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编积累与运用专题五汉语知识(一)精讲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编积累与运用专题五汉语知识精讲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编积累与运用专题五汉语知识精讲

专题五汉语知识(一),贵阳六年中考命题规律近6年贵阳中考命题统计2017年贵阳中考命题预测年份题型题号分值考查内容2016选择题7 2 词性、短语、句子成分、修辞2015选择题7 2 词性、短语、句子成分、复句2014选择题7(1) 2 词性、短语、句子成分、复句、单句2013选择题7(1) 2 词性、短语、句子主干、单句、复句2012选择题7(1) 2 词性、短语、句子成分、复句2011选择题7(1) 2 词性、短语、句子主干、复句、实虚词①从贵阳近6年的中考题来看,2016年比前4年题量减少1题、分值减少了2分。

考查内容随之减少。

②预计2017年贵阳可能仍是1小题,考查内容有可能是5个方面,但要全面掌握,避免措手不及。

,贵阳中考考点突破【例】(2016贵阳中考第7题)下列关于汉语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青岩古镇入选‘中国古镇’特种邮票。

”句中“入选”和“邮票”依次是动词、名词。

B.“贵州人文精神”“百鸟朝凤”“粽香情浓”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

C.“2016年5月25日至29日,‘数博会’在贵阳举办。

”句中“在贵阳”是状语。

D.“盲人女教师刘芳就像一朵开在大山深处的百合花。

”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解析】本题考查汉语语法知识和修辞,难度较小。

B项中“贵州人文精神”为偏正短语,“百鸟朝凤”为主谓短语,“粽香情浓”为并列短语。

做本题时,注意词性、短语类型、句子成分和复句关系的辨析。

【答案】B,贵阳六年中考真题及模拟1.[2014贵阳中考第7(1)题]下列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B)A.“随着现代科技..成为时尚。

”句中加点的词语依次是名词、副词。

..的迅猛发展,网上阅读已经B.“地下森林....的荣光。

”句中加点的“地下森林”和“期....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待已久”都是偏正短语。

C.“2014贵阳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的主题....·生态领跑....’。

名师面对面金华地区2017中考语文第1部分语文知识积累第五讲语言运用二概述与拟写复习课件

名师面对面金华地区2017中考语文第1部分语文知识积累第五讲语言运用二概述与拟写复习课件

在福州三坊七巷,曲艺文化是最时尚、最风雅的视听盛宴。观戏听曲
历来是百姓的喜乐之事,有些富贵人家热衷于在自己的家里搭设独具特 色的宅院戏台,时常唱演些福州的伬唱、戏剧等曲艺节目,为坊巷的生
活平添了无穷的乐趣。衣锦坊的郑氏宅院里保留着福州城内唯一流传至
今的水上戏台,其设计精美,意境雅致。夜晚听戏,更以隔水听音的效 果为人所称道。
(3)议论性材料的概括 议论性材料是对某一事件或现象发表看法、观点和主张等。首先要明 确作者对什么事件或现象发表意见。其次要了解作者对此持什么样的看 法,如果观点不只一处,还需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 系、转折关系等),最后表述时可以运用适当的关联词语表示这一关系。 据此总结议论性材料为:议论对象+作者观点(结论)。 (4)描写性材料的概括 描写性材料是对某景或物进行较详尽的描绘 ,使读者对其有较鲜明的 印象。首先要抓住描写的对象,然后看作者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样的情 感对这一对象做了怎样的描绘,突出刻画了哪些特点。
二、句子的仿写 1 . 话题要一致。 “话题”在此指仿写句子的中心 , 它一般有两种表
现形式:(1)显性话题式,指题目中规定了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
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2)隐性话题式,指给定文段所隐含的中心主旨, 仿写时根据上下语境,弄懂文意,把握主旨,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联想和
想象,合理选材。
语文
第五讲 语言运用(二) 概述与拟写
1.准确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2.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提炼出观点。
3.结合材料和实际,写出感想。
4.拟写新闻标题,补写新闻导语。 5.根据上联或下联补写、拟写对联。
6.拟写广告词或宣传标语。
7.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一、材料的概述 1.解题步骤

