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
校本培训教师信息技术教案

校本培训教师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教师了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帮助教师掌握常见的教学软件和工具,如 PPT、Word、Excel 等。
3、培养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的能力。
4、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增强其在数字化时代的教学竞争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常用教学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应用。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2、难点(1)如何根据教学需求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创新教学设计。
(2)解决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突发情况。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教师传授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
2、实践操作法让教师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教学案例,引导教师思考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4、小组讨论法组织教师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经验和想法,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展示一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教学的成功案例,如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在线教学平台的高效运用等,引发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作用的思考和兴趣。
(2)提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问题和困惑,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基础水平。
2、知识讲解(1)介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强调其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积极影响。
(2)详细讲解常用教学软件(如PPT、Word、Excel)的基本操作,包括界面介绍、功能菜单、常用工具等。
例如,在 PPT 部分,讲解如何设计布局合理、美观的幻灯片,如何插入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元素,以及如何设置动画效果和切换方式;在 Word 部分,讲解如何进行文档排版、编辑、格式设置等;在 Excel 部分,讲解如何进行数据录入、计算、图表制作等。
3、案例分析(1)展示几个不同学科的优秀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分析其中运用的技术手段和教学策略,以及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13篇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13篇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1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为了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我校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设为重点,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力争创办教育信息技术示范学校。
结合我校校情,我们拟定了度信息技术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的1.使广大教师能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实用基本操作知识与技能。
2.使广大教师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教育教学信息处理。
3.使广大教师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教育教学及教学管理服务。
二、培训对象1.在校的所有教职员工。
2.学校不设定参加考试教师的年龄,对自己不参加考试的教师将来产生的后果自己负责。
3.对已经取得国家或省级计算机过关证件的教师,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计算机实用技术考核。
4、计算机教师也应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
三、培训的内容与要求1.基本操作部分①文件及文件夹的建立、命名、保存、②文件及文件夹的删除、移动、重命名。
③文件内容的复制、剪切、修改和删除、④查找。
2.了解Word的最基本操作,会建立新文档,并能在硬盘和U盘上存储、打开。
文字处理部分①文字输入(速度、准确率)、②排版、③本学科试卷排版打印。
3.表格的`制作部分①绘制表格(规.表格、不规.表格)、②设计表格、③教案设计。
4.会使用CAI软件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的制作。
5.网络知识部分:(1)怎样申请电子信箱及收发邮件(2)创建自己的博客,并在博客上上传电子教案,参加与校内外教师的整体备课活动。
四、培训方式:以自学为主,指导为辅。
五、考核的方法:和形式1.考试的内容为计算机实用操作技术,不考理论知识和死记硬背的内容。
具体考核的内容及要求细则,由学校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统一制定。
2.本次计算机实用技术考核不再进行统一集中培训,一律靠个人自学。
3.本次计算机实用技术考核共分三个档次记录成绩,即:优秀、合格(过关)、不合格(不过关)。
4.对取得《教师计算机实用技术考核》证书的教师在聘用、晋职、评优、等过程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信息技术教案【8篇】

信息技术教案【8篇】第一篇:信息技术入门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
3. 学习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概述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3. 计算机操作系统4. 办公软件应用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包括CPU、内存、硬盘等硬件设备,以及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软件应用。
3. 实践: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鼠标键盘操作等。
4.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检验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第二篇:网络基础与应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网络设备的连接和配置方法。
3. 学习网络应用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网络概述2. 网络设备3. 网络协议4. 网络应用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例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网络设备的连接和配置方法,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的设置。
3. 实践: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网络设备的连接和配置。
4.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网络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检验学生对网络设备连接和配置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三篇:网络安全与防护一、教学目标1. 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威胁。
