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曲礼上原文及译文
《礼记·曲礼》完整版|原文注释+译文
《礼记·曲礼》完整版|原文注释+译文礼记·曲礼【原文】《曲礼》曰:毋不敬①,俨②若思,安定辞③。
安民哉!【注释】①敬:尊敬,严肃。
②俨:与"严"同,端正、庄重之意。
③辞:所说的话。
【译文】《曲礼》一书上说:凡事都不要不恭敬,态度要端庄持重而若有所思;言辞要详审而确定。
这样才能够使人信服。
【原文】敖①不可长,欲不可从②,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注释】①敖:与"傲"同,骄傲之意。
②从:与"纵"同,不加约束之意。
【译文】傲慢不可以滋长,欲望不可以不加约束,意志不可以自满,欢乐不可以走向极端。
【原文】贤者狎①而敬之,畏②而爱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③。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很④毋求胜,分毋求多。
疑事毋质⑤,直而勿有。
【注释】①狎:与人亲近之意。
②畏:承认。
③安安:前一"安"是动词,满足之意;后一"安"是名词,指感到满足的事物。
迁:改变之意。
④很:与"狠"同,凶残的样子。
⑤质:肯定之意。
【译文】比我善良而能干的人要和他亲密而且敬重他,承认而又爱慕他。
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分辨出其短处;对于厌恶的人,也要能看出他的好处。
能积聚财富就要能分派财富以迁福于全民。
虽然适应于安乐显荣的地位,但也要能适应不同的地位。
遇到财物不随便取得,遇到危难也不随便逃避。
意见相反的,不要凶残压服人家;分派东西,不可要求多得。
自己也不肯定的事,不要乱作证明。
已经明白的事理,也不要自夸早已知道。
【原文】若夫坐如尸①,立如齐②。
礼从宜,使从俗。
【注释】①尸:活着的晚辈扮作先祖的样子代其祭寿的人。
古代有"尸居神位,坐必矜庄"的说法。
②齐:与"斋"通假,有斋戒之意。
【译文】如果进入成年,坐着就要像祭礼中的代为受祭的人一样端正,站着就要像斋戒一样肃穆恭敬。
礼记·曲礼上
禮記曲禮上曲禮曰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積而能散安安而能遷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很毋求勝分毋求多疑事毋質直而勿有○若夫坐如尸立如齊禮從宜使從俗○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禮不妄說人不辭費禮不踰節不侵侮不好狎脩身踐言謂之善行行脩言道禮之質也禮聞取於人不聞取人禮聞來學不聞往教○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是以聖人作爲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大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頤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几杖行役以婦人適四方乘安車自稱曰老夫於其國則稱名越國而問焉必告之以其制○謀於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長者問不辭讓而對非禮也○凡爲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在醜夷不爭○夫爲人子者三賜不及車馬故州閭鄉黨稱其孝也兄弟親戚稱其慈也僚友稱其弟也執友稱其仁也交遊稱其信也見父之執不謂之進不敢進不謂之退不敢退不問不敢對此孝子之行也○夫爲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遊必有常所習必有業恒言不稱老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之羣居五人則長者必異席○爲人子者居不主奧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門食饗不爲槩祭祀不爲尸聽於無聲視於無形不登高不臨深不茍訾不茍笑孝子不服闇不登危懼辱親也父母存不許友以死不有私財○爲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純素孤子當室冠衣不純采○幼子常視毋誑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傾聽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負劍辟咡詔之則掩口而對從於先生不越路而與人言遭先生於道趨而進正立拱手先生與之言則對不與之言則趨而退從長者而上丘陵則必鄉長者所視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將適舍求毋固將上堂聲必揚戶外有二屨言聞則入言不聞則不入將入戶視必下入戶奉扃視瞻毋回戶開亦開戶闔亦闔有後入者闔而勿遂毋踐屨毋踖席摳衣趨隅必愼唯諾大夫士出入君門由闑右不踐閾○凡與客入者每門讓於客客至於寢門則主人請入爲席然後出迎客客固辭主人肅客而入主人入門而右客入門而左主人就東階客就西階客若降等則就主人之階主人固辭然後客復就西階主人與客讓登主人先登客從之拾級聚足連步以上上於東階則先右足上於西階則先左足○帷薄之外不趨堂上不趨執玉不趨堂上接武堂下布武室中不翔並坐不橫肱授立不跪授坐不立○凡爲長者糞之禮必加帚於箕上以袂拘而退其塵不及長者以箕自鄉而扱之奉席如橋衡請席何鄉請衽何趾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爲上東鄉西鄉以南方爲上若非飲食之客則布席席間函丈主人跪正席客跪撫席而辭客徹重席主人固辭客踐席乃坐主人不問客不先舉將即席容毋怍兩手摳衣去齊尺衣毋撥足毋蹶先生書策琴瑟在前坐而遷之戒勿越虛坐盡後食坐盡前坐必安執爾顏長者不及毋儳言正爾容聽必恭毋剿說毋雷同必則古昔稱先王侍坐於先生先生問焉終則對請業則起請益則起父召無諾先生召無諾唯而起侍坐於所尊敬毋餘席見同等不起燭至起食至起上客起燭不見跋尊客之前不叱狗讓食不唾○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視日蚤莫侍坐者請出矣侍坐於君子君子問更端則起而對侍坐於君子若有告者曰少閒願有復也則左右屏而待毋側聽毋噭應毋淫視毋怠荒遊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寢毋伏斂髪毋髢冠毋免勞毋袒暑毋褰裳○侍坐於長者屨不上於堂解屨不敢當階就屨跪而舉之屏於側鄉長者而屨跪而遷屨俯而納屨○離坐離立毋往參焉離立者不出中間男女不雜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櫛不親授嫂叔不通問諸母不漱裳外言不入於棞內言不出於棞女子許嫁纓非有大故不入其門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與同席而坐弗與同器而食父子不同席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幣不交不親故日月以告君齊戒以告鬼神爲酒食以召鄉黨僚友以厚其別也取妻不取同姓故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寡婦之子非有見焉弗與爲友○賀取妻者曰某子使某聞子有客使某羞○貧者不以貨財爲禮老者不以筋力爲禮○名子者不以國