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西东。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消失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能见到阳光。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臵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宝贵。

”其言之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与朱元思书作品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ing)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天空中),江面上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与远山都显现着同样的颜色。

(我乘船)随水流漂浮游荡,任凭船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大约一百多里,奇峭的山与奇异的水,就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水都呈碧绿洁白之色,千丈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江底游动的鱼儿与细沙碎石,一直瞧下去,可以瞧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洁白的急流比箭还快,迅猛的大浪像飞奔的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树木,使人瞧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借着山势,争着向上,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与远处伸展。

(群山)都在互相竞争高低,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山峰。

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清越的泉声。

美丽的百鸟相向与鸣,鸣声嘤嘤,与谐动听。

蝉儿长时间地叫个不停,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那些像老鹰飞到天上一样(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瞧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不再想望功名利禄;那些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瞧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就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解释、翻译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解释、翻译

《马说》原文+解释+翻译+重点问题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解释:伯乐: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而:表转折。

可是,但是。

翻译: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2.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解释: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马故:因此。

虽:即使。

名:名贵的。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

祇(zhǐ):只是。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骈,两马并驾。

骈死:并列而死。

于:在。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

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

以:用。

称:著称。

翻译: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3.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

解释: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一食:吃一顿;食,吃。

或:有时。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翻译: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4.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解释:食马者:食,通“饲”,喂。

其:指千里马,代词。

翻译: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

5.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解释:是:这样,指示代词。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必考)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必考)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和翻译(必考)语录体类1.《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古诗文及译文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古诗文及译文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古诗文及译文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

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

(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教学提纲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教学提纲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6《小石潭记》柳宗元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词句注释:1.从:自,由。

2.小丘:小山丘(在小石潭东边)。

3.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4.行:走。

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鸣,使……发出声音。

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

7.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8.伐:砍伐。

9.取:这里指开辟。

10.下见小潭:向下看就看见一个小潭。

见,看见。

下,向下。

11.水尤清冽:水格外(特别)清澈。

尤,格外,特别。

冽,凉。

清冽,清凉。

12.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潭)把整块石头当作底部。

以,把。

为,当作。

13.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近,靠近。

岸,岸边。

卷,弯曲。

以,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

14.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岩,悬崖。

15.翠蔓:翠绿的藤蔓。

16.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17.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

文中指小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8.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6《小石潭记》柳宗元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词句注释:1.从:自,由。

2.小丘:小山丘(在小石潭东边)。

3.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4.行:走。

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鸣,使……发出声音。

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

7.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8.伐:砍伐。

9.取:这里指开辟。

10.下见小潭:向下看就看见一个小潭。

见,看见。

下,向下。

11.水尤清冽:水格外(特别)清澈。

尤,格外,特别。

冽,凉。

清冽,清凉。

12.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潭)把整块石头当作底部。

以,把。

为,当作。

13.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近,靠近。

岸,岸边。

卷,弯曲。

以,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

14.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岩,悬崖。

15.翠蔓:翠绿的藤蔓。

16.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17.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

文中指小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8.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

