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0491b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c.png)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概述: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而又危险的领域,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探讨造成事故的原因和应对策略,以期为今后的工程施工安全提供有益的参考。
案例一:高层建筑坠物事故事故概况:在某城市的高层建筑工地,一块混凝土砖块从施工中的楼层掉落,砸中了过路人,造成重伤。
原因分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地未能严格执行施工安全规范,如未设置足够的安全网、应急措施不到位等。
同时,在施工现场管理层面上,监管不严、责任不明确等因素也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应对策略:为了防止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此外,加大对施工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工人们的安全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案例二:脚手架坍塌事故事故概况:在一个城市的住宅楼施工现场,由于脚手架搭建不合规范,导致了脚手架坍塌,数名工人受伤。
原因分析:造成脚手架坍塌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方在搭建脚手架时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使用了低质量的材料,导致脚手架结构不稳定。
同时,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的注意力不集中,也加剧了事故的发生。
应对策略:施工方应加强对脚手架搭建的质量监督,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
此外,要求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脚手架操作培训,提高他们对脚手架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案例三:电气设备漏电事故事故概况:在一座办公楼的装修工程中,由于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漏电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导致一名工人触电身亡。
原因分析:此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气设备安装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对电气安全规范不熟悉,未对设备进行正确的接地和绝缘处理。
应对策略:电气设备安装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接受相关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在施工现场要加大对电气设备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安装质量符合标准。
结论: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施工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水平直接相关。
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2b9fe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9.png)
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案例分析在建筑行业中,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质量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对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水平。
一、工程概况该高层建筑位于城市繁华地段,总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地上_____层,地下_____层。
建筑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桩基础。
二、事故经过在施工过程中,当主体结构施工至第_____层时,发现部分柱子和梁出现了明显的裂缝。
随着施工的继续进行,裂缝不断扩大,并且在部分楼层出现了楼板下沉的现象。
这引起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高度重视,立即停止了施工,并组织专家进行调查和分析。
三、事故原因分析1、设计方面结构设计不合理,部分构件的受力计算存在偏差,导致在实际施工中无法承受荷载。
对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应力变化考虑不足,没有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2、施工方面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例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密实,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
钢筋的绑扎和连接存在质量问题,影响了结构的承载能力。
施工进度过快,没有给混凝土足够的养护时间,使得混凝土强度增长不足。
3、材料方面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水泥、骨料等的性能不符合要求。
钢筋的质量不符合标准,存在强度不足、韧性差等问题。
4、管理方面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质量控制措施不到位,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监理单位监督不力,没有严格按照监理规范进行旁站和巡视,对施工中的违规行为未能及时制止。
四、事故造成的影响1、经济损失对已施工的部分进行拆除和重建,造成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
工期延误导致的间接经济损失,包括租赁设备费用的增加、人员工资的支出等。
2、社会影响该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
周边居民对建筑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引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五、处理措施1、立即停止施工,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闭和保护,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1c707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1d.png)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城市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层建筑不仅在外观上展现了现代建筑的魅力,更在功能上满足了人们对于空间利用和生活品质的追求。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等方面,下面将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案例进行分析。
一、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位于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超高层摩天大楼,其建筑高度达到 632 米,是中国目前已建成的第一高楼。
在设计方面,上海中心大厦采用了独特的螺旋式上升的外观造型,不仅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还能够有效地减少风阻,提高建筑的稳定性。
大厦的外立面采用了双层玻璃幕墙系统,既能隔热保温,又能降低能耗。
此外,建筑内部的空间规划也十分合理,包含了办公、商业、酒店、观光等多种功能区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施工过程中,上海中心大厦面临了诸多技术难题。
由于建筑高度极高,对施工设备和技术的要求非常严格。
例如,在混凝土泵送方面,需要采用超高压泵送技术,将混凝土输送到几百米的高空。
