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
财政预算单位项目支出全过程绩效评价操作指南
财政预算单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操作指南目录目录 (I)表 (III)图 (III)专栏 (III)1引言 (1)1.1背景 (1)1.2目的 (1)1.3内容 (1)1.4使用 (4)2项目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 (5)2.1绩效评价的定义 (5)2.2绩效评价的原则 (5)2.4绩效评价的准则 (6)2.5绩效评价的步骤 (7)3评价任务的组织 (9)3.1评价任务的组织模式 (9)3.2评价管理者的职责 (9)3.3绩效评价小组 (9)4 编制评价任务大纲 (11)4.1功能 (11)4.2编写步骤 (11)5 绩效评价设计 (15)5.1前期准备 (15)5.2开发绩效评价框架 (16)5.3完成绩效评价实施方案 (27)6 绩效评价的实施 (30)6.1证据收集 (30)6.2证据整理 (35)6.3分析 (36)6.4绩效评级 (37)6.5形成评价结论、经验教训和建议 (39)7 评价结果的报告 (41)7.1执行摘要的编写 (42)7.2主体报告 (42)7.3附件 (47)7.4与利益相关者沟通 (47)7.5形成报告终稿 (47)8 评价结果的使用和扩散 (48)8.1评价结果的使用 (48)8.2评价结果的扩散 (49)9 绩效评价的质量控制 (50)9.1高质量绩效评价的特点 (50)9.2不同阶段的质量控制 (50)附件 (53)附件1《评价任务大纲》格式 (53)附件2《绩效评价实施方案》格式 (54)附件3《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格式 (57)表表4-1评价任务大纲评价任务实施计划模板 (14)表5-1项目基础信息表 (16)表5-2绩效评价框架结构 (17)表5-3关键评价问题的适用性 (20)表5-4相关性评价指标开发-以辽宁城市交通项目为例 (22)表5-5效率评价指标开发-以辽宁城市交通项目为例 (23)表5-6效果评价指标开发-以辽宁城市交通项目为例 (24)表5-7可持续性评价指标开发-以辽宁城市交通项目为例 (25)表5-8证据收集方法的优缺点 (27)表6-1案卷研究方法收集证据–以辽宁城市交通项目为例 (31)表6-2面访人员清单 (32)表6-3座谈会参与人员清单 (34)表7-1项目关键信息 (43)图图1-1绩效评价操作指南框架 (3)图2-1项目逻辑模型 (6)图5-1绩效评价设计流程 (15)图5-2设计阶段绩效评价框架开发流程 (18)图7-1绩效评价报告编写流程 (42)专栏专栏4-1高质量评价任务大纲的核查问题清单 (14)专栏5-1开发评价指标的原则 (21)专栏5-2辽宁城市交通项目简介 (21)专栏5-3绩效评价证据来源 (26)专栏6-1证据收集的一般规则 (30)专栏6-2面访记录格式 (32)专栏6-3辽宁城市交通项目省级座谈会日程安排 (33)专栏6-4座谈会记录格式 (34)专栏6-5实地调研记录格式 (35)专栏6-6评价结论举例-河北公路发展项目绩效评价 (39)专栏6-7经验教训举例-河北公路发展项目绩效评价 (39)专栏6-8建议举例-河北公路发展项目绩效评价 (40)专栏7-1撰写绩效评价报告的要点 (41)1引言1.1背景财政部发布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基本知识问答(精)
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基本知识问答(一1.什么是预算?“预算”,或称“财政预算",是政府按照一定的公共政策、原则、程序编制,并经立法机构通过的财政资金收支计划,一般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具有计划性、公共性、政策性和法定性的特征。
“预算是庶政之母”,作为现代财政管理的产物,预算所具备的财政资金分配功能、公共资源配臵功能、行政管理功能、社会政策功能,使其不仅成为政府履职的财力保障,也是政府调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
2.什么是绩效?“绩效”一词最初来源于企业,其英文“Performance”,意为“履行”、“执行”、“表现”、“行为”、“完成”,在管理学中被引申为“成绩”、“成果”、“效益”。
从不同角度,对“绩效”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概括来说,“绩效”就是个人、组织、政府等通过努力和投入所形成的产出和结果,以及产出和结果的合理性、有效性,即效益、效率和效果情况。
从本质上讲,效益、效率和效果都是从资源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角度描述资源配臵所处的特定状态,但对衡量“预算绩效”而言,它们又都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现在普遍认可的是用“4E”描述“预算绩效":一是“经济性”(Economy,是成本与投入的关系,是指以最低费用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资源,即预算支出是否节约;二是“效率性"(Efficiency,是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包括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者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即是否讲求效率;三是“效益性”(Effectiveness,是产出与目标的关系,是指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即是否达到目标;四是公平性(Equity,即社会公众(尤其是弱势群体能否得到公平待遇和享受公共服务。
四个方面(“4E”原则相互融合,基本诠释了“预算绩效”的内涵。
3.什么是预算绩效管理?所谓预算绩效管理,是以“预算"为对象开展的绩效管理,也就是将绩效管理理念和绩效管理方法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并实现与预算管理有机融合的一种预算管理模式。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预算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预算绩效管理是指为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平,将绩效目标编制、运行跟踪、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绩效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实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管理模式。
第三条预算绩效管理适用范围涵盖所有财政性资金,包括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等。
适用单位范围包括与财政部门发生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党政组织、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等。
第四条预算绩效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财政部门进行组织和指导。
预算单位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要自觉主动的将绩效管理理念、管理方法贯穿于财政资金管理全过程,提高预算支出效率,杜绝“拍脑袋”支出,造成财政资金使用浪费。
(二)绩效导向、目标控制原则。
坚持规范性、科学性和绩效性并重,事前要编制绩效目标,事中要监控目标实现进程,事后要进行绩效评价,不断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产出、效果和持续影响力。
(三)结果应用、公开透明原则。
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及评价结果反馈整改机制、信息公开机制、预算挂钩机制和绩效问责机制等,将绩效目标设定、跟踪、评价、结果、整改等情况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公众和各方监督。
(四)逐步推进、务求实效原则。
将预算绩效管理要求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整体谋划,分步实施,着重抓好重大发展、民生类项目的预算绩效管理,稳步推进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管理,不断扩大绩效管理的资金覆盖面,务求取得绩效管理工作实效。
具体安排为:2019年:对所有扶贫专项资金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对选定单位上级转移支付项目及本级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项目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马工程公共财政概论重要知识点汇总三
