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全集
辛弃疾诗词全集816首

辛弃疾诗词全集816首
哎呀,说起辛弃疾,那可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词人啊!他的诗词全集足足有 816 首,这得是多么庞大的文学宝库呀!
就像在黑暗中闪烁的繁星,每一首都有着独特的光芒。
比如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难道不让你仿佛看到一位壮志未酬的英雄在借酒消愁,怀念曾经的金戈铁马?
再看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不就像我们在茫茫人海中寻找那个对的人,找了好久好久,突然一转身,就发现那人就在不远处吗?
还有那,“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难道不是在感慨时光的流转,英雄的难寻?
辛弃疾的诗词,有的豪迈奔放,像汹涌澎湃的大江大河;有的细腻婉约,像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花朵。
我就想问,这样的诗词,怎能不让人陶醉?怎能不让人反复品味?
在我看来,辛弃疾的这 816 首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每一首都值得我们细细研读,用心感受!。
辛弃疾诗词书籍

辛弃疾诗词书籍
为你推荐以下辛弃疾诗词相关的书籍:
- 《辛弃疾诗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以《全宋诗》《全宋词》为底本,参以《辛稼轩诗文钞存》《辛稼轩诗词补辑》等,总收诗作一百三十余首、词作六百二十余首。
排序依照《全宋诗》《全宋词》,仅个别地方稍作调整。
注释主要参考《辛稼轩诗文笺注》《稼轩词编年笺注》《葑溪诗学丛稿初编》《辛弃疾全集校注》等,择善而从,以尽量排除阅读障碍。
评析则注重兼采众长,以读解文本为基础,适度发挥,力求准确还原辛弃疾的诗史、词史贡献和地位。
- 《辛弃疾词选》:现存六百二十六首辛弃疾词,本书选录九十四首。
所据版本,依广信书院之十二卷本为主,间有别本为佳者,则依别本。
其中异文,除重要者外,不一一注明。
- 《辛弃疾词百首》:挑选了稼轩词中的名篇及较有代表性的作品编成小册,并附上注释及简介以方便读者阅读。
艺术上化用前人典故、诗词,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语言凝练而韵味悠长。
总体风格沉雄豪迈又兼具细腻柔媚。
如你想了解更多有关辛弃疾诗词的书籍,可继续向我提问。
辛弃疾诗词全集816首第20卷

辛弃疾诗词全集(816首)(二十)761《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一川松竹任横斜,有人家,被云遮。
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
比着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争些。
旗亭有酒径须赊,晚寒些,怎禁他。
醉里匆匆,归骑自随车。
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762《林贵文买牡丹见赠至彭村偶题》宝刀和雨剪流霞,送到彭村刺史家。
闻道名园春已过,千金还买暨家花。
763《好事近春日郊游》春动酒旗风,野店芳醪留客。
系马水边幽寺,有梨花如雪。
山僧欲看醉魂醒,茗碗泛香白。
微记碧苔归路,袅一鞭春色。
764《寿赵茂嘉郎中二首》玉色长身白首郎,当年麾节几甘棠。
力贫活物阴功大,未老垂车逸兴长。
久矣如今太公望,岿然真是鲁灵光。
朝廷正尔尊黄发,稳驾蒲轮觐玉皇。
765《寿赵茂嘉郎中二首》鹅湖山麓湛溪湄,华屋眈眈照绿漪。
子侄日为真率会,弟兄剩有唱酬诗。
杨花榆荚浑如许,苦笋樱桃正是时。
待酌西江援北斗,摩挲金狄与君期。
766《寿赵守》天孙锦字织云烟,来向红尘了世缘。
前去中秋犹十日,后来甲子更千年。
墙南竹韵调琴谱,堂北萱香载酒船。
且与剪圭旧约,不妨却伴橘中仙。
767《寿朱晦翁》西风卷尽护霜筠,碧玉壶天月色新。
凤历半千开诞日,龙山重九逼佳辰。
先心坐使鬼神伏,一笑能回宇宙春。
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
768《书渊明诗后》渊明避俗未闻道,此是东坡居士云。
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闻道更谁闻。
769《水调歌头九日游云洞,和韩南涧尚书韵》今日复何日,黄菊为谁开。
渊明漫爱重九,匈次正崔嵬。
酒亦关人何事,正自能不尔,谁遣白衣来。
醉把西风扇,随处障尘埃。
为公饮,须一日,三百杯。
此山高处东望,云气见蓬莱。
翳凤骖鸾公去,落佩倒冠吾事,抱病且登台。
归路有明月,人影共徘徊。
770《闻科诏勉诸子》秋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
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
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
明年吏部选,梅福更仇香。
771《戏书圆觉经后》圆觉十二菩萨问,吾取一二余鄙哉。
若是如来真实语,众生却自胜如来。
【诗歌鉴赏】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原文翻译及赏析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原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注释、清平乐(yuè):词牌名。
村居:题目2、茅檐:茅屋的屋檐。
3、吴音:吴地的方言。
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4、翁媪(ǎo):老翁、老妇。
5、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6、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7、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
8、卧:趴。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翻译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赏析《清平乐?村居》为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辛弃疾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
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全词以白描手法,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
