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教案:哭哭脸与笑笑脸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哭哭脸与笑笑脸》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哭哭脸与笑笑脸》
教学目标
1.能够分辨哭哭脸和笑笑脸的不同表情;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哭哭脸和笑笑脸的情感表达;
3.培养小朋友对情感表达的敏感度和同理心。
教学过程
热身环节
1.让小朋友配对玩游戏:每个小朋友手中拿着一张卡片,上面画有不同
的表情,要求他们找到配对的卡片;
2.让小朋友在纸上画出自己心情的表情,并播放相应的音乐,让小朋友
按照画的表情跳舞。
正文环节
1.边唱边演示《哭哭脸与笑笑脸》这首歌;
2.通过漫画、图片等形式,让小朋友看到哭哭脸和笑笑脸的表情;
3.通过故事和互动练习,让小朋友了解哭哭脸和笑笑脸的情感表达。
结束环节
1.让小朋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哭哭脸和笑笑脸所表达的情感;
2.鼓励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他人的情感表达,学会关心和同理心。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社会教育课,小朋友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表达情感,增强对情感表达
的敏感度,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拓展了情感知识和情感词汇,提高了同理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同时,也增进了小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小朋友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参与,增加互动环节并适当地延长活动时间,使课程更能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
幼儿园小班教案《笑脸哭脸》

幼儿园小班教案《笑脸哭脸》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的表情观察能力。
2.引导幼儿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尊重他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游戏道具:笑脸与哭脸两个贴纸。
2.课堂环境:课堂内准备一个表情墙,上面张贴几种不同的表情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热身活动
1.玩扔球游戏,其中一个幼儿持球举起,其余幼儿轮流喊出一个表情,持球的幼儿做出相应表情,配合喊出表情的幼儿投球给他。
第二阶段:主要活动
1.教学引导
讲解笑脸和哭脸的含义,通过兔子的动画故事,告诉孩子在不同的情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表情。
2.游戏演练
老师贴上一个表情图片,然后让幼儿辨认是哪个表情,然后让幼儿做出相应的表情,轮流进行。
3.角色扮演
让幼儿准备一个场景,有两个幼儿表演自己的情感,观众需要猜测他们是怎么感受的。
第三阶段:总结活动
1.老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情感表达技巧,鼓励幼儿积极表达情感,同时尊重他人的情感。
教学评估
1.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情观察能力和反应速度。
2.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情感表达和表达技巧。
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游戏和活动,幼儿学习到了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尊重他人的情感,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表情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更加注重孩子们的个体差异,通过调整难度和创设不同的情境,让所有幼儿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
同时,在课程设计时,老师需要关注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幼儿的情感需求,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充满关爱和安全感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认识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知道快乐和伤心是人的两种情绪。
2.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活动准备1.课件: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的图片。
2.纸牌:笑脸牌和哭脸牌。
3.玩具:各种表情的娃娃。
三、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你们猜猜是谁呢?(出示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的图片)师:对了,一个是笑脸娃娃,一个是哭脸娃娃。
你们喜欢哪一个呢?为什么?2.认识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师: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说说你们看到的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的不同之处)师:对了,笑脸娃娃是快乐的,哭脸娃娃是伤心的。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快乐的事情,也会遇到伤心的事情。
下面请小朋友们来说说,你们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快乐?在什么时候会感到伤心?3.表达情绪师:刚才小朋友们说出了自己的快乐和伤心的事情。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们用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快乐和伤心的情绪。
(分发纸牌,幼儿根据纸牌上的表情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师:谁愿意来示范一下快乐的动作和表情?谁愿意来示范一下伤心的动作和表情?4.学会安慰师:刚才我们学会了表达快乐和伤心的情绪。
那么,当我们的朋友伤心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说出安慰朋友的方法)师:对了,我们可以安慰朋友,让他们不要伤心,也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下面请小朋友们来扮演一下,如果你们的朋友遇到伤心的事情,你们会怎么安慰他们?师: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知道了快乐和伤心是人的两种情绪,我们也学会了表达情绪和安慰朋友。
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在生活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关心和帮助别人。
四、活动延伸1.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的手工制品,巩固活动内容。
