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资料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Stbc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Stbc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Stbc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通信原理中空时编码的基本概念,特别是正交空时编码(Stbc)的原理;2. 学会分析并计算Stbc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及分集增益;3. 掌握Stbc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Stbc编码技术设计简单的通信系统模型;2. 通过数学软件(如MATLAB)模拟Stbc通信过程,分析并优化系统性能;3. 培养解决复杂通信问题时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于通信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面对通信技术挑战时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耐心;3. 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通信原理的高级课程,适合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学习。

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科研素养。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应具备扎实的通信原理基础,对数学和物理有一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他们通常对通信技术有较高的兴趣,但需要进一步引导以深化理解和提高实践技能。

教学要求:1. 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模拟,深入浅出地讲解Stbc技术;2. 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课后作业和团队项目,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3. 提供反馈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达到既定的学习成果,并持续跟踪学生进展以调整教学策略。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围绕Stbc技术展开,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理论基础:- Stbc编码原理及其数学描述;- 空时编码与MIMO系统的关系;- Stbc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分析及分集增益计算。

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第四章“空时编码”相关内容,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Stbc技术的基本原理。

2. 实践操作:- 使用MATLAB软件进行Stbc通信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分析并优化Stbc系统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性能;- 探讨Stbc技术在其他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通信原理大型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大型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型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通信原理⼤型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基于A律⼗三折和u律⼗五折的PCM编解码设计要求:1、掌握Matlab的使⽤,掌握Simulink中建⽴通信模型的⽅法。

2、了解PCM编码的原理及在Simulink中的具体实现模块。

3、掌握如何观察⽰波器,来分析仿真模型的误差实验内容:1、设计⼀个A律13折线近似的PCM编解码器模型,能够对取值在[-1;1] 内的归⼀化信号样值进⾏编码。

建⽴PCM串⾏传输模型,并在传输信道中加⼊指定错误概率的随机误码。

在解码端信道输出的码流经过串并转换后送⼊PCM解码,之后输出解码结果并显⽰波形。

仿真采样率必须是仿真模型中最⾼信号速率的整数倍,这⾥模型中信道传输速率最⾼,为64kbps,故设置仿真步进为1/64000 秒。

信道错误⽐特率设为0.01,以观察信道误码对PCM传输的影响。

仿真结果波形如图所⽰,传输信号为幅度是1,频率是200Hz正弦波,解码输出存在延迟。

2、设信道是⽆噪的。

压缩扩张⽅式为u 律的,参数u=255 。

试研究输⼊信号电平与PCM量化信噪⽐之间的关系。

以正弦波作为测试信号。

PCM解码输出信号与原信号相减得出量化噪声信号,采⽤⽅差统计模块统计输出量化噪声以及原信号的功率,计算出信噪⽐。

其中参数mu设置为255。

实验结果:1、PCM编解码的原理将模拟信号的抽样量化值变换成为代码称为脉冲编码调制(PCM)2、A律编码⽅式的原理⾮均匀量化等价为对输⼊信号进⾏动态范围压缩后再进⾏均匀量化。

PCM编码模块:PCM解码模块:仿真模型:主要参数设置:“Saturation”作为限幅器,将输⼊信号幅度值限制在PCM编码的定义范围内[-1,1];“Relay”模块的门限设置为0;零阶保持器采样时间间隔为1秒,量化器模块“Quantizer”的量化间隔为1。

可见,发送信号为常数18.6时,零阶保持器每隔1秒钟采样⼀次,量化器将采样输出结果进⾏四舍五⼊量化,得到整数值19,“Integer to Bit Converter”模块的转换⽐特数设置为8,进⾏8⽐特转换。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引言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本次通信原理课程设计的过程和结果。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课程设计的背景、目标、方法和结果,并对所得结果进行评估和讨论。

二、背景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通信原理的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以通信原理为基础,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通信系统,提高学生对通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频分复用(FDM)技术的数字通信系统。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和掌握FDM技术的原理和应用;2. 设计和实现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包括发送端、传输信道和接收端;3. 评估和分析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四、方法本次课程设计采用以下步骤和方法:1. 确定通信系统的需求和参数,包括信号频率范围、带宽要求等;2. 设计发送端,包括信号源、调制器和功率放大器等模块;3. 设计传输信道,模拟真实通信环境,包括添加噪声、信道衰减等;4. 设计接收端,包括解调器、滤波器和信号恢复等模块;5. 实现通信系统,并进行调试和测试;6. 评估和分析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五、结果经过设计和实现,我们成功完成了一个基于FDM技术的数字通信系统。

