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高中必考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氏亲子,犹不能以庇其门户,岂可得而仰庇于君乎?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翻译:臣子陈寿陈述:我因为命运多舛,从小就遭遇不幸。
出生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我而去;四岁时,舅舅强行改变了母亲的志愿。
祖母刘氏,怜悯我孤苦伶仃,亲自抚养我。
我小时候多病,九岁还不能行走,孤独凄凉,一直到成年。
既没有伯叔,又没有兄弟,家门衰败,福分浅薄,晚年才有儿子。
在外面没有亲近的亲戚,在家里没有应门的仆人。
孤独一人,形影相吊。
而刘氏的亲生孩子,尚且不能庇护自己的门户,我怎能仰仗君主呢?我的辛酸,不仅仅是蜀地的人民和二州的牧伯所知道,皇天后土,也都能亲眼目睹。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愚诚,听从我的微小愿望,使刘氏能侥幸地保住余生。
我生时愿意献出生命,死后愿意化为草芥。
我怀着犬马般的恐惧之情,恭敬地呈上此表。
陈寿在这篇《陈情表》中,以诚恳真挚的情感,向皇帝表达了自己忠心耿耿、愿意为国家尽忠职守的决心。
文章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陈寿的高尚品质和忠诚精神。
在高中文言文学习中,这篇《陈情表》是必考内容。
通过学习这篇文言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官员对国家忠诚的态度,以及他们为国家、为民族付出的辛勤努力。
同时,这篇文言文也教会了我们如何运用文言文的知识,准确地翻译和理解古代文献。
在学习这篇文言文时,我们需要掌握以下要点:1. 理解文章大意:陈寿在《陈情表》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皇帝的敬仰,以及自己为国家付出的辛勤努力。
2. 理解重点字词:如“夙”、“闵”、“见背”、“夺”、“慈”、“躬”、“零丁”、“茕茕孑立”、“犬马怖惧”等。
语文高考古文言文翻译
《与朱元思书》吴郡朱元思书来,言欲往游名山,余以老病,不能从也。
因书以寄意,且以告之曰:夫山者,天地之元气,阴阳之和,风雨之润,日月之精,星辰之灵,万物之所藏,百神之所居。
故有崇山峻岭,幽谷深林,飞泉瀑布,奇花异草,怪石嶙峋,异兽珍禽,不可胜数。
登高而望远,极目千里,心旷神怡,意气风发。
吾友朱元思,夙志高远,欲游名山,以抒怀抱。
吾虽老病,不能同行,然心向往之,愿以书相寄,以述吾志。
昔人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夫五岳者,天下之雄伟,山川之秀美,草木之繁茂,鸟兽之众多,实为天下奇观。
然而,黄山之奇,独步天下,非五岳所能比也。
黄山之奇,奇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吾友欲游名山,黄山实为首选。
黄山之美,美在奇松。
松树千姿百态,或如苍龙腾空,或如白鹤翔天,或如凤凰展翅,美不胜收。
黄山之美,美在怪石。
怪石形态各异,如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飞来石等,令人叹为观止。
黄山之美,美在云海。
云海浩渺,如梦似幻,让人心旷神怡。
黄山之美,美在温泉。
温泉清澈见底,冬暖夏凉,洗去一身疲惫,令人心旷神怡。
吾友若游黄山,必有所得。
黄山之美,美在自然。
登黄山,观云海,听松涛,沐温泉,实为人生一大快事。
吾虽不能同行,然心向往之,愿以书相寄,以述吾志。
昔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夫读书者,知天下之大事,明人生之哲理,悟人生之真谛。
行万里路者,见世间之奇观,闻天下之异闻,增广见闻,陶冶情操。
吾友欲游名山,正是行万里路,增长见闻,陶冶情操。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吾友朱元思,夙志高远,欲游名山,以抒怀抱。
吾虽老病,不能同行,然心向往之,愿以书相寄,以述吾志。
愿吾友游历名山,开阔眼界,陶冶情操,不负此生。
译文:吴郡的朱元思给我写信,说他想要去游览名山,但我因为年老体弱,不能和他一起去。
因此,我写下这封信来表达我的心情,并且告诉他:山,是天地之间的元气,阴阳之和,风雨之润,日月之精华,星辰之灵气,万物之所藏,百神之所居。
高考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
高考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8、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
9、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10、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11、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12、且尔言过矣。
1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14、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1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1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7、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1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2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9、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晏子治东阿》30、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鸿门宴》31、沛公曰:“孰与君少长?”3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34、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35、若属皆且为所虏。
