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小孩疗法

合集下载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阅读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阅读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阅读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是一本关于心理疗愈和自我成长的书籍,作者是张德芬。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内在小孩的概念,即人们在童年时期形成的情感和行为模式,以及如何通过疗愈和成长来克服这些模式。

在阅读这本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理解内在小孩的概念:内在小孩是指人们在童年时期形成的一种情感和行为模式,这些模式可能会影响到成年后的情感和行为。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思考自己的内在小孩是什么样子的,以及这些模式是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的。

2. 探索自己的情感:内在小孩的情感往往会影响到成年后的情感状态,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深入探索自己的情感,尤其是那些与童年有关的情感。

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3. 学会疗愈和成长:阅读这本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克服内在小孩的模式,实现疗愈和成长。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思考如何通过各种方法来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例如通过冥想、自我观察和情绪释放等。

4. 实践和反思:阅读这本书只是学习的一种方式,要想真正实现疗愈和成长,还需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记录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成长。

总之,《疗愈你的内在小孩》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在小孩,还可以指导人们如何克服这些模式,实现疗愈和成长。

内在小孩整合冥想--克里昂七种神奇的疗愈能量

内在小孩整合冥想--克里昂七种神奇的疗愈能量
接下来的能量是爱的能量。我确信你母亲最想要的是爱与被爱,所以就爱与被爱吧。允许这爱流过你的心进入你母亲的心,并流进它需要去的一切地方。允许更深,更深地与你母亲连结,连结你的母亲,就是连结地球母亲。进到你身体中更深,更深,更深的地方... ...为着这爱的奇迹和礼物真心地感谢神,要知
(传讯中这七个概述的能量可以很轻易地疗愈内在小孩。)
第一种能量是责任的能量,也这是应变的能力。孩子就是随性而为,因为不晓得如何应对,所以感谢神的奇迹和礼物,宇宙责任的能量将会为你带来资讯、知识、智慧,让你要能够处理好这个孩子。责任与顶轮有关。
第二种能量是道歉的能量。孩子需要知道有人在倾听,道歉的能量会将孩子敞开而能够被接纳。你知道当一个孩子真的受伤时,他所想做的就是把你推开,他不希望被碰触,只想把你推开。道歉的能量流进孩子里,会将推开的需要驱散。这个层面的孩子把你推开,其实就是把神推开,不让神圣之爱流动并进到里面。道歉与第三眼有关联。
看着你母亲的眼睛,与你母亲眼睛的内在连结,无论母亲的眼里呈现什么就只是去接纳,因为一旦接纳了,就表示你在为你所选择的负起责任。这就是你这辈子所选择的,你从你母亲眼睛所看到的是你这辈子的功课,你能接纳就表示你可以承担起责任,而最终是要放下来的。这将是你在你功课上所学到的。让这些感觉自然的来,自然的去... ...在此同时,唤起克里昂七个神奇的疗愈能量经由你的心而进入你母亲的心。
第三种能量是宽恕的能量。因为有了道歉,孩子就会敞开去宽恕并接受宽恕。宽恕与中心沟通有关。
第四个能量是爱的能量,我们一向以感谢神的奇迹和礼物来唤起这些能量,且认定这就是「爱」。祈请你的神大到足以治愈这个孩子,停止这样的行为模式,因为这再也不适用于你了。爱与心轮有关。
第五种能量是臣服的能量。交出一切不再适用的行为,臣服的意思是去赢得。交出那些行不通的东西,臣服来自于太阳神经丛中心--你的力量中心。你越臣服你就会越强大。

滋养内在小孩的方法

滋养内在小孩的方法

(原创实用版5篇)编制人员:_______________审核人员:_______________审批人员: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月___日序言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滋养内在小孩的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

下载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射!(5篇)《滋养内在小孩的方法》篇1滋养内在小孩的方法有:1. 满足其物质需求:多给予鼓励、夸奖、赞美,使其有自信。

2. 满足其情感需求:多拥抱、多微笑、多温柔以表达爱。

3. 满足其成长需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多尝试、多体验,不害怕失败和错误。

内在小孩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和理智之间的冲突,当人的理智和情感出现不协调时,就会出现内在小孩。

《滋养内在小孩的方法》篇2滋养内在小孩的方法有:1. 学会分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与小孩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情,玩耍或者一起做家务,这样不仅能培养和小孩之间的亲密感,还能让小孩在互动中感受到爱。

2. 重视关注: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多陪小孩,给他足够的安全感。

3. 学会放松:当自己感到压力过大时,可以通过深呼吸、瑜伽等方式放松自己,让自己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4. 学会原谅:原谅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是滋养内心小孩的重要方法,只有内心平和,才能让自己的内心得到真正的滋养。

5. 学会感恩:感恩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是滋养内心小孩的重要方法,感恩的心态能让自己更加平和、积极和乐观。

6. 学会表达:通过写日记、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让自己的内心得到释放和滋养。

7. 学会宽容:宽容自己和别人的错误和缺点,是滋养内心小孩的重要方法,只有内心宽容,才能让自己的内心得到真正的滋养。

8. 学会自信:通过学习和尝试,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是滋养内心小孩的重要方法,自信的心态能让自己更加勇敢和坚定。

