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言活动中有效运用图示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图式理论主张以专题的形式将知识串起来点线面、连线成网络。
该理论认为图式是一个整体结构,它包括了词汇、短语和句子等各种不同形式,对语言理解有积极作用。
把图式理论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当中,能够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教师要明确图式理论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的价值以及它的一般过程,积极探讨如何以图式理论为依据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设计,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英语。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可在英语教学中运用。
通过对学生的指导,使他们掌握英语的知识,技能、情感,文化等信息。
融入了以英语图式为主线的总体认知观,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英语语言的系统结构与运行,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英语语言与文化形成深刻的理解与感受,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及语言应用能力。
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应重视运用图式理论,通过创设情境,演示语言的运用,使同学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的英语,以提高其英语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1.图式理论概述1.1图式理论的起源“图式”这个心理学名词是由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康德于1781年首次在希腊语中提出的,意思是用一种感觉的方法来描述事物。
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在1932年提出,图式是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反映,它反映了学生对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理解。
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学者鲁梅哈特于1977年提出,图式理论是一种以不同层级的方式存储于互动的知识结构中,即组成人们的认知能力的一种构架。
卡尔认为,在对背景知识的理解和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图式起着一种关联的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这一理论被用于说明英语阅读的心理过程,这一理论被称为“图式阅读”。
图式法是将背景知识存入脑中的一种方法,它是人类利用现有的结构对新信息进行存储的一种方法。
根据图式理论,要获得新的文本信息,学习者需要通过建立文本连接来激活原有的图式知识,然后对新的语言信息进行解码。
大脑信息处理加工系统,可以有效结合原来的知识框架和新的文本信息,从而使新的知识砌块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持续地被转化和吸收。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建议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建议作者:高丽莉来源:《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08期通过大量的研究数据显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恰当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既可以提高学生获取英语信息和处理英语信息的能力,同时还兼具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不过,根据不同的文本题材和体裁特点,在具体的高中英语课堂中高效地利用好思维导图,并非易事。
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呢?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 指导学生首先对阅读材料进行体裁分析每种文体都有独特的文体特点,每篇阅读材料都有自己布局的特点。
必须先从高度上对阅读材料进行充分的分析,对文章的进行全面的理解,才能更好地运用思维导图来分析阅读材料。
沈爱芬(2014)认为,图式理论是一种思维模式,而思维导图是一种强有力的图形技术。
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激发、丰富和巩固阅读过程中所需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这三种图示分别都可以以不同的思维导图形式表现出来,但是不同的文本,不同的题材,文章的各种内在表现差异很大。
针对上面的原因,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在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时要考虑的内容是不同的,比如在语言图示、内容图示以及形式图示上。
大概而言,语言图示多是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如语言知识、句法结构等类型的内容进行表达;内容图示是指与阅读材料密切相关的一些背景材料和背景知识;形式图示是指阅读材料整体布局的特征。
在构建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尤其要注重形式图示,因为这在思维导图中处于最为显著的位置。
它能帮助学生从高度上去理解阅读材料的文章结构,帮助学生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阅读能力和处理任务的能力,所以形势图示在任何时候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放射状和树形图状)对记叙文和说明文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就很好地体现了其对这两种文体的形式图式的理解。
国内外图式理论研究现状及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国内外图式理论研究现状及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及整理国内外图式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图式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中的现状及成果进行研究分析,并对该理论能否运用于英美文学学习中做进一步探讨分析。
关键词:图式理论国内外现状英语教学一、引言图式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是一种关于知识的认知模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应或积极的组织,是学习者将新信息丰富到自身知识库中的过程。