马工程公共财政概论重要知识点汇总(三)61.全面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1.拓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范围一是将部门和单位预算收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从运行成本管理效率、履职效能、社会效应、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衡量部门和单位整体及核心业务实施效果,推动提高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水平。
二是将政策和项目全面纳入绩效管理,从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效益等方面,综合衡量政策和项目预算资金使用效果。
2.建立全过程财政支出绩效管理链条建立囊括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在内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体系。
对新出台的重大政策、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要件和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
绩效目标不仅要包括产出、成本,还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绩效指标。
建立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监控和跟踪机制,对存在严重问题的政策、项目要暂缓或停止预算拨款,督促及时整改落实。
开展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通过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预算执行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和绩效问题整改责任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3.明确绩效管理责任约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财政部要完善绩效管理的责任约束机制,地方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本地区预算绩效负责,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对本部门本单位预算绩效负责,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负责,对重大项目的责任人实行绩效终身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4.强化绩效管理激励约束各级财政部门要抓紧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将本级部门整体绩效与部门预算安排挂钩,将下级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与转移支付分配挂钩。
对绩效好的政策和项目原则上优先保障,对绩效一般的政策和项目要督促改进,对交叉重复、碎片化的政策和项目予以调整,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对长期沉淀的资金一律收回并按照有关规定统筹用于急需支持的领域。
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管理
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管理1、什么叫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的产出和效果所进行的客观、公正的评价。
①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单位)是绩效评价的主体。
②预算部门是指与财政部门有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③所有的由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支出项目都适用本办法。
2、绩效评价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①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评价应当注重财政支出的效率,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②公正公开原则绩效评价应当客观、公正,标准统一、资料可靠,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3、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②各级政府制订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③财政部门制定的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及工作规范;④部门(单位)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⑤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⑥部门(单位)预算申报的相关材料、依法批复的部门(单位)预算;地方申请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相关资料;⑦部门(单位)年度决算报告;⑧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年度审计报告;⑨其他相关资料。
4、绩效评价的对象绩效评价的对象包括部门(单位)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
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包括基本支出绩效评价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应当以项目支出为重点,重点评价一定金额以上、与本部门职能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的项目。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部门整体支出进行评价。
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原则上应当重点对享受资金较多的地区进行绩效评价;专项转移支付支出,原则上应当以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支出为重点进行绩效评价。
5、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①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状况和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管理情况;②为加强管理所制定的相关制度、采取的措施等;③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是否达到预定产出和效果等;④需要评价的其他内容。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政部-财预〔2020〕10 号
附件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和单位,依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对项目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进行客观、公正的测量、分析和评判。
第三条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适用本办法。
涉及预算资金及相关管理活动,如政府投资基金、主权财富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债务项目等绩效评价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绩效评价分为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三种方式。
单位自评是指预算部门组织部门本级和所属单位对预算批复的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部门评价是指预算部门根据相关要求,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 对本部门的项目组织开展的绩效评价。
财政评价是财政部门对预算部门的项目组织开展的绩效评价。
第五条绩效评价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科学公正。
绩效评价应当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照规范的程序,对项目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反映。
(二)统筹兼顾。
