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二章-操作系统进程(练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 第二章 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用户作业可以通过()方式由用户自己按照作业来进行操作。
A.脱机B.自动控制C.在线处理D.联机处理2.()是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种专门语言,它由操作系统的专门机制解释处理。
A.C语言B.JCL语言C.Ada语言D.Pascal语言3.作业调度算法中()调度算法最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A.先来先服务B.优先数C.响应比最高优先D.均衡4.终端用户在终端上控制作业的执行要经历四个阶段,最初阶段是()。
A.用户注册B.终端连接C.作业控制D.用户退出5.在下面作业调度算法中()调度算法最有利于小作业,从而提高系统吞吐能力。
A.先来先服务B.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C.优先数D.响应比最高者优先6.当中央处理器处于目态时,它可以执行的指令是()。
A.计算机系统中的全部指令B.仅限于非特权指令C.仅限于防管指令D.仅限于特权指令7.作业调度算法常考虑因素之一是使系统有最高的吞吐率,为此应()。
A.不让处理机空闲B.能够处理尽可能多的作业C.使各类用户满意D.不使系统过于复杂8. 分时操作系统环境下运行的作业通常称为()。
A.后台作业B.长作业C.批量型作业D.终端型作业9.在作业调度算法中,若所有作业同时到达,则平均等待时间最短的算法是()。
A.先来先服务B.优先数C.响应比最高优先D.计算时间段的作业优先10.作业调度程序从处于()状态的作业队列中选取适当的作业投入运行。
A.执行B.提交C.完成D.后备11.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调度算法是()。
A. 先来先服务B.优先数C.响应比最高优先D.均衡12.()是指从作业提交给系统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
A.周转时间B.响应时间C.等待时间D.执行时间13.作业从进入后备队列到被调度程序选中的时间间隔称为()。
A.周转时间B.响应时间C.等待时间D.触发时间二、多项选择题1.响应比最高者优先调度算法是()调度算法的折衷。
操作系统第二章课后答案

第二章进程管理2、试画出下面4条语句的前趋图:S2: b:=z+1;S3: c:=a-b;S4: w:=c+1;3、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它们共享系统资源,以及为完成同一项任务而相互合作,致使在这些并发执行的进程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也就使得进程在执行期间出现间断性。
4、程序并发执行时为什么会失去封闭性与可再现性?因为程序并发执行时,就是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就是由多个程序来改变,致使程序的运行失去了封闭性。
而程序一旦失去了封闭性也会导致其再失去可再现性。
5、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概念?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了使程序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能并发执行,并能对并发执行的程序加以控制与描述,从而在操作系统中引入了进程概念。
影响: 使程序的并发执行得以实行。
6、试从动态性,并发性与独立性上比较进程与程序?a、动态性就是进程最基本的特性,可表现为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因得不到资源而暂停执行,以及由撤销而消亡,因而进程由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只就是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就是静态实体。
b、并发性就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就是OS的重要特征。
引入进程的目的正就是为了使其程序能与其它建立了进程的程序并发执行,而程序本身就是不能并发执行的。
c、独立性就是指进程实体就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同时也就是系统中独立获得资源与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
而对于未建立任何进程的程序,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来运行。
7、试说明PCB的作用?为什么说PCB就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a、PCB就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就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
PCB中记录了操作系统所需的用于描述进程情况及控制进程运行所需的全部信息。
因而它的作用就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含数据),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一个能与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
