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篇教案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方案设计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方案设计引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资源的有限性,对于林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目标是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林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方案,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林业资源调查与评估1. 林地现状调查通过对目标林地的地形、土壤、植被、水系等自然环境进行综合调查,确保对林地的全面了解。
2. 林木资源评估对目标林地的林木资源进行量化评估,包括各类树种的数量、密度、年龄结构等,确保对林木资源的合理利用。
3. 生态环境评估评价目标林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水质、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为后续工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林地规划与设计1. 林地功能区划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和资源需求,将目标林地划分为保护区、经济利用区和休闲观赏区等功能区,明确各功能区的管理目标和要求。
2. 林木资源配置根据资源评估结果和功能区划要求,设计合理的林木资源配置方案,保障各功能区的资源需求。
3. 林地景观规划设计合理的林地景观规划,统筹考虑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结合,打造宜人的林地环境。
三、生态修复与保护1. 林地生态修复根据生态环境评估结果,针对目标林地的病虫害和荒漠化等问题,制定相应的生态修复方案,恢复林地的生态平衡。
2. 森林防火与防治建立科学的森林防火体系,包括防火设施的建设、防火力量的配备等,加强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3. 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对目标林地中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建立保护区或禁猎区,保护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
四、林业经济开发1. 生态旅游开发根据林地景观规划,在休闲观赏区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增加林业经济收入。
2. 林木资源利用根据资源配置方案,合理利用林木资源,进行木材加工、生态建材研发等,增加林业经济效益。
3. 林地经济活动开展林地农业种植、畜牧养殖等经济活动,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实现林业与农业的良性互动。
林业生态环境工程 方案
林业生态环境工程方案一、林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森林生态环境工程的第一步是对目前森林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森林资源的分布、种类、面积,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森林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现状的全面分析,能够为后续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方案提供依据。
二、森林资源保护与修复1、保护森林资源: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严格落实森林资源的保护政策,禁止乱砍滥伐,加强对违法砍伐的打击力度,推动建立健全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2、森林修复: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修复退化的森林生态系统,重建森林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健康性,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三、生态保护与建设1、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推动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保护和修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增加物种多样性。
2、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工作,修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湿地的水质和生态功能,增加湿地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四、生态旅游与教育宣传1、生态旅游发展: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挖掘和开发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提升生态旅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促进生态旅游与森林资源保护的有机结合。
2、生态教育宣传:加强对森林生态环境的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促进公众参与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五、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1、濒危物种保护:重点保护和恢复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护濒危物种,防止濒危物种的灭绝。
2、生物多样性恢复:逐步恢复和重建受损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发展。
六、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1、建立监测网格: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网格,实时监测森林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2、生态环境评估:定期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分析森林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和存在问题,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生态环境工程方案提供依据。
林业生态工程课程设计
林业生态工程程设计**: ***学号: ***********班级: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22 年6 月18 日云南省砚山县回龙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体系规划设计主管单位:岩山县水利局建设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编制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编制负责人:梁少琳目录1 前言2 回龙小流域概况2.1 自然概况2.1.1 地理位置2.1.2 地质地貌2.1.3 水文气象2.1.4 河流泥沙2.1.5 土壤2.1.6 植被2.2 社会经济状况2.2.1 行政区划与人口分布2.2.2 土地利用现状2.2.3 农业生产情况2.2.4 工、农业产值2.3 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2.3.1 水土流失现状2.3.2 水土流失成因2.3.2.1 自然因素2.3.2.1.1 地质地貌2.3.2.1.2 岩性2.3.2.1.3 植被2.3.2.1.4 降雨2.3.2.2 人为因素2.3.2.2.1 坡耕地2.3.2.2.2 人口增长2.3.2.2.3 植被破坏2.3.3 水土流失危害2.3.3.1 地理减弱2.3.3.2 淤积水库、河道、抬高河床、降低防洪标准2.3.3.3 洪灾频繁、水质变差、人畜饮水艰难2.3.4 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3. 回笼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体系总体布局73.1 布局原则 (7) (7)3 .3 立地类型划分3.3.1 原则3.3.2 主导因子的确定3.3.3 立地类型划分结果3.4 林业生态工程体系布局4 林业生态工程体系林中典型设计4.1 林设计4.1.1 树种选择4.1.1.1 选择原则4.1.1.2 树种选择4.1.2 整地4.1.3 密度确定4.1.4 种植点配置4.1.5 种苗选择4.1.6 栽植4.1.7 抚育管理4.2 林设计5 经费计算6 设计结论1.前言以小流域为单元,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渔各业用地,布置各种水土保持措施,使之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形成综合的防治措施体系。
