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大学生为何如此热衷于考公务员
公务员成为大学生首选职业的理由
公务员成为大学生首选职业的理由
一年一度的河北省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再度拉开阵势,又有千军万马义无反顾地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其壮观程度年甚一年。
那么,公务员吸引力为何这么大?除了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外,还列出了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6大理由。
1、做公务员,福利好,有保障。
保险、公积金和各种补贴为主的福利相对于其他行业、职业来说,是比较高的。
2、做公务员,工作比较稳定。
3、做公务员,可以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
在公务员的很多工作中,要与其他部门、其他行业的人打交道,所以,做公务员可以建立比较广的一个关系网。
4、做公务员,可以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与政治追求。
作为有理想、有志向、有能力的青年学生,进入公务员队伍,可以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追求。
5、参加公务员考试,对自己参加别的职业的招聘有帮助。
现在很多单位招聘时,例如国企、银行招员工,高校招行政人员,甚至有些外企,都会询问应聘人员是否参加过国家或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是否进入过笔试。
因为这些负责招聘人员相信公务员考试是能区分、鉴别出人才的,所以参加公务员考试,对自己在其他行业的应聘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公务员热现象
大学生公务员热现象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大学生公务员热”就像一阵风,呼呼地刮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
我记得有一回,我去参加一个大学的校园招聘会,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
好多招聘摊位前门可罗雀,但公务员招聘的那块儿,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咱就说,为啥现在的大学生都对公务员这么热衷呢?我琢磨了一下,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啊,工作稳定这一点,那可太吸引人了。
你想想,现在社会变化多快呀,好多企业今天还红红火火,明天可能就关门大吉了。
但公务员不一样,只要你老老实实干活,不犯啥大错,基本不用担心丢饭碗。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小李,毕业后进了一家私企,整天提心吊胆,生怕业绩不好被炒鱿鱼。
后来他下定决心考公务员,成功上岸后,那叫一个踏实,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再有就是福利待遇不错。
虽说公务员的工资不是那种高得吓人的,但该有的都有。
五险一金足额缴纳,节假日福利也不含糊。
而且,工作时间相对规律,加班也没那么频繁,能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享受生活。
我邻居家的小王,之前在一家互联网公司,996 是家常便饭,身体都快熬垮了。
后来考上公务员,作息正常了,身体也好了起来。
还有社会地位这一块。
在咱老百姓眼里,公务员那可是为人民服务的,说出去有面子。
家里要是有个孩子是公务员,父母在亲戚朋友面前都能挺直腰板。
我有次参加同学聚会,大家聊起工作,当公务员的那几位明显感觉更受大家尊重。
不过呢,这大学生公务员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比如说,大家都挤破头去考公务员,其他行业的人才就少了。
而且,有些人可能并不是真的适合这份工作,只是跟风去考,考上了也干得不太顺心。
我觉得吧,大学生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还是得冷静思考,别盲目跟风。
公务员是不错,但也不是唯一的出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才能真正干出一番事业来。
就像我表弟,当初也跟着大家一起考公务员,考了几次没考上,后来发现自己对编程特别感兴趣,现在在一家科技公司干得风生水起,开心得很。
大学生公务员热现象
大学生公务员热现象在如今的社会中,“大学生公务员热”可谓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现象。
咱就说,好多大学生一毕业,就瞄准了公务员这个“香饽饽”。
我就认识一个学计算机的小伙子小李,大学毕业那会,周围同学有的去了互联网大厂,有的自己创业,可他一门心思就想考公务员。
我问他为啥呀?他跟我掰着手指头数:“工作稳定,不用担心失业;福利待遇好,医保、社保啥的都有保障;社会地位也不错,家里人说出去脸上有光。
”我听着他这一条条理由,心里也琢磨着,确实有点道理。
咱们仔细想想,为啥会出现这种大学生公务员热的情况呢?一方面,现在的就业市场竞争那叫一个激烈。
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那么多,好的工作岗位却有限。
好多企业工作压力大,加班是常事,还可能面临着随时被裁员的风险。
相比之下,公务员的工作环境相对稳定,按部就班,只要你认真工作,不犯大错误,基本上能一直在岗位上干下去。
这对于那些求安稳的大学生来说,吸引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另一方面,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在很多地方都算是不错的。
工资按时发放,各种补贴也不少。
就拿住房公积金来说,能帮着在买房的时候减轻不少负担。
而且,逢年过节的福利也都有,时不时还会组织一些活动,丰富一下业余生活。
再说说社会观念。
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里,觉得公务员是个“铁饭碗”,是个有面子的工作。
家里要是出了个公务员,亲戚朋友都高看一眼。
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的选择。
不过,这大学生都一股脑儿地去考公务员,也不是啥都好。
比如说,大家都去考公务员了,其他行业的人才可能就会相对短缺。
而且,有些人可能根本就不适合公务员的工作,只是随大流去考,结果考上了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不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嘛。
就像前面提到的小李,他为了考公务员,那可是下了大功夫。
每天早早起来背书,晚上做题做到十一二点。
报了各种培训班,花了不少钱。
最后终于考上了,刚开始还挺高兴,可干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工作内容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每天处理各种繁琐的事务,觉得有点枯燥。