同时,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施工方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如设置防护网、安装监控系统等。
在运营管理方面,上海中心大厦采用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对大楼的设备运行、能源消耗、人员流动等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有效地提高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迪拜哈利法塔迪拜哈利法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总高度达 828 米。
哈利法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沙漠之花蜘蛛兰,其建筑形态优美而独特。
大楼的结构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和钢结构外框架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承受了巨大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同时,为了抵御迪拜炎热的气候,建筑的外立面采用了高性能的玻璃和铝板幕墙,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遮阳效果。
在施工方面,哈利法塔的建设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由于迪拜的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方需要进行大量的地基处理工作。
此外,在超高泵送混凝土、钢结构安装等方面也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建筑质量问题案例分析
![建筑质量问题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c10a5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d.png)
建筑质量问题案例分析标题:东海国际大厦建筑质量问题案例分析案例概述:东海国际大厦是一座位于中国某城市的高层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总工期计划为3年。
然而,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多个质量问题,给业主和使用者带来了重大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事件一: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2008年)项目建设中,工程团队发现混凝土结构墙面存在裂缝和弯曲变形现象,严重超出了规划设计要求。
经过测量和分析,确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监控不到位。
该问题导致部分外墙的承重能力下降,存在安全隐患。
事件二:电梯安全问题(2009年)在建设过程中,有多个电梯出现频繁故障和运行不稳定的情况。
经过调查发现,电梯制造商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导致电梯质量低下。
一些电梯甚至出现了意外停止和坠落的情况,造成一些工人和工程师受伤。
事件三:外墙隔热问题(2010年)东海国际大厦外墙应用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进行隔热处理,然而,不久后业主和使用者开始投诉,在炎热的夏季,大厦内部温度明显偏高,严重影响了工作环境。
经过技术检测,发现该复合材料对热量隔离效果远低于预期,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律师点评:东海国际大厦的建筑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业主和使用者的权益,给他们带来了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根据《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督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及行业规范,承建商应负有合理审查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义务。
对于存在的质量问题,业主和使用者有权向法院起诉,要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建议业主和使用者保留相关证据,包括工程合同、施工图纸、技术验收报告等,以证明承建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失职行为。
可以委托律师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承建商承担违约责任,返还已支付的工程款,并赔偿因质量问题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
此外,如果涉及电梯安全问题,可以向工商部门投诉制造商,并要求撤回其相关资质。
对于承建商,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行业标准履行建设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并主动采取补救措施消除质量问题。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e12986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f.png)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概述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高层建筑的数量日益增多。
然而,高层建筑所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尤其是火灾事故。
本文旨在通过对一些现实中发生的高层建筑火灾事故进行案例分析,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提供改进和预防措施。
案例一:上海某商务楼火灾该案例发生在2010年,涉及一座40层的商务楼。
起初由于高楼篇幅较大、疏散困难等因素导致消防车无法接近现场。
同时,该建筑物内部的疏散通道布局存在缺陷,导致人员疏散受阻。
此外,在火势蔓延过程中,消防设备失效且燃烧物品大量堆积成为诱因。
分析与总结:首先,这起火灾给我们提醒了高楼内部疏散通道设计和布局至关重要。
必须确保通道宽度足够,并安装有足够数量的避难所和紧急疏散门,以便及时、安全地疏散人员。
其次,高层建筑要做好消防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工作。
常规维修有助于发现并排除潜在危害,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
再次,为了减少火灾事故带来的损失,高楼内部需要严格执行防火分区制度,并对易燃物品进行合理储存。
案例二:北京某住宅楼火灾该案例发生在2017年,在一幢20层住宅楼中爆发了一起大规模火灾。
初步调查显示,火灾起因是由于电源短路引发的。
然而,着火点周围存在大量易燃材料以及阻碍人员撤离的障碍物。
分析与总结:首先,在高楼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电气系统的管理。
定期检查和维修设施可有效降低电力问题导致火灾事故的风险。
其次,高层建筑应根据不同使用性质设置适当的自动喷水、报警和消防器材。
这些设备可以及时发现火灾,并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
再次,建筑物内部的防火门和防火墙是阻止火势蔓延的关键点。
因此,需要确保这些设备完好可用,并定期进行维护检查。
案例三:广州某酒店火灾该案例发生在2019年,在一家30层高的酒店内发生了严重火灾。
初步调查表明,起火点附近存在大量易燃材料,并且建筑物后勤通道设计不合理导致消防车辆无法顺利接近,影响了扑救工作。
分析与总结:首先,高层建筑内部要严格管理易燃材料。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3d19b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c.png)
难点一
由于本工程造型独特,由钢管混凝土柱组成的斜交网络外框简分为16 个节,每个节27m,钢管混凝土柱在每个节间为直线段,相邻节段的柱于节 点层形成一个折点,并于节点层平面内产生向外的推力,从而在楼层梁板 中产生拉力,如何抵抗该拉力是本工程设计中的一个技术难点。
解决方式
本工程采用了外框筒环梁+拉梁+核心简内闭合环梁构成的独立的平面 内抗拉体系,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节点层抗拉体系的安全储备,在 节点层周边设置体外高强钢绞线预应力索。张拉索使节点层平面内产生 沿径向的压力,大大减少了环梁、拉梁及核心筒连梁的拉力,还可降低楼 板中的拉应力水平,有效地控制楼板的裂缝宽度。
难点二