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

八下复习课外文言文翻译

八下复习课外文言文翻译

八下复习课外文言文翻译第一篇:八下复习课外文言文翻译八下课外文言文翻译1、《右溪记》原文及翻译2、齐田氏祖于庭,3、王曰:“寡人忧国爱民,4、饶州路大饥米价翔踊原文及翻译5、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原文及翻译6、石渠记7、业不知书,忠烈武勇8、游江9、范仲淹罢宴的翻译10、《右溪记》原文及翻译11、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12、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13、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14、小石城山记15、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16、观第五泄记17、六一居士初谪滁山原文及翻译18、苏秦刺股的原文+翻译19、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原文及翻译: 20、德佑初,江上报急,1、《右溪记》原文及翻译原文: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休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解读: 右溪是道州城西的一条小溪.这里石奇泉清.草木葱郁.环境优美异常.但长期不为人所知.以致默默无闻.元结任道州刺史时对它进行了一番修葺.并刻石铭文.取名右溪.这篇精美的散文着重描写了右溪的自然美景.并记叙了对它整修的经过.行文流畅简洁.文笔隽永淡雅.风格纯真自然.状物记事.层次分明.仅仅用140个字.就把右溪的自然情趣描绘得清清楚楚.译文:在道州城西边一百余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汇入营溪.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姿态奇特.不能够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便激起冲天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掩映.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居住的,如果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市民游览的胜地.喜欢清静者休憩的园林.可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我在溪水边徘徊.为此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建造了亭阁.栽上了松树.桂树.又种植了鲜花香草.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水在道州城的西面.便命名为[右溪“.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是为了让后来的人知道.作者:元结(719-772).字次山.河南鲁山(今河南鲁山县)人.唐代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天宝十二年(753)举进士.曾任山南西道节度参谋.水部员外郎.道州刺史等官职.他同情人民疾苦.在道州任间.曾两度上书.请求蠲免百姓租税.深受道州人民的爱戴.其诗文大部分都能反映政治现实和社会矛盾.文风质朴.清淡简洁.纯真自然.明人辑有.注释:①道州:州名.唐时属江南西道.治所在今湖南省道县.②营溪:河流名.发源于今湖南省宁远县南.流经道县.北至零陵县西入湘水.③攲(qí)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④休木:休.美好.⑤阴:树荫.荫:遮盖.⑥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⑦人间:与前文[山野”对称.指有居民的地方.⑧静者:喜欢清静的人.⑨置州已来: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置营州.后改为道州.已.通[以“.⑩香草:芬香的花草.2、【原文】齐田氏祖于庭①,食客千人。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课外文言文译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课外文言文译文

故鄣县向东三十五里地,有一座青山,悬崖陡峭高峻,山峰直插天际。

青翠的山峦层层叠叠,流水千折百回。

归巢的鸟儿争相飞来,饮水的猿猴成群结队。

秋天清晨的露水凝结成了霜花,女萝覆盖了小路。

风雨交加,天色灰暗,鸡见不到太阳,便慌乱地鸣叫。

悠闲地欣赏这样的景致,确实会让人消除烦恼,怡情养性,有所感悟。

《江天一传》译文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

(他)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侍奉他的母亲,和抚养弟弟天表,有着纯厚的本性。

他曾经对别人说:“一个读书人,不树立好的道德品行,就必然没有好文章。

”前朝明末崇祯年间,歙县县令傅岩认为他才学奇异,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

但到三十六岁,才补上一名生员。

他家里很穷,房屋残破不堪,就自己动手用畚箕挑土筑墙而住。

屋上盖的瓦片不齐全,大热天就暴晒在酷热的太阳中;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像蛇一样蜷伏着,有时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

家里的人一面埋怨,一面叹息,然而天一却捧着书本朗读,和平常一样。

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

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

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

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

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

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

多么奇妙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

《周易》说:“云跟随着龙。

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启示:这篇根据典籍和传说写的杂感,用意很明显:作者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说明了圣君与贤臣之间的关系,即圣君是要依靠贤臣建功立业,贤臣又要仰仗圣君的识拔才能荷重行远,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通篇只就龙与云的关系着笔,从一个“灵”字着眼,所无一句点明本旨,可处处扣题。

含蓄而又生动形象的写法,使行文委婉曲折,起伏跌宕,读来意味深远。

“龙”与“云”相互依存,形象说明了圣君与贤臣相互依存。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的注释与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的注释与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的注释与翻译.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词句注释: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从。

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4.急湍(tuān):急流的水。

急,迅速,又快又猛。

湍,水势急速。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6.若:好像。

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1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0.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指,向,向上。

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八年级下册语文核舟记原文及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核舟记原文及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核舟记原文及翻译学习文言文不仅要学会背诵,还要懂得其中讲了什么文言故事。

下面是由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语文核舟记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箬篷一作:篛篷)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明朝有一个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图案。

核舟的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旁边开设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其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其翻译

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烟雾都散净了,天空与远山就是一样的颜色。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就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都就是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动的鱼儿与细小的石头可以瞧到底,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茂密碧绿的树木,使人瞧了有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与远处伸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

泉水冲激着石头,冷冷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与鸣,鸣声嘤嘤,与谐动听。

蝉儿长久不断地叫,猿猴也不住地啼。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瞧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治理政务的人,瞧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见到阳光。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翻译:五柳先生不知道就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她的姓名与表字。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原文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原文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原文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原文:《与朱元思书》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