(贵阳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编积累与运用附录9汉语词类语法表

(贵阳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编积累与运用附录9汉语词类语法表

附录9 汉语词类语法表(一)词类表“着”、“了”、“过”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

性质形容词大小英明状态形容词雪白红通通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与量词结合,称数量词。

基数词百千万亿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分数词百分之二十倍数词一倍十倍百倍概数词几(个) 一百上下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与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结合。

名量词(物量词) 一把(镰刀) 一屋子(人)动量词去一次说一遍虚词副词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前作状语。

不能和名词组合。

表示程度很太最非常表示范围都全只统统表示时间正刚又曾经表示否定未没有(看见)表示语气偏偏也许简直介词起转介作用的词。

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

词后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

不能单说,不能单独作谓语,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组成介词结构。

表示处所、方向在向从往表示时间从自从当表示状态方式用以按照表示原因由于因因为表示目的为为了为着表示比较比跟同表示排除除了续表名称定义语法特点类别举例虚词连词连接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词。

起连接作用,不起修饰和补充作用。

表示联合关系和跟与同表示偏正关系如果只要因为虽然即使不但助词在词、词组、句子后,起辅助作用的词。

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

每个词的个性很强。

结构助词的地得时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吗呢吧叹词表示感慨、应答的词。

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不同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发生特定的关系,不充当句子成分,可独立成句。

表示喜悦哈哈表示悲痛唉哎哟表示愤怒哼呸表示惊讶唉呀咦表示呼唤喂表示答应嗯唉象声词摹拟事物声音的词。

充任修饰语。

可单说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水声(二)短语短语又叫词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而成。

它不仅能够充当句子成分,而且大多数短语加上一定的语调或语气,就可以成为句子。

短语按词与词组合的结构关系,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和主谓短语。

2017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7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吉林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在水一方【解析】直接默写即可。

2.【答案】我寄愁心与明月【解析】直接默写即可。

3.【答案】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解析】直接默写即可。

4.【答案】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解析】直接默写即可。

5.【答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解析】直接默写即可。

6.【答案】(1);(2)“阻塞”改为“阻挡”(3)只有(4)示例:爱如炎暑烈日下的树荫,为酷热难当的人提供清凉。

【解析】(1)逗号和分号都可以表示并列关系。

根据语境,两个“爱如……,为……的句子是并列的关系,但由于两个句子内部已经使用了逗号,为区别句子层次,第③句横线处应用分号。

(2)搭配不当,应把“阻塞”改为“阻挡”。

(3)根据语境,前后两个分句构成条件关系,而后一分句用了“才”,故前分句对应处应用“只有”。

(4)解答本题,要注意观察画线句的句式特点以及使用的修辞手法。

画线句使用了“爱如……,为……”的句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时要注意使用这种句式和修辞手法。

7.【答案】示例:《背影》:老父亲步履蹒跚买朱橘,父爱似海;小儿子泪眼朦胧望背影。

亲情如山。

忆背影自清泪洒纸笺;思送别秋实愁满胸怀。

《从百草园到味书屋》:百草园里赏景捕鸟听故事其乐无穷:三味书屋习字画画读课文别有情趣。

百草园中触自然;书屋里面品三味。

《最后一课》:身为师之表率,严格要求,一心一意散母语;命当国之将亡,悲愤难抑,一字一句是爱国。

【解析】对联讲究对仗和平仄。

拟写时注意联系所选课文的内容,要求上下联句式、修辞、语意的照应和一致。

二、阅读8.【答案】宋代(宋朝、北宋)【解析】回忆课本注释以及平时所积累的知识,不难作答。

9.【答案】(1)高兴的样子(愉快的样子、喜悦的样子)(2)只是(只、仅)【解析】解答时要注意词语的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欣然”中的“欣”译为“高兴”;“然”是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

