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对称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1.对称 青岛版(五四)(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1.对称 青岛版(五四)(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1.对称一、单选题1.下图中,点B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方格。

A. 1B. 2C. 3D. 42.这个图案是从下面()张纸上剪下来的。

A. B. C.3.下面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

A. 梯形B. 平行四边形C. 正方形4.下列图案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A. B. C. D.5.一张轴对称的卡片对折后如下图,把它打开后是()。

A. B. C.二、判断题6.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也有无数条对称轴。

7.判断对错.黑板是轴对称图形8.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9.判断题.圆的对称轴是圆的半径.三、填空题10.一个图形的某条对称轴对称的图形和它的面积________。

11.下面是轴对称图形的填“T”,不是的填“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观察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在横线上画“√”,不是的画“×”。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13.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两条对称轴的有________,有四条对称轴的有________,有无数条对称轴的有________.14.长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正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正三角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圆有________条对称轴.15.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选一选。

(8分)(用序号作答)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①②③④四、解答题16.认一认,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画“√”,不是的画“×”。

17.利用圆的对称性,你能知道下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和空白部分面积的比吗?五、综合题18.量一量,画一画,算一算.(1)在下面的方格图上依次标出点O(5,3),点A(2,3).(2)依次连接OA,O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B,用数对表示B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3)并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画一个圆.(4)画出这个圆相互垂直的两条对称轴.(5)已知每个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计算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六、应用题19.画一画.学校的操场长150米,宽90米,请你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在下面的空白处画出操场的平面图.(请你先选择合适的比例尺,求出图上的长宽厘米数再画图)A、1:1000B、1:3000C、1:9000选择第几种比例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是2方格,所以它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也是2方格。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1.对称 青岛版(五四)(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1.对称 青岛版(五四)(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1.对称一、单选题1.在下列图形中,()有3条对称轴.A. 圆B. 正方形C. 长方形D. 等边三角形2.下面哪些图形是对称的?()A. B. C.3.下面各图形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D.4.如图所示图形中,对称轴条教最少的是()A. B. C. D.5.下列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的是()A. 等边三角形B. 正方形C. 相连的两个圆D. 半圆二、判断题6.如图直线EF和直线E’F’是长方形ABCD的对称轴。

如果点A到对称轴EF的距离是5厘米,那么点B到对称轴E’F’的距离也是5厘米。

7.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8.直角三角形,梯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判断对错)9.一个内角为45°的直角三角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三、填空题10.长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11.下面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填“T”,不是的填“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你学过的图形变换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的图形有对称轴吗?________和________是轴对称图形,有对称轴.14.在字母A、S、E、M、N、U、W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________。

四、解答题15.先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对称轴,再完成填空。

有________条对称轴有________条对称轴有________条对称轴16.看一看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对称图形.五、综合题17.按要求解答。