以下是我们的主要结果:1. 发送端:我们设计了一个信号源,产生多个频率不同的信号,并通过调制器将这些信号转换为调制信号。

最后,我们使用功率放大器将调制信号放大到适当的功率水平。

2. 传输信道:我们模拟了真实的传输信道,并添加了噪声和信道衰减。

这样可以更好地评估通信系统在实际环境下的性能。

3. 接收端:我们设计了一个解调器,通过解调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原始信号。

然后,我们使用滤波器去除噪声,并对信号进行恢复和解码。

4. 性能评估:我们评估了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误码率、信噪比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六、讨论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对通信原理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掌握了实际应用的能力。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信道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信道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信道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通信原理中信道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性;2. 使学生了解信道编码、解码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3. 引导学生掌握信道容量、信道带宽等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通信原理知识分析实际信道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信道编码、解码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工具对信道参数进行计算和优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通信原理学科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形成合作共赢的价值观;3. 引导学生关注通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的贡献。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通信原理课程的实践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通信原理的实际应用尚不熟悉。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3. 强调课程目标的可衡量性,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信道概念及分类:介绍信道的定义、分类(如有线信道、无线信道、模拟信道、数字信道等)及特性;2. 信道编码与解码:讲解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如卷积编码、汉明编码等,以及解码方法;3. 信道参数计算:阐述信道容量、信道带宽等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4. 信道模型:介绍常见的信道模型,如AWGN信道、多径信道等;5. 信道仿真:利用相关软件进行信道仿真,分析不同信道特性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6. 实践环节:设计简单信道编码方案,进行编码、解码实验,观察实验结果,优化方案。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周:信道概念及分类,信道特性;2. 第2周:信道编码与解码原理;3. 第3周:信道参数计算方法;4. 第4周:信道模型及仿真;5. 第5周:实践环节,设计、实验和优化信道编码方案。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摘要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摘要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信号、信道、噪声等;2. 使学生掌握调制解调技术、信号采样与恢复、信道编码与解码等基本通信技术;3. 引导学生了解各种通信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通信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通信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通信系统的能力,包括选择合适的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方案等;3. 提高学生运用通信原理相关软件进行仿真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信原理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通信相关领域的热情;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通信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通信原理的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以实际通信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通信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通信原理基本概念:信号与系统、信道、噪声;2. 信号分析与处理:傅里叶变换、信号采样与恢复;3. 调制解调技术:模拟调制、数字调制、解调技术;4. 信道编码与解码:汉明码、卷积码、Turbo码;5. 通信系统实例分析:电话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6. 通信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5G通信、物联网、卫星通信。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通信原理基本概念;第二周:信号分析与处理;第三周:调制解调技术;第四周:信道编码与解码;第五周:通信系统实例分析;第六周:通信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本章节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FSK)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FSK)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FSK)第一篇: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FSK)2FSK系统的调制与解调(一)课程设计目的:1.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应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对通信系统进行仿真。

3.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

4.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二)设计要求与内容:1).设计内容:完成2FSK系统,调制方法为开关法,解调法为相干解调。

2).设计要求:(1)设计2FSK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的原理图。

(2)根据通信原理,设计出各个模块的参数(包括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基带信号、载波信号、高斯白噪声等)。

(3)观察仿真结果并进行波形分析(中间波形变化、眼图)。

(4)分析计算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

(三)设计步骤1).2FSK系统原理图:2).各个模块具体参数:(1).正弦波发生器1:(2).正弦波发生器2:(3).高斯白噪声:(5)带通通滤波器2:4).带通通滤波器1:6).低通通滤波器1:(((7)带通滤波器2:(8).判决器:3).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1)基带信号:(2)调制信号1:(3)调制信号2:(4)调制后信号:(5)加了噪声的信号:(6)经过带通滤波器1后:(7)经过带通滤波器2后:(8)经过低通滤波器1后:(9)经过低通滤波器2后:(10)解调后的信号:(11)经判决器解调后的信号:(12)眼图:(四)分析误码率:1r Pe=erfc()22r =A2σ22由A=1σ=0.05⇒ r =10 2pe=8.50036660252034*10-4(五)设计心得体会:从设计中检验我所学的理论知识到底有多少,巩固已经学会的,不断学习我们所遗漏的新知识,把这门课学的扎实。

第二篇: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基于MATLAB的2FSK仿真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二〇一五年一月基于MATLAB的基带传输系统的研究与仿真——码型变换摘要HDB3码编码规则首先将消息代码变换成AMI码;然后检查AMI码中的连0情况,当无4个或4个以上的连0串时,则保持AMI的形式不变;若出现4个或4个以上连0串时,则将1后的第4个0变为与前一非0符号(+1或-1)同极性的符号,用V表示(+1记为+V,-1记为-V);最后检查相邻V符号间的非0符号的个数是否为偶数,若为偶数,则再将当前的V符号的前一非0符号后的第1个0变为+B或-B符号,且B的极性与前一非0符号的极性相反,并使后面的非0符号从V符号开始再交替变化关键词: HDB3码 MATLAB编码原则 V码 B码目一、背景知识二、MATLAB仿真软件介绍三、仿真的系统的模型框图四、使用MATLAB编程(m文件)完成系统的仿真五、仿真结果六、结果分析七、心得、参考文献录正文部分一、背景知识在实际的传输系统中,并不是所有的代码电气波形都可以信道中传输。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优秀范文5篇)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优秀范文5篇)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通信原理实验报告通信原理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步骤:(详细记录你的实验过程)例如:(1)安装MATLAB6.5软件;(2)学习简单编程,画图plot(x,y)函数等(3)进行抽样定理验证:首先确定余弦波形,设置其幅度?、频率?和相位?等参数,然后画出该波形;进一步,设置采样频率?。

