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一则
《礼记》一则》
《礼记》一则教学设计分析1、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七年级语文教材(2)年级:七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六单元第二十九课(5)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学习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字词意思2、准确翻译全文3、赏析句子教学时数1课时学过程教一、导入新课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
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
二、知作品1、学生汇报搜集到的有关《礼记》,领悟为学之道《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它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成为“经”,把孔子的弟子对“经”的解说称为“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关于利乐的一般理论文章,而是关于礼乐制度的文章。
2、了解《学记》《虽有佳肴》节选自《学记》。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学记》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阐述。
3、知道题目《虽有佳肴》的由来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字形,初步感知文章内容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节奏、重音、停顿,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3、师生配乐朗读,读出最佳效果四、疏通文意1、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集体讨论这篇文章的大意。
2、请几位组长代表各组将讨论结果给大家看,其他同学指正。
礼记 一则 教案
礼记一则教案标题:礼记一则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礼记》的作者、内容和意义。
2. 掌握《礼记》中的基本礼仪知识。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重点:1. 理解《礼记》的背景和作用。
2. 分析《礼记》中的一则故事,并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智慧。
3. 运用创造性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礼记》的概念和背景,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 提问:你们对《礼记》有了解吗?你们觉得它的作用是什么?2. 了解《礼记》(10分钟)- 介绍《礼记》的作者和内容,简要解释《礼记》的作用和意义。
- 分享一些与《礼记》相关的有趣故事或文化背景,增加学生的兴趣。
3. 分析一则故事(15分钟)- 阅读并分析《礼记》中的一则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智慧。
- 提问学生:你们从这则故事中学到了什么?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或观点?4. 创造性思维活动(15分钟)- 分组讨论或单独思考:如果你要编写一则现代版的《礼记》,你会选择哪个场景或故事,并加入什么样的教训和智慧?-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见解,并互相交流讨论。
5.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思考,强调礼仪的重要性和价值。
-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礼仪知识,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
教学资源:- 《礼记》相关的故事和文本摘录。
- PPT 或黑板/白板、书籍等教学辅助工具。
- 学生参考资料和讨论指导材料。
教学评估方法:- 课堂参与和讨论表现评估。
- 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成果评估。
- 书面作业、小组讨论或个人陈述等方式的形成性评估。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礼记》或相关的文化经典书籍,扩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文化展览,体验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 设计更多的与《礼记》相关的创造性活动或项目,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和思考。
专题14 《礼记》一则(虽有嘉肴)(八下)(解析版)-初中文言文阅读中考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
专题14 《礼记》一则(虽有嘉肴)(八下)一、文言文阅读(共7题)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①。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②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③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节选自荀子《礼论》)【注释】①穷:困境。
②分:区分、辨别。
③屈:竭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女有归________②鳏、寡、孤、独、废疾者________③故制礼义以分之________④以养人之欲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②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
(3)【甲】文首先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接着具体阐述________,最后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而【乙】文则主要阐述了________。
(4)根据【乙】文,说说荀子是从哪几个角度对“礼”的起源进行阐释的。
