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规》序言

合集下载

家规家训范本.doc

家规家训范本.doc

家规家训范本家规家训范本_家规家训孝当竭力,非徒养生。

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增广贤文》)一、孝顺父母长辈应该竭尽能力,不能仅仅赡养父母的身体,也要让他们生活的开心,时髦一点的话就是“物质和精神文明一起抓” 。

“鸦有反哺之孝”的意思是乌鸦长大后会衔食哺其母。

“羊知跪乳之恩”的意思是羊羔在吃奶时跪在地上,如谢母恩。

二、家规家训最好从孩子小的时候抓起,从娃娃抓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否则,待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后再去教育,让他们改正就很有难度了。

记得当儿子还小的时候(大概四岁吧),一家三口回老家过春节。

吃饭的时候,我将一块鱼籽用筷子夹给了父亲,然后将另一块夹给了母亲,儿子端着碗在旁边眼巴巴地等着,却没能如愿,满脸的不解和失望,我只是装作没看见。

在自己家里吃饭的时候,无疑这些东东都是他的了,事后给儿子讲了“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的道理,孩子听后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第二年再次回家过年,因为开饭的时间有点晚,家中几个一起玩的孩子都觉得饿了,看到饭桌上摆着做好的几道菜就想大快朵颐,被儿子拦住了,“让爷爷先吃”边说边跑到爷爷的身边说:“爷爷你就先吃一口吧,我们都饿了,您先吃一口我们几个就可以吃了” ,大人们听了都笑着称赞说:“这孩子真懂事!”我就是这样在生活中通过一件件小事将家规家训无形地渗透给孩子,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理解并遵守家规,成为一个敬老孝亲、爱国奋进的好学生、好青年。

每个家庭的家规都有所不同,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可能成为家规的载体。

在生活点点滴滴中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

从而带动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向前发展。

相信在这些良好家规的影响和教育下,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一定是辉煌的、灿烂的。

家庭和睦,尊老爱幼。

注重学习,崇尚知识。

心态阳光,热爱劳动。

诚实守信,宽容待人。

家风是什么?杨树桐先生在他的《家风漫谈》一书中这样解释:“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品德。

关于家训家规格言(精选150条)

关于家训家规格言(精选150条)

关于家训家规格言(精选150条)家训家规格言11、百善孝为先。

(《赠广贤文》)中国传统文化2、孝当竭力,非徒养生。

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增广贤文》)3、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治文贤文)4、毋令长者疑,毋使父母怒。

(家诫要言)5、当少壮时,须体念衰老的酸辛。

(《增广贤文》)6、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

7、早把甘旨当奉养,夕阳光景不多时。

(《增广贤文》)8、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增广贤文》)9、尊师而重道,爱众而亲仁。

(《增广贤文》)11、孤寡极可念者,须勉力周恤。

(家诫要言)11、处富贵地,要矜怜贫贱的痛痒。

(《增广贤文》)12、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增广贤文》)13、肝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

(《增广贤文》)14、责己之心责人,爱己之心爱人。

(《增广贤文》)15、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16、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增广贤文》)17、割不断的亲,离不开的邻。

(《增广贤文》)18、远山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增广贤文》)19、泯躯而济国。

(颜氏家训)21、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示儿女》诗)22、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

(《增广贤文》)23、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刘邦《敕太子书》24、恶不在大,心术一坏,即入祸门。

——《家诫要言》25、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牛马。

——《增广贤文》26、真心实作,无不可图之功。

——《家诫要言》27、官长之前,止可将敬,不可逐膻。

——《家诫要言》28、却有主张,勿悠悠碌碌随人忙。

——《约斋铭》29、乖僻自是,悔误必多。

——《治家格言》30、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增广贤文》31、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治家格言》32、待人要宽和,世事要练达。

——《家诫要言》33、施恩无念,受恩莫忘。

——《治家格言》34、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赠广贤文》35、世之交者,不审择人,务合党众,违先圣人交友之义,此非厚己辅仁之谓也。

中国古代二十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

中国古代二十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

中国古代二十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家规是祖上对家族内人的行为规范。

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传统家训家规中,包含了股和你很多做人处事的智慧。

而且家规都是非常质朴的,真诚而实用,可以说这些古代的家规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是对所有中华儿女的教诲。

一、姬旦《诫伯禽书》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称周公。

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周成王亲政后,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

译文:亲戚故人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

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

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跑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竞争智力高下。

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处,便会得到荣耀;聪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态度处世,你将获益良多。

赏析:《诫伯禽书》讲的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

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

你怎能不慎重呢?”二、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译文:这句话意思很明了。

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就是小步快走。

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

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

”不学诗何以言“——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

”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怎么做人?赏析: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

