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第二单元备课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27页)
第二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课文是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排的,是在五年级上册“我爱读书”、下册“中国古典名著”学习基础上的一个提升。
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读书的视野,从中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
本单元选编的3篇文章中,《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这篇课文,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节选的片段的编排方式。
《骑鹅旅行记(节选)》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课文主要记叙了小男孩尼尔斯变成拇指般大小后,遭到了院子里昔日被他欺负的禽畜们的嘲笑和起哄等情节,告诉我们做人不能以强欺弱的道理。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主要写了汤姆·索亚和贝琪从山洞中脱险回家后的故事,表现了汤姆·索亚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3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引人关注。
“口语交际”是让学生一起来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
“习作”部分要求学生选择最近读的一本书写梗概。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板块。
其中“交流平台”讨论的是在阅读名著时怎样评价人物;“词句段运用”则列举文中一些运用了夸张手法的句子,让我们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列举了不同译者对同一句子的不同翻译,让我们感受语言的魅力;“日积月累”部分则要求我们积累一些关于学习、做人、做事的方法和道理。
“快乐读书吧”一方面意在通过《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让我们认识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并作出自己的评价;另一方面通过提供阅读名著的方法,引导我们阅读更多的名著。
1.能够正确读写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了解世界各国多样的文化,关注人物命运,积淀自己的文学素养。
3.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片段欣赏)、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4.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学生阅读适合自己的外国名篇名著。
重点1.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注人物命运;2.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K12学习】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备课教案1消失了的恐龙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根据不同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能根据学习的需要,从各种渠道查阅和收集有关资料。
科学知识:了解一些有关恐龙的知识。
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和作用,为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教学准备:关于恐龙、恐龙化石的文字、图片、模型以及多媒体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效果分析一、导入:出示各种恐龙模型或图片。
同学们这是你们很感兴趣的吧,今天,就让我们进入时空隧道,回到6500万年前,去了解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爬行动物——恐龙。
(板书)二、了解关于恐龙的知识:1.关于恐龙的知识同学们一定了解的很多,想说说吗?2.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汇报、交流。
(将汇报的内容分成几个主题,围绕主题展开。
)4.我们的地球已有45亿年的历史,地球上的生物也有38亿年的历史。
这38亿年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的存活至今,有的走向灭亡。
我们都知道恐龙是早已灭绝的,那么这些模型、图片和影片又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三、了解恐龙化石被发现的历史,以及恐龙骨架被还原的过程。
1.谁能给我们讲讲你所知道的故事。
2.学生简单介绍恐龙化石被发现及还原的过程。
3.同学们从课外书上看到了很多,那么我们来看看事情的经过。
如果有条件最好能有相关的碟片4.从故事中我们知道恐龙化石给我们提供了帮助,如果你是一位考古学家,你发现了一块恐龙头骨化石,你能够从中获得哪些信息呢?5.引导学生从头骨大小或牙齿的尖利程度等展开合理想象,推断这只恐龙的体形和食性,让学生体验到化石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6.小结:我们今天能够看到恐龙骨架的形成过程,包含着科学家们辛勤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
四、根据恐龙的外形猜想它内部的骨架结构。
1.出示各种恐龙的图片或模型。
同学们你认识这些恐龙吗?能说出它的名称吗?(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各种恐龙的外形,尤其是要注意观察每一只恐龙最独特的地方。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二 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是《八音盒》系列单元之一,以乐曲《单簧管波尔卡》《拨弦波尔卡》《快乐的农夫》《喷泉》《霍拉舞曲》《康沃尔的早晨》、歌曲《蓝色的雅特朗》等西方音乐作品为载体,拓宽学生音乐欣赏的范围,让学生了解单簧管、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扩展学生对西洋音乐的认识。
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模唱、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旋律的表现力,感受音乐形象,培养学生的音乐联想力和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体会6/8拍歌曲的韵律,在合唱练习中,注意声部间的和谐。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单簧管波尔卡》《拨弦波尔卡》《快乐的农夫》《喷泉》《霍拉舞曲》《康沃尔的早晨》,感受作品表达的情绪,听辨乐器音色,了解相关音乐体裁。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体会6/8拍歌曲的韵律,感受大调式。
(二)教学难点:在合唱练习中,注意声部间的和谐。
四、单元整体教学思路1.欣赏《单簧管波尔卡》《拨弦波尔卡》①这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单簧管独奏曲,它的主题来自民间,由波兰单簧管演奏家改编,全曲轻松活泼、情绪诙谐、旋律流畅②可采用整体聆听与分段聆听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本课的欣赏教学,带领学生感受波尔卡的音乐风格。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不同的音乐主题,感受每个主题不同的音乐风格。
③结合图形谱,让学生运用音乐律动的方式感受、表现音乐④通过感受乐曲不同的主题,了解波尔卡的音乐风格和回旋曲的曲式特点。
⑤教师课前准备好维也纳金色大厅《拨弦波尔卡》演奏视频,通过欣赏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拨弦的演奏方式,并认识其中的伴奏乐器钟琴。
2.唱歌《蓝色的雅特朗》①这是一首南斯拉夫民歌,6/8拍、大调式。
歌曲主要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爱恋之情,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以情带声,唱出连贯圆润的声音。
②旋律以级进进行为主,要准确把握好切分、附点八分音符两种节奏型以及前倚音的演唱。
③在表现6/8拍歌曲的韵律感和延音线处的拖拍时,可以采用挥拍方式辅助律动。
语文六年级下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本文将针对语文六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教案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设计出更优秀的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材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情感、评价等词语的理解,二是古诗词的学习。