(贵阳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编积累与运用专题五汉语知识(一)精练

(贵阳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编积累与运用专题五汉语知识(一)精练

专题五汉语知识(一)1.下列汉语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B )A.“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句中“梦想”和“活力”依次是名词、形容词。

B.“孜孜不倦、无动于衷、心情舒畅”分别是“偏正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

C.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句中“9月3日上午”是定语。

D.“在游子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顽固。

”这是一个条件复句。

2.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制造”、“报答”、“维护”、“沸腾”这几个词词性相同。

B.“我的老师“完全相信”“非常坚强”“多么可爱”这几个短语与“一位顾客”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C.“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身体躲藏”。

D.“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这个句子是假设复句。

3.(2016泰安中考)语言运用——下列提取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D )A.最近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Ⅱ》是中央电视台着力打造的美食文化盛宴。

——《舌尖上的中国Ⅱ》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

B.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一代宗师》在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中获12项大奖。

——王家卫获大奖。

C.我国将出台分为技能型人才高考和学术型人才高考两种模式的高考改革方案。

——我国出台高考改革方案。

D.《遵义百科全书》经有关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终于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遵义百科全书》出版。

4.下列汉语知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B )A.“我会永远..。

”两句中加点的“永远”都是副词。

..爱我的母亲,由今天直到永远B.“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句中加点的“玩意儿”是贬义词。

C.“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一句的主干是:我们有历史和传统。

D.“片面的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片面的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错误的。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编积累与运用专题三词语解释精练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编积累与运用专题三词语解释精练

专题三词语解释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芳馨:芳香。

B.惘然:迷茫的样子。

C.有例可援:有先例可参照。

D.鸿鹄之志:比喻远大志向。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A.垂手:垂下双手。

B.沉湎: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

C.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D.周道如砥: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3.(2016昆明中考)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A.污秽.(肮脏) 收敛.(收起,收住)吹毛求疵.(缺点,毛病)B.荣膺.(承受,承当) 亘.(延续不断)古相得益彰.(表彰)C.孱弱.(瘦弱,软弱) 恻.(悲伤)隐迫.(紧急)不及待D.缅.(遥远)怀魁.首(为首的,居第一位的)引.(拉开)吭高歌4.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A.扶掖:扶持,提携。

B.暴怒:大怒。

狂暴和不受控制的愤怒,常伴有狂骂;亦形容水势凶猛激荡。

C.襁褓:用身体来保护。

D.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5.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A.彷徨:想来想去,难以平静。

B.孜孜不倦:勤奋学习,不知疲倦。

C.辨别:对不同的事物在认识上加以区别。

D.周道如砥:原意是用来形容周朝的政治清明,平均如一。

现在多用来形容公路平坦,畅通无阻。

6.(2016泰安中考)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 )A.恻隐: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

B.博学:知识渊博。

C.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D.素材:指经过提炼和加工后的典型材料。

7.(2016柳州中考)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 )A.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B.化为乌有:变得什么都没有。

C.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D.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跑得很快。

A.见异思迁: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B.峰回路转:转个弯就可以走出去。

形容找到了出路。

C.风调雨顺:风雨及时适宜。

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名师面对面金华地区2017中考语文第1部分语文知识积累第一讲语音与汉字复习课件

