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啰嗦之因及对策
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语言
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提高学生课堂综合素质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
好的的课堂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领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产生表达的欲望,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
简言之,课堂用语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一、存在问题1. 一节好课的导入应该紧贴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新知的学习有一个提前的准备,而不应该千篇一律地进行这样漫无目的的对话,让学生听起来乏味,而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2. 课堂用语的准确性不够,指令不清;3. 课堂用语缺乏针对性、启发性,影响互动;有的老师遇到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没有足够的启发性语言,用学生更熟悉的、简单的词汇对题目进行解释,更没有等待的耐心,而是一遍遍的重复本来学生就不太懂的课堂问题,使学生陷入紧张的境地,而出现课堂无人应答的场面,无法进行课堂互动。
4. 课堂用语不够生动、精炼,缺少吸引力;5 .教师课堂语言的音量和语速也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如果老师课堂教学声音一直保持高亢的状态,学生在长时间的高音量的笼罩下,容易出现听觉疲劳,心情烦躁,而影响学习效果。
但如果老师的声音过低,学生听起来费力,遇到重要内容无法听清,必然影响课堂效率。
有的老师语速很快,学生根本无法跟上老师的思维,有的老师语速很慢,课堂教学密度小,而影响课堂教学进度。
二、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创设较真实的语境,使课堂交流更加真实有效语言是一种表达需要、情感和愿望的工具,是在特定环境下人们进行交流的载体。
课堂用语虽然只是应用于课堂教学,但它同样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载体,因此它代表着一种需要,这种需要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才会产生,那就是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
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应该围绕本节课的中心话题,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话题的有效性和可拓展性。
课堂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因此只有那些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并且学生喜欢参与的话题情境才是有效的,才能够让学生对话题内容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拓展,达到操练和使用语言的目的。
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
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些改进计划。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候老师会过于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改进计划是老师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课堂教学中有时候缺乏互动和参与。
改进计划是老师可以设置一些小组活动或者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习兴趣。
另外,有时候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过于枯燥,缺乏趣味性。
改进计划是老师可以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故事、游戏等,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很多教室教学存在问题,如传统的笔记和讲座式教学模式可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对知识学习失去兴趣,而缺乏互动和参与的课堂模式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和学校需要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互动性、趣味性和学习效果。
一种改进计划是采用反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会将传统的课堂讲座和笔记部分转移到课外学习,而课堂时间则更多地用于讨论、实践和解决问题。
在学生课外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后,回到课堂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和运用知识。
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另一种改进计划是引入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学资源,教师可以设计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如动画、视频、音频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知识点,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内涵。
此外,利用多媒体还可以进行互动性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和操作教学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更多的小组项目和合作学习机会。
在小组项目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课题或项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师范实习生课堂教学语言问题与对策.docx
师范实习生课堂教学语言问题与对策语言是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完成教学任务的载体,也是教师一项重要的基本功.精彩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能准确无误地传授知识,而且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教育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实习教师是一个具有双重角色的群体:他们既是校园内课堂上的学生,又是初上讲坛的新手教师,在教育实习中承担起教学的任务.师范实习生只具有基础理论知识,缺乏实战经验,课堂教学上必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我们通过深入实习课堂、观看师范生实习课堂的教学视频,总结了师范生课堂教学语言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1存在的问题1.1课堂教学语言缺乏教师语言的神韵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语言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教师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行业语言,是一般语言在教师行业中的变化形式.[1]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语言与一般语言的差异.课堂教学中对音量、语速、语调、情感、节奏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总体上,语言应做到自然流畅.师范实习生由于经验不足或语言能力不够,课堂教学语言平淡,缺乏教师语言应有的神韵.表现在音量偏小、语速过快、话语中带有些“那么、这个这个”之类的口头禅等方面.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语言表达不自然、缺乏节奏感.师范实习生课堂教学语言不自然的重要原因是,实习生在备课时根据自己的设想把教师在课堂上要说的话都全部写出来.教学过程中,不是在“讲”课而是在“背”课.然而,实际的课堂会话过程是不可能预先设想出来的,学生的回应肯定会打乱实习教师设计的会话模式,这必然会影响到教学语言的流畅性和自然度.教学语言的节奏,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表述中,由于语速、语调、语势等变化而形成的语流运用趋势,它受到前后话语之间的停顿、前后话轮之间的间隔的影响,是调动学生听课情绪、增强表达效果的一种手段.节奏是在对比调节中形成的.无高不显低,无快不显慢,无强不显弱.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讲课时善于控制句子的松紧、声音的起伏、语速的缓急、语势的强弱,显得从容不迫.我们发现,许多师范实习生通常偏好说上句,使用拖音等待学生接下句,或者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分小组自由讨论.停顿时间过长或者过短,都会造成教学语言缺乏节奏感.1.2主要教学环节语言运用不恰当依据教学的环节,教学语言大致分为导入语、讲授语、提问语、评价语和结束(小结)语等[2].