其中,情感、评价等词语的理解是本单元的重点,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情感、评价等词语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2.能够理解古诗词的意思,并学会背诵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
3.能够通过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情感、评价等词语的理解和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古诗词的理解和背诵。
四、教学内容与教法1.情感、评价等词语的理解和使用方法教学内容:1)情感词语的介绍。
如:高兴、悲伤、愤怒等。
2)评价词语的介绍。
如:好、坏、美、丑等。
3)情感和评价词语的异同之处。
4)情感和评价词语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1)点读法,让学生通过点读词语来理解词语的发音和意思。
2)分类法,将情感词语和评价词语分开讲解,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
3)模仿表演法,通过模仿、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词语的意思和使用方法。
2.古诗词的学习和背诵教学内容:1)古诗词的介绍。
2)古诗词的咏诵和朗诵。
3)古诗词的韵律、意义、文化背景等。
4)古诗词的选读和背诵。
教学方法:1)朗诵法,通过朗诵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和意义。
2)音乐伴奏法,结合音乐演唱,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古诗词。
3)分组背诵法,让学生分组背诵古诗词,增强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情感、评价等词语的理解和使用方法(1)通过PPT呈现情感、评价等词语的图片,并进行点读和讲解。
(2)对学生进行分类讲解,如:将情感词语和评价词语分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多种角度展示情感和评价词语的使用方法,让学生通过模仿表演等方式更好地掌握。
2.古诗词的学习和背诵(1)介绍古诗词的概念和种类,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韵律和意义。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教案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物体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掌握物体的常见分类方法- 学会运用分类方法将物体进行分类教学准备- 教材: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教具:物体图片、分类卡片、黑板、粉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展示一些不同的物体,启发学生讨论物体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2. 研究新知- 介绍物体的特征和分类方法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
- 利用具体例子和图片,详细讲解物体的常见分类方法,如按形状、大小、用途等分类。
3. 分组活动- 将学生分组,每组发放分类卡片和一些物体。
- 学生根据所学的分类方法,将物体进行分类贴在卡片上。
-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同时观察学生的分类能力并及时给予指导。
4. 总结归纳- 让学生展示各组的分类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分类方法,总结物体分类的基本规则。
5. 小结复- 通过提问和讨论,复本节课研究的内容。
- 鼓励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回答问题。
6. 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几个物体并进行分类,并写下分类的方法和原因。
教学扩展- 引导学生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分类方法,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室内或室外的物体分类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分组活动中的分类能力和合作精神。
- 布置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对分类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反思-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分类思维能力。
- 确保教学过程简洁明了,避免涉及法律复杂性问题。
参考资料-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10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10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1课题利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利率(课本第11页例4)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理解什么是本金、利息。
2、能正确计算利息。
教学重点:利息的计算教学难点:利息的计算。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引导学习,总结提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银行吗?你知道去银行人民常做什么吗?你知道我们周围有什么银行?你见过银行卡吗?二、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1、储蓄的意义师: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2、储蓄的种类。
(学生汇报课前调查)三、自学课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1、自学课本中的例子,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2、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3、利息计算(1)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2)例4:王奶奶要存5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整存整取两年的利率是3。
75%)。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 了解道德与法治的概念和关系。
2. 理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特点。
3. 掌握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法律关系。
4.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道德的含义和作用。
2. 法治的含义和作用。
3. 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4.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特点。
5. 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法律关系。
三、教学重点1. 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介绍道德与法治的概念和关系。
2. 讨论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互相分享对道德和法治的理解和体验。
3. 观察实践教学法:安排观察实践活动,如参观法院、政府机构等,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案例或图片,引发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概念讲解: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道德和法治的含义和作用,并引导学生区分二者之间的关系。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一个具体的道德问题或法律问题展开讨论,帮助他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法律关系。
4. 多媒体呈现:使用多媒体资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特点,让学生对之有直观的认识。
