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粤教粤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2.12 发霉了 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发霉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发霉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发霉了》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文的进修,学生能够了解发霉的原因、风险及预防措施,培养学生的健康认识和生活习惯。

导学内容:一、快速阅读1. 仔细阅读文章《发霉了》,了解文章大意。

2. 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发霉?- 为什么食物会发霉?- 发霉的食物对人体有哪些风险?- 如何预防食物发霉?二、深入理解1. 仔细阅读文章,找出作者列举的食物容易发霉的原因。

2. 思考:你平时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食物发霉的情况?你是如何处理的?3. 分组讨论:你认为如何可以有效地防止食物发霉?每组提出至少三种方法,并向全班汇报。

三、拓展延伸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发霉对人体的风险有哪些?2. 举手发言:你知道除了食物,还有哪些平时用品容易发霉?如何预防?3. 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宣传海报,向同砚们普及预防食物发霉的知识。

四、知识检测1. 选择题:食物发霉的主要原因是()。

A. 高温B. 潮湿C. 密封D. 阴凉2. 判断题:以下哪种食物容易发霉?()A. 面包B. 饼干C. 罐头食品D. 蔬菜水果3. 简答题:你认为如何有效防止食物发霉?请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五、课后反思1. 你通过本文的进修,对发霉的原因和风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2. 你觉得本文的内容对你的生活有何启发?3. 你以后会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以避免食物发霉的情况发生?通过本篇导学案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发霉的原因、风险及预防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健康认识和生活习惯。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注意食物的保存,健康饮食,遥离发霉食物,保证身体健康。

2.12《发霉了》(26张PPT)教案

2.12《发霉了》(26张PPT)教案
食物发霉了,在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很少有同学知道这个“发霉”现象是怎么产生的,食物发霉过程到底经历了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发霉了”(板书:发霉了)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观察情景图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通过观察情景图,使同学们对食物发霉的原因产生兴趣。
讲授新课
一、活动一橘子发霉了
刚刚我们已经知道,在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食物或衣物发霉的现象。
三、活动三防霉的方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霉菌广泛存在。当条件适宜时,霉菌就会大量地生长、繁殖。食物、衣物等发霉之后,容易产生有毒物质,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1、思考:根据霉菌生长所需的条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防止物品发霉的措施?
2、鱼虾晒干保存。
(依据是减少水分)出示图片
3、将食物放进冰箱保存。
(依据是降低温度)出示图片
什么是酵母菌?酵母菌有什么特点?
(酵母菌是一种由单个细胞构成的真菌,它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
二、问题引入。
1、出示情景图,两个小朋友在客厅里观察橘子,引出疑问
问题1:小男孩手中拿着什么?
(小男孩手中拿着一盆金桔。)
问题2:仔细观察掉下来的橘子有什么特点?
(我发现掉下来的橘子发霉了。)
问题3:为什么橘子会发霉呢?能用放大镜点。
知道霉菌的生长环境特点。
通过思考交流,知道一些防霉的方法。
课堂练习
简答题。
1、怎样的环境有利于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答:水分、温度都会影响霉菌的生长,潮湿、温暖的环境更有利于霉菌生长和繁殖。
2、生活中,常用的防霉方法有哪些?
答:生活中,常用的防霉方法有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阳光暴晒和高温杀菌等。
粤教粤科版科学五年级下12课时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粤教粤科版)第11课发霉了(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粤教粤科版)第11课发霉了(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在分组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共同探究,通过讨论、分享心得,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意见,提升沟通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霉菌的生长条件: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质等条件。理解这些条件对于掌握食品发霉的原因至关重要。
-难点解析:通过举例说明,如潮湿的环境容易使面包发霉,引导学生理解水分对霉菌生长的影响;通过观察不同温度下霉菌生长的速度,使学生了解温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展示霉菌在不同有机物质上的生长情况,帮助学生掌握有机物质对霉菌生长的重要性。
(2)防止食品发霉方法的实践应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学生可能难以掌握。
2.教学课件:展示霉菌的生长过程及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发霉的面包、水果等图片,引发学生对霉菌产生的原因和如何防止食品发霉的兴趣。
2.新课导入(10分钟)
介绍霉菌的生长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了解霉菌的生长过程。
3.实践环节(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霉菌的生长情况,讨论并总结霉菌的生长条件。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生物生长的条件,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4)参加科学竞赛:鼓励学生参加与食品安全、微生物相关的科学竞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发霉了》教案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发霉了》教案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发霉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节《发霉了》,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食物发霉的原因,学会如何预防食物发霉,并掌握保护身体健康的方法。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食物发霉的原因,知道如何预防食物发霉,并掌握保护身体健康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增强学生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和保护身体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食物发霉的原因,知道如何预防食物发霉,并掌握保护身体健康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食物保存的方法,了解食物发霉的危害,知道如何保护身体健康。