3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3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8、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39、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陈情表》40、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4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段太尉逸事状》42、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43、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
44、段公,仁信大人也。
45、敢以状私于执事。
46、《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高考全国卷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 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王涣字稚子,广汉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滑,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
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导语:高考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把握规律,成功将水到渠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初中学生必背文言文(80篇之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2、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高考语文经典文言文翻译
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臣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江,舍舟登陆,结庐南阳,too居陋巷,不求闻达。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嗟久叹,谓臣曰:“吾待天下士,以信义为本。
”故五月渡江,深入不毛,欲以一统天下,退而求之,未尝不叹其志之壮也。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江,舍舟登陆,结庐南阳,too居陋巷,不求闻达。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文言文注释及翻译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连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将要)攻魏,子为(替、给)寡人谋,奈何(怎么办)?”孟尝君曰:“有诸侯之(结构助词,的)救,则国可存也。
”王曰:“寡人愿(希望)子之行也!”重(重视、郑重)为之约车百乘(指兵车一百辆)。
孟尝君之(去、到)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表目的,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
”孟尝君曰:“夫敢(冒昧,斗胆)借兵者,以(表因果,是为了)忠(效忠)王也。
”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军队、兵力)非能强于(比)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
然而赵之地不岁(每年,一年一年)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为什么)也?以(因为)其西为赵蔽(作为赵国的屏障)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歃血为盟)于秦,是(这、这样)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将、将要)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名词作状语,向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收成不好)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表目的,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国都的城门,也指边境)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献上好的计策)于(向)王(状语后置句),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主谓间助词,取独)将有大变也。
”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屈节)割地,以(把)国之半与秦,秦必去(撤兵)矣。
秦已去魏,魏王悉(作动词,倾其全部)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凭借、依靠)赵之众,以(用)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名词作动词,得到好处)?利(名词,好处)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道路与乡里)近而输(这里指粮草的供给)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
高考古文翻译
高考古文翻译古文-庄子《逍遥游》北海之滨有草木之名曰“球果”,其高尚者如松柏,其初生者如荆棘。
海水缘之,而不浸其根;风雪至之,而不折其枝。
此松柏之性,不可改也。
然而有斧斤者,伐之以取材,以为己器。
夫人不肖,则失天道,而擅用心机。
怠于勤劳,而恃继承之势。
有罪乎人,则异于凡人之罪;纵奢淫,放乱其心,而不知羞耻。
自恃进士,榜眼,如神仙之灵感,心持宇宙,躁于尘嚣。
君子卖草木之材,将掩松柏之儿女,而斥诸苦毛之全民。
凡人何罪?皆欲向胆运筹;而君子之戴白日者,视凡人如蚕蛾之不值一提。
人人皆谀以求荣,君子犹不以为可贵。
人不欲天下之可欲者,而固置妖艳之术,欲使万人皆为悖逆不仁之人。
人辜于君子,以眼见之;而君子则以弓蟲蛇蚹之谀渐逼之。
圣人曰:“圣人生于万民之下,而比之则罔极。
