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疫苗、化药研发过程

(推荐)疫苗、化药研发过程
(推荐)疫苗、化药研发过程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及其治疗特效药

组员:杨娜 20104498

言焕栋 20104479

摘要:疫苗在疾病预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疫苗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近年来,在传统和新型疫苗的制备中,应用先进的分离纯化技术是提高疫苗效力降低副反应的有效手段。综述了我国疫苗制品研发过程、疫苗市场与疫苗生产企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疫苗产业的市场前景与发展方向。

一、研究目的

(一)新型冠状病毒概述

一种类SARS病毒(以下均简称为SSARS)与SARS(非典型性肺炎)病毒属同一家族,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属巢状病毒目,冠状病毒科,主要分为α,β、γ三个属,α,β属仅对哺乳动物致病,γ属主要引起鸟类感染,人类冠状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分泌物或经气溶胶、飞沫传播。也有证据表明可经粪口途径传播。

(二)病例概况

2012年初,一名沙特籍60岁男子在荷兰死亡。

2012年9月,英国卫生防护局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一名在英国就医的卡塔尔男子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实验室检测发现,病人携带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研究人员对比从年初沙特死者肺部组织提取的病毒样本和卡塔尔男子的病毒样本,发现两种病毒相似度达99.5%。

2012年9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给予证实。过去3个月曾在中东发现了一系列患有严重呼吸道疾病的病例,但还没有证据显示这些病例是由新型病毒引起。

2012年9月25日,丹麦发现5名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登塞大学医院院长延斯·彼得·斯蒂森说:“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出了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警告,这种病毒和SARS病毒同属一个家族。为此,我们正在对这5名患者进行病毒测试,预计26日下午可获得测试结果。”

(三)研究目的

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为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抗病毒疫苗以及治疗特效药以抑制病毒的传播以及可能造成的类似SARS病毒全球范围内的大疫情。

二、SSARS疫苗研发方案

(Ⅰ)小鼠细胞培养疫苗实验阶段

细胞培养疫苗有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和细胞培养活疫苗两类,前者多以强毒毒株培养增殖制造,后者则用弱毒毒株增殖生产,两者的制造程序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由于病毒不同与疫苗性质不同,所采用的细胞及细胞培养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种毒与毒种继代

用于制苗用的种毒应经毒力、最小免疫量、安全性、无菌检定合格,通常为冻干品,由国家指定的苗毒种保藏部门检定分发。

领取的种毒应按规定在细胞继代培养适应后用作毒种,制苗用毒种应按规定控制在一定代数以内,或为湿毒毒种,或为冻干毒种。

(二)细胞制备

制造疫苗用的细胞大体为原代细胞和传代细胞两类,根据病毒种类、疫苗性质与工艺流程选择不同的细胞。

选择的依据包括:病毒的适应性高、毒价高、细胞来源方便、制备简单、生命力强。

如脊髓灰质炎活疫苗选择vero细胞;狂犬病弱毒细胞适应疫苗采取BHK21细胞增殖病毒猪瘟兔化弱毒牛睾丸细胞疫苗采用犊牛睾丸原代细胞等。

培养细胞和增殖病毒用的营养液又称培养液,通常分为细胞培养用的生长液和病毒增殖用的维持液,两者不同的之处通常只是生长液内含有5%-10%的血清;维持液血清浓度为2%-5%。

不同细胞所需的营养成分和生长条件不尽相同。

目前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为静止培养和转瓶培养,至于微载体培养和悬浮培养在我国尚处于试验之中。

(四)接毒与收获

病毒接种培养有同步与异步之分,前者在细胞分装同时或不久接种毒种,进行培养,如猫、犬传染性肠炎疫苗(细小病毒);后者在细胞形成单层后接种毒种,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细胞培养疫苗。通常在细胞形成单层后倾去培养液,按1%-2%量接种毒种,经吸附后加入维持液继续进行培养,待出现70%-85%以上细胞病变时即可收获。

病毒培养液收获时间和方法依疫苗性质而定,可将培养瓶冻融数次后收集;或加入EDTA-胰蛋白酶液消化分散收取;或在病毒增殖培养过程中可收获5-7次毒液,细胞毒液经无菌检验、毒价测定合格后供配苗用。

病毒在易感动物体内可大量增殖,但在各器官组织、部位中增殖病毒的量却有很大的差异,利用病毒增殖迅速、含毒量高的组织制造的疫苗称为组织疫苗(tissue vaccine)。

动物组织疫苗包括动物组织灭活疫苗和动物组织弱毒活苗两类,前者多数由强毒株制造,如猪瘟结晶紫疫苗、狂犬病羊脑组织疫苗;后者均以弱毒株生产,如猪瘟兔化弱毒乳兔组织疫苗、牛瘟兔化弱毒组织疫苗等。

(一)动物选择

动物质量直接影响到组织疫苗的质量,特别是对疫苗的安全性和效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动物必须符合下列标准:

(1)应该是清洁级(二级)以上的等级实验动物,即无规定的人兽共患性病原体动物;

(2)应是对所接种病毒易感性高的动物,即在品种、年龄和体重方面合乎要求的实验动物。

(二)种毒与接种

种毒既可用抗原性优良、致死力强的自然毒株脏器组织毒或强毒株增殖培养物,也可用弱毒株组织毒种。无论何种种毒都须经纯粹、抗原性和免疫原性检查合格后使用。

接种途径依病毒性质和目的而异,例如猪瘟结晶紫苗,采取猪肌肉注射血液毒种;牛瘟兔化弱毒疫苗,以兔耳静脉注射脾淋毒种;狂犬病疫苗,用兔脑毒种接种绵羊脑内途径感染。

几种动物常用的接种途径如下:

1. 脑内注射:颅前后中线5mm平行线与瞳孔横线交叉处。

2. 静脉注射:家兔由耳静脉注入;鸡自翅下肢静脉注入。

3. 肌肉注射:选择腿部、胸部、臀部等肌肉丰满处注射。

4. 皮下注射:家兔和豚鼠可选择在腹部或后腿内注射。

5. 腹腔注射:家兔与豚鼠可选腹股沟处刺入腹腔。

(三)观察与收获

动物在接种感染后应每天观察和检查规定的各项指标,指标或项目因不同病毒而异。常规观察、检查的项目如食欲、精神和活动状态、体温、粪便、尿和血液变化等。

根据观察的征象和检查的结果选出符合要求的发病动物按规定方式剖杀,采取收集含毒量高的器官组织。如猪瘟结晶紫疫苗采取发病猪的血液制备;兔出血症组织灭活疫苗采集病兔肝脏生产;狂犬病疫苗利用发病羊的羊脑组织制造。(四)制苗

1.组织灭活疫苗

采取收获的组织经无菌检验及毒价测定合格后,按规定比例加入平衡液和灭活剂(甲醛、酚、结晶紫等)制成匀浆,然后按不同病毒的灭活温度、时间进行灭活。如狂犬病疫苗配制按脑组织1:4加入含有甘油及1%酚蒸馏水,于360.5C 灭活7天制成;猪瘟结晶紫疫苗配制,按血毒4份,结晶紫甘油溶液1份混合,于37C~38C灭活6~8天。

2. 弱毒组织疫苗

在无菌操作下剔除脏器上的脂肪与结缔组织等,称重后剪碎,加入适最保护剂制成匀浆,然后滤过扣除残渣量,再按滤液中的实际组织量计算稀释倍数,加入余量保护剂和青链霉素500~1000U(g/ml),充分摇匀后置0~4C冷暗处处理一定时间后作无菌检验与毒价测定。合格者进行分装,冷冻真空干燥制成冻干疫苗。

(五)疫苗检定,测定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生产、经营方案

(一)临床前及临床研究

表1 临床试验进度表

临床试验

临床前研究

Ⅰ期Ⅱ期Ⅲ期SFDAⅣ期

所需时间(年)3.5

FDA

123

2.5

12SFDA 要求

试验人群

实验室和动

物试验向

FDA

20~80 例

健康志愿

100~300 例

病患志愿者

1000~3000 例

病患试验者

过程审核

/批准

SFDA 要求

新药开发阶段如下:

临床前试验:由制药公司进行的实验室和动物研究,以观察化合物针对目标疾病的生物活性,同时对化合物进行安全性评估。这些试验大概需要3.5 年的时间。研发中新药申请(Investigational New Application, IND):在临床前试验完成后,公司要向FDA 提请一份IND,之后才能开始进行药物的人体试验。如果30 天内FDA 没有发出不予批准的申明,此IND 即为有效。提出的IND 需包括以下内容:先期的试验结果,后续研究的方式、地点以及研究对象;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动物研究中发现的任何毒副作用以及化合物的生产工艺。另外,IND 必须得到制度审核部门(the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的审核和批准。同时,后续的临床研究需至少每年向FDA 提交一份进展报告并得到准许。

临床试验,Ⅰ期:此阶段大概需要1 年时间,由20~80 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参加。这些试验研究了药物的安全性方面,包括安全剂量范围。此阶段的研究同时确定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药物的作用持续时间等项目。临床试验,Ⅱ期:此阶段需要约100 到300 名志愿患者参与进行一些控制研究,以评价药物的疗效。这个阶段大约需要2 年时间。

临床研究,Ⅲ期:此阶段持续约3 年时间,通常需要诊所和医院的1000~300 名患者参与。医师通过对病患的监测以确定疗效和不良反应。

(二)注册申请

新药(化学药)注册的过程

以下介绍新药物注册公司的注册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报省局

所有研究工作完成(有合格的样品、完整原始记录),带一套资料报往省局。

其中应注意:

1.上海注册公司申请表要认真填写,是否属于非处方药、是否减免临床。版本应是最新的(最新的版本很快就会出来,可在SDA网上下载)。

2、现受理权已下放到省局,5日内公司注册处人员告知你资料是否被退审,若没,说明已受理。

二、现场考核、抽样

现场考核(准备好样品、原始记录(含检验记录,批生产记录)、剪刀,胶衣、

“信封”等),抽样(仿制药连续三批;新药一批)后,将药品抽样单、已封好的药品、一套资料报往省所,跟踪药品检验进度,交纳药检费,寄三份检验报告往国家局(省所办理)。

三、拿回省局初审的材料

申请表、现场考核表、省局审查意见表、省局受理通知书

申请表的电子版需由省局的专用邮箱发往SDA。

四、报国家局审评中心

该类申报资料国家局共需要2套完整的及1套第一部分,每套资料需要单独装袋。

1、第一套为原件(全部红章,化学原料药特别注意结构确证的图谱必须要由试验单位加盖红章)。

资料按下列顺序放置:

药品注册申请表(2份)

现场考核表(1份)

省局审查意见表(1份)

受理通知书

软盘1份(可以进行网上提交)

申报资料1套

2、第二套为原件(全部红章,化学原料药结构确证的图谱可不加盖红章)。

资料按下列顺序放置:

药品注册申请表(1份)

现场考核表(1份)

省局审查意见表(1份)

受理通知书

申报资料1套

3、第三套为复印件

资料按下列顺序放置:

药品注册申请表(1份)

现场考核表(1份)

省局审查意见表(1份)

受理通知书

申报资料的第一部分1套

五、审评

1、在https://www.360docs.net/doc/1811755529.html,的网站上通过企业名称、受理号、受理日期跟踪药品的审评进度。(如有补充资料,再对其补充)。

2、按CDE的要求制作药品说明书、标签、质量标准!(注:这阶段要非常注意,不危害给药品上市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包装最好是多报几种规格,其可以在网上提交!)。

六、转注册司

制作生产批件、临床批件或退审!