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其一,导入语形式化.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一段精彩的导入语能够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3].师范生在接受理论学习之后必然明白一个好的导入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然而,在实际实习中,要开一个好头并不容易.有的实习生因循守旧,过于老套;有的实习生追求新颖别致,却弄巧成拙,最终的结果使得导入语流于形式,失去应有的作用.如在讲授《江南的冬景》时,一位语文实习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入:(一段50秒的钢琴曲结束以后)在刚才播放的一小段音乐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属于江南的诗情画意.江南以其独特的气质,引无数文人墨客竞折腰,也让他们为此留下了许多古诗文.(以后近四分钟,分别请了三位同学朗读ppt上的诗句,并请该学生指出对应的季节以及描写的场景,最后以三首诗代表的春、夏、秋,来引出本课的标题——江南的冬景)这位实习教师在导入一开始时,强行将一段钢琴弹奏的轻音乐与江南的诗情画意结合,引出下文.事实上,一段背景不明的轻音乐与诗情画意的江南的联系极微弱,很难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因此也未能起到很好的导入效果.其二,讲授语平铺直叙,缺乏吸引力和机智性.教师课堂讲授语除了注意它们的思想性、逻辑性、准确性、规范性之外,还应特别注意它们的易接受性,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要化晦涩为晓畅,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一位实习生在讲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的内容时,完全依托教材,单单使用政治学科语言进行讲授,学生很难理解.从理论到理论难免枯燥、呆板,味同嚼蜡.同样的内容,一位实习指导教师在讲授时却让人听得印象深刻.他先讲了30年代爆发经济危机期间的一个严冬,美国煤矿工人家庭的母子二人的对话.儿子问母亲:“现在天气这样冷,为什么还不生火?”母亲:“我们买不起煤.”“为什么买不起煤?”“因为你爸爸失业了.”“爸爸为什么失业?”“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这段对话使同学们加深了对生产相对过剩的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可见,讲授语应将丰富的知识信息融入形象生动、富有感情的表述中.教授过程中遇到非预期性事件尽可能回避,急于“灭火”,不善于利用语境由当前讲述的话题引入下一教学环节,这都是教学语言缺乏机智性的表现[4].其三,提问语缺乏启发性.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手段,在教师话语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教师通过提问可以引发学生的关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等.师范生的实习课堂在这一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主要表现为提问语缺乏启发性,过于浅显.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分为展示性问题(displayquestions)和参考性问题(referentialquestions)两大类[5].所谓展示性问题就是指提问者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而参考性问题则是指提问者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前者有其特定的作用,可以推动教学的流程,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但是,与展示性问题相比,参考性问题可以引发学习者的进一步思考,做更深入的交流,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有助于课堂话语模式更加贴近真实自然的话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从此次课堂实录的文本来看,我们发现实习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多停留在展示性问题的层面,参考性问题所占比例极小.举例来说,课堂上经常出现自问自答式问题,诱导式提问以及“对不对”“好不好”“是吧”等是与否类问题,这些基本为无实际支架性的形式上的问题,属于无效提问,并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积极表达,反而会使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依赖标准答案,同时造成了课堂时间的浪费.因此,实习教师应注意合理搭配不同的提问类型,多使用参考性问题,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避免无效提问,真正发挥出提问语的作用,而非为了互动而互动.其四,评价语缺乏针对性.教师课堂中的反馈语言也是教学语言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根据反馈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分为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简单反馈和引发进一步输出的反馈两大块.[6]从实习课堂来看,简单反馈在反馈话语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且大多数反馈都是积极反馈,消极反馈很少.主要问题在于反馈语较为单一,反复出现.“嗯”“对”“好”“很好”“坐下/请坐”等词的单独或组合使用构成简单表扬,或者简单重复学生的表达,抑或是重复加简单表扬,这三种简单反馈在实习教师课堂的评价语中占据了极高的比例.这一现象说明实习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回答正确与否,而不在于回答的具体内容,因此也很少做出引发学生进一步输出的反馈.后者恰恰是更接近于自然的话语交际环节.实习教师这种无论对错好坏都一样的反馈方式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也有一定影响,近乎敷衍的评价会令学生产生疑惑,不明白自己回答的价值,产生不好的影响.总之,实习教师应当在合适的提问之后,重视学生回答的内容,善于发现,给出具有针对性的积极反馈,甚至是可以引发进一步输出的反馈.1.3课堂会话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会话结构简单.Sinclair和Coulthard对课堂的会话结构有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IRF课堂话语结构模式,一般为教师引发(Initiation)—学生反应(Response)—教师反馈(Feedback)三个部分[7],适用于课堂中的大部分会话结构.国内学者李悦娥(2002)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IRF、IRFR、IR[I1R1(I2R2)]F 和IR1F1/R2F2等四种结构[8].通过对师范生中学实习课堂录音文本的调查发现,目前的课堂中大部分的会话结构仍然以IRF模式为主.IR [I1R1(I2R2)]F模式也占据一定比例,主要表现为教师不断引发、诱导学生回答出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普遍较为简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引发进一步输出的反馈,其本质仍然是教师主导的IRF 模式.在一次会话中,教师不断引发新的话轮等待学生回应,中途给予一定的反馈,这样相对复杂的结构是值得提倡的.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仍然是会话的主导者,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课堂,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问题,甚至还存在着一部分R缺失的会话结构,这是不利于学生积极地处理信息、融入课堂的.而且,实习教师在这样的一个会话中通常只注意参与会话的那一位学生的回应,对其他学生的关心不够.同时,教师引发-多个回应-多种反馈的模式在实习课堂的出现频率较低,这种会话结构实际上才更具有师生互动的交际意义.因此,实习课堂上会话结构仍然是较为单一的教师主导型结构,缺乏多样性.其二,话语量缺乏均衡性.根据课堂录音文本,我们对20位实习生课堂中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所占用的时间及在一节课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教师话语在一节课中平均占用了约22分钟,而学生的仅仅占了9分钟,不到教师话语量的一半.这表明,实习教师的课堂仍然是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9],课堂内的话语量分布不均衡,大部分时间由实习教师支配,学生参与会话的程度低.不论是语文、英语等语言课堂,还是其他科目的课堂,学生话语量偏少都不利于学生思考以及知识的领会.2原因分析师范实习生教学语言能力薄弱除学生自身主观原因外,还有客观因素,表现在:2.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为了适应师范教育的改革,强化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原国家教委1991年决定在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中开设普通话课程,随后正式更名为教师口语课程,并颁发了《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还组织专家编写了指导性教材《教师口语》和《教师口语训练手册》.