四、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实践经验,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了解食物发霉的原因,并掌握预防食物发霉和保护身体健康的方法。

但是,学生对于食物发霉危害的认识可能比较模糊,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引入话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什么?(学生回答:发霉了)2.出示一些发霉的食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这些食物会发霉?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食物发霉的原因有哪些?第二环节:讲授新课1.讲解食物发霉的原因:温度、湿度、氧气和营养等因素的作用。

2.讲解食物发霉的危害:会产生毒素,对人体健康有害。

3.讲解预防食物发霉的方法:保持食物干燥、通风、清洁,避免交叉污染等方法。

4.讲解保护身体健康的方法:避免食用发霉食物,保持饮食卫生等方法。

第三环节:实践探究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两个苹果分别放在干燥和潮湿的环境中,观察苹果的变化。

2.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选择不同的食物,将其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观察食物的变化。

3.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讨论并探究发霉和不发霉的原因。

《发霉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发霉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发霉了》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内容概述:本次作业设计基于电影《发霉了》展开,旨在通过观影与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有关生活、友情、家庭以及成长等主题。

通过此次作业,学生将有机缘深入思考电影中所呈现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以及主题意义,并通过撰写文章或制作PPT等形式,展现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和看法。

二、作业要求:1.观看电影《发霉了》;2.撰写一篇800字以上的影评或制作一份PPT,对电影进行分析和评判;3.结合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思考生活、友情、家庭、成长等主题;4.作业提交时间为一周后,提交方式可选择线上或线下。

三、作业评分标准:1.对电影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文章或PPT的结构和表达能力;3.对主题的深入思考和见解;4.文字或PPT的排版和设计。

四、作业设计流程:1.学生观看电影《发霉了》,并做好笔记;2.学生根据电影内容撰写影评或制作PPT;3.老师在规守时间内收取学生提交的作业,并进行评分;4.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反馈。

五、作业设计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2.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重要主题,并表达自己的见解;3.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和PPT制作能力;4.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拓展思维。

六、作业设计意义:通过电影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观影的过程中感受和思考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和怀疑,引导他们对自身成长和人生价值进行思考和探索。

同时,通过撰写文章或制作PPT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文化修养。

希望通过此次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电影、文学以及生活本身的热爱和探索欲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1单元7发酵与发霉粤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1单元7发酵与发霉粤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1单元7发酵与发霉粤教版1.7 发酵与发霉⼀、教学⽬标1.科学知识(1)知道酵母菌能使⾯团发酵。

