机基础与应用(13)高等数学(14)物理学(15)无机化学(16)正常人体解剖学(17)生理学(18)医学微生物学(19)生物化学2、专业基础课程(20)有机化学(21)分析化学(22)物理化学(23)数理统计学(24)中药学(25)中医学基础(26)方剂学(27)药理学(28)中药药理学(29)药用植物学(30)中药资源学(31)中药药事管理学(32)中药市场营销学(33)文献检索3、专业课程(34)中药化学 24学时 72学时 82学时 80学时80学时 42学时 36学时 50学时 50学时 136学时150学时 90学时 60学时 82学时 50学时 70学时68学时 36学时 118学时 50学时 24学时 40学时30学时 140学时(理论36 上机36) 56 实验24) 54 实验26) 32 实验10) 30 实验6) 40 实验10) 40 实验10) 86 实验50,分2学期开课)86 实验64,分2学期开课)60 实验30) 78 见习4) 48 实验20)28 实验8) 64 实验54) 80 实验60,分2学期开课)(理论(理论(理论(理论(理论(理论(理论(理论(理论(理论(理论(理论(理论(理论(35)中药药剂学 140学时(理论76 实验64,分2学期开课)(36)中药鉴定学 140学时(理论70 实验70,分2学期开课)(37)中药炮制学 80学时(理论40 实验40)(38)中药制剂分析70学时(理论50 实验20)(二)选修课,1、人文社科类课程(1)大学学习学20学时(2)大学语文30学时(3)音乐欣赏 24学时(4)美术鉴赏20学时(5)书法20学时(6)普通逻辑学 24学时(7)卫生经济学20学时(8)自然辩证法 40学时(9)公共关系学概论 20学时2、科学研究类课程(10)自然科学概论 24学时(11)计算机应用 50学时(12)医药信息学20学时3、医药类课程(13)新药研制与申报 20学时(14)中药绘图技术30学时(15)色谱技术与波谱解析 30学时(16)中医药专业英语 80学时(17)药物化学 40学时(18)常见病诊疗概论 50学时(19)中药材商品及养护30学时七、实践教学教学实习14周,其中药用植物学实习2周,安排在第4学期进行;中药鉴定学实习2周,安排在第6学期进行;综合实习10周,安排在第7学期进行,其中8周使用教学时间,2周利用暑假时间。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基础知识一、中药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 中药学的概念2. 中药学的发展历程二、中药的基本分类和性味归经1. 中药的基本分类2. 中药的性味归经三、中药的采收、鉴别和质量控制1. 中药的采收2. 中药的鉴别3. 中药的质量控制四、中药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理1. 中药化学成分2. 中药作用机理五、中成药和方剂学1. 中成药概述2. 方剂学概述六、中医诊断与治疗原则及常用方剂1. 中医诊断与治疗原则2. 常用方剂七、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与方法及应用实例1. 辨证施治理论与方法概述2. 应用实例八、现代中草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展望1. 现代中草药研究进展2. 应用前景展望九、结语一、中药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 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及其制剂的来源、性质、功效、作用机理和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是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之一,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2. 中药学的发展历程中药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黄帝内经》、《难经》等古籍中就有关于中草药及其制剂的记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医家们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草药文化和医疗体系。

到了唐宋时期,许多著名方剂被创制出来,并得到广泛应用。

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名家巨匠,如李时珍、陈藏器等人,他们所著的《本草纲目》、《名医别录》等书籍对于推动中草药研究和应用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发展和进步,中草药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发展。

二、中药的基本分类和性味归经1. 中药的基本分类中药可以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如按来源、性质等。

其中,按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按性质可分为寒凉药、温热药、平和药;按功能可分为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等。

2. 中药的性味归经中医认为,每一种中草药都有其自身的性味和归属经脉。

其中,中草药的性味是指其所具有的气味和口感特点,如辛、甘、苦、酸等;而归属经脉则是指该种中草药对某一经脉或脏器具有特殊作用。

专业技术初级中药学

专业技术初级中药学

专业技术初级中药学中药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传统的学科,是研究中药的起源、发展、制备、性状、药理、临床应用等各方面的科学。

它是中医药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中药学主要包括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毒理学、中药质量控制等学科内容。

其中,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材的生理、生态、化学成分、性状等方面的学科,为中药的种植、采集、加工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中药化学是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的学科,可通过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来探究其药物活性成分和药效作用;中药制剂学是研究中药的制剂制备和质量控制的学科,提出了中药饮片、中药注射剂、中药丸剂等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对生物体作用及其机制的学科,能够揭示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中药毒理学是研究中药对机体毒性作用、安全性评价和中药毒性成分的学科,可以评估中药的毒副作用和安全性;中药质量控制是研究中药质量评价和质量管理的学科,可通过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建立中药质量评价方法来提高中药的质量。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中医药国际化的推动,中药学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现代技术的应用使得中药学在中药的制备、质量控制、临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创新。