画出抽样后序列;再改变余弦波形的参数和抽样频率的值,改为。

,当抽样频率?>=余弦波形频率2倍时,怎么样?否则的话,怎么样。

具体程序及图形见附录1(或者直接放在这里,写如下。

)(4)通过DSP软件验证抽样定理该软件主要有什么功能,首先点“抽样”,选取各种参数:a, 矩形波,具体参数,出现图形B,余弦波,具体参数,出现图形然后点击“示例”中的。

具体参数,图形。

4、思考题5、实验心得6、附录1有附录1的话有这项,否则无。

第二篇:通信原理实验报告1,必做题目1.1 无线信道特性分析 1.1.1 实验目的1)了解无线信道各种衰落特性;2)掌握各种描述无线信道特性参数的物理意义;3)利用MATLAB中的仿真工具模拟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

1.1.2 实验内容1)基于simulink搭建一个QPSK发送链路,QPSK调制信号经过了瑞利衰落信道,观察信号经过衰落前后的星座图,观察信道特性。

仿真参数:信源比特速率为500kbps,多径相对时延为[0 4e-06 8e-06 1.2e-05]秒,相对平均功率为[0-3-6-9]dB,最大多普勒频移为200Hz。

例如信道设置如下图所示:移动通信系统1.1.3 实验作业1)根据信道参数,计算信道相干带宽和相干时间。

fm=200;t=[0 4e-06 8e-06 1.2e-05];p=[10^0 10^-0.3 10^-0.6 10^-0.9];t2=t.^2;E1=sum(p.*t2)/sum(p);E2=sum(p.*t)/sum(p);rms=sq rt(E1-E2.^2);B=1/(2*pi*rms)T=1/fm2)设置较长的仿真时间(例如10秒),运行链路,在运行过程中,观察并分析瑞利信道输出的信道特征图(观察Impulse Response(IR)、Frequency Response(FR)、IR Waterfall、Doppler Spectrum、Scattering Function)。

通信原理课设报告

通信原理课设报告

目录1 技术要求 (1)2 基本原理 (1)2.1 2FSK调制原理 (1)2.2 2FSK解调原理 (2)2.3 2FSK信号的表达式和波形图 (2)3 建立模型描述 (3)4 模块功能分析或源程序代码 (4)5 调试过程及结论 (9)6 心得体会 (12)7 参考文献 (12)2FSK通信系统设计1 技术要求设计一个2FSK数字调制系统,要求:(1)设计出规定的数字通信系统的结构;(2)根据通信原理,设计出各个模块的参数(例如码速率,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等);(3)用Matlab或SystemView 实现该数字通信系统;(4)观察仿真并进行波形分析;(5)系统的性能评价。

2 基本原理2.1 2FSK调制原理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的产生,可以采用模拟调频电路来实现,也可以采用数字键控的方法来实现。

两种FSK信号的调制方法的差异在于:由直接调频法产生的2FSK信号在相邻码元之间的相位是连续变化的(这一类特殊的FSK,称为连续相位FSK(Continous-Phase FSK,CPFSK)),而键控法产生的2FSK信号,是由电子开关在两个独立的频率源之间转换形成,故相邻码元之间的相位不一定连续。

图1是数字键控法实现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的原理图,图中两个振荡器的输出载波受输入的二进制基带信号控制,在一个码元Ts期间输出f1或f2两个载波之一。

图1 键控法产生2FSK信号的原理图振荡器1选通开关反相器振荡器2f2选通开关相加器基带信号e(t)2.2 2FSK 解调原理图2 2FSK 相干解调原理框图数字调频信号的解调方法很多,如相干检测法、包络检波法、过零检测法、差分检测法等。

下面就相干检测法进行介绍。

相干检测的具体解调电路是同步检波器,原理方框图如图2所示。

图中两个带通滤波器的作用同于包络检波法,起分路作用。

它们的输出分别与相应的同步相干载波相乘,再分别经低通滤波器滤掉二倍频信号,取出含基带数字信息的低频信号,抽样判决器在抽样脉冲到来时对两个低频信号的抽样值进行比较判决,即可还原出基带数字信号。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1 引言通信的目的是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通信系统的作用就是将信息从信源发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