(2)知道微⽣物的⽣长和繁殖需要空⽓、⽔分和适宜的温度。

(3)了解破坏霉菌⽣长的环境能有效防霉。

2.科学探究(1)通过发⾯团实验,培养观察、⽐较和描述的能⼒。

(2)通过调查⽣活中霉菌的活动,学习科学调查的⽅法。

3.科学态度(1)对发酵和发霉的⽣活现象产⽣探究兴趣。

(2)养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

⼆、教学指引1.活动安排思路2.活动指引任务驱动页⽣活情境:在妍妍家的厨房,妈妈在发⾯团。

妍妍和琪琪在旁边观察。

产⽣问题:⼩⾯团为什么会发得那么⼤”驱动任务:发⾯是学⽣常见的⼀种⽣活⾏为,但是,学⽣不了解⾯粉为什么会“发”起来,更不会知道是微⽣物的作⽤。

因此,就产⽣让学⽣经历发⾯过程,了解发⾯原理的任务。

活动1 发⾯团本活动让学⽣通过动⼿做“发⾯团”的对照实验,发现⾯团发起来的秘密——酵母菌在起作⽤。

(图⽚说明:左图为加⼲酵母粉,中图为加⽔,右图为搅拌。

)我国古代的读书⼈,从上学之⽇起,就⽇诵不辍,⼀般在⼏年内就能识记⼏千个汉字,熟记⼏百篇⽂章,写出的诗⽂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成为满腹经纶的⽂⼈。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年书的⾼中毕业⽣甚⾄⼤学⽣,竟提起作⽂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章呢?吕叔湘先⽣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学语⽂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毕业⽣语⽂⽔平低,……⼗⼏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年的时间,⼆千七百多课时,⽤来学本国语⽂,却是⼤多数不过关,岂⾮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物。

特别是写议论⽂,初中⽔平以上的学⽣都知道议论⽂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7 发酵与发霉粤教版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7 发酵与发霉粤教版
1(图片:面包)谈话:老师前些天做了些面包,但当时吃不完,放一边了。过了几天发现它的时候已经发霉了。(出示图片:发霉的面包)
2过渡揭题:做面包需要发面,面包放久了不吃会发霉。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今天我们来聊聊发霉与发酵的事情。(板书课题)
3展示目标,组织学生阅读课本
in
1问:发面团的步骤?发面团活动的目的是?(1、准备两个小盆,每个小盆分别放100克面粉。在其中一个小盆里加少许干酵母粉,另一个不加。2、在两个小盆里分别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3、分别把两块面团充分地揉捏,直至面团成型,不再发黏为止。4、把揉好的面团分别放进两个盆里,用塑料薄膜覆盖,在常温下放置。)
1酵母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什么条件?
2如何预防霉菌?
3应用:小明奶奶买了一条鱼,怎样才能让这条鱼保存的时间久一些呢?
板书设计发酵与发霉一发面团:对比实验二、酵母菌:真菌
三、霉菌的生长环境:温暖潮湿(适当的空气,水,温度)
预防霉菌:破坏生活环境
达标检测
1酵母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什么条件?
课题:《发酵与发霉》五年级
教学目标
1.能说出面团发酵的秘密
2.能说出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需的条件
3.了解有效防霉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能说出面团发酵的秘密
2能说出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需的条件
3了解有效防霉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能说出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需的条件
2了解有效防霉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
环节时间
师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自主探究。10min
2如何预防霉菌?
教学后记
1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衣服或者食物发霉。回想一下,你一般会在什么情况下看到发霉的物体?霉菌的颜是怎样的?

《发霉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发霉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发霉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霉的成因及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2.进修实行预防和处理方法来防止食物和环境霉菌污染。

3.培育同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适用对象:中级教育学校生。

三、教学内容:1.发霉的成因及发展条件。

2.发霉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3.预防食物和环境发霉的方法。

4.处理发霉食物和环境的方法。

四、教学方式:1.讲解:通过老师讲解发霉的成因及风险,引发同砚对问题的沉思。

2.试验:让同砚观察试验室里不同环境下食物的发霉状况,提高他们对发霉现象的直观熟识。

3.谈论:组织同砚盘绕发霉问题展开谈论,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4.小组活动:以小组形式让同砚制定预防发霉的规划,培育团队合作能力。

五、作业要求:1.观察家中食物或环境中的发霉现象,拍照并记录。

2.针对家中发霉状况,制定预防和处理发霉的规划。

3.小组展示预防发霉的方法和效果。

六、评判方式:1.观察同砚在试验中和小组活动中的表现。

2.评判同砚提交的发霉现象观察记录和预防发霉的规划是否合理。

3.评判同砚在小组展示中呈现的预防发霉方法及效果是否好用。

七、延伸进修:1.观察不同季节下食物发霉的状况。

2.了解不同地区对于发霉问题的处理方法。

3.进修发霉检测的科学方法。

通过《发霉了》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同砚将能更深度地了解发霉现象及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培育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更好地预防和处理发霉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时一、教学背景《发霉了》是一本由余华所著的小说,通过一个村落故事揭示了生活的边缘和人性的复杂。

