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精选文档
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与心得体会
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与心得体会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课程名称:社会实践调查学院:大数据与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年级:通信131 学号:学生姓名:王宁石磊代成鸿许胜周婷婷指导教师:王世明2015 年 8 月 5 日目录1.摘要 (1)2.关键字 (2)3.调查概述 (2)3.1.前言 (2)3.2.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提纲 (4)3.3.问卷调查与分析 (5) (5) (5)4.调查总结 (14)4.1.影响因素分析 (14) (14) (14)4.2.解决方案 (14) (15) (16) (17)4.3.大学生就业最根本的问题 (18)5.结语 (19)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调查报告———以贵州大学大学生就业观为例子摘要:近年来,用人单位所招职工几乎都为大学毕业生。
据统计,每年有多达700万大学生从高校毕业,在这个大学生多如牛毛的社会,社会的那些岗位要远远不能满足毕业大学生的数量,因为需求量远远小于所需量,大部分公司提高自己的用人标准,将大学生视为天之骄子的时代早已过去。
许多大学生正为找工作而烦恼。
这也是提醒我们,大学生要有忧患意识,未毕业时就应该未雨绸缪。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社会“精英岗位”依然存在,但大学生选择它的机会成本大大提高了,除了少数精英人才外,大部分毕业生将会“大众化就业”,接受“大众化岗位”的选择。
伴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而且,自2007年美国次贷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地的经济都出现了一定的衰退现象,各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方面都有所减少。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成为了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的形势势,大学生们是否已经做好准备,他们对现在的就业形势又有怎么样的看法呢我们以贵州大学在校本科生为例展开调查。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与职业生涯规划-精选教育文档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与职业生涯规划目前,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压力逐年增加。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毕业生人数是653万,2012年毕业生达到680万,而2013年大学生毕业人数高达699万人次。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现实。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一)产业结构不稳定我国是一个加工制造业大国,在某种程度上缺少设计、高品质的服务和高科技含量的产业。
(二)企业的用工制度不合理例如:劳动法出台后,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多数企业还处于短期效应的阶段,只是注重对人的使用,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
(三)大学扩张的影响改变了供求局面在2002年之前每年大学生只有几十万人,2002年之后有145万人,到了2013年已达到699万人。
(四)高校专业设置的问题高校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而不少高校缺少在将来就业与否的层面上对学生进行技能的培训。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宏观层面上,如果等待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模式的快速转变,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实现这一调整和转变起码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这显然不能快速有效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局面。
中观层面上,我们如果被动地等待高校进行专业结构与专业设计的调整与优化,显然,仅有的四年大学时光是等不起的,而且这个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如果仅仅苛求于宏观与中观层面的转变的,无异于坐以待毙,只有把微观层面作为切入点――那就是改变自己,从自己出发,这才是一条切实有效的快速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导者在对大学生的主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有针对性地帮助个体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明确实现目标的途径,使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尽可能少走弯路。
[1]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自我定位、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明确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之我见-最新年精选文档
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之我见一、当前大学生就业质量情况大学生就业质量内涵相当丰富,简要包括四个方面:薪资待遇、工作环境、专业对口、满意程度。
那么,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质量究竟如何呢?(一)收入下滑在告别过去的精英式教育后,每年的应届大学生不断增加,竞争日益加剧,使大学生的薪资水平相对下降,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后使这种下降趋势更加明显。
调查显示,2008年应届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男生为2249元,女生则为1988元,2009届的毕业生男生月薪为2106,女性月薪为1796,扣除社保、每月房租和基本生活等开销后,大多数学生的结余为负,成为“月光族”。
甚至有的用人单位不依法用工,致使毕业生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还有人指出,大学生的收入甚至不如农民工、保姆,因为许多工作的起薪点甚至不到1500元。
以致于有的毕业生毕业后宁愿呆在家里做“啃老族”也不出去工作,其结果是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泛起。