2.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情绪表达的话题,引导幼儿学会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哭哭脸和笑笑脸》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哭脸和笑脸》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哭脸和笑脸,理解哭脸和笑脸代表的不同情绪。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表达和识别自己的情绪,学会用笑脸面对生活。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素质。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认识哭脸和笑脸,理解哭脸和笑脸代表的不同情绪。
2. 培养幼儿表达和识别自己的情绪,学会用笑脸面对生活。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2. 培养幼儿在面对困难时,能够用笑脸面对,增强心理素质。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认识哭脸和笑脸,体验不同情绪。
2. 讨论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学会表达和识别自己的情绪。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会用笑脸面对困难。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哭脸和笑脸卡片、情绪表达卡片、生活情境图等。
2. 环境: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3. 经验: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程度的情绪体验。
六、教学步骤:1. 导入:以一个有趣的表情游戏开始,让幼儿观察并模仿不同的表情,引导幼儿关注哭脸和笑脸。
2. 认识哭脸和笑脸:展示哭脸和笑脸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解释哭脸代表难过、不开心,笑脸代表高兴、快乐。
3. 情绪表达:让幼儿展示自己如何表达开心和不开心的情绪,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4. 情绪识别:通过情绪表达卡片,让幼儿识别不同情绪,培养他们的情绪认知能力。
5. 情境体验: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不同情绪,学会用笑脸面对困难。
6.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引导他们认识到笑脸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哭脸和笑脸的认识。
2. 关注幼儿在情境体验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
3. 收集幼儿的反思分享,了解他们对笑脸面对生活的认识。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教案名称:《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社会活动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对表情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幼儿对他人情感的关注和体验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具准备:1. 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每个表情各5个。
2. 黑板、粉笔。
3. 图画或图片展示幼儿常见的表情。
活动准备:1. 活动前准备好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
2. 准备好幼儿常见的表情图片,用于活动展示。
活动过程:第一步:导入活动(10分钟)1. 师生互动:老师向幼儿展示幼儿常见的表情图片,引导幼儿识别并模仿表情,例如:笑脸、哭脸、生气的表情等。
2. 引发思考:老师与幼儿一起探讨不同表情的意义和对他人的影响。
第二步:活动主体(30分钟)1. 观察表情:每个幼儿分发一只笑脸娃娃和一只哭脸娃娃,让幼儿仔细观察每只娃娃的表情特点。
2. 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5名幼儿组成,让幼儿自由讨论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分别代表什么情感和意义,并用自己的话描述。
3. 小组报告: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并解释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4. 默契合作:将幼儿随机组成新的小组,要求小组成员互相配对,一人扮演笑脸娃娃,一人扮演哭脸娃娃,通过表情和动作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意义。
5. 角色扮演: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想扮演的角色,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表演,让其他幼儿猜测他们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第三步:活动总结(10分钟)1. 黑板提示:老师在黑板上绘制一个笑脸和一个哭脸,让幼儿说出对应的情感和意义。
2. 活动回顾:通过问答的形式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让幼儿总结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 感悟分享: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体验和感悟,让幼儿体会到表情的重要性和对他人情感的影响。
教学延伸:1. 幼儿小组自由讨论后,可以让小组代表给出自己对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的文字描述,进行书写练习。
2. 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做角色扮演,加深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沟通。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哭哭脸与笑笑脸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哭哭脸与笑笑脸教学目标•帮助幼儿区分哭哭脸和笑笑脸的表情;•培养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教学内容1. 知识点•哭哭脸和笑笑脸的表情;•表达情感的方式;•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
2. 学习任务•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介了解哭哭脸和笑笑脸的表情;•听音乐,根据歌曲中不同的情感变化做出相应的表情;•观察身边的人,辨认哭哭脸和笑笑脸的表情;•通过互动游戏,体验同情和关爱的感觉。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在教室里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鼓励幼儿自由活动,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各种表情。
2. 新知讲解使用图片或视频讲解哭哭脸和笑笑脸的表情,并通过幼儿认真观察,辨认两种表情的不同之处。
同时可以配合歌曲,让幼儿通过音乐的情感变化来感受不同表情的含义。
3. 练习实践利用图片、视频或肢体语言等方式,模拟哭哭脸和笑笑脸的表情,让幼儿一一模仿,并观察彼此的表情是否达到了预期。
还可以安排互动游戏,让幼儿扮演哭哭脸或笑笑脸的角色,向其他幼儿传递情感,让他们感受到同情和关爱的体验。