生态工程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培养具备生态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本实践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态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实践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生态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为今后从事生态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 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我国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三、实践教学内容1. 生态工程基本理论(1)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2)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3)生态工程的基本类型和适用范围2. 生态工程实践技术(1)生态调查与评价(2)生态规划与设计(3)生态修复与重建(4)生态监测与评估3. 生态工程案例分析(1)国内外典型生态工程项目案例分析(2)生态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验总结4. 生态工程实践操作(1)生态调查与评价实践(2)生态规划与设计实践(3)生态修复与重建实践(4)生态监测与评估实践四、实践教学方法1. 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生态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
2. 实验教学在实验室进行生态工程相关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3. 校外实习组织学生到生态工程项目现场进行实习,了解生态工程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生态工程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实践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包括出勤、发言、作业等。
(2)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3)实习报告: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4)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方案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指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手段,通过人工改造和促进自然演替,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人类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社会发展的加速,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突出。
我国是世界上森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但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和退化问题严重,需要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本次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的目标是:1.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功能的提升,促进生态安全和绿色发展。
2.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和荒漠化防治工作,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3.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再生能力。
4.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效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三、工作内容1.加强森林防火和抚灾工作,提高森林疏散能力和抗灾能力。
2.推进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林业生产和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益。
3.推进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和生态恢复,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4.加强森林保护和管理,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效益。
5.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效益。
四、实施措施1.制定科学规划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
2.加强公共参与和社会协同,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合力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格局。
3.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技术含量和成效。
4.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人才基础和队伍建设。
5.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认知和支持度。
五、工作成果1.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功能的提升,促进生态绿色发展。
2.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和荒漠化防治工作,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3.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再生能力。
林业生态工程篇教案
第一章林业生态工程概论一课程概述林业生态工程学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专业课程,不仅是从单一的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来研究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而是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林业发展的理论与技术措施,核心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工程措施进行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的林业生态建设,根据生态理论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以在系统内获得较高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是水土保持、林学、生态、环境规划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必修或选修的重要课程。
林业生态工程学是水土保持专业教学的一门骨干专业课,在80年代初期开始形成,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不断吸收新的理论与技术到90年代中期完善形成体系。
它以现代生态、水土保持、森林培育理论为基础,在原“水土保持林学”、“防护林学”、“农林复合经营”、“森林培育学”、“生态工程学”及“生态学”等课程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形成,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三大部份:防护林学基础、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林业生态工程效益监测评价,同时配合有一周的教学实习和半周的课程设计。
通过课堂讲授、野外实习与课程设计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理论、实践与实际动手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达到使学生具有较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独立开展研究与工程设计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材由林业生态工程学课本、学习指导、实习指导、课程设计指导、多媒体教学课件、习题库等几部分组成,形成了较完整教材体系。