b、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系统总就是通过其PCB对进程进行控制,系统就是根据进程的PCB而不就是任何别的什么而感知到该进程的存在的,所以说,PCB就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操作系统第二章练习 答案

1.P、V 操作是 A 。
A.两条低级进程通信原语B.两组不同的机器指令C.两条系统调用命令D.两条高级进程通信原语2.设系统中有 n(n>2)个进程,且当前不在执行进程调度程序,试考虑下述4种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 。
A.没有运行进程,有2个就绪进程,n 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B.有1个运行进程,没有就绪进程,n-1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C.有1个运行进程,有1个就绪进程,n-2个进程处理等待状态。
D.有1个运行进程,n-1个就绪进程,没有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3.若 P、V 操作的信号量 S 初值为2,当前值为-1,则表示有 B 等待进程。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4.用 V 操作唤醒一个等待进程时,被唤醒进程的状态变为 B 。
A.等待B.就绪C.运行D.完成5.用 P、V 操作可以解决 A 互斥问题。
A.一切B.某些C.正确D.错误6.多道程序环境下,操作系统分配资源以 C 为基本单位。
A.程序B.指令C.进程D.作业7.从下面对临界区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1)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那段代码。
(2)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那段代码。
(3)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通信的那段代码。
(4)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访问共享资源的那段代码。
(5)临界区是指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8.(A)是一种只能由 wait 和 signal 操作所改变的整型变量,(A)可用于实现进程的(B)和(C),(B)是排他性访问临界资源。
A:(1)控制变量;(2)锁;(3)整型信号量;(4)记录型信号量。
B:(1)同步;(2)通信;(3)调度;(4)互斥。
C:(1)同步;(2)通信;(3)调度;(4)互斥。
9.对于记录型信号量,在执行一次 wait 操作时,信号量的值应当(A),当其值为(B)时,进程阻塞。
在执行 signal 操作时,信号量的值应当为(C),当其值为(D)时,应唤醒阻塞队列中的进程。
国家开放大学《操作系统》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操作系统》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1章操作系统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操作系统的基本职能是()。
A. 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使用B. 提供方便的可视化编辑程序C. 提供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工具D. 控制和管理系统内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的运行2.按照所起的作用和需要的运行环境,操作系统属于()。
A. 应用软件B. 系统软件C. 支撑软件D. 用户软件3.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是()。
A. 处于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B. 处于系统软件之上的用户软件C. 处于应用软件之上的系统软件D. 处于硬件之下的低层软件4.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资源共享和操作的异步性。
A. 程序的并发执行B. 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C. 多道程序设计D. 中断处理5.以下不属于操作系统具备的主要功能的是()。
A. 中断处理B. CPU调度C. 内存管理D. 文档编辑6.为用户分配主存空间,保护主存中的程序和数据不被破坏,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
这属于()。
A. 存储管理B. 作业管理C. 文件管理D. 处理器管理7.操作系统对缓冲区的管理属于()的功能。
A. 设备管理B. 存储器管理C. 文件管理D. 处理器管理8.操作系统内核与用户程序、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是()。
A. shell命令B. C语言函数C. 图形界面D. 系统调用9.系统调用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内部调用,它()。
A. 与系统的命令一样B. 直接通过键盘交互方式使用C. 是命令接口中的命令D. 只能通过用户程序间接使用10.在下列操作系统中,强调吞吐能力的是()。
A. 多道批处理系统B. 实时系统C. 网络系统D. 分时系统11.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A. CPU的利用率不高B. 系统吞吐量小C. 不具备并行性D. 失去了交互性12.为了使系统中所有的用户都能得到及时的响应,该操作系统应该是()。