5. 观察实践:安排观察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相关机构,了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运行机制和制度。
六、教学评价及作业1.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小组讨论、参与观察实践活动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概念和关系。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道德和法治的小短文,表达自己对道德和法治的理解和看法。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和资料。
2. 相关案例和图片资料。
3. 观察实践活动的场地和机构安排。
以上为《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备课》的基本框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安排。
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新课标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学科英语年级六单元二时间主备单位、教师主题illness; feelings 课型会话阅读使用单位、教师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包括:A: Let’s start, Let’s chant, Let’s lean, Let’s play , Let’s try, Let’s talk, Let’s read. B: A: Let’s lean, , Let’s try, Let’s talk, Pair work Let’s read. Group workC: Task time Pronunciation Good to know Let’s sing Story time教材解读1. 本单元内容主要是围绕“看病就医”和“描述心情”两个话题展开。
“看病就医”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常见话题。
A部分介绍了有关这一话题的常用词汇和日常交际用语;B部分主要介绍有关“心情”的词汇和交际用语,并且结合一个话题引入了时间状语从句和原因状语从句。
B部分还涉及到系动词look, feel 的一些用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强调其语法意义。
2.本单元的教学是使学生掌握如何用英语表达心情并能简单陈述原因,使学生了解常见病的基本特征及进行简单治疗的英语表达法。
如句型有:What’s the matter? How do you feel? How does he/ she feel? How are you? You look so happy等。
让学生在各种语言活动中熟悉运用不同句型进行交流,句型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在第四册下册中已出现一次,教师在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再自然呈现本单元的重点句型。
课标要求课标在二级目标中,对这一学段提出了具体的目标:1.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2.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则;3.知道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了解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能理解和表达有关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的话题的简单信息;4.在图片、图像、手势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名师备课教案
尔斯看到了什么?他会有什么变化呢?
交流小结:懂得爱护动物,懂得犯罪是要受到严厉的惩办的。
懂得人要善良,不该由复仇之心。
懂得犯了罪就丧失公民权。
4.好,同学们,读了刚才两段话,是不是觉得这部童话故事更加神奇,更加有趣了。
课后让我们都捧起这本书吧。
如果你以前读过,这一次可以特别关注尼尔斯如何慢慢变成一个好孩子的?当然走进书,你还能领略瑞典的美好风光、风俗人情,感受植物、动物的神奇世界呢!
【板书设计】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教材分析】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是本单元的第三篇,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选取了这部小说中的精彩片段。
片段从讲述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东返回家后的故事。
故事先讲述了萨契尔太太和汤姆姨妈悲痛欲绝的心情,以及汤姆和贝奇回来后小镇欢乐的晚上。
先悲后喜的剧情对比充满戏剧气氛。
接着,汤姆自己的描述他和贝奇在山洞中的历险经历,最后讲汤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贝奇,从法官口中意外知道山洞已被封上,乔埃被困洞中。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后面的情节怎样,真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小说语言轻松、幽默而略带讽刺夸张;故事有趣,引人入胜。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通过阅读让学生初步了解汤姆这一人物形象,从而关照生活中的自己,以获得共鸣;二是通过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主题从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六年级下册语文主题从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组教材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选编了四篇课文。
四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
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
《和田的维吾尔》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本组课文在表达上有几个共同特点: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北京的春节》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藏戏》是引导学生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并积累优美语言。
《各具特色的民居》是让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和田的维吾尔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生动形象是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二、单元学习目标1.认读识记本单元出现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部分课文会背诵。
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概括出文章大意,说明文章的思想感情;3.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4.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的,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三、教学重、难点1.会写14个生字。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现代文阅读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小学六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方式,提高阅读水平,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阅读理解。
【教学内容概述】1.让学生了解现代文的定义及重要性;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3.让学生学会阅读感悟现代文;4.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文的特征和发展历程,对现代文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2.倡导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巧;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现代文的特征、发展历程及正确的阅读技巧;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文,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步骤】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文艺作品的前一单元,从中过度到现代文;2.通过课堂的讨论,引导学生掌握现代文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让学生了解现代文的概念及特征1.课前布置《现代文的概念及特征》的预习作业,让学生回答问题,理解现代文的概念;2.通过媒体、小组讨论等方式,课堂上强调现代文的特征,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1.让学生学会选择性阅读,思考书中的主题和情节,理解作者的大意;2.通过大量的阅读练习,让学生提高速读和粗读的技巧;3.通过展示各种文艺作品和全文阅读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全面阅读的技巧。