(二)工作地点向二级城市流动近年来,由于大城市就业竞争的激烈、生活压力的加大和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或者东部二线及以下城市,这样的选择虽然是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然而,这样的选择并非大学生的愿望。
2009届“211”院校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城市主要是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占44%;非“211”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首选的依然是各地的中心城市,均占45%。
(三)专业对口率下降社会上的就业岗位林林总总,而高校里开设的专业是有限的,以致毕业生毕业后要想达到完全专业对口是不现实的。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开始产业结构调整,高校里许多落后的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已很难适应就业市场的要求,导致目前大学生的专业对口率不断下降。
根据麦可思调查研究显示,全国2009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67%,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7%,均较上届下降4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当前有三成以上本科毕业生、四成以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与专业不对口工作,与2008届的本科(71%)和高职(61%)相比,专业对口率呈下降趋势。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精选教育文档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项目。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突起,高职院校学生比例占居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随之,高职生的心理成长也越来越受关注。
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在心理层面上呈现什么特点?如求学动机、角色认同、情感困惑、成就抱负等方面,是否具有独特的表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为例,进行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方法参考已有研究,结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自编调查问卷。
二、研究对象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2008级、2009级、2010级学生抽样调查。
三、结果分析1.新生心理普查档案分析每年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软件,以SCL-90和UPI两个测验为主,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
整理2008级、2009级、2010级新生心理普查数据发现,三个年级新生SCL-90和UPI各因子预警比例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新生心理测评指标的动态,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环境、人际变化使新生面临较大心理考验。
独生子女趋于增多,自尊心、虚荣心强,本科情未了,就读于高职无疑被认为是高考失意却又茫然无奈的选择,往往会因此自我否定。
同时生源农村较多,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贫困、家庭结构不完整等客观因素导致自卑心理严重,害怕新环境、新挑战,缺乏自信心。
这是高职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2.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生活,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的适应了学校的管理、专业学习及人际交往,基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模式。
以在校学生为被试,结合日常心理咨询工作中反映出的较为普遍的案例问题,自编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校园适应、学习态度、人际交往、情绪处理、恋爱心理、压力承受能力等6个方面。
问卷共发放350份,收回342份,剔除一份未完成作答的问卷,有效问卷共341份。
采用SPSS13.0做数据统计与分析,由图1和图2看出,现实版的大学生活与内心的憧憬差距悬殊,同时大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现实适应能力。
大学生就业中的职业迷茫心理分析
大学生就业中的职业迷茫心理分析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就业压力和职业选择。
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以及职业需求的变化,许多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常常经历职业迷茫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影响着大学生的决策和行动,并可能对他们的职业发展产生长期的影响。
首先,大学生职业迷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缺乏清晰的认识。
许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进行合适的职业选择。
由于缺乏自我认知,他们难以确定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从而导致职业迷茫。
其次,社会的巨大变革也对大学生职业选择造成了困扰。
过去,传统行业常常被认为是大学生就业的最佳选择,但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兴的行业和职业出现了,并且成为市场上的竞争热点。
大学生往往无法适应这种变革,因为他们可能缺乏了解这些新兴行业的机会,无法准确评估这些行业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另外,社会和家庭的期望也对大学生的职业迷茫产生影响。
许多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是从事前景广阔且稳定的职业,如医生、律师或公务员。
然而,大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可能与传统的职业期望不符,他们可能更愿意从事艺术、新媒体等领域。
这种差异导致了大学生的内外部压力,使他们陷入职业选择的迷茫状态。
此外,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不确定性也是导致职业迷茫的因素之一。
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许多行业的需求和趋势不断变化,这给大学生带来了无尽的担忧和焦虑。
他们担心自己选择的职业是否能够持久,是否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这种不确定性加剧了他们的职业迷茫感。