图4 新药(中药)注册的过程

图5 新药申报流程

图6 新药加快申报流程

图7 新药生产注册流程

四、商标及专利保护

申请化学产品专利应提供以下素材:

1.配方(成份,配比范围,最佳值和范围取值);2.制作方法,工艺步骤、工艺条件和使用的设备;3.优点;

4.与之相近的已知产品有何缺点;

5.该产品的使用方法;

6.给出几个具体实施例。

图8 专利申请流程图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药物研发到上市过程

In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patient is the focus. The mission for nova is to help the patient overcome a disease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The drug development process is designed to ensure that innovative new medicines are effective ,safe and available for patients in the shortest possible time. Chapter 1 Target Discovery The first step in drug development is to discover the best targets for treating or prevent a disease. Targets are usually proteins in the patient’s body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disease or proteins in microorganisms causing a disease. The challenge is to identify which proteins are relevant and more importantly confirm their role in a disease. Increasingly, nova focuses on understanding cellular networks of proteins or pathways. A single protein may transmit messages to several other proteins, sometimes in multiple pathways affecting their function. Knowing how these pathways work and interact helps to identify the most appropriate target for a drug. The pathway approach allows nova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a disease. This knowledge together with the desire to address unmet medical needs determines the primaries in target discovery. Chapter 2 Drug Discovery In drug discovery, several methods like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and computer-based design are used to find chemical compounds or biologics that bind to the identified target. If a compound modulates the target in a way that is expected to alter the disease. This so-called hit will be refined to improve its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eventually becoming a drug candidate. Discovering and bringing one new drug to the market typically takes an average of fourteen years of research and clinical development efforts and cost around two billion us dollars. Of 10,000 or more hits tested in early drug discovery only one may eventually lead to a drug that reaches the market. Chapter 3 Safety and Drug Metabolism In the late preclinical stage, further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on the drug candidate to ensure it is safe for patients and has the required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like appropriate absorption and metabolism by the human body. These experiments are executed with extraordinary diligence to minimize any risks to human test subjects. Animal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the drug discovery processes as well. Although mu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n be done using various experiments or using computers, complex disease mechanisms can often only be understood though the use of animal studies. Also, governments and regulatory authorities require that medicines be tested in animals before they are tested in humans. Nova keeps this research as limited as possible had always ensures that animal research is scientifically acceptable according to current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se reasons, nova continues to use animals in its quest to find innovative safe and life-saving medicines for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 nova is committed to refining, reducing and replacing the use of animals in research and upholding the highest standards in animal welfare.

药物化学-赵炜新药研发的新思路和新技术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药物化学》 主讲教师:赵炜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1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抗肿瘤化学药的研究进展 2、抗生素使用中的前景和存在的风险 3、代谢拮抗原理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4、抗病毒药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5、论安全用药 6、COX-2选择性抑制剂在临床和临床前的研究现状 7、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心血管系统药物综述 8、新药研发的新思路和新技术 9、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和代表性药物 10、新型奎诺酮类抗菌药的临床用途和存在的风险 新药研发的新思路和新技术 前言:近5年来,我国创新药研发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尤其是2018年,国内化药、生物药等创新药申报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2018年申报的生物创新药相比2017年涨幅达到了126.7%。实,我国对“新药”的定义经历了多次变革。“新药”的定义从1985年“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到2002年“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再到2015年才终于确定为“未在中国境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新药从那个“中国新”大到“全球新”的转变,整整摸索了30年。本文主要探讨目前新药研发的一些新技术与新思路。 一、新药研发的意义 新药代表着制药工业的科研和生产技术水平。新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防病治病的质量和进程。一种有效的好的新药诞生,不仅标志着国家制药工业的发展水

平,而且能根本改变某种疾病的治疗状况。如1935年磺胺药的问世大大提高了化学治疗水平;1940年青霉素的应用,改变了细菌严重感染疾病的治疗进程;1944年以后,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的相继发现,开始了结核病治疗的新时期;消毒药、麻醉药的发现,改变了外科手术的整体面貌等。这一切都和新药紧紧相连。可以说,新药是人们防病治病、康复保健药品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新药的研究开发也是药品进入国际市场、促进我国药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世界各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积极研究争相开发新药。 二、新药研发的新思路与新技术 (一)合成生物学技术 CAR-T (CAR代表嵌合抗原受体,T代表T细胞)细胞治疗是癌症免疫治疗兴趣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这是一种基于细胞的治疗方法,从病人身上提取T细胞,然后对其进行改造,使其具有特定的受体,帮助其识别和攻击癌症。嵌合抗原受体通过融合一个识别癌症的靶结合域和一个激活域来工作,激活域使T细胞进入攻击癌症的模式。然后在实验室中培育出大量这种经过修饰的细胞,并将它们送回病人体内。第一个CAR-T疗法在2017年被FDA批准,还有更多的药物正在临床试验中。 合成生物学有潜力为改善CAR-T细胞疗法等免疫疗法提供工具,从而帮助更多的患者。目前CAR-T仍存在许多潜在的挑战,包括攻击非癌细胞所产生的毒性、可导致"克隆逃逸"的癌细胞多样性、将正确剂量的CAR-T注入病人体内、T细胞免疫抑制(关闭)和T细胞凋亡(细胞死亡)。受体工程新型受体可以用来检测不同类型的分子,并开启细胞的某些输出功能。受体越容易被设计,就有越多的分子

新药研发流程

新药研发流程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新药研发及上市项目流程 总的来说新药的研发分为两个阶段:研究和开发。这两个阶段是相继发生有互相联系的。区分两个阶段的标志是候选药物的确定,即在确定候选药物之前为研究阶段,确定之后的工作为开发阶段。 研究阶段包括四个重要环节,即靶标的确定,模型的建立,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1、靶标的确定:确定治疗的疾病目标和作用的环节和靶标,是创制新药的出发点,也是以后施行的各种操作的依据。 2、模型的建立:靶标选定以后,要建立生物学模型,以筛选和评价化合物的活性。 3、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所谓先导化合物,也称新化学实体,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或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4、先导化合物的优化:由于发现的先导化合物可能具有作用强度或特异性不高、药代动力性质不适宜、毒副作用较强或是化学或代谢上不稳定等缺陷,先导化合物一般不能直接成为药物。因此有必要对先导化合物进行优化以确定候选药物,这是新药研究的最后一步。 新药开发阶段包括四个重要环节,即临床前试验,研发中新药申请,新药申请,批准: 1、临床前试验:由制药公司进行的实验室和动物研究,以观察化合物针对目标疾病的生物活性,同时对化合物进行安全性评估。这些试验大概需要3.5年的时间。

