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基础知识及3.0T磁共振

合集下载

MRI基础知识

MRI基础知识

自旋回波(SE):采用90º -180º 脉冲组 合形式构成。该序列为MRI的基础序 列。其中又包括2D/3D快速、超快速 自旋回波序列,单次激发半傅里叶采 集快速自旋回波。
SET1WI
FSET2WI
矢状面3DSET1
冠状面3DSET1
流空效应产生的条件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在脉冲序列的激发和回 波收集的时间过程中,血液将因为流动而发生位 置的变化,这种位置的变化就会对 MR 信号产生 影响,原因是曾经在某一个层面中(成像层面总 是有厚度的)被激发的血液,在等待回波收集的 过程中将部分或全部流出原来的成像层面,新流 入的血液因没有被激发的经历,因此,收集不到 信号,这时,流空效应就产生了。由以上描述可 知,流空效应的产生,其先决条件是在等待回波 时间内,原已被激发的血液已经流出成像层面, 与血流速
4、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学诊断的提高。
利用磁共振的波谱分析可以在不同程度 上反映正常和异常区域的分子生物学和 组织学特征,在影像诊断向分子生物学 和组织学方向迈出重要的一步。
5、无骨骼伪影的干扰。CT检查常遇到
骨骼伪影对病变区域的干扰,而磁共振 检查不存在这一弊端,有利于临床检查 的扩展。 6、无损伤的安全检查,这也是MRI的 最大特点。
属异物 (4) 换有人工金属心脏瓣膜者 (5)金属关节、假肢 (6)内置神经刺激器者。 (7)妊娠3个月以内者。
我院GE0.5T磁共振机
计算机控制系统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从人体进入强
大的外磁场(Bo),到获得清晰的MR 图像,人体组织的受检部位的每一个氢 质子都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 ①氢质子群体的平时状态:无外磁场 Bo的作用,人体氢质子杂乱排列,磁 矩方向不一,相互抵消。

磁共振3.0优势

磁共振3.0优势
RF 的多少 — 包括exciting RF和rephasing RF

在一定时间内MR系统发射的RF脉冲越多,产热越高,RF脉冲多
的序列包括FSE, FRFSE, SSFSE, FIESTA

当扫描这些序列时系统的SAR值会增高。为了减少SAR,西门子 采用的方法是限制扫描层数。GE采用实时监控的方法,SAR值 累积到一定程度,扫描暂停,SAR值降低后,扫描继续进行
3.0T与1.5T比较:磁敏感效应(Susceptibility)
f B0
•△f是由于磁敏感效应导致的频率变化 •是磁化率 •B0是场强 可以看出随B0增加,△f越大,磁敏感效应表现的越突出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1
3.0T磁共振安全问题
• 静态磁场 (B0)
• 射频能量特异性吸收率(SAR)
• 梯度切换率(dB/dt)和噪声
• 安全措施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3.0T磁共振静态磁场范围加大
2.48m
Magnet
5.0m 3.0T and 1.5T Same Footprint 2.8m 4.0m
• 同样扫描条件下,3.0T的SAR值是1.5T的4倍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3.0T磁共振射频场
•最大幅度 (mT/m)
–马力 •切换率 (T/m/sec) –速度
快速的梯度切换能诱导产生感应电流,引起 周围神经刺激症状PNS(dB/dt)

飞利浦全新Achieva 3.0T TX多源发射磁共振特点介绍

飞利浦全新Achieva 3.0T TX多源发射磁共振特点介绍

21世纪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的重大革命---- 飞利浦Achieva 3.0T TX多源发射磁共振特点介绍在2008年北美放射年会上飞利浦率先推出了磁共振界最激动人心的伟大变革的产品---业界首台多源发射磁共振Achieva 3.0T TX,将3.0T的临床表现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堪称开创3.0T的里程碑。

众所周知,顺应磁场强度的不断提升,核磁共振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是多源发射系统。

随着磁场强度的提高,在带来更高信噪比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射频场分布不均匀、快速扫描序列受特殊射频吸收率SAR制约的负面影响。

TX系列的首创并行多源射频发射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的问题,其技术特点包括:●业界首台独有的多源发射3.0T核磁共振临床扫描仪。

●并行多个独立射频源,具有对应的多个独立射频放大器。

●对不同患者和检查部位进行自动优化射频发射。

为什么要在3.0T磁共振中应用多源射频发射技术?多源射频发射技术多源射频发射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患者和检查部位进行自动优化射频发射(即基于个体差异的射频管理),因此可以从源头上解决介电效应问题。