面对大学生职业迷茫的心理状态,有一些途径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和克服这种困扰。
首先,大学生需要进行深入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实习、志愿者工作或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扩展自己的视野和经验,进一步了解不同职业的要求和工作内容。
其次,大学生可以寻求专业咨询和辅导的帮助。
学校通常提供职业指导服务,专业的职业咨询师可以帮助大学生评估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并根据这些信息提供合适的职业建议。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随着就业体系发生改变,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聘用更加严格的同时,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也更加谨慎,从而让大学生对就业存在复杂的心理。
(一)对大学生择业造成影响的心理表现在就业过程中,就业心理是指就业人员的心理状态,同时它也是影响顺利择业、就业的因素,是价值观与生命观的具体展现。
大学生就业又被称为“第二次断奶”,他们面临着多重人格与价值观的构成。
尤其是在毕业前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大学生意志、心理、情绪以及行为上的艰难期,很容易陷入心理误区。
一般认为,大学生就业心理主要表现为:自卑、嫉妒、从众、挫折、依赖心理。
(二)大学生就业常见的心理问题1.自我认知自我是对自己的认识与感觉,它包括对自己或者他人事物的认识与区别,以及价值体系。
在这过程中,一旦自我概念生成,个体就会产生其他需求,也就是自尊以及积极评价两种需要,都来自于自我倾向。
首先,是自负与自卑心理。
在择业中,自卑会让人缺乏信心,否定自我能力;自负,则表现为自命不凡、过分估高自己。
其次,是消极与功利心理,功利是指趋利避害的过程,过分强调自我利益。
和急功近利相反,还有很多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表现为默然与被动。
然后就是盲目攀比与依赖心理,依赖心主要表现在很多大学生在工作与生活中一味求闲、求稳,从而也就丧失了担当与独立意识。
2.情绪受阻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过程中,产生的不愉快、不满意、厌恶或者喜爱的心理,它是一个人心理变化的晴雨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急躁与焦虑,在择业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表现出焦虑的情绪,在焦虑的状态下,就会让情绪越来越烦躁、紧张,进而影响正常的择业过程。
另外,也有部分学生对职业信息与教育存在叛逆心理,所以不愿意根据外界信息择业、就业。
二、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一)社会因素从目前的劳动市场来看,结构矛盾一直是困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总量矛盾在减小,但是结构性矛盾却越来越突出,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就业难与招工难两个方面,从而让劳动市场与教育体系脱轨。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案例分析及调试方法-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案例分析及调试方法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的就业模式由统包统分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供需见面的模式转变。
这种新的模式在为大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与此同时,就业制度的改革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就业难度日趋增大,给广大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一、案例介绍及事件分析王**,男,山东聊城人,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05级学生,该生学习成绩排名专业126(本专业共305人),综合测评成绩排名专业96名,父母下岗后靠经营店铺维持生计,家庭经济情况一般。
因目前学习状况和家庭经济状况,该生决定放弃继续深造,选择找工作就业。
该生在大三时,曾担任院学生会纪检部副部长。
在找工作初期,该生在和辅导员的谈话中曾谈到,以自己的实力至少要进省局(山东电力公司),其他单位会去试试看,既然大家都去,我也要去试试看。
在应聘初期,该生先后参加了中广核、南瑞继保、三门峡水电站的面试,除三门峡通过笔试外,其他均在笔试环节被淘汰,在三门峡面试过程中,该生因对公司情况不了解,而被淘汰。
在经历几次挫折后,该生非常沮丧,一方面抱怨笔试题目太难、太偏,抱怨面试官过于刁难自己,另一方面又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能力不行。
在犹豫与蹉跎中,等来了山东省电力公司第一轮招聘,在应聘过程中,该生显得非常紧张,出现了所问非所答的情况,没有被录取。
该生非常痛苦,找到辅导员谈心,辅导员帮其分析了自身目前的状况,分析了其在面试过程中失败的原因,并开导他慢慢来,一步步争取和努力。
在后续的应聘中,该生明显感觉自信心增强,最终在山东电力公司第二轮招聘中被成功录取。
通过此案例分析,该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焦虑心理。
王**既希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担心自己在择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并对未来的职业生活感到心中没底,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焦虑,行为上也表现得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影响用人单位对其做出正确评价。
助人自助 大学生心理咨询【精选文档】
助人自助——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请思考:1、心理咨询师什么?2、心理咨询真的有用吗?3、如果你去心理咨询,希望见到怎样的咨询师?主要内容:第一节心理咨询概述一、心理咨询的概念二、心理咨询的原则三、心理咨询的形式四、正确认知心理咨询第二节心理咨询策略一、什么情况下需要心理咨询二、门诊咨询的策略第三节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和方法一、精神分析理论与治疗方法二、行为主义理论与治疗方法三、认知理论与治疗方法四、人本主义理论与治疗方法第一节心理咨询概述在远古的时候,人们就感到有太多的困扰,需要有人来解惑答疑。
可是,那时只能求助于酋长或长者。
后来,出现了一些思想家,为人们指点迷津.比如,古希腊时代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以他睿智幽默的诘问法,帮助人们认识生活和自我。
再如,我国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以他充满智慧的语言,为人们解除心病,史称“庄子之言犹药也,可以医人之病”.也许,这些思想家可说是最早的“心理咨询师”了。
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当然是现代社会才有的事。