不以日月不以隱疾不以山川○男女異長男子二十冠而字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女子許嫁笄而字○凡進食之禮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醯醬處內蔥渫處末酒漿處右以脯脩置者左朐右末客若降等執食興辭主人興辭於客然後客坐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進殽之序徧祭之三飯主人延客食胾然後辯殽主人未辯客不虛口侍食於長者主人親饋則拜而食主人不親饋則不拜而食共食不飽共飯不澤手毋摶飯毋放飯毋流歠毋咤食毋齧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齒毋歠醢客絮羹主人辭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辭以窶濡肉齒決乾肉不齒決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徹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興辭於客然後客坐侍飲於長者酒進則起拜受於尊所長者辭少者反席而飲長者舉未釂少者不敢飲長者賜少者賤者不敢辭賜果於君前其有核者懷其核御食於君君賜餘器之溉者不寫其餘皆寫餕餘不祭父不祭子夫不祭妻御同於長者雖貳不辭偶坐不辭羹之有菜者用梜其無菜者不用梜爲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爲國君者華之巾以綌爲大夫累之士疐之庶人齕之父母有疾冠者不櫛行不翔言不惰琴瑟不御食肉不至變味飲酒不至變貌笑不至矧怒不至詈疾止復故有憂者側席而坐有喪者專席而坐○水潦降不獻魚鼈獻鳥者佛其首畜鳥者則勿佛也獻車馬者執策綏獻甲者執胄獻杖者執末獻民虜者操右袂獻粟者執右契獻米者操量鼓獻孰食者操醬齊獻田宅者操書致凡遺人弓者張弓尚筋弛弓尚角右手執簫左手承弣尊卑垂帨若主人拜則客還辟辟拜主人自受由客之左接下承弣鄉與客並然後受進劍者左首進戈者前其鐏後其刃進矛戟者前其鐓進几杖者拂之效馬效羊者右牽之效犬者左牽之執禽者左首飾羔鴈者以繢受珠玉者以掬受弓劍者以袂飲玉爵者弗揮凡以弓劍苞苴簞笥問人者操以受命如使之容凡爲君使者已受命君言不宿於家君言至則主人出拜君言之辱使者歸則必拜送于門外若使人於君所則必朝服而命之使者反則必下堂而受命○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君子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禮曰君子抱孫不抱子此言孫可以爲王父尸子不可以爲父尸爲君尸者大夫士見之則下之君知所以爲尸者則自下之尸必式乘必以几齊者不樂不弔○居喪之禮毀瘠不形視聽不衰升降不由阼階出入不當門隧居喪之禮頭有創則沐身有瘍則浴有疾則飲酒食肉疾止復初不勝喪乃比於不慈不孝五十不致毀六十不毀七十唯衰麻在身飲酒食肉處於內生與來日死與往日知生者弔知死者傷知生而不知死弔而不傷知死而不知生傷而不弔弔喪弗能賻不問其所費問疾弗能遺不問其所欲見人弗能館不問其所舍賜人者不曰來取與人者不問其所欲適墓不登壟助葬必執紼臨喪不笑揖人必違其位望柩不歌入臨不翔當食不歎鄰有喪舂不相里有殯不巷歌適墓不歌哭日不歌送喪不由徑送葬不辟塗潦臨喪則必有哀色執紼不笑臨樂不歎介胄則有不可犯之色故君子戒愼不失色於人國君撫式大夫下之大夫撫式士下之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側○兵車不式武車綏旌德車結旌○史載筆士載言前有水則載青旌前有塵埃則載鳴鳶前有車騎則載飛鴻前有士師則載虎皮前有摯獸則載貔貅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急繕其怒進退有度左右有局各司其局○父之讎弗與共戴天兄弟之讎不反兵交遊之讎不同國○四郊多壘此卿大夫之辱也地廣大荒而不治此亦士之辱也○臨祭不惰祭服敝則焚之祭器敝則埋之龜筴敝則埋之牲死則埋之凡祭於公者必自徹其俎○卒哭乃諱禮不諱嫌名二名不偏諱逮事父母則諱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則不諱王父母君所無私諱大夫之所有公諱詩書不諱臨文不諱廟中不諱夫人之諱雖質君之前臣不諱也婦諱不出門大功小功不諱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凡卜筮日旬之外曰遠某日旬之內曰近某日喪事先遠日吉事先近日曰爲日假爾泰龜有常假爾泰筮有常卜筮不過三卜筮不相襲龜爲卜筴爲筮卜筮者先聖王之所以使民信時日敬鬼神畏法令也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故曰疑而筮之則弗非也日而行事則必踐之○君車將駕則僕執策立於馬前已駕僕展軨效駕奮衣由右上取貳綏跪乘執策分轡驅之五步而立君出就車則僕並轡授綏左右攘辟車驅而騶至於大門君撫僕之手而顧命車右就車門閭溝渠必步凡僕人之禮必授人綏若僕者降等則受不然則否若僕者降等則撫僕之手不然則自下拘之客車不入大門婦人不立乘犬馬不上於堂故君子式黃髪下卿位入國不馳入里必式君命召雖賤人大夫士必自御之介者不拜爲其拜而蓌拜祥車曠左乘君之乘車不敢曠左左必式僕御婦人則進左手後右手御國君則進右手後左手而俯國君不乘奇車車上不廣欬不妄指立視五巂式視馬尾顧不過轂國中以策彗恤勿驅塵不出軌國君下齊牛式宗廟大夫士下公門式路馬乘路馬必朝服載鞭策不敢授綏左必式步路馬必中道以足蹙路馬芻有誅齒路馬有誅。
曲礼文言文翻译
子曰:“君子之道,焉得而易乎?为仁不富,为义不贵,为道不贫,为禄不贱。
君子之道,鲜矣!”译为:孔子说:“君子的行为准则,怎么可能轻易做到呢?为了仁德而不追求财富,为了义理而不追求显贵,为了道德而不追求贫穷,为了禄位而不追求低贱。
君子的行为准则,是很少见的啊!”《曲礼》原文节选: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译为:孔子说:“君子有三种快乐,而统治天下并不包括在其中。
父母都健在,兄弟之间没有过失,这是第一种快乐;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这是第二种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并加以教育,这是第三种快乐。
君子有三种快乐,而统治天下并不包括在其中。
”《曲礼》原文节选: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为:孔子说:“君子有三种忌讳,年轻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忌讳的是沉迷于女色;等到壮年,血气正旺盛,忌讳的是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忌讳的是贪得无厌。
”《曲礼》原文节选:子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为:孔子说:“君子的举止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庄重严肃;接近他,却温和亲切;听他说话,又严厉有力。
”《曲礼》原文节选: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为: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说了什么就提拔他,也不因为一个人说的话而否定他。
”《曲礼》原文节选:子曰:“君子之学也,亲其亲,仁也;教民予之,善也;讲信修睦,修己也;敦敏而敬,亲民也。