另外,使用多源发射技术,可以自动优化SAR的分布并减少沉积,使快速序列得以应用,因此加快成像速度。

传统的单射频发射多源发射临床优势●提高图像信号的均匀性(特别是腹部,乳腺)●更好的组织对比●更一致的检查结果●加快扫描速度高达40% 多源发射磁共振有效地解决了介电伪影,甚至是肝硬化和腹水病人(3.0T的难点)。

大图:多源发射磁共振,插图:传统3.0T磁共振。

多源发射磁共振可以确保始终如一的优异图像质量,帮助医生作出有信心的诊断,图中显示不同病人的2D T1W梯度回波高分辨率图像。

左图:传统3.0T磁共振。

右图:多源发射磁共振多源发射磁共振可以显著降低脑脊液流动伪影。

此结果的获得是由于多源发射可以真正采用180度重聚脉冲,而不是单射频源的120度重聚脉冲。

左图:传统3.0T磁共振。

右图:多源发射磁共振此外该设备还拥有如下特点:0液氦消耗:飞利浦Achieva 3.0T 磁共振拥有业界领先的零液氦消耗的磁体技术。

磁共振知识点总结

磁共振知识点总结

磁共振知识点总结一、磁共振成像(MRI)基本原理。

1. 原子核特性。

- 许多原子核都具有自旋特性,例如氢原子核(单个质子)。

当置于外磁场中时,这些自旋的原子核会发生能级分裂,产生两种不同的能量状态(平行和反平行于外磁场方向)。

- 两种状态的能量差与外磁场强度成正比,公式为Δ E = γℏ B_0,其中γ是旋磁比(不同原子核有不同的旋磁比),ℏ是约化普朗克常数,B_0是外磁场强度。

2. 射频脉冲(RF)的作用。

- 当施加一个频率与原子核进动频率相同(拉莫尔频率,ω_0=γ B_0)的射频脉冲时,原子核会吸收能量,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处于激发态。

- 射频脉冲停止后,原子核会释放能量回到低能级,这个过程产生磁共振信号。

3. 弛豫过程。

- 纵向弛豫(T1弛豫)- 也称为自旋 - 晶格弛豫。

是指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将能量传递给周围晶格(分子环境),恢复到纵向平衡状态的过程。

- T1值反映了组织纵向弛豫的快慢,不同组织的T1值不同。

例如,脂肪组织的T1值较短,水的T1值较长。

- 横向弛豫(T2弛豫)- 也称为自旋 - 自旋弛豫。

是指激发态的原子核之间相互作用,导致横向磁化矢量衰减的过程。

- T2值反映了组织横向弛豫的快慢,一般来说,纯水的T2值较长,固体组织的T2值较短。

二、MRI设备组成。

1. 磁体系统。

- 主磁体。

- 产生强大而均匀的外磁场B_0,是MRI设备的核心部件。

常见的磁体类型有永磁体、常导磁体和超导磁体。

- 永磁体:不需要电源,磁场强度相对较低(一般小于0.5T),维护成本低,但重量大。

- 常导磁体:通过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强度一般在0.2 - 0.5T,需要大量电力供应,产生热量多。

- 超导磁体:利用超导材料在超导状态下的零电阻特性,通过强大电流产生高磁场(1.5T、3.0T甚至更高),磁场均匀性好,但需要液氦冷却,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高。

- 梯度磁场系统。

- 由X、Y、Z三个方向的梯度线圈组成,用于在主磁场基础上产生线性变化的梯度磁场。

磁共振,1.5T、3.0T……什么意思

磁共振,1.5T、3.0T……什么意思

磁共振,1.5T、3.0T……什么意思磁共振检查过程中,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我要做3.0T的核磁共振,1.5T的不行吗?特别是膝关节损伤患者的,都会选择做磁共振进行检查,从而判断膝关节内部情况。

可是,同样是核磁共振,为什么有的是1.5T,有的是3.0T呢。

两者之间价格相差一倍,到底区别在哪里呢?下面本文就带领大家了解下磁共振相关知识,解答到底什么是1.5T、什么是3.0T.一、1.5T、3.0T中的“T”是什么意思?大家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会出现上述疑问,“1.5T、3.0T是什么意思呢?”1.5T、3.0T中的T是指磁场强度单位—--Tesla(特斯拉)的首字母。