后来根据这个故事,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

〖家规祖训〗祖训(家规)

〖家规祖训〗祖训(家规)

篮球初级技术提升方案篮球作为一项传统的运动项目,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交圈子内都备受欢迎。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通过打篮球来锻炼身体、保持健康。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基本的篮球技术是首要任务,本文将为初级篮球爱好者提供一些技能提升方案。

1. 控球能够熟练地控制篮球是初级篮球运动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在球场上,控球的能力可以为你提供更多的进攻机会,使你更加自信和灵活。

以下是一些提升控球技巧的方法:•运用全手感:掌握全手感技能,从手掌到指尖灵活使用,方便完成各种控制动作,包括球的向前、向后、左右移动。

•双手控球:在日常练习中,应该始终尝试使用两只手控制篮球,以保证在比赛时更加自由和不受限制。

•向前跨一步:一步跨向前方可以使你与球保持较好的距离,从而可以采用更多的进攻方式。

2. 投篮投篮是篮球比赛中最主要的得分方式之一,但是在初级篮球中,新手们往往会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做到准确命中篮筐。

以下是一些提升投篮技巧的方法:•与身体相协调:你的身体应该以大约45°的角度与篮筐保持相对位置,并用手臂将篮球向上抛出。

•尝试使用后掷投篮:后掷投篮是比较常见的投篮方式,它的优势在于可以使你的身体抛出更高的篮球,从而增加投篮命中的可能性。

•一定要注意松动的肌肉:在投篮时,手臂和手肘需要保持松动,以便灵活控制篮球的运动轨迹。

3. 防守如果想要在篮球比赛中胜利,那么良好的防守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好的防守可以限制对手的发挥,从而获得更多的得分机会。

以下是一些提升防守能力的方法:•防守姿势:身体和背部应直立,膝盖微曲,手臂前伸,以保持对球的掌控。

•盯人防守:倾听教练或队友的指示,了解场上对手的位置以及习惯动作,然后保持对他的紧密盯防。

•时刻保持警觉:篮球比赛中任何时刻都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包括队友失误或对手的突然进攻。

所以你应该始终保持警觉,并且迅速作出反应。

总的来说,篮球是一项有趣、激烈的运动项目,对初学者而言,要想掌握基本技巧首先应该刻苦训练,多加练习,注重细节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中华传世家训——前言

中华传世家训——前言

《中华传世家训》前言家训,又称家诫、家范、庭训等,是先辈留给后人的为人处世宝典。

“人必有家,家必有训”。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家训智慧,自古及今,绵延数千年,精深弘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举足轻重。

家训既是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更是儒家知识分子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教育后辈的家庭教育读物。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华传世家训就是中国人思想道德能够维系数千年的一根绳索,其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博、影响之深刻是世界各国文化所不具备的。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流传至今的家训都属于名人家训,均为历代的优秀之作。

传统家训是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它随着家庭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其核心是围绕着治家教子、修身做人展开,其实质是伦理教育和人格塑造,因此家训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于形成了一种“家训文化”现象。

从周公训诫子侄的《姬旦家训》萌芽,到先秦以众多君王家训、贵族家训和自由民家训的原点,再到直到孔子孟子打破教育界限,提出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招生授徒,建立儒家学派,形成古代早期家训的典型内容。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孟母,她说,“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

”孟母作为古代家庭教育的典范,其创造性的家训方法为后人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直到秦汉以后,大量有关家训之类的文本文献才开始陆续出现。

多位专家表示,这是因为此时儒学逐渐占据独尊地位,封建礼教得到重视,家训中的许多基本概念也产生了。

此间所产生的大量家诫、家范与诫子书等文体也是标准的家训文献。

像三国时期的嵇康、杜预等人著有《家诫》,东晋陶渊明著有《责子》,都属家训一类,但其卷帙都很小,影响不大。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

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家规

家规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

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

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同学和任何有残疾的人;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会努力做到,同时也会影响周围人,让他们也做到。

我家的家规是:主动向长辈问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捡到钱包等贵重物品必须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做完了才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运动(至少一种)。

这些家规有几项是爷爷奶奶定的,有几项是爸爸妈妈定的,这越来越完善的家规更是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

从小,爸爸妈妈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规矩,成就了我现在的成绩。

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

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

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古人有云: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

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于王侯将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训、家规、家风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朝一日,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

