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教材)《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导学案+课后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后习题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后习题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含答案解析)

第2课时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C.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所以高茎是显性性状D.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答案:A解析: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即发生了性状分离,则亲代有耳垂的个体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会出现纯合子。

亲代和子代都既有高茎性状,又有矮茎性状,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

杂合子的测交后代中会出现纯合子,如Aa×aa→Aa、aa(纯合子)。

2.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①F1产生的配子的比例②F2的性状分离比③F1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④亲本杂交后代的表型比例⑤F2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A.①②B.③④C.②③⑤D.①③答案:D解析: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F2的表型比例为3∶1;F1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1;两亲本杂交后代F1只表现显性性状;F2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AA∶Aa∶aa=1∶2∶1,其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不是1∶1。

3.已知某高等植物M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若让其自交或测交,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让M自交,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一定为3∶1B.让M连续自交可以培育能稳定遗传的优良显性品种C.若让M测交,则一般情况下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类型D.M测交后代的性状类型及其比例取决于M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答案:A解析:杂合子自交,性状分离比为3∶1,是在统计大量数据后得出的,所以让M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不一定为3∶1,A项错误。

杂合子连续自交,淘汰掉不需要的隐性个体,可以培育能稳定遗传的优良显性品种,B项正确。

若让M测交,即Aa×aa,因Aa植株能产生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不考虑致死问题),而aa植株只能产生一种配子a,所以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为1∶1,可见M测交后代的性状类型及其比例取决于M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C、D两项正确。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13:1 1 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13:1 1 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对点训练]题组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模拟的是雌、雄亲本产生配子B.正常情况下雌配子较雄配子体积大,所以要选大小两种小球C.每次从两个小桶中抓取的小球记录后要放回原桶D.统计40次,小球组合中AA、Aa、aa的数量应为10、20、10[答案] C[解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模拟的是生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选取的小球大小应该相同,统计的次数足够多,小球组合中AA、Aa、aa的数量比接近1∶2∶1。

2.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遗传因子。

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

此操作模拟了()①一对遗传因子的分离②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④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A[解析]每个装置中的D和d棋子可以看作遗传因子组成为Dd的个体产生的两种配子,且数量比为1∶1。

从两个装置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模拟了一对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的分离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故①③正确;通常,生物体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故②错误;本实验不能模拟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要模拟测交实验,必须有一装置中只含有d ,故④错误。

3.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从甲小桶(桶内小球为D 、d ,代表雌配子)和乙小桶(桶内小球为D 、d ,代表雄配子)内分别抓取50~100次,统计组合DD ∶Dd ∶dd 约为( )A .3∶1∶3B .1∶1∶1C .1∶2∶1D .2∶1∶2[答案] C[解析] 样本越大,实验结果就越接近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例。

从每个小桶内抓取D 或d的概率均为12,从一个小桶内抓取的D 、d 与另一个小桶内抓取的D 、d 的组合方式有4种。

因而,最后得到DD 、Dd 、dd 的组合比例为14∶24∶14=1∶2∶1。

人教版必修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作业

人教版必修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作业

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72.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23.假说—演绎法、分离定律3,4,5,84.综合应用6,9,10 1.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所用材料或实验过程与所模拟的内容一致的是( C )选项所用材料或实验过程模拟内容A 甲、乙两个小桶雌、雄配子B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D和d配子的比例C 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 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雌(或雄)配子内D和d的随机结合解析: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上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抓取时,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表示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在孟德尔的实验中,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 C )A.环境条件的影响B.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遗传因子C.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D.F1产生配子的数量解析:测交实验中,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由于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中只含有隐性遗传因子,不会掩盖F1配子中的遗传因子,因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代表了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该研究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D )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过程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交和反交实验D.若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则可验证基因分离定律解析:孟德尔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可以彼此分离”;孟德尔时代还没有发现减数分裂,孟德尔在提出假说的基础上进行演绎推理;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若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则证明F1可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证明分离定律的正确性。

4.牛的毛色遗传黑色对棕色是显性,要确定一头黑母牛是否为纯合子,选用和它交配的牛最好是( B )A.纯种黑公牛B.棕色公牛C.杂种黑公牛D.杂色花公牛解析:由于牛的毛色遗传黑色对棕色是显性,所以黑母牛可能是显性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11:1 1 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11:1 1 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1.测交后代的种类和比例是由下列哪一项来决定的()A.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B.F1配子的种类和比例C.隐性个体的配子D.显性基因2.测交实验是指让()A.F1个体之间进行杂交B.F1个体与显性母本杂交C.F1个体与隐性父本杂交D.F1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3.在遗传实验中,测交指F1与()相交。