2、研发中新药申请:在临床前试验完成后,公司要向FDA提请一份IND,之后才能开始进行药物的人体试验。 3、新药申请:通过三个阶段的临床试验,公司将分析所有的试验数据。如果数据能够成功证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公司将向FDA提出新药申请。 4、批准:一旦FDA批准了一份新药申请,此种新药就可以被医师用于处方。公司必须继续向FDA提交阶段性报告,包括所有的不良反应报告和一些质量控制记录。

(推荐)疫苗、化药研发过程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及其治疗特效药 组员:杨娜 20104498 言焕栋 20104479

摘要:疫苗在疾病预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疫苗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近年来,在传统和新型疫苗的制备中,应用先进的分离纯化技术是提高疫苗效力降低副反应的有效手段。综述了我国疫苗制品研发过程、疫苗市场与疫苗生产企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疫苗产业的市场前景与发展方向。 一、研究目的 (一)新型冠状病毒概述 一种类SARS病毒(以下均简称为SSARS)与SARS(非典型性肺炎)病毒属同一家族,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属巢状病毒目,冠状病毒科,主要分为α,β、γ三个属,α,β属仅对哺乳动物致病,γ属主要引起鸟类感染,人类冠状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分泌物或经气溶胶、飞沫传播。也有证据表明可经粪口途径传播。 (二)病例概况 2012年初,一名沙特籍60岁男子在荷兰死亡。 2012年9月,英国卫生防护局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一名在英国就医的卡塔尔男子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实验室检测发现,病人携带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研究人员对比从年初沙特死者肺部组织提取的病毒样本和卡塔尔男子的病毒样本,发现两种病毒相似度达99.5%。 2012年9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给予证实。过去3个月曾在中东发现了一系列患有严重呼吸道疾病的病例,但还没有证据显示这些病例是由新型病毒引起。 2012年9月25日,丹麦发现5名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登塞大学医院院长延斯·彼得·斯蒂森说:“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出了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警告,这种病毒和SARS病毒同属一个家族。为此,我们正在对这5名患者进行病毒测试,预计26日下午可获得测试结果。” (三)研究目的 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为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抗病毒疫苗以及治疗特效药以抑制病毒的传播以及可能造成的类似SARS病毒全球范围内的大疫情。 二、SSARS疫苗研发方案

疫苗、化药研发过程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及其治疗特效药 组员:娜 20104498 言焕栋 20104479

摘要:疫苗在疾病预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疫苗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近年来,在传统和新型疫苗的制备中,应用先进的分离纯化技术是提高疫苗效力降低副反应的有效手段。综述了我国疫苗制品研发过程、疫苗市场与疫苗生产企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疫苗产业的市场前景与发展方向。 一、研究目的 (一)新型冠状病毒概述 一种类SARS病毒(以下均简称为SSARS)与SARS(非典型性肺炎)病毒属同一家族,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属巢状病毒目,冠状病毒科,主要分为α,β、γ三个属,α,β属仅对哺乳动物致病,γ属主要引起鸟类感染,人类冠状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分泌物或经气溶胶、飞沫传播。也有证据表明可经粪口途径传播。 (二)病例概况 2012年初,一名沙特籍60岁男子在荷兰死亡。 2012年9月,英国卫生防护局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一名在英国就医的卡塔尔男子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实验室检测发现,病人携带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研究人员对比从年初沙特死者肺部组织提取的病毒样本和卡塔尔男子的病毒样本,发现两种病毒相似度达99.5%。 2012年9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给予证实。过去3个月曾在中东发现了一系列患有严重呼吸道疾病的病例,但还没有证据显示这些病例是由新型病毒引起。 2012年9月25日,丹麦发现5名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登塞大学医院院长延斯·彼得·斯蒂森说:“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出了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警告,这种病毒和SARS病毒同属一个家族。为此,我们正在对这5名患者进行病毒测试,预计26日下午可获得测试结果。” (三)研究目的 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为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抗病毒疫苗以及治疗特效药以抑制病毒的传播以及可能造成的类似SARS病毒全球围的大疫情。 二、SSARS疫苗研发方案

新药开发中药物分析流程

新药开发中药物分析一般程序 1.原料药质量标准的确定 原料药的质量标准确定一般程序,这里将它分为三大阶段:合成工艺待确定期,合成工艺确定期,稳定性试验考察期。 1.1 合成工艺待确定期 一个原料药首先由药物合成部进行合成工艺的确定,在其进行工艺确定期间,就已经与药分部门有了密切的联系。 协助合成部门的工作:帮助确定反应步骤的终点控制、反应产物的纯度监控,所能提供的分析方法可能有薄层色谱、液相色谱或熔点等。 做好自己的准备工作: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查阅有关该药品的各方面信息,比如该药的理化性质(性状、溶解度、熔点、旋光性质、紫外光谱、鉴别方法等)、检查项(一般杂质检查、有关物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和该药物的稳定性等等。 1.2 合成工艺确定期 合成工艺路线打通后,合成部门将会提供试制的三批样品(已确定该药物结构)供分析部门质量研究及稳定性试验用,一般来说,所提供三批样品应该是成熟的工艺条件,以一定规模制备得到样品,此时我们的质量研究工作正式开始。 1.2.1 质量研究工作 理化常数:性状(外观、臭、味)、溶解度、熔点、比旋度、紫外吸收系数鉴别:化学法、色谱法、光谱法 检查:酸碱度、溶液澄清度与颜色、干燥失重或水分、炽灼残渣、重金属、无机盐、无菌、热原或细菌内毒素、有机溶剂残留、有关物质 含量测定:容量法、光谱法、色谱法 1.2.2 质量研究试验顺序安排 1.3 稳定性试验考察期 按照中国药典稳定性研究指导原则规定,我们的稳定性研究包括三大部分—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留样试验。 考察项目:样品性状、有关物质和含量这三项必须考察(对于某些特殊药物可能无法考察有关物质),另外诸如:熔点(若质量标准中规定了熔点检查,或能测出准确熔点且熔点低于250℃的样品,稳定性研究中必须对其检查)、溶液颜色与澄清度(若为供注射用原料,稳定性研究中必须对其检查)、pH值(若 为供注射用原料,稳定性研究中必须对其检查)等项目则根据各药物的性质而具体制定。 上面将原料药分析工作分三大块做了简单讨论,文中所讲的多是实际试验的简单思路和一些注意事项,但对于新药研究这样一个很严肃的工作有很多法定性的规定内容在文中并未详细说明,在《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和《新药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指导原则》中有详细的说明。 2.药物溶解度试验 1.试验溶剂的选择可参考有关文献制定,若无文献一般选择常用的水相溶剂(水、酸、碱溶液)和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乙腈、乙醚、丙酮、氯仿、冰醋酸、DMF、DMSO)。 2.若按照中国药典要求的做法将用去大量的原料和溶剂一般我们都按倍数 减量试验,但在做极易溶解或易溶时因溶剂量较小可适当放大原料量试验。