二主要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中国生态林业工程概况,防护林营造技术措施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工程规划与设计技术等几个方面: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流域治理、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特点、内容及相关学科的关系;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发展趋势及教学方法。
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设计
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设计姓名:XXXXXXXX级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二○一一年七月十三日1.1.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98年6月10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8)《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4年7月27日);(9)云南省人大《关于开发建设项目认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决议》。
(2000年7月)1.2.2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513号,1994年11月22日);(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第5号令,2005年7月8日24号令修订);(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2000年第12号令,2000年1月31日);(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6号,2005年7月8日24号令修订);(5)《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水利部第24号令,2005年7月8日);(6)《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8号,2006年11月19日)1.2.3规范性文件1.2.3.1部级文件(1)《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3)《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4号);(4)《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制格式和内容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保监〔2001〕15号);(5)《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办公厅办函〔2002〕154号);(6)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水总〔2003〕67号);(7)《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8)“关于发布2007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中“水土流失防治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纳入收费项目”(财政部、国家计委财综〔2006〕6号);(9)《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保监〔2005〕22号);(10)《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纳入收费项目的通知》(财政部、国家计委财综〔2002〕25号);(11)《关于规范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的意见》(办水保〔2005〕121号);(12)《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告,2006年2号);(13)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的函(水保监〔2006〕16号);(14)《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督察工作的通知》(办水保〔2007〕94号);(15)《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保〔2007〕184号);(16)《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水保监〔2008〕8号);(17)《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综〔2008〕78号);(18)《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号)。
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方案
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方案1. 简介林业生态工程是指通过植物群落的调节、改良丰富土壤、水、空气等自然资源,以提高森林地区的生态环境品质、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和管理模式。
本文将从植物群落、土壤、水资源、气候等角度出发,提出一些构建林业生态工程的方案。
2. 植物群落构建植物群落构建是林业生态工程的基础。
在植物群落构建时,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物种和栽植密度。
要充分考虑各种物种的功能特点,使各层次的植物具有差异化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1 植被选择在构建植物群落时,主要应选择本地适生的乔木和灌木,如马尾松、落叶松、杉木、柞木、旱柳、杜仲等树种。
同时也可适当引入一些跨区域的物种,如刺桐、银杏、欧洲榆等,以丰富植物组合,提高生态效益。
2.2 植被组合在进行植被组合时,可充分利用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土壤、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可以选择合适的混交种植方式,如依靠根系交错、叶片分层、种间竞争和互补作用,形成多层次的群落。
在区域、种类的范围内选择不同的物种搭配,充分体现多样性和整体性。
3. 土壤改良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因此土壤的肥力、结构和质地对于生态工程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构建林业生态工程时,应采取科学的土壤改良措施。
3.1 土壤肥力改良充分利用当地产出的有机物,如枯枝落叶、人畜粪便等,通过复合肥和有机肥配制,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肥力,促进树木的生长。
同时可以选择适当的微生物肥料、生物肥料来调整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数量,增强微生物的代谢和降解作用。
3.2 土壤结构改良针对土壤结构和质地问题,采取土壤物理性质改良措施,如翻耕、深松、开沟等。
通过有机肥料和腐殖质来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含水量和透气性。
另外,可以选择钙、硅、铁等元素来促进土壤结构的调整和改良。
4.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保证生态工程成效的必备条件,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利用和调配问题,开展全面的水资源管理。
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方案
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方案一、林业生态工程的目标1. 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2. 提高森林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3. 增加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 促进森林与人类的和谐共生。
二、林业生态工程的构建方案1. 森林保护在林业生态工程的构建过程中,森林的保护是首要任务。
针对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乱砍滥伐、火灾、盗伐等问题,应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
具体措施如下:1.1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开展火灾防控措施,提高森林火灾的防护能力;1.2加强森林资源的监管,加大巡护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砍伐、盗伐等违法行为;1.3加强森林生态环境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2. 森林修复针对已经受到严重破坏的森林生态系统,需开展森林修复工作。