本作业设计旨在让同砚深度了解小说的内涵,通过分析、沉思和表达,提升同砚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说《发霉了》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进步和主题。

3. 精通文学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4. 培育同砚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作者介绍:余华简介及代表作品。

最新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发霉了》优质课件

最新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发霉了》优质课件
花盆里既潮湿又 阴暗。
8
霉菌的生活环境 寻找身边哪里有发霉的物品,记录霉菌生活环境的特点。
为什么靠近窗 口的墙壁容易发 霉?
9
霉菌的生活环境
10
防霉的方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霉菌广泛存在。当条件适 宜时,霉菌就会大量地生长、 繁殖。食物、衣物 等发霉之后,容易产生有毒物质,危害人们的身 体健康。
11
学法指导: 1.学会抓住重点,巧妙疑问。 2.指导能够大胆质疑。 3.学会带着疑问去查阅资料变有疑为无疑。 4.能够将生活中的小疑问通过学生间的质疑利用科学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5.通过质疑,能够解释一些现象,培养敢于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在学习了“探索宇宙”一文,了解了宇宙的奥秘,认识了探索 宇宙的意义。 6.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研究的一部分。 (二)自学环节自学的目的在于学习科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探究的技能和技巧,并改变以 往的教师——学生的单向信息流程为教师——学生的双向交互的信息流程的学习模式,强化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强化学生学生的主动性, 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学习能力。 学法指导: 1.学会阅读课文,根据导学提纲分析重点、难点。 2.学会理论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通过学习“巧妙的结构“能够对常见建筑物分类: 电视塔——屋架结构,凉亭——支柱结构,大坝——实心结构 3.学会实验操作,能独立完成一些小制作 4.学会科学活动的过程、分类。 5.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 初步学会整理信息的方法。 (三)交流环节交流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善 于表达的学习效果,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关系.
防霉的方法 根据霉菌生长所需的条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防止物品发霉的措施?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12课.《发霉了》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12课.《发霉了》

五年级下册第12 课《发霉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发霉了》是《科学》五年级下册“微观生命世界”单元的第六课。

本课从学生较为熟悉的发霉现象入手,在观察发霉物体的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霉菌这种微生物是物体发霉的原因所在。

学生通过对霉菌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进行探究,了解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对霉菌生长的影响,并理解生活中防霉方法的科学依据。

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

活动1“橘子发霉了”,引领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去观察发霉的橘子;活动2“霉菌生活的环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霉菌生活的环境,初步了解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对霉菌生长的影响;活动3“防霉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储存食物的几种方法,并根据霉菌生长的条件对防霉方法进行科学的解释。

二、学情分析在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食物或衣物发霉的现象,大多数学生也有这个生活经验,了解这种现象。

但是,很少有学生知道发霉是由霉菌引起的,也没有仔细观察过霉菌。

因此,本课在前面几课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霉菌在什么条件下会引起物品发霉,并根据霉菌生长的特点,了解防霉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 知道霉菌是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2. 知道霉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3. 了解破坏霉菌生长的环境能有效防霉。

4. 通过调查生活中防霉的手段,学习科学调查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霉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调查霉菌的生活环境,并利用霉菌生长的条件对防霉方法进行科学的解释。

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发霉的物体、透明密封袋、放大镜、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情境:客厅里的年橘已经掉果,稀稀落落,花盆里还有几个已经发霉的橘子。

波波正把年橘搬走。

琪琪在旁边帮忙。

问题:用放大镜能看清楚霉是什么样子的吗?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和经验发表看法。

任务:关注物体发霉的现象,了解微生物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五下科学《发霉与防霉》教学设计第2课时