1.5T 就是1.5特斯拉,3.0T就是3.0特斯拉。

磁共振成像原理简单来讲,就是强磁场下的质子驰豫,磁场越高成像各方面指标也就越高,最终图像分辨率和图像质量也就越高,相比于传统医学检查,磁共振空间分辨率可达0.2mm。

20年前,1.5T 核磁共振刚普及,成像速度、图像质量等方面都好于1.0T以下的机型,这也造成核磁共振收费标准逐渐提升。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3.0T核磁共振检查成为临床检查中较为常见的机型,具有成像清晰、成像速度快等优势。

同时,经过研究表明,3.0T核磁共振对人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二、3.0T是什么意思?1.5T和3.0T都是指核磁共振检查中静磁场强度的高低,核磁共振检查中可以将核磁共振分为不同的场强,1.5T、3.0T都属于核磁共振检查中较为常见的场强,还包括以下几种场强:0.2T、0.35T、0.5T、1.0T等。

核磁共振中强调的1.5T和3.0T,最大的区别就是磁场强度不同,1.5T代表磁场强度偏低,3.0T磁场强度与1.5T相比会更高。

虽然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磁场强度不是唯一决定图像清晰度的主要因素,但是磁场强度属于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磁场强度越大核磁成像就越清晰。

三、3.0T非常清楚吗?3.0T经常在膝关节检查中应用,但是大家会产生一些疑问,为什么膝关节检查中会选择3.0T的核磁共振呢?因为膝关节检查的主要目的是清楚膝关节组织内部结构,如韧带关节液、半月板情况等。

MRI基本知识

MRI基本知识
向磁化矢量 —— 宏观
90度脉冲激发使质子发生共振,产生最大的旋转 横向磁化矢量,这种旋转的横向磁化矢量切割接 收线圈,MR 仪可以检测到。
氢 质 子 多
氢 质 子 少
此时的MR 图像仅仅区分氢质子密度不同的两种组织,所以 要在射频脉冲关闭后等待一定时间并对信号进行干预和采集
无线电波激发使磁场偏转90度,射频脉冲停 止后,在主磁场的作用下,横向宏观磁化矢量逐 渐缩小到零,纵向宏观磁化矢量从零逐渐回到平
“ ”
磁共振成像基本知识
1
核磁共振成像
• 发展历史
• 基本原理

• 扫描仪的基本硬件构成

• 脉冲序列及其临床应用
• MRI 特点以及禁忌证
• 总结
2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首字母缩写:
NMRI
为了和原子核及射线的放射性危害区分开 来,临床医生建议去掉N,简称为磁共振成像
• 所谓的加权就是“重点突出”的意思
– T1加权成像(T1WI)----突出组织T1弛豫(纵向弛豫)差别 – T2加权成像(T2WI)----突出组织T2弛豫(横向弛豫)差别 – 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突出组织氢质子含量差别
34
•在任何序列图像上,信号采集时刻旋转横 向的磁化矢量越大,MR信号越强
➢ 主磁场场强
场强越高,磁化率越高,场强几乎与磁化率成 正比
➢ 质子含量
质子含量越高,与主磁场同向的质子总数增加 (磁化率不变)
15
在主磁场中质子的磁化矢量方向与主
磁场方向不平行——进动
进动
场相互作用
核磁(小磁场)与主磁
陀螺
进动使每个质子的核磁存在方向稳 定的纵向磁化分矢量和旋转的横向

01.3.0T.腰椎规范化扫描方案

01.3.0T.腰椎规范化扫描方案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3.0T)---中华磁共振应用学院系列教材腰椎Lumbar使用限制和提醒:1.磁共振临床应用的建议扫描方案,并不对诊断结果承担任何责任。

2.扫描方案仅用于内部学习目的,其中涉及的任何内容不作为机型性能、图像质量的判断依据。

3.由于磁共振系统配置上的差异,扫描方案中的内容并不作为系统所具有功能的具体实现。

4.扫描方案中涉及的任何图像内容、姓名等信息均认为以教学为目的,不涉及任何私有信息的泄露。

5.扫描方案中任何内容有不恰当或有疑问,请及时给予反馈,我们将尽快更正,同时,我们保留更改和解释的权利。

6.任何一个版面均有相关内部使用界限提醒,请勿外传。

患者摆位:1.首先将线圈中心置于床左右的中心,腰椎亦位于线圈左右的中心,不能躺偏。

2.定位中心点位于脐上两指。

3.头部扫描必须配带耳塞,听力保护。

4.膝关节下使用大三角垫垫高,可以稳定腰椎防止运动。

摆位照片:腰椎规范化扫描方案:1 3-pl T2* Loc 三平面定位2 OSag T2FSE 矢状面T23 OSag T1Flair 矢状面T1Flair4 OSag STIR/OSag fs T2FSE 矢状面脂肪抑制STIR或脂肪抑制T2FSE5 OAx T2FSE 横断面T26 OAx/OSag/OCor T1+C 增强扫描序列3-pl T2* Loc,三平面定位图像:定位线说明:•定位中心位于及脐上两指。