(1)画出图形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2格后的图形。

(2)若每个小正方形边长是1,则这个三角形面积是多少?六、应用题18.在下面的图形中,你能画出几条对称轴?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解: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故选:D.【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在同一个平面内,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则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据此解答即可.2.【答案】A【解析】【解答】把一个图形对折,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图形是对称的,选A.3.【答案】C【解析】【解答】解:因A选项有两条对称轴;B选项有一条对称轴;D选项有一条对称轴。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单元复习-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单元复习-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面的图形有()条对称轴.A.2B.4C.6【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轴对称图形.【解答】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此图形有4条对称轴,如下图虚线所示.故选B.2.【答题】有两条对称轴的图形是().A.长方形B.正方形C.圆形【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图形的对称性.【解答】如下图:A选项中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B选项中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C选项中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故选A.3.【答题】对称轴最少的图形是().A.长方形B.正方形C.等边三角形【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对称轴.【解答】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4>3>2,因此对称轴最少的图形是长方形.故选A.4.【答题】下面的图形最多能画()条对称轴.A.1B.3C.6【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解答】轴对称图形是指在平面内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画出该图形的所有对称轴,如图:,有3条对称轴.选B.5.【答题】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沿折线画出台灯的一半,把它沿着画的线剪下来,能剪出()个完整的台灯.A.1B.2C.3D.4【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轴对称图形.【解答】轴对称图形是指在平面内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沿对称轴画半个台灯,半个长方形能剪出1个台灯,1个长方形能剪出2个台灯. 故选B.6.【答题】把一个正方形对折两次后,剪下的图形不可能是().A.圆B.正方形C.长方形【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轴对称图形.【解答】把一个正方形对折时,折痕是直的,不是弯曲的,所以把一个正方形对折两次后,剪下的图形可能是正方形和长方形,不可能是圆. 故选A.7.【答题】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次可以得到4个小正方形.A.1B.2C.4【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平面图形.【解答】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1次可得到2个长方形,再对折1次即可得到4个小正方形. 故选B.8.【答题】如下图,小明将一张正方形纸先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然后剪去一个圆.展开图为().(虚线为折痕或裁剪线)A. B. C.【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解答】由图可知,展开后的图形是.故选B.9.【答题】把下面的图形沿虚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后,能变成哪一个图形,下面选项正确的是().A. B. C.【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折纸拼图.【解答】沿虚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后,变成.故选A.10.【答题】把下面的图形沿虚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后,能变成哪一个图形?正确的选项是().A. B. C.【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折纸拼图.【解答】沿虚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后,变成.故选A.11.【答题】如下图,像这样先折后剪会得到一个().A.正方形B.长方形C.平行四边形D.圆形【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轴对称图形.【解答】由图可知,将长方形纸对折后剪一个半圆,将它打开后是一个圆.故选D.12.【答题】一辆汽车的车牌在水中的倒影如图所示,则该车车牌的号码是().A.浙A7936B.浙A9367C.浙A7639D.浙A9397【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补全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解答】利用实际中的图形和水中倒影的关系,得到该车车牌的号码,如图所示:可知该车车牌的号码是浙A7936.故选A.13.【答题】下列图形中,()沿着虚线对折,折痕两侧不能完全重合.A. B. C.【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称轴.【解答】由图可知,虚线上面的图形和虚线下面的图形不相同,所以它沿着虚线对折,折痕两侧不能完全重合;虚线上面的图形和虚线下面的图形相同,所以它沿着虚线对折,折痕两侧能完全重合;虚线左边的图形和虚线右边的图形相同,所以它沿着虚线对折,折痕两侧能完全重合.所以题中的图形中,沿着虚线对折,折痕两侧不能完全重合.故选A.14.【答题】一张报纸长6分米,宽是4分米,沿中线对折后,宽重合.那么半张报纸的周长是______分米.【答案】14【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折.【解答】已知一张报纸长6分米,宽是4分米,沿中线对折后,宽重合.求半张报纸的宽为多少,用除法,列式计算为:6÷2=3(分米).求半张报纸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列式计算如下:(3+4)×2=7×2=14(分米).列综合算式如下:(6÷2+4)×2=(3+4)×2=7×2=14(分米).所以半张报纸的周长是14分米.15.【答题】把一个长方形沿一条边对折两次,展开,把折线画出来,这时共有______个直角.【答案】16【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折.【解答】把一个长方形沿一条边对折两次,展开,把折线画出来,这时一共形成了4个最小的长方形,一个长方形有4个直角,4个长方形有直角4×4=16(个).故答案为16.16.【答题】将下面的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之后,共占______格.(填阿拉伯数字)【答案】12【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解答】轴对称图形,是指在平面内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图中的虚线就是对称轴,左边的图形占6个格,所以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右边也应占6个格,所以共占12格.故答案为12.17.【答题】在镜子里看到的钟面如下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刻应该是______:30.(12小时制)【答案】9【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轴对称.【解答】从镜子中看到的钟表是,则实际的钟表为,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9和10之间,表示9:30.故答案为9.18.【答题】下图中的这张纸能剪______个手拉手的小人.如果你要剪15个手拉手的小人,需要______张这样的纸.【答案】3 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解答】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根据题意,这张纸折了6个相同大小的部分,而每2个部分可以组成一个小人,因此这张纸可以折小人的数量为:6÷2=3(个).如果要剪15个这样的小人,那么需要纸的张数为:15÷3=5(张).答案为3、5.19.【答题】下面的数字是轴对称图形,只出现一半,这个数字是______.【答案】8【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补画轴对称图形.【解答】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图中数字为:8,故答案为8.20.【答题】如图所示是4×5的方格纸,在其中选取一个空白的方格并涂色,使图中涂色部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样的涂法有______种.【答案】3【分析】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解答】如图所示是4×5的方格纸,在其中选取一个空白的方格并涂色,使图中涂色部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样的涂法有3种,如下图所示:。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1、只要是求平均分(包含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应用题问题中,如果条件中没有“大约”,问题中有“大约、可能”等字,一般是要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0÷5 = 60)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