2. 掌握网络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
3. 学习网络安全防护工具的使用。
二、教学内容1. 网络安全概述2. 网络安全威胁3. 网络安全防护4. 网络安全防护工具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例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威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班班通”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

“班班通”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六章第一节“班班通”的使用。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班班通”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学会使用“班班通”进行课堂展示、资料查询、互动交流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班班通”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能够独立使用“班班通”进行课堂展示、资料查询、互动交流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增强学生对“班班通”的使用意识和安全意识,使学生在使用“班班通”时能够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班班通”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班班通”进行课堂展示、资料查询、互动交流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班班通”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学具:“班班通”设备、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篇关于“班班通”在课堂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班班通”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材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关于“班班通”的章节,讲解“班班通”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让学生在理论上掌握“班班通”的使用技巧。
3. 演示操作:教师利用投影仪和电脑,现场演示如何使用“班班通”进行课堂展示、资料查询、互动交流等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班班通”的实际应用。
4. 学生实操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实操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练习内容包括:课堂展示、资料查询、互动交流等。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班班通”进行解题,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目,利用“班班通”进行自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交流:学生分组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己在使用“班班通”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提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班班通”的基本功能、操作方法以及课堂应用实例。
2024年校本培训教师信息技术教案

校本培训教师信息技术教案一、教案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校决定开展校本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技能,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本教案旨在为校本培训提供一份详细的信息技术教案,帮助教师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教案目标1.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2.帮助教师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如计算机操作、网络使用、办公软件应用等。
3.培养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4.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使教师能够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系统、文件管理等。
2.网络应用:网络基础知识、互联网搜索、电子邮件、在线交流等。
3.办公软件应用: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
4.教育技术应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资源利用、在线教育平台等。
5.信息安全与伦理:信息安全意识、网络安全防护、信息伦理道德等。
四、教学策略1.采用案例教学,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师的学习兴趣。
2.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教师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技能。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教师相互交流、分享经验,提高学习效果。
4.利用网络资源和在线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教师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激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2.知识讲解:系统讲解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教师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教师了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4.实践操作:让教师动手操作,完成具体任务,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5.小组讨论:组织教师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6.作业布置:布置适当的作业,让教师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应用能力。
2024年“班班通”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

2024年“班班通”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一、培训目标1.掌握“班班通”教学设备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
2.学会利用“班班通”进行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
3.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培训对象1.所有使用“班班通”教学设备的教师。
2.有意愿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
三、培训内容1.“班班通”教学设备概述2.“班班通”教学设备的基本操作3.“班班通”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应用4.“班班通”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5.“班班通”教学评价与反馈四、培训过程第一课时:“班班通”教学设备概述1.教学导入(1)介绍“班班通”教学设备的背景和意义。
(2)展示“班班通”教学设备的基本组成。