对于电通信来说,首先要把消息转变成电信号,然后经过发送设备,将信号转入信道,在接受端利用接收设备对接受信号做相应的处理后,送给新宿再转换为原来的消息。

故通信系统的模型如图1-1所示。

图1-1通信系统的模型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需要调制解调是信息能够在信道中无失真的传输。

而通常,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所以通信系统的调制方式可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

模拟调制常用的方法有AM调制、DSB调制、SSB调制;数字调制常用的方法有2ASK调制、2FSK调制、2PSK调制[2]。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通信系统也日趋复杂。

因此,在通信系统的设计研发过程中,通信系统的软件仿真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SystemView 动态系统仿真软件,是一个比较流行的,优秀的仿真软件,主要用于电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能满足从信号处理、滤波器设计,到复杂的通信系统等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就是基于SystemView的通信系统的仿真,也就是在SystemView软件[4]环境下进行模拟调制设计,即AM调制系统设计、DSB调制系统设计、SSB调制系统设计;数字调制设计,即2ASK调制系统设计、2FSK调制系统设计、2PSK调制系统设计;抽样定理系统设计与增量调制系统设计[1]。

2 SystemView软件介绍SystemView是美国ELANIX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用于系统仿真分析的可视化软件工具。

它是一个信号级的系统仿真软件,主要用于电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能满足从信号处理、滤波器设计,到复杂的通信系统等要求。

SystemView由两个窗口组成,分别是系统设计窗口的分析窗口。

系统设计窗口,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条、滚动条、提示栏、图符库和设计工作区。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数字基带信号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数字基带信号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任务使用数字信源模块实现电路设计。

1、数字信源数字信源是整个实验系统的发终端,模块内部只使用+5V电压。

本单元产生NRZ 信号,信号码速率约为170.5KB。

帧长为24位,其中首位无定义,第2位到第8位是帧同步码(7位巴克码1110010),另外16位为2路数据信号,每路8位。

此NRZ信号为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实验电路中数据码用红色发光二极管指示,帧同步码及无定义位用绿色发光二极管指示。

发光二极管亮状态表示1码,熄状态表示0码。

八选一mux81A:8位数据选择器4512三选一mux31A:8位数据选择器4512倒相器:非门74HC04抽样DFF1:D触发器74HC74二、工作原理(1)原理框图图数字信源原理框图(2)工作原理原理上数字信息可以表示成一个数字序列,实际传输中需要选择不同的波形来表示,本实验用NRZ波形讨论。

以NRZ信号为集中狂如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信号码速率为170.5KB,帧长24位,其中首位无定义,第2位到到底8位为1110010,另外16位任意。

在传输时把若干个码元组成一个个的码组,即一个个的字或句,通常称为群或帧。

群同步又称帧同步。

帧同步的主要任务是把字或句和码区分出来。

在时分多路传输系统中,信号是以帧的方式传送。

每一个帧中包含多路。

接收端为了把各路信号区分开来,也需要帧同步系统。

帧同步是为了保证收、发各对应的话路在时间上保持一致,这样接收端就能正确接收发送端送来的每一个话路信号,当然这必须是在位同步的前提下实现。

FS信号、NRZ-OUT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NRZ-OUT的无定义位为0,帧同步码为1110010,数据1为01100111,数据2为10001101。

FS信号的低电平、高电平分别为4位和8位数字信号时间,其上升沿比NRZ-OUT码第一位起始时间超前一个码元。

FS信号、NRZ-OUT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如图:三、设计实现(1)原理图原理图与器件的连接(2)各部分器件描述三选一三选一电路S4、S5信号分别输入到mux31A的地址端S0和S1,mux81A的S0、S1、S2输出的3路串行信号分别输入到mux31A的数据端D0、D1、D2,mux31A的输出端即是一个码速率为170.5KB的2路时分复用信号,此信号为单极性不归零信号(NRZ)。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课设题目数字调制系统误比特率(BER)测试的仿真设计与分析设计内容:1 设计低频条件下相干、差分相干接收2DPSK调制传输系统,做出仿真波形2以相干、差分相干接收2DPSK调制传输系统为误比特率分析对象,被调载频为2000Hz,以PN码作为二进制信源,信道为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对该系统的误比特率(BER)进行SystemView仿真分析。

分析要求1、学习通信系统动态仿真软件SystemView,并学会用该软件建立具体的通信系统仿真模型进行通信仿真;2、建立相干、非相干接收2DPSK调制传输系统误比特率测试仿真模型,仿真过程中原始基带信号波形、差分码波形、2DPSK信号波形、本地载波、解调端相乘器输出、低通滤波器输出、抽样判决输出波形以及码反变换后的输出波形。