例如,中药的提取和制备技术不断改进,可以提高中药的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和纯度,增强中药的药效;中药的质量控制方法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例如采用HPLC、GC、LC-MS等现代分析技术来分析中药中的化学成分,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通过临床试验和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也得到了更多的验证和证实。

中药学作为一门专业技术,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能够通过研究中药的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揭示中药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通过研究中药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提高中药的质量,增加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研究中药的毒副作用和安全性,加强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和合理用药,从而更好地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中医学中药学

中医学中药学

中医学中药学
中医学中的药学是研究中草药及其应用的学科。

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使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材料来治疗疾病。

中药学包括药物的采集、制备、质量控制、药理学及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

中药的采集是指收集原材料,包括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以及动物的器官、组织等。

采集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并遵守相关的规定和伦理原则。

制备中药分为炮制和加工两个过程。

炮制是指将原材料进行处理,如洗净、切片、研磨等,以增加药材的药效和降低毒性。

加工则是指将炮制好的药材进行加工成制剂,如煎剂、膏剂、丸剂等,以便于患者服用。

质量控制是确保中药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它包括对药材的外观、理化性质、微生物污染、重金属含量等进行检验和评价,以确保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需要对中药制剂的稳定性、溶解度、含量一致性等进行监测和控制。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和效应的学科。

中药药理学研
究中药对人体的作用方式,如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通过药理学研究,可以了解中药对疾病的治疗机制,并指导中药的合理应用。

临床应用是指将中药用于治疗疾病的实践。

中医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临床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中药制剂和用法,并进行疗效评估和调整。

综上所述,中医学中的药学是研究中草药及其应用的学科,涉及药材的采集、制备、质量控制、药理学及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

通过中药学的研究与应用,可以为人们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中药学专业简介(专科)

中药学专业简介(专科)

中药学专业简介(专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理念的不断更新,中药的药效越来越为世界所认同,发展前景将“越走越宽”。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

还有一块就是生化药品,这是一个新兴也是尖端的行业,发展前景很好。

中药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记载,古代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神农时代”大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

那时候,人们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对各中药种农作物和天然之物的性能逐步有所了解,对它们的药用性能也开始有所认识。

所谓“尝”,指的就是当时的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的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

而一种药,能治两种截然相反的病,这是一些中药奇特的地方。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中药质量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具有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中药商品销售等工作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主要学科:中药学、药学、中医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分析1、邓小平理论概论:通过课堂讲授与讨论,理解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2、计算机应用基础:通过课堂讲授与上机训练,要求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并能独立进行计算机操作。

内容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输入技术、Office办公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网络系统等。

3、英语:通过课堂讲授、电教视听、情景会话、阅读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其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知识以及专业训练等。

中药学类专业介绍

中药学类专业介绍

中药学类专业介绍专业名称:藏药学(特设)门类:中药学类学科:医学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主要课程:藏医概论学、藏医人体学、藏医病机学、藏药学、藏医三大基因学、藏医保健学、藏医伦理学、藏药植物学、药理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制剂分析、生药学、民族药物学、药事管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见习、野外认药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熟练掌握藏医基础理论和藏药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掌握现代药学基础知识、全面系统地掌握藏药藏药材辨认、配制、药理分析和研究技能的高素质藏医专业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藏医基础医学和藏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掌握一定的现代药学基础知识,全面系统地掌握藏药材辨认、配制、药理分析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基础医学和藏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以及与藏医学有关的现代医学知识;2.全面掌握藏药基本知识、藏药材辨认及配制技能,掌握藏药炮制及制剂技术;3.掌握一定的现代药学基础知识,能够结合现代科学知识来分析药理及药物性能;4.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药方,能够独立配药的基本技能;5.基本掌握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技术;6.了解并掌握GMP有关内容;7.掌握藏医天文历算的基础知识;8.能够顺利阅读和整理藏医古典医籍;9.具有藏医学教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就业前景和方向:本专业的就业前景还不错,毕业生主要到药物部门从事藏药材辨认、配制、药理分析和科研的工作以及到教育机构从事教学工作。

专业点评:藏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医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经历了千百年临床实践证明,以及历代藏医大师潜心钻研和经验总结,形成了疗效确切、独立完整的藏医药学体系。