大学生公务员热现象
大学生公务员热现象近年来,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热情持续高涨,“公务员热”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
在每年的公务员招录考试中,都能看到众多应届毕业生投身其中,竞争激烈。
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就业压力是促使大学生选择报考公务员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公务员职位因其相对稳定的工作性质和良好的福利待遇,成为了许多大学生眼中的“香饽饽”。
相较于在企业中面临的业绩压力、可能的裁员风险等,公务员工作通常具有更明确的工作时间和较少的工作不确定性,能够给人带来一定的安全感。
其次,社会观念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在传统观念中,公务员被视为一种有地位、有面子的职业。
家长们往往希望孩子能够拥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公务员自然成为了他们心中的理想选择。
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使得他们更倾向于报考公务员。
再者,公务员职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公务员系统提供了较为完善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机制,只要努力工作,就有机会获得晋升和发展。
而且,公务员能够参与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个人价值,这种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也是吸引大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大学生公务员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过度的竞争导致了人才资源的浪费。
许多大学生为了备考公务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放弃了其他可能的职业发展机会。
而最终能够成功上岸的只是少数,这意味着大部分人的投入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另一方面,公务员队伍中涌入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可能会导致职业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单一化。
一些需要创新和多元化思维的岗位,可能因为缺乏具有相关行业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受到影响。
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盲目跟风报考公务员并非明智之举。
在做出职业选择之前,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
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稳定和安逸而选择公务员,可能在工作中难以获得真正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浅析大学生“考公热”
浅析大学生“考公热”之由【摘要】近年来大学生考公务员的热情不断升温,虽然为政府吸收了优秀人才,但也存在着盲目跟风及人岗不匹配的现象。
这种趋势也正在走向狂热和畸形,文章就对此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考公热;原因一、历史因素我国的传统“学而优则仕”仍然统治着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每个大学生更是都有着一个“当官梦”。
而现代中国能让大学生走上仕途最简捷的办法就非考公务员莫属了。
换句话说国家社会垂直流动的渠道缩窄,阶层之间尤其弱势阶层向强势阶层之间流动的途径非常稀少。
想转向更高层级的职业,除了参加相对公平的公务员考试,没有太多其他选择。
25%的大学生选择“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是他们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整个社会深思我们的价值观导向是否正确,是否真正做到了对传统文化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二、社会因素(1)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
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但市场需求量却没有相应增多甚至一年比一年少,一年比一年要求高。
为此,大学生在就业上面临着严峻形势,在这种背景下,公务员无疑让大学生看到了轻松就业的希望。
(2)大学生对公务员性质、工作内容和上升渠道不了解。
在我们的调查中,15%的同学认为“公务员工作轻松有节假日”是他们想考公务员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存在这极大的一个误区。
不少公务员在工作中压力不小,精神压力不容忽视。
我们还发现很多大学生想考公务员是觉得工作没有竞争压力、权力大还有很多钱赚等。
其实在公务员群体里除了有决策权和执行权的领导,还有许多基层公务员,他们工作不轻松,工资并不高,手上也没有什么权力,这些公务员是大多数。
必须认识到在中国众多的公务员中,占绝大多数还是那些工作在一线,职务低,工资少,手中无权,而只会做实事的基层公务员。
他们是公务员中的最低层,也是中国公务员的主体。
他们是社会矛盾的直接面对者,也是民众发泄不满与怨气的直接对象。
他们当中除了极少数可以进一步升迁外,绝大部分也许一辈子都打转在低级职位上。
大学生_公务员考试热_的原因分析 - 副本
大学生“公务员考试热”的原因分析郭严冰(青岛市团校,山东青岛 266071) 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出现了“公务员考试热”。
公务员考试的热度超过高考成为“天下第一考”,而参加“天下第一考”的占很大的比重是应届大学毕业生。
虽然中央国家机关和一些地方开始加大要求基层工作经验的岗位的比重,但仍可以看出参加公考的大部分是大学生。
这种炙手可热的公考热现象为什么会在大学生中出现,又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
一、教育制度因素近几年来,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发展过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就显得逊色一些。
很多专科院校升格成为本科院校,一些本科院校为提升学校层次,极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而且连年扩招,研究生、本科生的入学数量连年增加。