”译为:孔子说:“君子学习的方式,亲近自己的亲人,这是仁爱;教导民众,这是善良;讲求诚信,修习和睦,这是修养自己;勤勉而恭敬,这是亲近民众。
”《曲礼》原文节选:子曰:“君子有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友直,则闻其言而信其行;友谅,则闻其言而敬其德;友多闻,则闻其言而择其善者而从之。
《礼记》原文与译文
《礼记》礼记·曲礼【原文】《曲礼》曰:毋不敬①,俨②若思,安定辞③。
安民哉!【注释】①敬:尊敬,严肃。
②俨:与"严"同,端正、庄重之意。
③辞:所说的话。
【译文】《曲礼》一书上说:凡事都不要不恭敬,态度要端庄持重而若有所思;言辞要详审而确定。
这样才能够使人信服。
【原文】敖①不可长,欲不可从②,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注释】①敖:与"傲"同,骄傲之意。
②从:与"纵"同,不加约束之意。
【译文】傲慢不可以滋长,欲望不可以不加约束,意志不可以自满,欢乐不可以走向极端。
【原文】贤者狎①而敬之,畏②而爱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③。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很④毋求胜,分毋求多。
疑事毋质⑤,直而勿有。
【注释】①狎:与人亲近之意。
②畏:承认。
③安安:前一"安"是动词,满足之意;后一"安"是名词,指感到满足的事物。
迁:改变之意。
④很:与"狠"同,凶残的样子。
⑤质:肯定之意。
【译文】比我善良而能干的人要和他亲密而且敬重他,承认而又爱慕他。
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分辨出其短处;对于厌恶的人,也要能看出他的好处。
能积聚财富就要能分派财富以迁福于全民。
虽然适应于安乐显荣的地位,但也要能适应不同的地位。
遇到财物不随便取得,遇到危难也不随便逃避。
意见相反的,不要凶残压服人家;分派东西,不可要求多得。
自己也不肯定的事,不要乱作证明。
已经明白的事理,也不要自夸早已知道。
【原文】若夫坐如尸①,立如齐②。
礼从宜,使从俗。
【注释】①尸:活着的晚辈扮作先祖的样子代其祭寿的人。
古代有"尸居神位,坐必矜庄"的说法。
②齐:与"斋"通假,有斋戒之意。
【译文】如果进入成年,坐着就要像祭礼中的代为受祭的人一样端正,站着就要像斋戒一样肃穆恭敬。
礼要合乎事理,如同作为使者要入乡随俗一样。
《礼记》文言文翻译
《礼记·曲礼上》:子曰:“礼仪者,所以正身也。
无礼则不正,无仪则不敬。
夫礼者,敬人也。
敬人者,人恒敬之。
”译文:孔子说:“礼仪,是用来端正自己的。
没有礼仪,就不能端正;没有仪节,就不能尊敬。
礼仪,是用来尊敬别人的。
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常常尊敬他。
”《礼记·中庸》:子曰:“中庸之道,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是最高的境界啊!人们已经很少能长时间坚持中庸之道了。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显扬光明品德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的人,首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的人,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态的人,首先要真诚自己的意愿;想要真诚自己的意愿的人,首先要达到真正的智慧;达到真正的智慧在于推究事物的本质。
《礼记·礼运》: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孔子说:“大道的实施,天下为公。
选拔贤能,讲究诚信,修养和睦。
因此,人们不仅仅亲近自己的亲人,也不仅仅抚养自己的子女。
让老年人有所终老,壮年人有所贡献,幼年人有所成长,使孤寡、孤独、残疾的人都能得到照顾。
男子有分内的事,女子有归宿。
人们憎恶把财物扔在地上,但并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憎恶自己的力量不发挥出来,但并不一定要为自己谋取利益。
因此,阴谋诡计不会兴起,盗窃、混乱、凶恶的事情不会发生。
所以,大门可以不关,这就是大同世界。
《礼记》原文与译文
WORD 格式可编辑《礼记》礼记·曲礼【原文】《曲礼》曰:毋不敬① , 俨②若思 , 安定辞③。
安民哉!【注释】①敬:尊敬 , 严肃。
②俨:与 " 严 " 同 , 端正、庄重之意。
③辞:所说的话。
【译文】《曲礼》一书上说:凡事都不要不恭敬 , 态度要端庄持重而若有所思 ; 言辞要详审而确定。
这样才能够使人信服。
【原文】敖①不可长 , 欲不可从② , 志不可满 , 乐不可极。
【注释】①敖:与 " 傲 " 同 , 骄傲之意。
②从:与 " 纵 " 同 , 不加约束之意。
【译文】傲慢不可以滋长, 欲望不可以不加约束, 意志不可以自满 , 欢乐不可以走向极端。
【原文】贤者狎①而敬之 , 畏②而爱之。
爱而知其恶 , 憎而知其善。
积而能散 , 安安而能迁③。
临财毋苟得 , 临难毋苟免。
很④毋求胜 , 分毋求多。
疑事毋质⑤ , 直而勿有。
【注释】①狎:与人亲近之意。
②畏:承认。
③安安:前一 " 安 " 是动词 , 满足之意 ; 后一 " 安 " 是名词 , 指感到满足的事物。
迁:改变之意。
④很:与 " 狠 " 同 , 凶残的样子。
⑤质:肯定之意。
【译文】比我善良而能干的人要和他亲密而且敬重他 , 承认而又爱慕他。
对于自己所爱的人 , 要能分辨出其短处 ; 对于厌恶的人 , 也要能看出他的好处。
能积聚财富就要能分派财富以迁福于全民。
虽然适应于安乐显荣的地位 , 但也要能适应不同的地位。
遇到财物不随便取得 , 遇到危难也不随便逃避。
意见相反的 , 不要凶残压服人家 ; 分派东西 , 不可要求多得。
自己也不肯定的事 , 不要乱作证明。
已经明白的事理 , 也不要自夸早已知道。
专业技术分享WORD 格式可编辑【原文】若夫坐如尸① , 立如齐②。
礼从宜, 使从俗。
【注释】①尸:活着的晚辈扮作先祖的样子代其祭寿的人。
礼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礼记·曲礼上》曰:“夫礼,所以固国家,定社稷也。
夫礼者,所以亲亲也。
故为礼,无不亲,无不敬。
亲亲,故仁爱也;敬长,故尊卑有序。
仁者,礼之本也;义者,礼之用也。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之为贵也。
礼之用,和为贵,其斯之谓与?”译文:《礼记·曲礼上》记载:“夫礼,是用来巩固国家,稳定社稷的根本。
夫礼,是用来亲近亲人的。
因此,行礼,无不亲近,无不尊敬。
亲近亲人,所以有仁爱之心;尊敬长辈,所以尊卑有序。
仁爱是礼的根本;义是礼的运用。
礼的运用,和谐最为贵重。
古代圣王的道路,以此为美好。
无论大小之事,都遵循这一原则,但有时也会有不适用之处,这是因为明白了和谐最为贵重的道理。
礼的运用,和谐最为贵重,这就是所说的意思吧?”注释:1. 夫礼:夫,发语词,无实义;礼,指礼仪,即古代社会生活中用以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制度。
2. 固国家:巩固国家,使国家稳定。
3. 定社稷:稳定社稷,社稷指国家,古代用以祭拜土地和五谷的神祇。
4. 亲亲:亲近亲人,即以亲情为纽带,使家庭和睦。
5. 为礼:行礼,即按照礼仪的规定行事。