A. 分时系统B. 网络系统C. 实时系统D. 多道批处理系统13.下面不属于分时系统特征的是()。
操作系统第二章进程的描述与控制题目

操作系统第⼆章进程的描述与控制题⽬1-1. 下⾯对进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进程是动态的概念B. 进程执⾏需要处理机C.进程是有⽣命周期的D. 进程是指令的集合【答案】D动态的,有⽣命周期的。
【解析】【解析】程序是指令的集合。
⽽进程是程序的⼀次执⾏,是动态的,有⽣命周期的。
1-2. 分配到必要的资源并获得处理机时的进程状态是 ()A. 就绪状态B. 执⾏状态C. 阻塞状态D. 撤消状态【答案】B【解析】分配到必要地资源获得处理机时的进程状态是执⾏状态。
1-3.程序的顺序执⾏通常在①的⼯作环境中,具有以下特征②。
程序的并发执⾏在③的⼯作环境中,具有如下特征④。
A. 单道程序B.多道程序C. 程序的可再现性D. 资源共享【答案】①A ②C ③B ④D。
【解析】程序的顺序执⾏通常在单道程序的⼯作环境中,具有程序结果的可再现性特征;程序的并发执⾏在多道程序的⼯作环境中,具有共享资源的特征。
1-4. 下列进程状态变化中,变化是不可能发⽣的A. 运⾏——就绪B.运⾏—— 等待C. 等待——运⾏D. 等待——就绪【答案】C【解析】当调度程序为某就绪状态的进程分配了处理机时,该进程便由就绪状态变为执⾏状态;正在执⾏的进程因等待发⽣某事件⽽⽆法执⾏时,该进程由执⾏状态变为等待状态;当处于等待状态的进程所等待的事件发⽣时,该进程由等待状态变为就绪状态;正在执⾏的进程如因时间⽚⽤完⽽暂停执⾏,该进程由执⾏状态变为就绪状态。
等待——运⾏不可能发⽣,就绪—— 等待不可能发⽣。
运⾏不可能发⽣,就绪唯⼀的双向箭头是运⾏运⾏——就绪,就绪——运⾏唯⼀的双向箭头是1-5. 当时,进程从执⾏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A. 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B. 时间⽚到C. 等待某⼀事件D.等待的事件发⽣【答案】B。
【解析】正在执⾏的进程,如因时间⽚⽤完⽽暂停执⾏,则该进程由执⾏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就绪——运⾏ C. 等待某⼀事件运⾏—— 阻塞 D.等待的事件发⽣等待——就绪A. 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就绪1-6. 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则就绪队列中进程的个数最多为。
操作系统 第二章作业本(含答案)

第二章作业第一次作业:1.进程有哪三种基本状态?进程在三种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是什么?答:三种基本状态:就绪状态、执行状态、阻塞状态。
(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进程分配到CPU资源(进程调度);(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时间片用完(3)执行状态→阻塞状态:I/O请求(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I/O完成2.在Linux系统中运行下面程序,最多可产生多少个进程?画出进程家族树。
main(){fork();fork();fork();}答:最多可以产生7个进程。
其家族树为:3.试从动态性、并发性和独立性上比较进程和程序。
答:1)动态性是进程最基本的特性,可表现为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因得不到资源而暂停执行,以及由撤销而消亡,因而进程由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只是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并存放于某种介质上,其本身并不具有运动的含义,因而是静态的;2)并发性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OS的重要特征。
引入进程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其程序能和其它建立了进程的程序并发执行,而程序本身(没有建立PCB)是不能并发执行的;3)独立性是指进程实体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独立分配资源和独立接受调度的基本单位。
凡未建立PCB的程序,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来运行。
4.分析下列代码的功能:答:sleep_on实现进程的睡眠过程;wake_up实现进程的唤醒过程。
第二次作业:1.同步机制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准则?你认为整型信号量机制遵循了同步机制的哪些基本准则?答:同步机制应遵循四个基本准则:a. 空闲让进:当无进程处于临界区时,应允许一个请求进入临界区的进程立即进入自己的临界区,以有效地利用临界资源。
b. 忙则等待:当已有进程进入临界区时,其它试图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以保证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
c. 有限等待:对要求访问临界资源的进程,应保证在有限时间内能进入自己的临界区,以免陷入“死等”状态。
d. 让权等待:当进程不能进入自己的临界区时,应立即释放处理机,以免进程陷入“忙等”状态。
操作系统练习题 第2章进程管理