4. 总结让幼儿总结本次教学过程中学到的内容和感受,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多用笑脸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并及时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的情感及表情是否准确,来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反思总结如果幼儿的参与度不高,可以加入更具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活动,让幼儿更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如果幼儿有困难辨识表情,可以选择更生动形象的图像或视频进行讲解,帮助幼儿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也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安全、环保、卫生等方面。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哭哭脸与笑笑脸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哭哭脸与笑笑脸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哭哭脸”和“笑笑脸”分别代表什么情绪。
2.帮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3.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教学准备1.哭哭脸和笑笑脸的图片,最好是动物或卡通形象,便于幼儿理解。
2.幼儿画板或纸张。
3.用于放置画板或纸张的支架。
4.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松欢快的儿童歌曲。
教学过程步骤一:介绍情感表达首先,教师要引导幼儿认识哭哭脸和笑笑脸分别代表的情感,可以通过展示图片的方式,让幼儿自己感受不同表情所代表情绪的差异。
同时,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幼儿理解不同情感背后的原因。
步骤二:画出自己的情感表情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幼儿用画笔在画板或纸上画出自己的哭哭脸和笑笑脸。
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欢快的儿童歌曲,让幼儿在音乐的节奏中自由地进行创作,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加放松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步骤三:理解情感表达在画完哭哭脸和笑笑脸之后,教师可以与幼儿对话,了解画出表情的原因,并引导幼儿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表达。
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加深幼儿对情感的认知和理解。
步骤四:互相交流在课程的最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展示自己画的哭哭脸和笑笑脸,并让他们向同伴介绍自己画的情感表情背后的原因。
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培养互相理解、支持的社交能力。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情感表达,更能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建立健康的情感认知能力。
同时,通过与他人交流,也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能力。
除此之外,本节课也能够为幼儿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学校生活当中,与老师及同学建立友好的关系,开心地成长。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笑脸”和“哭脸”对人的影响。
2.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形成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品格。
3.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来让幼儿在参与中感受不同的情感,锻炼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认知“笑脸”和“哭脸”对人的影响。
2.学习“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
3.学习与他人交流时表达情感的方式。
三、教学方法1.互动游戏。
2.情感故事。
3.视频、图片展示。
4.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0分钟)教师用图片或视频让幼儿看到不同的人物面部表情,提问“你看到这样的脸,怎么感觉?”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描述面部表情的特征。
第二步:情境游戏(20分钟)利用“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模拟不同的情境,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感受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并体验“笑脸”和“哭脸”对别人的影响。
第三步:情感故事(20分钟)通过讲述情感故事来引发幼儿对于人际交往中情感的表达和感受的思考,如《小燕子寻父》或《乌鸦喝水》等经典故事。
第四步:文艺表演(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编排小品或舞蹈等形式的文艺表演,将所学的情感体验直观清晰地表达出来,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五、教学评价通过幼儿的表演、表达和教师的反馈评价,评估幼儿在认知、表达情感和团队合作方面的能力发展情况。
六、家庭作业请家长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关注孩子的情感表达,鼓励幼儿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
并帮助幼儿完成以下任务:1.观察家人和熟识的人的表情,说出自己对于表情的看法和感受。
2.制作自己的“笑脸”和“哭脸”娃娃,通过娃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完成了以上的教学目标,幼儿在接受情感能力、表达语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方面均得到有效锻炼。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不同的幼儿,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辅导。
小班教案《笑脸哭脸》

小班教案《笑脸哭脸》小班教案《笑脸哭脸》1、小班教案《笑脸哭脸》活动目标:1. 知道笑与哭是人常见的情绪表现。
2. 能够大胆交流自己开心与不愉快的经历。
3. 愿意参加集体游戏,乐于关心别人。
4. 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PPT课件;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1. 听声音,辩表情。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这个宝贝怎么啦那你遇到什么事情会这么伤心的哭,要把哪个表情娃娃送给他观察笑脸娃娃,这个娃娃怎么啦那你遇到什么事情会这么开心的笑。
2. 表情表演师:来我们一起表演表演开心的表情,那哭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呢3. 观看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出示笑的图片师:大家表演的都很棒,咦!这个小朋友她怎么啦他的表情怎么样(很开心) 我们把哪个表情娃娃送给他依次出现第二三张图片。