A.双亲之一B.显性亲本C.隐性类型D.杂合体个体4.根据测交结果,不能够()A.判断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B.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C.判断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D.判断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比例5.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

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的一项是()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6.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分别同时从甲小桶和乙小桶抓取彩球50~100次,统计彩球组合为DD的比例为()A.1/3B.1/5C.1/2D.1/47.在“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若D代表高茎遗传因子,d代表矮茎遗传因子,那么从两个小桶内各取出一个小球,组合后能表示出高茎的概率是多少( )A.1/2B.1/4C.1/3D.3/48.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中( )A.所有的统计结果都等于3∶1B.统计的样本足够大时才符合3∶1C.性状按3∶1的比例出现D.统计的样本越小越接近3∶19.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四次抓取是DD的概率是( )A.1/4B.1/2C.0D.110.如果从两个小桶内重复抓取一次小球,在取出小球前,你估算是DD组合的概率为( ) A.0B.1/4C.1/2D.111.在小桶内放两种小球(标有D 、d)各20个,从中抓取1个小球,取出前,你估计抓到d 小球的概率是()A.1/40B.1/20C.1/10D.1/212.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本实验模拟的是雌、雄亲本产生配子B.正常情况下雌配子较雄配子体积大,所以要选大小两种小球C.每次从两个小桶中抓取的小球记录后要放回原桶D.统计40次,小球组合中AA 、Aa、aa的数量应为10、20、1013.对遗传因子组合形式为Dd的高等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和种类数描述正确的是()A.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种类数相同B.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种类数不相同C.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种类数不相同D.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种类数相同14.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进行组合,模拟的是()A.雌、雄生殖器官B.雌、雄亲本产生配子C.生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遗传因子的分离15.某同学在利用红色彩球(标记D)和绿色彩球(标记d)进行“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A.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B.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C.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均小桶中的彩球D.在抓取10次后记录并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16.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某同学在甲、乙两只桶内均装有两种颜色的乒乓球各10个,该同学模拟的是( )A.F2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进入两个配子B.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进入两个配子C.F1的遗传因子组成D.F1与隐性类型亲本的测交17.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统计过的小球都要重新放回桶内,其原因是()A.保证两种配子的数目相等B.避免小球的丢失C.小球可能再次使用D.避免人为误差18.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①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②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④F2不同的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⑤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⑥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A.①②⑤⑥B.①③④⑥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19.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彩球大小、形状、质地、重量等要一致B.每次抓彩球以前必须摇动小桶,使彩球充分混合C.每次抓彩球,统计的彩球不必放回桶内,重复进行多次即可D.抓彩球时应双手同时进行,最好闭眼20.为了加深对分离定律的理解,某同学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 、d)。

高中生物 第1章第1节 第2课时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1章第1节 第2课时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基础对点]知识点一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分别同时从甲小桶和乙小桶抓取小球50~100次,统计小球组合为DD 的比例为( )A .1/3B .1/4C .1/2D .1/5答案 B解析 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每个小桶内的两种颜色小球数目相等,即D∶d=1∶1,该实验从两个小桶内随机抓取小球放在一起,模拟的是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因此分别同时从甲小桶和乙小桶抓取小球50~100次,统计小球组合为DD 的比例为12×12=14,B 正确,A 、C 、D 错误。

2.某同学做了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

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

结果DD∶Dd∶dd=12∶6∶2,他感到失望。

下列给他的建议和理由中不合理的是( )A .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B .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C .重复抓50~100次,保证实验统计样本数目足够大D .将某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到一半,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答案 D解析 使用方形积木可能使两种积木混合不均匀,因此应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A 正确;如果每次抓取后没有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会使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不相等,所以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B 正确;重复抓取50~100次,保证足够大的样本数,以减少实验误差,C 正确;小桶中配子的数目若过少,误差将会增大,不能保证两种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且该实验不需要保证雌配子数量比雄配子数量少,D 错误。

知识点二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3.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有( )①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 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 ③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④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比例 ⑤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雌配子比例 ⑥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雄配子比例A .①②④⑤⑥B .①③⑤⑥C .①③④⑤D .①③④⑥答案 B解析孟德尔杂交实验中子一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则子一代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D∶d=1∶1,①正确;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②错误;子一代D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③正确;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数少于雄配子数,二者比例不是1∶1,④错误;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雌配子比例及不同类型的雄配子比例都是1∶1,⑤⑥正确。