6. 仁爱:仁爱之心,即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7. 敬长:尊敬长辈,即对长辈表示尊敬。
8. 尊卑有序:尊重地位的高低,使社会等级分明。
9. 仁者,礼之本也:仁爱是礼的根本,即礼仪的出发点在于培养仁爱之心。
10. 义者,礼之用也:义是礼的运用,即礼仪的具体实践体现为正义之行。
11. 礼之用,和为贵:礼的运用,和谐最为贵重,即礼仪的目的在于达到和谐。
12. 先王之道:古代圣王的道路,即古代圣王的治国理念。
13. 小大由之:无论大小之事,都遵循这一原则,即无论事情大小,都要按照礼仪行事。
14. 知和之为贵:明白和谐最为贵重的道理,即认识到和谐是最高尚的。
15. 其斯之谓与:这就是所说的意思吧?即这就是所说的礼仪的和谐最为贵重的道理。
《礼记》原文与译文
《礼记》礼记·曲礼【原文】《曲礼》曰:毋不敬①,俨②若思,安定辞③。
安民哉!【注释】①敬:尊敬,严肃。
②俨:与"严"同,端正、庄重之意。
③辞:所说的话。
【译文】《曲礼》一书上说:凡事都不要不恭敬,态度要端庄持重而若有所思;言辞要详审而确定。
这样才能够使人信服。
【原文】敖①不可长,欲不可从②,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注释】①敖:与"傲"同,骄傲之意。
②从:与"纵"同,不加约束之意。
【译文】傲慢不可以滋长,欲望不可以不加约束,意志不可以自满,欢乐不可以走向极端。
【原文】贤者狎①而敬之,畏②而爱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③。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很④毋求胜,分毋求多。
疑事毋质⑤,直而勿有。
【注释】①狎:与人亲近之意。
②畏:承认。
③安安:前一"安"是动词,满足之意;后一"安"是名词,指感到满足的事物。
迁:改变之意。
④很:与"狠"同,凶残的样子。
⑤质:肯定之意。
【译文】比我善良而能干的人要和他亲密而且敬重他,承认而又爱慕他。
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分辨出其短处;对于厌恶的人,也要能看出他的好处。
能积聚财富就要能分派财富以迁福于全民。
虽然适应于安乐显荣的地位,但也要能适应不同的地位。
遇到财物不随便取得,遇到危难也不随便逃避。
意见相反的,不要凶残压服人家;分派东西,不可要求多得。
自己也不肯定的事,不要乱作证明。
已经明白的事理,也不要自夸早已知道。
【原文】若夫坐如尸①,立如齐②。
礼从宜,使从俗。
【注释】①尸:活着的晚辈扮作先祖的样子代其祭寿的人。
古代有"尸居神位,坐必矜庄"的说法。
②齐:与"斋"通假,有斋戒之意。
【译文】如果进入成年,坐着就要像祭礼中的代为受祭的人一样端正,站着就要像斋戒一样肃穆恭敬。
礼要合乎事理,如同作为使者要入乡随俗一样。
杨沂孙《礼记?曲礼上》
杨沂孙《礼记•曲礼上》
释文: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而恶敬之,畏而爱之。
爱而知其狎,憎而知其善。
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很毋求胜,分毋求多。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克也。
故礼也者。
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
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
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
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
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
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蘖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
《礼记》礼记·曲礼
《礼记》礼记·曲礼《礼记》礼记·曲礼君子已孤不更名。
已孤暴贵,不为父作谥。
居丧未葬,读丧礼。
既葬,读祭礼。
丧复常,读乐章。
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
振书端书于君前,有诛。
倒筴侧龟于君前,有诛。
龟筴、几杖、席、盖、重素、袗絺绤不入公门,苞屦、扱衽、厌冠不入公门,书方、衰、凶器,不以告,不入公门。
公事不私议。
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
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
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祭服。
君子虽贫,不粥祭器,虽寒,不衣祭服。
为宫室,不斩于丘木。
大夫士去国,祭器不踰竟。
大夫寓祭器于大夫,士寓祭器于士。
大夫士去国,踰竟,为坛位,乡国而哭。
素衣,素裳,素冠,彻缘,鞮屦,素篾,乘髦马,不蚤鬋,不祭食,不说人以无罪,妇人不当御,三月而复服。
大夫士见于国君,君若劳之,则还辟再拜稽首。
君若迎拜,则还辟不敢答拜。
大夫士相见,虽贵贱不敌,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客敬主人,则先拜主人。
凡非吊丧、非见国君,无不答拜者。
大夫见于国君,国君拜其辱,士见于大夫,大夫拜其辱,同国始相见,主人拜其辱。
君于士,不荅拜也,非其臣,则荅拜之。
大夫于其臣,虽贱必答拜之。
男女相荅拜也。
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卵。
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
君无故玉不去身,大夫无故不彻县,士无故不彻琴瑟。
士有献于国君,他日君问之曰:“安取彼?”再拜稽首而后对。
大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有献。
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告,君劳之则拜,问其行,拜而后对。
国君去其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庙也?”士曰:“奈何去坟墓也?”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
君天下曰天子。
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
践阼,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临诸侯,畛于鬼神,曰有天王某。
甫崩,曰天王崩。
复,曰天子复矣。
告丧,曰天王登假。
措之庙,立之主,曰帝。
曲礼上原文与翻译
曲礼上原文与翻译曲礼上原文与翻译曲礼是指具体细小的礼仪规范。
《曲礼》是组成《礼记》的一部分。
《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中国典章制度书籍。
曲为细小的杂事。
以下是小编带来曲礼上原文与翻译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