在这种培养体制下,一是综合性人才的比重大于应用性人才,二是很多本身应该成为研究型人才的研究生质量较低,来和本科生抢饭碗。
我国目前出现普遍性的就业压力,大量的研究生、本科生出现就业困难。
再加上我们目前公务员考试当中大多要求应试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于是这样一种体制下产生的研究生、本科生就很容易成为公考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高考”和“公考”分居大学教育的入口和出口,当入口开始不是很紧张的时候,出口就显得紧张起来。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一方面来自于公考自身的吸引力,一方面也来自于这一部分学生就业渠道不顺畅。
专科高职学生学历层次低,就业期望值也低,再加上其本身所受教育就是实用性的,就业就显得相对顺利一些。
本科教育和一部分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综合性人才培养,越综合反而失去了特色,就业竞争中优势不明显,于是就只能发挥考试优势,再次去挤这个独木桥。
说到底就是就业期望值较高的研究生、本科生的就业遇到了一定的困难,造成了人才的相对过剩。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应该加大高等职业教育的力度,加强对于本科院校的审查评估力度,没有办学特色的、优势不明显的可以试点转为高等职业学院。
加大对职业教育办学的支持力度,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职业教育学生,更好投入到社会生产。
高校热潮大学生争相报考公务员
高校热潮大学生争相报考公务员高校热潮:大学生争相报考公务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公务员考试,这种现象在高校之间引起了一股热潮。
大学生追逐公务员岗位的背后,是什么原因驱使着他们呢?一方面,公务员职位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作为国家公务机关的一员,公务员承担着推进国家发展和服务人民的重要职责,受到广泛关注和尊敬。
此外,公务员岗位福利优厚,具有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再加上一些特殊的福利政策,如住房补贴和退休金等,这些都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就业选择。
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而言,报考公务员也成为了一种保障就业的途径。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考研、就业创业等选择虽然也是大学生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职位数量有限和竞争压力大,公务员考试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就业选择。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学生们争相报考公务员。
然而,这种热潮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公务员竞争激烈,考试难度较大。
公务员招录一般包括笔试、面试和体检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
考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除了需要全面掌握很多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综合能力。
其次,公务员的职业发展路径相对较为固化。
一旦成为公务员,晋升的机会有限。
虽然每个行业都存在职业晋升的限制和竞争,但公务员的升迁路径更为规定和刚性,进一步提高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此外,公务员的岗位稳定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虽然公务员在一段时间内享有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但是伴随着政府改革的推进,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开始实行岗位绩效考核和优胜劣汰机制,不合格的公务员也可能面临被辞退的风险。
综上所述,尽管大学生纷纷报考公务员存在着一定的原因和动机,但仍然需要冷静思考和理性选择。
无论选择何种职业或行业,关键在于个人的兴趣和能力,且需明确就业的目标和前景。
此外,多元化的就业道路也需要被提倡和鼓励,以促进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多元就业机会的拓展。
关于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现象的分析与思考摘要:近几年,大学生热衷参加公务员考试,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非常火热。
这种“热现象”持续升温,必有其存在的原因。
本文主要就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来解读这种“热现象”,从而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公务员;报考热近几年,我国的报考公务员现象是一个热门话题,公务员的录取比例虽逐年递减,但报考人数却未见减少,并且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参与其中。
据已发布招录公告的23 个省区市的数据显示,2014 年公务员报考情况,虽然有16 省份报名人数略有下降,但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注册考生仍有30.05 万人,初审通过的人数达26.08 万人,报考竞争最激烈岗位比为982:1。
对如此热门的考试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好与坏,而是需要深入调查了解,理性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高校大学生选择公务员考试的原因分析1、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思想的遗留中国有着5000 年的封建礼教文化传统,虽然新中国成立后也有着很大的改变,特别是经历了改革开放,大家思想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社会上仍有一大部分民众有着强烈的“官本位”思想。
现实中,一个拥有身价千万的中小企业老板,面对一个政府官员(某局主管科长)仍然需要十分恭敬,甚至点头哈腰。
另外,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近十年来,公务员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很多人认为公务员权力大、地位高、影响深,还偶有出现非公务员不娶或不嫁的现象,这些都是“官本位”的思想造成。