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应职责明确,各有侧重,相互衔接。
单位自评应由项目单位自主实施,即“谁支出、谁自评”。
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应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开展,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
(三)激励约束。
绩效评价结果应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改进管理实质性挂钩,体现奖优罚劣和激励相容导向,有效要安排、低效要压减、无效要问责。
(四)公开透明。
绩效评价结果应依法依规公开,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条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重点任务要求;(三)部门职责相关规定;(四)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五)预算管理制度及办法,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财务和会计资料;(六)项目设立的政策依据和目标,预算执行情况,年度决算报告、项目决算或验收报告等相关材料;(七)本级人大审查结果报告、审计报告及决定,财政监督稽核报告等;(八)其他相关资料。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和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各级财政部门和政府采购机构。
第三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经过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和考核,对使用效益进行评价的工作。
第四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应遵循公开、透明、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断优化指标,提高评价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政府采购活动的合法、公正、公开。
第二章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七条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确保对财政支出效益的考核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第八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以下方面:(一)资金使用绩效指标,如预算执行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等;(二)经济社会效益指标,如经济增长额、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等方面的效益;(三)账务处理和管理绩效指标,如会计准则和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审计结果等;(四)采购效益指标,如采购节约、合规性、人员素质等。
第九条财政部门应当根据不同部门和项目的特点,确定适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不断改进完善。
第三章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第十条财政部门应当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工作流程,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第十一条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定期评价机制,对各级政府部门和政府采购机构进行评价,有效监督和指导他们的工作。
第十二条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对长效项目的跟踪和评价机制,对长期项目的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及时调整计划和预算,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对于财政支出绩效低下的项目和部门,财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保证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第四章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第十四条政府采购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绩效评价制度,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评价和考核,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和效益。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根据《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精神,现就我县全面贯彻落实预算绩效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完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结果应用有问责的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机制,健全以绩效为核心的财政政策体系和资金管理方式。
到2025 年底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常态化、规范化,增强财政资金统筹调控和聚力增效能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二、夯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支撑(一)树立预算绩效管理理念。
坚持以政策落实和履职效能为出发点,通过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优化公共财政资源配置,推动部门职能职责有效履行,推动支出政策调整、优化和完善。
(二)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要围绕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环节,完善涵盖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管理、评价结果应用等各环节的管理流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
加快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建立覆盖预算绩效理全流程、管理重点工作的信息系统,促进地的业务、财务、资产等信息联互通。
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建立上下协调、部门联动、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
三、健全以绩效为核心的预算管理体系(一)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1.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将预算收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预算收入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讲求质量、夯实基础、优化结构;预算支出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量力而行,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力。
建立财政运行综合绩效管理机制,探索对乡镇财政运行情况实施综合绩效评价,重点关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收入质量、支出结构、债务管理等情况,提高收入质量、优化支出结构,加大预算统筹力度,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2.实施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将部门和单位预算收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赋予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更多的管理自主权,围绕部门单位职责、行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资产和业务活动,从运行成本、管理效率、履职效能、社会效应、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全面衡量部门和单位整体及核心业务实施效果。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和单位,依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对项目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进行客观、公正的测量、分析和评判。