社会的发展、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心理科学的发展,为现代心理咨询奠定了基础.课堂活动:电影中的心理咨询观看电影《心灵捕手》,从中了解什么是心理咨询,什么是心理疾病,以及心理疾病的原因。
电影告诉我们,通过积极配合治疗,心理疾病是可以康复的。
利用心理咨询服务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看完电影后,可以和身边的同学、朋友讨论并交流观后感.《心灵捕手》讲述了一个桀骜不逊,却又聪明绝顶的年轻人的故事.主人公威尔20岁,他没上过大学,却痴迷数学,自己博览群书,但是由于出身卑微、经济贫困,他只能在麻省理工学院做一名清洁工。
改变他的命运的是这样一件事情:教授在黑板栏上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难解的题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学生能找到答案,可是却无人能解。
威尔在下课打扫时,发现了这道数学题,并轻易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数学教授在找不到真正的解题者之后,又写下了另一道更难的题目,终于找到了这个数学天才。
浅析大学生就业素质与企业需求的差异性及解决策略-精选教育文档
浅析大学生就业素质与企业需求的差异性及解决策略根据教育部统计,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495 万, 2013 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99 万人,2014 年毕业生人数继续走高,达到727 万, 2015 年毕业生达到750万。
但与此相对的中国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企业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出现“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的尴尬局面,从而在人力资源和就业岗位双重富余的情况下出现就业难和用工荒的问题。
基于这样的大背景,我们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在校学生(“ 95 后”经管类三大行业大学生)对职场和就业领域最迫切想要了解的信息,整合三大行业不同类型企业对就业素质的要求,设计出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职场的电子版地图。
同时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对大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认知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从企业实务的角度看,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哪些不足,帮助大学生扫除就业领域存在的盲点,提前了解意向行业相关信息,有计划地培养就业能力,制定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一、研究方法(一)文献分析法:前人的研究结果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继续向前探索。
我们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就业素质跟企业需求的差异及现在社会的人力资源供需结构性矛盾等查阅了大量文献。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热点,虽然众多学者认识到大学生就业能力跟企业需求不相符合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对于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有的只是大方向的建议,比如:建议企业实行“师徒制”跟“专项实习制”,建议各高校加强自身的就业指导工作等。
但是这些建议没有考虑“师徒制”会大大增加企业的成本,有可能到最后还是找不到符合自身需要的人才,对于一些公司来说这一方法可实行性较小;在就业指导方面,在现实中每个学生的需求不一样,就业指导老师的精力跟所了解的行业需求层面是有限的,不一定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计划书【精选文档】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计划书目录:(一)前言(二)调查目的(三)调查内容(四)调查方法(五)调查对象及抽样(六)调查人员及时间安排(七)调查经费及预算(八)调查问卷初步设计(九)后记一、前言:对当前就业形势分析:一般来讲,大学生毕业后有两个选择:一是找工作,二是继续升学进修,最起码选择继续进修的同学已不算是失业。
而对于希望找到工作而未能如愿的"失业"毕业生,很多时候不能把原因推卸在沉寂的经济和人才过剩上。
大学生就业难正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我国的人才总量是缺乏的。
据统计2003年我国大学生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将达到280万人。
据预测,在2005年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很可能达到340万人。
专家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程度被夸大了??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大约700万至800万个,而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则大约在300万左右。
就这一数据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
但我国在疏通渠道和就业服务上有明显不足,也有很大拓展空间。
一方面是民营企业、边远地区有很大需要,另一方面是目前的就业服务有很大的局限,尚未形成全国性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异地求职,信息不畅,成本太高。
此外还有就业观念须转变的问题。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许多毕业生所能做的仅仅是尽量把自己的简历做得更加美观,在简历后面附上更多的证书复印件,然后在网上海投,或者拼命去挤人山人海的招聘会。
即使这样,四处的周旋仍然毫无结果,投出的简历也如泥牛入海……其实,找工作的过程首先应该是一个了解自己的过程,也只有那些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才会更有希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针对这一点,大部分人采取了找到工作以后,在与工作的相互磨合中,渐渐了解自身的表现,殊不知,这种做法已经让许多人输在了起跑线上。
所以我们要做好对2012年大学生的就业分析。
抓住重点人群,提供更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实施更有针对性的积极就业政策。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政府逐步形成积极的就业政策,当时的重点是创造城镇就业岗位,帮助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
大学生各阶段的心里压力分析-精选文档
大学生各阶段的心里压力分析对于生活在在这个“不安”的21世纪的我们每个人来说,压力都会如影随形。