图式理论研究的就是知识是怎样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的理论。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及整理国内外图式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图式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中的现状及成果进行研究分析。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对于图式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18世纪康德论述了图式的哲学意义,他认为,一个人在接受新思想、新信息、新概念的时候,只有把它们同这个人脑海里的固有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义概念。
20世纪初,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以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将图式概念引入心理学。
20世纪30年代试验心理学家巴特利特有关记忆的研究被看成是图式理论所赖以建立的经典探索,为图式理论的产生及发展奠定了基础。
美国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rumelhart)对图式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阐释,他称图式是“构筑认识的建筑模块”,由常量和变量或称空位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研究阅读理解心理过程的理论,即图式阅读理论。
120世纪80年代,图式理论已经发展成为阅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式理论清晰地指出人们通过激活他们头脑中相关的图式来理解新信息。
很多心理语言学家开始将图式理论使用于外语教学,用来解释外语学习者的心理语言加工过程。
例如patricia l carrell 的论文some issues in studying the role of schemata, or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second language comprehension. 将图式理论应用于第一语言为英语的阅读理解研究的学者们有:bransford&johnson(1972);thorndyke(1977)anderson,reynolds,schallert&goetz(1977);kintsch&greene(1978);mandler&johnson(1977)等人。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语言技巧运用策略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语言技巧运用策略小学体育课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需要通过语言技巧巧妙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
下面就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语言技巧运用策略进行探讨。
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教师可以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描述体育运动的趣味,或者通过举例说明运动的重要性和乐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表扬学生等语言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充满动力地投入到体育课堂中。
二、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动作技能在教学体育动作技能时,教师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讲解,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动作要领,配合示范动作或者图示,引导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在讲解动作技能中,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比喻、俗语等,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对于跑步动作,教师可以用“像小鸟一样振翅飞翔”来描述手臂摆动的要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学会运动技能。
三、运用肯定性语言鼓励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在语言表达中要注重运用肯定性语言,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
无论学生的表现如何,教师都要用积极的语言来评价和鼓励学生。
当学生完成一项运动动作时,教师可以说:“很好,你的动作很标准,继续保持!”这样的语言表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肯定和鼓励,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四、运用提问式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式语言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堂内容。
教师可以用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讲解体育规则和策略时,教师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规则和策略,提高竞技技能。
通过提问式语言的引导,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语言教案:图画表达情感 幼儿园语言教育
一、引言幼儿园语言教育是幼儿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对于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而图画表达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通过绘画和图画来引导幼儿表达情感、开展言语活动。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运用图画表达情感这一教学方法。