五下科学《发霉与防霉》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三、课后拓展
用剩米饭、馒头或面包培养霉菌,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将设计方案、观察记录以及结论整理在资料袋内,一周后带回课堂汇报、分享。
当堂
检测
在什么样的水分和温度条件下,物品更容易发霉?
板书 设计
作业
设计
我们确定物品已经“发霉”的依据是什么?这些物品有哪些特征?
教学
反思
2.讨论、汇报:要如何为该实验创设环境条件?哪些保持不变,哪些需要改变,如何改变?
3.交流:根据我们刚刚设计的实验,你能预测可能出现的现象有哪些吗?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进行独立的实验设计,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由于课时限制,最后的结论只能采用假设的方式给出。学生预测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本课学会设计并分析数据。]
教学设计
总计第( )课时
课题
3.发霉与防霉(2)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培养学生敢于试错的精神。
2.建立拥有防霉手段对人类生存生活具有必要性的认知。
3.知道现成的防霉技术探究方案时,组合出不同的条件进行验证。




一、防霉讨论
1.交流:在生活中,哪些措施可以防霉?
2.分组讨论:这些防霉措施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3.追问:根据这些科学依据,我们可以得出物品发霉的条件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对比,快速排除学生前概念中无争议的防霉举措,再针对有疑义的部分重点解答,最后通过分析、综合,直观列出影响霉菌的条件。]
二、探究发霉
1.谈话:在什么样的水分和温度条件下,物品更容易发霉?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1课教学设计7、完成实验记录结果。

8、分享与交流。

(如果把拱座移开,拱桥就不能再承重了,拱座起到支撑拱桥的作用。

)9、出示拱桥的结构。

分享交流观察拱桥的结构通过实验了解拱座的作用。

认识拱桥的结构课堂小结1、山谷、丘陵、平原和水网密布的地区适合建拱桥。

2、拱桥的承重能力要比梁桥大。

3、拱桥的拱座起到支撑作用。

板书弯弯的拱桥拱形结构增加承重能力。

粤教粤科版科学五年级3课时教学设计实验步骤:(1)、按照计划,将切好的小块拼接成拱圈。

(2)、将重物放在拼接好的拱圈上,直至拱圈下榻。

(3)、记录实验数据。

(出示两幅实验图片)2、展示拼接成果。

3、实验记录:根据实验数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五、得出结论。

1、分享交流:我发现梯形的构建更容易拼接出一个拱圈,而且承重能力更强。

动手实验展示成功分享交流通过实验、观察记录、交流分享,让学生梯形小块更容易拼接,而且承重能力更强。

课堂小结1、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建造的拱桥有木拱桥、石拱桥、混凝土拱桥和钢拱桥等。

2、梯形的构建更容易拼接出一个拱圈,而且承重能力更强。

板书专题探究:拼接拱桥梯形构件拼接的拱圈方形构件拼接的拱圈梯形的构建更容易拼接出一个拱圈,而且承重能力更强。

粤教粤科版科学五年级4课时教学设计2、实验记录:根据实验数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3、分享交流:A、我发现使用悬索的悬索桥承重能力要远远大于拆除悬索的悬索桥承重能力。

B、悬索的作用是增大悬索桥的承重能力。

4、得出结论:使用悬索时,能增大桥面的承重能力,且不易变形。

5、讨论:在悬索桥中,悬索和桥塔分别起了什么作用?(桥塔是支撑悬索的主要构件,若干悬索用于吊起桥面,增强桥面的承重能力。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与同学分享实验结构交流讨论通过观察记录、交流分享,让学生明白有悬索的悬索桥承重能力更强,悬索可以支起桥面。

知道悬索和桥塔的作用课堂小结1、悬索桥的跨度大,主要由悬索、桥塔和桥面组成。

《发霉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发霉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发霉了》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让学生了解发霉的原因和风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健康认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作业内容:1. 学生将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食物或物品,如面包、水果、书籍等,放置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观察其发霉的情况。

2. 学生需要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包括颜色、形状、数量等变化,并分析发霉的原因。

3. 学生需要在观察结束后,结合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三、作业步骤:1. 分组: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确保每组有一定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2. 选择食物或物品:每组选择一种食物或物品,确保种类不重复,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验条件进行选择。