2、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好中国当前最稳定的职业,当属公务员。
虽然各级机关部委也有明显的考核制度,如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予以辞退。
但是以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考核不称职的机关公务员真正又有几个?即使第一年真出现了不称职的情况,为了保住饭碗也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称职,除非自己想离开或者违法,不然不会有公务员被辞退的现象出现。
同时,各级机关公务员工资福利待遇确实比较高,是一般行业从业者比较羡慕的职业。
浅谈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现象
浅谈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现象当今,公务员考试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国考”,20xx年的报名人数已突破200万,而且其报名趋势仍是有增无减。
也难怪有人如此形容公务员考试:如果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公务员考试便是万人争过钢丝。
对于我这样一名刚从羞涩大一生活中走出来的学生,对于公务员考试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面。
只是知道公务员考试竞争异常激烈,不过一旦通过,那么便拥有了一个铁饭碗,无需在人海茫茫的人才市场天天奔波不已。
然而这几天我突然发现报考公务员的大学生十分的多,而且我了解到近几年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热情有增无减,在加上自己进入大二以来,对自己未来的路的走向考虑的比较多。
所以,大学生热衷于报考公务员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
首先,我认为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大学生青睐报考公务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是因为公务员工作的稳定性和较高的待遇以及其不错的地位。
只要通过了考试成为国家公务员,那么你的工作便永远有了安排,就算你不选择留在国家机关工作也是停薪而留职的。
在加上如今我国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每年的就业竞争十分激烈,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也十分大。
所以,在这种就业压力、生存压力以及家庭压力的多重压力下,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选择投入公务员考试大军中。
二是现在的公务员招聘制度日趋科学公平,也确实值得大学生一试。
其次,我认为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还折射出不少大学生的心理现状。
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状况不理想,使得大学生在在本科读完后偏向考公务员这样稳定的职位,这也反映出许多大学生在心理上对自己的就业逐渐丧失了信心。
从而我国大学生每年毕业后选择直接创业的人数始终不是很多。
再者,从自身方面来讲,我是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希望将来能从事律师职业,或是进入公司当法律顾问。
但是同时,我出于对当今公务员职位热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考虑,我也会在在校期间准备考公务员,做好双重准备。
今日的公务员考试热谈引起了我上述的思考,虽实乃浅谈,但是也对当今公务员考试和职位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对公考热的看法
对公考热的看法:一、造成公考热的原因:(一)就业形势严峻使公务员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把考公务员作为除了考研究生、出国留学、挤招聘会外的另一条择业出路。
(二)公务员这个职业本身具有吸引力。
福利好、工作稳定、保障高的公务员职业因此而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三)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有很多应试者并不认为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具有奉献精神,必须勤政廉政,他们把公务员看成权利和地位的象征,看成积累社会资本的砝码。
二、看法:(一)优点:使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聚集到政府部门,这将为政府部门注入新鲜血液。
随着政府只能的转变,需要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执政水平高的公务员队伍。
公务员考试优中选优,才能担当起管理好国家的重任。
(二)缺点:1、大批的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产生就业的反示范效应。
我国正处在就业竞争激烈阶段,公务员职位的数量远比求职的毕业生数量少,过热的公共职位竞争加重了就业者的心理压力和就业的成本投资。
浪费社会资源,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如新生劳动力的失业问题,进而导致社会稳定问题。
2、全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优秀人才,如果优秀人才过于集中在政府部门,说明国家机关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过大,不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人才流动到企业、科研机构等第一线单位,可能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3、大量报考会导致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成本和公共开支剧增。
对于公共部门来说,工作岗位的增加会导致行政成本开支的无限制扩大,导致社会财富的消耗。
而且,职位增多导致各部门互相掣肘乃至行政效率低下,影响政府实际工作的正常运转。
大学生如何做好职业规划:一、认识自我,了解社会。
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干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干什么”等问题。
二、确立目标,规划未来。
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前提下,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实现目标的优劣势。