二、图画表达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意义1.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促进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3.帮助幼儿理解和表达情感4.促进幼儿语言与认知、情感、社会能力的综合发展5.图画表达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种活动形式三、图画表达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实施1.教材选择2.教学方法(1)观察和模仿(2)自由绘画(3)主题绘画3.教学过程(1)激发幼儿的兴趣(2)示范和引导(3)实施练习(4)展示与共享4.教学评价(1)观察记录(2)作品展示(3)教师评语四、图画表达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案例分析1.《小熊快跑》的教学案例分析2.《春天的图画》的教学案例分析五、图画表达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1.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不足2.幼儿的绘画能力和表达能力存在差异3.教学过程中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4.学校和家庭配合不足5.针对性教学不足6.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六、结语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图画表达教学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引导幼儿进行图画表达可以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其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理解和表达情感,促进幼儿的语言与认知、情感、社会能力的综合发展。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与配合,以更好地实施图画表达教学方法,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七、图画表达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实施1.教材选择在幼儿园图画表达课程中,教师需要选择适合幼儿芳龄和发展水平的教材。
教材的选择应该引发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可以是与幼儿日常生活相关的主题,比如家庭、动物、季节等内容,也可以是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或儿歌。
公开演讲:如何在演讲中运用图像呈现信息
公开演讲:如何在演讲中运用图像呈现信息
演讲是一种强有力的沟通工具,而图像在演讲中的运用更是能够让信息更加生动、易于理解。
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些在演讲中运用图像呈现信息的技巧和要点。
1. 选择恰当的图像类型
在演讲中使用的图像可以是照片、图表、图解或漫画等不同类型。
根据所要传
达的信息和受众的喜好,选择最适合的图像类型。
2. 保持简洁明了
图像应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复杂或繁琐。
每幅图像只传达一个主要信息,避免
信息过载。
3. 强调关键信息
通过图像突出关键信息,让听众一眼就能理解演讲的重点。
使用标签、箭头等
方式引导注意力。
4. 与演讲内容相互呼应
图像应与演讲内容相互呼应,起到辅助解释和强调的作用。
避免与演讲内容脱
节的图像。
5. 考虑受众的视觉感受
选择色彩明亮、对比鲜明的图像,让受众看得更清楚更舒适。
注意图像的大小、排列和比例,使整体布局和谐。
结语
在演讲中运用图像呈现信息,可以让演讲更加生动、具有吸引力,也更易于理
解和记忆。
希望以上提到的技巧能够帮助您在公开演讲中更好地运用图像呈现信息,提升演讲的效果和影响力。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不妨点个赞、留个言分享你在演讲中使用图像的经验吧!。
以语篇为核心,以图示为支架
以语篇为核心,以图示为支架摘要:本文以语篇教学论和图示教学法理论为指导,从一节Task展示课入手,分析了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理解和综合运用所学语言,探讨了有效的牛津高中英语Task 板块的教学模式和策略。
关键词:语篇教学论;图示教学法《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体系编写,每个单元由七个板块组成。
在重点几个板块中以语篇为载体,体现了新课标“做中学(do to learn)英语”的教学思想。
Task 板块是在单元话题的基础之上对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的一个综合训练和培养,是对单元话题的进一步深化,它以话题为主线,以活动为形式,将话题、功能、任务、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问题缘起:Task 教学与语篇教学融通中的现实在现实教学中,有教师不能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语篇材料,“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且影响了学生英语思维发展及语言素质的培养。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只是简单地对语言知识进行呈现和讲解,单纯地先从单词、句型(结构)入手,而后进行TASK 的(话题)教学。
这样的做法干扰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养,结果是学生只会句子的机械模仿,不会完整的语篇表达;只会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
尤其在Task 教学中,教师困惑更大,诸如语篇材料较多,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比较繁杂的教学任务,不知道如何加以取舍整合进行有效教学等。
第二,有语篇教学,但是获取信息的过程笼统,目的含糊,忽视了语篇教学中根据教学题材和目的而需要寻找和研究的合适途径,没有信息的支架系统进行辅助,学生对语篇信息的获取大多是零碎的、盲目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
二、解决策略:语篇教学论和图示教学法语篇教学是相对于以词汇和句子结构为中心的教学而言,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语境,在具体语境中教学单词和句型,主张把单词融入句子中教学,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
桂诗春曾指出:“一种误解是认为语言能力不强是由于词汇量不够大,其实词语是不能孤立学习的,词语的意义是在与其他意义组合中而存在的;第二个误解是以为掌握了结构就能掌握意义和用法;第三种误解是认为句子的意义就是一个个词的意义累加起来的。
沟通技巧(PPT)[1]
3、选择“说”的环境
• 环境嘈杂时不说; • 环境与己方不利时不说; • 善于营造最佳环境
4、选择“说”的时机
• 对方心情不好时不说;
• 对方专注于其他事情时不说;
• 对方抗拒时不说;
• 善于把握最佳时机
沟通技巧(PPT)[1]
5、说服和劝导语言技巧
人际交往中,许多地方都离不开说服。说 服别人转变看法是有意义的,但也是不容易 的。
2、工作沟通----目的:做好工作 核心:准确与效率
3、商务沟通----目的:赢得顾客 核心:目的导向
沟通技巧(PPT)[1]
四、沟通的范畴
1、语言沟通 2、非语言沟通 3、电话沟通 4、文字沟通 5、公众沟通 6、现代科技手段
沟通技巧(PPT)[1]
沟通的障碍
➢ 个人认知及知觉模式 ➢ 表达方式 ➢ 非语言因素 ➢ 情绪与个性
面面俱到,隐藏内心情绪; • 乐天知命,易适应; • 重视工作程序,能调解问题,避免冲
突; • 善于面对压力,协作能力强; • 容易相处,无攻击性,朋友众多,好
倾听; • 关心别人。
沟通技巧(PPT)[1]
和平型性格缺点
• 不易兴奋; • 易受影响而改变; • 隐藏内心感受; • 过于低调; • 决策缓慢。 对策:沟通顺畅,气氛随意,从情感上
沟通技巧(PPT)[1]
活泼型性格优点
– 讨人喜欢的性格,容易交友; – 晚会的灵魂,舞台上的高手; – 在意并能记住多姿多彩的花絮; – 精力旺盛,热情,善变,外露,健谈,亲切,
爱开玩笑,爱出风头,孩子气,灵活; – 对待工作主动,有创造力,想象力丰富,充