2.教学内容(1)认识“班班通”教学设备(2)了解“班班通”教学设备的功能(3)介绍“班班通”教学设备的操作界面3.实践操作(1)教师演示“班班通”教学设备的基本操作(2)学员跟随教师操作,熟悉设备界面和功能4.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布置课后实践任务第二课时:“班班通”教学设备的基本操作1.教学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2)引出本节课主题2.教学内容(1)开关机及设备连接(2)设备设置与调整(3)设备使用注意事项3.实践操作(1)教师演示“班班通”教学设备的操作方法(2)学员跟随教师操作,掌握基本操作技能4.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布置课后实践任务第三课时:“班班通”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应用1.教学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2)引出本节课主题2.教学内容(1)了解“班班通”教学资源的种类(2)掌握“班班通”教学资源的获取途径(3)学习“班班通”教学资源的应用方法3.实践操作(1)教师演示“班班通”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应用(2)学员跟随教师操作,掌握获取与应用技巧4.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布置课后实践任务第四课时:“班班通”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1.教学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2)引出本节课主题2.教学内容(1)了解“班班通”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2)学习“班班通”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3)探讨“班班通”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3.实践操作(1)教师演示“班班通”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2)学员跟随教师操作,尝试运用所学策略与方法4.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布置课后实践任务第五课时:“班班通”教学评价与反馈1.教学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2)引出本节课主题2.教学内容(1)了解“班班通”教学评价的重要性(2)学习“班班通”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巧(3)探讨“班班通”教学反馈的途径与策略3.实践操作(1)教师演示“班班通”教学评价与反馈的方法(2)学员跟随教师操作,尝试进行评价与反馈4.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五、培训评价1.学员满意度调查2.学员操作技能考核3.学员教学应用评价六、培训时间1.培训周期:五周2.每周一次,每次两课时七、培训地点1.学校会议室2.计算机教室八、培训师资1.学校信息技术教师2.外聘专家九、培训费用1.学费:免费2.材料费:自理十、培训效果1.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3.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教育现代化重难点补充:第一课时:“班班通”教学设备概述1.教学难点(1)理解“班班通”教学设备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
2024年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

2024年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环节。
为此,制定和实施全面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方案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一、培训目标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目标旨在提升教师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能力,使其更好地应对数字化教育的发展趋势,提高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二、培训内容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训: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等内容,为教师提供信息技术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普及培训。
2. 教育信息化建设培训:包括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线教学平台的应用、教育大数据分析等内容,使教师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工具促进教学有效性提升。
3.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研究、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案例分析等内容,帮助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方面取得进步。
三、培训方法1. 线上学习:提供在线课程、网络研讨会等形式,让教师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2. 线下授课:组织专家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实践教学: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创新水平。
四、培训评估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实施后,应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通过教师培训效果评估、学生学习成效评估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培训方案,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五、总结与展望2024年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推动数字化教育的全面发展。
未来,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努力打造一支信息技术娴熟、教学水平精湛的师资队伍,为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提升和综合素质发展提供坚实支持。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一、培训目标1. 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
2. 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包括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互联网搜索和信息处理。
3. 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如多媒体教学、在线教育资源等。
4. 培养信息安全意识,保护个人和学生的隐私信息。
二、培训内容1. 信息技术基础介绍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分类讲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2. 办公软件应用学习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探讨如何利用办公软件提高工作效率3. 互联网搜索与信息处理学习有效的互联网搜索技巧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如信息筛选、整理和分析4. 多媒体教学介绍多媒体教学的概念和优势学习如何制作和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5. 在线教育资源的使用探索国内外的在线教育平台和资源讲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整合在线教育资源三、培训方式1. 讲授: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和应用案例。
2. 实操:hands-on练习,现场操作办公软件、搜索和处理信息。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将所学技术应用于实际教学,分享经验和想法。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成功案例,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四、培训时间安排1. 第1-2天:信息技术基础、办公软件应用2. 第3天:互联网搜索与信息处理3. 第4天:多媒体教学方法与技术4. 第5天:在线教育资源的使用五、培训效果评估1. 参与度评估:通过观察参与者在讨论、实操环节的积极性来评估。
2. 知识掌握评估: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形式评估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