第三条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适用本办法。
涉及预算资金及相关管理活动,如政府投资基金、主权财富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债务项目等绩效评价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绩效评价分为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三种方式。
单位自评是指预算部门组织部门本级和所属单位对预算批复的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部门评价是指预算部门根据相关要求,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本部门的项目组织开展的绩效评价。
财政评价是财政部门对预算部门的项目组织开展的绩效评价。
第五条绩效评价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科学公正。
绩效评价应当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照规范的程序,对项目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反映。
(二)统筹兼顾。
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应职责明确,各有侧重,相互衔接。
单位自评应由项目单位自主实施,即“谁支出、谁自评”。
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应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开展,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
(三)激励约束。
绩效评价结果应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改进管理实质性挂钩,体现奖优罚劣和激励相容导向,有效要安排、低效要压减、无效要问责。
(四)公开透明。
绩效评价结果应依法依规公开,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条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重点任务要求;(三)部门职责相关规定;(四)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五)预算管理制度及办法,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财务和会计资料;(六)项目设立的政策依据和目标,预算执行情况,年度决算报告、项目决算或验收报告等相关材料;(七)本级人大审查结果报告、审计报告及决定,财政监督稽核报告等;(八)其他相关资料。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敲黑板划重点近期,财政部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 号)(以下简称《办法》),而同时废止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包括了基本支出绩效评价、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
《办法》未提及基本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变化较大。
具体有以下几点:一、《办法》的适用性《办法》指出“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适用本办法。
”四本预算中仅仅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未含其中。
同时,《办法》明确指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绩效评价可参照本办法执行,这也为下一步PPP绩效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绩效评价的方式及第三方机构的选择《办法》指出“绩效评价分为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三种方式。
”“单位自评应由项目单位自主实施,即‘谁支出、谁自评’。
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应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开展,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
”三、绩效评价期限《办法》指出“绩效评价期限包括年度、中期及项目实施期结束后;对于实施期5年及以上的项目,应适时开展中期和实施期后绩效评价。
”四、部门评价对象《办法》指出“部门评价对象应根据工作需要,优先选择部门履职的重大改革发展项目,随机选择一般性项目。
原则上应以5年为周期,实现部门评价重点项目全覆盖。
”因此,虽然前期一般性项目可随机选择评价,但以5年为周期,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应全覆盖。
五、评价指标及权重对于单位自评,《办法》指出“单位自评指标是指预算批复时确定的绩效指标。
”“单位自评指标的权重由各单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
原则上预算执行率和一级指标权重统一设置为: 预算执行率10%、产出指标50%、效益指标30%、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10%。
”由此可以看出单位自评中产出和效益指标占80%,单位自评更注重产出、效益。
对于财政和部门评价,《办法》指出“财政和部门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各项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确定,应当突出结果导向,原则上产出、效益指标权重不低于60%。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调研报告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调研报告一、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一)制定办法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我省《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及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本区实际,制定《*财政支出预算绩效评价操作规程》、*及*年度《本级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对本级预算财政资金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开展整体绩效评价及财政支出项目评价,对上级资金及惠农惠民资金开展重点绩效评价。
(二)相互协调做好绩效管理工作为落实好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工作,由区财政局牵头,各部门配合,积极落实各项预算绩效管理任务。
一是强化绩效目标的管理。
每下达一笔财政资金,同时下达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做到预算与绩效目标同步批复;二是积极做好各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梳理*年度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预算资金,对应下发至各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做好绩效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资金的自评工作,对*年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职责,确保按时完成绩效评价。
(三)加强培训指导为提高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及预算绩效管理业务水平,组织各预算单位对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相关业务知识进行了集中学习,通过对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意识、绩效目标设定、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
