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课教学模式论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优秀论文范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优秀论文范文在我国的义务教育中,小学三年级数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逐步发生改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优秀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三年级数学优秀论文篇一:《浅谈新时期小学三年级数学课程创新教育》摘要:改革"与"创新"是当今教育界喊的最火的两个词,不少教师都在践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使出了浑身解数。
伴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教育理念确实已经难以符合当代教育背景下的实际需要。
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笔者深深感到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还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数学课程创新教育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经验、交流情感、互相启迪心智共同创造的过程,更是学生参与认识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互相作用中统一发展的过程。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学生课堂行为的引导者,教师教学水平的优劣也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
笔者认为,创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学习和充实自身的教育教学手段,是当代教师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中,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
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
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数学教育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对某些定理、公式、例题的结论或其本身进行深人、延伸或推广。
创新意识具有求异性、探索性、开创性。
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教学要创新,教学思维要创新,教师能力和教学水平要提高,要求教师基本功扎实,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具有驾御全局,随机应变的能力;具有开展数学活动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学数学教学论⽂⼩学数学教学论⽂(通⽤9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家都写过论⽂,肯定对各类论⽂都很熟悉吧,论⽂是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种⼿段。
你知道论⽂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编整理的⼩学数学教学论⽂,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学数学教学论⽂篇1 ⼀、巧妙设置教学悬念,激发学⽣探究兴趣 结合学⽣好奇⼼和求胜⼼较强的⼼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抓住时机激发学⽣兴趣。
好奇是孩⼦的天性,悬念可以激发学⽣兴趣。
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考虑学⽣的能⼒⽔平和知识经验,巧妙设置悬念,营造良好思维情境,激发学⽣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如在学了三⾓形⾯积的知识后,提问学⽣:如果平⾏四边形和三⾓形的⾼与底不相等,那么,三⾓形⾯积等于平⾏四边形⾯积的⼀半这⼀结论还能成⽴吗?组织学⽣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三⾓形和平⾏四边形的⾯积在不同等底和等⾼的情况下不存在⼀半或两倍的关系。
但如果两者之间的⾯积与⾼或者底⼀定,那么三⾓形的底或⾼就是平⾏四边形的底或⾼的⼏倍。
通过这种⽅式引导学⽣展开讨论,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形的⾯积。
⼆、提供说数学的机会,锻炼学⽣数学思维 ⼤胆去做、去说是让学⽣学会⾃我表征数学的重要途径。
⾯对抽象的数学逻辑知识,如何才能帮助学⽣更快、更深、更准确的掌握数学理论与数学概念这是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说数学就是在做数学的基础上进⼀步的强化,可以说在⼀定程度上说数学⽐做数学更加重要,因为说数学是让学⽣超越⽣活经验和直观经验的关键。
因此,教师要给学⽣提供说数学的机会,让学⽣学会⽤数学的思维⽅式去思考问题,提⾼学⽣数学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习《质数和合数》这节课的时候,⾸先给学⽣刘举出⼀些数,并且告诉学⽣像5、7、11这样的数就叫做质数,⽽像4、9、12、24这些数就叫做合数,然后将时间交给学⽣,让学⽣⾃主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胆的讲出来。
经过短暂的思考,有些学⽣很快就有了⾃⼰的想法,有的学⽣说:因数个数是2个的就是质数。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1)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教学方法不恰当。
教师在上数学课的时候,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时候都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不注重学生是否对这一知识点理解透彻了,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地把握这一知识点,但是教师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使得他们的数学成绩逐渐落后,这样的后果也导致了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也就导致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也不高。
(2)仍然受应试教育的束缚。
自古以来都受“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教育思想的影响,而且这一教学思想也一直延续到当下的课堂教学当中,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当中。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一些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仍然采用着“复习、学习”的单一循环模式,让学生死记硬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很多学生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能解答出问题就算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尤其是在数学教学当中,很多教师都要求学生死记一些公式定理,却不重视用一些较为通俗易懂的方法对结论进行必要的解释,导致了本来有趣生动的数学学习变为一个比较枯燥乏味的记忆背诵公式定理的过程,这样教育出来的结果则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薄弱,很难真正地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教学方式单一。
新课程理念倡导中,教学方法则是改革的重点。
但是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方法并没有进行突破性的大变动,还是以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扮演着“演说家”的角色,学生在下面紧张地听教师的讲解,做笔记,这样也使得学生缺少一定的锻炼与思考的机会。
学习数学知识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记忆过程。
这种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健康成长的。
二、应对措施(1)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扎实备课环节。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过去传统的一些教育教学思想也逐渐不能适应当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了。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一方面需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以及专业进修;另一方面,也需要及时地走下高高的讲台,放下身段主动走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及时地了解学生们的真实想法与实际需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探索和改革中,基本改变了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象,逐步形成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但现行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只重基本知识,轻视能力培养;只重解题结果,轻视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只重模仿练习和重复练习,轻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等现象。
归根结底,这些现象集中反映在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未能得到体现,不能主动、活泼地发展。
二、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努力推进教育创新、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作为从事一线工作的教师——我们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
而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在教学实践中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培养研究型、创新型教师。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课堂教学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这需要我们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去探索,创建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还是存在其优点的,不能全然摒弃。
