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教案

化学第十二单元教案:化学反应(1200字)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表征方式。

-掌握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方法。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及其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书写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判断化学反应的进行与否。

-能够分析和解决与化学反应有关的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表征方式。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方法。

2.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以下问题导入新课: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2.知识点讲解A.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表征方式-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反应例子,引出化学反应的概念。

-介绍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不可逆性,并解释其产生的原因。

-介绍化学反应的表征方式,包括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等。

B.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方法-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符号约定。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介绍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包括质量法、电量法和通量法。

C.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以及速率的表达方式。

-介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通过实验演示和观察,探究不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及其特点-介绍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通过实例和实验,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3.学法指导通过讲解学习策略、进行小组讨论和开展实验等方式,指导学生如何高效学习和掌握化学反应的知识。

4.知识巩固与拓展A.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知识巩固和拓展的训练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全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全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最新精品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优秀教学设计(全单元完整版含教学反思)前言: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名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1.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的功能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知道人体中的元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认识人体内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3.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1.能运用观察、对比、分析等方法得出人体中的一些重要元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重大意义.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对人体元素进行分析,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健康.2.知道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实际应用,初步学会鉴别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1.通过学习明确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2.了解“白色污染”的形成、防治以及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新材料的开发与使用的认识,体验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属于化学新课程的一级主题,其中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为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化学物质与健康以及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等.从知识的内容来看,本单元不属于核心部分,属于化学知识扩展与应用的范畴,并且教材的教学要求不高,大多确定为知道、了解层次,但是这些知识有利于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丰富了学生的一些生活常识,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几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意义,了解合理膳食对人体健康的意义.本单元的重点应该放在蛋白质的学习上.首先让学生了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包括人体的元素、分类、存在形式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重点叙述了一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结合学生对水、溶液等的学习,使学生对化学物质与健康生活的密切关系的认识更加趋向完整和深入.本课题首先介绍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与区别,还介绍了常见元素如钙、钠、钾、锌、硒、碘、氟等的生理功能以及缺少某些元素会对身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强调注意结合生活实际,学会分析保健品的广告宣传,查看标签说明书,正确认识保健品的主要成分和医药疗效.《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两部分内容.通过分析一些具体化学式、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归纳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从有机物中原子之间结合方式的不同,说明有机物数目异常庞大的原因.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重点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合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认识合成材料在人类进步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还从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关系角度,介绍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热塑性和热固性).此外,调查“白色污染”的形成原因和危害性,提出消除这类污染的合理建议,使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本单元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扩展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学会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深刻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科学选择健康生活,自觉形成环保意识.【重点】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2.有机合成材料.【难点】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2.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的重点应放在蛋白质的学习上.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过:“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原料,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其次要让学生通过血红蛋白和酶的实例,知道蛋白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执行着各种功能,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为了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必须注意防止有害物质(如甲醛、一氧化碳等)对人的机体蛋白质的侵害.在糖类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富含淀粉食物的主要功能是为机体提供能量,了解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逐步水解为葡萄糖并在体内消化吸收的简单过程.本课题的教学特点应体现在不讲明营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情况下,要学生了解它们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重点是介绍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教学中要强调必需元素有其最佳摄入量,据此可引导学生讨论本课题的讨论题.由于媒体中充斥着有关补钙、补锌等保健药剂的广告,为了增加对它们的了解,可组织学生调查市场上有哪些此类保健药剂出售,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做好这一调查与研究,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探究品质.让学生完成好本单元的习题:“收集有关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并了解人体是如何摄取这些微量元素的”,可以使学生了解文献研究的方法并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对习题完成的要求不要太高,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两部分内容.