四、让学生学会阅读并感悟现代文1.通过讨论和解读文艺作品,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更好阅读现代文;2.通过阅读练习和思考,《小兵张嘎》、《家》等现代文,让学生更好地感悟现代文的内涵。
五、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1.让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适当表达,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总结,巩固知识,作业布置1.向学生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2.留作业,培养学生爱阅读、爱学习的好习惯。
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大单元整体学习备课设计
六年级探索学科第二单元271BAY支持下的大单元整体学习学生学习过程设计《生物与环境》——如何给植物分类板书设计:《生物与环境》——制作保护环境宣传报生物与环境《给植物分类》、《动物行为与环境变化》、《保护我们的环境》教师提问:对照以上六种植物,对他们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设计意图】联系日常的生活知识,结合本节课所学,对植物进行分类。
学习活动三:选择植物的一种特征,将上述植物分成两类,说一说我们的分类结果。
运用二歧分类法对上述植物进行分类,小组讨论一下,看看你们能分到哪一步?同步完成分类图。
根据植物的一种特征,可以将植物分为两类;再选择其他的特征,对这两类植物进一步分类……直到将所有的植物分开,这种分类方法叫做二歧分类法。
学生:对照以上六种植物,小组讨论对他们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是什么。
【设计意图】联系日常的生活知识,结合本节课所学,对植物进行分类。
学习活动三:选择植物的一种特征,将上述植物分成两类,说一说我们的分类结果。
明白什么是二歧分类法,小组讨论运用二歧分类法对六种植物进行分类,同步完成分类图。
根据植物的一种特征,可以将植物分为两类;再选择其他的特征,对这两类植物进一步分类……直到将所有的植物分开,这种分类方法叫做二歧分类法。
教师需要在小组内进行相关性的指导和询问【学习活动二】小组合作:先自主阅读探究指南,小组长A1进行整体协调,由C进行操作,B1B2进行总结,主要对比观察植物的特征。
小组张要带领小樽内组员明白二歧分类法。
【学习活动三】小组合作,小组长做好整体协调和分工,C进行资料查阅,B1B2分别进行总结和发言,A对三个人进行评价。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王静1、选编本组课文的目的是什么?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2、《北京的春节》表达顺序是怎样的?安排的内容有哪些?课文是按时间的顺序来写的。
第1~6自然段:春节差不多在月初旬开始;第7自然段:除夕;第8~10自然段:正月初一;第11、12自然段:正月十五元宵节;第13自然段:正月十九结束。
3、《北京的春节》一课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效果?首先让学生找出哪些内容是详细写的,哪些是略写的然后让学生体会好处;有详有略,主次分明,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影响深刻。
4、《北京的春节》一课如何引导学生领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1)引用俗语说明(2)将叙述与描写融为一体。
(3)运用排比、比喻。
5、《藏戏》与《北京的春节》在内容、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从内容上看,《北京的春天》介绍的是节日的风俗,《藏戏》侧重介绍藏戏的形式及艺术特色;从表达顺序看,《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序,而《藏戏》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从表达的方法看,《北京的春节》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而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看,《北京的春天》语言自然、平时、准确、精炼,京味浓郁,耐人寻味,而本文的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6、《藏戏》这篇略读课文的教学步骤是什么?(1)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
(2)在整体把握内容基础上,弄清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
(3)引导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句段画画批批,交流收获体会。
7、《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思路是如何设计的?(1)初读课文,读对读通,了解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画画批批,体会民居特点。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集体备课教案和计划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集体备课教案和计划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并为后续学习圆锥体积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计算方法以及应用,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圆柱和圆锥的计算公式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巩固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了解它们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2.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柱和圆锥的模型、图片、幻灯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柱和圆锥的模型,以及计算工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圆柱和圆锥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立体图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呈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出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和测量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高、体积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计算方法。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语文六年级下第二单元教学教案范例
语文六年级下第二单元是关于《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的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古诗词的传授和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份教学教案范例。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词的特点学习诗词的基本构成要素。
2.学习并背诵《静夜思》、《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江雪》、《将进酒》等古诗词。
3.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修养。
4.通过阅读古诗词,促进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古诗词的特点和基本构成要素,背诵《静夜思》、《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江雪》、《将进酒》等古诗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教师表演、学生合作探究和小组讨论等形式,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2.诗歌讲解资料和相关阅读材料。