满干劲; – 喜欢即兴活动,避免沉闷,不记仇;
图谱在儿歌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图谱在儿歌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作者:徐丽萍来源:《新课程·小学》2013年第04期摘要:图谱是一种凝练、抽象的标记,它是一种处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图文并茂的中间符号。
由于学前期的幼儿还未掌握文字符号,不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
对于他们来说,图谱标记与文字有许多接近之处,将它们作为同样性质的阅读对象进行识别,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及教学中自然过渡的规律。
因此将图谱运用到幼儿园的儿歌教学中,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从非文字学习进入到文字学习,进而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图谱;儿歌教学;有效运用儿歌教学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能丰富幼儿的语言词汇、活跃幼儿思维,又能发展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
然而,传统的儿歌教学主要从画面入手,理解儿歌内容,进而通过一遍一遍重复朗诵记忆,这种教学模式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不易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那如何提高幼儿学习儿歌的积极性,开展有效教学呢?维果茨基认为:“幼儿的任何学习活动都需要中介因素,需要通过符号来帮助他们提升和巩固学习经验,因而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发现图谱是一种辅助儿歌教学、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载体。
由于幼儿园的幼儿还未掌握汉字符号,不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而图谱是一种凝练、抽象的标记,它是一种处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图文并茂的中间符号,它能把儿歌的内容形象、生动地表现在图片上,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儿歌、学习儿歌。
一、以图谱为切入口,引导幼儿感受、理解儿歌基于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幼儿的认知活动需要多种感知的参与,才能形成对事物全面、细致、深入、完整的认识。
儿歌作为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听觉的参与达到与主体的沟通的。
但是,幼儿的知识和活动经验相对较少,只通过听觉的参与,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表达的情感是不够的。
视觉对与幼儿的感知效果来说,具有重要的支持、强化作用,而图谱作为视觉材料,是增强感知能力最强有力的手段。
如何用图式理论指导英语课堂教学
如何用图式理论指导英语课堂教学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强调背景知识或先前的知识对于新信息的理解与记忆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以原有的图式信息建构适合学习者再次学习运用的过程和方法,能更好强化认知,激活思维。
该理论主要具有如下特征:(1)融合性,语言信息知识之间融会贯通,为更好的学习使用奠定基础;(2)生成性,对原有信息转化促进自身知识结构体系完善;(3)辨别性,帮助学习者在学习中更好识别运用,增强理解运用能力。
该理论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便于他们在温故知新的学习中更好地学习运用语言知识。
一、从学生已有图式信息中拓宽文化背景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要求学生在掌握丰富语言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丰富思维感知。
围绕学生的学习认知发展需求,注重从现有的学习内容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加深理解感知,更能够使得他们在拓宽文化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拓宽知识视野。
教师在教学中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从他们感兴趣、能识记的知识体系出发,用筛选的形式对他们原有的语言知识信息进行整合优化。
在深化感知的过程中,一方面,选取与学习内容相关或者相似的背景素材,帮助他们在全面学习中发现更多内涵信息;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文化知识的积累,鼓励他们在了解民情风俗、地理风貌过程中促进文化素养的提升。
从已有图式信息中挖掘值得学习的内容,能使得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有助于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注重对现有学习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潜能,帮助他们强化认知感悟。
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 Fun with English》(下同)8A Unit 5 Bird watchers的“Reading Birds in Zhalong”教学中,依据学生对扎龙了解不够深刻的特点,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The wonderful place about Zhalong的有关自然风貌,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整体感知印象。
图谱在儿歌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图谱在儿歌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摘要:图谱是一种凝练、抽象的标记,它是一种处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图文并茂的中间符号。
由于学前期的幼儿还未掌握文字符号,不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
对于他们来说,图谱标记与文字有许多接近之处,将它们作为同样性质的阅读对象进行识别,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及教学中自然过渡的规律。
因此将图谱运用到幼儿园的儿歌教学中,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从非文字学习进入到文字学习,进而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图谱;儿歌教学;有效运用儿歌教学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能丰富幼儿的语言词汇、活跃幼儿思维,又能发展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