有机化合物中,教材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活动与探究”,可以让学生通过填写并分析一些具体物质的化学式、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自己归纳出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点、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有机合成材料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目的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以及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这是本课题的重点.要让学生从结构与性质的密切关系的角度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热塑性和热固性).让学生完成好“调查与研究”,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本课题的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有机合成材料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样品,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以使学生对合成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有一个直接的认识.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统一的观点,虽然教材中关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论述不多,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基本观点.在讨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之前,可以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讨论分组进行,还可补充除教材以外的参考论点,以增强辩论性.讨论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使学生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学中应及时补充有机合成材料发展的新成就、新进展,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使学生认识到虽然合成材料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起着巨大作用,但是不合理使用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白色污染”.实验12-1是热塑性和热固性实验,操作较简单,学生只要掌握基本实验操作规范就能独立完成.除了让教师动手演示外,应该考虑让学生动手实验,本节课所需实验材料都可让学生课前收集完成,可以考虑学生在实验室分组实验,这样更能让学生融入学习知识的氛围中.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课时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1课时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1课时单元复习教案1课时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了解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2.了解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糖类、油脂、维生素在生活中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知道一些常见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1.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和比较图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活动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2.通过学习,形成合理安排饮食的意识,增强自我保健和保护的意识和能力.1.初步认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意识到营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感受学习的乐趣.2.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3.使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并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使自己健康成长.【重点】蛋白质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合理膳食的重要性.【难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其他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教师准备】课件、与教学相关的教具补充材料.仪器及药品: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盛满香烟烟气的集气瓶、火柴、碘酒、鸡蛋清、活昆虫、马铃薯.【学生准备】查阅、收集关于食物的知识.导入一:【展示】图片.【讲述】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的生存离不开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人体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和水,那人类的生命活动又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呢?【学生讨论并总结】六大营养素分别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 导入二:【展示】图片.【讲述】几百年前的欧洲,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遭到坏血病的折磨,患者常常牙龈出血,最后痛苦死去,人们一直查不出病因.奇怪的是只要船只靠岸,这种疾病很快就会不治而愈.水手们为什么会得坏血病呢?一位随船医生通过细心观察发现,水手在航海中很难吃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这位医生试着让水手天天吃一些新鲜的柑橘,奇迹出现了——坏血病很快就痊愈了.柑橘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本领呢?【学生】柑橘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坏血病就是缺乏维生素C所致.导入三:【讲述】2015年6月22日,据新闻报道: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山东聊城的一次工作会议上表示,2008年的婴幼儿奶粉事件是我们永远的痛,现在消费者纷纷直购、代购、网购进口奶粉,这是中国奶业人的耻辱.【展示】关于婴幼儿奶粉事件的新闻及图片,提出三聚氰胺事件.【提疑】奶粉中为什么要加三聚氰胺呢?三聚氰胺、奶粉、蛋白质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一袋小小的奶粉会引起部长的重视?学习了今天的知识,我们会对此找到答案.一、蛋白质思路一【引言】(针对导入一)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可见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展示】列举常见的食物.【讨论问题】同学们根据生物课所学知识,你能说出图片中的食物含有哪些基本营养素吗?【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发言,学生之间相互纠错.【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食物中重要的六大类营养素.1.蛋白质对人体有着怎样重要的功能?2.蛋白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蛋白质是由什么构成的?3.蛋白质在人体中发生哪些变化?【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90~91页.【交流展示】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在动物体内,蛋白质主要分布在肌肉、皮肤、毛发、蹄、角中;植物体内,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种子中(如大豆、花生的种子).2.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人体中重要的蛋白质有血红蛋白和酶,组成元素有C、H、O、N等.3.在人体内,蛋白质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一部分氨基酸重新组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另一部分氧化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并释放能量.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释放出约【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生交流】学生代表说明煤气中毒的原理.【教师总结】血红蛋白还能和一氧化碳结合,而且结合能力很强,是氧气的200~300倍.这样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就不会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而死.【讲述】从氧合血红蛋白示意图中注意到血红蛋白中含有亚铁离子,通过教材第91页的“练一练”我们可以知道血红蛋白分子中有几个铁原子.【指导计算】教材第91页的【练一练】: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5%,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为多少?【解析和板演】铁元素的总质量为68000×0.335%=227.8,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交流总结】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就有一氧化碳.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而死.这就是煤气中毒的原因.1.把鸡蛋清倒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现象:鸡蛋清凝固.2.将一直活的昆虫放入盛满香烟烟气的集气瓶内,观察.现象:一段时间后,昆虫死亡.【教师总结】以上说明蛋白质遇到加热、CO、浓酸、浓碱、重金属盐、甲醛等物质时,都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故重金属盐、甲醛、CO等可使人畜中毒.【讨论问题】1.为什么可以用甲醛水溶液来浸制动物标本?2.用甲醛水溶液来浸泡水产品出售,这样做有什么危害?【交流归纳】甲醛可以与蛋白质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性.因此,可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久保存.【拓展延伸】教你一招:辨别甲醛银鱼不妨从以下三点入手.一看:甲醛浸泡过的银鱼体表特别光亮,身体呈直线状;二嗅:甲醛浸泡过的银鱼带有刺激性气味;三摸:甲醛浸泡过的银鱼身体会变硬,轻轻挤压时像橡皮筋一样有弹性,稍加用力,鱼体易发生断裂.[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进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教育.【提出问题,激发兴趣】你知道常用的饭菜中,哪些食物含蛋白质?哪些食物的主要成分是糖类?哪些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哪些食物含维生素?学完本课题后回答.