3.录音机和音频资料。
4.黑板和粉笔。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播放《诗词大会》等古诗词背诵比赛的视频片段或相关音频资料,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
让学生自由发挥,讲述古诗词对自己的影响。
2.学习诗词的基本构成要素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古诗词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格律、韵律、押韵、节奏等。
重点介绍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五言律诗等形式。
教师可以通过解析、讲解和教学音频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的构成要素和特点。
3.背诵古诗词教师可以先朗读某一首诗歌,教学生跟读,并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和理解。
通过分组让学生朗诵、合作、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古诗词,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朗诵能力。
4.培养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通过讲解古诗词的背景、时代背景等情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境和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
5.课堂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课程内容,展望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提醒学生温故而知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人物盘点:立体多元评价》课件
人物盘点: 立体多元点评
书中读到的人物
在离奇曲折的情节中,作家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 活的人物,在读者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为完成 “人物走廊”这一栏目,请从名著中选择一个印象最 深刻的小说人物,制作人物性格的思维导图。
鲁滨逊在荒岛上时,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节选 和原著的情节,说说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把想 到的填写到思维导图中。
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夸张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 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句子所做的描述都超越了客观事实,“眨眼 就到了”并不是真的眨眼就到了,而是表现春节 来临之快。
Thanks
感谢您的欣赏与支持
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 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
提示:圆圈中填写性格特点,方形中填写情节依据;可根据理解进行 添加。
读了《骑鹅旅行记》,发现尼尔斯这个人物有些奇怪呢,他到 底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请完成下题。
( )的尼尔斯
( )的尼尔斯
2.制作人物卡。通过阅读课文和原著,到的人物
在阅读小说时,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勾勒出人物 的形象,这是很有趣的阅读方法,仿佛跟随着文字在头脑中“放 电影”一样。学生可以把在头脑中看到的人物画下来。作家生动 的描写写活了人物。
这些句子将人或事物的情态更加生动地表现了 出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将人们得知孩子获 救后高兴和激动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喜得快 要发疯了”将八儿开心雀跃的情态生动地展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备课6、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14个生字和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读写“腊七腊八,冻死寒鸦、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截然不同、张灯结彩、”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语言特色、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思路:1、通读全文,找出不懂的字词和句子,进行解释。
2、再读课文,找出北京的春节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
3、自由组合,自主选择,交流探索,学习北京春节的每个节日。
找出哪些节日最隆重、喜庆(除夕、元宵)。
4、领悟表达特点,品味老舍的语言特点和对年文化的热爱。
5、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
6、拓展总结,列举有关春节的童谣、诗词、春联。
了解全国各地过年的习俗。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歌曲《恭喜》、《过大年》学生准备:课前可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同时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听一首歌,一边听一边回忆在当你时的情景。
播放歌曲《恭喜》。
2、听完了歌曲,你们有没有觉得又回到了过春节的情景中呢?你们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哪位同学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多让几位学生说说感受)(很热闹,有新衣服穿,有很多东西吃,可以放鞭炮……)3、春节是热闹,喜庆,团圆,祥和的。
我们过春节有我们的特色,那你们想知道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吗?4、再听另一首歌谣《过大年》,对照歌词(部分相同),看看北京人怎么过春节的。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老舍笔下的北京的春节,看看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请同学们自由通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画出不懂的字词和句子,同学间相互交流看法。
2、交流完,教师用幻灯片出示难懂的词语(学生还有不明白的生字、字词,教师再作相应补充)。
3、请学生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4、交流汇报,老师相应出示幻灯片: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三、交流探索,仔细品味,感受年味1、教师出示灯片: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学生自由组合,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来阅读,喜欢同一节日的学生组成一组(学生可以走动)。
2、各组的同学自由交流,分别讨论课文是如何描写你们喜欢的节日的一些习俗的,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你们的感受是怎样?讨论完后,各组要做汇报。
(幻灯出示要求)3、小组内开始交流4、各组交流汇报哪一组的学生先举手回答,教师就先讲哪一组讨论的节日,不一定按照课文的顺序,这样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学生站起来先说除夕,教师就先和学生学习第七段。
老舍笔下的除夕是怎样的,给你们的感受怎样,你们又是怎样过的……其它节日学习同上,学生先说哪个节日教师就先讲哪个节日。
这一环节尽量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说看法谈感受。
5、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相应的补充,引导学生明确老北京的风俗习惯,体会过年的热闹、喜庆气氛,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6、当学生谈到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是除夕、元宵节时,出示幻灯片:重点分析以下句子:(1)、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2)、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美丽。