9. 学会选择:在面对选择时,通过分析和权衡,做出符合自己内心需求的决定,是滋养内心小孩的重要方法,只有内心明确,才能让自己的内心得到真正的滋养。

五步骤找回内在小孩

五步骤找回内在小孩

五步骤找回内在小孩在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布雷萧看来,一旦学会掌握这个受过伤害的内在小孩子,并且滋养Ta,人内心的创造力就被释放出来,因为,我们身上蕴含与生俱来的发现、感受以及创造的能力。

下面是5个步骤,让我们重新关注自身内在的受伤小孩子。

1、采取孩子的姿势双手放在腹部,闭上眼睛,像对一个真实的人讲话一样,对自身受伤的内在小孩子说话。

“孩子”主要通过我们的身体感觉来表达自己,你可以试着让自己采取孩童的典型姿势和动作。

2、请求原谅争取得到“小孩子”的信任,方法之一就是请求Ta原谅自己这么多年以来,对“他/她”的忽视。

你可以和“小孩子”讲话,或者给Ta 写信、写日记。

你向“小孩子”解释,为什么这些年你没有告诉“他/她”你的音讯,给“小孩子”讲讲你成年以后的生活,你感受到的幸福或不幸,不要撒谎,也不要扭曲、夸大或缩小事实。

你还可以陪“小孩子”一起回忆过往发生过的所有事情,或受伤的、或快乐的、或伤心的、或痛苦、或欣喜的、或羞耻、或自豪的....,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小孩子”爱、接纳、理解、肯定、安慰、劝说或正面引导和教导等等。

3、进行对话一次真正的对话。

大声向“小孩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你怎么样?” “愿意跟我讲话吗?”??静静地等待答案自己到来,像在用心表演戏剧一样。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声音变了,变成孩子的声音,这是正常现象。

一开始,这种体验会让你迷惑,感觉不舒服,这也反证了:你无法接纳自己内在的小孩子。

如果你内心的“小孩子”有时向你说话或提出问题,这也是正常的。

积极回应Ta,表现出你对Ta的关心、爱护和喜爱。

每个人都需要学习接纳和爱护自己内心的小孩子。

因为,这个内心受伤的小孩子,T a是一个人无法分割,并且是极其重要、悄悄操控你的人生、属于潜意识的那部分。

4、让“小孩子”把感受画出来绘画是小孩子最喜爱的表达方式之一。

拿来纸和笔,请你内在的小孩子画出你成年的样子。

如果你惯用右手,那么就用左手画,反之亦然。

施琪嘉真正的疗愈是内在小孩的成长(下)

施琪嘉真正的疗愈是内在小孩的成长(下)

因为,内在小孩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情绪得不到释放、价值观得不到肯定,她就会一直蹲在那里哭泣,停止成长。

并将这些演变成你性格里的不理性,不成熟,脆弱敏感......
不得不说,生命中几乎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受伤的内在小孩在作祟。

内在小孩就如同我们人生木桶的最短板。

它不长大,我们再努力也无法成长。

所以荣格说:“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之上的光,是治愈的引领者。


只有内在小孩被看见、被疗愈,并且与我们一同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们的内心才会真正成长,真正感到快乐。

03
疗愈内在小孩,
你远比想象中优秀
一位长期坚持疗愈内在小孩的妈妈说: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即使内心一锅沸水,表面也要故作镇定。

而我已经不会了。

以前,我很容易崩溃,感情冷淡、孩子哭闹……工作家庭一地鸡毛,平静下来后又不得不在废墟上一次次重建。

现在,我终于为自己搭好了牢固的地基,足以应对生活中的狂风暴雨。

因为我有一个法宝——跟我心里的宝宝对话。

我每周返回一次童年,去照看一下那个哭泣的、孤独的小女孩,给她足够的支持、关注、赞许和爱。

而今她终于长大了,强大到足以成为一个好妻子、好妈妈。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我能给女儿最好的礼物,就是把我这个原件改好。

当我学会爱自己,照顾好自己,自然而然地,我就能把这份爱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我的孩子,而不需要刻意努力或模仿他人。

你的内在小孩也正在等着你,她在等你抱抱她,跟她说:“我在,别怕~”
但这个过程是深度且漫长的,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带领才可以抵达内心深处,看见并疗愈内在小孩。

关于疗愈内在小孩的书籍

关于疗愈内在小孩的书籍

关于疗愈内在小孩的书籍1.引言1.1 概述概述疗愈内在小孩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者开始关注孩子内在世界的发展与成长。

内在小孩指的是孩子心灵深处的自我,是孩子内心深处真实、独特而珍贵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学业压力、家庭变故、社交障碍等,许多孩子的内在小孩受到伤害或压抑。

疗愈内在小孩所需的书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书籍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还可以引导他们寻找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在这些书籍中,孩子可以找到与自己相似的角色和情境,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愈合心灵的创伤。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理解内在小孩以及疗愈内在小孩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与内在小孩相关的书籍,孩子们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树立自信心,建立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同时,本文还将推荐一些适合疗愈内在小孩的书籍,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