具体措施如下:2.1进行人工造林和天然更新,补充和恢复受损森林;2.2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森林的健康水平;2.3进行森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修复,改善森林生态环境。
3. 森林利用在保护和修复森林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具体措施如下:3.1加强森林资源的规划开发,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3.2进行森林产品的深加工,增加森林资源的附加值;3.3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林业生产的技术水平。
4. 森林管理加强对森林的管理是保护、修复和利用森林的基础。
具体措施如下:4.1建立健全的森林管理体系,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监管和管理;4.2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4.3加强对森林资源的技术支撑,提高森林资源的管理水平。
三、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步骤1.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森林生态工程的法律法规体系;2. 加强森林资源的调查研究,明确森林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存在问题;3. 进行森林资源的规划设计,确定森林生态工程的建设目标;4. 确定森林生态工程的建设方案,提出具体的施工计划和工期;5. 开展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施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技术选型和设备采购;6. 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7. 对林业生态工程进行后期管理和维护,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增长提供保障。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教案讲义
(2) 提出规划设计方案,并计算投资、劳力和效益。规划 设计的造林面积和营林措施要落实到山头地块。
(3)根据实际需要,对林业生态工程有关的附属项目进行 规划设计,包括造林灌溉工程、营建道路、通讯设备等的规划 设计。
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
1.总论 2.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3.项目区基本情况 4.项目总体布局、建设内容及规模 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效益分析与评价 7.项目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8.结论与建议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第1章 总论 第2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第3章 建设条件分析 第4章 建设方案(比选方案) 第5章 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 第6章 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 第7章 项目建设进度 第8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9章 效益分析与评价 第10章 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2.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质量评价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统计 A 土地利用分类:农田、林地、牧业用地、水
面、非生产用地 B 土地利用调查
(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A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B 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C 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需求分析
(3)土地质量评价
3. 土地利用规划与林种安排
(1)农牧用地规划 (2)林业用地规划:是整个规划设计的核心。 防护林(protective forest):以发挥森林的防护效益
5. 成本及效益估算
成本:包括实施这项规划设计所需求的一切费用,要按照有关规 定进行概算,注意不要遗漏也不要高估,一定要实事求是。 效益估算:包括经济和生态效益两部分。
直接经济效益:包括木材、果实、木本粮油、薪柴、条子、 饲料等 间接经济效益:包括防护作用增产的粮食、油料、复合经营 增加的多种经济产品等方面 生态效益:包括土壤侵蚀减少量、河流水分状况的改善、气 候的缓和、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自然灾害的减轻、生态景观 的改善等方面。有的可以直接估算,有的则可以根据经验、 试验资料进行推算。要多作调查分析,力求予以客观的估计。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学教案
林业生态工程学教案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第一讲(绪论1)一、教学内容章节:绪论内容: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流域治理、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
二、重点森林与水土保持,森林资源概况。
三、难点林业生态工程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四、课堂互动问题:森林资源的统计标准与森林覆被率,生态环境改善与林产品需求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讨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森林定义与对森林认识的变迁。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二讲(绪论2)一、教学内容章节:绪论内容: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特点、内容及相关学科的关系;国内外发展趋势及教学方法,当前相关研究热点与难点问题。
二、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国内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发达国家与发展状国家相关实践的主要特点与差异,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三、难点林业生态工程与传统林业的区别,林业生态工程体系。
四、课堂互动问题:防护林、林业生态工程、体系的概念及体系形成?讨论:林业生态工程理论发展过程与生态学理论的进展。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三讲(第一章1)一、教学内容章节:第一章林业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内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生态学原理-生态系统原理,恢复生态学理论。
二、重点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理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作用,与林业生态工程的布局、结构、配置措施之间的关系,在种群配置、植被恢复方法选择、工程建设目标确定、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三、难点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脆弱生态系统,生态平衡。
四、课堂互动问题:生态系统能流与物流原理与人工生态系统构建、自然地理区与生态平衡?讨论:生态恢复的可能性与恢复标准。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四讲(第一章2)一、教学内容章节:第一章林业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内容: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生态学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景观生态原理。
林业生态工程课程设计范文
林业生态工程课程设计范文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
2. 掌握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类型及其生态功能。