•扫描结束后,观察图像,检查腰部位置是否合适,图像信号与线圈位置是否良好匹配。

如果病人身高较低,有时需要将线圈改为CTL345。

•三平面定位图像,冠状面图像比较多,要包括椎体和椎管。

•请注意,观察盆腔有无避孕环金属伪影,观察胸椎位置有无胸罩金属伪影。

定位线说明:•在三平面冠状面定位像上,平行于腰椎定位矢状面,一般9-11层。

矢状面定位像调整上下和前后位置,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

•FOV中心位于椎体后缘,中心点越靠前,进入腹部,则受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越大。

磁共振3.0优势PPT演示课件

磁共振3.0优势PPT演示课件
影会表现的更为突出 2. 对FIESTA,由于磁敏感效应容易引起的带状伪影 3. 垂体扫描会受影响
•3.0T与1.5T比较:电介质效应(Dielectric Effects
•电介质效应存在于所有场强的磁共振 •场强越高,电介质效应越明显 •电介质效应原因是射频脉冲在人体内分布不均匀
•3.0T与1.5T比较:电介质效应(Dielectric Effects
•3.0T与1.5T比较:化学位移效应(Chemical Shift)
•由于化合物周围都围绕 着电子云,电子云对外 界施加磁场有屏蔽作用 ,所以实际到达化合物 氢质子的磁场强度要小 于外界所施加的磁场。
•3.0T与1.5T比较:化学位移效应(Chemical Shift)
• 由于不同的化合物 周围的电子云浓密不一样 ,真正到达在不同化合物 中的氢质子的磁场强度是 不一样的,所以不同的化 合物中氢质子的进动频率 是不一样的。
射频脉冲-RF 是一种间断性发射的电磁波 主要的危害是产热 RF的累及被称为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SAR) 影响SAR的因素包括
物理因素 生理因素 环境因素
•SNR
•0.2T •1.0T •1.5T •3.0T
•3.0T磁共振射频场
•SAR值的影因素
• RF 的多少 — 包括exciting RF和rephasing
•At 1.5T (63.86 MHz) : 0 4.68 m Tissue r 80
t 52 cm
•At 3.0T (127 MHz) :
0 2.34 m Tissue r 60
t 30 cm
•Permittivity is also a function of frequency !

MRI

MRI

磁共振成像(MRI)知识讲座引言我们将磁共振成像(MRI)的基本知识向大家略做介绍,希望能有所帮助。

第一章磁共振成像(MRI)基础知识一、磁共振成像(MRI)基本原理1、人体组织的化学特性人体内最多的分子是水,约占人体重量的65%,其次为脂肪成份。

此外,还有大量有机分子,如蛋白质、酶、磷酯等。

这些物质中都含有大量的氢原子。

因此,氢原子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原子。

2、磁共振成像(MRI)原理目前的磁共振成像是氢原子的成像,实际上是脂肪和水为主的软组组成像,或者说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身体细胞中的氢原子在磁场内共振产生信号,通过精密的电脑系统重建而获得高清晰的影像,以达到诊断目的的一种技术。

二、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发展概况1、1977年:初期MRI全身图像产生;2、1980年:首台商品磁共振成像系统问世;3、1981年:首台超导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建立;4、1983年:获准进入市场;5、1989年:我国0.15T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ASM-015P)问世;6、1992年:我国0.60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ASM-060S)问世;7、1999年:我国0.35T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NOVUS系列)开发成功;8、2000年:我国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NOVUS系列)开发成功;9、目前: 3.0T超导磁共振应用于临床;10、目前:7.0T、10.0T磁共振进入临床前研究;三、磁共振成像(MRI)的一些基本概念1. 什么是Tesla?Tesla(T)是一个磁场强度单位,中文译为特斯拉,一单位T等于10000Gause,Gause中文译为高斯,地球的自然磁场强度为0.3~0.7Gs,南北极有所不同。

2. 什么是共振?共振是一种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物质是永恒运动着的,物体的运动在重力作用下将会有自身的运动频率。