如果管理得好,他可以让你拥有出色地表现,但如果管理的不好或被忽视的话,它就会成为一个无形的“杀手”,让我们寝食难安,甚至毁掉我们。
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压力,以便管理好它们。
大部分情况下,并不是外界的刺激使我们感到愤怒、悲伤、忧郁和焦虑,真正使我们产生不良情绪的恰恰是我们自己的一些不好的理念和自言自语。
[1]一、大一新生的主要压力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的失落感到学校或专业不理,大学生活与自己想象中差距太大,这是一种较普遍存在的心理,给新生带来了一种类似于“硬伤”的压力。
自认为未考好或志愿未填好,产生对高考结果的失落。
上大学只是一种无奈,是抱着权宜之计上学。
带着沮丧、遗憾、无奈等复杂情绪入学,也在考虑退学或转系的意念,更谈不上学习的目标与动力了。
我们对安康学院大一新生对所在学校或者所在专业的满意程度做调查(包括以下数据),结果如下图所示:由于对录取学校所学专业不接纳、不认同,导致对前途的茫然、失望,从心理上就有了比较严重的抵触情绪和失落感。
入学前将大学生活过分理想化,把大学生活想象得很浪漫、神秘和多姿多彩,加上对所上学校优势的不了解,入学后却发现现实并非完全如此或感觉相差甚远,这种差距使得大学新生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落差,而且新生往往很容易从校园环境等表象对学校下定义。
过高的期望值与大学的现实生活反差较大,导致部分新生入学出现情绪波动和失落。
2.不正确的定位导致的自卑由于比较自己与别人某一(些)方面进而产生己不如人的一种心理状态,自我评价偏低。
*资助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15203);安康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1AKXYDXS13).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有很多种类,如成绩、能力、出生、外貌、气质、经济、社会地位、所在环境等。
例如,大学生一般在高中阶段都属于学习上流者,有的是尖子生,得到的光环较多,经常被老师赞扬,自我感觉良好。
择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精选文档】
择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有的大学生过高地估价自己,以为自己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盲目地把自己和已经成功就业的学兄学姐去比较,认为自己肯定能找到好工作,不必提前自寻烦恼;有的人在就业竞争失败时,对自己的认识又一落千丈,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则过低地评价自己,认为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工作就该满足了。
2。
不能正确认识社会有的大学生对社会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抱有“恐惧”心理,对自己的学历、性别、技能、经验等缺乏自信,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有的人负性情绪持续时间较长,直接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
3。
缺乏就业技巧有的同学在应试中自以为是,过高估计自己的水平,因而在交谈中夸夸奇谈、东拉西扯,甚至故意买弄,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可靠、做事不沉稳的负面印象。
例4:某年部队来学校招聘毕业生,小王想参加军,前往参加面试,他在招聘人员面前侃侃而谈,与招聘人员谈的很热烈,这时,招聘人员拿出一支烟,问他抽烟吗?他高兴地结果香烟抽了起来,得意忘形,翘起了二郎腿,这位毕业生自然被淘汰出局。
诚实、自信、适度与巧妙地自我表现、机敏的应变能力以及优雅大方的仪表是择业技巧的基本要求.4.缺乏职业规划的意识每年临近大四毕业找工作,都会有很多同学进行就业咨询,因为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岗位.择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内容包括:兴趣、气质、能力、了解自己就业方向、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等.2.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从2001年到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了四倍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会相当严峻.缺少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对选择职业这一人生大课题产生焦虑属于正常现象。
只有正视就业压力,大学生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适度的心理焦虑能够使大学生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可以变成动力,它可增强大学生的进取心。
3。
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期望值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案例要想做大牌,首先做小卒李新是一个本科生,大学里学的是令人羡慕的国际贸易,曾梦想做个走遍世界的大牌商人,毕业后认为到北京更有发展,更能“与世界接轨”,于是,放弃了父母为其找好的工作,与同学结伴来到北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Psychological Analysis
WEN Jiajia
(Psychological School,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24)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tudents ofseveralpsychologicalproblemsofemploymentperformance,explore the coping strategies employed to achieve thepromotionofhealthycollegestudentsandfullemployment.1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
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一直保持着较大幅度的增长。
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660万,比2010年增加了30万人。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相信每一个大学生都会感到来自各方各面的压力,这些压力的来源是方方面面的。
(1)就家庭而言。
很多家庭,特别是当今许多独生子女家庭对他们的孩子都有着很高的期望。
(2)就用人单位而言。
大多数用人单位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专业歧视、性别歧视和地域歧视,这些都会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性别歧视对女学生的影响很大。
(3)就传统观念而言。
由于大学生自身的这种优越感,使得大学生必然会提高自己对工作的要求,因此,才有了毕业生择业时对工作薪资和工作地点的苛刻要求。