时至今日,许多师范院校由于师资等方面的原因仍以《普通话》作为培养教师语言能力的主干课程.学科微格教学是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有些学校还没有开设这门课程或者开设课程的课时不足.2.2重视知识传授,缺乏技能训练师范生教学语言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普通话、教师口语、学科教学论及其学科教学法课程.然而目前这些课程教学现状是:忽视教学语言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如普通话课程集中在字音上,尤其注重声韵调的准确性,与教学语言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朗读、说话等内容缺乏相应的技能指导与训练.《教师口语》、各学科教学论教学也是如此,缺乏应用性质和实践性.2.3重视师范技能检测,忽视师范技能培训与指导有些院系深感师范生专业技能(包括教学语言能力)的不足,开展了朗诵、演讲、说课、模拟上课等专项技能测试,但存在着重检测轻指导的现象.任何一项专业技能测试之前应该讲清知识要领和训练方法,比如演讲包括开场、主体论述和结尾三个部分,每一部分常用哪些技巧,如何控制场面、演讲中语言运用的策略、体态语的运用规律等方面的知识要领要讲解清楚,然后让学生进行演讲训练,这样才能获得相应的技能.3提高师范生教学语言能力的对策3.1改革课程结构、调整教学内容师范院校必须开设教师口语或教师语言学类课程,不能用普通话课程代替教师口语课程.普通话达标不等于师范生教学语言能力达标.在学科教学法和学科教学论的基础上,开设学科微格教学课程.在师资有限的条件,与培养师范生教学语言能力相关的课程如普通话、学科教学论、学科教学法、学科微格教学等应作出相应调整,增加教学语言方面的内容,如课堂会话结构有关知识,教授话轮转换中重复、打断、沉默、重叠、修正等技巧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等.结合普通话过关测试,增加朗读、说话方面的训练内容.结合学科教学论、教学法等课程,要关注教学语言如导入语、教授语、提问语、评价语、结束语方面的知识.这样可以弥补课程设置方面带来的不足.3.2改进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语文教学论、教师口语本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然而目前的教学重在书本知识的传授,坐而论道大而无当,注重教学“术”的传授,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中应结合各学科教学案例加大师范生教学语言的训练.既要改变教师传统的教法,又要改变学生传统的学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必须进行系统地科学的训练,但是目前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学生也普遍反映语言表达的规律和技巧容易领会,但要把这种规律技巧转化为自由运用就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语言能力的提高重在要领的准确把握和训练方法的运用.因而师范技能类课程的任课教师务必要注意“精讲”与“巧练”的结合.“精讲”要求教师结合教学案例中课堂语言事实讲清语言表达要领与训练方法;“巧练”要求学生结合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对学生的教学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训练要抓住四个环节:教师示范(包括特级教师视频示范)、学生模拟、教师点评、学生再模拟.3.3充分利用微格教学,强化教学语言能力的单项训练微格教学是提高学生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语言能力)的有效途经,但是由于学生人数多,专任教师精力有限,导致目前的微格课堂中学生实践时间短,得不到深入具体的指导.因此,学科微格课堂教学应设置课堂教学语言的专项训练内容,改进指导途径,采用学生之间相互点评,专任教师集中点评的方式,重在诊断和指导.教师语言是一种语言能力,语言训练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进行.但在教学学时大量压缩的情况下,课堂教学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为了弥补课堂训练时间的不足,必须强化学生课外练习.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反复观摩教学名师的教学视频,让学生从教学名师抑扬顿挫的语调、快慢适中的语速、板眼分明的节奏、生动风趣的情感中深刻体会一个优秀的学科教师教学语言应该具有的神韵,学习如何控制节奏,如何处理停顿以及语音的高低、强弱、快慢等变化以及话题的开启与转换等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技巧,然后进行模仿练习,再结合微格课堂检视练习效果.3.4加强实习带队教师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作用教学实习对于提高师范生教学语言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带队实习教师应加强对实习生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作用.如针对实习生课堂“背”教案的现象,实习带队教师可以检查学生的教案,禁止学生将预想的课堂中的教师话语全部写在教案上,避免实习生在课堂上“背”教案的现象.定期举行讨论会,就某一阶段实习生在教学中出现的课堂教学语言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实习学校导师凭借自身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应发挥好示范、指导作用,引导实习生开展教学活动,针对实习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语言问题,结合以往的教学实例,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应把课堂真正交给实习生,让实习生在有限的实习时间里获得较多的提高教学语言能力的机会.3.5举办多种形成的教师技能大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师范院校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技能大赛,提高师范生教学语言能力.可以通过喜剧、朗诵、演讲、辩论以及主持人大赛以及其他形式的与教学语言密切相关的口语大赛等形式提高师范生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语言表达的情感性、流畅性、机智性、幽默感和节奏感.说课、讲课比赛也是提高师范生教学语言能力最重要的途径,针对性最强.测试和竞赛都是手段,不是目的,因此任何形式的比赛或测试都要强化指导和训练.选择优秀的专业教师进行培训,精讲巧练,努力提高师范生教师语言能力.竞赛项目应依据语言表达能力形成的一般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分解到综合的训练原则,分别安排在不同的学期进行训练,不能突击式集中培训与测试.4结语教师语言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教学实践方面的研究都处在初级阶段.学科分布具有不平衡性,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语文、英语及幼儿教育等学科上,初等教育理科专业以及职业教育专业的教师教学语言研究成果不多见,对于师范专业实习生的教学语言问题研究就更少了.我们根据师范实习生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主张要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采取多学科多课程多途径联动,实行“课堂精讲-课后巧练―阶段性考评或竞赛”的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师范生教学语言能力.。
教师教学语言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教师教学语言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教师教学语言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教师教学语言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传递、反馈的主要媒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教学效率。
数学教师要用语言来演绎数学冰冷外表下的和谐与美丽,用语言把数学严谨的学术形态转化成形象生动的教育形态,因此,教师应该倾其一生的智慧来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
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师的教学语言啰唆重复者有之,模糊不清者有之,信口开河者有之,单调乏味者有之。
现举例做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啰唆重复的教学语言——失却简洁性[案例]某教师执教“认识分数”,从分物体的活动得到蛋糕的一半,接着问:“‘一半’该用什么数来表示?”一个学生说:“用分数。
”教师板书1/2,接着问:“1/2是什么数?”学生哑然。
教师一连催问,学生就是不能说出教师期待的答案“分数”。
[分析]教师教学语言啰唆重复,既容易使学生内心茫然,不能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又抢夺了本应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容易使学生的思维长期处于抑制、接受状态。
案例中1/2的名称是一种规定性的知识,教师反复催问:“1/2是什么数?”显然是啰唆重复的废话,毫无意义,导致的结果是宝贵的教学时间在师生的焦虑中无情地流逝,倒不如教师直接揭示它的名称。
教学语言的啰唆重复破坏了数学的简洁美。