”智者曰:“君子圣人,亦以乱民作策,乱民者,则共之混混。
君子督民,使其七日不得息胆。
”一日则盈一筋,七日则尸骨不存。
君子之所以能作乱民之心为控制之者,夫乱民之横徵暴敛也。
义是而取,贼是而取。
余闻君子之用,以摩辕马,暴力夺饼。
乱民之计谋,则赌博咎贼,然亦败败于他力。
智者劝谓世子曰:“事君谓之以法力,则君何以反行自救哉?”曰:“事君刑公而宥贼不穷,非贼有一面之心以夺吾之子民也。
”君子必恃人民,以为己恃无底。
然则时行世道,谁能以一人之材而与存者抗之哉?君子之为政,如球果欲人诛去枝叶焉,则则有圣之术。
然万人之中,或有贤士孝子,共不失天道而擅解毒机。
若僧俗之们,非可以刺定天事。
如夫轻言利害者,人不忍受之施,更不忍受其权势。
草木之歌,而诸领之人皆用之为职;若有逃命者,必借利害之声,故有闻而致疯。
夫人不肖,我不理,人亦犹不理。
然则嗔怪之议,何以至于备萌之中国哉?廿四日之言,何犹不至于加之以传,以矫扶颠之挽救也?远上童谣,罔极于薪末;窃养琴书辩之类,罔极于下泽。
夫潜予公正之权,窥测者当绝人之亲者也。
命且夺于有生有死之类,岂事君之力之所能胜哉?命且夺于悖逆人之属,于是乎而丧之聚落。
2023新高考一卷语文文言文翻译
2023新高考一卷语文文言文的翻译如下:全文翻译:我有金壶一把,上面画着北斗七星,价值可以用北斗斗量,就是太真王母所拥有。
一次,王母在白天出来散步,见到唐玄宗在月下玩赏,便将金壶赐给他。
唐玄宗接过金壶,放在桌子上,回头对侍从说:“你们都退下。
”侍从都离开了,只有杨国忠在旁陪着。
这时,壶中仙飞出把壶递给杨国忠。
杨国忠接过壶后,觉得壶中仙姿色不错,便对着仙姿夸赞了一番。
唐玄宗听后非常生气,派人到杨国忠家将壶取回。
第二天问及此事,才知道壶中有个高祖庙,杨国忠错把高祖庙中仙飞出来的事当成了王母赐给唐玄宗金壶的宝物了。
翻译:余有金罂一,画北斗七星于上,以之量酒,不失一缕。
或夜半而至晨,或日昃而方昃,熟视罂曰:“噫!不恒见也。
”俄而群仙自内飞出,以一手捧金罂与上。
上持之而笑,命侍儿倾玉卮酬之。
回头谓侍儿曰:“汝辈且退。
”侍儿既去。
惟国忠独在。
乃飞仙取高祖之像而拟之。
上怒而逐之。
翌日问其故,乃知所奉者非金罂也,高祖庙耳。
翻译要点:1. “余有金罂一”中的“余”指的是作者本人。
2. “以之量酒”中的“之”指的是金罂。
3. “俄而群仙自内飞出”中的“俄而”表示时间短暂的意思,“群仙自内飞出”则描述了神仙从内飞出的神奇景象。
4. “以一手捧金罂与上”中的“一手”和“与”体现了文言文的简洁性和韵味。
5. “命侍儿倾玉卮酬之”中的“命”和“倾玉卮酬之”则是宫廷贵族奢华生活的体现。
6. “侍儿既去”中的“既”表示动作完成,“去”则表示离开的意思。
7. “翌日问其故”中的“翌日”表示第二天,“其故”则指前一天发生的事情的原因。
以上是对这段文言文的翻译和要点解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文言文带翻译及注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孔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夫子哂之。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孔子曰:“善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位弟子陪坐在孔子身边。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所以不要因为我而感到拘束。
平时你们常说:‘没有人了解我。
’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遭受了军队的侵扰,接着又遭遇了饥荒。
如果让我来治理,等到三年后,可以让人们勇敢,并且懂得道义。
”孔子微笑着。
“冉求,你怎么样?”孔子问。
冉求回答说:“如果是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来治理,等到三年后,可以使百姓富足。
至于礼乐教化,那就等待有德行的人来实行吧。
”孔子也微笑着。
“公西赤,你怎么样?”孔子问。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赞礼的人。
”孔子说:“好呀!”“曾点,你怎么样?”孔子问。
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想法不一样。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和六七个少年,一起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下游玩,然后吟诵着歌谣回家。
语文新高考文言文翻译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容,这样的人很少具备仁德。
”解析:1. 子曰:“子”在这里指孔子,是古代对尊者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曰,即说。
2. 巧言令色:巧,指巧妙;言,指言语;令,指美好;色,指面容。
巧言令色,形容人善于用巧妙的言语和美好的面容来取悦他人。
3. 鲜矣仁:鲜,指少;矣,为语气词,表示感叹;仁,指仁德。
鲜矣仁,表示这样的人很少具备仁德。
翻译过程:首先,将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和古汉语词汇进行翻译,如“子”、“巧言令色”、“鲜矣仁”等。
其次,对原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分析,理解其意思。
最后,将分析后的意思用现代汉语表达出来。
具体翻译如下:孔子说:“那些善于用巧妙的言语和美好的面容来取悦他人的人,很少具备仁德。
”这段话强调了仁德的重要性。
在古代,仁德被视为做人的根本,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只是善于用花言巧语和伪善的面容来取悦他人,那么他很难具备仁德。
这告诫我们要真诚待人,不要只追求表面的光鲜,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
在现代社会,这段话同样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注重培养自己的仁德,真诚地对待他人,而不是仅仅为了取悦他人而说些虚假的话。
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在社会中立足。
此外,这段话还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善于花言巧语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用花言巧语来欺骗他人。