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
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辛弃疾诗词全集

辛弃疾诗词全集
辛弃疾的诗词有:
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二、《满江红·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三、《菩萨蛮·其六》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清晨入口出初日,晚来飞雪点翠辉。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四、《蝶恋花·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五、《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辛弃疾词全集

辛弃疾词全集辛弃疾词全集宋词由北宋苏轼开创出一种豪放阔大的`风格。
这种风格到辛弃疾出现在词坛上的时候,辛弃疾不仅沿续了苏词的成就,写出许多具有雄浑、阔大气势的作品,而且敢于破除陈规,以其过人的才华,进行极富特色的创造,成为南宋豪放派的领军人物。
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辛弃疾词全集!辛弃疾词全集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
闲愁闲恨一番新。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
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鹧鸪天戏题村舍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以此比来,忠义第一人,生不得行其志,没无一人明其心。
全躯保妻子之臣,乘时抵瞒之辈,乃苟富贵者,资天下之疑,此朝廷一大过,天地间一大冤,志士仁人所深悲至痛也。
公精忠大义,不在张忠献、岳武穆下。
一少年书生,不忘本朝,痛二圣之不归,闵八陵之不祀,哀中原子民之不行王化,结豪杰,志斩虏馘,挈中原还君父,公之志亦大矣。
耿京死,公家比者无位,犹能擒张安国,归之京师,有人心天理者,闻此事莫不流涕。
使公生于艺祖、太宗时,必旬日取宰相。
入仕五十年,在朝不过老从官,在外不过江南一连帅。
公没,西北忠义始绝望,大雠必不复,大耻必不雪,国势远在东晋下。
五十年为宰相者,皆不明君臣之大义,无责焉耳。
辛弃疾(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
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
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
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
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
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
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
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
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辛弃疾词全集PDF

辛弃疾词全集辛弃疾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晚年韩□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有《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
闲愁闲恨一番新。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古诗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翻译赏析

古诗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翻译赏析《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
其古诗全文如下:侬是嵚崎可笑人。
不妨开口笑时频。
有人一笑坐生春。
歌欲颦时还浅笑,醉逢笑处却轻颦。
宜颦宜笑越精神。
【前言】《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此词虽是作者赠给同僚严子文的侍姬笑笑的调侃之作,但通过对侍姬这类卑贱女子的赞赏,表明作者对人好恶是以是否维护国家统一为标准的,这从侧面反映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注释】(1)桓彝字茂伦,雅为周顗所重。
顗尝叹曰:“茂伦嵚崎历落,固可笑人也。
”(2)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赏析】辛弃疾的人格是伟大的,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弥漫于他的整个精神世界,所以发之为诗文,大的可以成为《九议》、《十论》,小的或送一个侍姬这样近乎游戏的小令,也莫不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
这阕词就是稼轩于公元168年(干道四年)他29岁时,在同僚严子文的家宴上,赠给严子文的侍姬一位名叫“笑笑”的调侃之作。
尽管如此,但令人读来总感到有一种潜在的思想力量,总觉得这阕词在语言文字之外,还有一种思想之波在撼人的灵魂,让人总想要去捕捉到它。
“侬”,江浙一带方言称“你”为侬。
所谓“吴侬软语”,想必这一位侍姬是吴人,故稼轩戏以她的家乡话称她。
“嵚崎可笑”,这是借用晋周顗赞赏桓彝的故事。
《晋书·桓彝传》:“桓彝字茂伦,雅为周顗所重。
顗尝叹曰:‘茂伦,固可笑人也。
’”这里的“笑”据《诗词曲语辞汇释》解:“笑,欣羡之辞。
与嘲笑之义别。
”稼轩在另一阕《鹧鸪天·郑守厚卿席上谢余伯山》一词也说:“君家兄弟真堪笑,个个能修五凤楼。
”修五凤楼是盛赞他们兄弟文章写得漂亮。
所以这里的“真堪笑”,也是真值得羡慕之意。
嵚崎本是指山的高峻,喻于人,是比之为骨鲠俊拔。
稼轩把这个典故拉来送给这位侍女,这就等于说这位叫“笑笑”的侍女,竟是一位杰出不群的值得钦佩的伟丈夫式的人物了。
【诗歌鉴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翻译及赏析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注释、建康:今江苏南京。