3. 了解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影响。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林业生态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2. 能够设计简单的林业生态工程方案,并进行初步评估。
3. 能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查询等途径,收集、整理和分析林业生态工程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森林资源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态度。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为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内容1. 林业生态工程概述- 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与功能- 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 林业生态工程原理- 生态学原理- 造林学原理- 水土保持原理3. 林业生态工程类型- 防护林体系建设-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沙漠化防治工程- 水源涵养林工程4. 林业生态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工程设计方案的评估5. 林业生态工程实施与评价- 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 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 林业生态工程的成功案例与启示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以课本为依据,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按照概述、原理、类型、设计和实施评价五个方面进行安排和进度制定。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知识,为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类型等进行系统讲解,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方案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方案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方案是一项旨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人类健康和幸福的重要任务。
该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生态工程建设体系,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方案的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 加强生态系统能力提升。
通过组织生态修复和建设重点区域的基础设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耐受性和适应性。
2. 优化资源利用效益。
通过优化林业经济结构、推进林下乡村经济和开展现代林业,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3. 强化生态保护意识。
通过教育、培训和宣传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意识和理解,并能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和工作。
二、方案实施本方案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方案实施:1. 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引领。
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领域政策、法规和规章的制定和实施,包括林业规划、生态修复、环保法律法规等。
2. 加强组织领导和调度管理。
建立工作机制、区域建设和项目管理制度,确保工作计划和任务能够有效地实现。
3. 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
推广高效和节能技术,加强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和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水平。
4. 加强财政和经济支持。
完善资金保障机制,通过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足够的资金和经济保障,确保生态工程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三、方案实施重点本方案的实施重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加强湿地、山地、滩涂、荒漠、河流等重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建设生态系统修复模型,实施生态工程建设项目,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2.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
推广农林联合、林下经济、循环经济、生态旅游等经济模式,鼓励农民参与林业经济建设,促进林下乡村经济发展。
3. 生态环境监管和管理。
建立环境监管体系,全面落实各级环境保护职责,加强生态环境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减少生态环境污染。
4. 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环保素质、环保意识和环保参与率,促进公众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治理方案
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治理方案一、综合概况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治理是指通过综合利用林木资源、地形地貌以及生态环境等各种条件,采用多种科学技术手段,对林地生态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和综合利用,以实现林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针对不同的地域情况和生态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是促进林业生态环境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综合治理原则1. 科学规划:根据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特点,科学制定生态工程综合治理规划,确保各项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2. 综合利用:充分发挥林地资源的多功能性,综合利用林业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3. 按序实施:根据不同地区林地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治理的先后顺序,有序推进各项治理工作。
4. 全面保护:在实施生态工程综合治理过程中,要全面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二次损害,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5. 参与管理:重视广大群众和相关部门的参与,形成多方共治的局面,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管理和监督。
三、综合治理内容1. 林木资源的合理利用(1)种植回归林: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优先选择符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乡土树种进行种植,培育回归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护水土资源。
(2)优质木材生产:注重培育和利用优质木材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林地经济效益。
2. 山地水体的保护和利用(1)河流整治:对山地水体进行归流整治,拓宽河道,增加水流量,改善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水土保持:采取措施防止山地水土流失,减少水土损失,保护山地水体。
3. 生态环境保护(1)火灾防控:加强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改善防火设施,健全森林火灾监测和报警系统。
(2)生态恢复: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重点修复退化林地,保护和繁衍珍稀濒危植物,增加植物物种多样性。