当某一外力作用在某一物体上时,而且有固定的频率,如果这个频率恰好与物体自身运动频率相同,物体将不断吸收外力,转变为自身运动的能量,随时间的积累,能量不断被吸收,最终导致物体的颠覆而失去共振状态。

体部3.0T与1.5T磁共振比较

体部3.0T与1.5T磁共振比较

• 图3. 1.5T(a,b)与3.0T(c,d)下横断面图像(a,c) 与冠状重组图像(b,d)对照,3.0T下显示右侧肾上腺 肿块边缘比1.5T的清晰(ac箭,bd箭头)。因为在3.0T 下高的SNR,能够减小体素大小,在保证SNR的情况下 增加空间分辨力。在b图显示病变位于肾上腺外,使整个 肾上腺向一侧移位。在d图中,清晰显示病变源于肾上腺 的中间支,将外周支向外扩张。病变切除后病理分析为肾 上腺嗜铬细胞瘤。1.5T影像参数:4.0/1.9;矩阵 256×192;FOV:31cm;重组层厚4mm(a)与2mm (b);3.0T影像参数:5.4/12.5;矩阵320×224;FOV: 35cm;重组层厚3mm(c)与1.5mm(d)。
• 图1. 图示3.0T下信号增高的基本原理:沿 主磁场方向上的质子数目随着场强的升高 相应增加。物体内质子数量仅占形成MR信 号的一部分。
• 图2. 1.5T下直肠内线圈采集的前列腺图像(a,c)与1年 后3.0T下的对照(b,d)。患者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 在3.0T下分辨力得到提高中心腺体与结节的边缘都清晰显 示。尽管体素降低44%,SNR保持较高。横断面平扫(a, b)为快速SE序列(a:TR/TE:7000/161ms;层厚3mm; FOV:16;矩阵320×192;NSA:6;b:3900/160; 层厚2.2mm;FOV:14;矩阵320×192,NSA:4)。 横断面增强扫描(c,d)为扰相梯度回波序列(c:9/4; 层厚3.2mm;FOV:16;矩阵256×160,NSA:2;d: 7/2;层厚3mm;FOV:14;矩阵256×192,NSA: 2)。
• 改善线圈设计可以补偿一些影响。相位阵列线圈的SNR就优于传统的 体线圈(图9),前者很少产生介电效应。不过,作为发射线圈的结 构,比如螺旋结构,可以变换电流模式和影响B1。多重发射线圈也有 很好的改善。失谐共振线圈放置在发射线圈与受检者之间作为介质, 改变RF发射的模式,进而有利于B1场的切换。新的线圈,如横向电 磁的体线圈能够降低处于3.0T高场内的RF场的不均匀性。无论罩式 或鸟巢线圈还是横向电磁的体线圈设计都是为了有效地抑制涡流产生, 因为涡流对解剖形态和波谱的显示产生的干扰。 • 单纯改进线圈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不均匀性的问题。因而最近出现了一 些新的脉冲序列,包括隔热脉冲,二维搏动脉冲还有三维适形RF脉冲, 所有这些脉冲都是已经设计出并且被证实对于体部影像有特殊用途的, 当然这些方法无论线圈类型还是影像规范都有特殊的要求

3.0T磁共振技术参数

3.0T磁共振技术参数

3.0T磁共振技术参数*总则1、投标机型需提供获得美国FDA和欧盟CE认证,同时获得中国CFDA 认证的最高性能产品。

2、为保障投标机型设备先进性,西门子公司需提供Prisma平台、通用电气公司需提供Pioneer平台,飞利浦公司需提供Ingenia CX平台,其他厂家请提供相应高端平台产品。