3. 确定环境条件:每组确定放置食物或物品的环境条件,如潮湿、通风、阳光充足等。

4. 观察记录:学生每天观察食物或物品的变化,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包括文字描述和图片等。

5. 分析原因: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发霉的原因,可以结合教室知识和实验结果进行诠释。

6. 撰写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7. 展示效果:每组在教室上展示实验效果和报告,与其他组分享实验经验和心得。

四、评判标准:1. 实验设计:是否符合实验目标,环境条件是否合理选择。

2. 观察记录:是否详细准确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包括文字描述和图片等。

3. 分析能力:是否能够准确分析发霉的原因,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合理诠释。

4. 实验报告:是否完备准确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5. 合作认识:是否能够积极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展示团队合作精神。

五、延伸拓展:1.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食物或物品进行发霉实验,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发霉情况。

2. 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如何预防食物或物品发霉,提出自己的预防方法和建议。

五下科学《发霉与防霉》教学设计第1课时

五下科学《发霉与防霉》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总计第()课时
教学流程
(2)按约定,规范(安全)操作;
(3)进行简单的观察记录。

4.交流: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靠孢子繁殖的霉菌都会产生丝状的菌丝
5.小结:靠孢子繁殖的霉菌都会产生丝状的菌丝,随着精密度的提高,我们能观察到微生物更多的细节。

[设计意图:通过肉眼、使用放大镜、显微镜构建出“随着精密度的提高,我们能观察到微生物更多的细节”的概念。


当堂
检测
在生活中,哪些措施可以防霉?
板书
设计
作业
设计
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哪些场景能发现发霉的现象?
教学
反思。

《发霉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发霉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发霉了》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最近生活中是否有什么事情让你感觉到心情沮丧,是否有人或者物体被忽略了,甚至被遗忘了。

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发霉了》,就是关于一个被遗忘的水果的故事。

二、整体理解1. 请大家简单描述一下《发霉了》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 你认为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三、细节理解1. 主人公苹果被放在一个遥远的角落,被遗忘了。

你觉得为什么有些水果会被忽视,被遗忘呢?2. 当苹果发现自己发霉了的时候,他感到非常伤心和无助。

你觉得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像苹果这样被遗忘的人或物体呢?我们应该如何去关心和珍惜这些被遗忘的存在?3. 故事最后,主人公发现自己被重新发现,并且被赋予了新的价值。

你认为这个结局想要表达什么寓意呢?四、拓展思考1.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苹果被遗忘的情况?在你的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这种情况的呢?2. 除了水果,我们身边还会有很多被遗忘或者被忽视的人或事物,你可以举例说明并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遗忘的存在。

五、总结今天我们通过讨论《发霉了》这个故事,了解到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有它们存在的意义,都值得被尊重和关注。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关心和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不要忽视那些被遗忘的存在,让他们重新焕发生机,展现新的价值。

愿我们的世界充满关爱与尊重。

第二课时一、导言在生活中,发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不仅在食品中会出现,也可能在其他物品上发生。

本导学案将以《发霉了》为主题,准备了相关内容供学生学习,以帮助他们了解发霉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方法。

二、学习目标1. 了解发霉的原因和条件。

2. 掌握发霉对人体的危害。

3. 学会预防发霉的方法。

三、学习内容1. 什么是发霉?2. 发霉的原因和条件。

3. 发霉对人体的危害。

4. 预防发霉的方法。

四、学习方法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发霉的原因和危害。

2.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发霉的预防方法。

3.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7 发酵与发霉|粤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7 发酵与发霉|粤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发酵和发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知道酵母菌能使面团发酵。

(2)知道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3)了解破坏霉菌生长的环境能有效防霉。

(二)科学探究(1)通过发面团实验,培养观察、比较、描述的能力。

(2)通过调查生活中霉菌的活动,学习科学调查的方法。

(三)科学态度(1)对发酵和发霉的生活现象产生探究兴趣(2)养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酵母菌能使面团发酵,霉菌能使物体发霉。

教学难点:通过调查生活中的霉菌,知道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需要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三、教学准备面粉、酵母菌、清水、记录表格、多媒体教学仪器、教学P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任务驱动导入:出示课本图片。