【展示】鸡蛋、牛奶、鱼等常见的含蛋白质的食物.【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食用鸡蛋、牛奶、鱼和各种豆制品,你知道它们中都含有什么营养物质吗?【学生思考后教师提示】这些物质中都含有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指导阅读】学生阅读教材90~91页相关内容,要求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熟悉、记忆有关知识点,带着如下问题思考,同组的同学相互讨论,并总结涉及问题的有关知识.【提出自学问题】1.蛋白质究竟是什么?它存在于哪里?2.蛋白质对人的生理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在人体内究竟有什么功能?3.血红蛋白和酶各有什么功能?酶是如何促进人体消化吸收淀粉类食物的?学生带着上述问题探究学习.【交流】在回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简单讨论后回答问题.[设计意图]本知识点内容采取问题教学、探究教学的方法.【展示】丙氨酸的结构组成简图.【交流】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含有C、H、O、N等元素.【展示】蛋白质在人体内的转化示意图.【归纳和展示】蛋白质的功能: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2.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3.蛋白质在肠胃里与水反应,产生的氨基酸一部分被氧化分解放出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另一部分重新组成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展示】血红素结构图和氧合血红蛋白示意图.【讨论问题】同学们知道血红蛋白在人体血液中有什么功能吗?【指导阅读】学生看教材91页,理解并记忆有关问题.【教师特别提示】除此之外,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也是一种蛋白质,它具有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帮助人体完成呼吸作用的功能.其过程可表示为:血红蛋白(蛋白质)+氧气→氧合血红蛋白(指导学生记忆公式)【练一练】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5%,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为多少?【板演】铁元素的总质量为68000×0.335%=227.8,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所甲醛可以与蛋白质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性.因此,可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久保存.【拓展】新装修的房屋中,甲醛的含量往往较高,有的甚至会引起中毒.吸烟有害的有关图片以及知识【指导计算】教材91页的“练一练”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元素的总质68000×0.335%=227.8,铁原子个数为227.8÷56=4.思路一【引言】每天上午上到第四节课时,我们就会感到肚子饿,严重的还会头昏眼花、恶心呕吐,甚至休克,同学们知道这是缺少哪种营养素所引起的吗?【教师活动】人感到饥饿时,首先想到吃饭,但消化吸收能力差的病人却可以通过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补充人体所需能量和营养,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葡萄糖在体内可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供人体需要.【布置任务】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常见糖类有哪些?糖类的组成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师生归纳重点】1.常见糖类:淀粉、蔗糖(C12H22O11)、葡萄糖(C6H12O6).2.糖类的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3.糖类的作用:提供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60%~70%来自糖类.C6H12O6+6O26CO2+6H2O【指导阅读】学生观察教材93页图12—6糖类食品.【讨论问题】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富含糖类吗?【交流展示】富含糖类的食物有玉米、面粉、蜂蜜等.【拓展】葡萄糖在糖尿病人体内不能正常代谢,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因此在病人的尿液中能查出葡萄糖.【教师活动】如何检验马铃薯中含有淀粉?【学生分组实验】把碘酒滴到切成片的马铃薯上.现象:变蓝色.结论:遇碘淀粉变蓝.【教师活动】展示优质大米和霉变大米.【学生活动】(学生代表)看、闻两种大米.【教师活动】在生活中能否用霉变的大米喂养家禽、家畜?【学生活动】不能,霉变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阅读资料】教材第94页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危害.【讨论问题】黄曲霉毒素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在蒸煮后,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还有毒吗?应如何保存粮食?【小结】黄曲霉毒素能损害肝脏,诱发肝癌.低温蒸煮不能损坏黄曲霉毒素.大米、花生、面粉、玉米、薯干和豆类等物质容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入手,对学生进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教育.1.糖类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稻、麦、马铃薯等食物中的淀粉是怎样转化为葡萄糖储存在人体内的?淀粉类食物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葡萄糖是怎样氧化后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你能写出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吗?3.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糖类有哪些?主要成分是什么?4.霉变食物能否食用?原因是什么?【指导阅读】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阅读教材,然后分组讨论.【学生活动】学生自学、相互讨论、分组活动、安排学生到黑板上演练.【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做知识小结和点评,有的内容要求学生在书上做标记并简单记忆.【总结展示】1.糖类是人类食物中的重要成分,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常见糖类:淀粉、蔗糖(C12H22O11)、葡萄糖(C6H12O6).2.淀粉、麦芽糖、蔗糖、葡萄糖都属于糖类,葡萄糖是生物细胞进行呼吸的燃料,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又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保证人体各项活动时的能量需要.C6H12O6+6O26CO2+6H2O3.糖类的作用:提供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60%~70%来自糖类.4.霉变食物中含有的黄曲霉毒素能损害肝脏,诱发肝癌.低温蒸煮不能损坏黄曲霉毒素.三、油脂1.常见的油脂有哪些种类?2.油脂是一类什么样的物质?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呢?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指导阅读】学生阅读教材第94页.【归纳总结】1.组成元素:C、H、O.2.存在:植物种子、动物肥肉.3.分类: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常温下为固态,称为脂肪.4.功能: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供给人体日需能量的20%~25%).5.与健康的关系:太多,导致消化不良、肥胖;太少,会妨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思路二【提疑】观察你周围的肥胖人群,你发现他们的饮食有什么特点?其中吃的食物什么营养素较多?【学生活动】齐声答,贪吃,喜欢吃油腻食物.【教师活动】同学们说的有道理.【布置任务】阅读教材,讨论问题:什么是油脂?它有什么功能?【交流归纳要点】1.油脂的组成:与淀粉相同,含有C、H、O三种元素.2.油脂的分类及存在状态.油脂是油和脂肪的合称.植物油脂:常温下呈液态,称为油.如花生油、豆油等.动物油脂:常温下呈固态,称为脂肪.如牛油、猪油等.3.油脂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油脂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每克油脂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约比糖类多一倍,但太胖就对身体有害了.【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现在的肥胖儿童,告诫学生这样对身体很不利!【教师总结】我们不要总吃油炸食品,对健康不利!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要偏食、挑食,健康饮食很重要![设计意图]这一小段不是重点,让学生了解即可,而且内容简单,学生自主探究就会明白.思路三【自学练习】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每克约放出39.3 kJ的能量,在正常情况下,每日需摄入50 g~60 g油脂,它供给人体日需能量的20%~25%.按每日摄入50 g油脂,它供给人体日需能量的20%计算,通常情况下,人体每天需要多少能量?【学生】分组活动、安排学生上黑板演练该问题,然后教师点评.39.3 kJ×50=1965 kJ1965 kJ÷20%=9825 kJ【展示自学问题】1.我们说的油脂通常是指什么?生活中常见的油脂有哪些?列举几种.2.油脂对人体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什么?3.正常人一般每日摄入多少油脂?它日常供给人体多少能量?【学生活动】学生自学、相互讨论、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问题.【教师活动】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做简单小结.【总结交流】1.分类:植物油脂——油;动物油脂——脂肪.2.功能:重要的供能物质,每日需摄入50~60 g,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3.常见的油脂:花生油、豆油、菜子油、牛油和奶油等.【拓展】糖类、蛋白质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为人体供能多少的比较:糖类>油脂>蛋白质;单位质量供能多少:油脂>蛋白质>糖类.[设计意图]本内容采取“问题教学和先学后教”相结合的方法处理,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四、维生素菜和水果呢?【交流】柑橘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坏血病就是缺乏维生素C所致.因为水果中富含维生素,维生素有重要的作用.【展示】缺乏维生素的症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设计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六大营养素与人体的健康关系。