名师面对面金华地区2017中考语文第1部分语文知识积累第一讲语音与汉字复习课件

;当“把帽子戴在头上或居第一位”讲时读“guàn”。根据句意,这里
的“冠”是“冠军”的意思,应读作“guàn”。 【参考答案】决 B 弃 键
4.(2017·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大气,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大海大气,不拒绝点滴清澈的泉水抑或浑
浊的污水,于是,他的心胸更加广阔,拥有了hàohàn(
1.(2016·金华)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 的汉字。
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我并非要求美丽的
辞zǎo( ),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A.è B.wù);我所要求的
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写出来的完全一致 ,不含糊
,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臵。这种精确妥帖的语文
2.(2017·预测)根据拼音写汉字。 2016年10月17日 7时30分,随着一声“点火”口令 ,承zài( )着神
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冲天而起,飞向茫茫太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现场的电子píng( 和飞船运行的轨迹和参数,工作人员密切jiān( )幕上,显示出火箭 )视各项数据,不时发
不要写作“槿”“馑”或“瑾”;“苛”是“草”字头,不要写作“珂 ”或“岢”。“恶”是多音字,这里考查其读音。“恶”有四种读音:
当“很坏的行为”“凶恶”讲时读“è”,当“有要呕吐的感觉”讲时
读“ě”,当“讨厌”“憎恨”讲时读“wù”,单用表示惊讶时读 “wū”。根据句意,这里应读作“wù”。
【参考答案】藻 B 谨 苛
形声字,如“锲(qiè)而不舍”中的“锲”不读“契(qì)”。③防止“读
半边字”。如:玷(diàn)与沾(zhān),抔(póu)与杯(bēi)等。

浙江省金华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1)讲解

浙江省金华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1)讲解

2017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仰望危楼,俯卧巷.陌,深感词人①魂不去,常在人间。

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

“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清照却借(tí)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qiǎn)责宋宣的无能。

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

但愿相将过淮水!”(节选自梁衡《乱世中的美神》)(1)加点字“巷”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A.hàng B.xiàng(2)填入文中①最恰当的一项是A.英 B.阴(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借(tí)发挥(qiǎn)责。

【答案】(1)B.(2)A.(3)题谴【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默写。

(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2),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3)种豆南山下,(陶渊明《归园田居》)(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6)辛弃疾颇具武才,年轻时曾率一万义军返金投来,但南宋政府却不重用他。

赋闲渐老的他以驰骋疆场,只能“,”(《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凝视长剑,梦回沙场,聊以抒发杀敌报国之志。

(7)董卿在《朗读者》里说,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

而是在于我们的选择,“,”。

这是范仲淹在何时忧何时乐这一问题上的选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这是颜回在守道与享乐之间的选择。

【答案】(1)隔江犹唱后庭花(易错字:犹)(2)春潮带雨晚来急(易错字:潮)(3)草盛豆苗稀(易错字:盛、稀)(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易错字:庇、俱)(5)江山如此多娇(易错字:娇)(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易错字:醉、剑)(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回也不改其乐(易错字:忧)【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中考命题研究遵义中考语文 专题五 九上 第一节 现代文知识积累

中考命题研究遵义中考语文 专题五 九上 第一节 现代文知识积累

专题五九年级上册第一节现代文知识积累第一单元1.字音、字形晕.圈(yùn)潜.滋暗长(qián)婆娑..(pó suō)虬.枝(qiú) 揠.苗助长(yà) 猗.郁(yī)蕈菌..(péng pài)..(xùn jùn) 涸.辙(hé) 澎湃酣.然(hān) 韶.华(sháo) 坦荡如dǐ(砥)juàn dài(倦怠) 不折不náo(挠) xī lì(淅沥)liú lián(流连) pān yuán(攀缘) yǒng(甬)道丰shuò(硕) 浮想联piān(翩) 枝kē(柯)生意àng(盎)然qìn(沁)人心脾2.词义无边无垠:没有边际,形容极其广阔。

垠,边际、边界。

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滋,生长。

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逸,逃,逃跑。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涸辙的鱼:在水干了的车辙里的鱼。

涸,水干,枯竭。

浮想联翩:形容众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如花似锦:形容风景、前程等十分美好。

惴惴不安:因担心害怕而心中不安。

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3.文学常识(1)《白杨礼赞》是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歌颂了质朴、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

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子夜》。

(2)《囚绿记》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

文中讲述了作者孤旅生涯中的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作者陆蠡。

(3)《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通过融情于事、直接抒情等多种抒情方式,表达了对周恩来的一片深情,表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忠贞不渝的爱情。

作者邓颖超。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编积存与运用专题七文学常识精讲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编积存与运用专题七文学常识精讲