通过深入了解和学习疗愈内在小孩的书籍,我们可以更好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

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引人入胜的主题,为孩子们的未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跟随文章的内容逻辑。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1. 引言:概述本文要探讨的主题,即疗愈内在小孩的书籍。

介绍本文的目的和整体结构。

2. 正文:2.1 理解内在小孩:详细解释内在小孩的概念和特点。

说明其与外部环境交互的方式,以及内在小孩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

2.2 疗愈内在小孩的重要性:探讨为什么疗愈内在小孩对个人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说明内在小孩受到伤害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并阐述疗愈的积极意义。

3. 结论:3.1 总结:回顾本文探讨的内容,总结内在小孩的概念以及疗愈内在小孩的重要性。

3.2 对疗愈内在小孩的书籍的推荐:提供一些适合疗愈内在小孩的书籍推荐,包括具体书籍名称和简要介绍,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实践疗愈过程。

内在小孩治疗法简介

内在小孩治疗法简介

内在小孩治疗法简介内在小孩治疗法(Inner Child Therapy)是近年来颇为引人注目的心理治疗方法,Swain (1995)甚至将之称为内在小孩运动(inner child movement)。

其主要治疗目标在於提升案主自尊与自我价值感、减少自怜自恨、增进自爱与自我抚慰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让来访者:爱自己!提升自我价值!依笔者的实务经验,以下几种情形的当事人使用内在小孩治疗法的效果特别好:(1)没有具体的原因,却觉得生活无聊、不愉快、缺乏活力;(2)只是有一种模糊的难受的感觉,却找不到任何与此感受有关的记忆;(3)隐约觉得和人有距离,无法亲密,难以体会被爱或感动;(4)觉得心理疲倦、对现在的生活及未来感到缺乏意义;(5)因为个人禁忌,不便或不愿说出事件的经过,但仍然因为感到痛苦而需要被帮助;(6)在团体中因担心泄秘或被批评而拒绝陈述问题内容的成员;(7)目前生活的困难牵涉层面甚广,一时难以解决,需要学习在困难中生活。

(8)创伤后疗愈不过,内在小孩治疗法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理论或方法,不同的学者与实务工作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宣称并使用内在小孩治疗法,以下仅作一初步的整理与介绍。

代表人物或理论在心理治疗领域最早讨论内在小孩概念的是容格(Carl Gustav Jung),他於1940年首次出版「儿童原型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Archetype)中,以「在里面的小孩」(child within)指称儿童原型;而第一位正式使用「内在小孩」(inner child)这个词汇的则是Missildine(Corrin,1994),他在1963年出版了Your Inner Child of the Past一书(中译书名为「探索你内心的往日幼童」,彭海阳等译,雅歌出版),以整本书讨论内在小孩概念及治疗方法[user10]。

柯林(Corrin,1994)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整理出七个与内在小孩概念有关的人物或理论:一、米西迪(W. Hugh Missildine):1、於1963年出版了Your Inner Child of the Past一书,是第一位正式使用inner child一词并以整本著作讨论内在小孩概念的人。

《与内在小孩和解》走向释怀和原谅的十个步骤

《与内在小孩和解》走向释怀和原谅的十个步骤

《与内在小孩和解》走向释怀和原谅的十个步骤《与内在小孩和解》是一本深入探讨内在小孩心理的书,它提出了走向释怀和原谅的十个步骤。

以下是对这十个步骤的详细介绍:认识内在小孩: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小孩,了解他的感受、需求和恐惧。

通过自我观察和反思,与内在小孩建立联系。

接纳内在小孩: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内在小孩,不论他是什么样子,都尝试理解和接受他的存在。

这是建立自我认同和自尊的重要步骤。

倾听内在小孩的声音:真正聆听内在小孩的需求和心声,而不是忽视或压制他。

只有通过真诚的交流,才能理解内在小孩的需要。

道歉与原谅:如果意识到曾经对内在小孩有过伤害或忽视,需要向其道歉。

同时,也要原谅自己的不完美和过去的错误。

疗愈内在小孩的伤痛:深入探索内在小孩的伤痛,并寻找合适的方式进行疗愈。

这可能包括心理咨询、冥想、艺术创作等途径。

给予内在小孩爱与关注:向内在小孩传递爱和关心,让他感受到被重视和被爱护。

通过积极的自我照顾和自我关怀来实现。

建立自信与自尊:通过与内在小孩的对话和互动,逐渐建立起自信和自尊。

学会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释放情绪:允许自己释放内心的情绪,不论积极还是消极。

通过适当的情绪宣泄,减轻内在小孩的负担。

学会放手与宽恕:对于过去的痛苦经历,学会放手并宽恕。

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宽恕,更是对自己的宽恕。

活在当下:专注于当下的生活,享受每一刻的美好。

通过与内在小孩的和解,释放内心的束缚,真正活出自己。

《与内在小孩和解》提出的这十个步骤,对于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与内在小孩和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释放内心的压力,走向更加健康和快乐的人生。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心理学家施琪嘉的30堂深度成长课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心理学家施琪嘉的30堂深度成长课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心理学家 施琪嘉的30堂深度成长课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需要
委屈
施琪嘉
信念