1、吃亏是福,自己的路自己走。

2、孝在当前,莫要子欲孝而亲不在。

3、本分做人,踏实做人。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5、晚辈必须尊重长辈,弟弟妹妹听哥哥姐姐的话6、严于律己宽以待人7、自尊、自强、自立8、珍惜生命、爱护自然9、尊老爱幼、勤奋好学10、老老实实做人、勤勤奋奋做事11、低调做人、高调做事12、天下作伪是最痛苦的事1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14、百善孝为先、诚信为本、以和为贵、以德服人15、诚实、善良、孝顺、宽容、有责任心16、孝为先、和为贵、诚待人、亲持之17、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18、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才19、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20、与人为善、于己为善2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22、踏踏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23、尚节俭、爱劳动、善读书24、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25、见人必恭、见难心及、见功思过、见利思义、见贤思齐26、友善亲朋、尊师重道、谦恭礼让、刻苦拼搏、自强不息27、与人为善、与邻为友、严己宽人、尊老敬贤、扶危济贫28、处事谦让和为贵、为人诚信善为本29、诚实做人,和善待人;尊老爱幼,尊敬师长,万事包容,和睦相处,学好知识,掌握本领,遵纪守法,勤劳节俭我家的家规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家最近出了一件趣事,可好笑了。

《家道、家规》总纲

《家道、家规》总纲

一、《家道》总纲家庭角色不同,有不同讲究之道。

男人无志,家道不兴。

女人不柔,把财赶走。

女性性情应柔美如水,这样才会旺夫贵己,钱财运气自然随之而来;女性若性情强硬、凶悍、气势压人、顽固偏激、心存报复怨毒,咬牙切齿、怒目瞪眼、结果只会伤人费己,克夫贱己、福报尽失、容貌枯憔。

老人要宣扬家风,父母要示范家风,夫妻要掌舵家风,子女要继承家风,孙辈要顺受家风,兄弟姐妹要竞比家风。

道德是天地的规律,本分是个人的规律,我们违背了规律,人就有灾难了。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大至国家之强盛,社会之祥和,小至个人生活之幸福,事业之兴旺,身体之健康,均有赖和谐的家庭为基础。

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

二、老人道:老人性如灰,xx,兜满家。

1.老人是一家的天德星,以德为根。

“德”是担当一家的过,和平一家的过。

2.老人性如灰,温和无火气,少说话,不唠叨,不说家人长短,带头缘起一定互相看好处,还得要兜满家。

3.xx具足、温和厚重叫做性如灰。

4.知足常乐,在家颐养天命。

宣扬家风,赞叹祖德,教育子孙懂得知恩、感恩、报恩。

5.不要管闲事,不要过多牵挂子孙,“儿孙自有儿孙福”。

6.子女的事不要干涉,放手让位给后辈来当家,不摆老资格。

7.家里有问题,首先是老人行为有漏洞了。

一是不守本分,二是过分。

8.家里有问题,老人应生惭愧心:是我老人没做好,有缺德之处,没把家人教育好。

9.家里不管谁有错,不管发生什么灾难和是非,都不外扬家丑。

10.不造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要担当是非,不怕是非,调和一家不生是非,不然老人就是缺失。

11.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老人有无善根福德直接有关。

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灾殃,家道不兴,香火衰败。

12.老人如何使一家兴旺呢?就是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

一方面可修德免罪,一方面为子孙培德扎根,庇荫子孙。

13.老人托起一家的福报,创造一家的福德。

福德是一代比一代强,福报是一代比一代兴旺发达;子孙比你强,说明你有德,否则就是无德。

家规家风家训的故事及70年代的家训家规家风

家规家风家训的故事及70年代的家训家规家风

晒家规家训,讲我家的故事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那么什么是家规呢?家规、家训其实就是在家庭里形成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也是所说的家风。

体现着家人的价值追求和传承。

家风也是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

家训家规也就是古时一个家族的家法。

先晒晒我家的家规:1、百善孝为先,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遵从父母教导,进出家门要和父母打招呼,对父母讲话态度恭敬,语气亲切。

2、要尊敬师长,见到老师、长辈、熟人要主动热情打招呼,不可视而不见或见而避之;3、热爱祖国,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荣誉感,这样才能具有更强大的学习动力和热情;4、仪表端庄,站如松、立如钟、走如风,站有站相,坐有坐相;5、在公共场合要保持举止文雅,谈吐得体,不可大声喧哗或嬉戏打闹;6、养成谦虚诚实的优良品格,要脚踏实地,不可弄虚作假,任何时间、任何理由,都不准说谎;7、戒骄戒躁,不可骄傲自满狂妄自大;8、加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要独立完成,认真做事不可草率了事,今日事今日毕,不可无故拖延;9、定时进餐,过时不许进食。