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使教学的灵活性得以发挥,学生的实践机会得以保障,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激发,形成一套适合当前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
简单地概括为:引—探—质—练—结。
引——激情引入教师能否上好一堂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因此教师要充分应用好一切教学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把100%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
如: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课前欣赏:播放《曹冲称象》录像,承接故事情境,感受策略的作用。
教师提出相关问题:(1)故事中曹操提出了什么要求?(2)众大臣有没有解决这个难题吗?(3)曹冲用了什么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师:要称出那头大象的重量,大人们都束手无策,七岁的曹冲却想出了那么巧妙的解决办法,相同重量的一船石头的重量来代替大象的重量,真了不起!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等量替换”的思想。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五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篇一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程改革几年来,数学课堂教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各种极具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方法不断涌现,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没有从普遍意义上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学中的无效、低效甚至是负效现象俯拾即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有部分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支撑,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往往还停留在“讲授——接受”的层面上,对新课程改革抱着一种“课改是其他教师的事,我们靠边站”的思想,没有融入到课改大潮之中,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
教师教得苦,学生也学得累,学生的能力、素质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2.照搬一些优秀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不顾班级实际情况,不研究学生特点,教学时心里没有学生,满足于是否完成了教学计划,忽视了学生的动态生成,呈现出教学形式化的趋势。
3.课堂效率不高,导致学生作业增加。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得满意的分数,老师们增加了大量的作业。
大量的作业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批改,使得老师陷入繁重的批改任务,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研究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形成了老师更忙,学生更苦的怪现象。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就是要转变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最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目的和意义课题界定:教学: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教学是教师的活动,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师生互动,是师生矛盾和依赖的过程。
我们认为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主动学习的结果。
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8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作者:余明燕工作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第二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一、教师应当接受专业的培训教师通过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教学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原本单纯的“教”,变成与学生互动,教学相长;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学生们学会了某一种数学知识,却没有学会学习的方法,更不会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
这不但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反而抑制了学生本身具备的能力,堵死了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道路。
而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更能够发掘学生的潜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教材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依据,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当围绕教材展开。
教材也是连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纽带,依据教材,教师才能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虽然现在提倡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法,然而前提是要基于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
有些教师采取了趣味的教学方法而使课堂热热闹闹,却忽略了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学习轻松了,兴趣浓厚了,然而却没有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吗?熟悉教材中的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责任,并且还应该掌握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师应当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把握好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保证不“跑题”,从而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上学到知识。
三、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思维方式与心理情感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在学习数学时的表现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教师应当多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有些学生善于严密地思考,在某一处数学知识上,要把每一个点都想到,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就是不会漏掉重要的信息,但是,却花费时间比较长,教师就应当教该学生如何筛选数学知识中的重要信息,忽略不重要的部分,从而节约学习的时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论文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创新的教育,而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的主要环节。
下面本人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谈点个人体会。
一﹑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目标是师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和目的。
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反馈纠正等都是教学环节,都是为了落实数学课改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在目标的确立上,只注重认知能力的培养﹑课堂模式创新强调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激励功能,对学生的思维具有导向功能。
因此,目标的确立上应由单一的认知目标向情感﹑能力与认知目标和谐等进度化,展示教学目标要做到灵活,应从学习对象和教材内容有机结合,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方式,以便更好发挥目标功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活动主体化义务阶段的教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任务,当好学生学习组织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
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智力差异,思维差异和学习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别要求、分层次指导,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学习内容转化为学习需要,通过启发、诱导、设疑等导向作用,使学生轻松愉快的获取信息,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及思考,让学生自学主动地通过阅读课本、辅导资料、观察事物、现象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自主的探索总结问题的过程中所用到的思想和方法,以达到掌握教学知识。
探化思维,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数学教学业目的。