4. 经济效益提升(1)农林结合: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鼓励农民参与林地经营,发展林下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林业生态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1引言‥‥‥‥‥‥‥‥‥‥‥‥‥‥‥‥‥‥‥‥‥‥‥‥‥‥‥‥‥‥‥‥2项目区概况‥‥‥‥‥‥‥‥‥‥‥‥‥‥‥‥‥‥‥‥‥‥‥‥‥‥‥‥2.1地理位置‥‥‥‥‥‥‥‥‥‥‥‥‥‥‥‥‥‥‥‥‥‥‥‥‥‥‥‥‥2.2项目区自然状况‥‥‥‥‥‥‥‥‥‥‥‥‥‥‥‥‥‥‥‥‥‥‥‥‥2。
2。
1植物2。
2。
2土壤2。
2。
3气候2。
2.4地貌2。
2。
5地质2.3社会经济状况‥‥‥‥‥‥‥‥‥‥‥‥‥‥‥‥‥‥‥‥‥‥‥‥‥‥‥2.3。
1行政区划与人口分布2。
3.2工业生产情况2。
4土地利用状况‥‥‥‥‥‥‥‥‥‥‥‥‥‥‥‥‥‥‥‥‥‥‥‥‥‥‥‥‥2。
5水土流失状况‥‥‥‥‥‥‥‥‥‥‥‥‥‥‥‥‥‥‥‥‥‥‥‥‥‥‥‥‥3设计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4腰堡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设计‥‥‥‥‥‥‥‥‥‥‥‥‥‥‥‥‥‥4.1立地类型划分‥‥‥‥‥‥‥‥‥‥‥‥‥‥‥‥‥‥‥‥‥‥‥‥‥4。
2林业生态工程布局‥‥‥‥‥‥‥‥‥‥‥‥‥‥‥‥‥‥‥‥‥‥‥‥‥‥5单项林业生态工程设计‥‥‥‥‥‥‥‥‥‥‥‥‥‥‥‥‥‥‥‥‥‥‥5。
1坡面水土保持林‥‥‥‥‥‥‥‥‥‥‥‥‥‥‥‥‥‥‥‥‥‥‥‥‥‥‥5。
2沟道水土保持林‥‥‥‥‥‥‥‥‥‥‥‥‥‥‥‥‥‥‥‥‥‥‥‥‥‥‥6管理措施6。
1人工林抚育管理6.2工程管理6。
3 资金管理6.4 信息管理6.5 物资管理7 效益分析8进度安排1引言以小流域为单元,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渔各业用地,布置各种水土保持措施,使之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形成综合的防治措施体系。
流域是地面水和地下水天然汇集的区域,是水土流失和开发治理的基本单元。
流域大小的划分是相对的,根据水利部规定,中国目前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小流域概念,是指面积小于50平方公里的流域。
实践证明,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集中、连续的治理,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条成功经验。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方案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方案一、研究背景林业生态工程是指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手段,保护、修复和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和功能。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因此,对林业生态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价值。
二、研究内容1. 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3.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存在问题与挑战4.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发展对策与建议三、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林业生态工程是以维护、保护和改进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为目的,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对森林进行合理经营,维护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
其主要原理包括生态功能定位、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工程建设等。
四、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1.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现状由于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盲目开发和过度利用,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遭受到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同时,林业生态工程的管理规范和体系还不够健全,监管力度不足,导致森林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
2. 国际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现状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在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规范的制定,有效地保护了森林生态系统,提高了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五、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存在问题与挑战1. 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导致管理工作的不顺畅。
2. 监管力度不足一些地方在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监管力度不足、执法不严等问题,导致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3. 技术手段不够先进一些地方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中,技术手段不够先进,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
4. 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在林业生态工程管理过程中,一些地方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导致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
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方案
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方案1. 简介林业生态工程是为了保护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和措施。
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针对林业生态工程的构建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2. 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可以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净化大气,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
保护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们的生存和健康,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可以提高森林的生产力,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林业生态工程的构建方案3.1 森林防火技术森林防火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林业生态工程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性防火、应急性防火和火灾扑救。
预防性防火是指防火区划、与周边村庄联防联控、林地道路、石子灰道堰等工程措施。
应急性防火是在火灾发生后立即开展的抢救工作,包括组建扑火队、清理用火点和回火地带、咬口防火带清理等措施。
火灾扑救是扑灭发生的火灾的具体操作措施。
3.2 林业植保技术林业植保技术是指保护森林免遭害虫、病害和有害植物的技术措施,其中包括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化学防治主要是利用化学杀虫剂和病害药剂控制害虫和病害,但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
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机械和物理手段对害虫和病害进行防治。
而生物防治主要是维护和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有益生物的发展,抑制有害生物的繁殖。
3.3 森林生态护林员和林业巡护森林生态护林员和林业巡护是保护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
森林生态护林员主要负责林地的巡护、防火、除害、造林和管理等工作。