(如:105÷5 = 21)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横式上结果要写准。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 0不能做除数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练习题:1)在计算96÷3时,可以先算9个十除以3得()个十。

再算6个()除以3得()个一,最后算()+()=()2)840是4的()倍;8的()倍是680。

3)()59÷4,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1,应在()位上商()占位。

4)6()5÷3,要使商的中间有0,()里可以填()思考:十位上符合什么特点才能商031()÷5,要使计算结果没有余数,()里可以填()或()(列竖式看看)5)动物园这周接待游客达644人,每张门票8元。

(1)这周平均每天接待多少人?(2)这周共收入多少元?6)批发价:每桶3元,零售价:每桶5元。

王叔叔今天一共赚了66元,他卖出了多少桶水?7)一张彩纸可以制作4张贺卡,要制作412张贺卡,需要多少张彩色卡纸?第二单元对称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圆形:无数条半圆形:1条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写出是轴对称图形的汉字()、()、()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山东省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孙兵【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

【学生准备】直尺、彩笔【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都很好学,而且很会学,老师想知道,同学们会玩吗?如果只给你一张白纸,你想怎么玩呢?(生:折纸船、折纸飞机、画图画、……)师:你们想知道老师要怎么玩吗?那就瞪大眼睛注意看。

(演示撕纸:先将纸对折,从折痕处开始撕。

)你想不想也来试试?照着老师的样子,也来撕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动手撕纸)【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对轴对称图形形成感性认识,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二、合作探究师:在小组内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然后将你的作品对折,看看你们的作品都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在小组内交流。

生:小组汇报(两部分形状相同、大小一样、完全一样、完全重合)师:“完全重合”这个词用得太棒了!拿起你的作品来对折一下,看是不是也有两部分完全重合这个特点?像这样,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叫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对称轴我们通常用“点—划线”来表示。

(表示出对称轴)现在在你自己的作品上也表示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在自己的图形上画出对称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交流自己的观点,借助学具深入理解“完全重合”的含义,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对称轴的存在。

】师:没有想到吧?我们刚才通过折一折、撕一撕就创造出了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其实数学有时就是这么简单。

对称(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对称(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对称课程名称:数学年级:三年级下册教材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对称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对称的概念和特征。

2. 对称图形的识别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对称轴的确定。

2. 对称图形的绘制。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对称图形的图片或实物,如蝴蝶、飞机、心形等。

2. 学生准备纸张、剪刀、彩笔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对称图形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了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对称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对称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对称图形的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对称图形,让学生找出对称轴,并解释对称轴的作用。

3. 教师讲解对称图形的分类,如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对称图形,让学生判断是否为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2. 教师出示一些不对称的图形,让学生尝试将其变成对称图形。

四、巩固提高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对称知识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对称的概念、特征和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六、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一些对称图形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完成。

2.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一些对称图形,并解释其对称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练习和巩固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对称的概念和特征,能够识别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运用对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对称轴的确定和对称图形的绘制对称轴的确定和对称图形的绘制是对称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对称轴的确定1. 定义对称轴:对称轴是指将一个图形分为两个完全相同部分的直线。

1青岛版(6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轴对称图形

1青岛版(6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轴对称图形

1.轴对称图形⏹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P19—P21,轴对称图形。

⏹教学提示:在讲授轴对称图形特点的时候,要以“完全重合”为切入点,要让学生去观察,动手去操作,并且引导学生去创作轴对称图形等方式,加深对“完全重合”的理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

2. 过程与方法: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与同伴互动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难点:认识对称轴,会画对称轴。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放大的体操图,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学生准备:学具盒、彩纸、剪刀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出示)谈话: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自由说。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片很好看,图片中的动作很优美;图片的两边是一样的等。

谈话:为什么这些图片会给你留下这么美的印象?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些图片中体操动作蕴涵的美。

(接着课件出示体操示意图)如果我们从正面把这些体操动作画出下来,就成了这样一组平面图。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对称的美,进而激发学生探究“为什么会这么美”的兴趣,再由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平面图形,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图片中蕴涵着什么样的美?”“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我们怎样来了解它们美?”等问题。