2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问题
就业有压力,自然就有随之而来的各种心理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对这些不好的心理变化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以做好应对的准备。
(1)自卑感强,缺乏自信心。
很多同学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不敢竞争,尤其在遇到挫折时,很容易就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
(2)自傲。
这种情绪正好和自卑相反,这是由于现在很多大学生仍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不能放低姿态,仍以天之骄子的想法自居,这种想法也是大学生就业当中的一个绊脚石。
(3)焦虑。
之所以产生焦虑这种心理,是由于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当中总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过多的挫败感就不可避免的会让很多大学生产生焦虑烦躁的心理。
(4)怯懦。
产生这种心理,其实和自卑心理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很多大学生初闯社会,或多或少都会怯懦,做什么都放不开手脚,怕这怕那,总怕自己在工作中什么都做不好。
(5)急躁。
在没有找到工作之前,很多大学生都存在着急躁得心理。
急躁心理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对用人单位还没有很好很全面的了解下,就急忙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合同,事后会后悔。
(6)抑郁。
在就业过程中的频频失败,导致很多大学生的心情都低落,最后直至抑郁。
(7)冷漠。
过多的自卑、抑郁使得很多大学在就业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种完全相反的情绪,那就是冷漠,他们不再奋斗,不再努力,不再拼搏,自暴自弃,对什么都很冷漠。
(8)逃避。
很多大学生由于在学校呆久了,过惯了在学校的这种舒适安逸的生活,所以在即将毕业需要就业的时候,他们不是像其他同学那样努力地去找工作,反而迟迟不肯去找工作,甚至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拒绝工作,拒绝接触社会。
(9)攀比。
攀比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也很普遍存在,好多同学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而是和其他同学比来比去,觉得自己找的工作不管适合不适合自己,只看自己找到的工作和其他同学比起来到底如何,这种心理,导致很多大学错失了很多到手的工作。
(10)优柔寡断。
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总是犹犹豫豫,不能确定,迟迟不能拿定主意,以致错失了很多工作机会。
3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建议
以上这些心理上的变化或多或少会出现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当中。
心理是一种微妙的变化,自卑与过度自信、急躁与优柔寡断都是不好的心态。
那么如何在面对就业的压力的过程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的状态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呢?这就需要一种自我心态的调整能力。
第一,规划自己的职业未来。
(1)确定自己理想生存状态。
要经常对自己的心理、行为进行解剖,使自我评价逐步接近客观实际。
(2)了解自己各方面素质特征和大的不可改变的社会现实环境,修订理想状态为可行的目标。
(3)确定职业兴趣、理想职位和适宜工作氛围。
(4)确定目前状态和短期目标间的差距,寻找切入点。
(5)阶段性小结、反思,(下转第256页)(上接第240页)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进行科学的修订。
第二,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的自我分析:自我分析,就是大学生要全面、客观地来认识自己。
一个可靠、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是在充分和正确认识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做出的。
大学生要做好自我分析,客观地面对自己、认识自己、解剖自己,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等。
(2)清晰的现实目标:确立目标是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的关键。
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认识目标之分,长远目标需要大学生通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大学生确立长远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
短期目标要求更具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更直接,是长远目标的组成部分。
(3)可行的实践路径: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评估环境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等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等。
(4)良好的执行能力:没有行动,职业目标职能是一种梦想。
大学生要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周详的行动方案,并用具体的行为来落实这一方案。
(5)及时的反馈调整:制定了职业生涯,大学生还需要在实施中不断检验与分析,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4总结――好的工作不是“找出来的”
用人单位非常注重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充分考虑招聘那些急需的人才为自己的发展服务,他们都希望能够招聘到“货真价实”、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大学生人才。
大学生要想使自己成为人才市场中的“抢手货”,必须在学习和生活中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包括品德修养的准备,知识即专业素质的准备,身体素质的准备以及能力(应变能力、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的准备。
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应该努力充实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希望以上针对的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分析能够使大学生们避开心理的黑洞,在求职中更加自信,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