序号技术和性能参数名称招标参数和性能要求1磁体*1.1磁场强度 3.0T1.2中心共振频率≧127MHz1.3屏蔽方式主动屏蔽+抗外界干扰屏蔽1.4超导匀场提供1.5病人个性化匀场提供1.6高级高序匀场提供1.7匀场通道≧36个1.8匀场点数≧15001.9磁体长度(不含外壳)≧170cm1.10磁体内径(患者检查孔道内径)大小≧70cm1.11病人检查床至扫描孔道顶端的距离≧45cm1.12装机验收完成后液氦含量>80%1.13磁场稳定度≦0.1ppm/h1.14磁场均匀度(V-RMS测量法24点24平面)1.14.140cmDSV≦0.30ppm1.14.230cmDSV≦0.08ppm1.14.320cmDSV≦0.03ppm1.15液氦消耗零液氦消耗1.165高斯磁力线轴向范围:轴向≦5.2m1.175高斯磁力线径向范围:径向≦2.8m1.181高斯磁力线轴向范围:轴向≦7.8m1.191高斯磁力线径向范围:径向≦4.9m2梯度系统2.1梯度线圈冷却方式水冷2.2最大单轴梯度场强≧35mT/m(非有效值)2.3最大单轴梯度切换率≧150mT/m/s(非有效值)2.4梯度功能单元数量≧45个2.5最大单轴梯度场强和最大单轴梯度切换率在同一序列中可同时达到具备2.6梯度控制系统全数字实时发射接收2.7最短爬升时间≦0.24ms3病人床与环境调节系统3.1扫描床最低高度≦53cm3.2垂直运动时扫描床最大承受重量≧240kg3.3扫描床水平运动最大速度≧240mm/sec3.4智能触控病人定位系统具备3.5一键定位,无需激光灯具备3.6床旁扫描操控系统具备3.7床旁触控式液晶显示屏,可输入并显示患者体征等扫描信息具备,双侧各一块3.8磁体液晶显示系统具备3.9扫描床自动步进具备3.10足先进扫描模式具备3.11机架正面的两侧均有床旁操作按钮,可控制扫描床的运动和扫描。

3.0 T磁共振检查的指导干预及护理体会

3.0 T磁共振检查的指导干预及护理体会

3.0 T磁共振检查的指导干预及护理体会摘要】 3.0TMRI是超高场强的磁共振,是在磁场强度为3.0特斯拉的环境中利用人体与氢质子共振而形成的有规律的图像,它配备了高清晰快速扫描技术,使得图像清晰度明显增加的前提下,扫描时间也大大缩短,是1.5TMR的升级产品。

因磁场强度高,噪声大,检查时人又隐藏在机器中央,病人难免有紧张不安,焦虑,恐惧情绪,再加之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及担忧,心里压力很大。

因此,除常规的检查前宣教指导外,还应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

我院自2010年一月3.0TMR成立以来,检查病人6012例,其中平扫4041例,增强1971例,在检查前均进行耐心细致的宣教指导和心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自2010年1月成立以来,磁共振检查病人6012例,其中平扫4041例,增强1971例,年龄1.5个月-91岁,平均年龄45岁,男性3050例,女性2962例,患者均无精神病史及家族史。

2. 方法嘱病人在约定时间前30分钟到候诊室,更换上专用的磁共振检查服,进行检查前的安全检磁工作,交待注意事项,针对不同病人给予相关疾病知识介绍和心理疏导,使患者顺利圆满地完成检查。

3. 结果健康体检一类人群均能顺利完成检查。

怀疑有恶性肿瘤病人及复检患者,通过交谈,心理疏导均能完成检查。

只有极少数病人如心脏肺部疾患屏气不能配合者,幽闭症患者未能完成磁共振检查。

护理体会1 检查前的宣教:3.0TMR检查在一个相对密闭,狭小的空间里进行,检查需要如何准备很多人不很了解,尤其是第一次接受检查病人,更是陌生,心理压力很大。

首先对疾病认识不足,担心自己患有恶性病变,其次,室内灯光较暗,机器声音大,检查时人隐藏在机器中央,害怕,紧张,恐惧各种情绪都有,对此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心理干预。

首先让病人了解检查的全过程,讲解此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交待如何配合等。

告知病人此检查无损伤,无辐射,无痛苦,只是机器噪音较大,时间稍长,可用棉花填耳朵,外加耳麦减少噪音保护听力。

谁是顶级3.0T磁共振的老大知识分享

谁是顶级3.0T磁共振的老大知识分享

谁是顶级3.0T磁共振的老大谁是顶级3.0T磁共振的老大MRI应用于临床医学,帮助专业人员在了解人体疾病状况方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而3.0T核磁的出现,更是将MRI的价值更出色地发挥了出来。

