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教材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教材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1、课堂氛围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发言、激励学生思考、尊重学生意见、表扬学生进步、满足学生个人需求。
①师生平等、互相尊重;②教师经常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手段;③教师能采纳学生的想法;④学生思维活跃争先发言;⑤学生能表现出合作的意愿;⑥学生能自由说出自己的困难,敢于指出教师的错误和问题或敢于发表不同于教师的意见。
2、教学资源提供多样、方便、恰当、丰富、便于学生充分利用的资源①教学资源多样化,源于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②具有图像、声音、实物、文字等资源;③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相关学科之间的整合,特别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3、课堂教学设计①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和学习的任务;②教师讲授知识正确无误,注意知识的更新,强调本节课与上节、下节课之间的联系(知识联系、经验联系);③设置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④设疑问难,问题设计具有新颖性、层次性,语言具有启发性;⑤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特点明确;⑥组织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大;⑦内容设置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社会实际、联系自然;⑧教学过程具有阅读、思考、质疑、讨论、点拨、释疑、练习、回忆、总结等各环节。
4、学生状态5个维度①参与状态。
一是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二是观察学生是否参与教,集教与学于一身,因为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谈不上培养能力、发掘潜力。
②交往状态。
一是观察课堂上同学间的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二是观察师生交流是否有一个和谐的氛围。
③思维状态。
一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二看学生的问题和见解是否具有挑战性和独创性。
④情绪状态。
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看学生是否有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学习的情绪。
⑤生成状态。
通过课堂上的及时反馈和形成性测试,看教学目标是否有较高的达成度,一看学生是否都各尽其能,感到踏实和满足,二看学生是否对今后的学习更有信心。
5、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状态5个维度①教学能力。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修改版]
第一篇: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保证。
为了使我市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有一个“路标”,使课堂教学尽快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特修定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望广大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再提改进意见。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状态评价课堂教学,即以“学”评“教”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课堂教学应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程度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基本功情况,具体表现在学生课堂中呈现的参与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学习达成状态。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操作说明(-)参与交往及思维状态状态没有学生积极参与交往的课堂,就谈不上是有效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既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又要为每个学生创设能够充分参与学习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使知识成为引发学生思考的对象。
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的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
(1)师生、生生之间互相尊重、理解、平等。
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能大胆地发表个人见解,对于每个学生提出或回答的每一个问题,无论对错,都能够得到同样的尊重与正确的回应;每个人在集体中都能感受到别人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没有出现个别学生被冷落、歧视、讽刺、讥笑的现象。
(2)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全员、全程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方式感到兴奋、愉悦,上课时注意力始终比较集中,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能保持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学生全员、全程参与学习活动,而不是只通过少数学生的发言来维持师生之间的交往。
(3)课堂上有丰富、和谐、多向、有效的信息交流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任务,有合理的分工和愉快的合作,有表达个人意见、展示个人才能的时间和空间,能够充分调动手、眼、口、脑等多种感觉器官,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行课堂教学的评价新课程给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点、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
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出现了“刻意追求”、“生搬硬套”、“热热闹闹”、“样样俱全”等现象,让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的评价问题。
一、如何评价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的教师在新课改正程中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探究变成了一种模式,变成了机械、刻板的操作。
有的教师把“自主、合作、探究”写在黑板上,作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或程序,每节课照着去做。
有些实验探究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基本上学生没有思维活动……教师只培养了学生机械的动手水平,学生的思维水平、实验设计水平没有得到培养,看似热闹,实际上仅仅形式而没有实效。
这样做实际上是把新课程的理念简单化,是机械套用。
究竟需要不需要合作?值不值得探究?教师缺少深刻的思考。
所有能有效地促动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或者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实行。
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
动要动得有序,不是杂乱无章,课堂教学法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时,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要放手让学生活动,但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理应具体研究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
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理应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