不许吃零食及其它诸如汉堡包等垃圾食品;10、家庭就餐应遵从“长者先,幼者后”的原则,不可无视父母、长辈和客人而自己先行就坐进餐。

吃多少盛多少,不可浪费粮食。

11、积极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尽可能分担父母的忧愁,理解父母的感受;12、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错就改,学会自我批评;13、要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积极向自己周围的人宣扬正能量,为创建和谐社会加把劲;14、团结同学,助人为乐,主动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15、每学期开学前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父母的监督下严格执行,及时完成计划不可无故拖延。

16、坚持课前认真预习的好习惯,课堂上带着问题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认真复习;17、学习上要知难而进,勇于探索、乐于探索疑难问题,不耻下问,把攻克难题当作一种乐趣。

18、不可玩物丧志。

《中国家规》读书感悟作文范文10篇(2)

《中国家规》读书感悟作文范文10篇(2)

《中国家规》读书感悟作文范文10篇(2)《中国家规》读书感悟范文六最近阅读了《中国家规》一书,全书讲述了从春秋时期孔子到晚清梁启超等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家族的家规家风故事,从中感受历史人物家规的强大魅力,读后深有感触。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一个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家风家规,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

家风体现了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精神风貌,实质上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动力,更是生在其中每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

而党员干部的家风家规,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民风和社风。

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培养良好的家风,使家庭成为自己拒腐防变,永葆本色的最坚实、最可靠的后方阵地。

书中一典故,杨震“四知拒金”的故事,讲的是他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为答谢杨震知遇推荐之恩,特备黄金十斤,趁深夜无人之机,打算送给杨震。

杨震不但不接受,还严厉批评了王密。

王密辩解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更不会影响到老师的人品。

”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从此“四知拒金”的故事,就传为千古佳话。

杨震在廉洁自律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和影响着家里的每一个人,他不肯为子孙置办产业,在他看来,始终保持清白廉洁的形象和节操,就是他留给后世子孙最好的遗产和礼物。

在杨震的直接要求和影响下,其子孙为官清廉,世代杨氏后裔也以杨震为榜样,以“清白传家”作为家规祖训不断传承。

如今,虽然历史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清正廉洁的为官品德和治家理念,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今天的领导干部镜鉴。

我作为一名公干民警,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权力,但也要从思想上警醒,以反面典型为镜,心中把握正方向、守住底线。

在执法工作中,坚持原则,依法办案,切实用好手中权力。

我常想,要做好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就要注重家风建设,不能把家风看成是小事、私事。

要管好身边家人亲属,管好家人亲属就是爱护他们,就是维护家庭的和谐。

中国古代家规和家训简介

中国古代家规和家训简介

中国古代家规和家训简介制定家训或家规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一大特点。

若从孔夫子庭训儿子孔鲤算起,可说是源远而流长。

制定家训或家规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一大特点。

若从孔夫子庭训儿子孔鲤算起,可说是源远而流长。

三国魏嵇康、西晋杜预,各有《家诫》,东晋陶渊明有《责子》,南朝梁徐勉有《戒子书》,都属家训一类,但其卷帙都很小,影响也不大。

后,北齐的颜之推作《颜氏家训》,全书七卷二十篇,内容丰富,体例宏大,堪称中国家训之宝典,惠泽后世蔚然成风。

颜之推(西元531-590年),字介,琅邪临沂人。

复圣公颜回三十五代孙,南北朝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诗人、文学家。

之推创制家训,意在治家。

他认为,治家首在教育子女,故《教子》是全书之第一篇。

他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教育,甚至在中国教育史上比较早地论述了“胎教”和“幼儿教育”等家庭教育的方法。

他在《颜氏家训》中说:“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书之玉版,藏诸金匮。

子生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

”就是说,古代圣贤的君王就有胎教的方法:王后怀孩子达三个月时,就要搬出皇宫,让她住在别宫里,眼不看不该看的东西,耳不听不该听的东西,所听音乐和所嗜口味等,都要按礼仪进行节制。

而且胎教的方法还要记录在玉片上,收藏在铜制的柜子里。

孩子出生后,还在幼儿时,就确定了太师、太保,开始对王子进行孝、仁、礼、义等方面的教育,并引导他练习。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又说:“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就是说,普通人纵然不能做到这样,也该在孩子会辨认大人的脸色,知道大人的喜怒的年龄时,就开始教育他,做到大人允许他做才做,不允许他做就立刻停止。

这样等孩子长到几岁大时,就可以省得对他使用鞭、杖的惩罚了。

父母对孩子既保持一定的威严,又不失慈爱,那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产生孝心了。

中国古代20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之至理箴言!

中国古代20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之至理箴言!