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

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风尘烟霭全部散尽,天空与山峰显露出同样清澄的颜色。

让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任凭它或东或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水路,奇峭的山峰奇异的流水,天下独一无二。

江水全都呈现出一片青苍之色,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动的鱼和细细的卵石,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湍急的流水快于飞箭,汹涌的江浪势如奔马。

两岸夹峙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耐寒常青的树木。

山依恃地势争着向上,互相比高比远。

争着向高处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峰峦。

泉水冲击着石块,发出泠泠的声响;好鸟彼此和鸣,织成嘤嘤的谐美旋律。

蝉儿则无休止地鸣叫不停,猿猴则千百遍地啼叫不绝。

在仕途上鹰一般冲天直上的人,望一眼这么美的峰峦就会平息热衷名利的心;整天忙于筹划治理世俗事务的人,看一看如此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遮蔽天日,即使白天也像黄昏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会漏下一些光斑。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原文:《马说》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

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初二(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大全_古诗大全

初二(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大全_古诗大全

初二(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大全_古诗大全初二(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共计8篇,分别如下:文言文《与朱元思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的远山融为一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致观赏景物。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oRG独一无二的美景。

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

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五柳先生传》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原文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原文

【导语】⾼效的学习,要学会给⾃⼰定定⽬标(⼤、⼩、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个⽅向;然后要学会梳理⾃⾝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点⼀点的攻克、落实。

本篇⽂章是®⽆忧考⽹为您整理的《⼈教版初⼆下册语⽂⽂⾔⽂翻译原⽂》,供⼤家借鉴。

⼈教版初⼆下册语⽂⽂⾔⽂翻译原⽂:《与朱元思书》 原⽂ 风烟俱净,天⼭共⾊。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富阳⾄桐庐⼀百许⾥,奇⼭异⽔,天下独绝。

⽔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直视⽆碍。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皆⽣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直指,千百成峰。

泉⽔激⽯,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

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忘反。

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

翻译 风尘烟霭全部散尽,天空与⼭峰显露出同样清澄的颜⾊。

让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任凭它或东或西。

从富阳到桐庐,⼀百来⾥⽔路,奇峭的⼭峰奇异的流⽔,天下独⼀⽆⼆。

江⽔全都呈现出⼀⽚青苍之⾊,千丈深也能见到⽔底。

游动的鱼和细细的卵⽯,都可以看得⼗分清楚。

湍急的流⽔快于飞箭,汹涌的江浪势如奔马。

两岸夹峙的⾼⼭上,全都⽣长着耐寒常青的树⽊。

⼭依恃地势争着向上,互相⽐⾼⽐远。

争着向⾼处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峰峦。

泉⽔冲击着⽯块,发出泠泠的声响;好鸟彼此和鸣,织成嘤嘤的谐美旋律。

蝉⼉则⽆休⽌地鸣叫不停,猿猴则千百遍地啼叫不绝。

在仕途上鹰⼀般冲天直上的⼈,望⼀眼这么美的峰峦就会平息热衷名利的⼼;整天忙于筹划治理世俗事务的⼈,看⼀看如此幽美的⼭⾕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遮蔽天⽇,即使⽩天也像黄昏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会漏下⼀些光斑。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大道之行也》翻译及解析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大道之行也》翻译及解析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大道之行也》翻译及解析《大道之行也》礼记〔两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译文儒家推荐的政治制度施行时,天下是公共的。

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

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孩子,让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成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年幼的人能够顺利地成长。

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

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不一定是为自己的私利。

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不会兴起,因此,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1.天下为公:天下是公共的。

为:是。

2.大道之行:大道:指儒家推荐的政治制度。

之:主谓之间。

行:施行,动词。

3.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贤:品德高尚,能:才干出众。

与:通“举”,选举。

修:培养。

4.故人不独亲其亲,第一个“亲”:以…为亲人,敬爱,动词。

后一个亲:亲人,父母,名词。

5.不独子其子,第一个“子”:以…为子,疼爱,动词。

后一个“子”:子女。

6.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老而无妻。

寡:老而无夫。

孤:幼而无父。

独:老而无子。

废疾:残疾人。

者:…的人。

7. 男有分,女有归,分:职分,职守。

归:女子出嫁。

8.货恶(wù)其弃于地也,恶:厌恶。

9.是故:因此,所以,10.盗窃乱贼而不作,乱贼:作乱害人,作:兴起。

11.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

大道:儒家的理想政治制度。

通假字1.选贤与能与:通“举”,推举,选举。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虽有嘉肴》翻译及解析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虽有嘉肴》翻译及解析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虽有嘉肴》翻译及解析《虽有嘉肴》戴圣〔两汉〕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是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知道困惑。