[对策]那么,如何使教学语言简洁明了而不拖泥带水呢?首先,教师要努力“管住自己的嘴巴”,摒除非数学的题外话、口头禅,在重复的地方要三思而行,想想是不是教学重点或难点,想想这样的重复对课堂的进展和学生的发展有何促进作用或负面影响。
经验告诉我们:语言越是啰唆,越是讲不清、道不明!其次,教师要努力锤炼教学语言,做到惜墨如金,简约含蓄。
普通教师喜欢面面俱到,倾囊相授,而高明的教师则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去点拨启迪。
具体做法有:年轻教师可以预先写出课上可能说的每一句话,然后在课后通过回忆比对,找出课上说了多少废话、套话;有条件的教师可以用摄像机拍下上课全过程,课后进行微格分析,找出自己教学语言的不足;也可以请同事专门记录教学用语,帮助进行语言会诊。
教师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及建议
教师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及建议1. 问题的存在在教育领域,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然而,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育资源不足、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单一、课堂气氛不活跃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2. 资源不足导致教学条件落后当今社会,教育资源在城市和农村存在不均衡的情况,这导致了一些农村地区的教学条件较差。
一些农村学校的图书馆不完善,实验室条件有限,甚至缺少基本的教学设备,这直接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3. 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方法,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些教师也存在教学内容过于死板、缺乏新颖性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
4. 教学内容单一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科书内容为主,而很少涉及到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内容。
这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乏味,缺少实际的意义。
教学内容的单一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 课堂气氛不活跃一些课堂上,因为教学内容单一、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等原因,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
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改进措施及建议1. 增加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保障农村学校的基本教学条件。
也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事业,增加教育资源的多元化来源。
2. 加强教师培训和评估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
建立起完善的教师评估机制,给予优秀教师更多的奖励和荣誉,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3. 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将学科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也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活跃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激励者。
应该注重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青年语文教师在教学口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年语文教师在教学口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崔佳慧来源:《学周刊·下旬刊》2015年第04期语文教学口语是指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科学准确、饱含感情、生动形象的教学口语传授知识、表达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和审美素养的技能。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教学口语表现为严谨、规范又不失活泼、幽默;亲切、明白而不低俗、浅陋。
一、青年语文教师在教学口语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口语的重要性被忽视,教学语言缺乏科学性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是指教师在向学生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语言要清晰明确,准确无误,不能模棱两可。
一个具有良好教学口语技能的语文教师可以让课堂更加生动,更容易向学生展示文章所描绘的情景;同时,生动的教学口语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文章主旨。
目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抱怨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另一方面,教师对课堂口语没有足够重视,教学语言缺乏科学性,“一言堂”现象依然存在,对自己的口语水平没有一个严格的要求。
繁琐、赘述的教学口语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听讲的兴趣,严重影响学生听课的效率。
(二)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不当,教学语言缺乏情感性语文教学口语的情感性,是指语文教师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教材,充分感知作者的情绪,其课堂语言以鲜明、和谐的节奏,准确、丰富的词采去感染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因教师的真情而动情,体会文章思想。
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丰富,许多青年教师在课堂上广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把教学内容更直观地展现给了学生。
但是,有些青年教师为了省事,直接从网上下载教学软件和课件,使得课堂教学千篇一律,不能很好地将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己的真实感受,难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与此同时,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一些青年教师的口语技巧大大减弱,久而久之,口语能力越来越弱,课堂用语枯燥无味。
(三)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不足,教学语言缺乏生动性语文教学口语的生动性,是指语文教学口语形象直观、灵活机智、幽默风趣,富有表现力。
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用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用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课堂教学的最主要工具之一。
课堂语言的正确性、生动性,思路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驾驭语言的能力都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败,影响到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师用语问题对策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课堂教学的最主要工具之一。
语文课堂教学中所用的教学语言不仅是组织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口语的范本。
一、语文教学中课堂用语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知识源或语言教学的语源,常常是通过教师用语体现出来的。
语文教学中教师用语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语文教学中课堂用语的关键作用。
教师的课堂用语是否得体,不仅影响学生学习这门功课的兴趣,而且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师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教师课堂用语差,必然得不到学生的喜欢,同时不能很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2.语文教学中课堂用语的主导作用。
教师课堂用语的示范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规范性。
只有合乎规范的语言,才能把要表达的意思讲清楚。
如果给学生输入了错误的、不规范的语言形式、语言内容或语用方式,会误导学生模仿学习。
二、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用语存在的问题当前语文教学面临严峻的形势。
其中存在问题最多,教者最无奈,学生最无趣的就是语言教学。
就笔者收集的资料来看,语文教学中教师用语主要存在以下两类问题:1.语文教学中教师用语缺乏规范性。