生命
安全感
小孩
小孩
情绪 小孩
意义
心理学家
学会
眼泪
夸奖
时刻
职场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当我们遭遇伤害我们的事情,我们的自我就会停留在当下的 年龄,变成一个“内在小孩”。内在小孩会记录下当时的感受,渴望爱的,不甘心的,愤怒的,或者是悲伤的。 当我们的内在小孩得不到关心、爱护与疗愈时,内在小孩就会变成一个阴晴不定的孩子,变成失控的情绪,变成 那根敏感脆弱的神经,还会变成你极度想去压抑的性格部分。只有我们学会不断地去看见他,疗愈他,让内在小 孩与我们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的自我才会完整,才能真实地感到快乐。本书针对内在小孩的5大需要、5种 情绪、5个价值信念,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从回应内在小孩的需要开始,释放被压抑的情绪,重塑被摧毁的 价值信念,做自己的内在父母,补足内在小孩缺失的所有,同时发现生命中的独特资源,找到自我固有的内在能 量,重新整合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觉知自己、疗愈自己,有价值感,可以自我接纳,并发展出自己潜能的全新 自我,创造全新的生命经验。
第一节探寻·内在 小孩是如何受伤的
第三节陪伴·缺乏 陪伴的孤独感
第五节玩耍·缺乏 玩耍的紧张感
第四节夸奖·缺乏 夸奖的自卑感
第六节道歉·缺乏 道歉的委屈感
第七节共情·亲爱的, 我在这里

你的心里住了一个小孩?

你的心里住了一个小孩?

你的心里住了一个小孩?在我的个案咨询中,很多看起来是当前出现的问题,都需要追溯到童年时期,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有着不可分割的依据。

比如:很多女生和男朋友在一起,老是需要男生向她保证永远爱她,不离开她,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甚至用孩子或者其他方式,希望能够牢牢的绑住对方,只要男生一次没有给予她想要的承诺,她就会伤心、失落、愤怒、难过…以上的例子,以及很多时候,其实都不只是因为当前的亲密关系出了问题,而是我们在孩子时期的依恋关系(与父母或者我们的照料者的关系)有些问题,真正的根源,就是处理我们依恋关系里的创伤记忆。

换句话说,就是帮助我们内在的小孩做一个成长,达到与现状的状态契合。

什么是内在小孩?看我们的外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成年人,我们以为自己思想成熟、谈吐不凡,有责任、有担当…绝对不可能被形容成小孩,但是,在我们看似强大的外表下,可能还住着一个没有得到成长的小孩。

心理学所说的“内在小孩”是一种儿童式的不安全感,在我们还是小孩时,与父母或其他照顾者相处时,我们的内部需求如安全感、价值感或者渴望被关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内在小孩”就会深深的隐藏在我们心里。

当我们长大后,一旦遇到挫折和不安,“内在小孩”就会接管我们的行为和情绪,并与童年的某些记忆进行联结,这也是我们痛苦和挣扎的原因。

作为脆弱的小孩,是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处理太多的压力及伤痛的。

我们需要察觉、接纳并关注我们的“内在小孩”,就像对待真正的孩子一样对待她,她就会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得以慢慢长大,这是一个疗愈过程。

当我们的“内在小孩”成长之后,那我们内在的资源,才会自然的流出,才能帮助我们应对生活的变化,才能帮助我们享受生命的真正喜悦!只要有了内在的和谐,才真正拥有爱的能力,否则更多的是需要依赖和被爱。

怎么治疗“内在小孩”?(以下内容参考百度百科)1.内在小孩治疗法的主要治疗目标在於,提升求助者自尊与自我价值感、减少自怜自恨、增进自爱与自我抚慰的能力。

内在小孩治疗法(InnerChi...

内在小孩治疗法(InnerChi...

内在小孩治疗法(InnerChi...内在小孩治疗法(Inner Child Therapy)是近年来颇为引人注目的心理治疗方法,Swain 甚至将之称为内在小孩运动(inner child movement)。

.其主要治疗目标在於提升案主自尊与自我价值感、减少自怜自恨、增进自爱与自我抚慰的能力。

根据文献,许多学者曾融合内在小孩治疗法於其治疗过程中,并得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Benton以内在小孩治疗法协助酗酒者重建自我认同、练习自我照顾、并以更健康的方式看待过去;.Cameron协助曾经验父母自杀的成人度过哀伤;.Grammer & Shannon 针对五位曾遭到性虐待少女(8-12岁,皆住在寄养中心)进行团体治疗,其中以内在小孩治疗法协助案主稳定情绪、增进自我肯定及练习自我保护技巧。

.Picucci在以男女同性恋者为对象的一个经验性周末工作坊中,结合心理剧及团体动力技巧提供男女同性恋者一个受到支持的机会,学习自我抚慰的概念,治疗并照顾个人受创的内在小孩。