2022新教材高中生物课后练习2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22新教材高中生物课后练习2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如图表示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操作中不规范或不正确的是( )甲乙A.甲、乙两袋中的小球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产生的配子B.甲、乙两袋中小球的数量一定要相同C.该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每次抓完小球记录后需将小球放回原袋B[甲、乙两袋中的小球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产生的雌雄配子,A正确;甲、乙两袋中的小球数量不相同也可,只要保证每袋中两种“配子”的比例为1∶1即可,B错误;该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正确;每次抓完小球记录后,需将小球放回原袋,否则两袋中两种“配子”的比例不再是1∶1,D正确。

]2.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活动中,老师准备了①~⑤五个小桶,在每个小桶中放置12个小球,小球颜色表示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配子,若某同学正在进行“一组相对性状的模拟杂交实验”中模拟F1雌、雄个体产生配子的受精作用,他的选择组合应该为( )①②③④⑤A.雌:①;雄:②B.雌:④;雄:⑤C.雌:③;雄:⑤D.雌:⑤;雄:⑤D[①中只有A,②中只有a,③中A∶a=8∶4,④中B∶b=6∶6=1∶1;⑤中A∶a =6∶6=1∶1。

由于F1雌雄个体都是杂合子,都生成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比例为1∶1,且雌配子和雄配子应该用相同的遗传因子表示,因此该同学的选择组合应该为雌⑤、雄⑤或者雌④、雄④。

]题组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3.下列不是孟德尔进行测交实验的目的的是( )A.检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B.验证孟德尔所提假说的正确性C.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D.检测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D[孟德尔进行的测交实验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以检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A 正确、D错误;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其所提假说的正确性,从而验证了分离定律,B、C正确。

]4.孟德尔在探索遗传定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发现问题的过程采用了杂交、自交两种交配方式B.“测交实验”是对演绎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C.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受精时,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C[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C错误。

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第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课时作业含解析

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第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课时作业含解析

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1。

孟德尔用测交实验检测了()A.雄性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B.雌性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C.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D.F2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2.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

以下关于鉴定一株红果番茄植株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通过与红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B.可通过与黄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C.不能通过该红果植株自交来鉴定D.不能通过与红果杂合子杂交来鉴定3。

小明同学对遗传学有浓厚的兴趣,他进行了如下两次实验。

实验1:用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得到的F1都是高茎植株。

实验2:F1与某豌豆植株杂交,F2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数量基本相等。

实验 2 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是()A.正交B.反交C.自交D.测交4.将某种植物高茎(DD)和矮茎(dd)杂交所得的全部种子播种后,待长出的植株开花时,有的进行同株异花传粉,有的进行异株异花传粉,有的让其自花传粉。

三种方式所得种子混合播种,长出的植株性状表现是()A.无法判断B.高茎︰矮茎=3︰1C.全都是高茎D.B、C两项都有可能5.两只杂合子白羊杂交,接连生下3只白色小羊,若它们再生第4只羊,其毛色()A.一定是白色的B.一定是黑色的C.是白色的可能性大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6.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遗传因子(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遗传因子组成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遗传因子组成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A.儿子、女儿全部为非秃顶B.女儿全部为秃顶,儿子全部为非秃顶C.女儿全为非秃顶,儿子为秃顶或非秃顶D.女儿为秃顶或非秃顶,儿子全为非秃顶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一、单项选择题7.某物种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如图所示,若该对性状的遗传属于不完全显性,则最符合F1表现型的图形是()8.纯合的金鱼草红花品种与白花品种杂交,F1的花色为粉红色。

人教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同步练习(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人教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同步练习(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人教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同步练习(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1. 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的证据是()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B.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C.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出现1∶1 的性状分离比D.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也要分离C[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的假说所用的实验是测交,即F1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产生后代的显、隐性数量之比为1∶1。

]2.把高茎(D)与矮茎(d)豌豆杂交,F1有高茎198株,矮茎189株,由此可推知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应是()A.Dd×dd B.DD×ddC.Dd×Dd D.DD×DDA[F1中高茎∶矮茎≈1∶1,由此可推知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dd。

