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 考试重点 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医学

名词解释:

1、康复:是指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或保持最佳功能水平,增强自立能力,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尽管有的病理变化无法消除,但经过康复,仍然可以达到个体最佳生存状态。

2、医学康复:或称医疗康复,是指通过医学或医疗的手段来解决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或者说是通过医学的手段来达到康复的目的。

3、康复治疗: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专科治疗手段,最大限度的改善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

4、旋转轴:骨骼会在一个与旋转轴垂直的平面内围绕关节旋转,而轴的位置就在关节的凸面.(例如:肩关节在三个平面上运动即有三个旋转轴.屈曲和伸展沿内外轴即冠状轴旋转,外展和内收沿着前后即矢状轴进行,内旋和外旋沿着垂直轴进行.)

5、原动肌:在运动的发动和维持中一直起主动作用的肌肉.

6、拮抗肌:指与运动方向完全相反或发动和维持相反运动的肌肉.

7、固定肌:为了发挥原动肌对肢体的动力作用,需将肌肉近端附着的骨骼充分固定,起这一作用的肌肉为固定肌.

8、协同肌:一块原动肌跨过一个单轴关节可产生单一运动,多个原动肌跨过多轴或多个关节,就能产生复杂的运动。这就需要其他肌肉收缩来消除某些因素,这些肌肉可辅助完成某些运动,称为协同肌。

9、等张收缩:在肌肉收缩时,整个肌纤维的长度发生改变,张力基本不变,可产生关节的运动。

10、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长度基本不变,表现为肌张力增高,但不产生关节的运动。

11、等速收缩(isokinetic contraction):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可变,但关节的运动速度是不变的。等速收缩也分为向心性和离心性收缩,等速收缩产生的运动称为等速运动。12、作业治疗: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的和有意义的活动,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以发展为目的,鼓励他们参与及贡献社会。

13、言语治疗:通过各种手段对有言语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目的:改善言语功能,使患者获得最大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14、构音障碍:指因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变造成发音器官的肌肉无力瘫痪、肌张力异常和运动不协调等而出现的发声、发音、共鸣、韵律等异常。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声响、音调及速度、节律等异常和鼻音过重等言语听觉特征的改变。

15康复辅具:疾病和损伤导致的功能障碍,需一些专门的器具来加强其减弱的功能或代偿其丧失的功能,这些器械统称为功能性辅助器具或康复辅助器具,简称康复辅具。作用:矫治畸形、弥补功能缺陷、预防功能进一步退化。

16、假肢:用于弥补截肢者肢体缺损,代偿其失去的肢体功能而专门制造、装配的人工肢体。

17、矫形器:是装备于人体四肢、躯干等部位的体外器具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预防或矫正四肢、躯干的畸形、或治疗骨关节及神经肌肉疾病并补偿其功能。

18、助行器: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工具。分类:无动力式助行器、功能性电刺激助行器、动力式助行器。

19、生活辅具:指为不能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学习和工作的患者设计制作的专门器具。

20、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即在做被动运动时,所显示的肌肉的紧张度。正常的肌张力能够维持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平衡运动,使

关节有序固定,肢体保持一定的姿势,有利于肢体协调运动。

21、关节活动范围:ROM即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最大弧度,是衡量一个关节运动量的尺度,常以度数表示,亦称关节活动度,是肢体运动功能检查的最基本内容之一。根据关节运动的动力来源分为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

22、步态周期:指一侧下肢完成从足落地到再次落地的时间过程,根据下肢在步行时的空间位置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

23、代谢当量(MET):以安静坐位时的能量消耗为基础,表达各种活动时相对能量代谢水平的常用指标,是评估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健康成年人安静、坐位时,每千克体重、每分钟的耗氧量为3.5ml/(kg•min),即1MET。代谢当量与热卡有对应关系,其换算公式是:热卡=MET×3.5×体重(kg)/200。

24、ADL(日常生活活动):是指人们在每日生活中,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必须的一系列基本活动。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必须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

25、运动再学习疗法MRP: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视为一种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以神经生理学、运动科学、生物力学行为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以脑损伤后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为理论依据。

26、脑卒中:亦称脑血管意外CAV,曾称“中风”,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症候群。

小儿性脑瘫:又称脑瘫,是由胎儿期或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引发的一组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可以引起活动受限。

27、神经源性膀胱:控制膀胱的中枢或周围神经伤病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多见于脊髓损伤。

28、联合反应:表现是患肢无随意运动,由于健肢的运动引起患肢的肌肉收缩。是脊髓水平的异常运动,在瘫痪恢复的早期出现。在上肢呈现对称性;下肢内收外展为对称性,屈伸为相反的表现。它可用于诱发患肢的活动。

29、压疮: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或受摩擦力与剪应力的作用后,受力部位出现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坏死。

第一章

康复治疗原则:早期介入、综合实施、循序渐进、主动参与。

康复治疗的工作模式:1、物理治疗:通过功能训练、物理因子和手法治疗的手段,重点改善肢体功能。2、作业治疗: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制定个体化的作业活动,重点是改善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3、言语治疗:重点是改善交流能力和吞咽功能。4、心理咨询:通过心理疏导和宣泄,调节心理状态,改善心理功能。5、文体治疗:借助文娱活动,调节精神心理活动,改善躯体功能。6、中国传统医学治疗:借助中药、针灸、中医手法、传统锻炼方法等,达到改善功能的目的。7、康复工程:借助现代科技为伤残人士服务,主要是安装和使用假肢、利用机器人辅助训练等,改善患者功能。8、康复护理:主要是预防各种并发症和健康教育,包括床上良肢位,肺部护理,预防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等。9、社会服务:主要是对病、伤、残者提供社会康复方面的指导,如职业培训、指导再就业等。

第二章

1、人体的三个基本运动面包括: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

2、肌肉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3、骨骼肌按其在运动中的不同作用,可分为:原动肌,拮抗肌,固定肌,和协同肌.

4、肌肉的收缩形式:等张收缩,等长收缩,等速收缩

5、等张收缩又根据肌纤维长度变化的方向不同分为:等张向心性收缩,等张离心性收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