3. 应用能力评估:要求参与者制定一个将所学应用于教学的计划,并在培训后进行实施和反馈。
六、培训资源与环境1. 硬件要求:确保每个参与者都有可用的计算机或平板设备,以及稳定的网络连接。
2. 软件要求:安装必要的办公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或类似套件,以及用于多媒体制作的软件(如PowerPoint、Audacity等)。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旨在帮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操作技巧,并能将其应用于教学中。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2、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巧;3、学习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
二、培训内容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1.3 常见的信息技术设备与工具介绍2、电脑基础知识2.1 电脑硬件组成与功能介绍2.2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技巧2.3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3、网络与互联网应用3.1 网络基础知识与网络常用词汇3.2 浏览器的使用方法与网页搜索技巧3.3 常见的网络应用与资源利用4、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4.1 电子白板的操作与应用技巧4.2 多媒体投影仪的使用方法4.3 PPT制作与展示技巧5、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5.1 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5.2 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的建设与管理5.3 在线学习平台的应用与管理三、培训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PPT演示,讲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
2、实践操作:组织教师进行电脑操作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参观:安排教师参观信息技术应用模范学校,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四、培训评估1、参训教师将进行学习成果测试,测试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
2、根据测试结果,对教师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激励措施。
附件:本文档附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相关资料和案例分析。
法律名词及注释:1、信息技术:指以电子计算机和电视、方式等为工具,对信息的获取、存贮、传输、加工、创造和利用的一种技术。
2、版权:指对原创的文学、艺术、科学作品享有的法定的制作者所拥有的权利,其通过法律手段获得保护。
3、互联网:指全球范围内的网络系统,将世界上各种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一、培训目标1. 理解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包括文字处理、表格制作、演示文稿制作等。
3. 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开发。
二、培训内容1.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和挑战信息技术应用的案例分享2. 文字处理技能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文档格式设置和排版插入图片、表格和图表等元素三、培训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和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 实践操作:教师在电脑上进行文字处理实践操作,练习文档格式设置和排版。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案例,分享经验和反思。
四、培训过程1. 导学:介绍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引起教师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文档格式设置方法。
3. 实践:教师在电脑上进行文字处理实践操作,练习文档格式设置和排版。
4. 分享:分析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案例,教师分享经验和反思。
五、培训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教师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教师在文字处理实践操作中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评估教师对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案例分析和反思能力。
六、培训内容3. 表格制作技能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表格的多种布局和设计选项数据排序和筛选功能的使用4. 演示文稿制作技能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幻灯片的布局和设计插入多媒体元素和动画效果七、培训方法1. 讲授法:讲解表格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
2. 实践操作:教师在电脑上进行表格和演示文稿制作实践操作,练习多种布局设计和功能使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教学中表格和演示文稿制作的应用案例,分享经验和反思。
八、培训过程1. 导学:回顾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和文字处理、表格制作的技能。
2. 讲解:讲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幻灯片的布局设计。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一、培训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如开关机、文件管理等。
3. 学会使用常用办公软件,如Word、Excel等,进行教学文档的编写和数据分析。
4. 熟悉互联网的使用,包括搜索引擎的运用、在线资源的查找等。
5. 掌握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制作和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培训内容1.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2. 计算机基本操作计算机硬件的认识与使用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文件管理与存储3. 办公软件的使用Word的基本操作Excel的基本操作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4. 互联网的使用浏览器的使用与搜索引擎技巧网络资源的安全与鉴别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资源与共享5. 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制作与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的获取与处理-PPT等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与调试三、培训方式1. 讲授:讲解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软件的使用、互联网的使用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制作与运用等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计算机操作实践,包括文件管理、Word、Excel等软件的使用,以及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多媒体教学案例,讨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4. 经验交流:组织教师进行经验分享,讨论在信息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培训时间安排1. 第一课时: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2. 第二课时:计算机基本操作3. 第三课时:办公软件的使用(Word)4. 第四课时:办公软件的使用(Excel)5. 第五课时:互联网的使用五、培训效果评估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实践作业,检验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实操考核:组织学员进行计算机操作和实践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考核。