中国古代20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之至理箴言!中国古代20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之至理箴言!家规是祖上对家族内人的行为规范。

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传统家训家规中,包含了很多做人处事的智慧。

而且家规都是非常质朴的,真诚而实用,可以说这些古代的家规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是对所有中华儿女的教诲。

一、姬旦《诫伯禽书》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称周公。

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周成王亲政后,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

译文:亲戚故人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

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

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跑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竞争智力高下。

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处,便会得到荣耀;聪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态度处世,你将获益良多。

赏析:《诫伯禽书》讲的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

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

你怎能不慎重呢?”二、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译文:这句话意思很明了。

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就是小步快走。

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

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

”不学诗何以言“——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

”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怎么做人?赏析: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

中华姓氏族训家规

中华姓氏族训家规

中华姓氏族训家规治生宜勤,居家宜俭宁朴勿华,宁俭勿奢不丰不菲,从俗从宜激励族人,教育子孙,规范人生,感召他人。

匡扶正义,自强不息,治学修身,兴家济世。

章氏族训一、孝悌以笃亲长人生天属,父母弟昆。

欲臧百行,宜先是敦。

孝惟爱尽,弟则友存。

温情冬夏,定省晨昏。

牵车服贾,酒醴鸡豚。

曾子养志,冀广亲恩。

周公代武,岂以君尊?推觞让豆,连理同根。

怡怡聚处,和气满门。

光前裕后,报在子孙。

操戈同室,没痛幽魂。

九重泉路,哭泣声吞。

乡闾凉薄,颜垂泪痕。

檐头滴水,亦复何论。

二、诚敬以崇祖宗水则有源,木则有本。

本植枝蕃,源疏流远。

祖孙一气,情相缱绻。

秋露春霜,自切忱悃。

栖神之祠,必洁且稳。

致祭之筵,毋陵且混。

偶入宗枋,整冠束琨。

长守墓茔,禁止开垦。

榆祀蒸尝,恭谨勤恳。

实非有加,何容有损。

实无能先,胡失于晚。

贫则豆笾,富则圭琬。

敬斯尊严,诚斯柔婉。

乡里推称,荣于华衮。

三、雍睦以聊同宗角弓翩反,必宜于张。

行苇践履,惟恶牛羊。

分自一体,宁若参商。

喜则同庆,忧则共伤。

维雍维睦,是辅是匡。

勤修家谱,费取公偿。

袱包箧贮,轮年掌藏。

岁时伏腊,各设豆觞。

杖履情见,负担义彰。

何贫与弱,何富与强。

外人訾议,代分短长。

自家骨肉,更何所妨。

薄俗宗族,竟分炎凉。

清夜自忆,能弗凄怆。

四、耕读自安本业农则惟耕,士则惟读。

二者本业,安之是福。

千仓万箱,于野得谷。

千驷万钟,于朝的禄。

肇牵车牛,远贾难服。

考工尤艰,金石若木。

灯火窗前,夜番篇读。

来耜田间,朝驱黄犊。

二者即兼,非甚仆仆。

秋稼如云,获多积蓄。

文史三冬,书声满屋。

自享优优,何至穷蹙。

二亲在堂,春洒献祝。

快绝胸怀,村前鼓腹。

五、节俭对裕资财一日节俭,数日不饥。

一岁节俭,数岁不衰。

去蔬而肉,食有几时。

去布而帛,服实难支。

中途乞丐,惜无余资。

世上财主,常锁愁眉。

黄昏有米,早起即炊。

落市钱少,局促忧危。

滥叨不得,待悔已迟。

虽所当用,亦复何辞。

有如浪费,仔细自思。

非言嫖赌,日用事宜。

一丝一粟,非易支持。

当夫缺乏,何处挪移。

《中国家规》序言

《中国家规》序言

《中国家规》序言《中国家规》序言在中国古代,家风的传承往往是与家训、家规结合在一起的。

中国历史上以家训为名的著述在南北朝已经出现,后来绵延不断,直至晚清民国,是我国教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古代刊印流传的家训作品,数量多、历史久、影响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体说来,古代家教文化的作品,以家训为名者居多,以家规等为名者相对要少一些。

在古代文化的知识分类中,成文的家训、家规属于子部儒家类礼教之属;在成文的家训家规外,还有家族内口传的不成文的家训家规。

二者都促成了家风的形成,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家教文化。

一般说来,家训表达了一个家庭的基本价值观,家规制定了家庭关系与活动的具体规范,二者常常互通互见;家风则整体体现了这一家庭的道德风貌。

家训家规都是家教的具体方式,家风则不是形诸文字的具体训导,而是一种文化,是在家庭实际生活中形成并传承的一种风尚。

家训家规是有形的规范,家风则是无形的传统,在实际生活中家风的形成、传衍则有赖于家训家规的传承发扬。

家训家规是古代以家庭为范围的道德教育形式,也是中华道德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

由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训家规往往都是士大夫家庭家族所制定,这些家训家规的始作者多是文化名人或有名的官员,社会影响较为广泛,故这些家训家规的功能远超出对本家族的教育作用,而成为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一般家庭提供了范本和楷模。