三、教学方法灵活化在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确定后,教学方法就成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的关键。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精选1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精选15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
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1唤醒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经验,使其以已成长经验为基础进行数学知识建构,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将数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放在首要位置。
童玩理念是指教学过程中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将小学生个人作为发展的主体,以“玩”的心态带动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小学生的年纪十分幼小,对童话故事、谜语游戏的兴趣要远高于学习。
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像教师在讲解关于“计量单位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先要选好要学的单位,长度单位、重量单位、体积单位等,与之对应的是厘米、千克、毫升,教师要依次进行讲解,就拿千克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小朋友称体重”的游戏,假设这里是体检室,要大家进行体检,那么同学们的体重的计量单位就是千克,某学生40千克,某学生39千克,这就是千克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数学知识是通过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得来的。
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其自主参与一些贴近生活的数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所学的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这样不仅令学到的知识得以巩固,而且会对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价值更加崇拜。
教师在“商场购物”一课中设计了有趣的数学活动,活动目的为了提高学生对人民币面值“元、角、分”的认识,上课时将班级假设为“某某商场”,学生5个人分为一组,分别扮演顾客、售货员、记账员、收纳员、以及评判员等角色,然后将某些“商品”进行标价售卖,游戏开始后模拟商场购物进行货币交易,此过程中要模拟生活中真实购物的场景,不仅问价还要讨价还价,交易时注意钱的换算,贴近生活的情境会加深对数学应用的认识,让学生生活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论文
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摘要】:在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有关原则指导下,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们构建了小学数学”分层-协作”课堂教学模式,将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模式一、引言网络正越来越多地走进课堂,为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资源,成为教师教学内容的资源库,也为课堂训练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了”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室,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了”分层-协作”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以自主选择、主动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同时,这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的教学模式。
二、”分层-协作”教学模式遵循的基本原则1、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数学学习的发现探索的教学过程的原则。
这种整合是以数学的具体任务为完成目的,有意识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方式提出问题,探寻解决方法,解决问题的自主的动态的过程中。
2、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
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从数学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中寻找切入点,创设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有弹性且具有创意的学习空间。
3、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知识学习和创新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研究相同的数学知识,对已有的知识从多角度去思考和再认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
4、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体现信息技术作为数学学习的基本工具的原则。
在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让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数学知识所需信息,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论文(10篇)-数学教学论文-教育论文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论文(10篇)-数学教学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探究摘要:在日常生活中,计算随处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更是贯穿始终,它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可见,计算有着举足轻重的教学地位。
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受他们计算兴趣、态度、意志和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影响着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
对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兴趣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教学地位,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也关系到学生各项数学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
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计算不是很喜欢,也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直接影响了计算教学的实际效率。
为了改善当前的计算教学状态,我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总结如下:一、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在传统的计算教学中,多数都是“题海战”的模式,在学生的心里,计算就是无止境的做题,算完这一道,还有下一道等着,对于计算大多没有什么好感。
兴趣是的老师。
在小学计算教学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计算学习,才乐于学,乐于做。
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师在计算教学中,也应当巧妙地设置一个相适合的情境,提高计算教学的趣味性。
首先,设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来设计并表现计算内容,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接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其次,创设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情境。
“好动”是小学生的显著特点,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亲身动手,获得更广泛的经验;最后,创设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情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3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篇一【摘要】有效的教学课堂,是数学教师永恒的追求。
本文将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摸索、实践,以情景创设的有效性,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来阐述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情景创设的有效性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教学是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
现就课堂教学有效性实验研究发表几点初浅的看法:1有效性教学要注重“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创设数学学习的良好情境,教育界已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然而,新课程下的一些数学课,情境只是为创设而创设,只图表面热闹,有的甚至成了“说话课”,夹杂了太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
实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1.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
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1.2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
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根据学生身边熟知的事物而设计。