谈话:大家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好吗?谈话:请小组长拿出1号袋,把里面的图片分给小组里的同学,自己想办法研究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发现的?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对称 青岛版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对称 青岛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2.对称一、单选题1.像左面这样,把一张纸对折三次后剪下阴影部分,剪出的是图案()。

A. B. C. D.2.下列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长方形B.等腰梯形C.平行四边形D.等边三角形3.下列哪种运动可以看成平移()A. 升国旗B. 电风扇叶片转动C. 钟摆的运动4.将一张正方形的纸连续对折两次(有不同的折法),并在折后的纸中央打一个圆孔,再将纸展开,得到下面不同的图形。

请为下面的折法选择展开后的图形:展开后是()。

A. B. C. D.5.将一张纸对折,剪去阴影部分,然后展开,得到的图形是( )。

A. B. C. D.6.下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

A.1B.2C.3D.4二、判断题7.判断这些都是对称的。

8.如图直线EF和直线E’F’是长方形ABCD的对称轴。

如果点A到对称轴EF的距离是5厘米,那么点B到对称轴E’F’的距离也是5厘米。

9.连接对称点的线段与对称轴垂直。

10.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11.不是对称图形。

三、填空题12.下面的字母,哪些是对称图形?写在横线上。

E S H V J K U A L B I M NO P Q X________13.如图点A和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________方格;点B和点________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点________和点________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1方格。

14.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________,这样的图形叫做________图形。

15.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则这个图形是________图形,这条直线是它的________。

16.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一直线对称,那么它们的对称轴是连接两个对应点所得的线段的________。

17.将一张正方形纸沿着某个方向对折,再对折,对折4次后有________条折痕。

四、解答题18.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对称》全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对称》全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对称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98页19题对称综合练习课。

教学目标:1、回顾整理的过程中,加深对“对称现象”及“对称图形”的认识,能在实物图案或简单的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2、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认识数学美的价值。

3、通过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感知和理解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对称轴图形的特点并会画对称轴。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常见图形的纸片.学生准备:直尺、彩笔,常见图形的纸片;自己收集的对称物体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旅游时你见过这些建筑物吗?请同学们,欣赏完你想说什么?生:它们都是对称的.【设计意图】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对于轴对称图形知识的回忆。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复习的内容。

(板书:对称的复习)2.回顾整理。

请结合欣赏的图,根据梳理提示独立梳理这部分知识,弄清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1、梳理提示:(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你是怎样理解的,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2)生活中我们在哪还能找到对称现象,举例说明。

(3)我们认识了哪些对称图形,他们各有哪些对称轴,利用手中学具折一折,画一画。

2.班内梳理交流,形成体系。

(1)梳理轴对称图形。

学生理解概念:生A: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生B:一个图形可以用一条直线平分成两半,并且这两半完全相同,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生C: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以上三种表述说明:轴对称图形是一个两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板书特征: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两边:上下或左右)师:对折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三年级下册数学素材-教材分析课件|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素材-教材分析课件|青岛版(五四制)

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1.更换了素材,统计的过程更加细化
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第十一单元:条形统计图 教学建议:
1.引领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的价值。
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分析数据
做出决策
1.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产生多格的必要。 2.引领学生回头看,提升方法。
智慧广场
教材变化
1.角的度量编排更加细化,凸显统一度量单位和度量工具产 生的必要性,突出自主量角。
教材变化
2.角的分类及关系没有变化。
第五单元:线和角 教学建议:
1.按照教材提供的研究思路组织教 学。先认识线,再学习角;学习线 时,要突出对射线表象的建构。。
2.线的教学要引领学生经历: 情境---生活经验---建构射线的表 象---由旧知建构新知---比较。
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教学目标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 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 是本单元仅限于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不 能拔高到理解小数的意义;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 法原则上限于一位小数。
五、繁忙的工地
——线和角
五、线和角 教学内容:共2个信息窗
教材变化
将三线的教学和认识角合并, 符合知识的建构规律。
——年、月、日
24时计时法
认识年、月、日
1.增加了24时计时法直观图,用长条格子图直观形象 表示出24时计时的方法。
实验教材
修订教材
第三单元:年、月、日 教学建议:
1.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借 助钟表模型和长条格子图直 观建构24时计时法的表象。
2.红点2的教学要让学生经 历过程,借助学具让学生主 动建构知识。
修订教材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1)对称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1)对称

我发现的 上 我发现的 左 下两边是一样的。 右两边是一样的。
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
将下面的图形沿虚线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对折后这些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
像这样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 轴对称图形。
用下面的方法剪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这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它们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3. 填一填,选一选。 (1)下面的数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_8_、__0______。
2、4、5、6、7、8、9、0 (2)下面的国旗中可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_C__、__D_。
A BC D E
(3)下列交通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__B_、__C__。AB来自CDE
(4)下面汉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_中__、__画__、__甲__、__工__。
1.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称现象? 建筑中的对称现象
建筑以及倒影中的对称现象
体育中的对称现象
脸谱中的对称现象
2. 说一说,哪些动作造型是对称的?