]3.测交法可用来检验F1是不是纯合子的关键原因是()A.与F1进行测交的个体是隐性纯合子B.测交子代出现不同的表现类型C.测交不受其他花粉等因素的影响D.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D[用测交法检验F1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交配,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含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所以从后代的表现类型和比例可直接得出F1的配子类型和比例。

] 4.通过测交不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A.产生配子的种类B.产生配子的比例C.遗传因子组成D.产生配子的数量D[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性状表现及性状分离比由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决定,与其产生配子的数量无关。

]5.(2021·广东东莞期末)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下列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A.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B.F1产生的配子类型的比例为1∶1C.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为1∶2∶1D.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为1∶1B[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1.(2020山西忻州一中高一月考)下列关于测交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的数量B.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C.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都能稳定遗传D.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性状表现一定相同2.(2019湖北长阳一中高一月考改编)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让F1与矮茎豌豆杂交。

关于测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后,预期了测交结果才进行实验B.测交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去雄的操作C.测交不能用矮茎豌豆作母本D.测交过程中需要两次套纸袋的操作3.(2019湖南株洲二中高二期末)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有()①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③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比④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例⑤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雌配子比例⑥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雄配子比例A.①④⑤⑥B.①③⑤⑥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4.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做了三个实验,他发现问题阶段做的实验和验证假说阶段做的实验分别是()A.自交、杂交测交B.测交、自交杂交C.杂交、自交测交D.杂交、测交自交5.(2020辽宁六校高一期中)“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A.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推测,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中出现了“3∶1”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接近1∶1,则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6.(2019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月考)关于“假说—演绎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结果”——发现问题,提出假说B.“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说C.“测交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寻找规律D.“分离定律的提出”——演绎推理,验证规律题组二分离定律的解题应用7.(2020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一期中)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病,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16:1.1.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16:1.1.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一、选择题1.在甲、乙两个箱子中各放置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表示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箱子可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雌、雄配子B.从箱子中抓取小球随机组合的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甲、乙两个箱子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之比均为1∶1,且两箱子中小球总数一定要相等D.每次抓取的彩球一定要放回原桶中2.某同学利用红球(表示D)和白球(表示d)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其操作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是()A.在代表雌性生殖器官的小桶中放入两色小球各50个,在代表雄性生殖器官的小桶中放入两色小球各100个B.每次抓取之前摇匀桶中小球C.两种小球大小要相同D.抓取10次之后就进行统计分析3.下列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F1×隐性类型→测F1遗传因子组成B.通过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C.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性状表现反向推知的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4.测交后代的种类和比例是由下列哪一项来决定的()A.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B.F1配子的种类和比例C.隐性个体的配子D.显性基因5.科学探究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过程。

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使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A.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B.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C.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约为3∶1D.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性状之比为1∶16.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离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B.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是单独存在的,不会相互融合C .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单独存在的遗传因子要发生分离,所以称分离定律D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后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可随配子遗传给后代7.下列几组比例,最能体现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 .F 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B .F 2的性状表现类型的比例为3∶1C .F 2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为1∶2∶1D .测交后代表现类型的比例为1∶18.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正常(A)对白化(a)为显性。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5:1 1 2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课时作业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5:1 1 2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课时作业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基础过关]1.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若D 代表高茎遗传因子,d 代表矮茎遗传因子,那么从两个小桶内各取出一个小球,组合后能表示高茎的概率是多少( ) A.12B.14C.13D.342.某水稻品种茎秆的高矮是一对相对性状,对两个纯合亲本杂交产生的F 1进行测交,其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 ) A .0B .25%C .50%D .75% 3.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 ) A .遗传因子组成 B .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C .产生配子的数量 D .是否为纯合子4.孟德尔在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做了三个实验,他发现问题阶段做的实验和验证假说阶段做的实验分别是( ) A .自交、杂交 测交 B .测交、自交 杂交 C .杂交、自交 测交 D .杂交、测交 自交5.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具有不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有两种性状出现,则无法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及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B .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与亲本相同的性状,则亲本及子代个体均为纯合子C .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了与亲本不同的性状,则亲代均为杂合子D .某亲本自交,子代出现了两种性状,且性状分离比为3∶1,则占34的子代个体表现的为显性性状6.假说—演绎法的一般程序是( )A .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B.个案研究→综合比较→提出假说→归纳结论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观察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D.个案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归纳综合7.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