专题七文学常识,贵阳六年中考命题规律近6年贵阳中考命题统计2017年贵阳中考命题预测年份题型题号分值考查内容2016选择题 6 2 《诗经》、《红楼梦》、鲁迅、契诃夫、莫泊桑2015选择题 6 2司马迁、罗贯中、余光中、郑愁予、契诃夫及其作品2014选择题 6 2《曹刿论战》《故乡》《孔乙己》《敬业与乐业》《威尼斯商人》作者、出处2013选择题 6 2《诗经》、戴望舒、契诃夫、《香菱学诗》出处、作品2012选择题 6 2温庭筠、《墨子》、《威尼斯商人》、艾青作品、出处2011选择题 6 2《唐雎不辱使命》《故乡》《孔乙己》《变色龙》《傅雷家书》作者、出处①从近6年的考题来看,题型、题量、分值一直未变,考查内容主要是作者、作品、出处等内容。

②预计2017年贵阳中考不会有较大的变化,只要备考全面就会稳操胜券。

,贵阳中考考点冲破【例】(2016贵阳中考第6题)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先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份。

B.《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代小说顶峰之作《红楼梦》,作者是清朝小说家曹雪芹。

C.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孔乙己》都选自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杂文》。

D.《变色龙》和《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别离是契诃夫和莫泊桑,他们都是短篇小说家。

【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存;内容较丰硕,涉及的都是一些名篇的作者、作品、朝代(国家)出处、作品的要紧内容等,解答这种题要紧靠平常的经历和积存。

C选项中,《孔乙己》文体为小说,出自小说集《呐喊》,因此C项表述有误。

【答案】C一、常见失误1.张冠李戴。

由于考生在温习时不够细心,关于作家、作品及作品中人物的名称混淆不清,做题时常常是张冠李戴,闹出了很多笑话。

2.年代、国别不清。

文学常识中涉及许多古代作家,尤其是我国的古代作家,关于他们所处的朝代填空时常常犯错;外国作家常常分不清是哪国人,于是,就有考生为所欲为地让他们当“移民”,这固然不能得分了。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贵阳专版)课件 第一编 精练专题五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贵阳专版)课件 第一编  精练专题五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Jie Shu Yu
努力过的失败是悲伤的,但不努力的失败 是可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汉语知识(一)
,贵阳六年中考命题规律
近6年贵阳中考
命题统计
2017
年贵阳中考
命题预测
年份题型题号分值考查内容
2016选择题7 2 词性、短语、句子成分、修辞
2015选择题7 2 词性、短语、句子成分、复句
2014选择题7(1) 2 词性、短语、句子成分、复句、
单句
2013选择题7(1) 2 词性、短语、句子主干、单句、
复句
2012选择题7(1) 2 词性、短语、句子成分、复句
2011选择题7(1) 2 词性、短语、句
子主干、复句、
实虚词
①从贵阳近
6年的中考题来
看,2016年比前
4年题量减少1
题、分值减少了
2分。

考查内容
随之减少。

②预计2017年
贵阳可能仍是1
小题,考查内容
有可能是5个方
面,但要全面掌
握,避免措手不
及。

,贵阳中考考点突破
【例】(2016贵阳中考第7题)下列关于汉语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青岩古镇入选‘中国古镇’特种邮票。

”句中“入选”和“邮票”依次是动词、名词。

B.“贵州人文精神”“百鸟朝凤”“粽香情浓”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

C.“2016年5月25日至29日,‘数博会’在贵阳举办。

”句中“在贵阳”是状语。

D.“盲人女教师刘芳就像一朵开在大山深处的百合花。

”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解析】本题考查汉语语法知识和修辞,难度较小。

B项中“贵州人文精神”为偏正短语,“百鸟朝凤”为主谓短语,“粽香情浓”为并列短语。

做本题时,注意词性、短语类型、句子成分和复句关系的辨析。

【答案】B
,贵阳六年中考真题及模拟
1.[2014贵阳中考第7(1)题]下列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B )
A.“随着现代科技
..成为时尚。