【答案】(1)女子出嫁;幼而无父;所以;来(2)①使老年人能够善终,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地成长。
②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
(3)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礼制产生的主要原因(4)避免天下混乱;确定名分;平衡人的欲望;使物资和欲望相互制约。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解释。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有些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变化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等。
《礼记》一则课件
戴德、戴圣是《礼记》的编纂者,但具体作者不详。
《礼记》的内容和分类
内容
《礼记》共四十九篇,内容涵盖了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风俗习惯、道德伦理等方面。
分类
《礼记》按照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通论礼仪制度的《曲礼》、《檀弓》、《杂记》,论述丧服的《丧服》、《丧 大记》,记载典章制度沿革的《王制》、《月令》、《考工记》,以及记载各种礼器的《明堂位》、《投壶》、 《文王世子》等。
《礼记》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文化建设
《礼记》所强调的礼仪、道德等 观念,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企
业文化,提高员工素质。
人力资源管理
《礼记》提倡尊重人、关心人, 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指导
意义。
营销策略
《礼记》所强调的诚信、礼仪等 观念,有助于企业制定有效的营 销策略,提高品牌形象和市场竞
争力。
《礼记》在个人修养和社交礼仪中的应用
原文解读
“曲礼曰:‘毋刺齿,毋噬啮,毋嗄声,毋 足席,如厕毋留。’”这句话是《礼记》中 关于餐桌礼仪的描述。其中“毋刺齿,毋噬 啮”指的是不要用牙签剔牙,不要大口咬食 物;“毋嗄声”指的是不要大声喧哗;“毋 足席”指的是不要把脚放在席子上;“如厕 毋留”指的是如厕后不要在洗手处长时间逗 留。
“礼从宜,使从俗”这句话是关于礼仪的原 则。其中“礼从宜”指的是礼仪应该根据实 际情况灵活运用;“使从俗”指的是在交往
02
《礼记》中的一则原文
原文内容
曲礼曰:“毋刺齿,毋噬啮,毋嗄声,毋足席,如厕毋留。” 礼从宜,使从俗。
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
原文内容
毋固获,毋我贿迁。 可以共食食,共饮酒,无敢苟。
席不正,不坐。
《庄子》一则 北冥有鱼《礼记》一则 虽有嘉肴
《庄zhu ān ɡ子z ǐ》一y ì则z é:北b ěi 冥m ín ɡ有y ǒu 鱼y ú北b ěi 冥m ín ɡ/有y ǒu 鱼y ú,其q í名m ín ɡ/为w éi 鲲k ūn 。
鲲k ūn 之zh ī大d à,不b ù知zh ī/其q í几j ǐ千qi ān 里l ǐ也y ě;化hu à而ér 为w éi 鸟ni ǎo ,其q í名m ín ɡ为w éi 鹏p én ɡ。
鹏p én ɡ之zh ī背b èi ,不b ù知zh ī/其q í几j ǐ千qi ān 里l ǐ也y ě;怒n ù而ér 飞f ēi ,其q í翼y ì/若ru ò垂chu í天ti ān 之zh ī云y ún 。
是sh ì鸟ni ǎo 也y ě,海h ǎi 运y ùn /则z é将ji ān ɡ/徙x ǐ于y ú南n án 冥m ín ɡ。
南n án 冥m ín ɡ者zh ě,天ti ān 池ch í也y ě。
《齐q í谐xi é》者zh ě,志zh ì怪ɡu ài 者zh ě也y ě。
《谐xi é》之zh ī言y án 曰yu ē:“鹏p én ɡ/之zh ī徙x ǐ于y ú南n án 冥m ín ɡ也y ě,水shu ǐ击j ī/三s ān 千qi ān 里l ǐ,抟tu án /扶f ú摇y áo 而ér 上sh àn ɡ者zh ě/九ji ǔ万w àn 里l ǐ,去q ù/以y ǐ六li ù月yu è息x ī者zh ě也y ě。
《礼记》一则知识清单
《礼记》一则知识清单一、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Jiāyáo()()弗()教学相长()
兑命()学()学半斅()
二、解释词语。
虽:嘉:肴:弗:食:其:旨:善:
是故:然后:知不足:困:
知困:反:
自反:强:
自强:故:
教学相长:长:
兑:
学学半:其:
之:其……乎:
三、翻译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四、简答。
1、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文章论述“教”与“学”的相互关系,为什么开头从“嘉肴”谈起?。
礼记原文及翻译
礼记原文及翻译礼记原文及翻译导语:《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
下面小编整理了礼记的原文以及翻译。
欢迎大家阅读。
《礼记》礼记·曲礼【原文】《曲礼》曰:毋不敬①,俨②若思,安定辞③。
安民哉!【注释】①敬:尊敬,严肃。
②俨:与"严"同,端正、庄重之意。
③辞:所说的话。
【译文】《曲礼》一书上说:凡事都不要不恭敬,态度要端庄持重而若有所思;言辞要详审而确定。
这样才能够使人信服。
【原文】敖①不可长,欲不可从②,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注释】①敖:与"傲"同,骄傲之意。
②从:与"纵"同,不加约束之意。
【译文】傲慢不可以滋长,欲望不可以不加约束,意志不可以自满,欢乐不可以走向极端。
【原文】贤者狎①而敬之,畏②而爱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③。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很④毋求胜,分毋求多。
疑事毋质⑤,直而勿有。
【注释】①狎:与人亲近之意。
②畏:承认。
③安安:前一"安"是动词,满足之意;后一"安"是名词,指感到满足的事物。
迁:改变之意。
④很:与"狠"同,凶残的样子。
⑤质:肯定之意。
【译文】比我善良而能干的人要和他亲密而且敬重他,承认而又爱慕他。
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分辨出其短处;对于厌恶的人,也要能看出他的好处。
能积聚财富就要能分派财富以迁福于全民。
虽然适应于安乐显荣的地位,但也要能适应不同的地位。
遇到财物不随便取得,遇到危难也不随便逃避。
意见相反的,不要凶残压服人家;分派东西,不可要求多得。
自己也不肯定的事,不要乱作证明。
已经明白的事理,也不要自夸早已知道。
【原文】若夫坐如尸①,立如齐②。
礼从宜,使从俗。
【注释】①尸:活着的晚辈扮作先祖的样子代其祭寿的人。
古代有"尸居神位,坐必矜庄"的说法。
第3篇《礼记》一则(虽有嘉肴)