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2的性状表现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为1∶2∶1D.测交后代的比为1∶18.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为1∶1B.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C.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D.F1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为1∶1[能力提升]9.用黄色公鼠a分别与黑色母鼠b和c交配,在几次产仔中,母鼠b产仔为9黑6黄,母鼠c产的仔全为黑色(假设c产仔足够多)。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二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作业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二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强化点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①F1产生配子的比②F2性状分离比③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④亲本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⑤F2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A.①②B.③④C.②③⑤D.①③解析F1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答案 D2.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的证据是()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B.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C.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D.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也要分离解析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的假说所用的实验是测交,即F1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产生后代的显、隐性数量之比为1∶1。

答案 C3.孟德尔用测交法来检验F1是不是纯合子,其关键因素是()A.用于测交的隐性亲本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B.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类型及比例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C.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便于统计D.测交便于在不同豌豆个体间授粉解析检验F1是不是纯合子,需要观察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可反映出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B正确。

答案 B强化点2分离定律、假说—演绎法4.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离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B.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是单独存在的,不会相互融合C.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单独存在的遗传因子要发生分离,所以称分离定律D.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后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可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解析孟德尔归纳总结出分离定律的科学实验程序是:杂交实验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假说)→对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验证假说)→分离定律(得出结论),A错误;根据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可以知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这些遗传因子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B错误;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C错误,D正确。

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作业7:1.1.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作业7:1.1.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2.某同学眼睛表现为单眼皮。

据该同学自己介绍,他的父母均为双眼皮,为此他感到有些困惑。

同学们对这一相对性状的遗传作出了以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单眼皮为显性性状B.通过该同学的介绍无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C.这是一种性状分离现象,双眼皮为显性性状D.如果该同学有亲兄弟或亲姐妹,则他们的眼睛只能表现为单眼皮3.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显性遗传因子的个体一定表现显性性状B.显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纯合子C.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通常是杂合子D.后代全为显性,则其双亲必为显性纯合子4.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要确定一株高茎豌豆甲的基因型,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A.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B.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高茎,则甲为纯合子C.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的出现,则甲为杂合子D.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若高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5.将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种子各200粒混合后均匀播种在适宜的环境中,待它们长成植株后,再将高茎豌豆植株所结的480粒种子播种在适宜的环境中,长成的植株() A.全部为高茎B.全部为矮茎C.高茎360株,矮茎120株D.高茎240株,矮茎240株6.猪的白毛对黑毛为显性,要判断一只白毛猪是否为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猪最好是()A.纯种白毛猪B.黑毛猪C.杂种白毛猪D.以上都不对7.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F1×隐性类型→测F1遗传因子组成B.通过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C.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8.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8:1 1 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8:1 1 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2.如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 C.通过测交实验,孟德尔统计测交子代的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4.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世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

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豌豆是自花受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D.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5.下列有关纯合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经减数分裂只产生一个配子B.自交后代性状分离C.纯合子与纯合子杂交,后代全是纯合子D.杂合子自交后代有纯合子出现6.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

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A.5︰1 B.3︰1︰5 C.9︰6 D.1︰17.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为1∶1B.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C.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D.F1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为1∶18.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F1全为高茎,将F1自交得F2,发现F2中高茎∶矮茎为3∶1。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15:1 1 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15:1 1 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一、夯实基础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推理”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例接近1:2:12.对孟德尔关于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叙述正确的是A.在杂交实验中,需在花蕾期同时对父本和母本去雄B.假说的主要内容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依据假说推断,F1能产生数量比例为1∶1的雌雄配子D.假说能解释F1自交出现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D.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4.双亲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

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的儿子且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A.1/8 B.1/4 C.1/3 D.3/45.有甲、乙、丙、丁、戊5只猫。

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猫,丁和戊是长毛猫,甲乙为雌猫,其余是雄猫。

甲和戊的后代全是短毛猫,乙和丁的后代,长毛和短毛小猫均有,欲测定丙猫的基因型,最好选择()A.甲猫B.乙猫C.丁猫D.戊猫6.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图解。

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两个亲本都是纯合子B.高茎对矮茎为显性C.亲本中高茎豌豆作父本或母本实验结果不同D.F2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7.(2018·江苏金陵中学高二学业考试)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2:1,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A.5/6 B.1/6 C.5/18 D.13/18 8.(2019·江苏高二学业考试)下图为某遗传过程图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发生在图中①和②过程B.受精作用发生在图中③过程C.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图中①、②过程中D.图中子代显性个体中纯合子几率是1/2 9.(2018·江苏高二学业考试)已知小麦抗锈病由一对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控制的,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3代,从理论上计算,F3中不抗锈病植株占总数的()A.1/4 B.1/8 C.1/16 D.7/1610.(2019·江苏高考模拟)某种昆虫的翅型有长翅、正常翅、小翅3种类型,依次由常染色体上的C+、C、c基因控制。