开设此专业的高校:成都中医药大学、西藏藏医学院、青海大学专业名称:蒙药学(特设)门类:中药学类学科:医学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主要课程:蒙医学基础、蒙药学、蒙医方剂学、蒙药药用植物学、蒙药化学、蒙药制剂学、蒙药鉴定学、蒙药炮制学、蒙药药剂学、蒙药药理学、蒙药分析、蒙药资源、药事法规、蒙药志、内蒙古植物药志、蒙药材标准等。

【精编范文】中药学的专业介绍-精选word文档 (2页)

【精编范文】中药学的专业介绍-精选word文档 (2页)

【精编范文】中药学的专业介绍-精选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药学的专业介绍
学科:医学
门类:药学类
专业名称:中药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
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
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
到系统的中药学专业的基本训练,具有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备、质量
控制评价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中药质
量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3.掌握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4.具有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5.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6.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中药学、药学、中医学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
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
药分析、药事管理学。

中药专业介绍及培养目标

中药专业介绍及培养目标

中药专业介绍及培养目标
中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中药的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质量控制、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中药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下:
1.培养中药学科的专门人才:培养具备中药学科专业理论基
础和专门技能,能够从事中药学科的研究、生产、管理、
教育、开发和创新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2.掌握中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对中药学科的
基本理论和知识有系统的掌握,了解中药的来源、性质、
药效、制剂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3.熟悉中药相关技术与方法:培养学生熟悉中药的制备、提
取、分离、纯化和药物评价等相关技术与方法,具备中药
研发和生产的实践能力。

4.掌握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标准:培养学生掌握中国药典
和国家标准等相关规范和方法,能够从事中药质量控制、
质量评价和质量管理等工作。

5.发展中药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中药创新能力和科研能
力,能够开展中药新药开发、药效评价和相关的临床研究。

6.增强中药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备中药安全意识,能够负
责中药药品的质量安全控制和监督检验工作。

7.提高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创业能力和
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中药领域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总之,中药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中药学科综合素质、专门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中药研究、生产、管理和推广等方面的需要,促进中药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实验操作认真细心。
中药材鉴别技能竞赛
三、职业岗位 1、中药师:在医疗、预防或药品供应机构中,从事中 药的品种、质量鉴定、药品管理,以及根据医师处方 进行药物配置和分发,并辅助医师合理用药的专业人 员。 2、中药购销员:从事中药商品购进或销售工作的人员。 3、中药调剂员:在中药商店内根据医师处方要求和病 人需要,按辨证用药要求,从事中药饮片调配、中成 药配方、非处方药销售和用药咨询等服务的专业人员。 4、中药材生产管理员:从事中药材的采集、加工及其 生产管理的人员。 5、中药制药人员:从事中药饮片的炮制、配制,中药 液体制剂和固体制剂的生产制造的人员。 6、中药品质检验技术员:对中药材、中药成品、半成 品、原辅料及包装材料进行检验的人员。包括在药品 生产或经营企业从事质量检测和质量监控的人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课程设置: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及免疫学基 础、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医学概论、计算机 文化基础、大学英语、有机化学、无机及分 析化学 、中药化学、仪器分析、中药学、方 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野外 实践、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 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分析、医药市场营销 学、药事管理学等。
(三)知识能力
1 、具备中药材、中药饮片以及常见中草药的 鉴别能力。
2、具备中药品种的真伪优劣分析能力。
3、具备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炮制加工的能力。
4、具备中药饮片、中成药调剂和安全使用的 能力。
5、具备中药制剂生产和质量检验控制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开展医药营销的能 力。
中药野外资源考察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中药专业
四、师资力量
中药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有副教授 9人、讲师5人、助教2人;有硕士学位教师6 人、双师素质教师10人,良好的师资队伍建 设为专业的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校园环境
中药专业创办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金湖校 区内,目前学院规划面积3020亩,建筑 面积近52万平方米,校园环境舒适优美, 是专业学习的好场所。
中药专业介绍
一、发展慨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中药专业的前身 是金华卫校中药专业,从1972年9月创办至 今,已有37年的历史。为我省的中药行业培 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毕业生遍布全省各大 小医院、医药公司、制药厂等医药行业,大 多数学生已成为所在部门的主要骨干,有的 已是高层管理人员,有较多学生则通过继续 深造,在学业上有所建树,现有博士后一人, 博士四人,硕士多人。如吴斌博士后、孙红 祥博士、石森林博士已成为浙江大学、浙江 中医药大学的副教授。有的已成为上亿资产 的企业老总。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中药专业创建三十五周年 庆典大会
二、专业特色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中药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中药鉴定、中药调剂、 中药制剂、中药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及医药 商品营销能力,能够在中药生产企业从事中 药制剂生产及质量检验控制、在医院中药房 或药店从事中药鉴定及调剂、在药品经营企 业从事药品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业技 术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