2、遥岑(cén):远山。
3、玉簪(zān)螺髻(jì):玉簪、螺髻:玉做的簪子,像海螺形状的发髻,这里比喻高矮和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
4、断鸿:失群的孤雁。
5、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6、季鹰:张翰,字季鹰。
7、求田问舍:置地买房。
刘郎:刘备。
才气:胸怀、气魄。
8、流年:流逝的时光。
9、忧愁风雨:风雨,比喻飘摇的国势。
0、倩(qìng):请托。
、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指女子。
2、?(wèn):擦拭。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翻译楚天千里辽阔一派凄清秋色,长江水随天流去秋色无边际。
极目眺望北国崇山峻岭的风景,他们仿佛都在传送忧怨仇恨,就好似碧玉发簪和螺形发髻。
夕阳西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吴钩把玩不已拍遍九曲栏杆,没人能理会我登楼远眺之心。
别提家乡的鲈鱼肉精细味美,尽管秋风吹不会像季鹰不归?更不想许汜只顾谋私利。
那将羞于见雄才大气的刘备。
借时光如水忧愁国势如风雨,树犹如此倩人谁能去换来啊?就让那红巾翠袖多情歌女,为我擦去英雄失志时的热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
虽然出语沉痛悲愤,但整首词的基调还是激昂慷慨的,表现出辛词豪放的风格特色。
全词通过写景和联想抒写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极大地表现了词人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
【诗歌鉴赏】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原文翻译及赏析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原文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
古来三五个英雄。
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
老僧夜半误鸣钟。
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注释、身世:平生。
酒杯:借酒浇愁。
2、汉殿:刘邦,代指汉代宫阙;秦宫,秦始皇,代指秦朝宫阙。
3、梦入:梦境。
少年丛,当谓英雄年少种种。
4、歌舞:身世。
5、误:没有。
6、西窗:思念,代指抱负。
7、卷地:谓贴着地面迅猛向前推进。
多指风。
代指身世悲凉。
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翻译整日在借酒浇愁的状态中渡过,一生的努力因没能改变国家的败局而全部成空。
古今往来的英雄们本就不多,却因时间的流逝而淹没,再也难找到像刘邦、秦始皇那样的英雄。
少年繁华如梦,如今一一破灭,让人直欲遁入空门,做隐逸之士,可真正要去寻觅夜半禅钟的时候,却只有卷地的西风,严酷的现实,教人无梦可做,无处可托。
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赏析《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为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虽以“万事皆空”总摄全篇,实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沉郁悲凉。
上片怀古,实叹喟今无英雄,秦汉盛世难再。
下片歌舞匆匆者,亦少年盛事惟梦境再现。
闻钟梦觉,只西风满窗而已。
描写的是人到中年,有些凄凄惶惶心态,但又不趋炎附势的低姿态。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的高明之处在于联想与造境上。
丰富的联想与跌宕起伏的笔法相结合,使跳跃性的结构显得整齐严密。
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反而正,感情亦如江上的波涛大起大落,通篇蕴含着开阖顿挫、腾挪跌宕的气势,与词人沉郁雄放的风格相一致。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描写的是人到中年,有些凄凄惶惶心态,但又不趋炎附势的低姿态。
此词当是作者后期的作品。
辛弃疾也信奉老庄,在《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这首词中作旷达语,但他并不能把冲动的感情由此化为平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上宣泄内心的悲愤,这些表面看来似旷达又似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成为绝望时无法销磨的痛苦。
[辛弃疾诗词全集]辛弃疾诗词
![[辛弃疾诗词全集]辛弃疾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2470a5d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5.png)
[辛弃疾诗词全集]辛弃疾诗词第一篇辛弃疾诗词:辛弃疾经典诗词大全辛弃疾诗词精选(一)满江红(和卢国华)汉节东南,看驷马、光华周道。
须信是、七闽还有,福星来到。
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阴不动秋光好。
问不知、何处着君侯,蓬莱岛。
还自笑,人今老。
空有恨,萦怀抱。
记江湖十载,厌持旌纛。
_落我材无所用,易除殆类无根潦。
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
满江红(和传岩叟香月韵)半山佳句,最好是、吹香隔屋。
又还怪、冰霜侧畔,蜂儿成簇。
更把香来薰了月,却教影去斜侵竹。
似神清、骨冷住西湖,何由俗。
根老大,穿坤轴。
枝夭袅,蟠龙斛。
快酒兵长俊,诗坛高筑。
一再人来风味恶,两三杯后花缘熟。
记五更、联句失弥明,龙衔烛。
满江红(星赵晋臣敷文)老子平生,原自有、金盘华屋。
还又要、万间寒士,眼前突兀。
一舸归来轻叶,两翁相对清如鹄。
道如今、吾亦爱吾庐,多松菊。
人道是,荒年谷。
还又似,丰年玉。
甚等闲却为,鲈鱼归速。
野鹤溪边留杖屦,行人墙外听丝竹。
问近来、风月几遍诗,三千轴。
满江红(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
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
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