⑴语音不规范。
①因字形相似而误读造成的,如“盲”与“肓”,“祟”与“崇”等。
这类字字形仅有极小的差别,但读音意义完全不同。
语文课堂中,教师容易把“盲(máng)目”读成“肓(huāng)目”,“作祟(suì)”读成”作崇(chóng)”。
②方言与普通话相混淆问题严重。
在潮汕地区,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一样等方言现象严重。
“镇”字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是前鼻音,不是后鼻音。
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学也日渐受到重视。
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将从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学生缺少语言积累学生的语言基础与日俱增,可是在语文课堂上,这些积累常常被忽视。
学生缺少语言的背景知识,导致理解课文时缺乏思维基础,缺少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解决方法: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积极开展语言积累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语言资源,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同时补充和拓展学生的常识背景,培养学生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二、课堂教学单调乏味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往往是被从黑板上讲出的知识强制灌输。
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越来越低,课堂教学效果更加的失衡。
解决方法:语文教师应该针对现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开设多种课程形式,如看电影或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多样化内容,如开设小组讨论、写作等课堂形式,增加课堂趣味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扮演一个主动学习的角色。
三、学生反应能力不强在语文考试中,学生的表现通常是被动的,这也最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尚未有过多的提高。
语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积极性,以便学生能更快的解决问题。
解决方法: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如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针对重点难点进行思考、方法讲解和任务分配,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听取老师的讲课,并通过知识点解散学生内心的困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活动,来激活和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四、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估现实的语文课堂评估仅仅是以考试的形式出现。
而这种评估方式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学生表现差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多谅解一些,从而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进步;二是评价应该是全面的,而不是以实现最终目标为准。
解决方法:语文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认真研究面授、冬、夏三次考试的结果,以便跟踪学生的发展变化。
浅谈教师课堂语言的问题及优化
浅谈教师课堂语言的问题及优化作者:张进来源:《教师·中》2012年第06期摘要:规范、优美的课堂语言对于教师十分重要。
目前,教师的课堂语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贫、淡、俗,具体表现为口头禅、低俗话、犯忌语、武断语较多。
教师当以真、善、美为标准,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自己的课堂语言进行优化。
关键词:教师;课堂语言;问题;优化从成为一名教师开始算起,我从事语文教学已达二十余年。
随着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逐步积累,我深深体会到规范、优美的课堂语言对于一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重要性。
下面,笔者不揣冒昧把自己的一点粗浅所得公之于众,权当做一块引玉之砖。
一、教师课堂语言的问题略加考察,不难发现教师的课堂语言存在不少问题。
就主要方面而言,主要表现为“贫”“淡”“俗”这三点。
所谓“贫”,即贫嘴,指教师在课堂上闲话、废话多,常常漫无边际地乱吹牛皮,说不得体的话,说不该说的话;所谓“淡”,即教师的课堂语言平淡无味,既无内容又无特色还无生气,自顾自类似和尚念经一样地枯燥说教;所谓“俗”,指教师课堂语言低俗、媚俗,充满牢骚、挖苦、调侃、嘲弄等不文雅、不高雅的市井腔调和市井词汇。
就教师课堂语言“贫”“淡”“俗”的具体表现而言,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形式:1.戒不掉的口头禅对于某些教师来说,口头禅简直成了他们课堂教学语言的一大“特色”,以至于招来学生的模仿,并引为笑谈。
这些口头禅使用的频率极高,而教师往往并不自知。
由于这些教师在表述过程中过多使用和所要表达的主题无关的词语,譬如“懂不懂”“这个这个”“那个那个”等,往往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的听讲受到干扰。
口头禅多了,教学语言就显得既不干净,又不利落。
纵然说者并不在意,听者却往往感到难受,实属必须去掉的垃圾语言。
2.恣意放纵的低俗话作为教师,应当具有较高的涵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显得有文明、理性和节制。
市井腔、市井词以及媚俗、低俗之话别人可以有,但教师却不应该有,尤其不应该在课堂教学语言中出现。
教师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及建议
《教师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及建议》## 一、引言在教育领域,教师的课堂教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学生,我们每天都在课堂上接受着老师的教导,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学习效果和未来发展。
然而,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单一的教学方式、缺乏个性化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等。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 二、问题分析### 1. 单一的教学方式在很多课堂上,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比如讲课、板书、讲解习题等,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教师的教导。
### 2. 缺乏个性化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缺乏针对性的教育。
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 3. 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部分教师只是机械地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
这样的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情绪,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 三、改进措施及建议### 1. 多样化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游戏化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 2. 个性化教育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 3. 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可以借助调查问卷、学生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 四、个人观点及理解作为一名学生,我认为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改进措施和建议来解决的。
试论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试论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艺术,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工具。