观测输入和输出波形的时序关系。

3、在2DPSK系统中,“差分编码/译码”环节的引入可以有效地克服接收提取的载波存在180°相位模糊度,即使接收端同步载波与发送端调制载波间出现倒相180°的现象,差分译码输出的码序列不会全部倒相。

重新设置接收载波源的参数,将其中的相位设为180°,运行观察体会2DPSK系统时如何克服同步载波与调制载波间180°相位模糊度的。

4、利用建立的SystemView DPSK系统相干、非相干接收的仿真模型进行BER 测试,产生该系统的BER曲线以此评估通信系统的性能,并和理论曲线相比较,验证仿真的正确性;信道模型为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

详细原理及具体内容见指导书。

目录第一章概述 (4)第二章 SystemView动态系统仿真软件简介 (5)2.1 SystemView系统特点 (5)2.2 SystemView仿真步骤 (5)第三章课程设计内容 (6)3.1 设计要求 (6)3.2 2DPSK系统组成及原理简介 (7)3.3误比特率简介 (9)第四章仿真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分析 (10)4.1低频2DPSK相干解调系统 (10)4.2低频2DPSK差分解调系统 (13)4.3高频2DPSK相干解调系统误码率 (14)4.4高频2DPSK差分解调系统误码率 (17)4.5曲线分析 (20)4.6误码率调试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20)第五章心得体会 (23)第六章教材与参考文献 (24)第一章概述《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电子信息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几乎囊括了所有通信系统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在学习中有些内容未免抽象,而且不是每部分内容都有相应的硬件实验,为了使我们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加深理解通信电路和通信系统原理及其应用,验证、消化和巩固其基本理论,增强对通信系统的感性认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在通信原理的理论教学结束后我们开设了《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

(完整word版)通信原理课设报告

(完整word版)通信原理课设报告

目录1 技术要求 (1)2 基本原理 (1)2.1 2ASK调制 (1)2.2 2ASK解调 (3)3 建立模型描述 (4)3.1 Simulink仿真实现2ASK调制和解调 (4)3.2 MATLAB编程实现2ASK调制和解调过程 (4)4模块功能分析或源程序代码 (5)4.1 Simulink实现2ASK调制和解调功能 (5)4.2 Matlab编程实现2ASK调制和解调 (8)5 调试过程及结论 (15)5.1使用Simulink实现2ASK模型仿真 (15)5.2 用Matlab编程实现2ASK模型仿真 (16)6 心得体会 (17)7 参考文献 (18)2ASK 通信系统设计1 技术要求(1)设计出2ASK 通信系统的结构;(2)根据通信原理,设计出各个模块的参数(例如码速率,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等);(3)用Matlab 或SystemView 实现该数字通信系统;(4)观察仿真并进行波形分析;(5)系统的性能评价。

2 基本原理2.1 2ASK 调制1 基本原理2ASK 是利用载波的幅度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而其频率和初始相位保持不变。

其信号表达式为: ,S (t)为单极性数字基带信号。

其调制过程如图1所示:图1 2ASK 调制过程t t S t e c ωcos )()(0⋅=2 两种调制法2ASK 信号的产生方法通常有两种:模拟调制法和键控法。

模拟调制法使用乘法器实现,如图2所示。

键控法使用开关电路实现,如图3所示。

图2 模拟调制法图3 键控法3 功率谱密度若设S(t)的功率谱密度为Ps (f ),2A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为()f P ASK 2,则 由图4可见,2ASK 信号的功率谱是基带信号功率谱的线性搬移,由连续谱和离散谱组成。

图4 2ASK 功率谱密度也称 OOK 信号开关 K接0 接1e 0( t )[])()(41)(2c s c s ASK f f P f f P f P -++=f c + f s fc - f s ff c f c + f s f c - f s f c sf s s s 0S( t )e o d2.2 2ASK解调相干解调需要将载频位置的已调信号频谱重新搬回原始基带位置,因此用相乘器与载波相乘来实现。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1 概述—————————————————————————————22 课程设计要求—————————————————————————33 SystemView动态系统仿真软件————————————————-3 3.1 SystemView系统的特点————————————————————33.2使用Systemview进行通信系统仿真的步骤————————————44 数字调制系统BER测试的仿真设计与分析---------------——————55 仿真系统组成及对应结果——————————————-——————7 5.1 低频相干调制解调系统组成与分析———————————————-7 5.2 高频相干调制解调系统BER测试仿真模型建立与分析———————-10 5.3高频差分相干调制解调BER测试仿真模型建立与分析——-------——125.4高频相干与非相干对比————————————————---——--166 心得体会———————————————————————————187 参考文献———————————————————————————191 概述《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之一,《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电子信息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几乎囊括了所有通信系统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在学习中有些内容未免抽象,而且不是每部分内容都有相应的硬件实验,为了使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加深理解通信电路和通信系统原理及其应用,验证、消化和巩固其基本理论,增强对通信系统的感性认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在通信原理的理论教学结束后我们开设了《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