然而,传统的儿歌教学主要从画面入手,理解儿歌内容,进而通过一遍一遍重复朗诵记忆,这种教学模式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不易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那如何提高幼儿学习儿歌的积极性,开展有效教学呢?维果茨基认为:“幼儿的任何学习活动都需要中介因素,需要通过符号来帮助他们提升和巩固学习经验,因而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发现图谱是一种辅助儿歌教学、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载体。
由于幼儿园的幼儿还未掌握汉字符号,不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而图谱是一种凝练、抽象的标记,它是一种处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图文并茂的中间符号,它能把儿歌的内容形象、生动地表现在图片上,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儿歌、学习儿歌。
一、以图谱为切入口,引导幼儿感受、理解儿歌基于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幼儿的认知活动需要多种感知的参与,才能形成对事物全面、细致、深入、完整的认识。
儿歌作为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听觉的参与达到与主体的沟通的。
但是,幼儿的知识和活动经验相对较少,只通过听觉的参与,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表达的情感是不够的。
视觉对与幼儿的感知效果来说,具有重要的支持、强化作用,而图谱作为视觉材料,是增强感知能力最强有力的手段。
所以,我们利用图谱对儿歌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情感和内容进行直观生动的展示,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共同参与,加深幼儿对儿歌的感知、理解。
如何教孩子看图说话
如何教孩子看图说话图片具有直观、生动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教孩子看图说话,不仅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还能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教孩子看图说话。
一、提供适合孩子的图片资源首先,我们需要为孩子提供适合他们年龄和兴趣的图片资源。
可以选择带有生动色彩、简单明了的插图或照片,例如可爱的动物、各种水果蔬菜、常见的交通工具等。
同时,保证图片的质量和内容与孩子的知识和观察力水平相匹配,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其次,可以借助图书馆、绘本、故事书等资源,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图片阅读机会。
这些资源中的图片往往配有相关的文字描述,孩子不仅可以通过观察图片来判断和理解故事情节,还可以借助文字描述来加深理解。
这样孩子可以在观察图片的同时,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二、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教育孩子看图说话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他们能够简单地描述图片中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首先,培养观察力。
可以通过向孩子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图片中的细节。
例如,可以问孩子“这张图片中有多少只小鸟?”“小狗的尾巴是什么颜色的?”通过这样的练习,孩子会逐渐学会用眼睛去捕捉信息、寻找细节。
其次,培养想象力。
孩子通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来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和情节。
例如,可以问孩子“你觉得这只小鸟在飞向哪里?”“小狗看起来是开心还是伤心?”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孩子用想象力来构建故事情节,并从中提取相关的信息进行表达。
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孩子看图说话不仅仅是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首先,可以鼓励孩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图片中的事物。
通过指导孩子学习一些形容词、名词和动词,帮助他们用准确的词语来描述图片中的人物、物品和动作,以增强表达的力度。
其次,可以通过让孩子参与图片描述游戏来帮助他们提高沟通能力。
图式理论与英语教学
图式理论与英语教学摘要:本文分析了如何运用图式理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探索研究英语视听课教学的新模式,这种新的模式应该体现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原则,帮助学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学习过程,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一、引言图式概念在心理学中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bartlett(1932)提出了研究阅读心理的图式概念。
根据他的研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以“先验图式”(schemata)的形式储存于大脑中的,这种“先验图式”很像是一个庞大的档案系统,把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分门别类地储存在大脑中。
大脑接收新的信息以后,便会设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即“图式”存储新的信息或者把它放入已有的同类图式中(张怀建,黄建滨,1995)。
这样人们关于世界的认知的知识,便以这样的方式纵横交错,在记忆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立体网络系统。
近年来,图示理论的发展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使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对语言及语言教学的观念。
widdowson(1983)认为:图式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存储于人脑中的知识结构(knowledge structure),它使知识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条不紊地储存于长期记忆中。
当人们接受新的信息时,总会把它与已知的信息相联通,从而给认知提供依据,赋予信息以意义。
对新输入的信息的编码、解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
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即从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到储存(刘明东,1998:28)。