并能运用知识判断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错误做法。

2.能了解人体的基本组成元素及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 知道三大合成材料,了解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了解营养素和一些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对生活中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的分析,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营养素和一些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的分析,使学生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科学,并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增强学生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意识。

3.在材料运用中,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认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六大营养素及一些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合成材料在生活中的运用及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

三、教学难点
六大营养素的存在、功能及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四、教学用具
相关图片和资料。

五.教学过程。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教学设计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设计教学课题: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了解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氧化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自学、讨论、师生交流,引导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流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每种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的营养观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营养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在维持生命和健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学策略:结合教材上的图文,指导学生看书学习,归纳总结,理解记忆。

将营养元素在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通过电视放出来。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师:人类为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的成份中主要含哪些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中都有哪些作用呢?生:思考,讨论,回答师: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

一、蛋白质师:蛋白质对维持生命和健康有什么作用?主要含在动物身体中的哪些部位。

生:看书、归纳、回答师:蛋白质是怎样构成的?结构如何?在胃肠道中主要发生哪些变化起什么作用?生:看书、归纳、回答师:机体中蛋白质因种类不同,功能各不相同,如血红蛋白和酶两种蛋白质在机体内就起作各不相同的作用,他们分别都起哪些作用。

生:看书归纳,完成课堂练习。

师:血红蛋白与CO 结合的能力很强,是氧气的200倍,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死亡,这就是煤气中毒的原因,香烟的烟气中含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就有CO 。