尤其是,这些家训家规对其原家族的繁衍发展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容易引起后世更多人们的关注和效法,从而使得本来作为家族内的训规成为道德教育的普遍教材。

正如王锡爵家族家训的跋中所说,“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生动显示出本源于一家一族的训规可以成为后世社会教育的普遍方案。

俗语云:“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家训家规的首要功能是“齐家”,即对家庭实行有序治理,重视其规范的功能。

在古代儒家传统中,修身是齐家的基础,齐家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家训家规起源(共5则)

家训家规起源(共5则)

家训家规起源(共5则)第一篇:家训家规起源家训家规起源(一)先秦至六朝——萌芽及发展时期此期的家训大抵是一些保存在子书、史传、文集和类书中的只言片语或单篇文章,其篇幅大多不长,往往是针对某一具体事件或人物的有的放矢之论。

其特点是因事生教,一事一议,语言精辟,发人深省。

就形式而言,主要有三种:一是口头训诫,由后人追记而流传。

如周文王“诏太子发”、周公诫成王“无逸”、孔子的“过庭之训”等。

二是遗令、家书,晏婴的《楹书》或许是家训史上第一篇由本人写下的教子遗书。

其后历汉魏六朝,这类家训层出不穷。

如汉高祖刘邦《手敕太子》、刘向《诫子歆书》、刘备《遗诏敕后主》、诸葛亮《诫子书》等。

第三种是戒铭类,如班昭的《女戒》、严光的《十戒》、蔡邕的《女戒》、魏收的《枕中篇》等,其教育对象已具有了一些超越本家子女的普遍意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期出现了用诗教子的形式,陶渊明的《训子》诗和《责子》诗,为唐人教子诗的大量出现开了端绪。

(二)隋唐时期——成熟时期此期的首要特点是出现了单行传世的家训专著,代表作是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以及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和中唐柳玭的《序训》。

这几部著作的教育对象由具体的人事扩展到整个家族乃至后世子孙,如唐太宗的《帝范》,亦是针对掌管家天下的李氏子孙而言,可见它们是各家族世代相传的家训教材。

第二个特点是以诗教子,初唐有王梵志的《世训格言白话诗》;盛唐有李白的《送外甥郑灌从军》,杜甫的《宗武生日》、《又示宗武》;晚唐有杜牧的《冬至日寄兄子阿宜》等。

第三个特点是家训在社会上的进一步普及,这方面首先要提到产生于唐中宗、武则天时代的李恕所作《戒子拾遗》,此书首标“兼教男女”之宗旨,把妇女教育提到与男子同等重要的地位。

其次要提到敦煌写本《太公家教》,该书产生于中唐时期,大致为通俗易懂的四言韵语,其“小序”称:“为书一卷,助幼童儿。

”其书在唐中后期传播甚广。

再次要提到宋若昭姐妹二人所作的《女论语》,它全面阐述了女子立身处世应遵循的原则和应具备的才能,是汉代班昭《女戒》之后最重要的一部妇女教育专著。

中华传世家训——前言

中华传世家训——前言

《中华传世家训》前言家训,又称家诫、家范、庭训等,是先辈留给后人的为人处世宝典。

“人必有家,家必有训”。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家训智慧,自古及今,绵延数千年,精深弘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举足轻重。

家训既是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更是儒家知识分子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教育后辈的家庭教育读物。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华传世家训就是中国人思想道德能够维系数千年的一根绳索,其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博、影响之深刻是世界各国文化所不具备的。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流传至今的家训都属于名人家训,均为历代的优秀之作。

传统家训是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它随着家庭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其核心是围绕着治家教子、修身做人展开,其实质是伦理教育和人格塑造,因此家训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于形成了一种“家训文化”现象。

从周公训诫子侄的《姬旦家训》萌芽,到先秦以众多君王家训、贵族家训和自由民家训的原点,再到直到孔子孟子打破教育界限,提出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招生授徒,建立儒家学派,形成古代早期家训的典型内容。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孟母,她说,“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

”孟母作为古代家庭教育的典范,其创造性的家训方法为后人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直到秦汉以后,大量有关家训之类的文本文献才开始陆续出现。

多位专家表示,这是因为此时儒学逐渐占据独尊地位,封建礼教得到重视,家训中的许多基本概念也产生了。

此间所产生的大量家诫、家范与诫子书等文体也是标准的家训文献。

像三国时期的嵇康、杜预等人著有《家诫》,东晋陶渊明著有《责子》,都属家训一类,但其卷帙都很小,影响不大。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