本工程的另一个主要技术难点是组成斜交网格外框筒的钢管混凝土 柱的“X"形相贯节点。建筑师要求采用2根钢管混凝土柱空间相贯,在 柱轴线交点处截面面积最小,所受轴力最大,因此必须设计一个特殊节点 以满足既不增大节点截面尺寸又能承受更大内力的要求。
解决方法
本工程设计了一个新型节点,利用竖向放置的椭圆形拉板连接4 根相贯 的钢管,节点区内钢管壁适当加厚,细腰处设置水平加强环,该节点形 式简洁,受力明确,便于管内混凝土浇灌施工。
高层建筑讨论课是由框架-剪力墙结构与全剪力墙结构综合演 变和发展而来。筒体结构是将剪力墙或密柱框架集中到 房屋的内部和外围而形成的空间封闭式的筒体。其特点 是剪力墙集中而获得较大的自由分割空间,多用于写字 楼建筑。筒体结构包括框筒、筒中筒、桁架筒和束筒结 构,后来还出现了多筒和多重筒等筒体结构。
在简体结构中,剪力墙筒的截面面积较大,它承受大部分水平剪力,所以柱子承受的剪力 很小;而由水平力产生的倾覆力矩,则绝大部分由框筒柱的轴向力所形成的总体弯矩来平衡, 剪力墙和柱承受的局部弯矩很小。由于这种整体受力的特点,使框筒和薄壁筒有较高的承载 力和侧向刚度,而且比较经济。
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分析
![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26074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8.png)
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分析在城市的天际线上,高层建筑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彰显着现代文明的辉煌。
然而,这些高耸入云的建筑在面临火灾时,却往往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惨痛的教训。
以下将为您详细分析几个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以期从中汲取经验,提高我们对高层建筑火灾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案例一:伦敦格伦费尔塔火灾2017 年 6 月 14 日凌晨,英国伦敦西部的格伦费尔塔公寓楼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火。
这座 24 层的建筑在短时间内被火焰吞噬,造成了至少 72 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火灾起因是四楼一台冰箱的故障引发了明火。
然而,火势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建筑物外墙使用的易燃保温材料。
这种材料在遇火后迅速燃烧,并释放出大量有毒烟雾,使得逃生通道很快被浓烟封锁。
此外,该建筑的消防设施也存在严重缺陷。
火灾报警系统未能及时发出有效警报,消防楼梯的设计不合理,导致居民在逃生过程中遭遇困难。
同时,消防部门在应对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消防云梯的高度不足、消防设备的供水压力不够等。
这场火灾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警示。
首先,在建筑设计和施工阶段,必须严格选择防火材料,确保建筑物的整体防火性能。
其次,要确保消防设施的完善和有效运行,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再者,加强居民的消防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火灾应急逃生能力至关重要。
案例二:上海静安教师公寓火灾2010 年 11 月 15 日,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 728 号的一幢 28 层教师公寓发生重大火灾。
事故造成 58 人死亡,71 人受伤。
经调查,这起火灾是由无证电焊工违规操作引发的。
在建筑外立面节能综合改造项目施工过程中,电焊溅落的火花引燃了下方脚手架上的易燃物,进而引发大火。
在火灾发生后,由于建筑周边道路狭窄,消防车辆难以靠近,影响了灭火救援的效率。
同时,该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老化,部分消防栓无法正常使用,也给灭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这一案例提醒我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杜绝违规操作。
高层建筑火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高层建筑火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eba5c2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a.png)
高层建筑火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在现代城市中广泛应用。
然而,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本文通过对几个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中的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XX大厦火灾案例1. 案件背景:XX大厦是一座20层的办公楼,在某天晚上突然发生了严重火灾。
2. 火灾原因分析:经调查,该火灾是由于电线老化导致短路引起的。
在高层建筑中,电线老化是一种常见但危险性较低的情况。
3. 燃烧与蔓延过程:由于初期未及时发现和扑救,大厦内部很快形成了强烈且迅速蔓延的大面积火场。
4. 可能存在的缺陷:针对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防火设施不健全、消防逃生通道被堵塞等问题。
5. 解决方案:加强对高层建筑电线老化情况的巡检和维护,确保防火设施完好,并定期清理消防逃生通道。
二、YY酒店火灾案例1. 案件背景:YY酒店是一家位于市中心的15层豪华酒店,因一场午夜火灾引起了广泛关注。
2. 火灾原因分析:经初步调查,该火灾是由于一名客人在房间内乱扔烟蒂引发的。
这种不文明行为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
3. 现场应急处理:在迅速发现火情后,酒店工作人员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并组织顾客有序疏散。
4. 消防系统缺陷:然而,在火警自动报警系统中存在漏洞和延迟反应的问题,影响到了紧急撤离过程的顺利进行。
5. 解决方案:改进和提升火警自动报警系统,加强员工培训和宣传活动,增加消防知识普及率。
三、ZZ商务大楼火灾案例1. 案件背景:ZZ商务大楼是一座30层的现代化写字楼,曾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火灾。
2. 火灾原因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该火灾是由于一个电路故障引起的。
电路故障在高层建筑中较为常见,但却容易被忽视。
3. 消防安全系统缺陷:火灾爆发后,虽然自动喷水系统等消防设备启动了,但其工作不够及时与有效,无法有效控制火势蔓延。
4. 缺乏灭火器材:另外,该大楼内几乎没有适当数量和种类的手提式灭火器。
高层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设计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07c50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8.png)
高层建筑设计案例分析在当今城市发展的进程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不仅是城市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承载着人们对于居住、工作和生活的各种需求。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设计案例。
案例一: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超高层摩天大楼。
它的设计独特,融合了多种创新元素。
从外观上看,其螺旋式上升的造型不仅极具视觉冲击力,还能有效降低风阻。
这种独特的外形设计并非仅仅为了美观,更是基于对风荷载的深入研究和计算。
通过模拟风洞实验,设计师确定了这种螺旋形态能够减少大楼在强风中的摇晃,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功能布局方面,上海中心大厦充分考虑了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
底部楼层设置了商业空间,吸引了众多高端品牌入驻,为周边居民和上班族提供了丰富的购物和休闲选择。
中间楼层则主要为办公区域,配备了先进的智能化办公设施,满足了各类企业的办公需求。
而顶部楼层则设计了观光平台和高级酒店,游客可以在这里俯瞰整个上海的壮丽景色,享受高品质的服务。
在绿色节能方面,上海中心大厦也有出色的表现。
大厦采用了双层幕墙系统,外层幕墙为玻璃,内层幕墙为铝板,中间形成的空气腔可以有效地隔热和保温,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能耗。