面对这样的人,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要被他们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善于辨别是非,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总之,《论语·子罕篇》中的这段话,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提醒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仁德,真诚待人,同时也要警惕那些善于花言巧语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现代社会中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新高考文言文全文翻译
原文:夫新高考之文言文,古之遗风,今之瑰宝也。
自孔子以来,文言文传世,历经千载,至今犹存。
然今之学子,鲜有通古之人,而文言文之难度,亦日增一日。
是以新高考文言文之翻译,成为一大难题。
新高考文言文,取材于古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令人叹为观止。
然翻译之难,在于其语言之古,字词之繁,语法之异。
今试以一篇新高考文言文为例,予以全文翻译。
原文:昔者孔子游于泰山之阳,见一女子,衣褐,戴笠,携斧,耕于田。
孔子问之:“子何人?”女子曰:“吾乃耕者。
”孔子曰:“耕者何为?”女子曰:“吾耕以养父母。
”孔子曰:“善哉!”遂与之言,问其所耕之地,女子答曰:“吾耕于泰山之阳,地肥而沃,故所获甚丰。
”孔子曰:“子耕之劳,何如?”女子曰:“吾自幼习耕,至今已二十载,虽劳不怨。
”孔子曰:“子之勤劳,吾甚钦佩。
然子何不学文,以显扬于世?”女子曰:“吾虽不学文,然耕读之余,亦能自娱。
”孔子曰:“善哉!子之乐,吾亦乐之。
”译文:昔日,孔子游历于泰山之南坡,看见一位女子,身穿粗布衣服,头戴斗笠,手持斧头,正在田地里耕作。
孔子问她:“你是何人?”女子回答:“我是耕田的人。
”孔子又问:“耕田的人做什么?”女子说:“我耕田是为了养活父母。
”孔子称赞道:“好极了!”于是与女子交谈,询问她耕种的地方,女子回答说:“我在泰山之南坡耕种,那里的土地肥沃,所以收获很丰富。
”孔子又问:“你耕作的辛苦程度如何?”女子说:“我从小就学习耕作,到现在已经二十年了,虽然辛苦但从不抱怨。
”孔子表示敬佩,并问:“你这么勤劳,为什么不学习文化,以便在世上显扬自己?”女子说:“我虽然不学习文化,但在耕作读书之余,也能自得其乐。
”孔子说:“好极了!你的快乐,我也感到快乐。
”此篇文言文,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孔子与耕者的对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视孝道、勤劳朴实的价值观。
翻译此篇文言文,不仅是对古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现代学子的一次思想洗礼。
在新时代的高考中,文言文翻译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使他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高考文科文言文翻译答案
甲子岁,余以布衣见知于乡先生,荐于州守,遂得为诸生。
由是感激,遂率妻子邑人来见,于是乡先生授余书,读之十日,能说文解字。
明年,州守以余为诸生,遂授余书,读之百日,能通《五经》。
又明年,州守以余为举子,遂授余书,读之千日,能通《六经》。
甲子岁后,余年十五,遂得为举子。
余自得举子,读书日益多,文章日益工。
余读书,皆从经史中来,故余文章,皆能达经史之旨。
余文章,又皆能达经史之旨,故余文章,日益工。
余文章工,州守闻之,遂召余为官,余以余文章工,故能得官。
余既得官,欲以文章鸣世,于是广交游,广结交,欲求一知音。
余广交游,广结交,欲求一知音,于是得与李公相遇。
李公,余之知音也,余与李公相遇,遂得文章鸣世。
余与李公相遇,李公谓余曰:“子之文章,何如?”余对曰:“吾文章,皆能达经史之旨,然未能达圣人之道。
”李公曰:“然则子欲达圣人之道乎?”余曰:“然。
”李公曰:“子欲达圣人之道,必先明经史,然后能达圣人之道。
”余曰:“善。
”于是余与李公同读经史,以求达圣人之道。
余与李公同读经史,以求达圣人之道,读之三年,能达圣人之道。
达圣人之道,余文章愈工。
余文章工,州守闻之,遂召余为官,余以余文章工,故能得官。
【文言文翻译】甲子年,我作为一个平民百姓,被乡里的先生所赏识,推荐给州守,于是得以成为生员。
因此我感激不已,于是带领妻子和乡里的人来见先生,于是乡里的先生教我读书,读十天,能讲解文字。
第二年,州守因为我成为生员,于是教我读书,读了一百天,能通晓《五经》。
再过一年,州守因为我成为举子,于是教我读书,读了一千天,能通晓《六经》。
甲子年之后,我十五岁,于是成为举子。
我从成为举子开始,读书日益增多,文章日益精巧。
我读书,都是从经史中来,所以我写的文章,都能表达经史的主旨。
我的文章,又能表达经史的主旨,所以我的文章日益精巧。
我的文章精巧,州守听说了,于是召我担任官职,我因为我的文章精巧,所以能够得到官职。
我得到官职后,想要用文章闻名于世,于是广泛结交朋友,广泛交友,想要找到一位知音。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1卷文言翻译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文言文翻译【原文】材料一: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
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
”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
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
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
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
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
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
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
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材料二: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
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