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中国最全的老家规,这就是教养!(李家人值得收藏)

中国最全的老家规,这就是教养!(李家人值得收藏)

中国最全的老家规,这就是教养!(李家人值得收藏)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李”,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李氏一家亲” 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李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宗亲交流。

让我们携手同行,弘扬祖德,敦亲睦族,造福宗亲,传播正能量!近日,小编看到这篇文章,感觉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小时候家规是很严格的,因为不守这些规矩,没少挨打!今天分享给家人,看看你家里是不是也有这些规矩呢?1、不许吧嗒嘴儿;2、不许叉着腿儿;3、不许斜楞眼儿;4、不许罗着锅儿;5、不许不称长辈为您;6、不许掳袖管儿;7、不许挽裤腿儿;8、不许搅菜碟儿;9、不许筷插碗儿;10、不许嘬牙花儿;11、不许抖落腿儿;12、不许不叫尊称或名字就说话儿;13、不许当众喳呼;14、不许说瞎话儿;15、夹菜不过盘中线;16、不许吃饭咬着筷子;17、不许壶嘴对着人;18、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只能夹眼前的;19、吃饭前要礼貌性的招呼长辈,长辈坐下说吃饭才能吃;20、作客时,主人动筷子客人才能动;21、不许拿筷子、勺子敲碗;22、不许反着手给人倒水或倒酒;23、吃饭不能西里呼噜出声;24、不许压人肩膀;25、倒茶不能倒满;26、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27、做客不许进没有人的房间;28、单独和异性在办公室要开着门;29、站不倚门、话不高声;30、未嫁姑娘不许站在窗前往外看;31、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32、出门要说一声。

氖如檉今哾,樔这戢些躎崜老劭规觚矩饿,担懂囱的蝖人甯是拭越齊发艎少饮,穷老釕规欶矩武,伔既蛕是駋教噥养纨,迫亦斷是钌礼瘊仪槀。

这些老规矩不能丢!尤其是现在的孩子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 家规
承·载
中国家规家训的承载
家庭作为道德训练和培养的基本场所,在家庭中培养起来的 道德意识作为基础,就可以推之于社会实践的其他范围。
中国 家规
意·义
中国家规家训的现实意义
家训家规充满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坚持道 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有一个文化自信。
特·点
中国家规家训的特点
一 家训文化起源甚早
二 名人家训很多,且流传甚广
中国
家规
特·点
一 家训文化历史悠久
《尚书·无逸篇》中周公对其侄子成王的告诫之辞。成王当政后,周公 恐其贪图享乐荒废政务,故作此文告诫他不要逸乐。孔子看见经过庭院的儿 子孔鲤,问他“学诗乎”“学礼乎”,又告诫他“不学诗,无以言”“不学 礼,无以立”。后世把孔子在庭院中对儿子的教诲称为“庭训”,也可以说 是家训。这两个例子历来被认为是古代家训的源头。
中国 家规
家规 中国
承·载
中国家规家训的承载
家 庭
中国 家规
承·载
中国家规家训的承载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古代家训家规的出发点是维护家庭家族的 有序和谐与繁衍发展,而其实际的教化功能,包括了树立基本价值观、 培养道德意识、造就人格美德,成为古代以礼为教的道德文化的重要成 分,也成为中华道德文化传承在最基本的社会层面的保证。古人的家教 特别重视道德养成和价值观引导,尤其突出传统美德的教育,这些都是 值得重视的经验,批判地继承、发扬这一极具特色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 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有些家规的一些内 容已经过时,我们要有所分析,取其精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家规家训的作用
家训家规的首要功能是“齐家”,即对家庭实行有序治理 ,重视其规范的功能。在古代儒家传统中,修身是齐家的基 础,齐家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在古人看来,家是国的 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家国同构、家国一体,治理家庭的道 理与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相通的。
家训家规的另一重点是“修身”,即家训家规不仅提供 行为规范,重视约束,更强调道德修身、德性养成。
汉代流行的诫子书,亦可看作家训的形式,如三国时期的政治家诸葛亮 晚年的《诫子书》倡导“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 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强调修身养德,为后来的家训家规树立了典范。
中国 家规
特·点
一 家训文化历史悠久
南北朝是家训文化盛行之始。北齐的颜之推作《颜氏家训》二十篇,其 训诫不再以家庭某个成员为对象,而是以家庭整体为对象,后人称为家训之 祖。清代的人认为《颜氏家训》一书“凡为人子弟者,当家置一册,奉为明 训,不独颜氏”。家训文本在南北朝隋唐并不多,至北宋开始大量增加。家 规在唐宋时代已经多见,如唐代韩愈说“能守家规”。宋人很重视家规: “为子孙者尤当善守家规,翼翼以诚身,兢兢以保业,进修不已。”
中国 家规
特·点
二 名人家训很多,且流传甚广
除北朝颜之推外,北宋的司马光,南宋的朱熹、陆游,明代的方孝孺、 杨慎、傅山,清代的焦循、曾国藩等都传有家训,他们的后代繁衍久长,这 些家训的社会影响也十分久远,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都发挥了 重要作用。尤其是,明清时家训家规的普及达到了新的阶段。家训中常有许 多名言警句,历来成为人们服膺的治家良策或修身典范,今天仍有其积极意 义。
中国家规家训的作用
晋袁宏提出“有家风化导然也”,指出家风的作 用是“化导”,即教育引导。
中国 家规
作·用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的自信。中华优秀文化有着自己明确、独 特的价值观体系,其突出特点是责任优先、义务优先、群体优先、和谐 优先。中华文化的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传统道德规范、道德感 情、道德原则、道德美德的基础,贯穿于治国理政、社会文化、个人行 为等方面,是中华文化的基因。
中国 家规
意·义
中国家规家训的现实意义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家训家规的普遍意义并不限于家族内部。也是官员治家修德的重要资源,儒家代表 的社会主流价值大众化、深入社会基层的重要渠道。
中国 家规
内·容
为官当以家国为重,以忠孝仁义为上。 ——金华胡氏家训
一言一行,常思有益于人,唯恐有损于人。 ——桐城张氏家训
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
——杨 慎
中国 家规
作·用
中国