3. 学员反馈:收集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培训方案。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是《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五章节,内容主要包括:网络的基本概念、互联网的使用、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网络安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理解互联网的作用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电子邮件,提高信息交流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网络的基本概念,互联网的使用,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
难点: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网络安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
学具:学生计算机,网络连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讲述自己使用互联网的经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材讲解: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互联网的使用,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
3. 例题讲解:以具体的电子邮件为例,讲解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实际操作,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巩固所学知识。
5. 网络安全教育: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网络的基本概念,互联网的使用,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网络安全等关键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电子邮件给你的朋友发送一封邮件,主题为“今天学到的信息技术”。
2. 答案:邮件内容可以包括今天学习的网络的基本概念,互联网的使用,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网络安全等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学生对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是否熟练,网络安全意识是否提高。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课后查找有关信息技术的资料,加深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是《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五章节,内容主要包括:网络的基本概念、互联网的使用、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网络安全等。
这些内容是信息技术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理解互联网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信息化培训教案

教师信息化培训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我们特制定本课程。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教师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
1.3 课程内容1) 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2)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3)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育理念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师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操作桌面等。
2.2 网络的基本应用教师需要了解网络的基本应用,包括浏览网页、收发邮件、在线交流等。
2.3 常用软件的使用教师需要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如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演示软件等。
三、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3.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需要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掌握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3.2 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制作与使用教师需要了解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制作方法,能够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3.3 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教师需要了解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平台进行教学活动。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育理念4.1 信息技术与教育公平教师需要了解信息技术对教育公平的影响,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
4.2 信息技术与终身学习教师需要了解信息技术对终身学习的影响,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
4.3 信息技术与创新思维教师需要了解信息技术对创新思维的影响,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总结与展望5.1 课程总结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5.2 实践与反思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改进。
5.3 课程展望教师需要了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
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6.1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师需要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目标明确、内容适切、过程有序、方法灵活、评价有效。
{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

{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第壹课于母版中制作放映控制按钮壹、谈话引入:大家见,这是“我的电子相册”,于第壹页,它多了组共四个按钮。
如果我们要于其它每壹张灯片,同壹位置也要有壹组同样格式、同样内容的按按钮,要壹张壹张地设计,多麻烦呀!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有,那就是于“母版”中设计。
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个内容。
二、开始学习:1、示范演示:A、单击“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B、插入文本框,于左上角定好光标位置,然后输入“目录”,改自己喜欢的颜色和阴影样式。