林业巡护员则主要负责巡视和监测森林环境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3.4 林地土壤养护技术林地土壤养护技术是指通过适当的措施保持和提高森林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主要包括淋水管灌溉、返绿肥、地补肥、物理性土壤改良等。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森林土地的质量,保护森林资源和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林业生态工程概论一课程概述林业生态工程学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专业课程,不仅是从单一的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来研究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而是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林业发展的理论与技术措施,核心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工程措施进行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的林业生态建设,根据生态理论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以在系统内获得较高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是水土保持、林学、生态、环境规划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必修或选修的重要课程。
林业生态工程学是水土保持专业教学的一门骨干专业课,在80年代初期开始形成,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不断吸收新的理论与技术到90年代中期完善形成体系。
它以现代生态、水土保持、森林培育理论为基础,在原“水土保持林学”、“防护林学”、“农林复合经营”、“森林培育学”、“生态工程学”及“生态学”等课程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形成,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三大部份:防护林学基础、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林业生态工程效益监测评价,同时配合有一周的教学实习和半周的课程设计。
通过课堂讲授、野外实习与课程设计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理论、实践与实际动手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达到使学生具有较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独立开展研究与工程设计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材由林业生态工程学课本、学习指导、实习指导、课程设计指导、多媒体教学课件、习题库等几部分组成,形成了较完整教材体系。
二主要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中国生态林业工程概况,防护林营造技术措施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工程规划与设计技术等几个方面: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流域治理、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特点、内容及相关学科的关系;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发展趋势及教学方法。
生态系统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景观生态原理;可持续发展理论;防护林学理论。
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中国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
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整地与造林方法;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
不同区域山丘区环境、资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点;以流域、水网、山系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田林网、农林复合、灾害地植被恢复、河岸道路防护、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困难立地造林技术。
林业生态工程评价的基本原则;生态效益评价方法;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社会效益评价方法;综合效益的指标体系制定与评价方法。
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分析与生态系统诊断方法;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与指导思想;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步骤;规划设计报告编写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特点林业生态工程学的教学内容既涉及到理论表述也涉及到形象直观教学,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因此通过多年的资料积累与相关资料的收集,已经制作了一套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在2000年即开始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积累了较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经验。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更新、充实,吸收本学科最新成果,使学生在掌握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开阔了思路,了解了本学科的发展脉络与前沿的发展动态。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逐步建立了本课程的习题库及自学辅导材料,现正在编写本课程学习指导书。
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与多年的教学实践,本课程探索出了一套较完整的教学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外业的调查、观测实习及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的实际规划设计的相互配合,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更好的消化吸收本课程的精髓,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在多年的教学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学习方式本课程的学习包括课堂讲授、外业实习、课程设计等几个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讲授环节要求在规定的学时分配条件下,本着难点与重点并重的原则,使学生掌握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本课程的内容很丰富,涉及面较宽,讲授过程不要面面俱到,要少而精,重点讲透,难点降清。
要尽量使用录像、幻灯、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形象直观以便学生能深刻理解所讲授的内容。
教学实习是一个培训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学生可以通过观测、试验、结果分析,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掌握具体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课程设计是理论与技术实践相联系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规划设计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实际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
要配合课程内容,分专题逐步指导学生完成。