它以更快的扫描时间、更高的分辨率和清晰度,帮助专业医生更加快速地锁定病人的患病之处。

随着中国在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中的份额不断扩大,同时国内市场对3.0T核磁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而国外厂商则有着丰富的技术与经验,在此选出了典型的四家国外品牌厂商及产品简介,供大家了解.产品参数表品牌GEPhilipsSiemensToshiba型号Discovery MR750W Ingenia 3.0TMAGNETOM Skyra Vantage Titan 孔径 70cm? 70 cm 70cm 71cm(最窄处69cm)TimGEMdStreamTim4GAtlas 系统长度196cm+150cm基座186.8cm 173cm173cm磁体重量7.187吨4.6吨5.755吨(不详)射频通道系统四源发射四源发射TrueForm双通道发射四源发射? 最大视野5055 50(不详)最薄二维层厚0.2mm0.5mm0.1mm0.5mm最薄三维层厚0.1mm0.05mm0.05mm0.05mm梯度场强 44mT/m 45 mT/m45 mT/m 30 mT/m梯度切换率200 T/m/s 200 T/m/s200 T/m/s203 T/m/s最大扫描矩阵1024 1024 10241024 最高平面分辨率(不详) 5 μm(不详)(不详)参考功率30kW 2×18kW37.5kW36kW 视场角50cmx50cmx50cm55cmx55cmx50cm50cm×50cm×45cm (不详)。

3T磁共振技术全参数要求

3T磁共振技术全参数要求
具备
28.10
智能伪影消除技术
具备
28.11
Manual-Start/Stop
具备
29
节时技术,包括
29.1
半扫描技术
具备
29.2
部分扫描采集技术
具备
29.3
矩形视野采集技术
具备
29.4
三维重叠连续采集技术
具备
30
神经系统成像技术,包括:
30.1
自动移床全脊柱成像
具备
30.2
脊髓成像、神经根成像
具备,注明序列名称
如果提供高密度线圈系统要求:扫描床长度和运动范围≥2.10m;
8
机架正面双侧的操作按钮(可控制扫描床的运动和扫描)设计方式
具备
9
磁共振成像设备厂家原厂原装配备的带轮子扫描床,在连接上可迅速与磁体脱钩,并可移出磁体间,方便病人紧急抢救和转运。
具备
五、计算机
1
CPU主频
≥2×2.4GHz
2
主内存
≥4GB
脊柱专用相控阵线圈:要求单个线圈同时并行采集通道数≥8通道,支持并行采集功能,具备拓扑相控阵技术
体部专用相控阵线圈:要求线圈同时并行采集通道数≥8通道,支持并行采集功能,具备拓扑相控阵技术
8.4.4
其他专用部位线圈,包括:
8.4.4.1
乳腺专用相控阵线圈
要求线圈同时并行采集通道数≥8通道,支持并行采集功能,具备拓扑相控阵技术(请厂家单独报价并包含在投标总价内)
1
最大采集矩阵
≥1024×1024
2
最短TR时间(128矩阵)
≤0.9ms
3
最短TE时间(256矩阵)
≤0.3ms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图2:DWI在体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
图3:全身类PET
.
图4:DTI图像显示脑白质纤维素的走行方向
.
九、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技术
• 脑部疾病的灌注成像临床应用 • 1.脑卒中 • 2.脑肿瘤 • 3.脑功能的研究 • 4.其他应用
.
DWI+PWI显示缺血半暗带
.
PWI显示急性脑缺血
.
十、脑功能成像技术及磁敏感加权 成像技术
提。场强对脉冲序列的发展和应用起决定 性作用。

髙场磁.共振
四、磁共振成像快速采集技术
• 快速采集是当今磁共振技术发展的主流, 合理利用快速采集技术不但可以缩短MRI的
检查时间,还可大大提高检查质量。起决 定性作用的是软、硬件的发展与提高。