C、用同样的方法制作“第壹张”“最后壹张”“结束”文本框。
D、用鼠标对“第壹张”“最后壹张”“结束”文本框进行超级连接。
E、单击“母版”关闭按钮。
2、教师们练习。
第二课制作背景及制作放映切换效果壹、谈话引入:我们已经制作了自己的相册,你想让你的相册每壹页均风格壹致吗?出示范例。
好,当下我们壹起动手操作。
二、学习新课:☆制作统壹背影1、示范演示:A、打开“我的相册”中“目录页”选择菜单“格式”中的“背景”命令,选择背景颜色。
B、按“确定”按钮,返回“背景”对话框后选择“全部应用”按钮。
2、教师们尝试操作。
☆制作放映切换效果1、示范演示A、单击“幻灯片放映”中的“幻灯片切换”命令。
B、于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效果”列表中的“随机”项。
C、选择“切换速度”为中速。
D、于“换页方式”中设置“单击鼠标换页”项和“每隔”项且输入10秒,仍能够于“声音”列表中选择换页声音E、单击“全部应用”按钮,切换设置将应用于每壹页幻灯片。
F、选择菜单“幻灯片放映”中的“设置放映方式”命令,于打开的对话框中设置“循环放映”,“按ESC键终止项”。
2、教师们尝试操作。
三、练壹练:为自己的电子相册设置背景和放映切换效果且存盘第三课学会图表式的运用壹、谈话引入:出示范例:见,这是队员参加活动情况,这张统计表和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对,能够让我们壹目了然地知道队员参加活动的情况,今天,让我们也壹起来做壹回统计师,学习图版式的运用。
2024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规划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教案

2024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规划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及重要性。
2.掌握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基本操作与应用。
3.提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2.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介绍与操作3.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策略4.信息技术在课堂管理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1.导入(1)介绍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展示一些成功案例,激发学员兴趣2.讲解(1)分析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2)探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3.讨论(1)学员分组讨论,分享各自所在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现状(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布置课后作业:整理所在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问题第二课时: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介绍与操作1.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2)引出本节课主题:常用信息技术工具2.讲解(1)介绍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如PPT、Word、Excel、网络资源等(2)演示各工具的基本操作与应用3.实践(1)学员分组,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实际操作(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员疑问(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布置课后作业:运用所学工具制作一份教学课件第三课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策略1.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2)引出本节课主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策略2.讲解(1)分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必要性(2)介绍几种有效的融合策略,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3.讨论(1)学员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第四课时:信息技术在课堂管理中的应用1.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2)引出本节课主题:信息技术在课堂管理中的应用2.讲解(1)介绍信息技术在课堂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如班级管理系统、在线作业等(2)分析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不足3.实践(1)学员分组,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实际操作(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员疑问(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布置课后作业:设计一份信息技术在课堂管理中的应用方案四、教学评价1.学员参与度2.学员实际操作能力3.学员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理解程度4.学员对课堂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掌握程度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2.学员对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如何调整教学策略3.学员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4.如何更好地提升学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介绍与操作难点:Word文档的高级排版技巧以及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

教案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一、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常用软件。
3.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2.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3.常用信息技术软件介绍4.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与应用,常用信息技术软件的使用。
2.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信息素养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与应用。
2.演示法:演示常用信息技术软件的使用。
3.案例分析法:分析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入信息技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与应用,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3.演示:演示常用信息技术软件的使用,如MicrosoftOffice、Internet等,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
4.案例分析:分析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6.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表现和操作能力。
2.成果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和小组讨论成果。
3.反馈评价: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七、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提供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与应用等相关知识。
2.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演示。