原来有这么多开心的事啊!那你们平时还有什么别的开心的事吗出示哭的图片(同上)4. 玩游戏“我哭你笑”师:听你们说了这么多开心和不开心的事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做:我哭你笑,老师笑了你们就要哭,和老师做相反的动作,想不想玩那就准备好了哦!5.幼儿操作,师:这个游戏好玩吗,那你们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请把你的心情画下来。
和客人老师一起分享。
2、小班教案《端午节》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饱粽子,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3、乐于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4、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准备:1、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
2、活动前请家长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包粽子的方法。
3、幼儿用书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中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小班社会教案笑脸哭脸

小班社会教案:笑脸哭脸引言社会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人际交往、社会责任等社会能力。
本教案旨在帮助小班学生学习和理解不同情绪表达,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社交技能。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的情绪表达2.培养学生观察和辨别他人情绪的能力3.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情绪的能力4.培养学生关心和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教学内容1. 什么是情绪表达?•情绪是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通常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言语表达出来。
•情绪表达是指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情绪。
2. 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笑脸:表示开心、高兴•哭脸:表示伤心、失落•生气的脸:表示愤怒、生气•惊讶的脸:表示吃惊、惊奇•羡慕的脸:表示羡慕、嫉妒•害怕的脸:表示恐惧、不安3. 观察和辨别他人情绪•通过观察他人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可以辨别出他们的情绪。
•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眼神、嘴角、眉毛等来判断他们的情绪是开心、伤心、生气还是其他情绪。
4. 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我开心”、“我伤心”等。
•学会用手势和面部表情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笑脸、哭脸等。
5. 关心和理解他人情绪•学会倾听他人的情绪,了解他们的感受。
•学会用关爱和理解的语言和行动回应他人的情绪。
教学方法•讲解:通过示意图和实际示范,向学生介绍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和辨别方法。
•情景模拟:安排学生在小组内形成情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练习表达和理解不同情绪。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情绪的原因和如何应对不同情绪。
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15分钟)•通过示意图向学生介绍笑脸、哭脸、生气的脸、惊讶的脸、羡慕的脸、害怕的脸等表情,并解释它们所代表的情绪。
步骤二:辨别不同情绪的表达(15分钟)•让学生每人选择一个表情,用手势和面部表情模拟该情绪,并让其他学生尝试辨别他们的表情所代表的情绪。
步骤三:练习表达和理解不同情绪(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情境,例如生日聚会、考试成绩发布等,让学生在小组内角色扮演不同情绪,并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和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
笑笑脸和哭哭脸-幼儿园综合教案

笑笑脸和哭哭脸-幼儿园综合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笑笑脸和哭哭脸,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途;2.培养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学会用笑脸和哭脸表达自己的情绪;3.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让学生理解不同情绪所产生的感觉。
教学内容1.笑脸和哭脸的认识:通过展示笑脸和哭脸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它们的含义。
2.情绪表达训练:通过故事、歌曲、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学会使用笑脸和哭脸表达自己的情绪。
3.情感认知培养:通过情感认知游戏,让幼儿学会理解不同情绪产生的感觉。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教师用幼儿喜欢的方式给学生展示笑脸和哭脸的图片,并让学生说出图片中人物的情绪;2.学生根据图片中人物的表情,判断出笑脸和哭脸的含义。
第二步:情绪表达训练1.教师讲解“当你感到高兴的时候,应该用什么表情?”、“当你感到伤心的时候,应该用什么表情?”等例子,引导学生了解情绪表达的重要性;2.通过歌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同情绪下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并鼓励他们尝试用笑脸和哭脸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三步:情感认知培养1.通过情感认知游戏,让学生学会理解不同情绪所产生的感觉;2.游戏中,教师可以表演不同的情绪,比如生气、害怕、紧张等,然后让学生来猜测教师的情绪,并通过相应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达。
教学效果评估1.通过观察学生在情感认知游戏中的表现,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感受不同情绪所产生的感觉的能力;2.通过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表达情绪的能力,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用笑脸和哭脸表达自己的情绪的能力;3.通过对答案的方式,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笑脸和哭脸的含义。
参考资料1.安徽省幼儿师范教育学院编写,幼儿情感教育指南;2.台湾学前教育学术团队编写,幼儿感性认知发展及教学策略。
笑笑脸和哭哭脸幼儿园教学教案

笑笑脸和哭哭脸幼儿园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笑脸和哭脸,了解它们表示的不同情绪。