”句中加点的词语依次是名词、副词。

..的迅猛发展,网上阅读已经
B.“地下森林
....的荣光。

”句中加点的“地下森林”和“期....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
待已久”都是偏正短语。

C.“2014贵阳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的主题
....’。

”句中加点的“主题”是主语,“爽爽
..是‘爽爽贵阳
....·生态领跑
贵阳·生态领跑”是宾语。

D.“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解析:本题考查汉语基础知识,难度中等。

“地下森林”意为“地下的森林”,是偏正短语;“期待已久”中的“已久”是对前面“期待”的补充说明,是动补短语。

2.[2013贵阳中考第7(1)题]下列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
A.“今年6月,国家环保部门发布的城市空气质量报告表明
..,贵阳市的空气质量处于全国上游水.平.。

”句中加点词依次是名词、形容词。

B.“贵阳冬无严寒
..,真是个爽爽的城市。

”句中加点的“严寒”和“酷暑”是一组反义词。

..,夏无酷暑
C.“‘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

”句中加点词都是褒义词。

..和社会和谐
D.“赏心悦目”“热爱生命”“音乐之声”三个短语的类型依次是: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

解析:本题考查汉语语法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

A项中“表明”和“水平”应分别是动词和名词。

3.[2012贵阳中考第7(1)题]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D )
A.“那声音大概
..……”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副词、形容词。

..是横笛,宛转,悠扬
B.“当踏上这片想象中荒凉
..的美景惊呆了。

”句中“荒凉”和“繁盛”是一组反
..的大地时,张骞被这里繁盛
义词。

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
..,以至于荡然无存。

”句中加点词在这里是贬义词。

D.对“敬畏自然”、“曹刿论战”、“阿长与《山海经》”、“莲文化的魅力”四个短语类型的判定依次为:后补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解析:此题考查词性、词语的感情色彩、短语类型等汉语基础知识,有一定难度。

D项中的“敬畏自然”不是后补短语,而是动宾短语。

做此类题,首先要了解词性、词语的感情色彩、短语类型等知识,其次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分析判断。

4.[2011贵阳中考第7(1)题]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D )
A.“油麻地家底最厚实
..人家,就是杜小康家。

”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形容词、数量词。

..的一户
B.“任劳任怨”和“美丽又善良”都是并列短语。

C.“九十年来,嘉兴南湖上那艘船一直指引着中国人民前进的方向。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船指引方向”。

D.“2011年日本9.0级大地震,无论发生在哪一个国家,都是人类巨大的灾难。

”这是一个并列复句。

解析:此题考查词性、短语、单句和复句,较难。

D项中的关联词“无论……都……”表明此句为条件复句。

做此类题,一是要了解相关汉语知识,二是要在语言环境中具体分析。

5.(2011贵阳适应性考试)下列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B )
A.“热爱生命”“孤独之旅”“悲欢离合”三个短语类型的判断依次为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

B.“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是一个递进复句。

C.“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

”这个句子中“沉甸甸”是定语。

D.“不要因为我为了你的缘故遭到这种结局而悲伤。

”这是一个单句。

6.(2016原创)下列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B )
A.“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
..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
..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句中加点的词语依次是实词、虚词。

B.“狂风呼啸,气浪灼人,沙石飞腾,岩浆横溢
....,好像到了世界末日。

”加点词
....,霎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
语都是并列短语。

C.“为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贵阳孔学堂于本周六、周日在明伦堂一楼明德厅举办传统文化活动。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孔学堂举办活动”。

D.“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这是一个并列复句。

7.(2016原创预测)下列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
A.“曹刿论战”“威尼斯商人”分别是动宾短语和偏正短语。

B.“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C.“贵阳市出租车驾驶员供需服务平台昨日正式投用。

”这个句子主语是“贵阳市出租车驾驶员供需服务平台。


D.“如果单凭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这是一个条件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