二、如何评价课堂气氛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于是教师为了展示课堂的热烈气氛,显示启发式教学,便采用边讲边问,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成为较低认知水平的“填空式问题”,一节课竟能提问上百次。
试问这样不停地碎问、乱问,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吗?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标准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标准1. 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
主要反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它表现为:(1)最佳注意状态:注意集中,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注意稳定。
(2)最佳认知状态:感知清晰、观察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牢固、大脑处于最佳兴奋状态。
(3)最佳情感状态:态度认真、学习热情、兴趣浓厚、充满活力、生动活泼。
(4)最佳意志状态:动机强烈、求知好问、主动积极、克服困难、能自制、有毅力。
2.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
主要评价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留有的思维空间是否能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腊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继续学习的动机等方面将变得十分接近。
造成学生个别差异的三个变量是:学生已有经验和能力的程度,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教师的教学适应于学生的程度。
”它表现为:任何一个学生在所处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潜力,用自己的方法,得到最少的帮助,达到同等的学习目标。
3.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展示空间。
主要测评学生在学习活动里自学能力结构和合理迁移创造性思维水平。
包括:独立阅读数学教材和用已有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自我组织学习活动和反馈发散与聚合思维统一体,直觉与分析的有机结合,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4.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主要评价学生掌握“双基”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形成过程是否高效、省时、独立构建知识体的能力。
掌握知识应包括四个方面:是什么、哪里找、怎么学、有什么用。
不等同于记住或模仿做题。
5.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疑难的能力。
主要评价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收集整理信息中发现、抽象数学规律,用数学眼光观察、解答生活中实际问题。
包括:课前收集生活信息,课内交流、整理和操作分析信息,用所获知识再认识和想象创新实践信息。
真正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
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关键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评价十项标准
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评价十项标准
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评价十项标准
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评价可从三个维度十个方面制定标准,具体内容:
第一维度:教师活动
1.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问题化或任务化,具体明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注学生差异,最大限度实现分层教学。
2. 教学结构:思路明晰,结构完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容量适中,节奏合理,学生活动、总结、反思的时空充分。
3. 课堂调控:发挥主导作用,把握学情,分层要求;抓实自主学习,促进合作、探究学习,丰富展示方式;精讲重点、难点和易错易混点,总结规律、方法和技巧;有效解决新生成问题,采用灵活方式进行限时训练及达标测试。
4. 教学评价:在学生学习、展示、训练等环节中及时给予评价,肯定优点,表扬激励;指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5. 资源优化:据教学需求有效地整合教材、资料等课程资源,有必要的导学案、达标卷等;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维度:学生活动
6. 活动状态:学习氛围激情活跃,自主学习充分投入,合作学习明确有效,探究学习敢于质疑。
7. 活动形式:活动形式丰富,展示方式多样,恰当地运用听、说、读、写、演、唱、画、实验、操作、设计、交流、质疑等方式,有效完成给定的任务。
8. 活动效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眼、耳、脑、口、手联动;能当堂整理、反思、巩固所学,善于进行课堂小结;能进行自我达标测试。
第三维度:总体评价
9. 目标达成:学生能解决学习目标预设的问题,能进行自我学习评价,目标达成度较高。
10.课堂理念:课堂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学习为主线的教学理念,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精选五篇)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精选五篇)第一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一、看教学思想和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思想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方向。
教师在课堂里的一切活动,都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思路的具体表现,总的说,看教学思想就是要看教师是否做到“四全”,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贯彻教学大纲(课标),全面掌握教材,面向全体学生。
听课、评课,对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改革实践的把握,主要从以下四个角度着手:1、教书和育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是否注意摆正;2、教和学的关系(平等、和谐、互动)是否妥善安排3、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过程与方法)是否切实处理;4、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学习、实践、创造)是否有机联系。
二、看教学素养教学素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具体地说,就是要看教风、教态、教学基本功。
听课、评课,对教师教学素养的把握,要重视教风,体现“严谨灵活”的原则。
可从以下向个方面考察:1、考察教师的教学常规意识及其执行情况(包括复问、作业);2、考察教师观察、分析、判断、概括、评价的准确性;3、考察教师的听、说、读、写,激疑、演练、操作的基本功;4、考察教师教育、教学机智的运用,教学组织的灵活性和教学反应的机敏程度。
三、看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的、要求是《大纲》或《课程标准》要求在一堂课中的具体体现,教学目的、要求是否恰当,是否明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质量和效益。
对该堂课教学目的性的把握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考察它是否符合大纲或课程标准的阶段性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及终身发展的长远目标;2、考察它是否体现了有关教材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并适合全体学生的接受水平,使各类学生均学有所得;3、考察它除了能揭示有关教材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外,是否还兼顾了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认知或操作能力的形成;4、它是否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或创新能力的形成。