然而,在有些地方特别是贫困山区,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把握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特征和培养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技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语言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一、课堂教学语言中存在的常见问题1.语言繁琐、不明要理某老师讲《平方根》,探究根号2的大小就花了十多分钟,教学语言繁琐罗嗦、杂乱无章,讲得学生一头雾水、疲惫不堪;还不顾及学生现状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想当然地补讲一些相关的但是不必要的内容,而且为了让学生“明白”,不惜花费很多时间和唇舌,结果却适得其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2.平铺直叙,单调乏味实际上,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可以讲得抑扬顿挫、生动有趣的。
比如教学“加权平均数”,首先这个概念就较难理解,教材引例也不是任何地方的学生都容易理解的。
如果纯粹按教材安排进行抽象的讲解,那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
我们不妨举个简例:上学期小明的期末考试,各科成绩有3科76分、2科82分、2科96分、1科98分,你能帮他算一下各科平均成绩吗?怎样算比较简单呢?然后结合这个问题来讲加权平均数就简单多了。
另外,课堂教学语言的声音、语气、语速、节奏等都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突出课堂教学语言抑扬顿挫、生动形象的艺术魅力。
3.用词不当、表错本意课堂教学语言要求科学准确,切忌词语滥用、鱼目混珠。
曾经在一堂公开课上,我发现一位教师连续几次把“算术平方根”误说成“算术平均数”,这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怎么可以混淆呢?这样的口误如果在教学活动中频繁出现,那不误人子弟才怪。
4.口齿不清、表意不明有的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中讲普通话,地方方音特别严重,甚至存在吐字不清、表意不明的情况,这样的教学语言,学生听起来特别费劲。
去年我们学校两个北方来的非师范专业的志愿者,平常都讲普通话,北方方音特别浓重,而且语速很快,就连我们教师都不大听得清楚;很多学生都反映听不懂,那是理所当然的了。
如何解决语文教师课堂话语过多的问题
如何解决语文教师课堂话语过多的问题教师课堂话语过多是一个普遍现象,长此以往,使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样既不利于教师的成长,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造成教师课堂话语过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传统讲授式教学并未完全改变现实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视的现象。
当学生表达困难时,就亲自替他们说出答案,以求节省课堂时间。
殊不知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对说话心存害怕,甚至不愿表达。
因此教师的话越来越多,整个教学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则成为旁观者。
二、在说话训练上没有把握好一个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训练的度的把握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清浅,就激不起学生回答的欲望;如果太深,学生够不着,也会丧失了交流的兴趣,教师只好唱起独角戏。
而且教师的过度启发,也是导致话语过多的原因。
比如,《窃读记》一课,理解:“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这句话时,教师不等学生思考就追问:“想想她的腿为什幺酸?为什幺要交替换腿?为什幺靠在书柜旁?”其实这个问题本身一读就懂,很简单,但是老师却不放心,一连串的启示,我们的话语增多,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浪费了我们宝贵的教学时间。
三、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我们的课堂经常看见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问题后,就急于找学生回答,而学生却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回答不上来或不准确时,教师又急于说出答案,没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此时学生往往出现倦怠、厌烦等不稳定情绪,影响了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教师话语就多了。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是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意识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老师的作用不是从自己讲得多好中体现,而是从引导学生学得多好中体现。
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让教师的角色由“演员”转变为“导演”。
作为导演,我们要牢记。
我们的讲是在关键处的精讲、精问,强调的是画龙点睛般的导向作用。
高中教师的语言表达不清问题及整改措施
高中教师的语言表达不清问题及整改措施引言在高中教育阶段,高中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导者和榜样。
高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然而,现实中存在着一些高中教师的语言表达不清问题,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问题分析1. 使用专业术语过多有些高中教师在授课或和学生交流时喜欢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这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和吸收所传达的知识。
学生可能对这些术语不熟悉,或者缺乏实际的应用场景来理解其意义。
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
2. 表达逻辑不清有些高中教师在讲解知识或者回答学生问题时,表达逻辑不清,思路跳跃,容易使学生迷失方向,难以跟上老师的思路。
这会导致学生困惑和混乱,影响学习效果。
3. 缺乏互动性一些高中教师在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
他们主导整个教学过程,不给学生展示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机会。
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整改措施1. 清晰简洁的语言高中教师应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尤其在初步介绍和解释概念时。
可以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结合生活例子、图表等形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使用专业术语时,应提前解释其含义,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
2. 逻辑性的表达高中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应注意逻辑性的表达,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可以使用逻辑连接词、转折词等来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重要观点。
同时,要留出足够时间给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互动式教学高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主动学习意识。
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4. 提供学习资源高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学习资源,比如教学视频、课后习题和参考资料等,以便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拓展。
教师如何避免教学语言啰嗦 纪小燕
教师如何避免教学语言啰嗦纪小燕发表时间:2018-09-27T19:06:53.66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作者:纪小燕[导读]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讨论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读到这儿”。
“由于时间关系”成了公开课的惯用语,那么真的是“由于时间关系”吗?纠其原因,教师语言啰嗦,造成了课堂时间不够用。
本文从导入、过渡语、评价、总结等方面提出如何避免教师教学语言啰嗦的方法。
(厦门市同安区阳翟小学)摘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讨论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读到这儿”。
“由于时间关系”成了公开课的惯用语,那么真的是“由于时间关系”吗?纠其原因,教师语言啰嗦,造成了课堂时间不够用。
本文从导入、过渡语、评价、总结等方面提出如何避免教师教学语言啰嗦的方法。
关键词:教学语言;啰嗦;简洁;精妙听公开课时,常常会发现这么一种现象:有的老师教完生字,当学生练写完了,到了展示环节,老师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展示了,同学们回去对照范字再自行修改。