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反省,知道自己的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注释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即使。

弗:不。

旨:味美。

不是味道!2. 至道:至:最好的。

道:道理。

3. 教然后知困,困:困惑。

4. 然后能自反也,反:反思自强:强:勉励。

不是勉强!5. 兑命,兑:通“说”。

6. 学.学半,教是学习的一半。

第一个“学”:同“敩”,教。

第二个学:学习。

7. 教学相长,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长:促进。

8. 其此之谓乎,其:表示推测,大概。

此:就是,谓:说。

之:是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此”。

通假字1.兑命兑:通“说2.学学半学:通“敩”,教导。

古今异义1.虽有至道古义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2.不能知其旨旨: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3.教然后知困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4.教学相长长: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一词多义学①学. 学半,(通假字,同“敩”,教导)②学学.半,(向别人学习)其①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②不知其.旨也,(它的。

)重点理解1.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2.本文主要阐述了教与学的重要作用。

不是阐述了教书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说明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3.本文的论点是(结论、中心句)教学相长,不是“学学半”!4.文开篇用类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八下文言文及注释

八下文言文及注释

八下文言文及注释以下是八年级下册部分文言文及其注释,以供参考:1.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全,都。

任意东西:任凭江流飘荡而或东或西。

天下独绝:极顶,最。

急湍甚箭:湍,急流。

甚,胜过,超过。

泉水激石:冲击,冲刷。

好鸟相鸣:美丽的鸟儿。

在昼犹昏:犹如,如同。

疏条交映:互相掩映。

游人虽未盛:虽然。

任意东西:任凭江流飘荡而或东或西。

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

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

亦不详其姓字:知道。

闲静少言:安静。

不慕荣利:羡慕。

忘怀得失:在意。

环堵萧然:房屋四壁如一堵堵墙环绕。

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

箪瓢屡空:盛饭的箪和舀水的瓢都经常是空的。

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3. 《马说》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匹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是马也,虽善饮者而不能尽其意:这样的马,即使有好酒的人也难以尽情驾驭它。

才美不外见:才能和英特的素质不能从外部表现出来。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做不到。

安求其能千里也:(又)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4.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爱好,喜爱。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

手自笔录:亲手抄写。

弗之怠:不放松抄写工作。

走送之:给跑腿,给送书。

录毕,走送之:抄写完毕,跑着给送去。

或遇其叱咄: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就更为恭顺。

益恭:更恭敬。

5. 《小石潭记》水尤清冽:格外地。

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斗折蛇行:(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斗、蛇,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像蛇一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咬合在一起。

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6. 《醉翁亭记》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给亭子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名,名词作动词,“取名”。

之,代词,“它”。

太守自谓也,省略句,“谓”后省略宾语“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与朱元思书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着,声音不断绝。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了。

(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五柳先生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得到酒喝。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他喝醉了就离开,从来不会留恋着而不肯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寒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

(五柳先生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略微显示自己的志趣。

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这种心态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快乐,不知道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马说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搀杂在普通马中间与普通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

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

(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买书来阅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自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

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像冰一样坚硬,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懈怠。

抄完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

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人同我来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前辈道德和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我站着侍候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学识。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

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都冻裂却不知道。

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

服侍的仆人拿着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

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

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系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鲜亮丽好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毫无羡慕的心。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

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的,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阴;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面下降,隐石现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

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

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

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

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

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

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

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

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满井游记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冬天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

冷风时常刮起,刮起就飞沙走石。

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不可得。

每次冒风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

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偕同几个朋友出东直门,到满井。

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逃脱笼子的天鹅。

这时河的冰面刚刚融化,波光才刚刚开始明亮,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光亮的样子,好像明镜新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

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美好的样子,好像刚擦过一样;娇艳光亮,(又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的髻寰一样。

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散开,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

游人虽然还不旺盛,(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

风力虽然还很强,然而走路就汗流浃背。

举凡(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戏水的鱼,都悠然自得,一切动物都透出喜悦的气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