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9:1.1.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9:1.1.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1.明确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

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常见的遗传现象。

[教学重难点]1.孟德尔的测交实验。

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方法技巧探究]一.绘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注意规范写法):二.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①两个小桶代表什么?两个小桶中的D小球和d小球代表什么?②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数目都是10个?③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④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的含义是什么?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测交(1)目的:验证(2)预期结果:Dd×→1:1。

根据预期写出测交遗传图解:(3)实验:F1×矮茎→30:34。

分离比接近(4)结论:①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②F1形成配子时,发生分离,产生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2.假说——演绎法①在基础上提出问题;②通过提出假说;③据假说进行;④通过检验演绎推理结论。

四.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形成时,发生,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中,随遗传给后代。

[课堂达标检测]1.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是DD的概率是( )A.1/4 B.1/2 C.0 D.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体测交后代都是纯合体B.纯合体自交后代是纯合体C.杂合体自交后代都是杂合体D.杂合体测交后代都是杂合体3.一个动物育种工作者,希望确定一条黑公牛在黑色上是否是纯合体,已知黑色对红色是显性,那么他应该让黑公牛与哪一只母牛交配()A.黑色纯合体B.红色纯合体C.黑色杂合体D.红色杂合体4.豚鼠的黑毛对白毛是显性,以饲养员让两只杂合豚鼠交配,其一胎产生的小豚鼠可能是()A.只有黑色或白色B.75%黑色25%白色C.有黑色也有白色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5.正常人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一个蓝眼男子和一个其母是蓝眼的褐眼女子结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学习目标] 1.写出测交实验过程,能设计实验验证分离定律。

2.体会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过程,掌握分离定律。

3.说出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小桶、彩球含义及抓取、统计要求。

知识点一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01测交实验,即F1与□02隐性纯合子杂交。

2.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孟德尔根据假说,推出测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数量比应为□071∶1。

3.实验验证进行测交实验,统计后代性状比例。

4.实验结论:测交后代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数量比接近□081∶1,符合预期的设想,孟德尔测交实验的结果验证了他的假说。

问题探究为什么用测交法可以检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提示:测交即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由于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分析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比例即可推知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从而检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

,[例1]下列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F1×隐性类型→可检测F1遗传因子组成B.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C.根据孟德尔假说,推测测交结果为高茎∶矮茎=1∶1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解题分析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应为隐性纯合子。

答案 D[例2]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①性状的显、隐性②产生配子的比例③遗传因子组成④产生配子的数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③④解题分析测交实验是已知显隐性的情况下进行的实验,不能用来推测显、隐性,①错误;根据测交子代的表现类型及比例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比例,但不能推测产生配子的数量,②正确,④错误;测交可用来推测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③正确。

答案 C知识点二分离定律1.分离定律(1)分离定律的内容①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01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②在形成配子时,□02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03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分离的时间:有性生殖形成□04配子时。

(3)适用范围①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

②由成对的遗传因子控制的□05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4)分离定律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普遍性。

2.假说—演绎法(1)研究程序:提出问题→□06提出假说→□07演绎推理,推出预测的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分离定律的过程①提出问题→为什么F2中总是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②提出假说→提出由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等观点。

③演绎推理→F1为杂合子,其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之比接近1∶1。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演绎推理内容。

⑤得出结论→通过实验验证,假说成立。

问题探究细菌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吗?提示:不遵循。

细菌是原核生物,不进行有性生殖。

[例1]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

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解题分析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后代表现类型只有一种,无法证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A错误;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说明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但不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B错误;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说明F1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C 正确;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能证明,但不是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D错误。

答案 C[例2]有一种严重的椎骨病是由隐性遗传因子引起的。

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则该儿子携带致病遗传因子的可能性是()A.14 B.12 C.23 D.13解题分析根据正常夫妇生出一个患病的女儿,可知该夫妇的遗传因子组成都是杂合子,因此后代的正常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

答案 C技法提升验证分离定律方法(1)测交法:让杂合子Aa与隐性纯合子aa杂交,后代的表现类型之比为1∶1,则说明Aa产生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