二、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成效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结果诉求。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体现了预算管理科学化的基本要求,更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抓手,改进了预算支出管理,优化了财政资源配置,提高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进而提高了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和政府工作效率。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单位预算管理水平不高影响了项目绩效评价成效,管理制度缺失人员缺乏后续管理能力不足;一些项目绩效目标不够明确,计划完成情况难以衡量,预算执行率较低,财政资金使用率不高等问题。
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
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工作一、绩效目标评审绩效目标是绩效评价的对象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由预算部门(单位)在申报预算时填报。
预算部门(单位)年初申报预算时,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将绩效目标随年度预算一起编制,并由财政部门组织评审会。
1、绩效目标需要包括的主要内容:(1)预期产出,包括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2)预期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3)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满意程度;(4)达到预期产出所需要的成本资源;(5)衡量预期产出、预期效果和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的绩效指标;(6)其他。
2、绩效目标应当符合的要求:(1)指向明确。
绩效目标要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并与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方向、效果紧密相关;(2)具体细化。
绩效目标应当从数量、质量、成本和时效等方面进行细化,尽量进行定量表述;(3)合理可行。
制定绩效目标时要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目标要符合客观实际。
3、绩效目标评审的主要内容:(1)完整性审核。
绩效目标的内容是否完整,绩效目标是否明确、清晰;(2)相关性审核。
绩效目标的设定与部门职能、事业发展规划是否相关,是否对申报的绩效目标设定了相关联的绩效指标,绩效指标是否细化、量化;(3)适当性审核。
资金规模与绩效目标之间是否匹配,在既定资金规模下,绩效目标是否过高或过低;或者要完成既定绩效目标,资金规模是否过大或过小;(4)可行性审核。
绩效目标是否经过充分论证和合理测算;采取的措施是否切实可行,并能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
综合考虑成本效益,是否有必要安排财政资金。
4、绩效目标评审步骤绩效目标评审将分为四个步骤实施,具体为前期准备、现场评审、整改反馈、目标批复四个步骤。
从市预算绩效管理专家库中抽取教授学者、工程技术专家、绩效管理专家、注册评估师、注册会计师等多名专家组织现场评审,并撰写审核情况说明,并对整改后的绩效目标再次确认,最后进行目标批复。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附件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和单位,依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对项目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进行客观、公正的测量、分析和评判。
第三条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适用本办法。
涉及预算资金及相关管理活动,如政府投资基金、主权财富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债务项目等绩效评价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绩效评价分为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三种方式。
单位自评是指预算部门组织部门本级和所属单位对预算批复的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部门评价是指预算部门根据相关要求,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 对本部门的项目组织开展的绩效评价。
财政评价是财政部门对预算部门的项目组织开展的绩效评价。
第五条绩效评价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科学公正。
绩效评价应当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照规范的程序,对项目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反映。
(二)统筹兼顾。
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应职责明确,各有侧重,相互衔接。
单位自评应由项目单位自主实施,即“谁支出、谁自评”。
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应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开展,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
(三)激励约束。
绩效评价结果应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改进管理实质性挂钩,体现奖优罚劣和激励相容导向,有效要安排、低效要压减、无效要问责。
(四)公开透明。
绩效评价结果应依法依规公开,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条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重点任务要求;(三)部门职责相关规定;(四)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五)预算管理制度及办法,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财务和会计资料;(六)项目设立的政策依据和目标,预算执行情况,年度决算报告、项目决算或验收报告等相关材料;(七)本级人大审查结果报告、审计报告及决定,财政监督稽核报告等;(八)其他相关资料。
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细则
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根据**等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预算绩效管理是指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系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按管理对象可分为部门整体绩效管理、政策和项目绩效管理。
按管理环节可分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管理、绩效评价管理及结果应用管理等。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范围为所有财政性资金,涵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以及涉及一般公共预算等财政资金的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债务等项目。
第四条本细则适用于县县乡两级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单位。
第二章职能职责第五条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预算主管部门及实施单位(以下简称“预算部门(单位)”)、县财政局是预算绩效实施和管理的责任主体。
第六条预算绩效管理责任主体要明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构,充实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理顺内部各相关职能机构的工作职责,加强协调配合。