论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
论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报考公务员已经成为当今的一种流行趋势,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报考,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居多。
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北京考区一共有11万4千多名考生,由此可见,全国报考人数将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
那么报考公务员如此受追捧是为什么呢?通过媒体对这一现象的报道以及对身边人的调查了解,我认为报考公务员热有如下几点原因:首先是当前的就业压力太大,在世界上很多国家,许多有能力、有追求的优秀人才,往往把企业经营、金融保险、社会服务货非政府组织作为事业的首选。
而中国的情形则恰恰相反,这说明我国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还很低,为公民营造的就业环境和创业氛围还远远不够。
另外我国近年来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所做的工作,客观上说,并没有从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基层工作本身的吸引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产业结构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仅为40%,而服务业是容纳大学生最多的产业,这导致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欠缺,只有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到农村基层。
可遗憾的是,在许多地方,基层工作的内涵并没有提升,大学生们就是到了基层,心中想着的却是以基层的经历去报考公务员,离开基层。
如今“公平、公正、公开”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更是吸引了众多人报考公务员。
因为公务员考试作为一种选拔政府工作人员的制度,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更加具有广阔的竞争环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杜绝了某种“暗箱操作”似的录用规则,这为那些有能力但屡遭妒忌排挤的人提供了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
特别是对于那些高校毕业生而言,这种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更加坚定了他们报考的决心。
作为一名大二的在校大学生,我对于那些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没有太多的切身体会,但是却屡屡听到学姐学长们对此无奈的抱怨。
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总喜欢挑肥拣瘦,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薪水的要求过高。
难得找到工作,上岗后,又被领导和老职工以一副资深者的姿态不断地批评教育。
怎样看待大学生“公考热”现象
怎样看待大学生“公考热”现象11月25日,国家公务员考试现场拥挤的人群,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今年参加公考的人数达到112万,录用比53:1。
一些热门岗位,数千人同时报考的壮观景象有增无减。
公务员热持续升温,离不开大学扩招、毕业人数增加这个客观基础,也与人们心目中公务员的高“含金量”紧密相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的择业观念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社会上“官本位”思想基础依然深厚,“学而优则仕”观念依然盛行,考进体制内、成为公务员无疑是跻身仕途最基本的起点。
与此同时,对体制外就业来说,高房价制造出的“蜗居”、“蚁族”,外企、民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随时可能带来的“裁员”、“减薪”等行为,都是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而公务员外表光鲜、稳定性强,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自然具有无法抵挡的巨大吸引力。
辛辛苦苦几十年,不如体制内分套房。
近些年来,在经济多年持续高增长的背景下,老百姓生活的安全感并未与收入同步增长。
恰恰相反,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种种因素,担心收入下降、担心丢掉工作、担心养老生病等焦虑心理,在人群当中十分普遍。
越来越多大学生不仅热衷考公务员,他们在选择其他职业时,也普遍更加注重工作的福利待遇,而对自己的专业、能力、爱好与工作的匹配性,以及工作强度、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其他软要素,关注度都在不断下降。
毋庸讳言,随着各级政府与公共部门的功能完善、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客观上增加了用人需求,增加了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优秀人才愿意当公务员,对于改善公务员队伍的人才结构,提升工作质量,肯定有积极作用。
但是,许多公务员岗位不一定能充分施展个人才华。
如果社会人群特别是大学生群体都想当公务员,如果社会普遍认为只有跻身机关才有最好的就业出路,这是必须要改变的。
大学生爱考公务员,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务员是“铁饭碗”。
破除公务员“职业崇拜”,首先要打破“铁饭碗”、破除“终身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通过推广聘任制等用人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务员退出机制,彻底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状况。
大学生公务员热现象
大学生公务员热现象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公务员热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现象。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毕业之际,将报考公务员作为自己的首要选择,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大学生的职业观念转变。