药物研发流程

通常,从药物研发到普通药品上中须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①研发筛选(R&D Screening),包括市场凋查(Market Survey)与专利调查(Patent Survey);②临床前研究(Preclincal Studies); ③临床阶段(Clinical Phases); ④新药批准上市(New Drug Approval); 整个研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中缺一不可。在药物研究过程中,更多的是依赖精心加上处理过的专业信息。我们应该选择针对性强、质量高、覆盖面大、有权威性的检索工具。另外,信息源的可靠性、获取数据的方便性、检索的效率都是是我们要考虑的首要因素。DIALOG系统具有600多个数据库,其中和制药相关的数据达200个,这些数据库在为制药企业提供各个环节数据和信息的同时,还利用其功能庞大的指令检索系统为企业提供了优秀的信息和情报的解决方案。 1 研发筛选阶段 药物的研究开发途径主要包括:合理药物设计,组合化学技术,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药,仿制安全、有效、市场需要的国外新药,开发新制剂、新剂型、新药用辅料等。在此阶段可选择下列数据库。 1.1 Current Contents (科研近期报道) 该数据库主要提供临床医学,生命科学,工程学,技术与应用科学,农业,生物学与环境科学,物理学,化学与地球科学,社会与行为科学,以及艺术与人类学等方面信息。 1.2 Chemical Abstracts (美国化学文摘) 该数据库主要收载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大分子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理论化学、环境化学、农业化学、化合物和化学物质性质与反应,技术与操作规程,材料,仪器设备,理论与应用等信息。 1.3 Beilstein (贝尔斯坦文摘) 该数据库提供了900多万个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资料和一千多万个化学反应资料以及两千万有机物性质和相关文献,包含可供检索的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相关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详细的药理学和生态学数据在内的最全面的信息资源。收录的资料有分子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制备方法,生物活性,化学反应和参考文献来源,最早的文献可回溯到1771年。其中收录的性质数值资料达3000万条,化学反应超过500万种。 1.4 Biosis Previews (美国生物文摘数据库) 该数据库收录了1969年以来的《生物学文摘》(BA)和《生物学文摘综述、技术报告、会议文献》(BA/RRM)以及BA/RRM 1980年创刊时的前身检索刊物《生物研究索引》(Biobesearch Index)。内容涉及细胞学、动物学、基因学、植物学、微生物学以及相关学科:包括生物化学、生物工程、农业、生态学、食品科学与研究、医学、生物技术、环境研究及药理学等。 1.5 Incidence &- Prevalence (发病率与患病率) 该数据库提供流行病学、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疾病趋势、花费、风险因素、以及疾病分类等信息。 在药物筛选阶段,还应该进行市场调查(Market Survey)和专利调查(Patent Survey)。在市场调查阶段,使用Dialog Newsroom和Dialog Profoud数据库可以获得全球超过10,000种新闻期刊和来自130多个市场研究机构超过20万份市场调研报告。我们也可选择以下数据库资源:①Pharmaco-economics(药物经济学);②SCRIP(World PharmaceuticalNews世界制药新闻)等期刊。③FREEDONIA(Freedonia Market Research)

疫苗、化药研发过程知识讲解

疫苗、化药研发过程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及其治疗特效药 组员:杨娜 20104498 言焕栋 20104479

摘要:疫苗在疾病预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疫苗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近年来,在传统和新型疫苗的制备中,应用先进的分离纯化技术是提高疫苗效力降低副反应的有效手段。综述了我国疫苗制品研发过程、疫苗市场与疫苗生产企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疫苗产业的市场前景与发展方向。 一、研究目的 (一)新型冠状病毒概述 一种类SARS病毒(以下均简称为SSARS)与SARS(非典型性肺炎)病毒属同一家族,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属巢状病毒目,冠状病毒科,主要分为α,β、γ三个属,α,β属仅对哺乳动物致病,γ属主要引起鸟类感染,人类冠状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分泌物或经气溶胶、飞沫传播。也有证据表明可经粪口途径传播。 (二)病例概况 2012年初,一名沙特籍60岁男子在荷兰死亡。 2012年9月,英国卫生防护局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一名在英国就医的卡塔尔男子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实验室检测发现,病人携带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研究人员对比从年初沙特死者肺部组织提取的病毒样本和卡塔尔男子的病毒样本,发现两种病毒相似度达99.5%。 2012年9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给予证实。过去3个月曾在中东发现了一系列患有严重呼吸道疾病的病例,但还没有证据显示这些病例是由新型病毒引起。

2012年9月25日,丹麦发现5名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登塞大学医院院长延斯·彼得·斯蒂森说:“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出了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警告,这种病毒和SARS病毒同属一个家族。为此,我们正在对这5名患者进行病毒测试,预计26日下午可获得测试结果。” (三)研究目的 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为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抗病毒疫苗以及治疗特效药以抑制病毒的传播以及可能造成的类似SARS病毒全球范围内的大疫情。 二、SSARS疫苗研发方案