应该注意的是,教学目的及要求的明确性,不仅应体现在教师是否有目的性揭示,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落点的选择和到位程度。
新课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沙溪镇圣狮小学
课题: 授课人: 评价人:
评价指标
标准 说 明
权重
等级与分值
得分
A
B
C
D
教学
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础知识把握准确。
15%
5
4
3
2
2.全面、合理、具体、恰当。
5
4
3
2
3.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5
4
3
2
教学
内容
1.内容选择与设计合理,能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当地实际和现实问题。
15%
5
4
3
2
2.观点、知识、方法、技术等无科学性错误。
5
4
3
2
3.内容综合性好,形式活泼,体现多元教育价值。
5
4
3
2
教学活动
1.面向全体学生,引导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关注特殊学生学习。
40%
4
3
2
2.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是教学的主体活动,活动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生动活泼,深入扎实。
5
4
3
2
3.实施发展性评价,师生的评价活动针对性强,效果好。
5
4
3
2
4.教师的作用发挥合理、灵活,有条理。
5
4
3
2
5.教学方法选择、设计恰当,符合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实际。
新课标下课堂评价标准的四个维度
新课标下课堂评价标准的四个维度吉林省辽源市第五高级中学校吉林辽源 136200究竟如何定义优质课程,往往是近些年教师们十分关注的教学难题,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现行的新课程标准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来评估课程的质量。
维度一:学习方式上-------自主的程度、协同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一)自主学习的程度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能主动设立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并对自我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具备评估和监督的学习过程,是既主动又富有创新性的学习模式。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估,主要看他们学习的自由度、主动性、时间安排以及创新思维的表现。
自由度主要是指学生自我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安排自我学习节奏和评价成果的能力;主动性则看他们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还是被动懈怠的学习;时间管理的层面,希望看到学生是否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时间,以及自我学习的时间是否长久;而创新性就是观察学生是否展示出新颖的思维方式。
通常而言,自主学习能展现创新能力,然而并非所有自主学习都能体现出这种创新性。
(二)协同学习的效度协同学习是指共享学习目标为基础,采用小组或团队协作的方法进行的学习过程。
它以组内多样性和一致性的法则建立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通过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小组学习的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小组的主题选择是否科学,分组方式是否合适,成员间是否存在互动和依赖,还有是否有预设的成果产出。
所谓选题科学,就是所选主题符合重要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这四个标准。
合理的分组一般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人数也不能过多,以 4-6 人为宜,每人都应有明确的分工。
互赖强调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都是小组成功所需要的和不可取代的,他们对团队都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小组的成功是建立在每个人成功的基础上的,有一个人不成功,小组就没有成功。
互动强调的是面对面的交流、帮助、支持; 一堂负责且精彩的课,应是兼顾预设与生成。
新课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新课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一、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指导思想制定科学、公开、公正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指导思想是: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和谐高效课堂建设。
帮助教师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习惯。
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积极主动的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综合素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以求实现全面贯彻落实《物理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改革总目标。
二、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1、先进性原则。
现代教育以人为本,不仅关注人类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需要,而且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物理课堂教学是学校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物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要符合新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独立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各项评价内容要尽量避免交叉和重复,界定应力求准确。
3、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即实用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应简单明了。
随堂使用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表”中的评价要素不再分二级、三级指标,只对每项内容的达成情况分出等级。
详见附表。
三、物理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一)教学目标难点的情景与措施。
如:事例、演示实验、制作教具与挂图、利用多媒体课件等,化难为易,引导学生思维。
4.物理实验准备充分,设计合理,现象明显,可见度大,效果良好。
有效促进学生由物理现象上升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思维进程。
5.例题和习题具有典型性、针对性、新颖性、实践性。
与基础知识密切配合,数量适宜。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教师应科学的选择和运用和谐高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要求是:1.教学要注重过程体验。
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重构
要求 , 注意梯度性 , 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 中都学有所得 , 学有提高; 要注重教学 目标设计的 全 面性 , 在注 重知识 技 能 目标 的基 础 上 , 应 注重 更 学生情感 、 创新能力 、 实践能力和人性素养 目标的 提高; 注重教 学 目标 设 计 的动态 性 , 教学 目标 贯 将
学评 价体 系的完善程度将深刻地影响着课程改革 。新课 程背景 下的课 堂教学 评价标 准应在传 统 的课堂 教学评 价 的基础上作如下改变 : 教学 目标 的确立上追求基础性 、 高性 与体 验性 协调统一 ; 提 教学 内容 的选 择上探 求学生认 知 规律和个性特征的完美统一 ; 教学模 式的选取上要求教学 方法 与学 习方法 的逻 辑统一 ; 学载体 的选择 上力求 教 教 材文本与课程资源 的辩证统一 ; 教学艺术的把握上讲水流畅程度和理性化程 度的有机 统一 。 [ 关键词]新课程 ; 课堂教学 ; 价标 准 评 [ 中图分类号] G 2 .7 624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02—17 (0 8 0 4 72 0 )7—0 7 0 3—0 2