二、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表达自己情绪的能力,学会用笑脸和哭脸来表示。
三、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学会关心他人的情绪。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笑脸和哭脸,学会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的情绪,并能主动安慰他人。
第三章:教学准备一、教具准备:笑脸和哭脸的图片、卡片、故事书等。
二、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第四章:教学过程一、引入部分: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引起幼儿对笑脸和哭脸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1. 教师向幼儿介绍笑脸和哭脸,让他们认识它们。
2. 通过故事、情境表演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笑脸和哭脸表示的不同情绪。
3.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学会用笑脸和哭脸来表示。
三、拓展部分: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的情绪,并能主动安慰他人。
第五章:教学评价一、评价内容:幼儿对笑脸和哭脸的认识,以及表达和关心情绪的能力。
二、评价方法: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现和互动情况。
三、评价结果: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第六章:教学活动安排一、活动一:认识笑脸和哭脸(10分钟)1. 教师向幼儿展示笑脸和哭脸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2. 教师通过举例,让幼儿了解笑脸和哭脸所表示的不同情绪。
二、活动二:表情游戏(1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玩表情游戏,如“表情猜猜看”,让幼儿通过观察表情猜出他人的情绪。
2. 幼儿轮流扮演不同情绪,用笑脸和哭脸表达出来,让大家猜猜看。
三、活动三:情境表演(10分钟)1. 教师准备不同情绪的情境,让幼儿进行表演。
2. 幼儿根据情境,用笑脸和哭脸表达出相应的情绪。
第七章:教学方法与策略一、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笑脸和哭脸的图片、卡片等,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它们。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哭哭脸与笑笑脸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哭哭脸与笑笑脸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哭哭脸与笑笑脸的含义。
2.能够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
3.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绪态度。
二、教学准备1.表情卡片(包括哭哭脸和笑笑脸)。
2.幼儿绘画纸和彩色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哭哭脸和笑笑脸的卡片,然后询问幼儿他们知不知道这两个表情的含义。
引导幼儿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2. 情感认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的表情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表达对应的情感状态。
例如,教师展示哭哭脸卡片时,可以问幼儿:“哭哭脸是什么情绪呢?”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3. 教学活动(3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表情卡片。
要求幼儿根据卡片上的表情,模拟并表达出相应的情感状态。
每个小组分别上台展示他们的表演,并让其他幼儿猜测出对应的表情。
4. 创作绘画(2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彩色笔在绘画纸上画出哭哭脸和笑笑脸,要求幼儿尽量表现出不同的情感状态。
鼓励幼儿用颜色、线条和形状来表达情绪,并解释自己绘画作品的含义。
5.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学到了什么,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情感。
四、教学延伸1.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人一起分享自己绘画的哭哭脸和笑笑脸作品,让家人猜测出幼儿表达的情感。
2.情感观察: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他人的情感表达,并与幼儿一起讨论和分享。
3.情感故事:给幼儿讲一些情感故事,让幼儿从中学会表达、理解和应对不同情感。
五、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对哭哭脸和笑笑脸的理解与表达情况。
2.幼儿绘画作品的情感表达力和创意性评估。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幼儿对哭哭脸与笑笑脸的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语和绘画来表达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不同情感的辨识能力还有待提高,下次教学中我将增加更多的实物和动作表演,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情感的特征。
中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哭哭脸和笑笑脸》

中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哭哭脸和笑笑脸》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哭哭脸和笑笑脸,了解它们分别代表的心情。
2.培养幼儿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3.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学会分享快乐。
二、教学内容1.教学故事《哭哭脸和笑笑脸》。
2.讨论故事中的情绪变化,引导幼儿学会调节情绪。
3.进行相关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哭哭脸和笑笑脸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认识的情绪脸谱,如开心、生气、难过等。
(二)教学故事《哭哭脸和笑笑脸》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情绪变化。
2.故事结束后,教师提问:故事中有哪些情绪变化?哭哭脸和笑笑脸分别代表了什么?(三)讨论情绪调节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办?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如何从哭哭脸变成笑笑脸。
(四)游戏环节1.游戏一:情绪猜猜猜教师出示不同的情绪脸谱,幼儿猜出代表的情绪,并分享如何从该情绪变成笑笑脸。
2.游戏二:快乐传递幼儿围成一圈,教师将快乐传递给一个幼儿,该幼儿再传递给下一个幼儿,直到快乐传递给每个幼儿。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
四、教学反思1.故事选择合适,贴近幼儿生活,容易引起幼儿共鸣。