新药研发基本流程

新药研发基本流程

新药研发基本流程 概述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正在成为发展最活跃的产业,医药研发进展可谓日新月异。鉴于药监局的监管政策在不断更新,从事医药研发的企业和人员越来越多。考虑到从事医药研发的新人的增加,有必要将新药研发的基本流程做一个简单梳理。现代药物的概念除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小分子化合物(如阿司匹林,青蒿素),还包括多肽、蛋白质和抗体,(寡)核苷酸,小分子—抗体复合物,还有疫苗。下面以传统的小分子化合物药为例,就新药(主要以1.1类创新药为例)研发从无到有,到最后上市的基本流程做一个概述。 新药的发现(Drug Discovery) 1.药物作用靶点(target)以及生物标记(biomarker)的选择与确认 早期人们对药物作用靶标认识有限,往往只知道有效,但不知如何起效。比如,百年来,人们知道阿司匹林(aspirin)具有解热、消炎、止痛、抗血栓,甚至抗癌作用。直到1971年,英国人John R. Vane 在《Nature》期刊发文才阐明了Aspirin作用机理为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并于1982荣获Nobel生理和医学奖。现代生物医学

的研究进展,以及人类基因图谱的建立,让人类对疾病的机理了解更加准确,为新药开发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具体的靶标。 2.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的确定 一旦选定了药物作用的靶标,药物化学家(medicinal chemist)首先要找到一个对该靶标有作用的化合物。这个化合物可以来自天然产物(动物、植物、海洋生物);也可以是根据靶标的空间结构,计算机模拟设计、合成的化合物;还可以根据文献报道或以前其它项目的研究发现。比如,某一类化合物具有作用于该靶标的药理活性或副反应等等。治疗勃起障碍的药物Viagra就是由其副作用开发而成。目前我们常用的方法是跟踪国外研发机构对某一靶标的药物开发,以他们的化合物作为先导,希望设计出更优秀的化合物。3.构效关系的研究与活性化合物的筛选 围绕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大量新化合物,通过对所合成化合物活性数据与化合物结构的构效关系分析,进一步有效的指导后续的化合物结构优化和修饰,以期得到活性更好的化合物。 4.候选药物(candidate)的选定 通过构效关系研究,几轮优化所有筛选出来的满足基本生物活性的最优化合物,一般就选作为候选药物,进入开发。此时,从事新药发现的药物化学家工作暂告结束。

1.1类化学药品从研发到上市

1.1类化学药品研究:从研发到上市 1.1类化学药品,指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新药从研发到上市的过程中需进行的工作包括: (1)药物临床前研究(药物的合成工艺、提取方法、理化性质、纯度、剂型选择、处方筛选、制备工艺、检验方法、质量指标、稳定性) (2)药理、毒理、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等 (3)申请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4)进行临床试验(包括生物等效性试验)研究 (5)新药申请、获得新药证书和药品批准文号 (6)药品生产上市,上市后监测 具体需进行的工作如下: 1. 药学研究 包括:合成工艺、剂型选择、处方筛选、结构确证、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稳定性研究等 1.1 原料药的制备研发及生产工艺研究 原料药制备研发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六个阶段:1、确定目标化合物;2、设计合成路线;3、制备目标化合物;4、结构确证;5、工艺优化;6、中试研究和工业化生产。 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研究:包括工艺流程和化学反应式、起始原料和有机溶媒、反应条件(温度、压力、时间、催化剂等)和操作步骤、精制方法、主要理化常数及阶段性的数据积累结果等,并注明投料量和收得率以及工艺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引入的杂质或其他中间产物,及工艺验证。 1.2 制剂处方及工艺研究 应包括起始物料、处方筛选、生产工艺及验证。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1、剂型选择;2、处方研究;3、制剂工艺研究;4、药品包装材料(容器)的选择;5、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

1.3 确证化学结构或组份 根据化合物(药物)的结构特征制订科学、合理、可行的研究方案,制备符合结构确证研究要求的样品,进行有关的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证测试品的结构;该过程主要包括化合物的名称,样品的制备,理化常数的研究,样品的测试及综合解析等;常用的分析测试方法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比旋度、X-射线单晶衍射或/和X-射线粉末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等。 1.4 质量研究 原料药的质量研究应在确证化学结构或组份的基础上进行,一般研究项目包括:性状(外观、色泽、臭、味、结晶性、引湿性等;溶解度;熔点或熔距;旋光度或比旋度;吸收系数等)、鉴别(化学反应法、色谱法和光谱法等)、检查(一般杂质;有关物质,是在生产过程中带入的起始原料、中间体、聚合体、副反应产物,以及贮藏过程中的降解产物等;残留溶剂;晶型;粒度;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溶液的酸碱度;干燥失重和水分;异构体等)和含量测定等几个方面。 药物制剂的质量研究,通常应结合制剂的处方工艺研究进行,质量研究的内容应结合不同剂型的质量要求确定。与原料药相似,制剂的研究项目一般亦包括性状(考察样品的外形和颜色)、鉴别(一般至少采用二种以上不同类的方法,如化学法和HPLC法等)、检查(含量均匀度;溶出度;释放度;杂质;脆碎度;pH值;异常毒性、升压物质、降压物质;残留溶剂等)和含量测定等几个方面。 方法学验证内容,包括方法的专属性、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检测限、定量限、耐用性和系统适用性等。 1.5 建立药品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应当符合《中国药典》现行版的格式,并使用其术语和计量单位。所用试药、试液、缓冲液、滴定液等,应当采用现行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及浓度,有不同的,应详细说明。标准品或对照品,说明其来源、理化常数、纯度、含量及其测定方法和数据。药品标准起草说明应当包括标准中控制项目的选定、方法选择、检查及纯度和限度范围等的制定依据。