生:看资料,吸烟的害处。

师:淀粉在消化道中发生哪些反应?酶作催化剂有三个特点:①专一性; ②高效性; ③所需条件温和;师:甲醛为什么可用来制动物标本?生:看书,回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教学设计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原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二是加强实验操作和观察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通过以上措施,使学生在化学与生活领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通过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其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类型的题目:
1.选择题:测试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填空题: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掌握。
3.计算题:锻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我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实验教学,培养动手能力: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
5.拓展延伸,激发创新: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拓展延伸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关注情感态度,培养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责任感。
5.开展一次小组合作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应用,并制作一份PPT进行展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6.结合课堂所学,自选一个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包括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结果、解决方案等。
作业布置原则: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生活实例为背景,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化学九下第十二单元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目标导向课堂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化学九下第十二单元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目标导向课堂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题目:“如何制定个人合理的膳食计划?”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发表自己的观点。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提示。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六大类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及食物来源。
3.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搭配食物,保持营养平衡。
五、案例亮点
1.贴近生活:本案例以食物和营养物质为切入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到营养物质与健康的关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互动性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同时,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总结: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每一类营养物质。
(二)讲授新知
1.针对每一类营养物质,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其基本概念、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及摄入注意事项。
2.通过实验、实例等方式,生动展示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讲解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搭配食物的重要性。
2.设计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如让学生探讨“如何根据人体需求合理搭配食物?”等问题。
3.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如开展“最佳膳食计划”设计竞赛,鼓励学生创新和合作。
4.及时对小组合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如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提出“如何制定个人合理的膳食计划?”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优秀教学案例
2.学会通过化学实验方法测定食物中某种元素的含量,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日常饮食进行合理搭配,提出科学的饮食建议,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本案例以实际生活中的饮食为例,让学生了解各种食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作用,进而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树立科学的饮食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本案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人体所需元素的种类、作用及摄入途径,了解常见食物中所含元素的分布情况。
3.讲解食物中元素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了解常见食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任务:“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如何通过饮食来摄取足够的化学元素?”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总结出科学的饮食建议。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形成共同的科学饮食观念。
(四)总结归纳
4.过程性评价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表现、实验操作等,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化学第12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第12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第12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组成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溶液的稀释、浓度计算以及溶液的配制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概念: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2. 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其中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3. 溶液的特点: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和透明性。

4. 溶液的稀释:溶液的稀释是通过加入溶剂来实现的,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5. 溶液的浓度计算:溶液的浓度通常用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表示。

6. 溶液的配制:溶液的配制包括计算、称量、溶解等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组成、特点及溶液的稀释、浓度计算和配制方法。

2. 教学难点:溶液的浓度计算和配制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溶液的组成、特点等。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溶液的稀释和浓度计算。

3. 运用实验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溶液的概念。

2. 讲解溶液的组成和特点:让学生掌握溶液的基本特征。

3. 讲解溶液的稀释:引导学生掌握溶液稀释的原理和方法。

4. 讲解溶液的浓度计算:让学生学会使用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表示溶液浓度。

5. 讲解溶液的配制:让学生熟悉溶液配制的步骤。

6.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查漏补缺。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溶液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九年级化学下第十二单元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

人教九年级化学下第十二单元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
7.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8.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元素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认识上可能较为模糊。学生对实验探究感兴趣,但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指导。
3.营养素的作用:介绍人体内必需的六大营养素,分析它们的功能、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
4.生活实例:举例说明化学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补铁酱油、加碘盐等。
5.小组活动:分组讨论化学元素与健康的关系,总结常见的化学元素缺乏症及其预防方法。
6.实践探究:进行实验,观察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观察缺铁性贫血的实验。
-通过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并拓宽知识视野。
4.让学生撰写一篇小论文,探讨“如何通过合理膳食改善国民健康”,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
-这篇小论文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加深对合理膳食重要性的认识。
5.分组进行一次课堂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化学元素,制作PPT或海报,介绍该元素在人体内的作用、缺乏症以及富含该元素的食物。
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分享学习收获。
2.学生总结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明确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加强课后复习。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完成课本第十二章课题2的课后习题,重点复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六大营养素的功能和食物来源。

初中化学第十二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第十二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第十二单元教案主题:物质的热变化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热容、熔化、凝固、蒸发和沸腾等基本概念;2. 掌握不同物质的热容、熔化和沸点的特点;3. 掌握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4. 进一步理解物质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热量转移和热能的转换。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热容及其特点;2. 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3. 物质的蒸发和沸腾过程;4. 温度和热量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物质的热容和热变化过程。

难点:掌握物质热容、熔化、凝固、蒸发和沸腾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式:1. 概念讲解结合实例;2. 实验观察;3. 小组合作讨论;4. 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或图片展示引出本单元的主题;2. 概念讲解:讲解物质的热容、熔化、凝固、蒸发和沸腾等基本概念;3. 实验观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物质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变化;4. 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物质的热容、熔化和沸点的特点,并汇报结果;5. 深化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热量转移和热能的转换;6. 总结:总结本课内容,反思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教学资源:教科书、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学资源等。

评估方式:课堂讨论、实验报告、小测验等。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物质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热变化情况,增强了他们的实验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初中化学12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12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12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和区别;(2)掌握金属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了解金属的腐蚀防护措施;(4)认识并掌握一些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性质。

2. 技能目标:(1)能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物质是金属还是非金属;(2)能够运用知识解释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和应用;(3)能够运用化学方程式说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反应。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金属及非金属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 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及其区别;2. 金属的应用;3. 金属的腐蚀防护;4. 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性质。

三、教学难点:1.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及其性质;2. 金属的腐蚀防护措施;3. 常见非金属元素性质的辨别。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试剂瓶、酒精灯、盐酸、氢氧化钠、铜片、锡片等;2. 教具:教科书、黑板、笔、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不同金属和非金属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入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和区别。

2. 学习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塑性等性质,并讨论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探讨金属的腐蚀防护:介绍金属的腐蚀现象及其原因,讨论金属的腐蚀防护方法,如电镀、涂漆等。