”有的老师让孩子们练笔,当孩子们写得正投入的时候,老师忽然说:“由于时间关系,请大家先停笔,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写的内容?”同学们纷纷举手,等一两个同学交流完后,老师又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交流到这。
”当学生讨论正热烈,思意正酣,读兴正浓时,老师一句“由于时间关系”就活生生终止了学生的活动,换来的是学生失落的神情和阵阵叹息声。
真的是“由于时间关系”吗?其实,教师的教学语言啰嗦,是导致课堂时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重要因素。
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到教学语言简洁,才能有有效地驾驭课堂,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效率。
一、导入要简洁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说:“课的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活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
”的确,好的导语,好比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
导入的方法千奇百种,老师们为了让自己的课堂尽善尽美,会想尽办法,结合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导入课文的教学。
教师课堂语言的问题及优化
浅谈教师课堂语言地问题及优化摘?要:规范、优美地课堂语言对于教师十分重要.目前,教师地课堂语言存在地主要问题是贫、淡、俗,具体表现为口头禅、低俗话、犯忌语、武断语较多.教师当以真、善、美为标准,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自己地课堂语言进行优化.关键词:教师;课堂语言;问题;优化从成为一名教师开始算起,我从事语文教案已达二十余年.随着语文教案实践经验地逐步积累,我深深体会到规范、优美地课堂语言对于一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地重要性.下面,笔者不揣冒昧把自己地一点粗浅所得公之于众,权当做一块引玉之砖.一、教师课堂语言地问题略加考察,不难发现教师地课堂语言存在不少问题.就主要方面而言,主要表现为“贫”“淡”“俗”这三点.所谓“贫”,即贫嘴,指教师在课堂上闲话、废话多,常常漫无边际地乱吹牛皮,说不得体地话,说不该说地话;所谓“淡”,即教师地课堂语言平淡无味,既无内容又无特色还无生气,自顾自类似和尚念经一样地枯燥说教;所谓“俗”,指教师课堂语言低俗、媚俗,充满牢骚、挖苦、调侃、嘲弄等不文雅、不高雅地市井腔调和市井词汇.就教师课堂语言“贫”“淡”“俗”地具体表现而言,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形式:1.戒不掉地口头禅对于某些教师来说,口头禅简直成了他们课堂教案语言地一大“特色”,以至于招来学生地模仿,并引为笑谈.这些口头禅使用地频率极高,而教师往往并不自知.由于这些教师在表述过程中过多使用和所要表达地主题无关地词语,譬如“懂不懂”“这个这个”“那个那个”等,往往引发学生地无意注意,使学生地听讲受到干扰.口头禅多了,教案语言就显得既不干净,又不利落.纵然说者并不在意,听者却往往感到难受,实属必须去掉地垃圾语言.2.恣意放纵地低俗话作为教师,应当具有较高地涵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显得有文明、理性和节制.市井腔、市井词以及媚俗、低俗之话别人可以有,但教师却不应该有,尤其不应该在课堂教案语言中出现.至于讲脏话、粗话、调情地话这样地坏语言习惯更是应当完全剔除.心中要有根弦,嘴巴上要安一扇门,绝对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一说起来就没个完.3.不假思索地犯忌语古语说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在课堂上教育学生,评点作业,当慎重严谨,伤人心地话语绝不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譬如“你怎么这么笨”“你真是笨得要死”“像你这样捣蛋地学生,不该进学校,应当进监狱”地话绝对不能在课堂教案语言中出现.也许你只是一时地无心之语,但给学生造成地伤害却可能永远也无法弥补.4.生硬粗暴地武断语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教师既然不是圣人,自然也有七情六欲,也有情绪失控地时候.但从职业要求地角度看,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时,绝不可任由自己地性子来,随着自己地情绪发.诸如“你就是个蠢货”“你一辈子都不可能有什么出息”“你要考上大学我就跟你姓”这样地话是要不得地.老话说:“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应本着与学生为善地态度多说暖人心地话、激励人地话.二、良好教师课堂语言地标准在我看来,良好地教师课堂语言应当符合“真”“善”“美”地标准.1.真真,即教师课堂语言具备科学性.科学性指教师课堂语言要做到准确、严密和精练,这是良好教师课堂语言地最基本要求.课堂教案地一大功能就是传授知识,教师必须准确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向学生传播正确地知识.2.善善,即教师课堂语言有利于学生发展.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达理必先通情,教师在讲课中注入了自己地情感,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唤起学生地求知欲,给学生留下深刻地印象,从而收到良好效果.课堂语言切忌一个调子,因为人地大脑受到一种单调声音地刺激时,疲劳会加快,容易困倦.且声调平淡,听来如同嚼蜡,学生自然会索然无味.3.美美,即教师课堂语言富有美感.教师要训练自己,使自己拥有一副好嗓子.男教师地声音应浑厚稳重、深沉并带有几分磁性;女教师地声音应轻快活泼、响亮并带有几分温婉.做到这样,一开口就能吸引学生地注意力.为此,教师必须在平时就自动加强这方面地训练,去拜师学艺.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控制自己地发音.这有点像唱歌,不能光凭着嗓门大,要抑扬顿挫,富于节奏和韵律. 三、教师课堂语言地优化措施笔者认为,教师课堂语言地优化主要应抓好以下两方面工作:1.优化课堂语言地形式<1)教师应向声乐教师学习请教,适当地进行发音练习.虽然每个人地嗓音条件不尽相同,但只要科学地练习发声,持之以恒,一定能使自己地音质更好,发音更清楚、响亮,更字正腔圆.<2)教师应力争戒掉自己地口头禅.当然,口头禅地戒除非短时间内能奏效,教师要有打持久战地心理准备.教师应密切关注口头禅地出现频率及变化趋势.必要时,还可以请学生来监督和提醒自己,这样戒除起来更加容易些.<3)教师在讲解、朗读时,声音应该富有变化,注意声音地高低,速度地快慢,音量地大小,停顿时间地长短等.像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述地琵琶声一样,有时是“大弦嘈嘈如急雨”,有时是“小弦切切如私语”;有时是“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地课堂语言也要像这美好地声音变奏一样,千变万化,跌宕多姿,魅力无穷.<4)教师地课堂语言要富于情感.教师要学会把感情融入课堂语言之中,用带有情感地语调,把教案内容化作一股清泉流入学生心田.悲地地方,要讲得学生眼含热泪;喜地地方,要讲得学生忍俊不禁;美地地方,要讲得学生心生向往;恨地地方,要讲得学生痛心疾首.慷慨激昂之处,犹如海浪滔滔;恬静温馨之时,宛若流水潺潺.2.优化课堂语言地内容教师不仅要在课堂语言地外部形态上下工夫,更要在课堂语言地实际内容上下工夫.如果说形式主要是一个“怎么说”地问题,那内容则是一个“说什么”地问题.良好地课堂语言形式能给人良好地第一印象,使人更愿意听;良好地实际内容则是知识、观念、思想地交集,能对学生地发展起到实实在在地推动作用.教师担负着向学生传播科学知识以及先进文化地重要任务.因此,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应详讲、什么应略讲,什么应重点讲、什么应一般讲,这些问题都必须弄清楚并积极加以贯彻.讲台是有纪律地,教师必须向学生传递正确地价值观念.譬如在莫泊桑所写地《我地叔叔于勒》一文中,教师就可以好好讲讲两位先生请两位太太吃牡蛎这一部分,尤其是其中地某些细节描写.通过深入地挖掘、详细地叙述,让学生了解菲利普地虚伪,理解资本主义制度对人性地扭曲及人们亲情地缺乏.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获得了正确地认识,还产生了相应地情感体验和感悟,教案目地自然也就达到了.参考文献:[1]<捷克)夸美纽斯.大教案论[m].傅任敦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付兴林主编.白居易散文研究[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3]李华荣,杨广耀主编.演讲与口才教程[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教师口语的问题
假设你到某重点中学参加某门课 程教师的应聘面试,考官要求你 先作一个自我介绍,然后说明应 聘的理由。请按照考官的要求设 计并演示一段话语。
诊治办法:学会运用设问句、反问句及各种 提问句。话语节奏要快慢结合。重要之处,要有 停顿和必要的重复。
10.语态呆板症
语病症状: ① 教师授课时只看书本,不看学生,与学生没 有眼神交流,这样只管自己唱独角戏。 ② 教师上课时就站在讲台上不走动或频繁走动。 ③ 没有手势语或手势单一老是重复同一动作, 面孔无表情。
根据下面案例提供的场景,设想你正是案例中 的那位老师,设计并演示一段教师口语完成你 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课铃响了,李老师开
始上课,可他发现有一位男同学还在对课间休 息时所讲的电影大片想入非非。为了提醒这位 男生集中注意力,同时又不影响其他同学听课 ,李老师说道:
根据下面案例提供的场景,设想你正是案例 中的那位老师,设计并演示一段教师交际口语 完成你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天,学校教务