2.讨论环节让幼儿充分参与,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提高了课堂互动性。
3.游戏环节设计有趣,既能巩固所学内容,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让幼儿更好地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同时,注重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分享快乐的品质,使他们成为更加健康、快乐的孩子。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难点1.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2.培养幼儿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求帮助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补充(一)导入1.教师出示哭哭脸和笑笑脸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对话示例: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两张脸,一张是哭哭脸,一张是笑笑脸,你们觉得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二)教学故事《哭哭脸和笑笑脸》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情绪变化。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哭哭脸与笑笑脸》

活动目标:1、萌发幼儿关心他人和为朋友带来快乐的美好情感。
2、能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范画两张(一张笑脸、一张哭脸)彩笔、贴五官材料一套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出示笑脸、哭哭脸、幼儿欣赏,老师提问:这两个娃娃你喜欢哪一个?你平时是喜欢哭还是喜欢笑?笑脸、哭哭脸哪些地方不同? (引导幼儿说出笑脸嘴巴向上翘,眉毛向下弯;哭时嘴巴向下弯,眉毛向上翘。
)2、你看到朋友的笑脸你心里会怎样?(很高兴)看到朋友哭时你高兴还是跟着伤心?3、现在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看故事中的小蜗牛是怎样对待朋友的二、基本部分:1、老师讲述故事:“微笑”一遍后提问:小鸟为朋友作了什么事?(小鸟为大家唱歌)小兔为朋友做了什么事?(小兔为大家送信)小蜗牛做了什么让朋友感到高兴的事?(她把微笑送给了大家)它是怎么把微笑送给大家的?(她把画着微笑的小蜗牛画像,装在信封里,请小蜗牛送给了大家。
)2、边提问边复述故事一遍,并让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3、请幼儿表演故事一至三遍4、讨论如果你的朋友不高兴了,你会用什么办法使他高兴起来?三、结束部分:1、小蜗牛把什么送给了大家?你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给朋友带来快乐?2、讲评课堂情况,向幼儿进行相互友爱教育。
四、活动延伸:1、画一画每天的心情,不高兴嘴角向下弯,高兴时嘴角向上弯。
2、游戏:贴五官让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贴出哭时或笑时的嘴巴、眉毛活动反思:幼儿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争吵,有些幼儿则会通过哭泣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日常生活的渗透教育中,我们也会告诉小朋友,哭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有什么问题说出来,老师和小朋友可以一起帮忙解决,会有一些效果。
正好借助《哭哭脸和笑笑脸》这节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知道在心情不好时,采取哪些措施可以使心情变好。
小班健康《笑脸和哭脸》教案

小班健康《笑脸和哭脸》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和绘画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笑脸和哭脸的区别。
2.培养幼儿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品质。
3.帮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
教学内容1.笑脸和哭脸的区别2.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的培养3.表达自己情感和心情的能力教学步骤步骤一:教师引导幼儿认识笑脸和哭脸的区别1.让幼儿模仿自己的笑脸和哭脸。
2.带领幼儿观察图片或玩具上的笑脸和哭脸,并让幼儿自己分辨。
3.引导幼儿认识笑脸和哭脸所代表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并与幼儿进行简单的讨论。
步骤二:游戏环节——“笑脸和哭脸”1.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当教师说出“笑脸”,幼儿们就都要做出一个笑脸的动作;当教师说出“哭脸”,幼儿们则都要做出一个哭脸的动作。
2.游戏开始后,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反应情况,适当调整游戏的节奏和难度。
3.结束游戏后,让幼儿总结游戏中的感受和收获。
步骤三:绘画环节——“我的笑脸和哭脸”1.让幼儿用彩笔或蜡笔画出自己的笑脸和哭脸。
2.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幼儿用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3.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步骤四:教师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学习内容1.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幼儿的情感变化,引导幼儿学会用语言或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
2.鼓励幼儿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3.在日常交流中,多用鼓励和赞美的语言,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让幼儿初步了解了笑脸和哭脸的区别,并在游戏和绘画环节中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和创意,积极参与了教学活动。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重关注和引导幼儿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
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还可以继续拓展这方面的内容,加强幼儿的情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哭哭脸与笑笑脸》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哭哭脸与笑笑脸》教案课题名称:《哭哭脸与笑笑脸》适用年级:小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的情绪表达。
2. 培养学生正确表达情绪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他人情绪的关注和理解。
教学内容:1. 学习并认识不同的情绪表达,如哭、笑、生气等。
2. 学习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3. 学习关注他人情绪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资料,展示不同情绪表达的图片。