(教材第19页“自主练习”)
3. 在轴对称图形的下面画“√” 。



4. 下面的图形是从哪张对折的纸上剪下来的? 连一连。
(教材第20页“自主练习” )
(教材第20页“自主练习” )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1.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 是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图形的两 边能够完全重合。
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3.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既有联 系,又有区别,前者是物体所 具有的一种特征,后者是指具 有对称现象的平面图形。
01 课后练习第3、4题。 02 作业课件中的相关练习。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下册 总复习《对称、线与角、平行与相交》PPT课件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下册 总复习《对称、线与角、平行与相交》PPT课件
(2)直线比射线长。
(×) (×)
(3)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直角,这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
(√ )
还有可能是不垂直的相交。
(4)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是互相垂直就是互相平行。
( ×)
对称、线与角、平行与相交
猜一猜。
猜猜我是角王国里的哪一种角。 (1)我是角王国里最小的。(锐角 ) (2)我比直角大又比平角小。 (钝角) (3)我是角王国里最大的。(周角 ) (4)我的大小是直角的两倍,又恰好是周角的一半。( 平角)
整理。 图形与几何
对称 直线、射线和线段 角的认识 角的度量
角的分类
平行与相交
对称、线与角、平行与相交
1.对称。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对称、线与角、平行与相交
2.直线、射线和线段。
线段、射线、直线特点:
线段:
有两个端点,能测量出长度。
射线:
有一个端点,无限长。
平行
对称、线与角、平行与相交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画平行线。
对称、线与角、平行与相交
画平行线。
对称、线与角、平行与相交
画平行线。
对称、线与角、平行与相交
垂线。 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你能量出这是一个多少度数的角吗? 50°
对称、线与角、平行与相交
角的分类。
5.角的分类。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小于90° 等于90° 大于90° 等于180° 等于360° 小于180°
1周角 = 2平角 = 4直角
对称、线与角、平行与相交
6.平行与相交。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姓名★写卷子应注意: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

(如:“?”)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画图要用铅笔,要清晰;4、口算题做一道马上在心里演算一道。

5、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第一单元对称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切记: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第二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1、读:先分级,然后从数位的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读。

如:46┆3800┆6254 读作:四十六亿三千八百万六千二百五十四2、写:先从读法中找到“亿”、“万”字,将其视作分级线,再从高位往低位写。

若某一位上没有数字以0补充。

如:六千八百亿三千零二十万五千六百零八写做:6800┆3020┆5608※注:除了最高级,每一级都有4位数,在写数的时候,若某一位没有数字,必须填“0”补充。

3、读零法则: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位上有一位或多位0时,都只读一个零。

例:用4个8和4个0写出满足以下条件的数字:※一个零都不读:8888┆0000 ,8880┆8000 等②只读一个零:8808┆8000 ,8088┆8000 等③读两个零:8808 0800 ,8808 0080 等※注:在写含有几个零或读几个零这种题型时,写出之后一定要读一遍,看与要求是否符合。

4、求近似数(省略尾数,或有约字),并以“亿”或“万”作单位:改变数的大小,要用“≈”,56789要入,01234要舍去。

首先,先分级,若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则先将亿后面的一位(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再将亿后面的数字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亿”字;若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则先将万后面的一位(千位)进行“四舍五入”,再将万后面的数字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万”字。