小徐是初一年级新生的班主任,开学一 周后很多学生向她反映:英语课的张老 师说话速度太快,也很没有耐心,每节 课都要学习很多无法理解和消化的内容 。虽然张老师是一位老教师,而自己则 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小徐还是找 到了张老师,说道:
根据下面案例提供的场景,设想你正是案例中 的那位老师,设计并演示一段教师口语完成你 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天,老师正在讲台上
诊治办法: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 多讲文明礼貌用语。面对学生的错 误一定要戒怒,多进行换位思考, 替对方着想,如果我听了这话会怎 样?同时学习委婉语,暗示语的表 达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轻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啰嗦之因及对策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缪爱明
[摘要]有些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不到位,不外乎教学基本功欠缺、备课欠认真和理念欠先进等三方面问题。
解决对策:需要认真研习新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时空;需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预设有效乃至高效问题深入讨论;需要正视自身现状,查漏补缺,刻苦磨练,积小胜为大胜,从而让独特的语言魅力从必然王国弥漫到自由王国。
[关键词] 课堂教学语言啰嗦理念预设训练
以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为话题,并不是说我们老教师都做到了准确、精炼、流畅、生动, 也不是因为年轻教师的课堂语言就普遍地比老教师的逊色,而是因为年轻教师可塑性强,发展性大!现实情况是,年轻教师只要发现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的确还有提升的空间,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及时加以纠正现有毛病,往往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
我站在讲台近三十年了,听了不少年轻教师的课,有时也遇到一些年轻教师课堂语言不简洁的现象,但是,常常只是觉得有问题,需改进,却没能帮助他们找出根本原因。
最近听了一位女教师的课,再联想到之前其他年轻教师的和留意之后所听的一些课,才顿然醒悟。
讲课者课堂语言不简洁,常常表现在三点上:①有口头禅,甚至很严重,比如“啊”“嗯”“哦”、“这个”出现的频率很高;②一个问题提出,在学生还没有回答或者回答不出来时,教者又接二连三地换角度,看似变化其实是重复地提出一个问题;③学生回答后教者重复学生答案,并立刻现场评价。
究其原因:①口头语言表达的基本功训练不到位,或者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样的毛病,或者是还没有把这个毛病当做一回事。
②备课不充分,没有真正吃透教材和学生。
对于教材,哪些是重难点;对于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最近发展区”在哪里;本堂课主干问题是什么,该怎样重击它;辅助问题有哪些,该怎样使之很好地发挥层递作用,教者不甚明了。
他们只能机械地照搬教科书或者教辅资料上的现成答案。
③这类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是很传统就是有认识有误区。
他们平时的课堂是以“满堂灌”或“独角戏”为主,现在公开课、研究课或者随堂课上不得不多让学生回答问题,但是,教者心中没底,不知道其他学生听清了没有,于是重复学生的答案;也因为他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而不是同学的声音,这些教师也习惯了运用教者那种起决定性作用的话语权。
这类班平时还没有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局面。
否则,当另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会认真侧耳倾听的,会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根本用不着老师重复答案。
长此以往,这类教师所带的学生们不仅口头表达能力差,而且依赖性强,自信心不足,思维僵化。
这是教学理念乃至教学行为很陈旧的典型反映。
另外,不少年轻教师有这样的误区:为了展示教者自身知识渊博、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口若悬河的魅力,盲目地模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之类栏目现场说书的形式,误以为只要学生听得认真、开心,这堂课即大功告成了。
殊不知,课堂是学生的学堂,不是教师展示个人才艺的舞台。
年轻教师往往“人不老,心却老”了,总想去做学生的思想保姆和信息爹妈,结果把本该出现的学生“群英会”变成不该出现的教师“一言堂”。
解决对策——
①认认真真研习先进理念,老老实实从培养学生素质出发。
不好高骛远,不急功近利,坚信“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总有成就事业的那一天。
年轻教师最大的毛病:为了显示自己不年轻,为了强调自己的权威性,总喜欢把自己当成“法官”,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出旗帜鲜明的绝对评判。
殊不知,即使是法官,还留给了被告者申诉的话语空间。
可是,在当下不少教师的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连一个被告者的身份都够不上,只有“听话”之份,没有“说话”之权。
这样的课堂,除了让学生诚惶诚恐地揣摩教师设问的意图来投教师所好之外,根本没有留给学生自主建构的时空,根本没有顾及学生的知识背景、情感体验、能力与方法,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立场和灵性。
学生唯一的选择,就是沉默;因为可以用它来逃避可能遭受的否定和屈辱。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让学生说得多一点,再多一点,教者语言不就显得既简洁又明了了吗?何必总以为“老子就是天下第一”,废话连篇喋喋不休?高明高效的课堂上,学生应该感觉不到老师的语言存在,因为他们的“耳、手、口、脑、乃至耳”等感觉器官总在紧张地活动着。
②反反复复读懂教材和学生,仔仔细细预设课堂问题。
教师设置的问题不是为了难倒学生,也不是为了迎合学生,更不是为了变化课堂节奏,而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教学的重点难点,为了让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困惑或典型错误,为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源,为了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等等,由此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激发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诱惑力,使他们的思维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对学生来说,心求通而未得的问题类似于“跳一跳才摘到的果实”,最有价值。
在上课之前我们应该明确这一堂课的“中
心问题”或者说“主干问题”是什么,然后其他问题都由此展开。
我觉得,年轻教师在备课时,首先一定要在以下四个环节上进行反思:问题生成:你提出的问题怎样才具有思考的力度?问题跟进:你知道下一个问题该在哪里等候学生?问题调适:你让学生在核心内容上提出问题了吗?问题探究:你使动态问题在真实情境中得到答案了吗?其次,应掌握一些“问”的技巧,比如,曲问、串问、递问、追问等。
不会预设问题的年轻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必定啰嗦。
把问题搞透了,也就真正触到了教材和学生的脉搏。
不要一味寄希望于课堂上的灵感发挥,高明高效的“生成”是建立在课前仔仔细细预设问题的基础之上的。
③坦坦荡荡正视自身现状,勤勤恳恳训练说话本领。
对于课堂上教学语言啰嗦问题,不是最真诚的同事一般不会一针见血地道明。
岁月无情,有很多年轻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三五年后,一旦发现自身存在这一疾痼,大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心灰意冷之感。
其实,大可不必!“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所以,当有同事或者学生在有意无意间给你指出来,或者当你借助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手段终于意识到“明媚阳光之下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阴影”之时,这就意味着你的教育教学天地将更为广阔了。
课堂语言磨练,不妨分这样几个层次:首先力求用语规范、语意明确;其次力求生动形象、通俗有趣;再次力求活用修辞、耐人寻味;第四力求音调和谐, 富有节奏;第五力求辅以体态语言,做到情真意切。
总之既不妄自菲薄,天生我材必有用;也不夜郎自大,山外有山,楼外有楼,“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以上对策,前两点是隐性的,属于战略范畴,最不容易被人发现,也最不容易发生根本性变化。
第三点则是显性的,属于战术范畴,如果能够“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一般还容易在短期内得到显著性改观。
年轻教师不妨先战术后战略,由近及远,积小胜为大胜,从而使独特的语言魅力从必然王国弥漫到自由王国。
至于课堂上的非教学语言,诸如牢骚语、伤人言、显摆话之类,不一而足,本来就属于鲁迅笔下的早该“痛打的落水狗”,本文不再涉及。
(本文原载2011年第5期《语文教学通讯·A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