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自主、合作、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自主、合作、探究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摘要:本文以《抽屉原理》为例,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六环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抽屉原理;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本文是作者申报的市级个人小课题“自主、合作、探究数学教学研究与实验”的成果之一。
本案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互动游戏、动手操作、观察验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六环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中建立了“抽屉原理”的数学模型,学会用了一般性的数学方法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这是一副扑克牌,抽掉了大王、小王,还剩多少张?大家知道扑克牌有哪几种花色吗?我们就用剩下的52张牌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谁愿意来帮这个忙?首先请5位同学上台,从我手中任意抽取一张牌,不要让我看到牌的正面。
然后站成一排,面向全体同学,拿好自己的牌。
”师:“同学们,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我不看牌,但我敢说:在这五张牌里至少有两张是同花色,请五位同学亮出自己的牌,看看我说得对吗?要不再来一次。
如果让这5位同学反复抽牌,不管怎样,总是至少有2张牌是同一花色的。
这其中蕴含了一个简单的数学原理——抽屉原理。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原理。
”二、动手操作,初感模型课件展示:4枝铅笔放进3个纸杯中一共有多少种放法?1.小组合作,动手操作(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准备4枝铅笔,3个纸杯。
(2)分组合作,把铅笔往纸杯里放一放,观察一共有多少种摆法?把结果记录下来。
比如第一个纸杯放3枝,第二个纸杯放1枝,第三杯子空,记为(3,1,0)。
2.全班交流,汇报结果每组派两名代表上台,一人主讲,一人板书合作成果:(4,0,0)(3,1,0)(2,2,0)(2,1,1)3.质疑问难,点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用枚举法找出4枝铅笔放入3个纸杯的所有方法,并概括出四种方法的共同点,即总有一个纸杯里至少有2枝铅笔,让学生充分理解“总有”“至少”的含义。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最新6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最新6篇)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篇一如我班一位女生,数学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很要面子,别人帮助她学习她还不愿意,认为很没面子。
问她懂了吗,都是说懂的,作业往往又是错的,看得出做作业时很急躁。
我从写字开始,要求她把字写端正,允许作业少做,要求做一题对一题,不会做的重新做,做对了继续,让她认识到她也能做对,慢慢地树立学习的信心,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表扬,使她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
渐渐地,她对数学有些信心了,字写端正了,成绩也提高了。
实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篇二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
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
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
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
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
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
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
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三内容摘要: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施教,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愉悦地学习,轻松地学习,快乐地体验,并逐渐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来提高课堂成效。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第一部分: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标的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现状分析1. 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逐渐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但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2. 教学内容的更新: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目前,教材内容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更新,但仍存在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
3. 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们逐渐尝试采用小组合作、情境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然而,部分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仍有待提高。
4. 教学评价的改革:新课标倡导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仍以考试成绩为主,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三、存在问题1. 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
2. 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区域之间教学资源差距较大,影响新课标的实施效果。
3. 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度:部分家长和社会对新课标理念存在误解,认为新课标教学“不扎实”,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4. 评价体系不完善: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评价标准。
四、改进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和教学实践能力。
2. 优化教学资源: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促进教学资源均衡分配。
3. 加强家校沟通: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增进家长对新课标的了解和认可,形成教育合力。
4. 完善评价体系:探索多元化评价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二部分: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一、教学策略1.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5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5篇【篇一】“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臵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新课标明确描述了“空间观念”的实质和内容。
小学低年级对几何图形的认识都基本属于具象到抽象的初级阶段,在小学阶段的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将抽象几何变成直观几何,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学生对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思考的方法去观察和描述客观世界事物,让学生逐步建立空间观念的感知,培养空间意识,逐渐认识空间观念的特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世界是十分重要的。
一、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剥离出空间感知原形,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概念。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因为“玩”,低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小就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体,如他们最喜欢的积木和各种球,以及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形状的物具,脑海中已经初步建立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形象;这些直观感知是低年级学习的基础。
因此,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是从立体图形开始的。
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教“东南西北”时,可以让学生在早晨观察太阳从东边升起的情境,观察学生熟悉的校园的坐落朝向,自己家居住房屋的朝向等。
以学生熟悉的环境,为学生认识方向与位臵提供了认知的背景。
二、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从具象的感知到语言的再现初步建立学生的初级抽象的空间观念。
低年级学生思维水平较低,动手操作是低年级学生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与探索欲望。
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其实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同合作的过程。
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
因此,在认识立体图形的时候,必须让学生自备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通过看、摸、说、画、比等方法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形状及性质。
数学教学论文五篇