为什么公务员这个职业对大学生有着如此大的吸引力呢?首先,公务员工作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不稳定的当下,一份稳定的工作意味着生活有保障,不必时刻担心失业的风险。
公务员通常按照国家规定享受较为完善的福利待遇,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这些福利能够为个人和家庭提供坚实的后盾。
其次,社会地位较高也是吸引大学生的一个方面。
公务员作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代表着政府的形象,行使着公共权力,在社会中往往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
这种社会地位的认同,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再者,公务员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好。
政府机关一般具有规范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工作压力相对较小,工作时间也较为规律。
相比一些在企业中高强度、长时间工作的岗位,公务员的工作节奏更能让人保持较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然而,大学生公务员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大量大学生涌入公务员队伍,导致竞争异常激烈。
为了能够成功上岸,许多大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考,甚至放弃了其他可能的职业发展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并非出于对公共服务的热爱和对工作内容的兴趣,而是仅仅看重其稳定和待遇,这可能会影响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积极性。
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盲目跟风报考公务员也未必是明智之举。
每个人的性格、能力和兴趣都不同,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在选择职业时,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的特长和职业规划,而不是仅仅因为热门就盲目追随。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公务员热也反映出了其他行业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比如,一些企业可能在福利待遇、职业发展空间、工作稳定性等方面无法与公务员岗位相比,这就需要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改善就业环境,提供更多有吸引力的就业机会。
浅析大学生择业中的公务员热
浅析大学生择业中的公务员热金融学院08级金融学三班程磊20080314346内容提要:自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J下式实施以来,公务员报考热~浪高过一浪,而在报考人数中,大学应届毕业生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名副其实的成为“中国第一考”的主力军。
大学生公务员报考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本身具有多重含义,它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社会存在的问题,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测和评估社会现状的坐标。
本文从本质上、根源上探析当前的大学生公务员热现象,使人们能够更深刻的了解这一社会现象的形成,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公务员正文:一、大学生择业中公务员热现象的表现如今,在大学校园里,“你报考公务员了吗?"成为非常时髦的问候语,“行测"(行政能力测验)、“申论’’也成为校园最惹眼的热门词。
由于公务员考录打破了身份、户籍、地域、专业等多方面的限制,降低了报考门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其中大多数是应届毕业生。
据了解,对于现在的许多大学生而言,参加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他们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而且如同流行多年的“考研一族"、“考托一族"一样,他们甚至有了自己独特的称谓——“考碗一族"。
自从1994年我国正式建立公务员考录制度以来,公务员考试就逐渐升温,报考人数逐年增加。
近几年,公务员报考热更是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各地报名情况异常火爆。
其火爆程度已经超过其他现行考试,俨然成为“中国第一考”。
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国家公务员报考的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招收8400人,有31万人报考,录取比例为37.3:1;2006年招收10282人,有50万人报考,录取比例为48.6:1;2007年招收12724人,有53.6万人报考,录取比例为42.1:1;2008年,全国共有64万人参加考试,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近1.4万个招录职位相比,2008年录取比例约达46:1;2009年参加考试人数约为77.5万,比2008年度参加考试的人多了13万多人,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公务员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公务员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公务员热是指大学生或社会人士普遍热衷于报考公务员考试并争相进入公务员队伍的现象。
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稳定的工作与待遇。
公务员工作稳定,福利待遇相对较高,包括有保障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金等福利待遇,并且晋升途径相对透明,容易获得晋升机会,因此许多人希望通过考取公务员的方式来获得稳定的工作和优厚的待遇。
第二,相对较低的工作风险。
与其他行业相比,公务员的工作风险较低,工作压力也相对较小,不需要经常加班,较少面临裁员等风险,因此许多人希望通过考取公务员的方式来获得相对轻松稳定的工作环境。
社会地位的提升。