第二章进程管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让多个计算问题同时装入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 )。
A.并发执行B.顺序执行 C.并行执行D.同时执行2. 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后,处理器的利用率( )。
A.无改善B.极大地提高 C.降低了D.无变化,仅使程序执行方便3.计算机系统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后,()。
A.缩短了每个程序的执行时间B.系统效率随并行工作道数成比例增长C.提高了系统效率D.使用设备时不会发生冲突4.进程是( )。
A.一个系统软件B.与程序概念等效C.存放在内存中的程序D.执行中的程序5.进程的( )和并发性是两个很重要的属性。
A.动态性B.静态性C.易用性D.顺序性6.已经获得除( )以外所有运行所需资源的进程处于就绪状态。
A.主存储器B.打印机C.C PU D.磁盘空间7.在一个单处理器系统中,处于运行态的进程( )。
A.可以有多个B.不能被打断C.只有一个D.不能请求系统调用8.对于一个单处理器系统来说,允许若干进程同时执行,轮流占用处理器.称它们为()的。
A. 顺序执行B. 同时执行C. 并行执行D. 并发执行9.操作系统根据( )控制和管理进程,它是进程存在的标志。
A.程序状态字B.进程控制块C.中断寄存器D.中断装置10.若干个等待占有CPU并运行的进程按一定次序链接起来的队列为( )。
A.运行队列B.后备队列C.等待队列D.就绪队列11.临界区是指( )。
A. 并发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程序段B.并发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程序段C.并发进程中用户实现进程通信的程序段D.并发进程中与共享变量有关的程序段12.对于记录型信号量,在执行一次P操作时,信号量的值应( )。
A.不变B.加1 C.减1D.减指定数值13.在执行signal操作时,当信号量的值( )时,应释放一个等待该信号量的进程。
A.0 B.<0 C.>=0 D.<=014.wait、signal操作必须在屏蔽中断下执行,这种不可变中断的过程称为( )。
操作系统第二章练习题与答案

C.DCT D.FCB5.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该进程 D 。
A.重新占有CPU B.优先级变为最大C.移至等待队列之首 D.变为就绪状态6.由各作业JCB形成的队列称为 C 。
A.就绪作业队列 B.阻塞作业队列C.后备作业队列 D.运行作业队列7.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作业调度算法是 A 。
A.响应比高者优先B.短作业优先C.优先级调度D.先来先服务8.作业调度程序从处于 D 状态的队列中选取适当的作业投入运行。
A.就绪 B.提交C.等待 D.后备9. A 是指从作业提交系统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
A.周转时间 B.响应时间C.等待时间 D.运行时间10.计算机系统在执行 C 时,会自动从目态变换到管态。
A.P操作 B.V操作C.系统调用 D.I/O指令三、问答1.在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如何理解“内存中的多个程序的执行过程交织在一起,大家都在走走停停”这样一个现象?答:在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内存中存放多个程序,它们以交替的方式使用CPU。
因此,从宏观上看,这些程序都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但由于CPU只有一个,在任何时刻CPU只能执行一个进程程序。
所以这些进程程序的执行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
也就是说,从微观上看,每一个进程一会儿在向前走,一会儿又停步不前,处于一种“走走停停”的状态之中。
2.什么是“原语”、“特权指令”、“系统调用命令”和“访管指令”?它们之间有无一定的联系?答:特权指令和访管指令都是CPU指令系统中的指令,只是前者是一些只能在管态下执行的指令,后者是一条只能在目态下执行的指令。
原语和系统调用命令都是操作系统中的功能程序,只是前者执行时不能被其他程序所打断,后者没有这个要求。
操作系统中有些系统调用命令是以原语的形式出现的,例如创建进程就是一条原语式的系统调用命令。
但并不是所有系统调用命令都是原语。
因为如果那样的话,整个系统的并发性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3.操作系统是如何处理源程序中出现的系统调用命令的?答:编译程序总是把源程序中的系统调用命令改写成为一条访管指令和相应的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进程管理1.操作系统主要是对计算机系统全部 (1) 进行管理,以方便用户、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的一种系统软件。
它的主要功能有: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 (2) 管理和设备管理等。
Windows和Unix是最常用的两类操作系统。
前者是一个具有图形界面的窗口式的 (3) 系统软件,后者是一个基本上采用 (4) 语言编制而成的的系统软件。
在 (5) 操作系统控制下,计算机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信息并作出响应。
供选答案:(1): A. 应用软件 B. 系统软硬件C. 资源D. 设备(2): A. 数据 B. 作业C. 中断D. I/O(3): A. 分时 B. 多任务C. 多用户D. 实时(4): A. PASCAL B. 宏C. 汇编D. C(5): A. 网络 B. 分时C. 批处理D. 实时答案:CBBDD2.操作系统是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的 (1) 系统软件,是 (2) 的接口。