图式理论的发展和应用为心理语言学和语言学教学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为英语教师提供了探索适合各种不同层次的语言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新途径。
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将“图式”理论引入阅读研究并取得了十分令人满意的成果。
本文旨在将这一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探讨其在语言课堂上的应用及方法。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教案:运用图片刺激孩子构建语言思维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教案:运用图片刺激孩子构建语言思维在幼儿园中班语言课上,教师的教学方法与课程设置十分重要。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地帮助孩子们构建语言思维,丰富表达能力,成为教师们探讨与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讨论在幼儿园中班语言课中,运用图片刺激孩子构建语言思维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一、图片资源的准备要想运用图片刺激孩子的语言思维,首先需要准备丰富的图片资源。
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下载、制作一些与课程主题相关的图片,也可以利用幼儿园内部、家长捐助的图片资源,或者在本地市场购买。
图片可以是生动的插图、具有主题的海报,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常见场景、人物、动物等。
图片的用处是为孩子们提供视觉刺激,帮助他们想象和表达。
二、图片的运用1.图片的出现当孩子们进入课堂时,教师可以首先把图片张贴在黑板或者白板上。
这样孩子们就能在视觉上感知到课程的主题,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问题和引导,带领孩子们进行探究和表达。
2.图片的描述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让孩子们进行描述。
在描述之前,需要先引导孩子们观察图片上的元素,例如人物、动物、建筑、自然环境等,让孩子们充分感知图片内容中的细节和信息。
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利用已掌握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进行描述,让孩子们尽可能地表达出自己对图片的感受、认识、理解和想象。
3.图片的推理通过图片的运用,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推理和揣测。
例如:看到一张大象在河边洗澡的图片,教师可以问孩子们:大象为什么要在河里洗澡?有没有其他动物和它一起?等等。
这样孩子们就会开展出推理和想象的思维,来构建语言思维。
4.图片的情感教师可以用一些具有情感、温暖的图片来引导孩子们表达情感。
例如:一张母亲抱着婴儿的图片,可以引导孩子们谈论母爱;一张孩子在雨中弹琴的图片,可以引导孩子们谈论音乐和雨的美好等。
这样孩子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用语言来表达情感。
三、图片的反思和延伸1.图片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及时反思孩子们的表达,当发现孩子的表达不够丰富或者不能准确反映其思维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和纠正,让孩子们明白正确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规范。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作者:黄惠莉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29期黄惠莉(安徽省池州一中安徽池州 247000)摘要:德国心理学家Bartlett提出了现代图示理论,通过创立概念图的方式来输入信息,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图式是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思维过程明晰化和知识管理直观化有利于帮助学生整合归纳信息、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思考问题。
该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阅读教学中都能得到充分的运用和借鉴,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图示理论高中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0(b)-0164-02德国心理学家Bartlett根据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提出了现代图示理论。
Bartlett在《记忆》(Remembering)里这样描述:图示是过去经验的反映,是一种积极的发展模式(an active developing pattern)。
而Rumelhart(1980)把图示称之为以等级层次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组块”。
图示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通过概念图的方式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整合信息、综合归纳的能力。
1 图式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相互沟通的交通工具,所以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运用能力。
在语言教学中,词汇是建设语言大厦的砖瓦,词汇是汇成语言大海的水滴,词汇教学贯穿整个英语教学的始终,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英语教学中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词汇也是学生要攻克的第一关。
然而学生在词汇学习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学生对词汇学习缺乏兴趣,甚至有厌烦、焦虑心理;还有些同学常常是看着单词表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背,这样脱离语境,孤立、枯燥地记忆单词,学习效果很差,因而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单词记不住,在阅读理解时许多单词不认识。
图示理论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前言国际交流的日渐频繁使得英语交流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方面具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内容以及形式上的不断深入,英语口语教学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实际的效果却并不是非常的理想,其实际的考核方式也存在着非常大的模糊性。