一、(2017 六盘水)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 1~5 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 ②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③, 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3. 一词多义 学①②学教.学学.半相长动动词词,,教学导习
4.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弗食. 原意为:食物,句中意为:_吃__。
(2)形容词作动词
然后能自强.也 原意为:强壮,句中意为: 勉励 。
5. 重点实词 (1)虽有嘉.肴. 嘉肴:_美__味__的__菜____
(2)弗.食. 弗:_不__ 食:_吃__
(3)学不可以已. ( 停止 )
(4)故.木受绳则直 ( 所以,因此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 使之.然也 辍耕之.垄上 B.不知.其善也 则知.明而行五过矣。 C.虽.有嘉肴 虽.有槁暴 D.学而.不思则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 翻译下列句子。 (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
(3)虽有至.道. 至道:_最__好__的__道__理___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是故: 所以 (5)然后能自.反.也 自反:反省自己
(6)教.学.相.长.也 教学相长:教_和__学__相__互__促__进__,__教__别__人__,__也__能__增__长__自__己__的__学__问_____
礼记一则原文及翻译
礼记一则原文及翻译
《礼记一则》
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办。
”其此之谓乎?
翻译: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了之后才知道不足,教了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中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礼记》一则原文和译文
《礼记》一则原文和译文
以下是《礼记·大学》中的一则原文及其译文: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不要欺骗自己,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不要欺骗自己,这就叫做让自己对自己满意。
所以,君子(为了让自己对自己满意)就一定会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
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
每个人来看自己的时候,都像能看到自己的心肺肝脏一样(直视内心),(自欺的结果只能是)骗不了别人,也骗不了自己,那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
所以,君子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礼记》一则ppt课件1
其此《之谓兑乎? 命》说:“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
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有味的研读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 理? 本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够,知道了不够之处, 才干反省自己,提升自己;教人之后才干知 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激 励,不断提升。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 成的。
是故学然后知不够,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够,教人之 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
有味的译读课文
知不够,然后能自反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够,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不懂得地方,然后才干激励自己。 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有味的译读课文
朗有诵味课的文正读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够,教/然后知困。 知不够,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预字习词检正测音
给以下黄字注音: 嘉肴〔 yáo 〕 自强〔 qiǎng〕 兑命〔 yuè〕 学学半〔xiào 〕
〔5〕知不够,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自反:从自身找原因反。反,反省。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强,激励。
〔6〕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故学相〞长,〞连词,所以。长:促进。
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8〕其此之谓也
其:表示推测语气,大概;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 理吧?“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 “大概说的就是……吧。〞
〔9〕“学学半〞 第一个“学〞同“斅〞,教导,第二个“学〞指学习; “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出自礼记一则的成语
出自礼记一则的成语
1. “克己复礼”,你看那些成功人士,哪个不是能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循各种规则呢?就像运动员为了夺冠,严格控制饮食和训练时间,这就是克己复礼的体现呀!
2. “礼尚往来”,哎呀,朋友之间不就是这样嘛,你送我个礼物,我下次也回送你一个,这才叫有来有往,感情才能越来越好呀!就像我和我闺蜜,经常礼尚往来,关系可铁了!
3. “博文约礼”,你想想看,那些有学问又懂礼数的人是不是特别让人敬佩?就如同大学里的教授,知识渊博又谦逊有礼,这就是博文约礼的完美例子呀!
4. “敬业乐群”,工作中那些认真负责又和同事相处融洽的人,不就是敬业乐群嘛!就好像我们公司的小王,工作努力,和大家关系都很好,多棒呀!