在处理机管理中,进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由程序块、 (3) 和数据块三部分组成,它有3种基本状态,不可能发生的状态转换是 (4) 。
虚拟存储器的作用是允许程序直接访问比内存更大的地址空间,它通常使用 (5) 作为它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供选答案:(1): A. 输入和输出 B. 键盘操作C. 管理和控制D. 汇编和执行(2): A. 软件和硬件 B. 主机和外设C. 高级语言和机器语言D. 用户和计算机(3): A. 进程控制块 B. 作业控制块C. 文件控制块D. 设备控制块(4): A. 运行态转换为就绪态 B. 就绪态转换为运行态C. 运行态转换为等待态D. 等待态转换为运行态(5): A. 软盘 B. 硬盘C. CDROMD. 寄存器答案:CDADB3.在计算机系统中,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入内存并运行,这种方法称为 D。
A. Spodling技术B. 虚拟存储技术C. 缓冲技术D.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4.分时系统追求的目标是 C。
A. 高吞吐率B. 充分利用内存C. 快速响应D. 减少系统开销5.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是 D。
A. 提高实时响应速度B. 增强系统交互能力C. 为了充分利用主存储器D. 充分利用CPU,减少CPU等待时间6.若把操作系统看作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下列 D不属于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
A. 程序B. 内存C. CPUD. 中断7. A不属于多道程序设计的概念。
A. 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的打印设备B. 多个用户同时进入计算机系统,并要求同时处于运行状态C. 一个计算机系统从宏观上进行作业的并行处理,但在微观上仍在串行操作D. 多个作业同时存放在主存并处于运行状态8.操作系统的CPU管理主要是解决 C。
A. 单道程序对CPU的占用B. 多道程序对CPU的占用C. 多道程序对CPU的分配D. 多道程序或单道程序对CPU的争夺9.分时操作系统是指 B。
A. 多个用户分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的某一个终端B. 多道程序分时共享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C. 多道程序进入系统后的批量处理D. 多用户的计算机系统10. A不是实时系统的特征。
A. 很强的交互性B. 具有对用户信息的及时响应性C. 具有很强的可靠性D. 有一定的交互性11.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运行的操作系统最好是 B 。
A. 分时系统B. 实时系统C. 分布式操作系统D. 网络操作系统12. 对处理事件有严格时间限制的系统是 B 。
A. 分时系统B. 实时系统C. 分布式操作系统D. 网络操作系统13.在下列操作系统中,强调吞吐能力的是 B。
A. 分时系统B. 多道批处理系统C. 实时系统D. 网络操作系统14.操作系统中,当 B 时,进程从执行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A. 进程被进程调度程序选中B. 时间片到C. 等待某一事件D. 等待的事件发生15.进程和程序的根本区别在于 D 。
A. 是否具有就绪、运行和等待状态B. 是否被调入内存中C. 是否占有处理机D. 静态与动态特点16.在单处理机系统中,若同时存在有10个进程,则处于就绪队列中的进程最多为C个。
A. 0B. 6C. 9D. 10128.下列不属于临界资源的是 A 。
A. CPUB. 公共变量C. 公用数据D. 输入输出设备17.下面关于进程同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A. 为使进程共享资源,又使它们互不冲突,因此必须使这些相关进程同步B. 系统中有些进程必须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因此要求各相关进程同步C. 进程互斥的实质也是同步,它是一种特殊的同步D. 由于各进程之间存在着相互依从关系,必须要求各进程同步工作18.若S是P、V操作的信号量,当S<0时,其绝对值表示 A。
A. 排列在信号量等待队列中的进程数B. 可供使用的临界资源数C. 无资源可用D. 无进程排队等待19.信号量S的初始值为8,在S上调用10次P操作和6次V操作后,S的值为 D 。
A. 10B. 8C. 6D. 420.系统中有两个进程A和B,每个进程都需使用1台打印机和扫描仪,但系统中现在只有一台打印机和1台扫描仪。
如果当前进程A已获得1台打印机,进程B已获得了1台扫描仪,此时如果进程A申请扫描仪,进程B申请打印机,两个进程都会等着使用已经被另一进行占用的设备,则此时两个进程就进入到了 B状态。
A. 竞争B. 死锁C. 互斥D. 同步21.进程是D。
A. 一个程序段B. 一个程序单位C. 一个程序与数据的集合D. 一个程序的一次执行22. B不是引入进程的直接目的。