从外语教师的角度来看,英语口语教学对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学正是处于英语能力夯实的重要阶段,正是处于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时期。
图示理论为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发展体系,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谓的图示理论,其主要就是人们将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图示存储的方式记忆在人类的大脑之中,之后大脑通过对过去经验内容的反应组织来实现学习者对于大脑信息的加工,这样就能够实现学习者知识库的丰富。
图示理论作为认知理论的重要基础,其对信息的组织获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们在进行信息输入和吸收的同时,还需要将所掌握的信息与大脑之中的图示进行有效的链接,提高其新信息的释放能力。
在进行语言信息处理方面,图示理论有自下而上的、自上而下的以及相互补充三种,所谓的自上而下,其主要就是指在进行认知理解系统启动的初期,实现最底层图示的激活,从具体到抽象的进行理解。
自上而下则是相反,从高层次的图示入手来进行信息的预测、筛选以及同化,最终实现抽象化的结果。
实际上,两种处理方式是相互补充的。
二、中学英语口语障碍分析中学阶段的英语大多是采取考试的方式,这就使得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是忽略了口语方面的教育,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存在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实际学习缺乏练习造成的。
1.语音方面的障碍以及方言上的差异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基础。
语音方面的障碍主要包含了语音障碍、语调障碍以及朗读技巧方面的障碍。
在实际的语音学习过程中,由于单词上的重音,语句上的重音以及连读、音变等都会影响到语流之中的读音变化,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对英语理解方面存在着障碍,缺乏自我表达能力。
帮助孩子学会借助图像表达情感
帮助孩子学会借助图像表达情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情感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而对于一些孩子来说,用言语表达情感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图像来表达情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借助图像来表达情感,以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和沟通能力。
图像在情感表达中的重要性图像是一种直观、生动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相比于言语,图像更具有视觉冲击力,能够直接触及孩子内心深处的情感。
通过绘画、拼贴、摄影等形式的图像创作,孩子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转化为可视化的作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如何帮助孩子通过图像表达情感1. 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材料为了帮助孩子通过图像表达情感,我们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材料,如颜料、画笔、纸张、剪刀、彩色笔等。
让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情感状态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从而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2. 鼓励孩子进行自由创作在孩子进行图像创作时,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不要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孩子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必拘泥于形式和技巧,重要的是能够真实地传达内心所感。
3. 倾听和理解孩子的作品当孩子完成图像作品后,我们应该耐心倾听并理解他们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情感。
不要急于给予评价或批评,而是要通过询问和倾听来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
这样可以建立起与孩子之间更加深入和真实的沟通。
4. 创造艺术氛围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借助图像表达情感,我们可以营造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
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家或老师来指导孩子进行艺术创作,组织艺术展览或分享会等活动,让孩子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他人交流。
图像表达对孩子发展的意义通过学会借助图像来表达情感,对于孩子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图像表达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对内心世界的觉察能力。
其次,图像表达可以促进孩子与他人之间更加深入和真实的沟通,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如何在语言活动中有效运用图示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图文结合型
教师出示的图示既有文字.又有图片.这是语言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图示法。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以图文相结合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幼儿.呈现方式主要有:
1.紧密型。
呈现图文紧密结合型的图示.文字和图片紧密组合在一起.合起来表达一个意思或是一句话。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往往会通过形象的简笔画形式配合简单的文字来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
关注点
教师要把握好图文结合的图示的美观度及尺寸.尽可能做到大气和美观。
二、单独图画型
单独图画型很考验教师的绘画基本功.因为通过一幅简笔画就可以表达一句话的意思。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图示的内容不仅要丰富详实.具体形象.而且要能让幼儿看见图画就能想起所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2.分离型。
呈现图文分离型的图示.教师一般采用纯文字的表现形式.只是在每组图示开始的地方用句子中涉及到的角色.用人物或动物的图片来表示.起到提醒或启发幼儿的作用。
图示使用片段实录
师(让幼儿听班得瑞的《迷雾森林》):这段音乐里有什么声音?