此外,大厦还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为大楼提供部分电力和非饮用用水,减少了对外部能源和水资源的依赖。
案例二:迪拜哈利法塔迪拜哈利法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其高度达到了 828 米。
哈利法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沙漠之花蜘蛛兰。
它的建筑外形简洁流畅,线条优美。
整个建筑的立面采用了玻璃和金属板材相结合的方式,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在结构设计上,哈利法塔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扶壁核心”结构体系。
这种结构体系由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和外部的钢结构框架组成,能够有效地抵抗风力和地震力的作用。
为了确保大楼的稳定性,工程师还在大楼的底部设置了巨大的基础,将大楼的重量均匀地分布在地基上。
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分析
![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c60a4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1.png)
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分析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上,高层建筑如繁星般矗立。
然而,这些宏伟的建筑在带来便利和舒适的同时,也隐藏着火灾的风险。
以下将为您详细分析几个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从中汲取教训,以提高我们对高层建筑火灾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案例一:_____大厦火灾_____大厦是一座位于繁华商业区的综合性高层建筑,集办公、商业和住宅于一体。
某天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打破了这里的平静。
火灾起因是电气故障引发的明火,由于当时正值用电高峰,电路负荷过大,导致电线短路并产生火花,引燃了附近的易燃物品。
最初的火源位于大厦的配电室,由于没有及时被发现和扑灭,火势迅速蔓延。
随着火势的发展,烟雾迅速充满了楼道和电梯井。
由于部分居民和办公人员对疏散通道不熟悉,加上恐慌心理,出现了拥挤和踩踏的情况,进一步阻碍了疏散进程。
同时,高层建筑的风力较大,助长了火势的蔓延,给消防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消防部门在接到报警后迅速出动,但由于大厦周边道路拥堵,消防车难以迅速靠近。
而且,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在火灾中部分失效,如消防栓水压不足、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故障等,影响了灭火效果。
经过数小时的奋力扑救,火势最终得到控制,但此次火灾仍造成了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案例二:_____酒店火灾_____酒店是一家知名的五星级酒店,拥有数百间客房和完善的配套设施。
然而,一场火灾让这家酒店陷入了灾难。
火灾是由一名客人在房间内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引起的。
电器过载导致电线过热起火,很快点燃了房间内的窗帘和床上用品。
由于酒店客房的装修材料大多具有可燃性,火势迅速扩大。
酒店的自动报警系统虽然及时发出了警报,但部分员工在初期应对时表现不佳,未能迅速组织客人疏散。
一些客人在听到警报后,没有按照指示通过安全通道撤离,而是试图乘坐电梯逃生,结果被困在电梯中。
消防部门到达现场后,发现酒店的消防通道被杂物堵塞,影响了救援进度。
同时,由于火灾发生在高层,消防云梯的高度有限,给灭火和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建筑工程案例分析70例
![建筑工程案例分析70例](https://img.taocdn.com/s3/m/4c1aeb0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3.png)
建筑工程案例分析70例
1.高层住宅楼建设案例
该案例涉及一座23层的高层住宅楼的建设,项目由地基处理、混凝
土结构施工、建筑幕墙安装等多个阶段组成。
成功的关键是在施工期间保
证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并且充分考虑买家的需求。
2.购物中心扩建案例
该案例描述了一个购物中心的扩建项目,包括新建楼层、更改平面布
局和增加停车位等。
成功的关键是在施工过程中避免中断原有业务,并妥
善处理与租户的关系,以最小化对他们的影响。
3.工业园区建设案例
该案例介绍了一个工业园区的建设项目,包括工厂、仓库和办公楼等。
成功的关键是在项目规划阶段确保充分利用土地和资源,并在施工期间处
理复杂的供应链和安全问题。
4.大学教学楼改造案例
该案例描述了一所大学教学楼的改造项目,包括修复外墙、更新设施
和改善通风系统等。
成功的关键是在施工期间与学校合作,并在最短的时
间内完成工程,以减少对学生的影响。
5.医院扩建案例
该案例涉及医院的扩建项目,包括增加病床、新建手术室和更新诊断
设备等。
成功的关键是在施工过程中确保医院正常运作,并最大限度地减
少对患者的干扰。
这些案例分析涵盖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从项目规划到施工和交付。
它们提供了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对于建筑师、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等专业人士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9b692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8.png)
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案例分析在城市的天际线中,高层建筑如同一座座地标,展示着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然而,在这些宏伟建筑的背后,施工质量问题却可能引发严重的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本文将通过对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的深入分析,揭示其中的原因和教训,以期为今后的建筑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工程背景该高层建筑位于城市繁华地段,总建筑面积达____平方米,地上____层,地下____层。
建筑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用途包括商业、办公和住宅。
工程于____年开工,预计____年竣工交付使用。
二、事故经过在施工过程中,当主体结构施工至第____层时,突然发生了局部坍塌事故。
坍塌区域位于建筑物的一角,面积约____平方米,造成了多名工人受伤和一定的经济损失。
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和救援工作。
同时,相关部门也迅速介入,成立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展开全面调查。
三、事故原因分析1、设计方面设计单位在结构设计时,可能存在对某些关键部位的受力分析不够准确,导致结构的安全性存在隐患。
例如,在该坍塌部位的梁柱节点设计中,可能未充分考虑到复杂的受力情况,导致节点的承载能力不足。
2、施工方面(1)施工工艺不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存在振捣不密实、浇筑顺序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整体性达不到设计要求。
(2)材料质量问题使用的部分建筑材料,如钢筋、水泥等,可能存在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影响了结构的性能。
(3)施工管理混乱施工现场的管理存在漏洞,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也不够严格。
3、监管方面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相关监管部门对工程的质量监管也存在一定的疏漏,未能有效督促各方履行质量责任。
四、事故造成的影响1、人员伤亡多名工人在事故中受伤,给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2、经济损失包括建筑物的修复费用、工人的医疗赔偿、工期延误造成的损失等,经济损失巨大。
高层住宅案例分析