」安民哉!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
临财毋茍得,临难毋茍免。
很毋求胜,分毋求多。
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若夫,坐如尸,立如斋。
礼从宜,使从俗。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
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
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人生十年曰幼,学。
二十曰弱,冠。
三十曰壮,有室。
四十曰强,而仕。
五十曰艾,服官政。
六十曰耆,指使。
七十曰老,而传。
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
百年曰期,颐。
大夫七十而致事。
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
适四方,乘安车。
自称曰老夫,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
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
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礼记说文言文翻译
一、《礼记·曲礼上》原文: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也。
礼之所以行于天下者,道也。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译文: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有礼。
礼之所以能在天下流传,是因为有道。
道,是不能片刻离开的,能离开的就不是道。
解读:这段话阐述了礼与道的关系。
礼是人的本质,道是礼的根源。
人应时刻遵循礼,礼应始终贯穿于道。
二、《礼记·中庸》原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通行之道。
达到中和,天地各在其位,万物得以生长。
解读:这段话强调了中和的重要性。
中和是宇宙的根本法则,是万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三、《礼记·礼器》原文:礼者,天地之序也。
序者,天地之纪也。
纪者,万物之理也。
译文:礼,是天地之间的秩序。
秩序,是天地之间的法则。
法则,是万物生长的道理。
解读:这段话揭示了礼与天地之间的关系。
礼是天地秩序的体现,秩序是天地法则的体现,法则又是万物生长的道理。
四、《礼记·学记》原文: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教也者,成人之美者也。
译文:教育,是培养人的美德,纠正其过失。
教育,是使成人完善自己的美德。
解读:这段话阐述了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教育应培养人的美德,纠正其过失,使成人完善自己。
五、《礼记·乐记》原文:乐者,音也。
音者,声也。
声者,心也。
心者,志也。
志者,气也。
气者,体也。
体者,物也。
译文:乐,是声音。
声音,是心声。
心声,是心志。
心志,是气息。
气息,是身体。
身体,是物质。
解读:这段话揭示了乐与心、志、气、体、物之间的关系。
乐是声音的体现,声音是心声的流露,心声是心志的反映,心志是气息的依托,气息是身体的显现,身体是物质的承载。
总之,《礼记》中的文言文翻译,既展示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又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
通过学习《礼记》,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礼的内涵,以及礼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礼记曲礼》原文和译文
《礼记曲礼》原文和译文
《礼记曲礼》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礼记》中的一篇章节,主
要讲述了古代礼仪的内容和规范。
下面是《礼记曲礼》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曲礼者,所以事君也。
君曰,「诺。
」臣曰,「诺。
」君曰,「诺。
」臣曰,「诺。
」君曰,「诺。
」臣曰,「诺。
」君曰,「诺。
」臣曰,「诺。
」君曰,「诺。
」臣曰,「诺。
」君曰,「诺。
」臣曰,「诺。
」君曰,「诺。
」臣曰,「诺。
」君曰,「诺。
」臣曰,「诺。
」。
译文:
曲礼是臣子向君主行使礼仪的方式。
君主说,“诺。
”臣子说,“诺。
”君主说,“诺。
”臣子说,“诺。
”君主说,“诺。
”臣
子说,“诺。
”君主说,“诺。
”臣子说,“诺。
”君主说,“诺。
”臣子说,“诺。
”君主说,“诺。
”臣子说,“诺。
”君
主说,“诺。
”臣子说,“诺。
”。
以上是《礼记曲礼》的原文和简要译文。
这段文字表达了臣子向君主表示顺从和回应君主的命令的场景。
《礼记曲礼》作为《礼记》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重要记录,对于研究古代礼仪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礼记》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译文
《礼记》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译文一、曲礼上原文: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白话文:曲礼说:“不要不恭敬,要严肃思考,言辞要稳定,这样就能安定民心。
”二、曲礼下原文:曲礼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白话文:曲礼说:“要广泛学习,详细询问,谨慎思考,明确辨别,坚定实践。
”三、檀弓上原文:子曰:“夫礼,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白话文:孔子说:“礼仪是用来确定亲疏关系、解决疑惑、区分同异、明确是非的。
”四、檀弓下原文: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白话文:孔子说:“礼仪的运用,以和谐为贵。
先王之道,以此为美,大小事情都要遵循。
如果有所不行,知道和谐而追求和谐,不以礼仪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五、王制原文:子曰:“王者,以礼乐治天下。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白话文:孔子说:“王者,用礼乐来治理天下。
音乐达到极致,人们就没有怨恨;礼仪达到极致,人们就不会争斗。
”六、月令原文: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
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