幼:小鸟。
师:有小鸟的地方是哪里?
幼:树林。
师:树林里的树长的怎样?
幼:高。
师:对啊.大树高高.住着小鸟。
之后的几张图示也是在边谈话边学习的过程中依次出示。
教师理念剖析
图文分离型的图示使用方法表明教师的目的.就是教会幼儿这首诗歌。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提出的每个问题都紧扣诗歌内容。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就水到渠成地引出诗歌内容。即使幼儿的答案与诗歌内容不一致.教师也会通过提示或暗示来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幼儿能够学会诗歌的内容。但是.学习的过程相当枯燥。因为在出示了图示后.教师往往会要求幼儿进行不同形式的复读或者表演。也就是说.教师控制了整个活动.幼儿的说和做都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虽然活动过程看起来很流畅.但是幼儿的能力、情感、内在的需要喜欢图文紧密型的图文呈现方法.因为这种类型更贴近幼儿的认知特点和需要。
意象图式语言学第六章
Contents 1
第十二页,共29页。
意象图示
心智空间+CM+ECM=认知模型理论
解释语义
句
建构
法 建构 意象图示 构
造
形成
互动体验
形成
原型
建构
范畴
概念、意义
原型理论
经典理论
Contents 1
第十三页,共29页。
Contents 1
Contents 2
第九页,共29页。
意象图示的三个定义
(l)An image schema is a recurring,dynamic pattern of our perceptual interactions and motor programs that gives coherence and structure to our experience. (Johnson,1987:xivgory):指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
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 在此基础上人类才有了形成概念的能力。
范畴化(categorization):主客观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 分类的过程。
Contents 1
Contents 2
第二页,共29页。
基本范畴
线性图示 LINEAR ORDER Schema
Contents 1 平衡图示 BALANCE SCcohnetmenats 2
第十四页,共29页。
起点-路径-目标图示 SOURCE-PATH-GOAL Schema
生理基础:当物体从一个地点移到另一个地点时,一定有起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图文结合型
教师出示的图示既有文字,又有图片,这是语言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图示法。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以图文相结合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幼儿,呈现方式主要有:
1.紧密型。
呈现图文紧密结合型的图示,文字和图片紧密组合在一起,合起来表达一个意思或是一句话。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往往会通过形象的简笔画形式配合简单的文字来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
关注点
教师要把握好图文结合的图示的美观度及尺寸,尽可能做到大气和美观。
二、单独图画型
单独图画型很考验教师的绘画基本功,因为通过一幅简笔画就可以表达一句话的意思。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图示的内容不仅要丰富详实,具体形象,而且要能让幼儿看见图画就能想起所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2.分离型。
呈现图文分离型的图示,教师一般采用纯文字的表现形式,只是在每组图示开始的地方用句子中涉及到的角色,用人物或动物的图片来表示,起到提醒或启发幼儿的作用。
图示使用片段实录
师(让幼儿听班得瑞的《迷雾森林》):这段音乐里有什么声音?
幼:小鸟。
师:有小鸟的地方是哪里?
幼:树林。
师:树林里的树长的怎样?
幼:高。
师:对啊,大树高高,住着小鸟。
之后的几张图示也是在边谈话边学习的过程中பைடு நூலகம்次出示。
教师理念剖析
图文分离型的图示使用方法表明教师的目的,就是教会幼儿这首诗歌。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提出的每个问题都紧扣诗歌内容。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就水到渠成地引出诗歌内容。即使幼儿的答案与诗歌内容不一致,教师也会通过提示或暗示来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幼儿能够学会诗歌的内容。但是,学习的过程相当枯燥。因为在出示了图示后,教师往往会要求幼儿进行不同形式的复读或者表演。也就是说,教师控制了整个活动,幼儿的说和做都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虽然活动过程看起来很流畅,但是幼儿的能力、情感、内在的需要等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或满足。因此,这种图示呈现方法往往不受幼儿欢迎,幼儿比较喜欢图文紧密型的图文呈现方法,因为这种类型更贴近幼儿的认知特点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