学生学习方式 的转变提供 了广阔的空间 , 它是课 程改 革顺 利达 到 预 期 目标 、 进 学 生 全 面 发展 的 促 重要保 障, 教学过程应成 为师生共同开发 、 丰富 、 整合课 程 资 源 的过 程 。在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 材 是 教
教师 授课 的重要 依 据 , 不是 唯一 的依 据 , 但 教材 不
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新课程 的基本理念和鲜明 特点, 我们认为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 中要充分 注 意准确 把握 新课 程 的理念 和课 堂教学 的价值取
向, 把课 堂教 学评 价作 为课 程改 革 的导航 器 、 推 助
三新课程教学评价
三新课程教学评价一、引言三新课程是指新课程改革中的三个“新”: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和新课型。
这些新变化对于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评价三新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教师和教育部门需要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以便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教学质量。
二、三新课程教学评价的背景和意义1.背景: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教育教学的理念、目标和方法都将发生改变。
2.意义:三新课程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和教育部门了解课程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三、三新课程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三新课程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价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2.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评价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使用是否合理有效,评价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
3.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评价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评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4.教学效果的反馈和评估: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和巩固情况。
四、三新课程教学评价的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向学生、家长和教师发放问卷,收集他们对课程的评价和意见。
可以借助一些在线教育平台进行问卷调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效率。
2.观察记录: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3.学习成绩评价:通过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巩固效果。
4.课程文件和教材评价:评价课程文件和教材的质量和适应性,以及对教学过程的指导作用。
五、三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困难和挑战1.评价指标的确定:由于三新课程的特点和多样性,评价指标的确定比较困难,需要突破传统的评价模式。
2.评价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评价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需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教师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教师自评和互评需要克服主观性,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初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草案)(教师中心稿)
初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草案)(教师中心稿)赤峰市红山区教研培训中心语文教研员杨洪涛一、教师活动评价(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设计:有综合性的教学目标。
重视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形成发展过程;重视语文课程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重视语文知识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2.教学内容设计:有利于引导所有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独立思考、亲自实践;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体现师生平等。
3.教学活动设计:尝试发现—探究形成—联想应用4.能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综合设计教学结构、程序、方法和手段。
(二)教学实施1.善于创设适宜的语文教学情景,设计具有启发性、逻辑性、发展性问题,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思考、探索和尝试的机会。
2.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问题设计、练习、提问都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都体面地坐下;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见解。
3.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调控能力;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表达方式,让学生参与语文知识发生、发展及形成的全过程;给予学生学法指导。
4.教态自然亲切;语言清晰,有感染力;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正确;说普通话。
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评价(一)学生行为1. 学生通过恰当的学习方式,在多种感官协调作用下,主动探索、感受和理解知识发展及形成过程;学生参与学习的面广,具有层次性2.学生能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自主整理知识,并通过有效的活动方式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3. 学生在学习中体现自己的风格和策略,并在学习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善于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问难,积极投身于问题解决和探索行为之中4. 大胆联想,有想象能力,能用课内所学知识解决课外问题5.课堂上气氛活跃,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师生互动1.教学环境民主、和谐,教师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学生积极配合,参与教学全过程,学得轻松愉快2.教师掌握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并接受与自己不同的正确意见,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多向的思维交流3.在师生的互动下,学生能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并有一定的合作能力三、评价及手段(一)师生评价1.教师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方针。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和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并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