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
风采妙,凝冰玉。
诗句好,余膏馥。
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
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
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归朝欢(丁卯岁寄题眉山李参政石林)见说岷峨千古雪。
都作岷峨山上石。
君家右史老泉公,千金费尽勤收拾。
一堂真石室。
空庭更与添突兀。
记当时,长编笔砚,日日云烟湿。
野老时逢山鬼泣。
谁夜持山去难觅。
有人依样入明光,玉阶之下岩岩立。
琅第二篇辛弃疾诗词:初中辛弃疾的词大多数具有爱国情意,很豪爽。
【诗歌鉴赏】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原文翻译及赏析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原文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听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注释、博山,在江西永丰境内(今江西省广丰县),古名通元峰,由于其形状像庐山香炉峰,所以改称博山。
庵:圆形草屋。
2、翻灯舞:绕着灯来回飞。
3、塞北:泛指中原地区。
华:花白,华发苍颜:头发苍白,面容苍老。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翻译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
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瓢泼而下,急促地敲打着屋顶;糊窗纸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自言自语。
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
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赏析《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为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是作者贬官为民,闲居带湖期间投宿博山脚下一户王姓人家所作。
这儿只有几间破旧的小草庵(茅房),屋后是一片竹林、环境十分荒凉冷落。
词人即景生情,百感交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成了这首寄寓很深的小令。
上片描绘环境,渲染气氛,下片作者抚今追昔,对自己的出生地北方沦陷感慨万千,表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可贵精神。
这首词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
感情浓烈,语言平淡,纯用白庙,环境气氛的渲染非常出色,抒主人公的心理描述和形象刻划是十分成功的,在稼轩的爱国作品中,别具一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
“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
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
【诗歌鉴赏】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翻译及赏析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注释、南乡子:词牌名。
2、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
北固亭: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3、望:眺望。
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4、北固楼:即北固亭。
5、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6、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7、年少:年轻。
兜鍪(dōu móu):指千军万马。
8、坐断:坐镇,占据,割据。
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
休:停止。
9、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0、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翻译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
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
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为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
它与稼轩同时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一风格明快,一沉郁顿挫,同是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而都不失为千古绝唱,亦可见辛弃疾丰富多彩之大手笔也。
【诗歌鉴赏】辛弃疾《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辛弃疾《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诗歌鉴赏】辛弃疾《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
辛弃疾《鹊桥仙子?鸡油山行书》原文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主人娶了一个女人,西边回到一个女人身边,在灯门前大笑。
一千公顷的稻花,夜以
继日,一天的风露。
辛弃疾《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注释
冀友:春熙十六年(1989年),词人与湖边闲居。
2、归女:嫁女儿。
辛弃疾《鹊桥仙子?看鸡油山行书》英译
在松岗中躲避寒暑,在茅檐下躲避风雨,如此来来去去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停
下醉酒摇晃的脚步,手扶嶙峋的怪石,注目眼前飞流直下溅珠跃玉的瀑布,醉眼朦胧,辨
认许久,看啊看啊,原来以前多次酒醒就在这里!
