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济南的冬天优质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
【课型】教读课
【教学目标】
1、(1)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了解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理清脉络。
(2)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了解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及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之情。
2、本单元安排的课文内容是以大自然为主题的,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和体验欣赏、揣摩课文优美的语言。
3、(1)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情景交融的优美语言,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2)教学重点:掌握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握文章中济南的冬天的主要特点。
4、本文的教学主要是面向普通的七年级学生,对于写景抒情的文章已经初步具有鉴赏能力。并且,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喻、排比等写法,为掌握拟人的修辞手法奠定了一定基础,主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感闻,体味文章的优美语言,抒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教学方法】画面再现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音乐伴奏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了解老舍的平生。
2、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二、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经历过冬天,说到北方冬天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白雪皑皑的画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会想到呼啸的北风,朔风怒号,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总之,北方的冬天在我们的印象里就是既有美丽的雪景,又有刺骨的寒风。然而,在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而且冬天里不仅没有呼啸的寒风,更有着无限的温暖,那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冒
着点热气,同学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老舍的脚步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温情吧。三、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济南的冬天》是作者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四、检查预习
济南(jǐ)伦敦(dūn)镶(xiāng)水藻(zǎo)贮蓄(zhù)
发髻(jì)澄清(chéng)着落(zhuó)看护(kān)
五、走进文本
(一)通读文本:
1、听音感知,巩固生词,掌握文章大意。
2、再次阅读课文,划分文章段落。
第一部分(1段):写济南冬天的温晴。
第二部分(2~4段):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第三部分(5段):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二)深入探究
1、思考: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济南冬天的“温晴”。
2、思考: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明确】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与北平冬天的多风、伦敦的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作对比,写出济南
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特点。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三)合作探究
思考: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了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的冬天?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尝试用画图的形式进行概括。
【明确】(1)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
①山景:阳光朗照下的山:一圈小山像个摇篮;薄雪覆盖下的山: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城外的远山:小村庄卧在山坡上。②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济南冬天鲜亮明丽的色彩。
(2)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3)文章的描写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空灵水景图。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梳理了这篇文章的脉络结构,并且分析归纳了文章描写的几幅冬日雪景图,同学们课后熟读课文,下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的语言美。
七、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摘抄精彩语句,积累语言材料,并找出文中的拟人句。
八、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北平的风——济南的暖
第一部分<1>济南冬天的温晴:对比伦敦的雾——济南的晴
热带的毒——济南的温
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第二部分<2~4>济南冬天的山景济南冬天的山景
薄雪覆盖下的山景
第三部分<5>济南冬天的水色:绿、蓝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主要梳理了这篇文章的脉络结构,并且分析归纳了文章描写的几幅冬日雪景图,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的语言美,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描写上的作用。
二、深入文本
(一)语段研习:
重点朗读第三段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景的部分,讨论下面的问题:
1、本段景色描写按照什么顺序展开?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写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2、分析本段修辞手法使用的妙处。
【明确】:①将雪后矮松比作日本的“看护妇”,以松尖的白雪比“一髻儿白花”,生动地写出了雪后青松的秀美形态。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用拟人的手法勾勒出雪后天山相接处一道银白的美景,既生动又形象。
③“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这是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将小山拟人化,描绘出雪后小山娇美的姿态。
(二)品味情感:
默读全文,画出文中贴切且给人以美感的拟人句,体会其对突出事物形神特点的作用。
【明确】:拟人句有以下几句: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里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