第一节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与作用一, 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1,林业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扩展林业(forest):培育,经营,保护和开发利用森林的事业.它是提供木材和多种林产品的生产事业,又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工程.2,生态工程的概念与内涵生态环境:整个生物群落所在地段的,影响其发展的全部无机因子的有机因素的总和.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物质与能量流动过程中形成的统一有机体.工程:指人类在自然科学原理的指导下,结合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技术,发展形成包括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一系列可操作,能实现的技术科学的总称.生态工程:生态工程是一门着眼于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能力的整合工程技术.它根据生态控制论原理去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在系统范围内获取最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3,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与特点林业生态工程: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林业生态工程的特点:(1)经营对象不同;(2)关注对象的结构与功能不同;(3)经营目的不同;(4)采用的综合技术措施不同.二,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和类型1,主要内容生物群落建造工程◆环境改良◆食物链工程2,林业生态工程的类型(1)生态保护型林业生态工程;(2)生态防护型林业生态工程;(3)生态经济型林业生态工程;(4)环境改良型林业生态工程.(9大生态工程)林业生态工程的目标是建造某一区域(或流域)的,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优质,稳定的复合生态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①生物群落建造工程②环境改良工程③食物链工程在农田,湿地,森林和草原四大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处于主导地位.第二节生态环境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的作用一, 生态环境的概念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二,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1,自然环境先天脆弱2,水土流失严重3,荒漠化扩大4,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5,森林覆盖率低6,天然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面临危机7,气温呈上升趋势三,林业生态工程的作用⑴水土保持的作用,即森林防止水土流失的效益,⑵防止荒漠化和沙漠化的扩大⑶森林缓解水资源危机:★森林是绿色水库,可贮藏大量降水,增加有效水资源.★森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河流泥沙,维护江河湖库的蓄积能力等.★森林可以促进水分循环和影响大气环流增加降水.⑷森林改善大气质量:★森林能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森林是大气中主要的氧源.★森林可以减少臭氧层的损耗.★森林可以净化空气.⑸林业生态工程可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森林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破坏则使物种和遗传资源失去了保障,导致多样性锐减.★对生态群落,种群多样性的影响:是植物,动物种群多样性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障.★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提供物种多样化的生境为物种进化和产生新种提供基础.★对其它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环境恶化影响农田,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⑹减少噪声污染⑺林业生态工程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是生物能源的主体四,我国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原因和重要性.1,原因:⑴长期对森林的过度樵采,使森林植被大量减少;⑵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人为破坏,导致保持水土能力弱,生态环境急剧恶化;⑶水库,河道损失调蓄能力;洪,旱,泥石流灾害频繁;⑷阻碍和制约着流域经济建设的发展.2,重要性:⑴减少水土流失;⑵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⑶改善生态环境;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⑸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章林业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一相关概念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的一个生态学的功能单位2,生态环境脆弱带:在生态系统中,凡处于两种以上的物质体系,能量体系,结构体系,功能体系之间形成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外延伸的"过渡带"的空间域.3,干扰:破坏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结构,并改变资源,基质的可利用性,或物理环境的任何时间上相对不连续的事件.(自然干扰,人为干扰) 4,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元素(事物或过程)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的功能,朝着某个特定目标运动发展的有机整体5,可持续发展:指以不损害,不掠夺后代的发展需求作为前提,来满足当代的发展需求称为可持续发展.6,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7,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力.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8,水土保持林:指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地表径流,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而营造的防护林.9,水源涵养林:在源头地区,以调节坡面径流,防止土壤侵蚀,涵养水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10,农田防护林:指在有农田的地方,为防止自然灾害,改善农田小气候,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牲畜繁育的环境;保证农牧业稳产高产,并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木材而营造的防护林.11,河岸防护林:减少流水对河岸地表的侵蚀,固定堤岸的护滩,护岸林. 12,防护林体系:指在一个自然地理单元(或一个行政单元)或一个流域,水系,山脉范围内,结合当地地形条件,土地利用情况和山,水,田,林,路,渠以及牧场等基本建设固定设施,根据影响当地生产生活的主要灾害特点,所规划营造的以防护林为主体的和与其它林种相结合的总体. 二,基本理论1,干扰: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由于生态演替的作用,生态系统可以从自然和人为干扰所造成的破坏中得到恢复.受害生态系统的恢复可以通过自然恢复过程和人的帮助和自然恢复过程2种途径得到恢复.通过人类的科学参与,一些生态系统可以加速恢复.2,可持续发展理论:决定可持续发展水平,可由5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决定:◆资源的承载能力◆区域的生产能力◆环境的缓冲能力◆进程的稳定能力◆管理的调节能力◆环境的基本特性:◆整体性和区域性◆变动性和稳定性◆资源性与价值性4,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措施.◆规划经营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挖水平沟,坡改梯等)◆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等高耕作,间作套种)◆水土保持法律措施.5,试述当前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趋势.⑴从形式设计走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科学设计;⑵从营造单一的防护林种走向建设多林种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⑶从只注重生态效益走向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⑷从单一的乔木树种造林走向乔一灌一草相结合;⑸从单一层次的乔木纯林走向多树种多层次的混交林;⑹从单一发展林业走向农,林,牧相结合,综合治理,协调发展.第三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区域调查与分析第四章林业生态工程的技术措施第一节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