药物化学结构修饰和新药开发的途径及优化方法

药物化学结构修饰 定义:药物的化学结构修饰是基于药物原有的基本化学结构,仅对其中某些官能团进行化学修饰,通过修饰可能会改变原有的理化性质,使药物更适合于临床应用的需求。 药物在研究和应用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影响药物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影响药物应用的因素。如药代动力学性质不理想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导致生物利用度低,或由于化学结构的特点引起代谢速度过快或过慢等情况;也会由于药物作用的特异性不高,产生毒副作用;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如化学稳定性差、溶解性能差、有不良的气味或味道、对机体产生刺激性或疼痛等。这就需要对药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修饰,以克服上述缺点,提高药物的活性和增强疗效。 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的目的: 1、提高药物对靶部位的选择性:抗肿瘤药物磷雌酚-己烯雌酚SMZ--N-酰基--谷氨酰衍生物。 3、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用油剂给药睾酮制成前药氟奋乃静。 4、改善药物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大脂溶性。 5、改善药物的溶解性:阿昔洛韦制成前药苯妥英成酯。 6、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选择性、延长半衰期、提高生物利用度。 7、发挥药物配伍作用。 具体地如下: 1 改善药物的吸收性能 改善药物吸收的性能是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关键,而药物的吸收性能与其脂溶性和水溶性有密切的关系,当两者的比例适当时,才有利于吸收。如噻吗洛尔(Timolol)为β受体阻断剂,临床上用于治疗青光眼和降低眼压。由于极性强(pka9.2)和脂溶性差(lgp=-0.04),难于透过角膜,将其结构中的羟基丁酸酯化后,得到丁酰噻吗洛尔,其脂溶性增高(lgp=2.08),制成的滴眼剂透过角膜的能力增加4~6倍,进入眼球后,经酶水解再生成噻吗洛尔而起作用。氨苄西林(Ampicillin)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羟基,极性较强,口服生物利用度 较低,将其羟基制成新戌酰氧甲基酯得到匹氨西林(Pivanpicillin),由于羟基极性基因的酰化,增加了脂溶性,在体内可被定量吸收,酯键在酶催化下水解,产生原药氨苄西林。 2 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新药研发基本流程

新药研发基本流程 概述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正在成为发展最活跃的产业,医药研发进展可谓日新月异。鉴于药监局的监管政策在不断更新,从事医药研发的企业和人员越来越多。考虑到从事医药研发的新人的增加,有必要将新药研发的基本流程做一个简单梳理。现代药物的概念除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小分子化合物(如阿司匹林,青蒿素),还包括多肽、蛋白质和抗体,(寡)核苷酸,小分子—抗体复合物,还有疫苗。下面以传统的小分子化合物药为例,就新药(主要以1.1类创新药为例)研发从无到有,到最后上市的基本流程做一个概述。 新药的发现(Drug Discovery) 1.药物作用靶点(target)以及生物标记(biomarker)的选择与确认 早期人们对药物作用靶标认识有限,往往只知道有效,但不知如何起效。比如,百年来,人们知道阿司匹林(aspirin)具有解热、消炎、止痛、抗血栓,甚至抗癌作用。直到1971年,英国人John R. Vane 在

《Nature》期刊发文才阐明了Aspirin作用机理为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并于1982荣获Nobel生理和医学奖。现代生物医学的研究进展,以及人类基因图谱的建立,让人类对疾病的机理了解更加准确,为新药开发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具体的靶标。 2.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的确定 一旦选定了药物作用的靶标,药物化学家(medicinal chemist)首先要找到一个对该靶标有作用的化合物。这个化合物可以来自天然产物(动物、植物、海洋生物);也可以是根据靶标的空间结构,计算机模拟设计、合成的化合物;还可以根据文献报道或以前其它项目的研究发现。比如,某一类化合物具有作用于该靶标的药理活性或副反应等等。治疗勃起障碍的药物Viagra就是由其副作用开发而成。目前我们常用的方法是跟踪国外研发机构对某一靶标的药物开发,以他们的化合物作为先导,希望设计出更优秀的化合物。 3.构效关系的研究与活性化合物的筛选 围绕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大量新化合物,通过对所合成化合物活性数据与化合物结构的构效关系分析,进一步有效的指导后续的化合物结构优化和修饰,以期得到活性更好的化合物。 4.候选药物(candidate)的选定 通过构效关系研究,几轮优化所有筛选出来的满足基本生物活性的最优化合物,一般就选作为候选药物,进入开发。此时,从事新药发现的药物化学家工作暂告结束。

1.1类化学药品从研发到上市

1.1类化学药品从研发到上市

1.1类化学药品研究:从研发到上市 1.1类化学药品,指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 制剂。新药从研发到上市的过程中需进行的工作包括: (1)药物临床前研究(药物的合成工艺、提取方法、理化性质、纯度、剂型选择、处方筛选、制备工艺、检验方法、质量指标、稳定性)(2)药理、毒理、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等(3)申请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4)进行临床试验(包括生物等效性试验)研究 (5)新药申请、获得新药证书和药品批准文号(6)药品生产上市,上市后监测 具体需进行的工作如下: 1. 药学研究 包括:合成工艺、剂型选择、处方筛选、结构确证、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稳定性研究等

1.1 原料药的制备研发及生产工艺研究 原料药制备研发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六个阶段:1、确定目标化合物;2、设计合成路线;3、制备目标化合物;4、结构确证;5、工艺优化;6、中试研究和工业化生产。 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研究:包括工艺流程和化学反应式、起始原料和有机溶媒、反应条件(温度、压力、时间、催化剂等)和操作步骤、精制方法、主要理化常数及阶段性的数据积累结果等,并注明投料量和收得率以及工艺过程中可能产生或 引入的杂质或其他中间产物,及工艺验证。 1.2 制剂处方及工艺研究 应包括起始物料、处方筛选、生产工艺及验证。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1、剂型选择;2、处方研究;3、制剂工艺研究;4、药品包装材料(容器)的选择;5、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 1.3 确证化学结构或组份 根据化合物(药物)的结构特征制订科学、合理、