问题:你见过发酵后的面团吗?(引导学生描述事实)思考是什么使面团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目的:创设活动情境,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

(二)发面的秘密导入:出示发面团所用到的材料。

问题:怎样发面团呢?演示:向学生演示发面团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制作过程。

观察:观察面团发酵前后在颜色、大小、气味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讨论:制作过程中,你认为使面团发大的最关键一个步骤是什么?把自己的猜测写下来,并汇报交流。

媒体:出示酵母菌实物(千酵母粉)。

指导:这是发面时添加在面粉里的酵母菌,仔细观察,并描述。

观察:分小组观察酵母粉的外形特征(形状、大小、颜色、气味)。

汇报: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引导:引导学生留意发酵后的面团有酵母菌的气味。

讲述:酵母菌是怎样使面团发起来的呢?出示酵母菌放大图。

它是真菌的一种,和细菌一样,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

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糖类分解。

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这就是发酵现象。

问题: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到哪里去了?请根据发面团实验及酵母菌的作用进行分析。

《发霉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发霉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发霉了》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理解小说《发霉了》的主题和核心思想;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发展变化;3. 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并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4. 探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5.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导学内容:1. 阅读小说《发霉了》;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3. 探讨小说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4. 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

三、导学过程:1. 阅读与思考(20分钟)首先让学生独立阅读小说《发霉了》,并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 小说中的主题是什么?- 你觉得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如何?- 作者通过哪些情节展现出主题?- 有哪些情节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2.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 你们对主人公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小说中的反派角色对主人公有何影响?- 小说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是否能给出具体例子?- 你们认为小说的结局是否圆满?为什么?3. 知识梳理(10分钟)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对小说中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和象征意义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对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

4. 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15分钟)让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比如写一篇读后感、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分析小说的主题等。

四、课后作业:1. 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练习;2. 写一篇反思小说《发霉了》的文章,探讨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看法;3. 研究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并与同学分享你的发现。

五、扩展阅读:推荐学生可以阅读其他类似题材的小说,比如《追风筝的人》、《百年孤独》等,拓展他们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小说《发霉了》的作者和背景;2. 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故事背景;3.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4. 探讨小说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导学内容一、作者介绍小说《发霉了》的作者是中国知名作家韩寒,他是一位90后作家,以其幽默机智的文字风格和独特的观点深受读者喜爱。