A. 多道程序同时在主存中运行B. 程序需从头至尾执行C. 主存中各程序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D. 程序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23.下面关于进程和程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 进程是程序的执行过程,程序是代码的集合B. 进程是动态的,程序是静态的C. 进程可为多个程序服务,而程序不能为多个进程服务D. 一个进程是一个独立的运行单位,而一个程序段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运行单位24.下面进程状态的转换,不能实现的是 D 。
A. 运行状态转到就绪状态B. 就绪状态转到运行状态C. 运行状态转到阻塞状态D. 就绪状态转到阻塞状态25.下面关于进程控制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 进程控制块对每个进程仅有一个B. 进程控制块记录进程的状态及名称等C. 进程控制块位于主存储区内D. 进程控制块的内容、格式及大小均相同26.下面关于进程创建原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 创建原语的作用是自行建立一个进程B. 创建原语的工作是为被创建进程形成一个进程控制块C. 创建原语不能自己单独执行D. 创建原语都是由进程调用执行27.进程的同步与互斥的根本原因是 B 。
A. 进程是动态的B. 进程是并行的C. 进程有一个进程控制块D. 进程是相互依存的28.下面关于临界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
A. 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程序是临界区B. 同时进行临界区的进程必须互斥C. 进入临界区内的两个进程访问临界资源时必须互斥D. 在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29.V操作词V(S),S为一信号量,执行V操作时完成以下操作:S=S+1若S>0,则继续执行;若S<0则 C。
A. 将进程阻塞,插入等待队列B. 将队列中的一个进程移出,使之处于运行状态C. 将队列中的一个进程移出,使之处于就绪状态D. 将进程变为挂起状态30. 从工作的角度看操作系统,可以分为单用户系统、批处理系统、 B 和实时系统。
A. 单机操作系统B. 分时操作系统C. 面向过程的操作系统D. 网络操作系统31. 在下列系统中, B 是实时系统。
A. 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B. 航空定票系统C. 办公自动化系统D.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32. 操作系统是一种 B 。
A. 应用软件B. 系统软件C. 通用软件D. 工具软件33. 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在于 A 。
A. 充分利用CPU,减少CPU等待时间B. 提高实时响应速度C. 有利于代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D. 充分利用存储器34. 已经获得除C以外的所有运行所需资源的进程处于就绪状态。
A. 存储器B. 打印机C. CPUD. 内存空间35. 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称为C。
A. 共享资源B. 临界区C. 临界资源D. 共享区36. 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 B 发生。
A. 同一时刻B. 同一时间间隔C. 不同时刻D. 不同时间间隔37.在单一处理器上,将执行时间有重叠的几个程序称为 C。
A. 顺序程序B. 多道程序C. 并发程序D. 并行程序38.程序运行时,独占系统资源,只有程序本身能改变系统资源状态,这是指 B 。
A. 程序顺序执行的再现性B. 程序顺序执行的封闭性C. 并发程序失去封闭性D. 并发程序失去再现性39.引入多道程序技术后,处理器的利用率C。
A. 降低了B. 有所改善C. 大大提高D. 没有变化,只是程序的执行方便了40.在单一处理器上执行程序,多道程序的执行是在 B进行的。
A. 同一时刻B. 同一时间间隔内C. 某一固定时刻D. 某一固定时间间隔内41.在进程通信中,常C通过变量、数组形式来实现。
A. 高级通信B. 消息通信C. 低级通信D. 管道通信42.管道通信是以B进行写入和读出。
A. 消息为单位B. 自然字符流C. 文件D. 报文43.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是C和资源共享。
A. 多道程序设计B. 中断处理C. 程序的并发执行D. 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44.为了描述进程的动态变化过程,采用了一个与进程相联系的C系统,根据它来感知进程的存在。
A. 进程状态字B. 进程优先数C. 进程控制块D. 进程起始地址45.顺序执行和并发程序的执行相比,C。
A. 基本相同B. 有点不同C. 并发程序执行总体上执行时间快D. 顺序程序执行总体上执行时间快46.进程是 D 。
A. 与程序等效的概念B. 执行中的程序C. 一个系统软件D. 存放在内存中的程序47.进程具有并发性和 A 两大重要属性。
A. 动态性B. 静态性C. 易用性D. 封闭性48.操作系统在控制和管理进程过程中,涉及到 D 这一重要数据结构,这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A. FCBB. FIFOC. FDTD. PCB49.在单处理机系统中,处于运行状态的进程 A 。
A. 只有一个B. 可以有多个C. 不能被挂起D. 必须在执行完后才能被撤下50.如果某一进程获得除CPU以外的所有所需运行资源,经调度,分配CPU给它,则该进程将进入B。
A. 就绪状态B. 运行状态C. 绪塞状态D. 活动状态51.如果某一进程在运行时,因IO中断而暂停,此时将脱离运行状态,而进入 C。
A. 就绪状态B. 运行状态C. 绪塞状态D. 活动状态52.在操作系统中同时存在多个进程,它们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