下面将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首先,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不再仅仅侧重于学习字词句和语法规则,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思维等。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其次,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再次,新课程标准强调情感价值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文本背后的情感,感受其中的情感,进而形成自己正确的情感态度。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情感发展,通过积极的情感调节和情感引导,促进学生的内心成长。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使学生的情感发展与知识学习相结合。
最后,新课程标准强调个性差异的尊重和关注。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一、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局限长期以来,我国课堂教学评价即一堂好课的标准,往往以教师教作为评价对象,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发展这一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在新的形势下,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日益显露:评价功能过于注重其鉴定性和终结性,不具有教育性和发展性;评价标准和方式过于片面;评价主体过于单一等等,这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桎梏。
因此,确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势在必然。
二、新课程理理念指导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立而新的形势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效性应做到:一是应反映既定的教学目的;二应体现课堂教学内在的规律;三应体现课堂教学自身丰富多样的个性,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3.开放性原则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不可能用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来框定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一个标准不可能涵盖众多复杂的教学行为,因此现代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开放性。
这样不仅为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具体掌握标准留有一定的余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更为重要的是它应为教师和学生留有广阔的创造空间。
4.可行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满足当前社会的迫切要求,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应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更多的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变化,评价标准呈内隐状态,因此评价的可操作性就显得特别重,否则再好的评价标准也得不到真正的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明确、适度、具体、可操作,关注个体差异,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力求达到目标明确、适度、具体、可操作: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在基础学力、发展学力、创造学力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
2、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要符合新课程理念;
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
二、教学内容
3、活化教材,注意教材内容的整合,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注意教学内容的重组和整合,活化教材;
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劳动有机结合;
学习材料充足、注重布局、条理清楚,为学生提供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4、内容的呈现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科学;
内容的呈现有助于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教学方法
5、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获得发展。
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言行有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获得发展。
6、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学习环境,善于激趣引疑,启迪创新思维。
学习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教学的度、量安排合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手段选择恰当,能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善于激趣引疑;
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
四、教风教态
7、尊重学生,教风民主,学生的回答和质疑得到鼓励,及时反馈调控,应变力强。
尊重学生人格、教风民主、提供机会,引导求异,关注差生;
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具有教学智慧;
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过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
合理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
8、教师情绪饱满、热情,教态自然,演示规范、媒体运用熟练。
教态自然亲切,语言规范、注重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演示规范,运用熟练。
五、参与状态
9、对问题情景关注,兴趣浓厚、主动投入、积极性高。
学生对问题情景关注;
兴趣浓厚、参与活动主动。
10、认真阅读、讨论、观察和记录,正确使用学具或实验器材。
学生能认真开展阅读、讨论,对实验或事物认真观察、记录;
学具或实验器材使用正确、操作规范,使用完毕后及时整理。
六、参与广度
11、参与学习活动人数多,自主活动时间充足,活动方式有效。
参与学习活动人数小班应全体参与,其他班级应有绝大多数学生参与;
根据不同课型的要求,安排足够时间开展自主活动,一般不少于整节课时间的二分之一;活动方式有效、各类学生都有收获。
12、学生能够倾听、协作、体验、探究、分享,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发表个人见解。
学生能够认真倾听老师或同伴的发言,相互间团结协作,探究问题,分享成功的喜悦;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发表个人见解。
七、课堂氛围
13、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气氛融洽。
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
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得到鼓励;
学习进程张驰有度,气氛融洽。
14、热烈、有序,师生、生生交流充分,学生参与机会均等。
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师生、生生交流平等、积极、充分;
每个学生参与活动机会均等。
八、学习效果
15、多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习惯良好,有不同收获。
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学习习惯良好;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16、多数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多数学生达到本课目标;
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