髙场磁共振
.
五、临床磁共振成像常用技术
• 1.脂肪抑制技术:图1、2
• 1.fMRI的临床应用研究 • 2.SWI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
fMRI
fMRI-- 躯体运动,感觉,视觉. ,语言,针灸镇痛
SWI显示微出血
.
.
.
.
十一、磁共振波普技术
• 1.MRS在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 • 2.MRS在前列腺的临床应用研究 • 3.MRS在乳腺的临床应用研究
.
脑胶质瘤波普分析图
西门子1.5T磁共振
.
西门子3.0T磁共振
.
二、磁共振成像物理学原理
• 1.磁共振成像的物质基础: • 人体由很多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 • 所有原子的核心都是原子核;
–带正电带正电荷, 它们象地球一样 在不停地绕轴旋 转,并有自身的 磁场。
• 2.化学位移成像及Dixon技术:图3、4
• 3.空间饱和及空间标记技术:图5
• 4.磁化传递技术:用于增加TOR MRA
• 5.倾斜优化非饱和激励技术:用于减少血流饱和
• 6.流动补偿技术:用于减少血液、脑脊液流动伪影
• 7.磁共振增强检查技术:缩短局部组织T1弛豫时间,所以增强图像均 为T1WI
• 1.MR胰胆管成像 • 2.MR尿路成像 • 3.MR内耳水成像 • 4.其他水成像技术
.
.
.
八、DWI及DTI
• 1.DWI在神经系统的应用:图1 • 2.DWI在体部的临床应用:图2 • 3.全身DWI技术(类PET):图3 • 4.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图4
.
图1:DWI在早期脑梗塞中的应用
.
前列腺癌波普分析图
.
十二、磁共振成像对比剂
• 1.阳性对比剂:钆喷酸葡胺、钆贝普安 • 2.阴性对比剂:
.
脑膜瘤平扫及增强
.
脑转移瘤平扫及增强
.
十三、MRI检查的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 (一)注意事项: • 1.病人进入检查室以前,必须取出身上的一
.
• 与X线和CT成像的原理不同,MRI没有X线辐 射,而主要利用质子密度与质子的弛豫时 间(T1与T2)的差异成像,尤其是弛豫时间 更为重要。
• 因为质子在人体中的差异仅10%,但弛豫 时间可相差百分之数百。
.
三、磁共振成像脉冲序列及临床应 用
• 磁共振成像是利用脉冲序列进行的,充分 理解各种脉冲序列的基本构建和特点是保 证MR图像技术质量和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前
• 8.磁共振成像生理门控及导航回波技术:心电门控、呼吸门控,用于减 少呼吸运动伪影
• 9.组织弛豫时间的测量:
.
图1:压脂序列显示前列腺占位
.
图2:压脂序列显示肝内占位
.
图3:化学位移同反相位成像
.
图4:Dixon技术水脂分离显示臂丛神经及淋巴结
.
图5:空间预饱和技术显示静脉畸形
.
六、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 在进行人体磁共振成像时,信号的强度取 决于质于的数量,也即质子的密度。
• 脂肪、肌肉、血液以及骨胳中质子含量的 不同,决定磁共振图像中各种组织信号的 强弱和对比,这种图像即称为质于密度像。
.
• 除了组织中质于含量的不同对成像起作用 以外,还有其他的组织特性对磁共振图像 的信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这就是组织磁 化的弛豫时间。
.
二、磁共振成像物理学原理
• 2.磁共振现象
• 共振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指南针是我们最熟悉 的磁体,地球是一个磁场。
• 指南针在地球表面作定向排列,即在静止状态 下指北。
• 如果我们用手指轻击指南针,使之来回摆动, 直到指南针从我们手指上得到的能量全部放出 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指北。这就是共振现 象。针摆动的频率为共. 振頻率。
.
一、磁共振成像仪硬件基本知识
• 磁共振设备的组成: • 1.主磁体:磁共振的分类的依据: • ①永磁型磁体(低场磁共振):<0.5T • ②电磁型磁体及超导型磁体(中高场磁共振):
1.5T、3.0T • 2.梯度系统 • 3.射频系统 • 4.计算机系统及其他辅助. 设备
西门子0.2T磁共振
.
• 1.时间飞跃法MRA
• 2.相位对比法MRA
• 3.对比增强MRA
• 4.其他MRA方法
• 除对比增强MRA需要造影剂外,其他方
法均不需要造影剂,无创、无辐射检查血
管情况
.
动脉瘤及血管狭窄
• 血管狭窄
.
正常颈部MRA
.
主动脉夹层MRA
.
腹部MRA
.
下肢MRA
.
全身血管成像
.
七、MR水成像及排泄性腔道MR成 像技术
郑州大学附属
郑州中心医院 磁共振室 张新明
.
磁共振基础知识及相关临床应用
• 一、磁共振成像仪硬件基本知识 • 二、磁共振成像物理学原理 • 三、磁共振成像脉冲序列及临床应用 • 四、磁共振成像快速采集技术 • 五、临床磁共振成像常用技术 • 六、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 七、MR水成像及排泄性腔道MR成像技术 • 八、DWI及DTI • 九、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技术 • 十、脑功能成像技术及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 • 十一、磁共振波普技术 • 十二、磁共振成像对比剂 • 十三、MRI检查的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 十四、磁共振在临床各系统中的应用
二、磁共振成像物理学原理
• 3.磁共振成像
• 核即原子核,磁有两种含义:
–①外加静磁场B0;
–②由射频脉冲产生的激励磁场B1。
• B0与B1有以下方面的不同:首先,B0的场强大约是
B1的10000倍;其次,B0是恒定的,方向与磁体扫





B1



速转 .


方向



B0



• 用射频线圈做天线接收器,将释放出来的 能量转化为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