数学教学论文五篇【篇一】摘要: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中,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还要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将小学生的合作能力有效地提高,不仅是对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帮助,还对学生的人格素养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合作能力;培养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数学教学中的精髓,是促进学生之间合作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点。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克服传统教学中所存在的弊端,是改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小组合作、小组竞争的形成,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一、数学教学中合作能力培养的意义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应加强对小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由于现在大多数的学生是独生子女,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合作意识较差的现象。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合作能力入手,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整体合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合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学生之间合作能力的培养,正是锻炼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重点。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小组教学的方式,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较好的方法,已经逐渐的被应用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
另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对于课堂氛围的活跃也有着较大的影响,活跃的课堂氛围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较好的帮助。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还是锻炼人际关系的重点,也进一步地突出了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二、数学教学中合作能力培养的措施(一)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与数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做起,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方法有很多种。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8篇 (1)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8篇第一篇: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的.1.必须要实行的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必须遵循和执行一定的原则:(1)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以此为原则来不用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说,现在小学阶段,那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适宜在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结合社会的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双重因素.那么,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2.所采取的方法以根本原则为基础,以具体措施为方法来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学习环境来说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思考和课外作业.在课堂教学中,应该:(1)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2)不同的成功体验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对成功的体验,老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区别对待,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这样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数学这一学科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所以说,循序渐进、激励优生和表扬后进生都是可行之策,每一名学生都会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来获得喜悦之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积极表扬和鼓励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和争强好胜的特点以及荣誉感,所以,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来加以表扬.特别是,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们不断保持学习兴趣.(4)趣味性课堂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活动.首先是重视直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小学一年级“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自制一些小工具,这样课堂上玩耍的过程中就学会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学习变得直观化和简单化.其次,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尽量将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中间穿插一些数学知识,并通过模型、实物等教具,配合多媒体等教育设施,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掌握新知识.在课堂外,应该: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发展空间.因为小学数学学科本身以理解为主,只要在课堂上真正理解消化了,我们可以适当地减少家庭作业.毕竟在如此小的年纪搞题海战术实在不是一件痛快的事.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中的热情和兴趣,尽量不要给学生的课外生活布下阴影.课外作业以质量取胜.适量的人性的家庭作业能够使学生对数学这一重要学科保持持久的正面的重视.所以我们在给小学生布置数学课外作业时,必须对题量和题型做细致的考察.归根到底,作业的意义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作为惩罚学生的硬性指标.作者:余明燕工作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第二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一、教师应当接受专业的培训教师通过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教学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原本单纯的“教”,变成与学生互动,教学相长;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小学数学论文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论文教学模式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这导致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低,进而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
(1)课堂氛围压抑: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课堂氛围的营造。
学生在压抑的氛围中学习,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讲授法,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感。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强调对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往往只会套用公式和定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1)过度依赖题海战术:为了提高成绩,教师和学生往往采取题海战术,导致学生在机械训练中陷入记忆的困境,难以发展思维能力。
(2)忽视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关注结果,忽视了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思维发展。
这导致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时,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是另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无法抓住其本质,这给后续知识的学习带来了困难。
(1)概念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往往采用直接讲解的方式,缺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的过程。