例: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省略尾数):573┆8000≈574万495┆4460┆0000≈495亿5、改写,并以“亿”或“万”作单位不改变数的大小,要用“=”首先,先分级,若改写成以“亿”做单位,则先将亿位与千万位之间画上分级线,再将分级线后面的0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亿”字;若改写成以“万”做单位,则先将万位与千位之间画上分级线,,再将分级线后面的0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万”字。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2.1对称(共44张PPT)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2.1对称(共44张PPT)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对称
动动手,找发现
活动要求: 1、取一张长方形(正方形)的纸对折; 2、从对折的一边动手撕下任意一个图形; 3、展开,观察你得到的图形。
交流:和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样的发现?
如果一个图形能沿一条直线对折, 两边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 叫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我们就 把它叫做“对称轴”。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1年11月2021/11/42021/11/42021/11/411/4/2021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1/11/42021/11/4November 4, 2021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1/11/42021/11/42021/11/42021/11/4
喜工中由日 口 甲 ……
交通标志
平面图形中有轴对称图形吗?
不是轴条
不是轴对称图形
图片欣赏
加拿大国旗
大众汽车标志
生活中的轴对称
风筝
生活中的轴对称
飞机
军舰
汽车
欣赏大自然风景, 说说图中的对称轴。
自我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 想说什么?对自己或者他人 有什么评价?

对称现象与轴对称图形

对称现象与轴对称图形

对称现象与轴对称图形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9页和2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称现象,会辨认对称图形。

2.在探索活动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初步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对称现象,欣赏对称美,感受对称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对称现象的感知和理解。

教学难点:认识对称轴,会画对称轴。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学具盒、彩纸、剪刀教师准备:放大的体操图,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蝴蝶、松树等图片。

教学过程:一、拟定导学提纲1.创情板题: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

师:“蓝猫淘气三千问”大家喜欢看吗?生:喜欢(学生很兴奋)师:我也非常喜欢看,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跟“蓝猫”还是好朋友呢?昨天我去拜访“蓝猫”,它给我看了许多它在民俗节中拍摄到的照片,还向我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下可把我难住了。

同学们愿意帮助老师吗?生:愿意!(学生兴趣盎然)师:那就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蓝猫”在民俗节中拍摄到的照片吧!(多媒体出示课本信息窗情境图----民俗节照片)(利用“蓝猫”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师生欣赏照片,谈感受。

师:你喜欢哪幅照片?你是怎么知道它的?这幅照片给你带来什么感受?生1:我喜欢那幅大花脸的照片,我在电视里看到唱京戏的演员脸上就带着这样的面具。

生2:老师不对,我知道那不是戴面具,是画在脸上的,叫脸谱。

生3:我喜欢第三幅窗花的照片,很漂亮。

生5:老师,有卖窗花的。

生6:老师,我喜欢风筝的照片,我爸爸带我去放过好几次风筝。

生7:老师,我爷爷会做风筝。

……【1.学生边观察边交流自己的生活经验,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2.初步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对称现象,欣赏对称美,感受对称美。

】师:这些图片真美丽,想不想更深的了解或者可以自己动手做出这样美丽的图形来?生:想师:那我们可要好好学习,在了解这些美丽的图形的同时我们要完成以下几个学习目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热闹的民俗-对称|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热闹的民俗-对称| 青岛版(五四学制)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热闹的民俗-对称|青岛版(五四学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称的概念,认识轴对称图形。

2. 培养学生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内容】1. 对称的概念2.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3.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4. 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具有对称特点的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窗花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 学生回答:这些作品都是对称的。

3. 教师总结:对称是一种常见的民间艺术表现手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称的知识。

二、学习对称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例1,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这个图形可以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3. 教师总结:像这样的图形,我们称之为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4.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镜子、剪刀、蝴蝶等。

三、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性质(10分钟)1. 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例2,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轴对称图形有什么性质?2. 学生回答: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相同。

3. 教师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相同。

4.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用一张纸剪出一个轴对称的图形?四、学习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例3,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2. 学生回答:这个轴对称图形可以用来设计服装、装饰品等。

3. 教师总结: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服装设计、建筑设计、装饰设计等。

4.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设计一幅作品,如:设计一个轴对称的蝴蝶图案。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对称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性质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三年级下册【对称】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三年级下册【对称】教学设计