第七条财政部门职责如下:(一)负责制定预算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工作规划、操作规程等。
围绕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管理、评价结果应用等各环节,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
(二)指导县本级预算部门(单位)及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三)组织开展重大政策、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管理、绩效评价管理及结果应用管理等工作。
(四)负责建立健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共性绩效指标框架, 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构建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
(五)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六)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公开。
《财政支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操作指引(试行)》
精心整理财政支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操作指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评估机构执行财政支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业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操作指引。
第二条本操作指引所称财政支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评估机构接受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单位)委托,根据设定财政支出(项目支出)的经济性、预算部门(单位)人组织。
第二章业规范。
应当勤勉尽责,恪守独立、客观、第八条评估机构执行绩效评价业务,不得利用执业便利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九条评估机构执行绩效评价业务,应当获取充分信息,保证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及利用信息的恰当性,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及绩效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
第十条评估机构执行绩效评价业务,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协助工作,但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信专家工作的合理性。
第三章绩效评价的对象和内容第十一条评估机构执行绩效评价业务,应当明确绩效评价的对象和内容。
第十二条绩效评价的对象包括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资金和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
按照预算级次,可分为本级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
第十三条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通常包括:(一)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二)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三)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四)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五)绩效评价的其他内容。
段。
(一)绩效评价前期准备阶段123(1(2(3(4(5(64(二)绩效评价实施阶段1.根据项目特点,按照绩效评价方案,通过案卷研究、数据填报、实地调研、座谈会及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相关评价数据。
2.对数据进行甄别、汇总和分析。
3.结合所收集和分析的数据,按绩效评价相关规定及要求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项目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对各项指标进行具体计算、分析并给出各指标的评价结果及项目的绩效评价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
一、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容组成
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为了实现预算资金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而采取的一种以财政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
其主要内容包括: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是由它们共同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二、定义
(一)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定义
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所达到的产出和结果,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
它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要求政府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少花钱多办事,使政府行为更加务实、高效。
因此,“全过程预算绩效”就是“预算绩效”,但“全过程预算绩效”这一名称充分考虑到上海市的“事后评价”已相对成熟,而“事前评价”和“绩效跟踪”相对薄弱的现状,用“全过程”将“预算绩效”工作内容中的“事前评价”和“绩效跟踪”着重凸显出来,从而全面推动预算绩效工作。
(二)绩效目标管理(事前评价)的定义
在项目实施前需要明确项目的预算和绩效目标,而绩效目标和预算紧密相连,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是整个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的前
提,因此,事前评价主要就是对项目的绩效目标和预算安排进行考察。
主要是考察项目是否具有战略适应性、设立的绩效目标是否科学、各项措施是否能够有效保障目标的实现、预算安排是否合理、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等。
(三)绩效跟踪(事中评价)的定义
绩效跟踪即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
它通过采集绩效运行中的各类信息并进行汇总分析,对绩效目标运行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督促检查,纠偏扬长,当跟踪中发现绩效运行目标与预期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促进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绩效评价(事后评价)的定义
绩效评价又称事后评价,它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是在预算执行结束后,及时对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重点评价产出和结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它主要是通过制定绩效评价方案,拟定评价计划,选择评价工具,确定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指标,实施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进一步提高预算支出绩效的意见和建议。
(五)结果应用的定义
结果应用就是对对上述三个阶段的工作成果予以实现。
主要是预算执行单位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支出成本,增强支出责任,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对于一些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民
生项目和重点项目支出绩效情况,应依法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