3.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网络资源,方便学生查阅和拓展知识。
八、教学建议: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信息技术。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024版年度(新)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

学生反馈收集及处理方法
设立反馈渠道
通过在线问卷、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学生对信息技术 应用的反馈意见。
及时反馈与调整
对收集到的反馈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向教师反馈,并根据反馈结果 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鼓励建设性反馈
引导学生提出建设性反馈意见,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信息技术应用效 果。
2024/2/2
多元化教学资源整合
阐述如何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以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为其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提高学 习效果。
16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案例分享
2024/2/2
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策略
介绍如何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教 学质量。
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教授教师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包括账户密码管理、隐私设置、避免在 公共场合使用不安全网络等。
教学资源安全存储与分享
介绍安全的教学资源存储和分享方式,如使用加密技术、云存储服务 等,确保教学资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网络安全应急处理
提供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和流程,帮助教师及时应对网络安 全问题。
13
多媒体资源在课堂应用实例
创设情境
利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资 源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突破难点
针对教学难点,运用动画、模拟实 验等多媒体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帮 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难点知识。
2024/2/2
拓展延伸
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素材,设计 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开展自主 学习和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
6
02
CATALOGUE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一、培训目标1. 理解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2. 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包括文字处理、表格制作、演示文稿制作等。
3. 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
4. 培养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二、培训内容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互联网的基本使用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2. 文字处理技能文字输入与编辑字体、段落格式设置表格制作与数据处理3. 演示文稿制作技能演示文稿的基本结构与设计原则幻灯片制作与编辑动画与多媒体元素的应用4. 表格制作与数据分析技能表格的基本操作数据排序与筛选数据可视化与分析5. 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应用网络教学资源的获取与评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创新信息技术教学工具的使用三、培训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演示操作技能,分享实践经验。
2. 实践操作:学员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教学案例,探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与交流。
四、培训时间安排1. 第一天: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讲解与实践操作2. 第二天:文字处理技能讲解与实践操作3. 第三天:演示文稿制作技能讲解与实践操作4. 第四天:表格制作与数据分析技能讲解与实践操作5. 第五天: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应用讲解与实践操作五、培训效果评估1. 学员完成实践操作任务的情况2. 学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4. 学员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六、培训教学资源1. 教材:《信息技术基础教程》、《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表格与数据分析》等。
2. 网络资源:教育部门官方网站、教育资源网站、在线教育平台等。
3. 软件工具:Microsoft Office系列软件、教育信息化教学工具、网络搜索工具等。
4. 辅助工具:投影仪、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
七、教学组织与实施1. 培训前:对学员进行初步的信息技术水平评估,了解学员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为培训提供参考。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

文件管理与文件夹操作
掌握文件的创建、重命名、复制、粘 贴、删除等操作,了解文件夹的创建 与管理方法。
8
网络基础知识及安全防护策略
01
02
03
04
网络基本概念
了解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 等网络基本概念。
常见网络设备
认识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 常见网络设备及其作用。
网络连接与配置
学会配置网络连接参数,如IP 地址、DNS等,实现网络连
2024/1/29
03
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
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增强课堂互动和参与度等
。
16
在线协作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
2024/1/29
在线协作工具介绍
01
如Google Docs、腾讯文档等,支持多人同时在线编辑和协作
,方便师生实时交流和合作。
在教学中的应用场景
02
小组合作项目、课堂讨论记录、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等。
2024/1/29
5
培训目标与预期成果
2024/1/29
培训目标
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 融合。
预期成果
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具备在线教学设计和 实施能力,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生评价和教学数据分析 。通过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能够更 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在线教育成为主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未来在线教育将成为教育行业的主流形式之一。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 地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服务。