在中国,公务员被认为是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与政府、公共机构紧密相关,能够在社会上获得较高的声望,因此许多人希望通过考取公务员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针对公务员热的现象,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提高非公务员就业的吸引力。
为了减少对公务员职位的竞争,应该加大非公务员就业岗位的创造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吸引更多毕业生就业从事其他行业。
要提高非公务员就业岗位的待遇和发展前景,使其与公务员职位在工资待遇、晋升机制等方面有一定的竞争性。
加强公务员招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公务员招录应该公开、公正、透明,减少人为干预,提高招录过程的公正性,确保招录的公务员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要加强考试监督,防止作弊等违规行为,维护招录的公正性和招录制度的权威性。
加强公务员队伍的管理和培训。
公务员队伍的管理和培训是保证公务员队伍质量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要加强对公务员的考核和绩效评估,对不称职的公务员进行处罚或调整,并及时发现和补充不足的人才。
要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和工作需求的变化。
加强宣传和引导,树立多元就业观念。
政府和媒体应该加强宣传,向社会广泛宣传非公务员就业的优势和机会,引导大学生和社会人士树立多元就业观念,认识到公务员职位并不是唯一的就业选择,促使他们积极探索和尝试其他就业途径。
年轻人为何热衷考公务员
年轻人为何热衷考公务员作者:郎朗来源:《时代邮刊·上半月》2019年第12期自2009年算起,“国考”已经连续11年报名在百万人以上。
公考热,不是个新话题,却每年都会引来社会讨论。
“铁饭碗”“体制内”“想当官”……舆论对于公考热的解读似乎难逃这些刻板印象。
然而,聚焦到个体,那些走上公考之路的年轻人,他们或是为了让自己的毕业求职多一次机会,或是对自己的人生和职业有了新的规划或者企盼,总之,他们希望在一场平等的竞争中,为自己奋力一搏。
今年4月,张珂然第四次参加公务员省考招录,然而她再次败北,距离录取分数线只差0.5分。
她心灰意冷,在床上躺了7天,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又没有考上。
切断了和外界的联系,张珂然仿佛从人间蒸发了。
她的崩溃可以理解,毕竟从2015年大学毕业到现在,全部生活都围绕着公考进行,成为公务员甚至成了她的梦想。
作为独生女,她不想离家太远,公务员的“稳定”和“有保障”,最能给予她安全感。
26岁了,单身的张珂然也为以后结婚成家做打算,在家乡一个有编制的公职身份,甚至还是谈婚论嫁时重要的筹码。
“虽然不会大富大贵,但是公务员的收入可以保障我的基本生活。
”她说。
4年的公考征途,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从大四做出公考的决定开始,爷爷就是张珂然最坚定的支持者,毕竟公务员有比较体面的社会地位,在老家人眼里,公职人员是吃“皇粮”的,旱涝保收。
公平,是张珂然选择公务员之路的又一重要理由。
毕业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张珂然深深觉得,就业压力太大了,而公务员队伍越来越规范,选拔方式也较为公平,对她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为了准备第四次考试,家里花了3万多元送她参加了53天的封闭式培训班。
妈妈说:“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还考不上的话就别再考了!”带着压力,从每天早上8点半到晚上11点,张珂然不敢有一丝松懈。
经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高度紧张的备考复习之后,依然没有换来理想的结果,她接受不了。
但她还是不甘心,计划参加第五次公务员考试。
大学生就业缘何青睐公务员
大学生就业缘何青睐公务员作者:阙明坤来源:《教育》2012年第35期一年一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最近,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落下帷幕,参加公考的人数蔚为壮观,高达112万,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合川调查队科员”一职竞争比甚至达到破历史纪录的9567:1。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持续升温,许多大学生将公务员作为就业的最佳选择,甚至出现一大批专职的“考碗族”,“公务员热”愈来愈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
政府加强自身建设,提供公共服务职能,当然需要吸纳一批优秀的人才来改善公务员队伍结构,提高公务员队伍综合素质,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愿当公务员肯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如果大学生纷纷削尖脑袋争抢公务员饭碗,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怪象,这就不由得发人深思,值得警醒。
近年来“公务员热”一直高烧不退,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社会原因和体制根源。
一方面,这与大学生就业难的时代大环境有关。
目前,中国在校大学生总数达3167万人,高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9%。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大学生就业高峰与全社会就业高峰重叠,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度增加,许多行业竞争激烈。
在“蜗居”、“蚁族”大量盛行的背景下,报考公务员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一种选择,而且公务员考试的门槛不高,具有“平民化”色彩,较为公正、公平、公开。
另一方面,这与“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以及大学生偏向舒适稳定工作的就业观念有关。
受“官本位”思想影响,当下很多人都梦想考进体制内、跻身仕途。
公务员职业外表光鲜、稳定性强、社会地位高、工资也不错,这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是一份不错的职业选择。
曾有调查显示,高达68.5%的受调查者择业时优先选择“党政机关公务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由此可见一斑。
时下愈演愈烈的“公务员热”固然和就业难的时代背景以及大学生偏向体面稳定职业的就业观念有关,但是历史证明,大凡某种大面积长期存在、不能解决的问题,一定是有着某种体制机制的根源。
教师和公务员同样是铁饭碗行业,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更喜欢考公呢?