2. 表情卡片,包括哭哭脸、笑笑脸等。
3. 游戏准备:模仿不同情绪表情的游戏。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情绪表达的图片,并让学生尝试模仿这些表情。
2. 学习不同情绪表达: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图片资料,逐一介绍不同的情绪表达,如哭、笑、生气等,并让学生跟着做出相应的表情。
3. 学习表达自己的情绪:教师向学生展示表情卡片,让学生选择自己此刻的情绪,并用卡片表达出来。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此刻的情绪原因。
4. 学习关注他人情绪:教师展示一些情绪表达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情绪,并提醒他们要有爱心和关心他人的习惯。
5. 游戏体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模仿不同情绪表情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模仿表情和动作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卡片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识和表达不同的情绪,培养了他们对他人情绪的关注和理解能力。
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愿意模仿和表达不同的情绪,展示了一定的自信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他人的情绪出发,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爱心。
同时,可以结合一些故事、绘本等素材,继续深化学生对情绪的理解和认知。
小班社会教案: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

小班社会教案: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教学目标:•让孩子们了解生活中存在着多种情绪表达方式,比如快乐、悲伤等。
•让孩子们学会用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如哭、笑等。
•培养孩子们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区分能力,让他们能够辨别不同的情绪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大型笑脸和哭脸娃娃各一个。
•教师会讲述故事的音乐或音效。
•标签纸和彩笔。
教学内容:1.听故事教师为孩子们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故事中娃娃有着不同的情绪表达方式,如哭、笑等。
让孩子们倾听故事,在脑海中想象出娃娃的情绪。
2.娃娃展示教师把笑脸和哭脸娃娃拿出来,让孩子们看一看娃娃的表情。
然后问孩子们:“这是什么?” 孩子们回答后,教师再问:“这个娃娃为什么会哭/笑?”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说出不同的情况。
3.情绪配对教师将各种表达情绪的标签纸搭配起来,让孩子们根据娃娃的不同表情,把标签纸贴在相应的娃娃身上。
例如,哭脸娃娃可以贴上“难过”“悲伤”等标签,而笑脸娃娃可以贴上“开心”“愉快”等标签。
4.观察情绪教师用音效或音乐改变不同的情绪氛围,让孩子们观察娃娃的表情,并描述出娃娃的情绪。
例如,当播放快乐、愉快的音乐时,笑脸娃娃的表情就更加明朗,反之,当播放悲伤、沉重的音乐时,哭脸娃娃的表情就更加伤心。
5.表达情绪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扮演一个小游戏,假设孩子们遇到了什么事情,然后要和教师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师用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帮助孩子们表达不同的情绪。
教学总结:本课程主要让孩子们了解生活中存在着多种情绪表达方式,学会用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通过观察、区分不同表情和标签纸搭配,让孩子们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区分能力。
同时,通过小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教学延伸:1.给孩子们制作不同的表情标签纸,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2.开展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分组进行表演,展示不同表情的娃娃和标签纸,让孩子们加深对情绪表达的理解。
3.让孩子们画自己最开心和最难过的情景,然后通过介绍画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笑笑脸和哭哭脸-幼儿园综合教案

笑笑脸和哭哭脸-幼儿园综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区分笑笑脸和哭哭脸的表情,并理解它们所代表的不同情绪;2.培养幼儿正面积极的情绪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笑笑脸和哭哭脸的基本概念;2.区分笑笑脸和哭哭脸的表情和情绪;3.表达笑笑脸和哭哭脸的情绪;4.合作游戏,通过团队合作获得快乐。
三、教学准备1.笑笑脸和哭哭脸的图片;2.表情贴纸;3.自制笑脸和哭脸绘本。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识•引导幼儿回顾之前学过的情绪表达知识,谈论不同的情绪,并让幼儿描述这些情绪。
•准备一些笑笑脸和哭哭脸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尝试区分它们。
步骤二:学习笑笑脸和哭哭脸的概念•展示笑笑脸和哭哭脸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询问他们对这些表情的理解。
•解释笑笑脸代表开心、愉快的情绪,哭哭脸代表难过、不开心的情绪。
•帮助幼儿理解不同情绪对应的表情特征,例如笑笑脸的嘴巴向上弯曲,眼睛弯弯的,而哭哭脸则相反。
步骤三:表达笑笑脸和哭哭脸的情绪•通过绘本或故事的方式,向幼儿展示不同情绪下的笑笑脸和哭哭脸的表情。
例如,故事中的小猫失去了他的玩具,他哭了起来,画一个哭哭脸;然后他的好朋友找到了他的玩具,他高兴地笑了起来,画一个笑笑脸。
•让幼儿动手尝试将不同的情绪绘制成笑笑脸或哭哭脸的表情。
步骤四:合作游戏-笑笑脸和哭哭脸的传递•让幼儿围成一个圆圈,每个幼儿面前都放一个笑笑脸和哭哭脸的贴纸。
•指定一个开始的幼儿,他选择一个表情贴纸,并向旁边的幼儿传递这个表情。
•每个幼儿都需要将收到的表情继续传递下去。
•最后,大家一起数数,看笑笑脸和哭哭脸的传递能否一直保持下去。
步骤五:总结和延伸活动•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并与幼儿一起复习笑笑脸和哭哭脸的表情和情绪。
•鼓励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例如当他们感到开心时,用笑笑脸的表情来表示;当他们感到难过时,用哭哭脸的表情来表示。
•鼓励幼儿参与其他的合作游戏,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含课件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含课件【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互助合作意识。
2. 培养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学会积极面对困难。
3. 培养幼儿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教学准备】1. 课件:包含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的表情图片。
2. 课件:包含一个笑脸和一个哭脸,但没有文字说明。