5. “居仁由义”,那些心怀善良、做事讲道义的人不就是这样嘛!比如那些见义勇为的英雄,他们就是居仁由义的典范啊!
6. “礼义廉耻”,一个社会要是没有礼义廉耻那还得了?这就好比一个房子没有了根基,会垮掉的呀!我们都要遵守礼义廉耻呀!
7. “安贫乐道”,有些人虽然生活不富裕,但却能快乐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这多了不起呀!就像那些穷困的艺术家,不就是安贫乐道嘛!
8. “切磋琢磨”,学习的时候大家相互讨论、共同进步,这就是切磋琢磨呀!像同学们一起讨论难题,不就是在切磋琢磨嘛!
9. “孤陋寡闻”,你要是不学习、不与人交流,很容易就变得孤陋寡闻啦!就好像整天宅在家里不出门的人,能知道多少外面的世界呢?
10. “一张一弛”,工作和休息要合理安排呀,不能一直紧绷着,也不能一直放松,就像琴弦,一张一弛才能弹出美妙的音乐呀!我们也要学会这样的节奏呀!
我觉得这些出自礼记的成语都特别有意义,能教会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生活的智慧呢!。
礼记一则[PPT课件白板课件思维导图知识点]统编部编初一七年级语文共39页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礼记பைடு நூலகம்则[PPT课件白板课件思维导图 知识点]统编部编初一七年级语文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词正音 预习检测
给下列黄字注音: 嘉肴( yáo ) 自强( qiǎng)
兑命( yuè)
学学半(xiào )
有味的正读 朗读课文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是故:连词,因此;困:困惑,不通。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自反:回过头来从自身找原因。反,反省。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强,勉励,努力。 (6)故曰:教学相长也 “故”,连词,所以。长:促进。 “教学相长” 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8)其此之谓也 其:表示推测语气,大概,可能,或许; 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也”是 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9)“学学半” 第一个“学”同“斅”,教导,第二个“学”指学 习;“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10)兑命
《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 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 《中庸》;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 易》《春秋》,简称为“诗、书、 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 的必读之书。
大概就是说的这种情况的吧?
有味的研读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 理? 本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 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 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 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
相成的。
教学相长
• 本文阐明的道理: • 重视实践,在教和学的实践中“知不足” 、“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 发展。
示例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 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 自己的机会。
示例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 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 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 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 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 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 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写起? 答: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 “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 “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 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 推理”。
引用《兑命》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答:《兑命》中的话作为引用论证来讲道理 ,证明论点——教学相长,说明教与学的关 系,并进一步强调学的重要性,这样把中心 论点阐述得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请写出一句同本文意思相近的诗句。 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 学习体会 答: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 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 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 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
拓展延伸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 “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 样的启示?
走进《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 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 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 “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 是“传”或“记”,《礼记》因此 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 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 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生活、历 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 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2、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嘉肴”写起? 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 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 “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 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文章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答:用“佳肴”作喻,由浅入深,引出要论证 的道理。
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答: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 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 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 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 成的
有味的点读
(1)虽有嘉肴 虽: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即使” ;嘉:好;肴:鱼、 肉之类的熟食。 (2)弗食,不知其旨也 弗:副词,不。食,动词,吃。“其”代词,用作定 语,相当于“它的”。旨,味美。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道:好到极点的道理;善:好,美妙。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兑: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有味的译读课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精美可口的鱼、肉,如果不吃,就不 能知道它的味美。
虽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好到极点的道理,如果不学,就不能 知道它的妙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育别 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还有迷惑不解之处。
主题归纳
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 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 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背诵展示
,弗 ,不知 其 ;虽有 ,弗 , 不知 。是故学 , 教 。知不足, ;知 困, 。故曰: 也。《兑命》 曰:“ 。”其 ? 虽有
艺术特色: ①运用类比,引出论点,层层递进论证论点 。开篇举出嘉肴不食而不知其味,引出至道 不学不知其善,进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层 层推进,最终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教学 相长。使得论证严谨、有条理。 ②引用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章在总 结出中心论点——教学相长后,又引用《兑 命》中的话,以增强对中心论点的阐述且作 为有力证据。
有味的译读课文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道自己知识不够,然后才会从自身找原因;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有困惑,然后才会自己发愤图强。 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的。
有味的译读课文
《兑命》曰:“学学半。 ” 《兑命》篇说:“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其此之谓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