教师和公务员同样是铁饭碗⾏业,为什么⼤学毕业⽣更喜欢考公呢?教师和公务员同样是铁饭碗⾏业,为什么⼤学毕业⽣更喜欢考公呢?如今很多⼤学毕业⽣为了寻求稳定的就业,在毕业时基本都会选择通过各种考试来进⾏提升或者就业,就⽐如有些同学会选择考研来提升⾃⼰的就业门槛,同时增加⾃⼰的发展机遇。
⽽还有⼀部分学⽣则会选择考教师或者考公务员,话说回来这两份职业都可以称之为铁饭碗⾏业,但是考公务员的呼声明显要⾼于考教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过来⼈说出了3点原因⾮常现实,⼀起来了解⼀下。
1、公务员社会地位更⾼虽说教师也是⼀种神圣的职业,但是随着⽹络中偶尔爆出家校⽭盾之后,⼈们对于教师的信任感也有所下滑,在很多⽼师的眼⾥对于学⽣是不敢打不敢骂,孩⼦成绩不好还有家长怪罪。
但公务员⾏业就不⼀样了,再⼤众的眼⾥都觉得公务员更像是当官,⽽且更能赢得别⼈的尊重和认可,因此同学们⾃然更愿意考公。
2、公务员掌握实权其实很多公务员岗位都是有⼀定权⼒的,⽽且发展久了可能有当官的机会,这在很多⼤学⽣看来是⾮常不错的,因为如果将来有机会当了官,不仅⾃⼰有⾯⼦,还能光宗耀祖。
可如果当⽼师的话,虽然在管理学⽣时有⼀定的权利,但毕竟发展前景⽐较受限,晋升机会相对公务员更少⼀些。
3、公务员薪资更⾼虽说都是铁饭碗⾏业,但公务员薪资以及福利待遇是要优于教师⾏业的,况且⼀般公务员在下班之后,时间基本上就可以⾃由安排,可作为教师还经常要处理学⽣问题或者与学⽣家长进⾏沟通,这样⼀来⼤家⾃然更青睐公务员岗位⼀些。
虽然这⼏点现实原因造成了⼤学⽣更青睐公务员岗位,可作为教师还有⼀⼤好处却也令⼈羡慕不已,那就是每年的寒暑假,这些教师可都是带薪休假,平衡看来其实不论是选择哪⼀个岗位,都是明智之举,对此,如果是你会怎么选择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评:大学生为何如此热衷于考公务员
1。
有一个职位,竞争比例竟高达4732:1。
公务员考试,已经超过研究生考试,成为高校学子最关注的热点。
大学生为什么这样热衷报考公务员呢?
有分析说,主要驱动力为四大预期:稳定、权力、待遇与社会地位。
其中最诱人的,当属以稳定为标签的“铁饭碗”。
有专家据此劝告报考者,公务员并非“铁饭碗”。
早在1993年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就设立了辞职退职制度。
当上了公务员,并不意味着“能进不能出”。
报考者应当认识到,公务员不一定有自已想象的那样稳定预期。
这样说,自然是为了让报考者清醒些,不要一窝蜂地都去报考公务员。
劝导意义是积极的。
不过,作用可能不大。
因为,尽管公务员的“铁饭碗”也会打碎,但相对其他职业说来,还是比较“铁”的。
其抗风险能力较强,较能保障从业者“旱涝保收”。
更何况,公务员职务还能给报考者以权力与地位的特有预期,这些都属高端利益所在,“人往高处走”,报考公务员怎能不火爆呢?
不要说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是已经有了不错职业的人,如果能够弄个一官半职,也是趋之若骛的。
去年深圳一个政府处长职位招聘,不是引来40个教授竞聘吗?
公务员考试过热,根子在”官本位”诱人。
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各行各业。
行行出状元,只要鞠躬尽瘁,努力向前,在每个职业岗位上,都可以发出光亮的。
自然,由于不同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存在差异,其精神荣誉与物质报酬也有不同,职业的声望也是有高低的。
在发达国家,
声望靠前的职业多为医生、教授、法官、律师、工程师等一类高级知识分子,而我国的“城市居民职业声望表”的调查表明,列在前位的是公务员,是官员。
由于“官本位”在我国渊远流长,我国职业的政治权力特征特别显著,它造就了许多“官迷”。
在“官本位”社会,,“官”位也确实“迷”人。
流风所及,连小学生也削尖脑袋争当小干部,要过“官”瘾。
“官本位”导致了“唯官是贵”,就连学校、企业等非行政组织,都要套用行政级别以分尊卑。
这就使得本应集聚大量优秀人才的企业、学校等单位,没能成为人才的首选,而纷纷把目光盯向有着诱人“预期”的公务员岗位。
因此,我以为,为使报考公务员的畸热减温,关键是加强肃清“官本位”的沉重积习。
官作为一种职业,自然是少不了的。
但社会不能以官为本位,而应以民为本位。
官员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贵贱之分,也不应有什么特权。
在制度管理等各方面,应与其他职业一样有严格的约束,不可自行其是。
拥有行政权力,是官员工作的特殊需要,但只能“权为民所用”,而不可权为已谋私。
如此,那些不适合做公务员的,以及一些心术不正、贪图安逸的人,就不会向公务员队伍挤了。
人们将会按照社会的需要与自已的情况,投向适合自已的职业,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