![高层住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4d52f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f.png)
高层住宅案例分析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城市居民居住的重要选择之一。
高层住宅在提供更多居住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独特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挑战。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典型高层住宅案例的分析,探讨其成功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一:小区名称 1小区名称 1位于城市繁华地段,由知名开发商打造。
(一)建筑设计该小区的建筑外观现代简约,线条流畅,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使建筑具有良好的采光和视野。
户型设计较为合理,动静分区明确,空间利用率高。
同时,还设置了多个阳台和飘窗,增加了室内的采光和通风。
(二)配套设施小区内部配套设施齐全,有花园、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等休闲设施,还有地下停车场和电动车充电设施,满足了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三)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筑结构稳固,墙面平整,防水处理到位,没有出现明显的质量问题。
然而,该小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由于地处繁华地段,交通拥堵问题较为严重,居民出行不太便利。
另外,小区周边的商业噪音较大,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案例二:小区名称 2小区名称 2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高层住宅小区。
(一)节能环保该小区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注重节能环保理念的应用。
采用了太阳能热水器、雨水收集系统等节能设施,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
(二)智能化管理引入了智能化物业管理系统,如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电梯智能控制等,提高了小区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三)绿化景观绿化景观设计独具特色,打造了多层次的绿化空间,营造了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但该小区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部分户型的通风效果不佳,夏季室内较为闷热。
此外,小区周边的公共交通不太发达,居民出行依赖私家车,增加了交通压力。
三、案例三:小区名称 3小区名称 3是一个老旧的高层住宅小区。
(一)改造与升级为了提升小区的居住品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和升级工作。
包括外墙翻新、电梯更换、管道维修等,使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a2bce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a.png)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一:高空坠落事故日期:2020年6月15日地点:某城市建筑工地事故概述:该建筑工地正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一名工人因未正确使用安全绳索而从14楼高处坠落,导致严重受伤。
案情经过:当天上午10点左右,工地上的一名工人小李正在14楼进行高处作业。
由于小李觉得操作安全绳索比较麻烦,他决定不使用绳索进行固定,而只是靠紧握钢筋进行平衡。
然而,不幸的是,小李在一个不稳定的平衡状态下失去了平衡,从14楼坠落至地面。
同事们立即报警并进行急救,在救护车的接力下,小李被送往附近医院治疗。
事故原因分析:该事故的发生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1. 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小李未能意识到高空作业的风险以及正确使用安全绳索的重要性,因此没有正确地遵循工地的安全规定。
2. 安全培训不到位:工地管理方在安全培训方面存在疏漏,没有给予工人充分的安全培训和重要性的强调。
3. 监管不严:工地监管部门在日常巡查中未能发现小李未使用安全绳索的问题,或者未及时采取行动纠正。
案例二:事故日期:2019年2月10日地点:某市住宅建筑工地事故概述:在一处住宅建筑工地,一名工人在施工过程中被掉落物砸伤,造成严重头部受伤。
案情经过:当天下午,工地上一名工人小王正在进行顶楼的填充作业。
在填充过程中,由于松散的土块没有得到很好的压实,一块重约10千克的土块意外掉落,并砸中了正好经过的小王的头部。
小王当场倒地,同事们立即报警并进行急救,在救护车的接力下,小王被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手术。
事故原因分析:该事故的发生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1. 施工质量问题:工程方在填充过程中未能确保土块得到充分压实,导致土块松散易掉落。
2. 监管不到位:工地监管部门在日常巡查中未能发现填充质量问题,或没有及时要求工程方进行整改。
3. 个人防护不到位:小王在经过顶楼时未佩戴安全帽,个人防护意识不强,加剧了伤势的严重程度。
这两个案例展示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一些常见问题,包括工人安全意识不足、管理方的安全培训疏漏、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等。
高层楼房火灾案例分析报告总结
![高层楼房火灾案例分析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290542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d.png)
高层楼房火灾案例分析报告总结背景介绍: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密度的增加,高层楼房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
然而,与之相应地也出现了更多的高层楼房火灾事件。
这些火灾事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对高层楼房火灾进行案例分析和总结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案例一:某市CBD大厦火灾概述:该案例发生在某市中央商务区(CBD)内一座50层的高层办公大厦。
火灾导致了多人死亡和大量财产损失,给社会造成了较大影响。
原因分析:1. 电气设备故障:据初步调查,该起火灾可能是由电气设备故障引起的。
在现代高层建筑中,使用大量电气设备供应能源并满足各种需求。
但如果电气系统设计、施工和日常检修不到位,就会产生潜在的安全隐患。
2. 消防设施不完善:该大厦消防设施虽然达到相关规定要求,但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一定问题。
例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未能及时启动或喷洒水量不足等。
3. 疏散通道堵塞:火灾发生后,因为疏散通道被障碍物堵塞或设计不合理,导致了人员逃生困难。
对策建议:1. 加强电气设备安全管理: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和推动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电气设备安全性并预防事故的发生。
2. 完善消防设施检查和维护机制:建立健全消防设施日常巡检制度,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维护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3. 设计合理、通畅的疏散通道:从建筑设计之初就要考虑人员密集场所以及紧急撤离的需要,设置多个宽敞且明显的疏散出口,并保证其畅通。
二、案例二:某省高层住宅楼火灾概述:该案例发生在某省一座20层的高层住宅楼中。
由于火灾蔓延迅速,造成了大量房屋损毁和人员伤亡。
原因分析:1. 安全意识不强:住户中的部分人疏于安全意识,对消防常识了解不足。
在火灾发生时,没有及时采取适当的自救和报警措施。
2. 建筑材料易燃:该高层住宅楼使用了一些易燃建筑材料,而这些材料在火灾下容易加剧火势蔓延,并产生有毒烟雾,增加了逃生难度。
3. 紧急疏散预案不完善:由于无法有效应对火灾情况,住宅楼的紧急疏散预案未能顺利实施。