(2)杂合子自交法:让杂合子Aa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说明Aa 产生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可直接验证分离定律。

知识点三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理解遗传因子的□01分离、配子的□02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2.实验装置(1)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03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04大小相同、□05颜色不同)分别代表□06雌、雄配子。

(2)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07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3.实验过程(1)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2)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08充分混合。

(3)分别从两个桶内□09随机抓取一个彩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个彩球的字母组合。

(4)将抓取的彩球□10放回原来的小桶。

(5)按步骤(3)和(4)重复做30次以上。

4.实验结果:彩球组合中,DD∶Dd∶dd接近□111∶2∶1。

问题探究每个小桶内的两种彩球必须相等,这是为什么?提示:杂种F1(Dd)产生的两种雄配子(D和d)或两种雌配子(D和d)数量相等。

问题探究两个小桶内彩球的总数必须相等吗?为什么?提示:不必须相等。

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配子、雄配子,它们的数量可以不相等。

问题探究小桶内的两种彩球大小、形状可以不同吗?为什么?提示:不可以。

两种彩球大小、形状相同是为了形成抓取的随机性。

问题探究抓取彩球的要求是什么?提示:①随机抓取;②应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桶;③重复多次。

[例1]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彩球大小、形状、质地、重量等要一致B.每次抓彩球以前必须摇动小桶,使彩球充分混合C.每次抓彩球,统计的彩球不必放回桶内,重复进行多次即可D.抓彩球时应双手同时进行,最好闭眼解题分析每次抓取的彩球必须放回原桶并混合均匀,模拟产生两种配子的机会相等。

答案 C[例2]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中都有写有D或d 的两种小球,并且两种小球的数量是相等的,这分别模拟的是() A.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DdB.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C.F1产生的雌雄配子都有D和d两种,且比例D∶d=1∶1D.亲本中的父本和母本各自产生D和d的配子,且比例为1∶1解题分析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F1产生的雌雄配子,雌雄配子都有D和d两种,且比例D∶d=1∶1。

答案 C易错警示本实验要尽可能地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抓取彩球时一定要做到随机抓取,抓取的次数尽可能的多,所得结果才越接近理论值。

1.有位同学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小桶内用球的大小代表显隐性,大球代表D,小球代表dB.每次抓出的两个球统计后放在一边,全部抓完后再放回小桶重新开始C.桶内两种球的数量必须相等,即标记D、d的小球数目必须为1∶1D.连续抓取了3次DD组合,应舍去2次,只统计1次答案 C解析小桶内用球大小要一致,A错误;每次抓出的两小球统计后必须各自放回各自小桶,以保证概率正确,B错误;连续出现几次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随抓取次数增多,越接近理论值,D错误。

2.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做了三个实验,他发现问题阶段做的实验和验证假说阶段做的实验分别是()A.自交、杂交;测交B.测交、自交;杂交C.杂交、自交;测交D.杂交、测交;自交答案 C解析发现问题的阶段进行了杂交(得F1)和自交(得F2)实验,然后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3.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

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使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A.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类型之比为1∶1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答案 B解析A中内容属于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不属于使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A错误;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发现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均为显性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且比例是3∶1,B正确;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类型之比为1∶1,这是孟德尔验证假说的过程,不是发现问题的现象,C错误;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这是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实验现象作出的解释,属于提出假说,D错误。

4.测交法可用来检验F1是不是纯合子的关键原因是()A.与F1进行测交的个体是隐性纯合子B.测交子代出现不同的表现类型C.测交不受其他花粉等因素的影响D.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答案 D解析用测交法检验F1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交配,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含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所以从后代的表现类型和比例可直接得出F1的配子类型和比例。

5.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离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B.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是单独存在的,不会相互融合C.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单独存在的遗传因子要发生分离,所以称分离定律D.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后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可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答案 D解析孟德尔归纳总结出分离定律的科学实验程序是:杂交实验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对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验证假说)→分离定律(结论),A错误;根据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可以知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这些遗传因子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B错误;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C错误,D正确。

6.一株杂合的紫花豌豆自交,共结出多粒种子,前10粒种子长成的植株都开紫花。

则第11粒种子长成的植株也开紫花的可能性是()A.1/4 B.3/4C.1/2 D.5/6答案 B解析杂合的紫花豌豆植株自交,其后代为开紫花植株的可能性是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