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路,驾仓龙,载青旂,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白话文:孟春正月,太阳位于营室,傍晚参星在南方,早晨尾星在南方。
这个月的干支是甲乙,天帝是太皞,天神是句芒,对应的动物是鳞类,对应的音是角,音律对应太蔟,对应的数字是八,对应的味道是酸,对应的气味是膻,祭祀的是户,祭祀时先祭脾。
东风开始融化冰冻,冬眠的虫子开始活动,鱼开始上浮,水獭开始捕鱼,鸿雁开始迁徙。
天子住在青阳左边的房间,乘坐鸾车,驾驭青龙,车上插着青色的旗帜,穿着青色的衣服,佩戴着青色的玉器,吃的是麦子和羊肉,使用的器物是疏而通的。
《礼记》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译文(续)七、礼运原文: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记·曲礼_国学经典
礼记·曲礼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若夫坐如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礼不踰节,不侵侮,不好狎。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
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人生十年曰幼,学。
二十曰弱冠。
三十曰壮,有室。
四十曰强,而仕。
五十曰艾,服官政。
六十曰耆,指使。
七十曰老,而传。
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
百年曰期颐。
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
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
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
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
礼记曲礼上的译文
礼记曲礼上的译文礼记曲礼上的译文《曲礼》上说:一个有地位的人,心中时刻都要有个“敬”字,外表要端庄,像是俨然若有所思样子,说话要态度安祥,句句在理。
做到这三点,才会使人们安宁啊!傲慢之心不可产生,欲望不可放纵无拘,志气不可自满,享乐不可无度。
对于道德、才能胜于己者,要亲近和尊敬他,畏服并爱戴他。
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不可只知其优点,而不知其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不可只知其缺点,而不知其优点。
自己有了积蓄,要分给贫穷的人。
居安思危,能够及时改变处境。
面对财物,不可苟且据有;面对危急,不可苟且逃避。
在小事上争讼,不可求胜;分配财物,不可求多。
对自己不懂的事情不可装懂,对自己已经搞懂的东西,回答别人时,要归功于师友,不可据为自己的发明。
至于坐的样子,要像祭祀时的尸那样端重;立的样子,要像斋戒时的人那般恭敬。
礼节要顺应事之所宜,出使要顺应当地的风俗。
所谓礼,是用来确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远近,判断事情的疑似难明,分别事情的何时当同何时当异,明辨事情的得礼或失礼。
依礼而言,不可随便地取悦于人,不可说做不到的话。
依礼,做事不得超过自己的身份,不得侵犯侮慢他人,也不得随便地与人套近乎。
涵养自己的德性,实践自己的诺言,这就叫做完美的品行。
行合忠信,言合仁义,这才是礼的实质。
依礼,听说过招致贤人是要用他的德行来影响教化,没听说过招致贤人只是要他当块招牌而已。
依礼,听说过有学生主动来到师门拜师学艺的规矩,没有听说过老师反而到学生住处去施教的。
上古时,人们崇尚“德”,后来却讲求施报。
礼崇尚往来。
施人恩惠却收不到回报,是不合礼的;别人施恩惠于已,却没有报答,也不合礼。
人们有了礼的规范,社会便得以安定,少了礼社会便会倾危,所以说:“礼,不能不学啊!”礼的实质在于对自己卑谦,对别人尊重,即使是挑着担子做买卖的小贩,也一定有令人尊敬的地方,更何况富贵的人呢?身处富贵而懂得爱好礼,就不会骄横过分,身处贫贱而知道爱好礼,那么志向就不会被屈服。
礼记·曲礼文言文全文
礼记·曲礼文言文全文礼记·曲礼文言文全文《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
」安民哉!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
临财毋茍得,临难毋茍免。
很毋求胜,分毋求多。
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若夫,坐如尸,立如齐。
礼从宜,使从俗。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
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
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人生十年曰幼,学。
二十曰弱,冠。
三十曰壮,有室。
四十曰强,而仕。
五十曰艾,服官政。
六十曰耆,指使。
七十曰老,而传。
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
百年曰期,颐。
大夫七十而致事。
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
适四方,乘安车。
自称曰老夫,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
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
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
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
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记》曲礼上原文及译文《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
」安民哉!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
临财毋茍得,临难毋茍免。
很毋求胜,分毋求多。
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若夫,坐如尸,立如斋。
礼从宜,使从俗。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
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
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人生十年曰幼,学。
二十曰弱,冠。
三十曰壮,有室。
四十曰强,而仕。
五十曰艾,服官政。
六十曰耆,指使。
七十曰老,而传。
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