(2)缺乏辨析与对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相近概念缺乏辨析和对比,导致对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首先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深入理解课程目标,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把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设计具有逻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计算课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当今时代,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是能够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数学是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以缺少的一部分,而计算是整个数学教学的基础,计算课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对于小学数学计算课的教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改变过去枯燥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被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计算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与他人合作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计算课教学教学模式
计算教学历来就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计算能力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
众所周知,计算课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计算内容本身的抽象性,逻辑性比较强,这就要求教师从学
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使学生既懂算法,又明算理,
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的同步发展。
而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能力地提高,整个教学模式就是呆板、枯燥、单调,学生也因此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因此,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现以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二册的“退位减法”为例,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一、创设多样化的计算情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
在新授课时,教师做好课前准备,要设置好新课的导入环节,
创设好最理想的情景引导学生更好地接受新课的知识。
疑乃思之源,质疑便是创新的开始,教师意识地为学生创设知识学习的情景,通过引导、启发,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能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更好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新旧知识加以链接,让学生在对比中,发散思维,产生疑问。
从而引发对于新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比如教学“1—5的认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将主题图“去动物园”的情境动态化:舒缓的音乐,动物漫步,小鸟飞翔,白云飘荡,绿树成荫。
学生身临其境,兴奋异常,纷纷举手,交流信息,使数的认识活动不断深化和发展。
又如在“退位减法”这节计算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模拟一个学生日常生活的情景。
比如:春姑娘来了,大地万物复苏,老师带领同学们去郊外游玩,来到了一座山里,山里有好多只兔子,大概总共有33只,小兔子们非常好客,看到我们来了有12只蹦蹦跳跳地过来跟我们打招呼。
那老师就考考大家通过这个故事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有的还是说”山上还有多少只小兔子呢?”“跟我们打招呼的兔子多还是剩下的兔子多呢?”然后,要求同学们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并列出算式。
这样的情景设定是孩子们所喜欢的,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进一步深入地引出“33-16”学生就会发现个位的数不够减的,并疑惑不解,教师此时加以引导,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动脑,思维也会变得活跃起来,学生兴趣高涨,思维被激活,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渴求的心理进
入对新知识的学习,就会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分组学习是数学课堂经常采取的一种学习方式,一般都是四人一组或者六人一组进行讨论、探究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能够独立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见解,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
教师也可以参与到部分小组的交流当中,并适当地给予讲解,讲解的时候要注重语言的逻辑性,讲解能够达到通俗易懂。
在计算“33-16”时,让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大多学生上课都会有一些辅助计算工具,比如;小木棒,火柴等。
学生就会利用这些计算工具忙的不亦乐乎。
有的学生会想到将16分成几份,进行连减。
这种方式的学习能够激发起学生内在的潜能,他们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够在小组中获得一种荣誉感、自豪感。
这种学习方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主题,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小组间进行集体探讨,解惑释疑
教师不仅要进行分组教学,还应该让小组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探求新知。
可以将小组之间的交流成果进展展示,营造出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学习、共同交流的学习氛围。
小组间进行交流可以每个组派出一位代表,其中一个小组发表意见之后,其余的小组意见不同,可以进行反驳、争辩。
在争辩的过程中,学生对于问题的认识会不断地加深,他们不仅能够弄清楚整个
事件的来龙去脉,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这样不仅能够让全班同学都能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学生也在不断地学习中便会变得喜欢沟通、交流、与合作。
对于“33-16”这样的计算,我们可以由各个小组的代表来传达小组成员合作探究的结果,教师可以将小组的讨论结果分别写在黑板上,教师首先应该对于各小组提出的见解给予一种肯定和鼓励。
这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区别这几种计算方法,看那种方法更为方便简洁。
交流后不难看出“列竖式”是最简单的方法了。
此时,可以再出几道题“66-18”“70-34”来让学生独立做出计算。
小组交流各自的计算过程。
这种方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理清思路,能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展示自我、加强自身的数理推理能力,在不断地学习中做到欣赏他人、欣赏自己。
四、归纳总结、梳理所学知识
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
每一节课都必须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而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自身知识理论归类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将凌乱的知识变得系统,从而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结构,为将来学习更深层次的内容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当然在进行知识的归类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对本节课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合理的评价,表扬进步较大的同学,对于一些还没有调动起积极性的同学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
五、巩固练习———拓展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进行课堂巩固练习是一个必要的教学环节。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知识,而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体会到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价值。
巩固练习的同时,学生形成了熟练地计算技能,智力与创造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当然巩固练习不能够只是枯燥的做练习,而是要联系生活中的实际,突出学习的重点。
实现整个练习环节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发展性。
让学生在不同地阶段能够得到不同地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问题。
提高自己的数学才能与综合素质。
小结
其实,每一堂课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必有法。
课堂学习应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创设一定的情境,主要是为了能够创造一个师生融洽的教学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提高教学成绩,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许尤佳,试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j[,2001 年在中华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学分会交流,2010
[2] 杜琳,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初探,[j]小学数学数学版,2010(3)
[3] 刀晓凤,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
材教学研究,2010年第z4期
[4] 3.盛大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j],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5].钟启泉,高文,赵中建,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