一位妻子在东方结了婚,而在西方结了婚的女儿也回到她母亲的家去看望她的父母。
两栋房子前的灯光都很亮,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笑声不绝于耳。
村外的田野里,微风轻露,漫天飞舞。
他们正在酿造一千公顷的大米香味,丰收在望!谢谢你晚上给我米饭的水分。
辛弃疾《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赏析
《喜鹊桥仙》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作品。
这首诗写于孝宗淳熙十六年的吉佑(89)。
作者50岁时住在江西省上饶市。
以乡村生活为背景的抒情诗。
电影上的光笔,安静而自乐;下一块厚厚的墨水充满了喜悦。
它反映了作者超然而美丽的情感;这种情势相互交融、相互映衬,使词的意境显得清新、轻松。
辛弃疾的诗词全集。
侬是嵚崎可笑人。不妨开口笑时频。有人一笑坐生春的意思

侬是嵚崎可笑人。
不妨开口笑时频。
有人一笑坐生春的意思“侬是嵚崎可笑人。
不妨开口笑时频。
有人一笑坐生春”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其古诗全文如下:侬是嵚崎可笑人。
不妨开口笑时频。
有人一笑坐生春。
歌欲颦时还浅笑,醉逢笑处却轻颦。
宜颦宜笑越精神。
【注释】(1)桓彝字茂伦,雅为周顗所重。
顗尝叹曰:“茂伦嵚崎历落,固可笑人也。
”(2)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赏析】辛弃疾的人格是伟大的,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弥漫于他的整个精神世界,所以发之为诗文,大的可以成为《九议》、《十论》,小的或送一个侍姬这样近乎游戏的小令,也莫不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
这阕词就是稼轩于公元168年(干道四年)他29岁时,在同僚严子文的家宴上,赠给严子文的侍姬一位名叫“笑笑”的调侃之作。
尽管如此,但令人读来总感到有一种潜在的思想力量,总觉得这阕词在语言文字之外,还有一种思想之波在撼人的灵魂,让人总想要去捕捉到它。
“侬”,江浙一带方言称“你”为侬。
所谓“吴侬软语”,想必这一位侍姬是吴人,故稼轩戏以她的家乡话称她。
“嵚崎可笑”,这是借用晋周顗赞赏桓彝的故事。
《晋书·桓彝传》:“桓彝字茂伦,雅为周顗所重。
顗尝叹曰:‘茂伦,固可笑人也。
’”这里的“笑”据《诗词曲语辞汇释》解:“笑,欣羡之辞。
与嘲笑之义别。
”稼轩在另一阕《鹧鸪天·郑守厚卿席上谢余伯山》一词也说:“君家兄弟真堪笑,个个能修五凤楼。
”修五凤楼是盛赞他们兄弟文章写得漂亮。
所以这里的“真堪笑”,也是真值得羡慕之意。
嵚崎本是指山的高峻,喻于人,是比之为骨鲠俊拔。
稼轩把这个典故拉来送给这位侍女,这就等于说这位叫“笑笑”的侍女,竟是一位杰出不群的值得钦佩的伟丈夫式的人物了。
这作为对一个侍女的歌颂,确实有点不伦不类。
这当然不是稼轩没词了,不懂得用典而胡乱比附。
以他这样一位写起词来“如春云浮空,卷舒起灭,随所变态,无非可观”的大家,不可能不懂用典,更何况他“其秾丽绵密处,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词全集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有《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
闲愁闲恨一番新。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
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鹧鸪天戏题村舍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
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
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鹧鸪天送人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鹧鸪天代人赋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玉楼春戏赋云山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渡,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鹊桥仙山行书所见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孤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
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踏莎行和赵国兴知录韵吾道悠悠,忧心悄悄,最无聊处秋光到。
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
长忆商山,当年四老,尘埃也走咸阳道。
为谁书到便幡然?至今此意无人晓。
定风波暮春漫兴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老去逢春如病酒。
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
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
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定风波送卢提刑,约上元重来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
极目南云无过雁。
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
无限江山行未了。
父老,不须和泪看旌旗。
后会丁宁何日是?须记,春风十日放灯时。
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祝英台令晚春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鬓边觑。
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
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
提壶脱裤催归去,万恨千情。
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
采桑子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
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
古来三五个英雄。
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
老僧夜半误鸣钟。