4. 讲解非金属元素性质:通过实验和讲解,介绍一些常见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如氧气、氯气等。

5. 总结复习:让学生总结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和区别,并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

六、课堂作业:1. 完成相关练习题目;2. 思考金属的腐蚀防护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总结本单元的重点知识。

七、教学反思:本单元主要围绕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展开,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9年级化学下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9年级化学下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9年级化学下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了解常见的生活化学物质及其性质;2.掌握生活中常见化学物质的制备和应用;3.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5.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常见生活化学反应及其实验观察;2.化学与日常生活:化学物质的制备与应用;3.社会中的化学问题:化学环境污染及防治。

三、教学重点1.生活中的化学反应;2.化学物质的制备与应用;3.化学环境污染及防治。

四、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并描述生活中的化学反应;2.如何合理制备和应用化学物质;3.如何认识化学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方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活中的化学反应1. 导入与展示(10分钟)通过呈现一些常见的生活化学反应的现象,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与实验观察(30分钟)•讲解常见的生活化学反应,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并结合实际的实验现象进行说明。

•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认识。

3. 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化学反应进行深入探究,并撰写实验报告。

鼓励学生思考问题、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4. 总结与拓展(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拓展问题,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第二课时:化学物质的制备与应用1. 复习与导入(10分钟)通过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引出化学物质的制备与应用的主题,并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思考和兴趣。

2. 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30分钟)•讲解常见化学物质的制备方法,如金属氧化物、矿物酸、盐的制备等。

•分析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学物质的广泛应用。

3. 小组合作实践(20分钟)将学生继续分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化学物质进行实践制备,并设计一些创新应用。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设计
5.定期组织课堂小结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在食品安全方面,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等问题的危害,学会如何鉴别和避免这些危害。
2.在营养与健康方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授营养素的摄入与搭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类型的题目:
1.选择题:测试学生对食品安全、营养与健康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2.填空题:检验学生对化学与生活联系的理解。
3.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练习过程中,我会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梳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强调以下几点: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品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均有了显著提升。经过前两年的化学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浓厚兴趣,对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内容具有较好的学习动机。
然而,学生在面对实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时,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观察力和思考能力,难以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2.知识迁移能力较弱,不能将所学化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3.缺乏合作交流意识,团队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2单元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2单元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实例导入,如通过介绍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创设实验情境,如设计有关元素含量对健康影响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直观地感受元素的作用。
3.利用多媒体手段,如播放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相关的视频、动画等,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本节课通过设计具有探究性的任务,如调查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4.问题导向与反思评价: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如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小组合作效果等,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4.鼓励学生展示小组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的同时,让学生在评价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在探究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鼓励学生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客观评价能力。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相关的视频、动画等,引导学生关注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教师以生活实例导入,如介绍缺钙导致的骨质疏松、缺铁引起的贫血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如“你们知道人体内有哪些重要的化学元素吗?”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讲授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结合教材,系统地讲授人体内常见的化学元素、它们的作用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初中化学九年级册第十二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册第十二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册第十二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情景创设同学们都吃过饭了吗?我们每天为什么要吃饭啊?为什么光吃饭还不行,还要吃菜呢?(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得出我们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二、小组合作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在生物学和化学中已经知道了不少。

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常见的盐,本单元所涉及的无机盐将在下一个课题中进行研究。

本课题我们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四类有机物的营养物质。

请分组阅读教材P87~92,讨论并完成P87、P92两处的课堂练习。

交流汇报:各小组汇报小组的讨论成果。

巩固提高①特殊的蛋白质──酶;维生素的音译名:Vitamin-维他命;②演示:碘与淀粉的反应:单质碘+淀粉显蓝色。

课堂练习组间抢答给我们平时常吃的食物找“家”:米饭、羊肉、苹果、白菜、牛肉、花生、糖果、猪肉、黄瓜、鲜奶、鱼肉、玉米、鸡蛋、柑橘、萝卜、蒜苗、雪梨。

主要含蛋白质的有;主要含糖类的有;主要含油脂的有;主要含维生素的有。

三、探究辨析①抛砖引玉:警方常用“指纹显示”来破案。

方法一:取一个蒸发皿,加入少量的碘酒后,微微加热,将留有手指印的证物(纸张或器皿)放在蒸发皿上方,过一会儿可显示出清晰的指纹(其原因是手指上的油脂在器皿或纸张上,而碘可溶于油脂中,从而显示出指纹来);方法二:将硝酸银溶液小心地涂抹在案情证物上,再用光照,则在物证上会显示出黑色的指纹来。

(其原因是手指上的汗迹中含有无机盐NaCl等,与AgNO3反应生成了AgCl,经光照,AgCl分解产生黑色银的微粒,而显示出黑色指纹)。

②学生实验探究维生素C的性质:取3片医用维生素C(也可用学生自备的水果、果汁),碾碎后溶于10 mL水中并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观察,可见。