.Schatz认为对於在上瘾家庭中长大的小孩,内在小孩治疗法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工作方法。

.Gayol在墨西哥针对28位青少女受刑人,进行交流分析技巧中的自我抚育(self-reparenting)训练,以增强他们的内在父母。

认识自己的内在小孩是课程中的一部分,训练结果显示青少女的行为有明显改变。

.Guyer曾在针对犯罪者的治疗中,使用内在小孩治疗技巧对案主进行自我再教育。

.洪教授在治疗童年遭到性虐待的个案时,采用沟通分析取向的内在小孩治疗法,处理个案的受创经验。

.杨明磊教授进行个别谘商或团体谘商以及心理剧时,都会适度搭配内在小孩治疗法,也发现使用内在小孩治疗法可以无须探讨当事人的成长历史,甚至不需要当事人说出任何具体事件,就能进行治疗工作。

元氏催眠处理内在小孩的操作流程

元氏催眠处理内在小孩的操作流程

元氏催眠处理内在小孩的操作流程英文版The Operational Process of Yuanshi Hypnosis for Inner Child WorkIntroduction:The concept of "Inner Child" refers to the emotional, mental, and spiritual state of an individual from their childhood. Sometimes, unresolved issues or traumas from childhood can manifest in adulthood, affecting one's well-being. Yuanshi hypnosis, a unique form of hypnotherapy, aim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by connecting and healing the inner child.Operational Process:Preparation: The therapist begins by creating a relaxing and safe environment for the client. This involves setting the mood with soft music and lighting. The therapist then establishes atrust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client, explaining the process and ensuring their comfort.Induction: The therapist guides the client into a state of deep relaxation, usually through the use of hypnotic suggestions or breathwork. This stage prepares the client for the hypnotic state.Deepening: Once in the hypnotic state, the therapist deepens the trance by asking the client to focus on their breathing and their inner child. The therapist may use visualization techniques to help the client access their inner child's state.Exploration: In this phase, the therapist guides the client to explore their inner child's emotions, memories, and needs. This involves the client reliving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emotions, often in a dissociated state, allowing them to observe and understand without being overwhelmed.Healing: After exploration, the therapist focuses on healing the wounds of the inner child. This may involve addressing pasttraumas, providing emotional support, and affirming the child's worth and safety.Integration: In this step, the therapist helps the client integrate the healed inner child into their adult self. This involves strengthening the client's self-belief, self-compassion, and ability to self-soothe.Awakening: The therapist gradually brings the client back to a state of consciousness, ensuring a smooth transition. They then review the session, discussing any insights or feelings the client may have had.Conclusion:Yuanshi hypnosis for inner child work is a powerful tool for self-discovery and healing. By connecting with and healing the inner child, individuals can overcome past traumas, improve their emotional well-being, and live more fulfilling lives.中文版元氏催眠处理内在小孩的操作流程介绍:“内在小孩”的概念指的是个体从童年时期开始的情感、心理和精神状态。

内在小孩疗愈系列课程第一课疗愈内在小孩课件

内在小孩疗愈系列课程第一课疗愈内在小孩课件
老师回答: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向现的内在小孩就是真的而不是想象的呢?
老师回答:他就在你的潜意识中,等待你去链接,不需要判断。你的想象 力,也是潜意识的一部分。
问题6
巧克力香水:孩子8岁了,这么多年我一直在为孩子,为家庭活着,工作也请 了长假,曾经在单位里几乎年年先进个人,可是现在感觉快没有自我了,如何 能让自己在生活中不感到压抑?又不想有脾气就爆发,怕影响孩子的成长。最 近报了妈妈舞蹈班,父母艺术课堂,我也在慢慢找回自己。
三杯水的功课
三杯矿泉水,一杯贴上”我爱你“,一杯贴上”我恨你 “,一杯置之不理。开着,透明的杯子,不用盖。 每天早晚一分钟,对三杯水分别用饱含情绪的语言说话, 第一杯:我爱你,非常爱你。第二杯:我恨你,讨厌你! 第三杯,置之不理。 熟米3-5粒 连续7天。
塑料瓶效果差 可以和孩子一起做 说话时拿起来,第三杯置之不理 一定要矿泉水
问题8
夜雨听风:内在小孩会发生变化么?变化了说明什么?
老师回答:可能性很多,比如不安的,逃避的,恐惧的,破碎的,会变得完 整,宁静,喜悦等等,当你和内在小孩和解,你“心想事成”的能力会得到 提升。
问题9
注:1.这一篇可以每天念,给已经诞生的宝贝,包括青少年,不限年龄。 2.这一篇提醒父母要看到孩子的完美性和圆满性,提醒父母对孩子“不唠叨、
不比较、不设框"。
链接内在小孩的秘诀。
1.坚持。 2.不要脸。 3.坚持不要脸。
不论她如何躲避,怯懦,退缩,恐吓,吓 唬,……坚持以上秘诀,总有一天TA会成为 你的好朋友!
疗愈一:零极限内在小孩疗愈的具体操作方法
1.处于静坐的状态,深呼吸七次。 2.观想在心轮处有个三岁的孩子,可以是女孩也可以是男孩。给她/他起个名 字,如果想不出,就叫它宝贝。 3.温柔的看着宝贝的眼睛,对它说"宝贝,我要和你和解"。 4.非常温柔的的摸摸宝贝的头,先握着宝贝的左手,再握着宝贝的右手,非常 的温柔。然后轻轻的摸着宝贝的肩膀,轻轻的把宝贝抱到怀里,那种温柔如同 第一次迎接拥抱你自己的新生命一样。用满腔的情感.慷慨的爱注满他的全身。 5.然后看着宝贝的眼睛说:宝贝,我要对你说,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 爱你。 之后不断重复这四句话。每天坚持早晚各二十分钟,七天作为一个周期。 孩子能敏锐的觉察父母是不是在做表面文章,内在小孩也一样,它对母亲(显 意识)的爱很敏感。 如果不是用发自内心的爱来对待内在小孩,它就不会配合你。如果内在小孩同 意“我一直配合你”,潜意识就会无条件地接受意识的请求. 不过,内在小孩时刻都在观察你的行动和态度,所以你要毫不懈怠地一直呵护 它。 7天,14天或21天。我等待着各位亲爱的家人们在每天的清理后分享你们各自 的奇迹!