是轴对称图形,上下 方形、正六边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告诉大家?
对折后,两边能够完 形、长方形可以
折正方形的学生交流。
全重合。
有不同的对折方
对于斜着折的方法,让生演示一下。
第二种:我们是 法,
折正六边形的学生交流。
左右对折的,两边也
为后面学习
长方形的交流。
能够完全重合。
对称轴及对称轴
对于不同的对折方法教师要及时鼓励。
1.通过黑板上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
学生可能回答:
看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这些图形都很漂亮;
2.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图形的特征(对折后,能够 左右(上下)两边相
掌握轴对称
完全重合),师生共同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征。
同,折痕两边的部分 图形的特征:对
TB 小初高题库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
剪纸艺术古典瓷器古典家具等奇特的作品都是我们民间艺术家利用轴对称原理制作出来的还有中国的汉字通过欣赏一些对称的汉字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的对称美从而弘扬中国文化做到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 三年级下册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祝您天天进步! 来一起学习知识吧
学生可能回答:
找出是轴对
学生):这个图形你是怎么剪的呢?
我是先对折,然后剪 称图形的剪纸。
师:请大家找找看,黑板上还有哪些图形也是先对折再剪 的。
的呢?我请一个学生上来找一找。(师根据生找得,将它们贴
在一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玩剪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
下面学习轴对称图形作好铺垫。】
活动二:
看一看,认识特点。

【精品】新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2单元-对称》单元测试卷及解析

【精品】新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2单元-对称》单元测试卷及解析

新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及解析第2单元-对称一、选择题。

(共8小题)1.下面的英文字母,()组找不出轴对称图形的字母。

A.ABCG B.EFGH C.OPUW D.QJLN 2.在下列图形中,有()个是轴对称图形。

A.1 B.3 C.2 D.4 3.在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A.B.C.D.4.如图,下列四幅图中,平行移动到位置M后能与N成轴对称的()。

A.B.C.D.5.下列各数中,成轴对称图形的有()个。

A.1 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轴对称图形有()。

A.3 个B.4个C.5个D.6个7.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长方形B.平行四边形C.圆D.半圆8.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等边三角形B.正方形C.圆D.长方形9.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丹麦国旗是轴对称图形 B.英文字母“S”是轴对称图形C.小玲体重是31千克 D.一块菜地长48千米10.(2011•焦作校级模拟)梯形是对称图形。

(判断对错)11.英文字母“Z”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

(判断对错)12.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所以长方形也有4条对称轴。

(判断对错)1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判断对错)14.等腰三角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判断对错)15.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判断对错)16.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边的部分能完全。

17.汉字有许多是轴对称图形,(写两个)如:。

18.英文字母中有一些也是轴对称图形,(写两个)如:。

19.数一数,填一填。

(1)图1的十个数字有个是对称的。

(2)图2的五个汉字中有个是对称的。

20.写出两种我们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的名称。

21.观察如图所示的图形,你认为是轴对称图形的在括号里打“√”。

22.如图的图形各是在哪张纸上剪下来的,用线连一连。

23.下面的图案,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在括号里画“√”。

24.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在括号里画“√”。

25.下面的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将它们圈出来。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对称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对称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对称教案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2、学科:数学3、课时:第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本例题(2)搜索有关“对称”的知识二、教与学的目标1、使学生在感受美探索美的规律的过程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对称轴的含义,并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2、在探究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它所带来的美。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经历与他人合作探究、合作创作的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材分析《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对称既是数学概念,又是美学常用的概念。

现实生活中,如在建筑物、动物、植物、艺术品和各种包装的图案中,常常可以看到对称。

s/19900.htm(青岛版教师培训:教材解读)1.学生已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已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2.自然界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感性基础。

3.三年级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地开展讨论,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课前教师收集与轴对称有关的各种信息,并制成课件(百度图片:选取其中的精美图片用来制作课件)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打印轴对称图形,每个小组准备剪刀1把、彩纸、铅笔、小直尺。

五、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六、教法、学法教法: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