Systemview是ELANIX公司推出的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设计、模拟和分析的可视化仿真平台。

从滤波器设计、信号处理、完整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直到一般的系统数学模型建立等各个领域,Systemview 在友好而且功能齐全的窗口环境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精密的嵌入式分析工具。

通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通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通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理解并分析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信号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等,并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掌握通信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2.理解信号的分类、特点和处理方法。

3.学习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基本通信技术。

4.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5.能够运用通信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通信问题。

6.学会使用通信实验设备和软件工具进行通信实验。

7.能够编写简单的通信程序,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激发学生对通信技术的兴趣和热情,了解通信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信号处理技术、调制解调技术、编码解码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通信系统的定义、分类、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

2.信号处理技术:信号的分类、特点和处理方法,包括滤波、采样、量化等。

3.调制解调技术: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等。

4.编码解码技术:数字编码、纠错编码、信道编码等,以及解码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无线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以及通信技术在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通信系统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通信技术的应用和挑战。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实践,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通信原理是研究通信工程领域中信号处理、传输、编码、(数字)信号识别等基础理论的自然科学。

通信原理是网络技术和系统研究的基础,它是通信学科发展的基础。

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通信工程课程,其中,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应符合原理课程具体设计要求和教学目标,并完成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熟悉原理课程基础知识。

有关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学生需要熟悉并掌握,包括数字信号处理、传输和信号的编码、检测和识别等概念。

学生也需要熟练掌握具体的理论知识,如检测、编码、调制、发射、接收、解码等。

第二步,深入研究课程设计方案。

在熟悉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生需要研究其课程设计方案,并给出有效的方法。

该方案应说明其设计的主要内容,实施的主要步骤,应用的基本原理,以及所采用的技术、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等。

第三步,实施原理课程设计方案。

在等到教师的批准之后,学生便可以开始实施其设计方案,包括实验,以及绘制设计详图,做出运行报告等。

第四步,阐述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成果。

完成设计后,学生需要阐述其设计成果,并按照设计报告格式,撰写报告,介绍其设计及其实现步骤、原理以及理论依据、改进措施、实验成果等内容。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不仅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同时也是一个对知识的整合。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完善理论知识,培养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促进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本课程设计报告的文字部分一共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介绍课程设计背景和意义。

介绍通信原理课程背景、目标、实践内容以及课程设计的价值意义。

第二,详细阐述课程设计方案。

课程设计方案包括实施的步骤、实现的主要原理、所需的器件及相关技术、实验环境等内容。

第三,详述实施步骤及效果。

描述课程设计实施的实际情况,结果分析及结论。

第四,对实施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综合考虑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所考虑的各个方面,并勾画出可以进行改进措施以及未来实施策略。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目的1.学习使用计算机建立通信系统仿真模型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学会利用仿真的手段对于实用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算法进行实际验证;2.学习现有流行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会使用这些软件解决实际系统出现的问题;3.通过系统仿真加深对通信课程理论的理解。

二、课程设计时间1周三、课程设计环境Systemview5.0四、课程设计内容1.Systemview软件简介:Systemview是一个信号级的系统仿真软件,主要用于电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是一个强有力的动态系统分析工具,能满足从数字信号处理、滤波器设计、直到复杂的通信系统等不同层次的设计、仿真要求。

Systemview以模块化和交互式的界面,在大家熟悉的Windows窗口环境下,为用户提供一个嵌入式的分析引擎。

其仿真系统的特点:(1)能仿真大量的应用系统(2)快速方便的动态系统设计与仿真(3)在报告中方便的加入Systemview的结论(4)提供基于组织结构图方式的设计(5)多速率系统和并行系统(6)完备的滤波器和线性系统设计(7)先进的信号分析和数据块处理(8)可扩展性(9)完善的自我诊断功能2.使用systemview进行通信系统设计。

列举FSK调制解调实验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包括:(1)设计内容分析与方案选择,画出系统原理框图。

FSK的调制方式有:调频法、开关法。

FSK的解调方式有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法和过零点检测法)、相干解调。

(2)画出完整的仿真电路图,并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图8.7 产生2FSK信号的SystemView仿真电路图调频法是用二进制基带矩形脉冲信号去调制一个调频器,使其能够输出两个不同频率的码元。