百年曰期,颐。
大夫七十而致事。
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
适四方,乘安车。
自称曰老夫,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
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
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
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
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
此孝子之行也。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恒言不称老。
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
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
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食飨不为概,祭祀不为尸。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
不登高,不临深。
不茍訾,不茍笑。
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
父母存,不许友以死。
不有私财。
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
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
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
立必正方。
不倾听。
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
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
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
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
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
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长者所视。
登城不指,城上不呼。
将适舍,求毋固。
将上堂,声必扬。
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
将入户,视必下。
入户奉扃,视瞻毋回;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
毋践屦,毋踖席,抠衣趋隅。
必慎唯诺。
大夫士出入君门,由闑右,不践阈。
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
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
客固辞,主人肃客而入。
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
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
主人固辞,然后客复就西阶。
主人与客让登,主人先登,客从之,拾级聚足,连步以上。
上于东阶则先右足,上于西阶则先左足。
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
堂上接武,堂下布武。
室中不翔,并坐不横肱。
授立不跪,授坐不立。
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其尘不及长者,以箕自乡而扱之。
奉席如桥衡,请席何乡,请衽何趾。
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
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
主人跪正席,客跪抚席而辞。
客彻重席,主人固辞。
客践席,乃坐。
主人不问,客不先举。
将即席,容毋怍。
两手抠衣去齐尺。
衣毋拨,足毋蹶。
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戒勿越。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坐必安,执尔颜。
长者不及,毋儳言。
正尔容,听必恭。
毋剿说,毋雷同。
必则古昔,称先王。
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
请业则起,请益则起。
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
侍坐于所尊敬,毋余席。
见同等不起。
烛至起,食至起,上客起。
烛不见跋。
尊客之前不叱狗。
让食不唾。
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屦,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
侍坐于君子,君子问更端,则起而对。
侍坐于君子,若有告者曰:「少间」,愿有复也;则左右屏而待。
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
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
敛发毋髢,冠毋免,劳毋袒,暑毋褰裳。
侍坐于长者,屦不上于堂,解屦不敢当阶。
就屦,跪而举之,屏于侧。
乡长者而屦;跪而迁屦,俯而纳屦。
离坐离立,毋往参焉;离立者,不出中间。
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栉,不亲授。
嫂叔不通问,诸母不漱裳。
外言不入于捆,内言不出于捆。
女子许嫁,缨;非有大故,不入其门。
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
父子不同席。
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
故日月以告君,齐戒以告鬼神,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以厚其别也。
取妻不取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
寡妇之子,非有见焉,弗与为友。
贺取妻者,曰:「某子使某闻子有客,使某羞。
」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
名子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
男女异长。
男子二十,冠而字。
父前,子名;君前,臣名。
女子许嫁,笄而字。
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
脍炙处外,酰酱处内,葱渫处末,酒浆处右。
以脯修置者,左朐右末。
