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娲补天》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女娲补天》,本课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神话传说故事中的一篇。我准备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法、学法;五、说教学流程;六、说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编者将这篇课文放在以“神话、传说故事”为主题的单元中,其意图有两个方面: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学生非常喜欢神话故事,在生活中也接触过部分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嫦娥奔月》等,对神话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课前,学生预习了课文,自学了生字。由于故事浅显易懂,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不难,难的是体会到女娲的献身精神和神话语言夸张、富有想象力的特点以及故事的神奇色彩。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析与理解,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3、感悟神话故事的神奇,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课文学习的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在阅读中体会女娲精神和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是教学难点。
四、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具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法。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主动读书,在读中换位思考,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积累,读后运用。
五、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题质疑
1、在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宝库中,神话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最耀眼的王冠上。上课开始,我根据学生喜欢神话故事的特点,展示多幅神话故事的图画,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初步感受神话故事的有趣、神奇。然后导入新课:女娲补天。
2、揭题质疑:
课题“女娲补天”只有简简单单四个字,是主要内容的高度浓缩,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我却要学生嚼出课题独特的语文味,让语言生根,将文字还原。我一抓“娲”字,在字典中“娲”只有
这一个解释:古代的一位女神,从为一个神单独创造一个汉字的角度,在文字中渗透人类与女神之间的情感;二抓“补”,联系学生生活中的“缝补”“修理”“添加”之意,产生“补天”真是奇迹的共鸣。通过初步理解课题,一个与人类关系非同一般的女神,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女神的形象就翩然而至,落在学生的脑海里。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女娲补天的原因
课文中“天塌地裂”“水深火热”的场面是“采石补天”前奏和铺垫,既要让学生理解灾难来临的“可怕”场面,又要体会此时女娲“难过极了”。这一内容与学生生活有距离,通过创设语境、诵读体味、比较品评,一步三环将学生引领到对女娲心情的切己体察。
环节一:放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出发生的事情,师生共同梳理。(天塌、地裂、火烧、水淹)整体感知灾难的可怕。
环节二:你觉得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出灾难的可怕、恐怖与悲惨?(轰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到处、围困、挣扎)重点理解叠词,加深可怕程度的渲染,指导学生带着理解朗读。
环节三:画面重现,展开想象。
听,他们可能在喊什么?女娲是什么样的心情?
【设计意图】:课文中“天塌地裂”“水深火热”的场面是“采石补天”前奏和铺垫,既要让学生理解灾难来临的“可怕”场面,又要体会此时女娲“难过极了”。这一内容与学生生活有距离,通过创设语境、诵读体味、比较品评,一步三环将学生引领到对女娲心情的切己体察。
这个环节我通过穿越时空隧道,创设生动的画面,一方面抓重点词句,进行扎实的朗读训练,一方面引导学生想象,解读女娲的难过心情。使学生走进文本,读出了那个与人类同喜同悲的伟大母亲形象。
诚如王崧舟老师所言:感性学习要求我们还语文以画面、还语文以旋律、还语文以意象。在课堂上,学生不仅发现文字的韵律美,语句的画面美,还与女娲的情感和谐共振,学习过程即是学生的生命体验过程。
(三)学习2至4自然段,女娲补天的过程
1.小组合作朗读第二、三、四自然段,找出为了拯救人类,女娲都做了哪些事情?师生交流总结。
(求雨灭火)(造船救人)(采石补天)
求雨灭火、造船救人只用了区区40 个字,而找石补天却用了两大段。看来啊,文章从内容的表达上做到了有详有略。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重点的段落。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概括。把书读薄。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这种方法,学生将受益终生。
2. (课件出示女娲找五彩石的段落)女娲是怎样寻找五彩石的?你从哪个词体会到了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艰辛呢?通过朗读体会,找出答案。
“冒着生命危险”说明女娲不顾个人安危,不怕危险。
“几天几夜”中,说明找的时间很长和不容易。
“找啊找啊”,说明找了很多地方。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课文内容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反复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女娲的伟大,体会他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3、补写
女娲在寻找五彩石的过程中,她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她又是怎么克服的呢?文章并没有写出来,下面就让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一起去感受女娲为拯救人类做出的努力。
他走进茂密的森林,她爬上白雪皑皑的雪山,她来到波涛汹涌的大海,她来到无边无际的沙漠,她爬上陡峭的悬崖,……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课件出示,引导想象)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选择其中的一幅画面,把你想象到的写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女娲遇到重重困难的补写,学生自写自悟出为了人类,本可以无忧无虑的天神却饱尝艰辛,一个“补”字看似容易,却凝聚了女娲多少血泪,多少爱!女娲的形象在这“几天几夜”中,在“找啊找啊”中,也如同宝石一样闪烁着璀璨的光。在悬崖峭壁、在湍流山涧,我们看到了女娲__的身影,在黄沙大漠、在茫茫沼泽我们寻到了女娲的足迹,身影无比疲惫,意志却无比坚定。
4.造句
师:饱尝艰辛的女娲在想什么?你们能不能用其中的一组词语说一说?
(课件出示三组关联词)
女娲心想:无论……都……
即使……也……
为了……一定……
【设计意图】在细节处理解了女娲寻石的艰辛,我并没有停留在感性的图景中,而是回归理性,用一组关联词语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回归文本。
5、抓住补天的动词,体会女娲补天的艰辛和神奇。
五彩石找到了,女娲接着又作了些什么呢?,
我让小组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朗读。一边读,一边圈出写女娲的动作的词。
再引导交流,挖、放、冶炼、装、端、泼。这一串动词,清晰地显示了女娲炼石补天的过程,因此,我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动词,带上适当的动作,帮助学生进行复述故事训练。
【设计意图】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尤其是做了大半节以后,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带上动作读课文,一定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四、小结
同学们,这就是女娲,一位坚强的女娲,一位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勇敢善良、无私奉献的女神。———引导学生填空,体会人物品质(指板书)
天补好了!大地上又充满了欢歌笑语,人们又过上了和乐安康的生活。据说那天边五彩的云霞,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一起来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课件出示一幅迎着朝霞的天空图片,播放背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