(完整版)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完整版)高层建筑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00ee200b1c59eef8c7b475.png)
上海中心大厦
1 大厦基本信息 2 大厦功能、平立面分析
3 大厦外形设计分析
4
浅谈绿色建筑标准在上海中心大厦的应用与技术 策略
涡轮式风力发电技术
垂直风力发电机
据悉,在大楼最高区域的几层内,已 经规划设计了一个巨大的“王冠”。 “王冠”内有一个精致的雨水收集利 用系统和54台垂直风力发电机,计 划每年为大厦提供54万千瓦时的绿 色电力。4
风力发电具有如下的优越性: 一是风力发电是一种干净的自然能源 二是风电技术日趋成熟,是一种安全
5 总结
一 大厦基本信息
上海中心大厦计划造124层,总高632 米,日接待游客量为16000人,预计在 2014年竣工。届时,它将超过台北 101,成为上海乃至全中国最高的楼。 同时它也会紧随迪拜塔,成为世界第 二高楼。(前提当然是,半路上没有 “程咬金“的出现。)
英文名称:Shanghai Tower
可靠的能源;
三是风力发电的经济性日益提高,其 发电成本已接近煤电,低于油电与核 电;
四是风力发电建设工期短,单台机组 安装仅需几周
谢谢观赏
金茂大厦
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中心
塔式
螺旋式
绿色技术
内外双层幕墙
同等面积的不同形状平面 围合的建筑物的表面积变 化。
这种圆润三角形的结构, 在照顾造型的前提下,极 大的减少了建筑物的表面 积,从而减少了与外界的 能量交换和能量损失,是 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相对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 的近似正方形的平面布局,这 样的布局少了视线和光线死角,不仅可以让办公人员能在更多的 角度欣赏大厦周围的美景,而且在冬季阳光可以更多的进入建筑 内部 ,减少了建筑的能耗。
10个经典案例带你一起分析高层结构设计难点
![10个经典案例带你一起分析高层结构设计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9f07482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1.png)
布置优化
通过调整剪力墙的厚度、间距和连梁 布置等方式,实现结构刚度的均匀分 布,减小扭转效应。
剪力墙连梁设计技巧
连梁作用
在剪力墙结构中,连梁作为连接 墙肢的重要构件,起到传递剪力、
协调变形的作用。
设计原则
连梁设计应遵循“强剪弱弯”的 原则,保证连梁在剪切破坏前具
抗震构造措施
采取加强节点、提高构件 延性等措施,提高结构的 整体抗震性能。
经验教训型时,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高度、地震作用等因素,
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
抗震设计是关键
02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抗震设计是确保结构安全的关键环节,必
须予以充分重视。
精细化设计是趋势
0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精细化设计已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08
经典案例六至十概述及启示
案例六至十简介
案例七
某高层住宅楼,采用框架-剪 力墙结构,注重居住舒适度和 抗震性能。
案例九
某超高层塔楼,采用核心筒结 构,具有极高的建筑高度和复 杂的建筑形态。
案例六
某超高层商业综合体,位于繁 华市区,集购物、办公、酒店 等功能于一体。
案例八
某高层公共建筑,大跨度空间 结构,对结构刚度和稳定性有 较高要求。
注重培养高层结构设计领域的人才队 伍,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 能力。
展望一
展望二
建议一
建议二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未来高 层结构设计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节 能减排等方面的要求。
加强高层结构设计领域的技术交流和 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 发展。
THANK YOU
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51f6c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b.png)
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工程在我国的兴建数量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通过分析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案例,探讨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事故案例描述某市的一座高层住宅楼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质量事故。
该建筑工程为30层,由多家施工单位合作完成。
事故发生在施工过程中的第25层,造成多人死伤和巨额经济损失。
事故发生时,工人们正在进行楼板混凝土浇筑作业。
突然,楼板一侧的支撑柱发生断裂,导致楼板倾斜,随即坍塌。
由于施工现场没有明确的疏散通道和安全设施,部分工人被困在坍塌的楼板下,造成严重伤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1. 施工单位管理不到位事故发生前,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疏漏。
首先,他们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工程验收,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
其次,施工单位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和组织管理体系,导致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2. 施工材料质量问题在事故调查中发现,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部分使用的钢筋和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导致楼板承重能力不足,无法承受正常的施工负荷。
3. 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工艺的不规范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在楼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的浇筑层次和顺序进行操作,导致楼板支撑柱承受了过大的压力,最终断裂。
三、事故预防措施1. 加强施工单位管理施工单位应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和组织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控制。
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施工技能。
2. 严格材料质量监控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监控,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有质量问题的材料,应及时予以淘汰和更换,以避免施工质量事故的发生。
3. 规范施工工艺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施工工艺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关键工序中要加强监督和控制。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82250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6.png)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在当今城市的天际线上,高层建筑如繁星般璀璨,它们不仅是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也是人类建筑智慧的结晶。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案例,探寻其背后的设计理念、技术创新以及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案例一: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以其独特的螺旋式外观和令人瞩目的高度,成为了上海的地标性建筑。
这座建筑总高度 632 米,地上 127 层,地下 5 层。
从设计理念来看,其螺旋式的外形设计不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降低风阻,减少风力对建筑的影响。