开关法是一个受基带脉冲控制的开关电路去选择两个独立频率源的振荡作为输出。

图8.11 2FKS解调的SystemView仿真电路图包络检波法的判决准则是比较两个支路信号的大小和相干接收法的判决准则相同。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增量调制通信系统)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增量调制通信系统)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吕义斌专业班级:电信1102班指导教师:吴巍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题目:△M通信系统设计初始条件:具备通信课程的理论知识;具备模拟与数字电路基本电路的设计能力;掌握通信电路的设计知识,掌握通信电路的基本调试方法;自选相关电子器件;可以使用实验室仪器调试。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M码速率128KB,有线通信,语音信号无明显失真;2、对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与模块进行设计,包括△M编译码电路,同步脉冲序列,低通滤波器等;3、对△M斜线、临界过载等进行误差分析,设计相应电路以检测上述现象;4、进行系统仿真,调试并完成符合要求的课程设计书。

时间安排:二十二周一周,其中3天硬件设计,2天硬件调试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2)1.增量调制原理 (3)2.增量调制的过载特性与编码的动态范围 (5)2.1 增量调制系统的量化误差 (5)2.2 过载特性 (6)2.3 动态范围 (7)3.增量调制的抗噪性能 (8)3.1 量化信噪比 (8)3.2 误码信噪比 (9)4. 增量调制系统模块电路设计分析 (10)4.1 加法器电路与限幅放大电路 (10)4.2 极性变换电路、积分器和射随器电路 (11)4.3 抽样脉冲发生器电路与定时判决器 (12)4.4 低通滤波器 (12)4.5 总体电路设计 (13)5.电路仿真及信号波形测量 (14)6. 实物制作 (16)7. 课程设计实践心得体会 (17)附录1 (18)附录2 (19)参考文献 (20)摘要增量调制简称,它是继PCM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模拟信号数字化方法。

最早是由法国工程师De Loraine于1946年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简化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方法。