仿制药研发流程-经典

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 一、综述 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二的规定,仿制药即是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该类药物国内已批准生产或上市销售,经过国内外广泛使用,其安全性、有效性已经得到较充分证实。 如今的新法规对仿制药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以下几点: 1、规范对被仿制药品的选择原则,即参比制剂的选择问题。 2、增加批准前生产现场的检查。 3、按照CTD格式要求提供申报资料,使申报规范,统一。 4、强调了对比研究,是判断两者质量是否一致的重要方法之一。 5、强化了工艺验证,目的是确保大生产时能始终如一地按照申报工艺生产出质量恒定的产品。 6、提出了晶型的要求,晶型的不同,溶解度和稳定性不同。 分析上述新要求和参考指导原则,从而得出结论: 仿制药研发的目的是做到规模化生产,强调本地化,以实现“替代性”。要求是做到“同”。方法为对比研究。 1.安全性“同”: 对于安全性,口服固体制剂控制的主要为有关物质,而液体制剂除控制有关物质外,还需对防腐剂、氧化剂等对人体有影响的物质进行控制。因此,必须要将防腐剂含量测定定入质量标准。 研究的内容:静态上应包括杂质谱的对比,单个杂质的对比,杂质总量的对比。动态上的对比为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的对比,即稳定性对比研究。 2.有效性“同”: 对于口服固体制剂,口服混悬剂(包括干混悬剂),溶出曲线是主要的控制指标[1];对于口服溶液剂,防腐剂、矫味剂、氧化剂、增溶剂及稳定剂的选用非常重要,控制点为口感、渗透压、PH及有无絮凝现象;对于局部用制剂(如鼻喷雾剂),粒度分布、渗透压及黏度是主要控制指标。 研究的内容:分别进行溶出曲线对比;粒度分布对比;渗透压及黏度对比。 3.晶型: 晶型的不同,药物的溶解度及稳定性有可能不相同,从而导致生物利用度不尽相同。而某个药物的晶型,文献资料很少;制剂中原料的晶型测定有一定的难度;在做成制剂的过程中,又不能保证晶型不产生变化。 但是,鉴于仿制药研究的特点,溶解度方面可通过溶出曲线对比来说明;稳定性方面可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和加速试验的对比来说明。 二、仿制药研发项目汇总(从立项到申报,时间为10—12个月)

新药研发流程

螆药物从最初的实验室研究到最终摆放到药柜销售平均需要花费12年的时间。进行临床前试验的5000种化合物中只有5种能进入到后续的临床试验,而仅其中的1种化合物可以得到最终的上市批准。 蒄总的来说新药的研发分为两个阶段:研究和开发。这两个阶段是相继发生有互相联系的。区分两个阶段的标志是候选药物的确定,即在确定候选药物之前为研究阶段,确定之后的工作为开发阶段。所谓候选药物是指拟进行系统的临床前试验并进入临床研究的活性化合物。 莁研究阶段包括四个重要环节,即靶标的确定,模型的建立,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肇一、靶标的确立确定治疗的疾病目标和作用的环节和靶标,是创制新药的出发点,也是以后施行的各种操作的依据。药物的靶标包括酶、受体、离子通道等。作用于不同的靶标的药物在全部药物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以2000年为例,在全世界药物的销售总额中,酶抑制剂占32.4%,转运蛋白抑制剂占16.0%,受体激动剂占9.1%,受体拮抗剂占10.7%,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药物占9.1%等等。目前,较

为新兴的确认靶标的技术主要有两个。一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建立转基因动物模型或进行基因敲除以验证与特定代谢途径相关或表型的靶标。这种技术的缺陷在于,不能完全消除由敲除所带来的其他效应(例如因代偿机制的启动而导致的表型的改变等)。二是利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通过抑制特定的信使RNA对蛋白质的翻译来确认新的靶标。例如嵌入小核核糖核酸(snRNA)控制基因的表达,对确证靶标有重要作用。 膆二、模型的确立靶标选定以后,要建立生物学模型,以筛选和评价化合物的活性。通常要制订出筛选标准,如果化合物符合这些标准,则研究项目继续进行;若未能满足标准,则应尽早结束研究。一般试验模型标准大致上有:化合物体外实验的活性强度;动物模型是否能反映人体相应的疾病状态;药物的剂量(浓度)——效应关系,等等。可定量重复的体外模型是评价化合物活性的前提。近几年来,为了规避药物开发的后期风险,一般同时进行药物的药代动力模型评价(ADME评价)、药物稳定性试验等。 羁三、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新药研制的第三步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所谓先导化合物(leading compound),也称新化学实体(new chemical entity,NCE),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或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因为目前的知识还不足以渊博到以足够的受体机制指导药物设计以使药物的合成不必使用预先已知的模型,所以,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一方面有赖于以上两步所确定的受体

药物研发过程全解

史上最全药物研发过程全解 我们身边常用的药物多少岁了? 青霉素:1941年,76岁;病毒灵:1960年,57岁,而最常备的感冒药阿司匹林于1898年上市,至今已有119年的历史了。这些老牌药物在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为何依然活跃于每个人的生活中? 药物研发之路有多难,看一看就知道了。(此处,小编回想到无数个泡在实验室的日日夜夜,已经哭晕在厕所) 一、结构筛选 结构筛选是新药研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决定着项目的生死存亡。 1.药物靶点的确认 这个是所有工作的开始。只有确定了靶点,后续所有的工作才有展开的依据。确定靶标和靶标分析需要基于治疗的疾病,做大量的文献调研和生物信息分析,从基因序列到晶体结构,从基因组学到蛋白质组学。这一阶段整理的信息特别重要,将直接影响和指导新药研发的全流程。陶素生化可提供涵盖大部分已知通路和靶点的筛选工具库,助力药物靶点的确认,最受客户欢迎的工具筛选库包括激酶库,GPCR库等,通过这些工具小分子的对靶点活性和功能筛选,鉴定,可以大大加快靶点确认工作的进程。 当科学家发现某个家族或某类蛋白中的一个/几个蛋白对其感兴趣的生物现象的发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会用各类相关的小分子抑制剂,逐个打断其中的蛋白,观察是哪个蛋白的打断对该生物现象的 发生有明显的影响,从而确认其所感兴趣的哪个/些蛋白。 例如:科学家发现Rheb通过X蛋白调控自噬的发生。同时,通过研究发现蛋白是一个激酶。此时,科学家便可以用激酶的库进行筛选。通过筛选便可以简单确定X蛋白是哪个/类激酶。后续,通过RNA 干扰等基因水平的技术进一步确认X蛋白的作用等。

2.Hit的发现与获得 发现苗头化合物(hit),hit是指对待特定靶标或作用环节具有初步活性的化合物。发现hit的主要途径包括随机筛选的方法和理性设计的方法,理性设计的方法主要基于受体或配体结构和机制的分子设计。人工进行分子设计是一项复杂艰难,费时又烧钱的庞大工程。药物研发工作者很多时候采用虚拟筛选的方式获得hi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