寻找内在小孩冥想的方法

寻找内在小孩冥想的方法

寻找内在小孩冥想的方法
内在小孩冥想是一种通过自我探索与连接自己内心的方法,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内在小孩冥想方法:
1. 可视化冥想:在安静的环境中坐下来,闭上眼睛,尽可能清晰地想象自己童年时的一个场景,例如玩耍、笑闹,或者只是一个快乐的时刻。

让自己重新体验并感受那个时刻的乐趣和无忧无虑。

2. 对话冥想:坐下来,关注自己的呼吸,放松身体和思绪。

然后,想象一个小孩子的形象出现在你面前,与他进行对话。

问问他有什么需要,有什么担忧或愿望,并且尽量接纳和理解他的感受和需求。

3. 写作冥想:找一段时间安静下来,拿起一支笔和纸,写下你的问题或者愿望,然后将自己当作一个小孩子,写封信给自己,回答这个问题或愿望。

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不要限制自己的想象力。

4. 观察冥想:在你生活中的一段时间内,留意自己的思绪、情绪和行为,观察自己是否有某种模式或者一种与内在小孩有关的感觉。

不要批判或评价,只是观察和接纳自己。

通过这个练习,你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内在小孩的需求和情绪。

无论你选择哪种方法,重要的是给自己创造一个安静、放松的环境,坚持练习,
与自己内在的小孩建立联系,并对自己的感受保持开放和接纳。

内在小孩疗法

内在小孩疗法

内在小孩治疗法(Inner Child Therapy)内在小孩治疗法内在小孩治疗法(Inner Child Therapy)是近年来颇为引人注目的心理治疗方法,Swain (1995)甚至将之称为内在小孩运动(inner child movement)。

其主要治疗目标在於提升案主自尊与自我价值感、减少自怜自恨、增进自爱与自我抚慰的能力。

根据文献,许多学者曾融合内在小孩治疗法於其治疗过程中,并得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Benton(1990)以内在小孩治疗法协助酗酒者重建自我认同、练习自我照顾、并以更健康的方式看待过去; Cameron(1991)协助曾经验父母自杀的成人度过哀伤;Grammer & Shannon (1992)针对五位曾遭到性虐待少女(8-12岁,皆住在寄养中心)进行团体治疗,其中以内在小孩治疗法协助案主稳定情绪、增进自我肯定及练习自我保护技巧。

Picucci(1992)在以男女同性恋者为对象的一个经验性周末工作坊中,以心理剧及团体动力技巧提供男女同性恋者一个受到支持的机会,学习自我抚慰的概念,治疗并照顾个人受创的内在小孩。

Schatz(1992)认为对於在上瘾家庭中长大的小孩,内在小孩治疗法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工作方法。

Gayol(1995)在墨西哥针对28位青少女受刑人,进行交流分析技巧中的自我抚育(self-reparenting)训练,以增强他们的父母自我状态。

认识自己的内在小孩是课程中的一部分,训练结果显示青少女的行为有明显改变。

Guyer(1995)曾在针对****犯罪者的催眠取向治疗中,使用内在小孩治疗技巧对案主进行自我再教育。

国内学者洪素珍(民86)在治疗童年遭到性虐待的个案时,采用沟通分析取向的内在小孩治疗法,处理个案的受创经验。

除了针对个案的受创经验外,笔者进行个别谘商或团体谘商以及心理剧时,也发现使用内在小孩治疗法可以无须探讨当事人的成长历史,甚至不需要当事人说出任何具体事件,就能进行治疗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在小孩治疗法(Inner Child Therapy)内在小孩治疗法内在小孩治疗法(Inner Child Therapy)是近年来颇为引人注目的心理治疗方法,Swain (1995)甚至将之称为内在小孩运动(inner child movement)。