这种创新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了上海多风的气候特点,在保证建筑稳定性的同时,也为建筑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
在结构方面,上海中心大厦采用了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结构体系。
核心筒承担了大部分的竖向荷载,而巨型框架和伸臂桁架则增强了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抗侧力能力。
这种复杂而精妙的结构设计,使得大厦能够在承受巨大重量和风力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稳固。
在功能布局上,大厦集合了办公、商业、观光等多种功能。
不同功能区域的合理划分,既满足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又提高了建筑的使用效率。
例如,高层区域主要用于办公,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办公空间;而观光区域则位于顶部,让游客能够俯瞰整个上海的壮丽景色。
此外,上海中心大厦在绿色建筑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通过采用节能的幕墙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一系列环保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建筑的能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案例二:迪拜哈利法塔迪拜哈利法塔,这座高达 828 米的建筑,无疑是世界高层建筑的巅峰之作。
哈利法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沙漠之花蜘蛛兰的形态。
其建筑外形优美流畅,充满了艺术感。
在结构设计上,采用了三翼围绕核心筒的结构体系,这种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哈利法塔使用了高强度的混凝土和钢材,以确保建筑能够承受巨大的重量和压力。
同时,先进的建筑技术也使得建筑的施工过程更加高效和精确。
功能方面,哈利法塔包含了办公、酒店、公寓和观景台等多种设施。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196f9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0.png)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在当代城市化进程中,高层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地标和符号,不仅仅承载着人们的居住、办公和商业等需求,更是展示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文将从设计理念、结构特点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对某些著名的高层建筑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高层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案例一:迪拜塔迪拜塔(The Burj Khalifa),位于迪拜市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设计师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将该建筑打造成了一个城市中的“城市”。
迪拜塔不仅提供了办公、居住和商业空间,还拥有世界级的旅游设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在结构上,迪拜塔采用了超高层建筑设计的经典结构体系,如框剪结构、核心筒等,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此外,迪拜塔还利用高效的节能措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达到了较高的环境可持续性。
案例二:帝国大厦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是20世纪上半叶最具代表性的高层建筑之一。
帝国大厦采用了装饰艺术风格的设计,独特的外观造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经济效益方面,帝国大厦通过租赁办公和商业空间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并在近百年的历史中成为纽约市最著名的地标之一。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帝国大厦在近年进行了大规模的节能改造,成功地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展示了高层建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案例三:东京塔东京塔(Tokyo Skytree)位于日本东京,是一座以传输塔为主的高塔。
东京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的日本建筑和文化元素,顶部设置了观景台,为游客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城市观景体验。
在结构上,东京塔采用了轻型钢结构和高强度混凝土,使其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
东京塔的建造成本相对较低,且通过观光门票、广告和衍生产品等多种方式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成为日本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结语高层建筑既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彰显城市形象和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帕拉玛塔广场大厦分析自古以来,人类就有脱离地面,接近苍穹的渴望,在当今社会,用地愈加紧张,技术也愈加成熟,各种各样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层建筑不仅解决了很多如节地、拥挤及环保等城市问题,更成为各个国家及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所在地区的“名片”,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该地区的形象定位及经济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心耸立,他们往往位置险要、造型突出、视觉效果强烈,作为现代建筑技术的结晶,成为展示城市发展成就的有效手段。
高层建筑的发展得益于载客电梯的发展和使用,而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展起来是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近三十年以来,由于一系列全新结构的出现及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高层建筑除先进的结构体系及轻质、高强材料以外,其内部诸如自动控制的一系列消防、报警、通讯、高速电梯及管理监测等系统,离不开计算机与电气化,因而它是二十世纪科学技术成就的体现。
目前,作为城市地标的高层建筑十分多见,担负着集办公、商业、居住等众多功能,它们大多是某一地区的综合体建筑,朝着智能化、多样化及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以下以澳大利亚帕拉玛塔广场大厦为例,解析当今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
澳大利亚帕拉玛塔,是西悉尼的市中心,为悉尼地区内第二重镇,澳大利亚第三大经济区,是澳目前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随着西悉尼的崛起,被誉为“西部三热点心脏”之称的帕拉玛塔,成为了备受关注的投资热点。
帕市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帕拉玛塔市举办了一个比赛,要建造一栋商业高楼,突出节能高效的设计理念。
对此,urban officearchitecture事务所设计了以“城市上升”为主题的这一建筑。
该建筑共有66层,集商业与办公为一体,是两个楼的结合体,楼的底部是融合在一起的,之后随着楼层的升高而分成两栋。
以各自扭转的姿态向上延伸,在其中间以连廊相接,创造了大量的公共平台,姿态呈现出一种生动的流动感,富有韵律又不失节奏。
卡洛恩佐的纽约办公室已经设想把这里建成公共领域,从帕拉马塔广场延伸到北部。
因此,创造大量供行人共享的公共活动区域成为设计的一大要点,在人流量如此集中地广场区域地带,需要解决人车共行的交通拥堵问题,尤其是对于底部空间的处理及契合绿色城市生活的主题需要十分到位。