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
”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
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
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
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武臣曰:“诺。
”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
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
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
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
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
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
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
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注]①襄子:赵襄子。
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
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
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高中文言文翻译全集
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译文:我是高阳帝的后代,我的父亲名叫伯庸。
在孟陬之地的摄提贞月,我生于庚寅年。
我父亲观察我出生时的状况,赐给我一个美好的名字:名叫正则,字叫灵均。
二、《论语》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三、《庄子》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译文:庄子与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鱼儿在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的快乐。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四、《史记》原文:孔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
”译文:孔子说:“不进行教育就杀人,叫做虐;不加警告就期望成功,叫做暴;发布命令迟缓而限期紧迫,叫做贼。
”五、《诗经》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原文: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闻之,曰:“太子丹者,人臣之礼也。
”译文:燕国的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秦王听说后,说:“太子丹,这是人臣的礼节。
”七、《左传》原文:晋侯问于士蒍曰:“吾其济乎?”对曰:“君其知之。
臣闻之,一夫荷戈,足以为天下笑;然而晋国,君之国也,未可量也。
”译文:晋献公问士蒍说:“我们能够成功吗?”士蒍回答说:“您应该知道。
我听说,一个勇士手持戈矛,足以使天下人嘲笑;然而晋国,是您的国家,不可估量。
”八、《后汉书》原文:光武以谦冲自牧,浮沉天下,三十余年,然后乃定。
高中文言文翻译可打印
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将图南。
且夫水之积也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运斤然矣。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翻译: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
鲲的体积,不知道有几千里那么大。
它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鹏。
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那么长。
当它愤怒地飞翔时,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朵。
这只鸟,当海上有大风的时候,将要迁徙到南海。
南海,是天然形成的大池子。
再说,水的积聚不深,那么它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那么小草就能成为一只船。
把杯子放在上面就会粘住,这是水浅而船大的原因。
风的积聚不厚,那么它承载大翅膀就没有力量。
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风就在它的身下了,然后才开始向南飞。
再说,水的积聚如果很深,那么它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那么小草就能成为一只船。
把杯子放在上面就会粘住,这是水浅而船大的原因。
风的积聚不厚,那么它承载大翅膀就没有力量。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文
原文: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之势。
暴秦之始,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文:秦孝公占据崤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共同坚守,企图窥视周室的权力。
秦朝初期,实行暴政,不施行仁义,攻守之势完全不同。
秦孝公凭借崤山和函谷关的坚固地势,占据雍州的土地,君臣团结一心,企图篡夺周室的权力。
他们有着征服天下、包揽宇内的雄心壮志。
然而,秦朝初期,实行暴政,不施行仁义,攻守之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当时,秦孝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采纳了商鞅的建议,实行了一系列变法。
这些变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但也加剧了社会矛盾。