在以后的三十多年间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在军事和工业部门的专用通信网和卫星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如此,近年来在高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已被用作A/D转换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工程与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搭建简单分组传输的(帧传输)的基带数字通信系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2015年10 月10 日三、课程设计解决的主要问题:(1)尽可能的获得较小的误码率(2)选用何种信道码何种线路码(3)如何进行信道编码(4)如何进行线路编码(5)如何进行抽样和判决(6)如何进行线路编码译码四、设计内容1、整体设计方案(1)产生随机矩阵信号(2)对随机信号分帧对随机信号进行信道编码,采用汉明7-4码(3)对信号进行线路编码,采用双极性归零的差分曼彻斯特编码(4)在信道内填加高斯白噪声(5)对信号进行抽样判决(6)对信号进行抽样计算误码率输出检验前后的误码率对比五、结果与分析六、总结与心得:七、附件:源程序及注解1、子程序汉明码编码function y=enhanming(a,N) %a为编码序列,N为帧数%生成矩阵G=[1 0 0 0 1 1 1;0 1 0 0 1 1 0;0 0 1 0 1 0 1;0 0 0 1 0 1 1]; for k=1:Ncode=[a(4*k-3) a(4*k-2) a(4*k-1) a(4*k)]*G;for l=0:6y(7*k-l)=mod(code(7-l),2); %y为汉明码endend汉明码译码function y=dehanming(C,N,K)A=zeros(7*N,1);%编码后信号S=zeros(N,3); %校验子E=zeros(7*N,1);%错误图样I=zeros(7*N,1);%解调纠错后的矩阵NEW=zeros(K,1);%收到的信号%监督矩阵H=[1 1 1 0 1 0 0;1 1 0 1 0 1 0;1 0 1 1 0 0 1] ;for n=1:NM=7*n-6;Z=4*n-3;T=7*n-3;V=4*n;L=7*n;%s=C(M:L,1)'*H';s=C(1,M:L)*H';S(n,:)=mod(s,2);if S(n,:)==[0 0 0]E(M:L,1)=[0 0 0 0 0 0 0]';elseif S(n,:)==[0 0 1] E(M:L,1)=[0 0 0 0 0 0 1]';elseif S(n,:)==[0 1 0] E(M:L,1)=[0 0 0 0 0 1 0]';elseif S(n,:)==[0 1 1] E(M:L,1)=[0 0 0 0 1 0 0]';elseif S(n,:)==[1 0 0] E(M:L,1)=[0 0 0 1 0 0 0]';elseif S(n,:)==[1 0 1] E(M:L,1)=[0 0 1 0 0 0 0]';elseif S(n,:)==[1 1 0] E(M:L,1)=[0 1 0 0 0 0 0]';elseif S(n,:)==[1 1 1] E(M:L,1)=[1 0 0 0 0 0 0]';End曼彻斯特编码function y=dehanming(C,N,K)A=zeros(7*N,1);%编码后信号S=zeros(N,3); %校验子E=zeros(7*N,1);%错误图样I=zeros(7*N,1);%解调纠错后的矩阵NEW=zeros(K,1);%收到的信号%监督矩阵H=[1 1 1 0 1 0 0;1 1 0 1 0 1 0;1 0 1 1 0 0 1] ;for n=1:NM=7*n-6;Z=4*n-3;T=7*n-3;V=4*n;L=7*n;%s=C(M:L,1)'*H';s=C(1,M:L)*H';S(n,:)=mod(s,2);if S(n,:)==[0 0 0]E(M:L,1)=[0 0 0 0 0 0 0]';elseif S(n,:)==[0 0 1] E(M:L,1)=[0 0 0 0 0 0 1]'; elseif S(n,:)==[0 1 0] E(M:L,1)=[0 0 0 0 0 1 0]'; elseif S(n,:)==[0 1 1] E(M:L,1)=[0 0 0 0 1 0 0]'; elseif S(n,:)==[1 0 0] E(M:L,1)=[0 0 0 1 0 0 0]'; elseif S(n,:)==[1 0 1] E(M:L,1)=[0 0 1 0 0 0 0]'; elseif S(n,:)==[1 1 0] E(M:L,1)=[0 1 0 0 0 0 0]'; elseif S(n,:)==[1 1 1] E(M:L,1)=[1 0 0 0 0 0 0]'; end曼彻斯特译码function y=endiffmanchester(x)% diffmanchester ecoderlastcode=1; %设定初始值为1for i= 1:length(x)if (x(i)==1) %1跳变0不跳变if (lastcode==1)y(2*i-1)=-1;y(2*i)=1;lastcode=1;elsey(2*i-1)=1;y(2*i)=-1;lastcode=-1;endelseif (lastcode==1)y(2*i-1)=1;y(2*i)=-1;lastcode=-1;elsey(2*i-1)=-1;y(2*i)=1;lastcode=1;endendEnd抽样function y=chouyang(x,n)for i=1:n%av(i)=(x(6*i-5)+x(6*i-4)+x(6*i-3)+x(6*i-2)+x(6*i-1)+x(6*i))/6; %抽样av(i)=(x(4*i-3)+x(4*i-2)+x(4*i-1)+x(4*i))/4;if(av(i)>0)y(i)=1;elsey(i)=0;endendy;end2、总程序%% 产生随机信号N=1024; %512bit随机码a=randint(1,N,2);figure(1)subplot(311)stairs(a)axis([0 60 0 1.5])xlabel('码元')title('随机码')%%分帧for i=0:255msg1(i+1,(1:4))=a(1,(1+i*4:4+i*4)); i=i+1;endfor SNR=-5:1:5 %%信噪比t=SNR+6%%分帧传输for i=0:63 %%16bit一帧 msg=msg1((4*i+1):(4*i+4),1:4);%%汉明编码msgnew=enhanming(msg,4);subplot(312)stairs(msgnew)axis([1 28 0 1.5]);xlabel('码元');title('汉明编码');%%线路码——曼彻斯特p=length(msgnew);xn=msgnew(1,1:p);xl(1,1:2*p)=endiffmanchester(xn);subplot(313)stairs(xl)axis([1 56 -1.5 1.5]);xlabel('码元');title('曼彻斯特编码');%%一个码元4次采样值nn=length(xl);whole=caiyang(xl);%%加噪声zao=awgn(whole,SNR);figure(2)subplot(411)plot(zao)title('加高斯白噪声');axis([1 224 -1.5 1.5]);%%抽样判决wholenew=chouyang(zao,nn);nn1=length(a1);subplot(412)stairs(wholenew)title('抽样判决后编码');axis([1 56 -1.5 1.5]);%%曼彻斯特译码decode=dediffmanchester(wholenew);subplot(413)stairs(decode)title('曼彻斯特译码');axis([1 28 -1.5 1.5]);subplot(414)stairs(a)axis([1 28 -1.5 1.5]);xlabel('码元');title('随机码');%%汉明码译码纠错jiucuo=dehanming(decode,4,16);jiucuonew=reshape(jiucuo,4,4);finall((1+i*4):(4+4*i),1:4)=jiucuonew;end%%计算误码率final=zeros(1,1024);s=1;for i=1:256;for j=1:4;final(1,s)=finall(i,j); s=s+1;endendfinal;a1=endiffmanchester(a);a2=caiyang(a1);a3=awgn(a2,SNR);a4=chouyang(a3,nn1);a5=dediffmanchester(a4);zhong=mod(final+a,2);cuochu=find(zhong==1);geshu=length(cuochu);ber(1,t)=geshu/1024;zhong1=mod(a5+a,2);cuochu1=find(zhong1==1);geshu1=length(cuochu1);ber1(1,t)=(geshu1)/1024;endfigure(3)plot(-5:1:5,ber,'b-*')title('误比特率');xlabel('信噪比');ylabel('误比特率');set(gca,'xtick',-5:1:5);axis([-5 5 0 0.3])hold onplot(-5:1:5,ber1,'r-*')set(gca,'xtick',-5:1:5);axis([-5 5 0 0.3])八、指导老师评语及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