其主要治疗目标在於提升案主自尊与自我价值感、减少自怜自恨、增进自爱与自我抚慰的能力。

根据文献,许多学者曾融合内在小孩治疗法於其治疗过程中,并得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Benton(1990)以内在小孩治疗法协助酗酒者重建自我认同、练习自我照顾、并以更健康的方式看待过去; Cameron(1991)协助曾经验父母自杀的成人度过哀伤;Grammer & Shannon (1992)针对五位曾遭到性虐待少女(8-12岁,皆住在寄养中心)进行团体治疗,其中以内在小孩治疗法协助案主稳定情绪、增进自我肯定及练习自我保护技巧。

Picucci(1992)在以男女同性恋者为对象的一个经验性周末工作坊中,以心理剧及团体动力技巧提供男女同性恋者一个受到支持的机会,学习自我抚慰的概念,治疗并照顾个人受创的内在小孩。

Schatz(1992)认为对於在上瘾家庭中长大的小孩,内在小孩治疗法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工作方法。

Gayol(1995)在墨西哥针对28位青少女受刑人,进行交流分析技巧中的自我抚育(self-reparenting)训练,以增强他们的父母自我状态。

认识自己的内在小孩是课程中的一部分,训练结果显示青少女的行为有明显改变。

Guyer(1995)曾在针对****犯罪者的催眠取向治疗中,使用内在小孩治疗技巧对案主进行自我再教育。

国内学者洪素珍(民86)在治疗童年遭到性虐待的个案时,采用沟通分析取向的内在小孩治疗法,处理个案的受创经验。

除了针对个案的受创经验外,笔者进行个别谘商或团体谘商以及心理剧时,也发现使用内在小孩治疗法可以无须探讨当事人的成长历史,甚至不需要当事人说出任何具体事件,就能进行治疗工作。

依笔者的实务经验,以下几种情形的当事人使用内在小孩治疗法的效果特别好:(1)没有具体的原因,却觉得生活无聊、不愉快、缺乏活力;(2)只是有一种模糊的难受的感觉,却找不到任何与此感受有关的记忆;(3)隐约觉得和人有距离,无法亲密,难以体会被爱或感动;(4)觉得心理疲倦、对现在的生活及未来感到缺乏意义;(5)因为个人禁忌,不便或不愿说出事件的经过,但仍然因为感到痛苦而需要被帮助;(6)在团体中因担心泄秘或被批评而拒绝陈述问题内容的成员;(7)目前生活的困难牵涉层面甚广,一时难以解决,需要学习在困难中生活。

不过,内在小孩治疗法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理论或方法,不同的学者与实务工作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宣称并使用内在小孩治疗法,以下仅作一初步的整理与介绍。

代表人物或理论在心理治疗领域最早讨论内在小孩概念的是容格(Carl Gustav Jung),他於1940年首次出版「儿童原型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Archetype)中,以「在里面的小孩」(child within)指称儿童原型;而第一位正式使用「内在小孩」(inner child)这个词汇的则是 Missildine(Corrin,1994),他在1963年出版了Your Inner Child of the Past一书(中译书名为「探索你内心的往日幼童」,彭海阳等译,雅歌出版),以整本书讨论内在小孩概念及治疗方法[user10]。

柯林(Corrin, 1994)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整理出七位与内在小孩概念有关的人物或理论:一、米西迪(W. Hugh Missildine):1、於1963年出版了Your Inner Child of the Past一书,是第一位正式使用inner child一词并以整本著作讨论内在小孩概念的人。

2、基於佛洛依德的理论太过繁琐及不实用,故以较容易为患者所了解的语言提出一种对解决情绪困扰有实效的方法及知识(Missildine, 1963)。

即其内在小孩的概念为对精神分析理论及用词的修正。

3、内在小孩概念较类似所谓的赤子之心,而随著社会化的过程,人们隐含认为成熟即是不要孩子气,因此逐渐与内在小孩分离造成情绪的问题,因此应找寻一个适当的情境,重新创造我们在孩提时所曾有过的感受(尤其是与父母相处有关的好坏感受),以便能有回家的感觉。

二、交流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简称TA):1、为1950、1960年代精神分析师Eric Berne所创,目前共分为古典学派(Classical TA)、贯注学派(The Cathexis School)及再决定学派(The Redecision School)三大派别(黄佩瑛,民85)。

2、认为人有三种自我状态(Ego state):父母、成人、儿童,其中儿童自我约在六岁时便已固定。

3、三个TA学派对成功治疗的观点不尽相同,古典学派强调成人自我的发展;贯注学派重视新的父母自我状态,再决定学派则强调儿童自我的再决定,认为人的问题来自受伤的儿童自我状态,由於早年的生活的限制与伤害使早年的儿童自我状态做出有害个人的决定,因此应学习让现在的儿童自我状态对现今的困难生活再决定,以脱出旧有的脚本。