2024新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 微观生命世界《发霉了》优质课件

2024新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 微观生命世界《发霉了》优质课件

实验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4.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科学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学生需要培养科学思维能
力,例如通过科学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
知识。
新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2.11 发霉了
第2单元 微观生命世界
发面团 发酵的秘密 常见的食用菌
2
发面团
在生活中,人们常通过发酵的方法,将面粉制作成各 种食物。
3
有些微生物能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 食物。
4
发面团
在两个碗中加入等量面粉,其中一个添加少许干酵母 粉。再分别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后揉成面团。将揉 好的面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两块面团的 变化,比较经 过发酵和未经发酵的面团有什么不同。
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式,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实践,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例如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探究科学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3. 注重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科学实验能力是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学生需要注重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实验课程、科学
9
揭开微生物的奥秘
10
发酵的秘密
酵母菌是一种由单个细胞组成的真菌,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 自然界中还有一些由多个细胞组成的大型真菌,如蘑菇、木耳等,它们是 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11
常见的食用菌
食用菌是指可供人们食用的 大型真菌。到菜市场里进行调 查,了解有哪些 常见的食用菌。
12
小学科学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的重要阶段,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提高
发霉的食物、霉菌
课堂小结
1、发霉是由于霉菌的大量繁殖和生长引起的。
2、水分、温度都会影响霉菌的生长,潮湿、温暖的环境更有利于霉菌生长和繁殖。
3、通过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霉菌的生长和繁殖,能有效地防霉。
板书
通过交流,了解霉菌的形态特点。
知道霉菌的生长环境特点。
通过思考交流,知道一些防霉的方法。
课堂练习
简答题。
1、怎样的环境有利于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答:水分、温度都会影响霉菌的生长,潮湿、温暖的环境更有利于霉菌生长和繁殖。
2、生活中,常用的防霉方法有哪些?
答:生活中,常用的防霉方法有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阳光暴晒和高温杀菌等。
2、乐于参加观察、调查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任务。
重点
了解霉菌的危害、形成条件及防霉方法。
难点
对霉菌的形成条件的了解,从而制定防霉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课前问答。
1、思考:干酵母粉为什么可以让面发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因为在干酵母粉里,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菌。)出示图片
5、实验步骤:
(1)戴:戴上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2)看:用放大镜观察放在透明保鲜袋中的发霉食物。
(3)记:记录观察结果(图文结合)。
(4)洗:观察结束,马上洗手。
注意事项:不要直接接触发霉的物体,也不要用鼻子闻。
6、观察发现: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A、霉菌颜色多样:白色、黄色、青绿色、黑色…。
B、霉菌形状各异:绒毛状、絮状、蛛网状…。
4、使用除湿盒、除湿机除湿。
(依据是减少水分)出示图片
5、高温加热消毒餐具。
(依据是高温杀菌)出示图片
6小结:通过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霉菌的生长和繁殖,能有效地防霉。
(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阳光暴晒和高温杀菌)
观察发霉现象
观察霉菌
思考交流
思考交流
观察记录
思考交流
通过概观察,知道发霉现象是由霉菌引起的。
通过动手实验,观察霉菌的样子,使学生对霉菌有更深的了解。
三、活动三 防霉的方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霉菌广泛存在。当条件适宜时,霉菌就会大量地生长、繁殖。食物、衣物等发霉之后,容易产生有毒物质,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1、思考:根据霉菌生长所需的条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防止物品发霉的措施?
2、鱼虾晒干保存。
(依据是减少水分)出示图片
3、将食物放进冰箱保存。
(依据是降低温度)出示图片
食物发霉了,在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很少有同学知道这个“发霉”现象是怎么产生的,食物发霉过程到底经历了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发霉了”(板书:发霉了)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观察情景图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通过观察情景图,使同学们对食物发霉的原因产生兴趣。
讲授新课
1、活动一 橘子发霉了
刚刚我们已经知道,在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食物或衣物发霉的现象。
1、思考:它们为什么会发霉呢?
(出示图片)因为发霉是由于霉菌在食物或衣物上大量繁殖和生长引起的。
2、继续思考: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到霉菌的样子吗?
(因为霉菌个体较小,要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出示图片
3、任务:观察霉菌。
4、思考:观察霉菌时,我们要用到哪些工具和材料呢?
(发霉的食物、放大镜、口罩、一次性手套、透明保鲜袋)
7、观看视频,了解霉菌。
二、活动二 霉菌生活的环境
刚刚我们已经通过视频基本了解了霉菌。
1、思考:植物和动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空气、阳光等。霉菌的生长繁殖是否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出示发霉的图片)
2、任务:寻找身边哪里有发霉的物品,记录霉菌生活环境的特点。
(出示记录的表格)
2、小结:水分、温度都会影响霉菌的生长,潮湿、温暖的环境更有利于霉菌生长和繁殖。
粤教粤科版科学五年级下1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发霉了
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学习
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发霉现象;
2、知道霉菌的生长、繁殖条件;
3、了解破坏霉菌生长的环境能有效防霉。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发现发霉的物体上有很大霉菌。
2、通过调查生活中霉菌的活动,学习科学调查的方法。
科学态度
1、对发霉的生活现象产生探究兴趣。
什么是酵母菌?酵母菌有什么特点?
(酵母菌是一种由单个细胞构成的真菌,它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
2、问题引入。
1、出示情景图,两个小朋友在客厅里观察橘子,引出疑问
问题1:小男孩手中拿着什么?
(小男孩手中拿着一盆金桔。)
问题2:仔细观察掉下来的橘子有什么特点?
(我发现掉下来的橘子发霉了。)
问题3:为什么橘子会发霉呢?能用放大镜看清楚霉是什么样子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