总平面设计总平面设计即为根据区位关系,确立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即反映了建筑对城市规划的依属关系。
该项目的总平面设计中,由于周围的建筑多为顺延道路形状的规则图形,且用地十分紧张,对于建筑的高度控制、阴影控制、交通控制及消防控制要求很高,而对于城市中的高层地标建筑,往往规则的形状更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因而其总平面设计为基本规则的矩形,与周围的建筑相和谐统一。
交通流线的设计是总平面设计的重要内容,尤其对于地区中心的高层建筑,人流集中是该地区一大特点,架空底层、退让城市广场是如今的重要手段,在该建筑场地中,由于是广场地区,人是这里主要活动群体,需要的活动空间也更多,该建筑做到了人、车及自行车的流线分离,很好的做到了交通分流疏散,在尽管建筑体量之间均十分拥挤的前提下仍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情况(如上图)。
裙楼设计裙楼在高层建筑中,在功能上是作为塔楼功能的补充,为塔楼的业主或租户服务,同时也作为引力源,在塔楼周围形成强大的磁场带动塔楼的租售。
不仅如此,裙楼也是人视觉观察中对建筑主体最为直观的印象,入口的处理、材质的变化,甚至于装修的风格,对于整个高层建筑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由于该建筑的主要两个功能为商业与办公,且商业作为整个建筑的门面,基座部分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裙楼在整个建筑中地位并不突出,属于直落式布局,柱子直接落下,以满足上下两部分对于大空间的需求,同时为办公创造了更多的使用面积。
该建筑的裙楼部分在与周围环境及城市空间的协调与近地空间的营造、流线组织、通用性与灵活性的处理均是十分到位的。
标准层设计标准层作为整个高层建筑的基础平面,其由多层重叠的水平空间与贯穿各层的垂直空间共同组成,在规模控制、体型系数、热环境、通风及节能设计中都有严格的要求,同时从平面、交通核、结构的选择上都需满足整个建筑的功能需求,已达到建筑的各个组成部分协调工作。
该建筑标准层设计中,下部采用较为对称的三个矩形相接的形式,上部则完全左右对称,由于大厦的整体的形态是以螺旋状扭曲上升,平面逐层变化,以达到外观造型动态呈现的要求,大小空间相互结合,在适应平面形状变化的前提下达到空间利用的效率最大化,由于当代办公集中化要求的影响下,主要应用大空间办公模式,同时结合室外休息平台,营造工作、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办公空间。
核心筒设计高层建筑中核心筒位置的选择是由功能、结构安全及节能效率等因素共同控制的,由于建筑人流时间性大量集中的特点,尤其是突发状况发生时的疏散问题也是核心筒设计的重点之一,而对于该建筑的扭转向上延伸的体型,上下贯通的核心筒的位置选择尤为重要。
该建筑标准层基本属于东西对称型,不论是功能还是结构上考虑核心筒均应左右对称为佳,每个筒由三部电梯组成,配以两部疏散楼梯,由于建筑外观形体的控制,其并没有采用一般的楼电梯相对的方式,而是视使用情况灵活而定,中间的大楼梯是疏散的主要通道,西侧的小楼梯起着辅助的作用,在上部空间则适应形体需要变换了楼梯位置,形成完全左右对称的格局,但楼梯位置的变化对于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是很不利的。
空间处理对于高层建筑的空间处理来说,集多功能为一体的建筑需求的影响下,需合理组织上下部分的结构带来的空间关系,建筑上下需统一协调,才能便于使用、合理高效。
该建筑虽是扭转的形体,但其中功能仍是以适宜使用的方盒子的形式进行组织的,外观形体的变化并没有创造很多的不规则空间,内部空间得以完整实用。
剖面设计对于高层建筑,剖面设计是其体现空间特点的重要方面,不仅反映了竖向交通及停车场的流线设计,同时也是功能空间变化及整体建筑关系的直接体现。
该建筑剖面中,其形体及结构的对称性一目了然,核心筒贯穿而上,同时与周围建筑的体型高度比也很适宜,其最大的特点便是室内外结合的绿色观景带环绕而上,与室外平台相结合,形成良好的景观带,活泼不失韵律,同时切合绿色环保的主题。
停车库设计高层建筑中,由于人流的大量集中,停车场设计同样也是要点之一,其形式有高层停车库,即利用裙楼和裙楼屋顶停车、地下停车库以及地面架空层停车,而停车库的布局、停车方式及流线、柱网布置及停车效率、库口部及坡道、设备机房设计都是设计中需考虑的问题,在日本、德国等国家高层立体式停车技术已很成熟,很好的解决了城市中心的无地停车及拥堵问题。
该建筑中采用地下停车库的形式,由于是位于广场地区,以人流为主,车流并不很多,因此只需设计少量停车位即可,主要满足办公人员的停车要求。
形体设计作为地标性质的高层建筑既要有与众不同的外观造型,同时更要体现该地区的文化氛围与价值观,当代很多建筑师只是为了一味追求别致的造型而忽略地区特点、场地特点,即使建筑本身十分优秀,但仍给人以不伦不类的观赏视觉。
该方案的最大外观的最大特点便是两个转动的形体向上延伸,由下向上逐渐分开,中间以连廊衔接,形成视觉的穿透,即使体量庞大,但其扭动带来的动感与上部分开的体块削弱了其体量感,在比例与尺度的控制下相得益彰,显得十分轻盈与律动。
绿色设计如今人口、土地、资源及环境等城市问题的出现,绿色建筑设计是今后的必然趋势,少消耗资源、高性能品质、轻环境污染、长生命周期及多回收利用是绿色建筑所具有的特征,在经济和环境方面,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遵循以人为本、循环经济的理念,包括建筑布局、环境色彩、照明、空间利用及材料方面有效的节约资源。
在该建筑中,同样也需根据当地的气候、风向、本地材料等方面进行考量。
设计上,建筑有特定的扭曲, 朝南而建,根据热损失设计结构。
内部办公室的布局也进行了优化和改善。
随着楼层的上升,办公室和公共区域的联系越紧密,创造了一个健康、愉快的工作环境。
曲面的设计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黑色的玻璃箱可进行水、光、和太阳能的收集和循环。
曲面和空气动力学的设计形式可以减缓风吹日晒。
带有感光膜的多层玻璃,可减少太阳辐射,其余不带感光膜的部分几乎是透明的。
同时绿色景观带在中间部分蜿蜒而上,由点成线,突出的平台不仅是内部使用人员的景观,同时也向外扩散,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立面设计高层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与其强烈的象征性要求、城市规划对区域节点的地标的形象和色彩要求等是分不开的,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心,如何脱颖而出便是考验建筑师的一大难题。
设计师由于要体现“城市上升”这一主题,使扭转的造型蜿蜒而上,给人以十分强烈的流动感与生长感,最外层采用玻璃建造,垂直环形的结构,还建有行人通道,可以通往顶层。
随着楼层的上升,游客可以切实感受到这种多功能城市化的“浮动房间”。
这个建筑外皮均采用玻璃幕墙,简洁明了,在与周围建筑相协调统一的同时又不失自己的风格特色,三块主要的横向绿化削弱了纵向庞大的体积感,又加以点缀,稳定不失活泼。
细节处理由于高层建筑庞大的体量,常给人以“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感觉,因而,以人的视角去看建筑,才能真正体现建筑的设计感,而富有细节的建筑才能更耐人寻味,经久不衰。
俯瞰下的玻璃幕墙的大量竖向线条更加突出,在主体建筑横向线条及横向绿化的打断下反而显得富于变化,不致呆板。
在近距离观察下玻璃幕墙是由建筑体型的变化而随之变化的,扭转的形态与实体的连接,柔美的曲线好似在跳舞一般,加以玻璃的质感,反衬出天空的颜色,不仅具有曲线美,又在周围建筑中独树一帜。
室内设计功能与外形谁更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建筑师们争议的问题,但二者本来就都是建筑重要的组成要素,何来谁更重要一说,设计中两者只有同时进行,相互配合,才能达到相辅相成的设计效果。
室内是人给人评价建筑最直接的印象与感觉,尤其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内部空间的处理,结构的利用及室内设计装修,都体现着该建筑的时代感与设计师的价值需求,同时也代表着在这里消费、工作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等,因此室内设计也应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相互配合。
自高层建筑出现以来,在世界各个城市的生产和消费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无不积极致力于提高城市建筑的层数。
在高层建筑飞速发展的一百多年以来,实践证明其确实可以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中,利用建筑内部的竖向和横向交通可以缩短部门之间的联系距离,提高效率,其次能使大面积建筑的用地大幅度缩小,同时也可以减少市政建设投资和缩短建筑工期。
当代有些建筑师对于高层建筑设计致力于打造造型别致、高度更高的地标建筑,甚至于忽视了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需求,这对于建筑的发展并不是好的指向作用,在大城市的迅速扩展的前提下,建筑师应该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使得建筑更生态化、智能化,才能使高层建筑走向良性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