4、 TA并未说明儿童自我状态与内在小孩的关连,但其意义却与内在小孩的概念接近。

三、容格(Carl Gustav Jung):1、於1940年首次出版「儿童原型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Archetype),称儿童原型为「在里面的小孩」(child within),这里的儿童原型是一种集体潜意识,因此并不来自单一个人,即个人的生活经验并无法完全决定其内在小孩的全貌,因此容格提醒,吾人应留意儿童原型的象徵特性及个人特定的童年时期的铭印经验。

2、除了强调其是活在内心的小孩(child within),容格更以圣童(divine child)来说明内在小孩在人的心灵意识中的地位,容格认为内在小孩是从潜意识,人类本性的深处所诞生,而意识对他一无所知,他代表的是所有存在中最强大的冲动,努力地想了解自己,而这种想要自我了解的力量是一种自然律,因此具有无可比拟的力量Hull(1968)。

对容格而言,圣童象徵著未来的希望、幼小的心灵、生命的潜力以及自我的新生,但同时也很轻浮妄动,乐天顽皮,以及永远不以长大成熟为目标,换句话说,所谓回归内在的赤子之心,可以是变得更自由、开创、有活力,但也可能变得撒野、忽视他人与逃避责任,而让圣童往好或往坏的方向,变化,其关键就在母亲原型,若能处理好圣童原型与母亲原型间的依赖与独立议题,才能发展圣童的正向灵性经验。

如果过度认同圣童原型又忽略了与母亲原型的关系,可能导致个人拒绝长大,逃避成人世界的现实与责任,而落入所谓的小飞侠情结(蒋韬民86)。

四、怀菲得(Charles Whitfield):1、从治疗化学药物依赖病人的经验中发展其内在小孩的概念。

2、认为自我(self)有两个部份,内在小孩(Child Within,同时也交互用几个概念相似的字眼如Real Self, True Self, Authentic self, Deepest Self, Inner Child, Inner core, 及Divine Child)及共依存自我(co-dependent self,又称假我False Self, Unauthentic Self, Public Self, Impaired or Defensive Self)。

3、对内在小孩的描述为永续存活的、具能量的、及创造性的,自发的、肯定的等等;共依存自我为抑制的、害怕的、退缩的、自私的、批评的、过度理想化的、羞耻的、过度顺从的。

容易隐藏及拒绝感受,有条件的爱与给予,不当攻击及被动。

共依存自我来自於内在小孩的防卫性反应,由於持续内化父母的伤害讯息(尤其是羞耻感),而以此种羞耻敢为基础形成的错误自我的形象,也因此与内在小孩分离。

4、另外还提到了看顾自我(Observing Self),负责看顾真我与假我,是内在小孩的核心经验,存於内在小孩的高层自我之内,是治癒的关键元素。

五、葛罗夫(David Grove):1、将治疗内在小孩的焦点放於治疗师与个案的关系,及改变治疗师与个案的沟通。

将内在小孩的概念应用於有童年创伤经验的成人身上,解除症状的关键在於治疗师是否有能力透过仔细而有结构的询问,并善用内在小孩作为个案内心伤痛的隐喻,以评估个案的内在小孩状况。

2、为了避免个案重经验过去事件引起二度创伤,他会以一种无须宣泄或引发特定情绪事件的方式,帮助个案回到并且渡过曾有的创伤时刻;他努力以精确的语言加入并仔细跟随内在小孩,让内在小孩感受到持续的安全与保护。

3、视内在小孩(child within)为自我(self)的一部份,是儿童人格(persona)的一个片段(fragment),创伤经验存於其中,并冻著(frozen)於那一时刻,内在小孩以防卫(解离)的姿态面对创伤,以确保心灵(psyche) 短期的生存,但也因而导致长期的症状。

4、内在小孩将创伤记忆储存於身体,形成身体与情绪的症状,这些症状象徵内在小孩试图与成人(即个案)或治疗师表达被治疗的需要。

5、 Grove曾说:「如果你受伤的像个小孩,那你就需要像个小孩般的被医治」,因此为了接触受伤的小孩,治疗师必须回到过去工作,尽量用内在小孩的语言,治疗师应努力找寻内在小孩自己的隐喻语言,尤其是造成阻碍(stuckness)的隐喻,以便转化这些隐喻通过伤痛。

6、受伤小孩的隐喻并非成人的隐喻,它是广阔的、是一种原型的,属於个案生命中某一特定时刻的,是能影响身体与心智的,治疗师应透过此种隐喻为个案增强力量(empower)。

六、布雷萧(John Bradshaw):1、 1933年出生於美国德州的一个酗酒家庭,为著名的心理谘商师,其许多著作已有中译本,如家庭会伤人(Bradshaw On: The Family)、你真得懂得爱吗?(Creating Love)及回归内在(Homecoming: Reclaimingand Championing Your Inner Child)等2、其内在小孩的概念受到多人的影响,如Eric Berne、Milton Erikson、Ron Kurtz、Alice Miller、Virginia Satir及Murray Bowen等。

(Bordan, 1994)3、内在小孩为一隐喻,目的在让人方便理解。

最终著目的在让人更爱自己与提升自我价值。

4、内在小孩是不成熟的,自我中心的,有著如孩童般的害怕与焦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