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东坡引花梢红未足,条破惊新绿。
重帘下遍阑干曲。
有人春睡熟,有人春睡熟。
鸣禽破梦,云偏目蹙,起来香鳃褪红玉。
花时爱与愁相续。
罗裙过半幅,罗裙过半幅。
露天晓角旅兴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
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
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卜算子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
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
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
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鹯[衤詹]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女足]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春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
多情白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
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鹧鸪天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
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鹧鸪天和子似山行韵谁共春光管日华,朱朱粉粉野蒿花。
闲愁投老无多子,酒病而今较减些。
山远近,路横斜,正无聊处管弦哗。
去年醉处犹能记,细数溪边第几家。
鹧鸪天一片归心拟乱云,春来谙尽恶黄昏。
不堪向晚檐前雨,又待今宵滴梦魂。
炉烬冷,鼎香氛,酒寒谁遣为重温?何人柳外横斜笛?客耳那堪不忍闻!鹧鸪天困不成眠奈夜何!情知归未转愁多。
暗将往事思量遍,谁把多情恼乱他?些底事,误人哪,不成真个不思家。
娇痴却妒香香睡,唤起醒松说梦些。
生查子游雨岩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生查子漫天春雪来,才抵梅花半。
最爱雪边人,楚些裁成乱。
雪儿偏解饮,只要金杯满。
谁道雪天寒?翠袖阑干暖。
生查子去年燕子来,帘幕深深处。
香径得泥归,都把琴书污。
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浣溪纱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
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
梨花也作白头新。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残雪。
要破帽、多添华发。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
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
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
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长夜笛,莫吹裂!南乡子舟中记梦欹枕舻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
变作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
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
只记埋冤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
南乡子好个主人家,不问因由遍去[口茶]。
病得那人妆晃了,巴巴,系上裙儿稳也哪。
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更过十年也似他。
定风波再用韵和赵晋臣敷文野草闲花不当春,杜鹃却是旧知闻。
谩道不如归去住,梅雨,石榴花又是离魂。
前殿群臣深殿女,赭袍一点万红巾。
莫问兴亡今几主。
听取,花前毛羽已羞人。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
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
记前时、送春归后。
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
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千年调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
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
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
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
学人言语,未会十分巧。
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长安道,投老倦游归。
七十古来稀。
藕花雨湿前胡夜,桂枝风澹小山时。
怎消除,须[歹带]酒,更吟诗。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
也莫向、柳边孤负月。
闲过了,总成痴。
种花事业无人问,对花情味只天知。
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
最高楼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
更作个、亭儿名亦好。
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休休休,更说甚,是和非!新荷叶和赵德庄韵人已归来,杜鹃欲劝谁归?绿树如云,等闲借与莺飞。
兔葵燕麦,问刘郎、几度沾衣?翠屏幽梦,觉来水绕山围。
有酒重携,小园随意芳菲。
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
春风半面,记当年、初识崔徽。
南云雁少,锦书无个因依。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
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
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