3. 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的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娃娃的表情。
2. 询问幼儿:你们在什么时候会笑?你们在什么时候会哭?引导幼儿对不同情况下的表情做出联想。
二、展示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出示笑脸和哭脸的课件,询问幼儿:你们认为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是什么意思?2. 引导幼儿讨论笑脸和哭脸的含义,并帮助他们理解笑脸代表快乐和满意,哭脸代表伤心和不满。
3. 通过课件中的图片,让幼儿观察不同情境中人们的表情,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例如:为什么这个人在笑?这个人在哭的时候会不会开心?三、讲故事(15分钟)1. 教师通过幼儿参与的方式,讲述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的故事。
2. 讲述故事的同时,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表情的变化。
四、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张只有笑脸和哭脸的课件。
2.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让他们讨论并给出不同的看法。
例如: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在什么情况下会这样?3. 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笑脸和哭脸的含义以及人物表情在不同情境下的变化。
2. 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变成笑脸娃娃?如何处理遇到困难时的情绪?【教学延伸】1. 让幼儿在家中观察和记录笑脸和哭脸的出现场景,并与同伴分享。
2.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提醒幼儿注意其他人的表情变化,通过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来了解对方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社会教案:哭哭脸与笑
笑脸
活动背景:
外出活动时,晨晨找到了一个小蜗牛。
过了一会儿,小蜗牛
从壳里探出头,在晨晨手里慢吞吞地爬。
几名小朋友围在晨晨身边,饶有兴趣地观察着。
老师看到孩子们对小蜗牛这么有兴趣,
就将它装进瓶子放在了班上的自然角里,由此,班上就开展了主
题活动一一蜗牛。
在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观察了蜗牛的外貌特征,了解了蜗牛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性。
可是,有一天,由于瓶子没
有盖严,小蜗牛不见了,孩子们在活动室里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
晨晨很伤心,有的孩子还互相埋怨。
为了安慰孩子,调整孩子的
情绪,教师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设计了绘画表述活动《小蜗牛去哪儿了》。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并通过语言、绘画或粘贴的形式表
现出来。
2、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生命,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蜗牛的外貌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2、背景图:大树和草,毛毛虫和菜地,花园和蝴蝶,小河和
青蛙。
3、环境布置:蜗牛图片、蜗牛生活背景、幼儿观察记录。
4、材料:半成品剪贴画、八开白纸、油画棒、胶棒、手工布等。
5、电教器材:视频仪、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听一听
(1)教师交代故事名称――小青蛙旅行记。
(2)放录音――自编童话故事《小青蛙旅行记》(附后),边讲边通过视频仪出示背景图。
2、说一说
(1)教师引出主题:故事里的小青蛙去旅行,可高兴了。
咱班自然角的小蜗牛丢了,小朋友都很着急。
其实小蜗牛也去旅行了,旅行是一件多快乐的事啊。
你们想一想,小蜗牛可能到哪里去旅行呢?它会碰见谁,看到什么,遇到什么事呢?
(2)围绕这几个问题,让幼儿找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讨论。
教师走到幼儿中间,倾听他们的想法。
(3)全班幼儿一起交流。
3、画一画
(1)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介绍提供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需要的材料。
(2)幼儿绘画、粘贴。
教师细心观察,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
给予适当的支持、帮助和指导。
对不敢大胆绘画的幼儿,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口吻说:“小蜗
牛去哪儿了?它找妈妈去了。
”这样,幼儿重复地画出同样的蜗牛,就有成功感了。
教师还可以说:“小蜗牛找花姐姐去了,花
姐姐什么样呢?”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考虑,画出花姐姐。
对不会画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挑选适当的半成品材料,粘贴蜗牛及背景。
对不喜欢换色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欣赏环境创设中的
作品或其他幼儿的作品,让孩子感知色彩的美。
4、讲一讲。
(1)教师引导画完的幼儿讲画。
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把小蜗
牛去旅行的经历讲给老师、小朋友或其他人听。
(2)教师协助幼儿将作品粘在展示板上;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活动延伸:
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录音后送给小班
的弟弟妹妹听。
教师协助幼儿将绘画作品装订成书,放在图书区,供大家阅
读和讲述。
附:小青蛙旅行记
在井里住着一只小青蛙。
周围的人每天用绳子拴着桶从井里
往上打水。
小青蛙看到水桶上来下去的,真想到井外边儿去看一看。
有一天,小青蛙跳进打水的桶里,和水桶一起上去了。
它趁
人不注意,迅速地跳到了旁边的草丛里。
它看见小草一棵接着一棵,绿绿的,旁边还有一棵大树!再抬头往上看,呀,大阳真刺眼!小青蛙想,这儿可真大呀,可比在井里好多了!它蹲在那里
看了一会儿,心想,既然我已经跑出来了,那我就跑得再远一点吧,看一看别的地方是什么样。
于是,它又用力向前跳去。
小青蛙来到一个菜园子旁边,停下来喘着气。
“世界多大啊!我得好好看看,不能守在一个地方。
”它自言自语地跳进了菜园子,“好绿的菜啊!真漂亮!”这时,菜叶子上的一条毛毛虫说:“小青蛙别走了,你就留在这里和我做伴吧。
”小青蛙没有听毛
毛虫的话,继续向前跳着。
它来到了一个花园里,这儿开着各种颜色的花儿,有红色的、黄色的、粉色的……好看极了。
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小青蛙
以为它是一朵会移动的花儿,对着蝴蝶说:“好漂亮的花呀,还
会飞呢!”
天渐渐地黑了。
小青蛙看见了无数的星星,一闪一闪的,还
看见弯弯的月亮挂在天空。
小青蛙继续向前跳着,希望看到更多
更新鲜的东西。
“呱、呱”,一种好熟悉的声音。
小青蛙顺着声音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个池塘边,看到几只青蛙在荷叶上唱歌。
它们邀请
小青蛙参加它们的音乐会,小青蛙高兴地跳到了一个荷叶上,和大家一起“呱、呱、呱”地唱了起来。
这一天可真让小青蛙长了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