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呈性,医学上常把维生素C称之为(可查阅资料或访问医护人员)。

维生素C在酸性环猜出疾病名称:第一幅: 第二幅:第三幅:你知道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吗?②指导学生看书P92~93及表12-2 一些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适宜摄入量③开展P95的讨论。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导入:展示一些常见的合成材料制品,如塑料瓶、合成纤维衣物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材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它们是否也有不足之处呢?”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知识,如有机物的概念、性质等,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3.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发现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4.结合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化学知识,提高生活品质。
4.掌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培养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5.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敏感性,提高他们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5.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如实验、调查等,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鼓励小组成员相互评价、相互学习,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4.教师对小组合作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等,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详细介绍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分类、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有机合成材料的简单制备实验,如合成聚乙烯、聚丙烯等,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有机合成材料的性质、用途和环保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教学策略:
-对于重点知识,通过讲解、举例、讨论等形式进行巩固,使学生扎实掌握。
-对于难点知识,采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逐步攻克。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5.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6.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关注有机合成材料的相关资讯,了解化学领域的最新动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了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原理等基本概念,但对于有机合成材料这一部分内容,他们在认知和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学情:
2.学生分享自己在小组讨论中的收获,交流对有机合成材料的新认识。
3.教师强调有机合成材料在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有机合成材料,并思考其优缺点和改进方法。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观察并记录生活中至少三种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并分析其优缺点,思考如何改进这些材料的性能或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二单元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二单元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
(3)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1.布置与课堂练习类似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强化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的掌握。这些习题应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例如:
(1)选择题:选出下列哪种食物富含铁元素?(A.鸡蛋;B.红枣;C.猪肉;D.蘑菇)
3.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健康问题较为关注。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元素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化学学科的魅力。
5.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帮助他们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5)课后作业:布置具有实践性和拓展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6)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1)教师展示一些与化学元素相关的图片,如富含铁的食物、补钙广告等,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元素在生活中的存在。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的化学元素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作用吗?为什么我们需要补充这些元素呢?”
(3)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
(1)简要介绍化学元素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如钙、铁、锌等元素对人体的意义。
(2)说明本节课将围绕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展开学习,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设计教学课题: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了解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氧化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自学、讨论、师生交流,引导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流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每种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的营养观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营养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在维持生命和健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学策略:结合教材上的图文,指导学生看书学习,归纳总结,理解记忆。

将营养元素在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通过电视放出来。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师:人类为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的成份中主要含哪些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中都有哪些作用呢?生:思考,讨论,回答师: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

一、蛋白质师:蛋白质对维持生命和健康有什么作用?主要含在动物身体中的哪些部位。

生:看书、归纳、回答师:蛋白质是怎样构成的?结构如何?在胃肠道中主要发生哪些变化起什么作用?生:看书、归纳、回答师:机体中蛋白质因种类不同,功能各不相同,如血红蛋白和酶两种蛋白质在机体内就起作各不相同的作用,他们分别都起哪些作用。

生:看书归纳,完成课堂练习。

师:血红蛋白与CO 结合的能力很强,是氧气的200倍,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死亡,这就是煤气中毒的原因,香烟的烟气中含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就有CO 。

生:看资料,吸烟的害处。

师:淀粉在消化道中发生哪些反应?酶作催化剂有三个特点:①专一性; ②高效性; ③所需条件温和;师:甲醛为什么可用来制动物标本?生:看书,回答。

师: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多少能量?生:看书,回答。

第二课时二、糖类师: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淀粉是否属于糖?淀粉在机体内发生怎样的变化?生:看书,回答师:小结,淀粉在人体中发生如下变化:①11221225106)(2O H C O nH n O H C −−→−+淀粉酶②612621122122O H C O H O H C −−→−+葡萄糖③O H CO O O H C 2226126666+−→−+酶(放热反应)1克葡萄糖被完全氧化放出15.6kg 的能量三、油脂师:油脂也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常见的油脂有哪些?什么称为油,什么称为脂肪?每克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放出多少能量?它对维持生命活动有什么作用?生:看书归纳,完成课堂练习四、维生素师: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所以虽然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小,但是也需要从食物中摄影取,哪些食物中含维生素多?维生素对维持身体健康起什么作用,缺乏维生A 、C 会引起哪些病变?生:看书归纳回答。

师生:归纳,小结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一、蛋白质1、蛋白质的作用及存在;2、蛋白质的组成,在胃肠道中起的变化及作用。