客若降等执食兴辞,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进。
殽之序,遍祭之。
三饭,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辩殽。
主人未辩,客不虚口。
侍食于长者,主人亲馈,则拜而食;主人不亲馈,则不拜而食。
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
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
毋固获,毋扬饭。
饭黍毋以箸。
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
客絮羹,主人辞不能亨。
客歠醢,主人辞以窭。
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
毋嘬炙。
卒食,客自前跪,彻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
长者辞,少者反席而饮。
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
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
赐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怀其核。
御食于君,君赐余,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
馂余不祭。
父不祭子,夫不祭妻。
御同于长者,虽贰不辞,偶坐不辞。
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
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
为国君者华之,巾以绤。
为大夫累之,士疐之,庶人龁之。
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言不惰,琴瑟不御,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笑不至矧,怒不至詈。
疾止复故。
有忧者侧席而坐,有丧者专席而坐。
水潦降,不献鱼鳖,献鸟者拂其首,畜鸟者则勿拂也。
献车马者执策绥,献甲者执胄,献杖者执末。
献民虏者操右袂。
献粟者执右契,献米者操量鼓。
献孰食者操酱齐。
献田宅者操书致。
凡遗人弓者:张弓尚筋,弛弓尚角。
右手执箫,左手承弣。
尊卑垂帨。
若主人拜,则客还辟,辟拜。
主人自受,由客之左接下承弣;乡与客并,然后受。
进剑者左首。
进戈者前其鐏,后其刃。
进矛戟者前其镦。
进几杖者拂之。
效马效羊者右牵之;效犬者左牵之。
执禽者左首。
饰羔雁者以缋。
受珠玉者以掬。
受弓剑者以袂。
饮玉爵者弗挥。
凡以弓剑、苞苴、箪笥问人者,操以受命,如使之容。
凡为君使者,已受命,君言不宿于家。
君言至,则主人出拜君言之辱;使者归,则必拜送于门外。
若使人于君所,则必朝服而命之;使者反,则必下堂而受命。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
《礼》曰:「君子抱孙不抱子。
」此言孙可以为王父尸,子不可以为父尸。
为君尸者,大夫士见之,则下之。
君知所以为尸者,则自下之,尸必式。
乘必以几。
齐者不乐不吊。
居丧之礼,毁瘠不形,视听不衰。
升降不由阼阶,出入不当门隧。
居丧之礼,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有疾则饮酒食肉,疾止复初。
不胜丧,乃比于不慈不孝。
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七十唯衰麻在身,饮酒食肉,处于内。
生与来日,死与往日。
知生者吊,知死者伤。
知生而不知死,吊而不伤;知死而不知生,伤而不吊。
吊丧弗能赙,不问其所费。
问疾弗能遗,不问其所欲。
见人弗能馆,不问其所舍。
赐人者不曰来取。
与人者不问其所欲。
适墓不登垄,助葬必执绋。
临丧不笑。
揖人必违其位。
望柩不歌。
入临不翔。
当食不叹。
邻有丧,舂不相。
里有殡,不巷歌。
适墓不歌。
哭日不歌。
送丧不由径,送葬不辟涂潦。
临丧则必有哀色,执绋不笑,临乐不叹;介胄,则有不可犯之色。
故君子戒慎,不失色于人。
国君抚式,大夫下之。
大夫抚式,士下之。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刑人不在君侧。
兵车不式。
武车绥旌,德车结旌。
史载笔,士载言。
前有水,则载青旌。
前有尘埃,则载鸣鸢。
前有车骑,则载飞鸿。
前有士师,则载虎皮。
前有挚兽,则载貔貅。
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招摇在上,急缮其怒。
进退有度,左右有局,各司其局。
父之雠,弗与共戴天。
兄弟之雠不反兵。
交游之雠不同国。
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
地广大,荒而不治,此亦士之辱也。
临祭不惰。
祭服敝则焚之,祭器敝则埋之,龟策敝则埋之,牲死则埋之。
凡祭于公者,必自彻其俎。
卒哭乃讳。
礼,不讳嫌名。
二名不偏讳。
逮事父母,则讳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则不讳王父母。
君所无私讳,大夫之所有公讳。
《诗》、《书》不讳,临文不讳。
庙中不讳。
夫人之讳,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妇讳不出门。
大功小功不讳。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
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某日,旬之内曰近某日。
丧事先远日,吉事先近日。
曰:「为日,假尔泰龟有常,假尔泰筮有常。
」卜筮不过三,卜筮不相袭。
龟为卜,策为筮,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神、畏法令也;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也。
故曰:「疑而筮之,则弗非也;日而行事,则必践之。
」君车将驾,则仆执策立于马前。
已驾,仆展軨、效驾,奋衣由右上取贰绥,跪乘,执策分辔,驱之五步而立。
君出就车,则仆并辔授绥。
左右攘辟,车驱而驺。
至于大门,君抚仆之手而顾,命车右就车;门闾沟渠,必步。
凡仆人之礼,必授人绥。
若仆者降等,则受;不然,则否。
若仆者降等,则抚仆之手;不然,则自下拘之。
客车不入大门。
妇人不立乘。
犬马不上于堂。
故君子式黄髪,下卿位,入国不驰,入里必式。
君命召,虽贱人,大夫士必自御之。
介者不拜,为其拜而蓌拜。
祥车旷左,乘君之乘车不敢旷左;左必式。
仆御、妇人则进左手,后右手;御国君,则进右手、后左手而俯。
国君不乘奇车。
车上不广咳,不妄指。
立视五巂,式视马尾,顾不过毂。
国中以策彗恤勿驱。
尘不出轨。
国君下齐牛,式宗庙。
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
乘路马,必朝服载鞭策,不敢授绥,左必式。
步路马,必中道。
以足蹙路马刍,有诛。
齿路马,有诛。
《曲礼》上说:一个有地位的人,心中时刻都要有个“敬”字,外表要端庄,像是俨然若有所思样子,说话要态度安祥,句句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