(3)、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名色的纸灯,还在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的日子。
(4)、第26页逛庙会一段。
附:北京庙会图片。
结合有关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训练,具体分析春节热闹、祥和的特点。
课件展示,看图片,进一步了解春节、元宵的热闹场面。
7、总结:从腊八到正月十九,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老北京显示给我们的是一幅幅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画卷。
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
2、查找有关春节的诗词、歌谣、春联。
3、上网了解全国各过年的习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重温春节的热闹气氛朗读课文,回顾春节的喜庆、热闹气氛。
二、领悟表达特点1、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从哪里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他是怎样表达的?(引导学生从老舍的语句表达中找体味,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如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杂拌儿。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
”等。
分析这些句子,老舍是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从而表达他对年文化的热爱。
)2、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体味到老舍的语言风格:(1)、北京韵味。
如“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如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2)、通俗明白。
如“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3)、幽默诙谐。
如“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3、作者是怎样描述春节这一民俗的,你是从哪个方面理解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如从腊八写到正月二十九,是从时间顺序来描写,而除夕、元宵写得特别详细,体现了有详有略的写法。
)一是按时间顺序有条有理地写春节的(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二十九);二是有详有略,对春节中的高潮部分(除夕、元宵节)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这样写使我们对灯火通宵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4、希望同学们以后写作文也可以用时间顺序和有详有略的方法来记事。
三、学习“阅读链接”,对比学习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部分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
四、拓展学习,激发学习兴趣1、请同学列举有关春节的童谣、诗词、春联。
(学生说完,教师出示幻灯片)北京春节歌谣:千家万户乐团圆,欢天喜地过大年,过大年不一般,老规矩祖辈传到今天。
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写福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炖牛肉,二七二八,把面发,二九对联贴门口,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除夕诗选: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其他:上联:天和、地和、人和,和融华夏下联:歌美、舞美、花美,美在今宵横批:新春大吉上联:和和顺顺千家乐下联:月月年年百姓福横批:国泰民安2、春节各地的习俗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人们相信在此时吃些传统饮食,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东北地区的人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
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
粘豆包多则上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
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
西北不少地方的人吃饺子时,饺子皮不是一个一个擀出来的,而是将面擀成一个大片后用碗扣成的。
河南一带除夕的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
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
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
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菜(用蚕豆泡发的)寓意发财。
四川除夕时,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锅,初一早上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
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
鸡要求是雄鸡,将其整只清炖,装盘时要让其头昂起;鱼要选用白鲢,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五、总结,布置作业1、总结。
2、自主作业。
3、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介绍自己家乡过年情况的作文。
7*、藏戏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传奇、咆哮”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
教学重点: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藏戏的录相、图片以及记载。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的爷爷奶奶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吗?学生:粤剧!教师:很好!你们都知道爷爷奶奶喜欢看粤剧。
那么你们又知道粤剧是怎样的一个节目吗?(学生自由发挥)教师总结: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是属于广东人的一种文化节目。
其实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特色的戏剧:安徽有黄梅戏、河南有豫剧、浙江有越剧、四川有川剧……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和这些戏剧截然不同的戏剧:藏族戏剧——藏戏板书课题:7*藏戏播放藏戏的视频。
网上播放。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1、解释“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
2、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藏戏和其他戏剧的不同之处。
(1、戴着面具演出2、没有舞台3、一部戏演出三天五天还没有结束)3、给课文分段全文的主要内容:三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用疑问句形式引出藏戏。
第二部分(4—7自然段):介绍了藏戏的形成。
第三部分(8—19自然段):介绍了藏戏的特点。
三、品读课文,深入了解藏戏(一)学习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1、前三段用三个并列的疑问句开头,作者暗示了什么呢?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暗示了藏戏有三个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天五天还没有结束(演出时间长)这样表达给读者留下悬念,吸引读者。
2、找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朗读时的语调,体味句子的感情色彩。
(世界范围内,像藏戏这样的戏剧很稀少,中国人以拥有这样的戏剧而自豪)(二)学习第二部分,了解藏戏的形成1、学生细读第4—7自然段,思考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感受故事的传奇色彩。
以自己的话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