学法:采用分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通过学生具体实践、操作、讨论、验证、总结、归纳等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初步感受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位互相检查一下。
3.归纳总结,提炼策略
师:刚才我们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和它的对称轴。(师边说边板书“折一折”“画一画”)
4.巩固应用,识别判断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找一找下面的图形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图形)
师:前后位一起讨论一下。
生: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生:把图形对折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引导学生说出图片的特点。
3.揭示课题,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都很了不起,特别会观察!回答也很精彩!就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每个图形左边和右边大小一样,形状一样,那我们就说这些物体是对称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对称”的知识。(板书:对称)
师: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哪些物体是对称的?
小组合作,动手验证。
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
师:先来看看长方形。经过你的验证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
师:请你到前面来验证给大家看看。
生:我这样折行,这样折也行。
师:那老师这样折行吗?(师对角折)
生:不行。
师:那这样折呢?(师对角折)
生:也不行。
师:看来长方形的对称轴只有几条?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照片,你们想看吗?
生:想。
师:好,那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课件,有建筑、脸谱、剪纸等)。
同学们都认识图片上的图案吗?
生: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请同学说说图案的名称)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2.观察交流,直观感知
师:图片欣赏完了,那这些图片给同学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生:很漂亮。生:真好看。(指其中两三个)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图片,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然后与同位交流,指派学生代表发言。)
预设:每个图形左边和右边的形状一样、大小一样、条纹一样、图案也一样。
有的孩子能直接说出“对称”,但是他们说不出对称的特点,这时候老师引导。
师:你太厉害了!真棒!都知道“对称”了。那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图片的两边怎么样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生:2条。
师:那正方形到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是。它有4条对称轴。我除了这样两种折法,还有对角折两种折法。
师:同学们真棒!那老师要再出个题目来考考你们喽!请看大屏幕。(出示智力大比拼:我能行!)学生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积极,那谁能告诉老师这两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出示圆形、平行四边形)生同位交流。
三、巩固应用,深化感知
1.师:同学们表现真棒。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想不想玩?
生:想。
课件出示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猜。有数字、汉字、图案等。
调动积极性,抢答。找一两个学生说怎么猜出来的。
2.欣赏美妙的轴对称图形。
3.实践创作。
师:我们今天知道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你想不想自己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真聪明,说得真好。
师:那我们说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它就会有对称轴,对不对?
生:对。
师:那同学们能不能找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呢?
生:能。
(出示逐个图形,让学生找出对称轴。)
师:同学们请想一下,轴对称图形都是只有一条对称轴吗?
生:不是。(生举例:长方形、正方形等)
5.深化认识,辨析拓展
师:同学们刚举例说长方形、正方形等是轴对称图形,也只是大家的猜测。那大家猜的到底对不对呢?还需要我们验证一下。如果是,它又有几个对称轴呢?
(2)动手验证:师:同学们都说对称,那大家想的对不对呢,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等),选一个或两个动手折一折,看看你能有什么发现。
同位互相交流。
(3)展示感悟
让学生在讲台上展示。
生1:把长方形两边对折后,发现图形两边是一样的。
师:哦,他是这样对折,然后发现两边完全一样。还有谁也是折的这个图形,也来说说你的发现。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自己动手做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轴对称图形若干,作业纸。
【学具准备】
剪刀、彩纸,轴对称图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知,初识对称
1.欣赏图片,初次感受
师:请大家看一看,你手中的图形对折后是不是完全重合了?(是的),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轴对称图形。(补充板书:轴对称图形)
再找学生完整地说自己手中的图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前后位互相说。)
2.认识对称轴
(1)师:下面请同学们把刚才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2:我这样对折,发现图形的两边完全一样。
师:你说的很完整。下一个图形,谁想来说说?
生3:我把正方形这样对折,(边对边)然后发现两边完全一样。
生4:我把正方形这样对折,(角对角)然后发现两边完全一样。
师:同学们做的真好!太棒了!下面我们以风筝为例一起来学习一下。(出示大屏幕风筝为例)
(4)建构对称
师:像刚才几位同学说的一样,把一个图形对折后,(板书:对折)左右两边重合在一起,完全一样,不多也不少,我们就叫做完全重合。(注意手势及语言,板书:完全重合)
生1:蜻蜓、蝴蝶
生2:黑板、课本
……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那么到底什么是对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感知体验,建构对称
(1)课件抽象:刚才我们感受到了物体对称的美,同学们再请看大屏幕,(课件抽象出物体的平面图)这些是根据上面的物体画下来的,把这些物体画下来,就成了几个平面图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几个图形,它们对称吗?(对称)
生:想。
师:那就请你拿出准备好的彩纸,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可以折一折、剪一剪。
(学生剪纸、折纸、撕纸都可以)
学生创作活动。
作品展示,学生互评作品。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师:关于对称的现象和对称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课下细心观察,找到生活中的对称美,带到学校和伙伴们交流。希望同学们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对称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9-20页及自主练习。
【教材分析】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而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及学习图形的变换打好基础。
生:中间有一条线
生:中间有一条折痕
师:图形对折后,会留下一条折痕,我们就把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2)画对称轴
师示范:画对称轴时,用尺子画,一般画点划线。老师示范画。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轴对称图形,用直尺画出它的对称轴,比一比谁画的既正确又美观。
展示一个学生画的,学生评价,老师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