教育国际化趋势加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未来教育行业将更加注重国际化发展,推动跨国教育合作和交流,培养具有国 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第壹课于母版中制作放映控制按钮壹、谈话引入:大家见,这是“我的电子相册”,于第壹页,它多了组共四个按钮。
如果我们要于其它每壹张灯片,同壹位置也要有壹组同样格式、同样内容的按按钮,要壹张壹张地设计,多麻烦呀!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有,那就是于“母版”中设计。
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个内容。
二、开始学习:1、示范演示:A、单击“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B、插入文本框,于左上角定好光标位置,然后输入“目录”,改自己喜欢的颜色和阴影样式。
C、用同样的方法制作“第壹张”“最后壹张”“结束”文本框。
D、用鼠标对“第壹张”“最后壹张”“结束”文本框进行超级连接。
E、单击“母版”关闭按钮。
2、教师们练习。
第二课制作背景及制作放映切换效果壹、谈话引入:我们已经制作了自己的相册,你想让你的相册每壹页均风格壹致吗?出示范例。
好,当下我们壹起动手操作。
二、学习新课:☆制作统壹背影1、示范演示:A、打开“我的相册”中“目录页”选择菜单“格式”中的“背景”命令,选择背景颜色。
B、按“确定”按钮,返回“背景”对话框后选择“全部应用”按钮。
2、教师们尝试操作。
☆制作放映切换效果1、示范演示A、单击“幻灯片放映”中的“幻灯片切换”命令。
B、于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效果”列表中的“随机”项。
C、选择“切换速度”为中速。
D、于“换页方式”中设置“单击鼠标换页”项和“每隔”项且输入10秒,仍能够于“声音”列表中选择换页声音E、单击“全部应用”按钮,切换设置将应用于每壹页幻灯片。
F、选择菜单“幻灯片放映”中的“设置放映方式”命令,于打开的对话框中设置“循环放映”,“按ESC键终止项”。
2、教师们尝试操作。
三、练壹练:为自己的电子相册设置背景和放映切换效果且存盘第三课学会图表式的运用壹、谈话引入:出示范例:见,这是队员参加活动情况,这张统计表和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对,能够让我们壹目了然地知道队员参加活动的情况,今天,让我们也壹起来做壹回统计师,学习图版式的运用。
二、示范演示,开始制作1、新建“图表版式”幻灯片。
2、于“标题栏”中输入“六壹中队参加课外活动情况”,定义字体“黑色”,字号“36”,字色“蓝色”。
3、双击“添加图表”更改表格内容。
4、选择“饼图”,单击确定,即可自动生成书中样式。
第四课综合运用插入图画、文字于节日到来之际,向你的亲人、老师、朋友表达你的祝福,是件美好的事。
如果能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那更能表达自己的感情了!举例演示壹张贺卡制作过程(略)第五课声音、影片的插入上节课,我们设定了动画,但仅仅只是于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文字等对象,动画效果再好,仍不足以体现多媒体的优势。
本节课,我们学习插入多媒体元素--声音、影片等。
壹、声音:于幻灯片中插入声音有俩种方法方法壹:a.于幻灯片视图中,显示要添加音乐或声音的幻灯片。
b.于"插入"菜单中指向"影片和声音",显示子菜单。
c.如果要从剪辑库插入声音,请单击"剪辑库中的声音",再双击所需声音的图标。
d.如果要从其他位置插入声音,请单击"文件中的声音",找到包含此声音的文件夹,再双击所需声音文件。
方法二:a.于幻灯片视图中,显示要添加音乐或声音的幻灯片。
b."幻灯片放映"/"动作按钮",显示可选的动作按钮,于此选扬声器。
c.选择单击时超级链接到的目标声音,也能够将声音播放的条件设置为鼠标从按钮上移过。
二、影片剪辑:方法也有俩种,和插入声音的俩种方法类似。
三、更多的对象使用"插入"菜单中的"对象"命令,能够插入种类更多的不同元素。
例如:能够将文件内容作为对象插入到演示文稿中。
第六课用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壹、模板:分为设计模板和内容模板1、内容模板:包含预定义的格式和配色方案,针对特定主题提供的建议内容。
2、设计模板:包含配色方案,具有自定义格式的幻灯片和标题母版,以及可生成特殊"外观"的字体样式。
a.不同的设计模板有相对统壹的演示效果和艺术风格。
b.将设计模板应用到演示文稿中时,新模板的母版和配色方案将取代原演示文稿。
(格式/应用设计模板)c.应用设计模板后,不论自动版式是什么,添加的每张新幻灯片均会拥有相同的自定义外观。
二、使用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1、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再单击"演示文稿设计"选项卡。
2、查见所有的设计模板,设计模板幻灯片的效果可预览,单击需要的模板,再"确定"。
3、于出现的版选择框中,查见设计版式,然后为标题幻灯片选择壹个版式,单击"确定"。
4、于标题幻灯片上键入标题和任意内容。
5、使用"插入"/"新幻灯片"命令插入新幻灯片,然后选择下壹幻灯片的版式。
6、根据需要添加的内容,重复上壹步操作添加新幻灯片。
7、完成所有的幻灯片后,根据需要插入超级链级,设置自定义动画和幻灯片切换方式。
8、完成后,请单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程序弹出"保存"对话框。
9、选择演示文稿的保存位置,命名演示文稿,然后"确定"。
10、使用"幻灯片放映"/"观见放映"查见效果。
第七课自定义动画上节课,我们设定了不同幻灯片间的切换方式,体会到了许多丰富的切换效果,于单击鼠标换页时,仍能够附带声音效果。
那么,我们能不能给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让它更具有个性呢?对象自定义动画:1.功能:对象自定义动画能够设置单页幻灯片中不同对象出现的动画效果和顺序。
2系统默认:程序默认的对象的出现谋划同幻灯片同时出现。
3.设定方法: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自定义动画"命令。
4."自定义动画"对话框:(介绍常用的三个选项卡)a.时间:这里提供了没有设置动画效果的对象的列表,我们能够选择进行设置。
启动动画的选项意义同幻灯片切换中的换页方式相同。
b.效果:效果指设定动画效果的种类以及伴随播放的音效;动画播放完毕后,对象的处理。
如果对象中包含文字,则我们能够设定文字出现的方式。
c.图表效果:设置图表对象中不同组成元素的出现方式和效果。
于动画顺序列表框中,我们能够选择动画对象,且单击上或下方向的箭头,将之上移或下移到符合要求的位置。
设置完了各个对象的动画效果和放映顺序后,单击"预览",能够见到设置的动画播放的效果,认可设置,只要单击"确定"就能够了。
放映效果:动画设置完后,能够演示动画效果,对不满意的设置能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更改。
第八课让幻灯片“动”起来任务壹:1幻灯片中设置“奥运吉祥物”图片的动画效果。
请壹位教师演示,其他人观察、评价2通过设置附加任务,完成其他非基本任务外的教学,使程度好的学生有更充分的发挥空间。
3取消“动画效果”工具栏中“照相机”和“闪烁壹次”俩个按钮。
4完成“动手做”见壹见自己能不能设置其他的动画效果,让自己的幻灯“动”起来,产生不同美的效果。
5、出示比赛任务,完成教学任务二:自定义动画(投影于大屏幕)我们能不能控制它的播放呢?播放的时候能加上音乐多好啊!第九课因特网使用初步(壹)计算机网络概述1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散于不同地域的多台计算机及专用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且配以相应的网络软件所构成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1)数据通信(2)资源共享:硬件共享、软件资源、数据共享(3)分布式处理(二)因特网基础知识因特网提供的八大服务(1万维网服务(WWW)(2电子邮件(E—mail)(3文件传输(FTP)(4远程登录(Telnet)(5专题讨论(Usenet)(6信息查询服务(Gopher)(7广域信息查询服务(Wais)(8电子公告牌(BBS)第十课网上浏览壹、浏览器是于网上查找网址、浏览网页、阅读网页、保存网页的壹种软件,是上网所使用的重要工具之壹。
1、打开IE(浏览器)方法1:双击桌面InternetExplorer图标方法2:鼠标指向桌面InternetExplorer图标——击右键——选择“打开”——击左键方法3:开始——程序——InternetExplorer——单击2、直接于地址栏中输入地址浏览二、网页浏览中的壹些基本操作上下左右滚动条:单击上下左右四个箭头或用鼠标拖动浏览下壹级网页:移动鼠标箭头变为壹只手或其它返回上壹级网页:通过“返回”或“后退”三、网上下载网上下载是将我们所见到的有用内容保存到自己的机器或软盘上的壹种操作。
1、将喜欢的网址设置成默认打开的页面2、网页地址的保存(收藏夹)打开网页后——收藏——添加到收藏夹——确定3、网页内容的保存打开网页后——文件——另存为——选择保存地、文件名——保存4、文本(字)信息的保存选择——编辑——复制——打开新建的word\wps文件——编辑——粘贴或选择——CTRL+C——打开新建的word\wps文件——CTRL+V5、软件的下载打开网页——软件下载——下载——保存到——输入目标盘和文件名——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