家规

家之兴替, 在于礼义不在于贫贱富贵
何 为 家 规
家训家规是古代以家庭为范围的道德教育形式,也是中华道德文 化传承的一种方式。由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训家规往往都是士大夫 家庭家族所制定,这些家训家规的始作者多是文化名人或有名的官员, 社会影响较为广泛,故这些家训家规的功能远超出对本家族的教育作 用,而成为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一般家庭提供了范本和 楷模。尤其是,这些家训家规对其原家族的繁衍发展起了重要的保障 作用,容易引起后世更多人们的关注和效法,从而使得本来作为家族 内的训规成为道德教育的普遍教材。
我们应当从中汲取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力求更好地发挥家训家 规文化的教化作用,促进树立良好家风。我相信,本书一定会在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 家规
谢欣 谢赏
中国 家规
特·点
一 家训文化历史悠久
“家风”一词较早见于魏晋南北朝,唐以后大量使用。又如南北朝皇侃提到 “家风由父”,说明在当时的社会里父亲在家风形成中起决定作用。古人把家风 教育作为教育的初始阶段,如“昔称幼学,早训家风”“自童子耳熟家训”“少 习家训,长得名师”。当时的大家族皆以“世守家风”为要务。唐宋以后家族形 态有所变化,但仍重视家风的传承,如司马光《训俭示康》重视“习其家风”。 古人多以清白形容家风,如柳宗元句“嗣家风之清白”,又如南宋词人张道洽句 “清白家风不染尘”。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中国 家规
内·容
中国家规家训的内容
古代刊印的家训家规众多,虽然各起于不同作者的亲身生活经验和文化感受,但主 题内容大体相近。古代家训家规以家庭伦理为主体,强调道德规范,以勤俭持家为根本, 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成德。主要强调尊祖宗、孝父母、和兄弟、严夫妇、训子弟、睦宗 族、厚邻里、勉读书、崇勤俭、尚廉洁等方面。
中华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丰富的道德资源,不论在历史 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有其永久的价值。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中所形成 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历程中能够生生不息的主要支撑,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根脉。传习和继承我国人民在长 期实践中形成的美德,对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涵养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刻认识和努力传承中华传统家训家规 文化,既是领导干部政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加强和坚定文化 自信的重要途径。
中国 家规
何 为 家 规
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 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
中国 家规
家风 家训
家规
关·系
在中国古代,家风的传承往往是与家训、家规结合在一起的。在成文的家 训家规外,还有家族内口传的不成文的家训家规。二者都促成了家风的形成, 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家教文化。
一般说来,家训表达了一个家庭的基本价值观,家规制定了家庭关系与活 动的具体规范,二者常常互通互见;家风则整体体现了这一家庭的道德风貌。 家训家规都是家教的具体方式,家风则不是形诸文字的具体训导,而是一种文 化,是在家庭实际生活中形成并传承的一种风尚。家训家规是有形的规范,家 风则是无形的传统,在实际生活中家风的形成、传衍则有赖于家训家规的传承 发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