3、蛋白质在机体中的功能:①蛋白质在机体中的功能;②酶在机体中的功能:③酶作催化剂有三个特点:①专一性;②高效性;③所需条件温和;4、甲醛制动物标本的原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5、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18kJ 的能量;二、糖类1、糖类物质的存在及组成;2、淀粉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一种糖;3、淀粉在体内发生的变化;①1122225106)(2O H nG O nH n O H C −−→−+淀粉酶②612621122122O H C O H O H C −−−→−+葡萄糖酶 ③O H CO O O H C 2226126666+−→−+酶(放热反应)4、1克葡萄糖被无全氧化放出15.6KJ 的能量。

三、油脂:1、什么叫油脂?油和脂肪有什么不同?2、油脂在维持生命活动有什么作用?3、1克油脂在体内完全氧化放出39.3KJ 能量。

四、维生素1、维生素的种类和存在;2、维生素对维持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3、缺维生素A 、C 引起的病变。

布置作业:教材上练习,ABC 上习题。

课堂反思:教学课题: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了解人体元素的组成,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②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学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来完成本课题的知识目标,使学生自学能力与交流能力得到提高。

③情感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而这些元素是从食物中摄取的,如果偏食会使人体缺少一些必须元素,使他们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重点: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必须元素的最佳摄入量。

教学难点:无机盐的生理功能教学策略:学生学完课题1后知道O、C、H、N这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学习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一些元素在人体内起的重要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的方法学习。

教学过程一、人体中所含的元素师: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而组成我们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50多种,在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这些元素中除C、H、O、N几种元素是以H2O,糖类,油脂类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其余的都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生:看书P95的资料和第一段师:人体中含的元素分为二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是指在人体含量中超过0.01%的元素,如Ca、P、K、S、N等,含量在0.01%以下的称为微量元素,如:Fe、Zn、Se、I等。

虽然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元素中含量不超过人体含量的4%,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却很大,它们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主要材料。

钙元素是人体内很重要的元素,它在人体内主要存在于哪里?以什么形式存在,在人体健康中有什么重要作用?生:看书P95—P96抽一学生回答。

师:讲评、归纳师:钠、钾元素在人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于哪里?它们在人体健康中又起什么重要作用?生:看书P96,抽一学生回答师:讲评,归纳师:微量元素中有20多种是必须元素,其余是非必须元素和有害元素。

对于必须元素是否就可以尽量多的摄入呢?生:看书P96和表12——2抽一学生回答。

师:讲评,归纳。

师:小结本课是内容。

板书设计:一、人体中所含的元素1、常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主要有O、C、H、N、Ca、P、K、S、N、Na、Cl、Mg一共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2、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少于0.01%的元素,主要有Fe、Se、Zn、I、F 等。

必须元素(有20多种):如Fe、Se、Zn、I、F等。

微量元素非必须元素:如Al、Ag等。

有害元素:如Hg、As、Pb等。

3、必须元素也不能无限制的摄入,否则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Ca在人体中的存在形式以及对人体健康所起的作用。

2、钠和钾在人体健康中所起的作用。

3、一些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适宜摄入量。

布置作业:ABC上习题教学反思:教学课题: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2、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3、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与探究,收集资料与讨论,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在组成上的区别,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热塑性和热固性,了解合成纤维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及给环境带来的不利的方面,树立一分为二的辩证地看问题的观点。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实验用品:(第2课时用)聚乙烯塑料碎片,酒精灯,试管,试管夹。

教学策略:1、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此基础通过第一部分有机化合物中的“活动与探究”填写并分析一些具体物质的化学式,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自己归纳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机化合物中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的不同使得有机物种类繁多,数目异常庞大。

2、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3、通过实验了解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的热塑性和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的热固性,通过讨论了解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如何封口,电木插座破裂后能否热修补,进一步理解高分子材料的热塑性和热固性。

4、通过活动与探究了解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各自的优缺点。

5、通过活动与探究了解服装的纤维种类和了解不同纤维制成的服装在洗涤熨汤时的注意事项。

6、通过讨论了解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7、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新型有机合成材料在宇航、建筑、机器人仿生和医药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有机化合物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P99上表格。

生:填写表格,抽一学生回答。

师:请同学分析前五种物质在组成元素上有什么特点?甲烷、乙醇、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归纳列出化合物的简单分类。

说明:在含碳的化合物中,CO 、CO 2、H 2CO 3、碳酸盐,碳酸氢盐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是无机化合物。

提问:有机化合物除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哪些元素?为什么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

生:看书讨论,抽一个同学回答。

师:讲评,归纳。

第二课进二、有机合成材料师:我们知道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如淀粉,蛋白质等,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

用有机高分子合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中有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简称合成材料。

生:看书理解。

⎩⎨⎧碳酸氢盐碳酸盐除开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化合物,CO H CO CO ,,,,::322师:有机合成材料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生:看书归纳师:演示[实验12——1]生:观察,描述现象,讨论聚乙烯塑料有什么性质?师:归纳总结。

提问:具有热塑性的高分子材料有哪些特点?哪些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固性?具有热固性的材料有什么特点?生:讨论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应如何封口?电木插座破裂后能否热修补?抽一学生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