在秦孝公的统治下,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与此同时,秦国的军队却日益强大,攻城略地,无往不胜。
然而,秦国的强大并非源于仁义,而是源于暴政。
秦孝公时期的秦朝,对内实行严刑峻法,对外则发动战争,攻城掠地。
这种攻守之势,使得秦国逐渐走向了灭亡的道路。
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继位。
他继续推行秦孝公的政策,对外扩张,对内严加控制。
然而,这种政策并未使秦国走向繁荣,反而使得民怨沸腾。
此时,秦国的统治阶层内部也出现了矛盾,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继续扩张,与各国展开了激烈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秦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此时,秦国的百姓已经不堪重负,民怨更加激烈。
最终,秦朝在秦始皇的统治下灭亡。
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庞大的帝国,但他实行严酷的统治,不施行仁义,使得民怨沸腾。
秦朝的灭亡,正是由于秦孝公时期就开始的暴政所导致的。
这段文言文通过描述秦朝的兴衰过程,揭示了秦朝灭亡的原因。
秦朝的强大并非源于仁义,而是源于暴政。
这段文字警示后人,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仁义道德的支撑。
只有施行仁政,才能赢得民心,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新高考文言文及翻译
昔者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绝其粮食,三日三夜不得食。
孔子左右皆危惧,唯颜渊独颜色不变,仰而问孔子曰:“夫子,何如?”孔子曰:“何敢言何如!吾闻之,君子之有勇也,或其知也,或其不知也,必其知之也。
吾食于人,人食于我,非独我也食于人,亦食于人。
吾有勇也,岂独我之勇也?吾有知也,岂独我之知也?今吾与天下之人为徒,天下之人皆知吾之勇与知也,而吾独困于此,何也?”颜渊曰:“夫子,此非吾所以问也。
吾所以问者,夫子之道何如?吾将行之,固将不困。
”孔子曰:“善!吾闻之,君子之学也,亲其亲,仁也;教民予之,善也;使民畏之,不敢犯上也。
夫三者,天下之达道也。
吾之道,亦在其中矣。
”【翻译】昔日,孔子在匡地游玩,宋国人将他团团围住,几层包围圈,断绝了他的粮食,三天三夜得不到食物。
孔子的身边的人都感到非常恐惧,只有颜渊脸色不变,仰头问孔子说:“夫子,现在怎么办?”孔子说:“怎么敢说怎么办呢!我听说,君子有勇气,有时知道,有时不知道,但一定是知道的时候。
我吃别人的东西,别人也吃我的东西,不只是我一个人吃别人的东西,别人也吃我的东西。
我有勇气,难道只有我一个人的勇气吗?我有知识,难道只有我一个人的知识吗?现在我和天下的人交往,天下的人都知道我的勇气和知识,而我自己却在这里陷入困境,这是为什么?”颜渊说:“夫子,这并不是我向您请教的问题。
我向您请教的是,夫子的学问如何?我将去实践它,一定不会陷入困境。
”孔子说:“好!我听说,君子学习,亲近自己的亲人,这是仁;教导人民给予他们,这是善;使人民敬畏,不敢触犯上级。
这三者,是天下通行的道路。
我的学问,也包含在其中了。
”【文言文赏析】本文通过孔子在匡地被困的情景,展现了孔子及其弟子颜渊的胸怀和智慧。
孔子在困境中,并没有慌乱,反而以冷静的心态分析了局势,并鼓励颜渊坚定信念,继续前行。
颜渊则表现出对孔子学问的信任和坚定的跟随态度。
文章通过对君子品质的描述,强调了仁、善、畏等道德观念的重要性,以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点专练4特殊句式译到位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
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
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
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拜广州都督。
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1)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
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王方庆)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
任希古升迁做了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
解析要点:“就”“受”“卒”。
(2)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有到官府诉冤的百姓,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不曾审问。
解析要点:“以”“鞫问”,定语后置句。
(3)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明整肃。
解析要点:“集止”“绳”“清肃”,“首领纵暴者”定语后置。
参考译文王方庆是雍州咸阳人。
他十六岁,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
(王方庆)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
任希古升迁做了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
王方庆官拜广州都督。
他所管辖之内的各州首领,过去多贪婪放纵,有到官府诉冤的百姓,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不曾审问。
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明整肃。
当时人们认为唐以来治理广州的官员没有谁能超出王方庆的。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李乂,字尚真,赵州房子人。
第进士、茂才异等,累调万年尉。
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
韦氏之变,诏令严促,多乂草定。
进吏部侍郎,仍知制诰。
景云元年,迁吏部侍郎,与宋璟等同典选事,请谒不行,时人语曰:“李下无蹊径。
”改黄门侍郎,封中山郡公。
制敕不便,辄驳正。
贵幸有求官者,睿宗曰:“朕非有靳,顾李乂不可耳!”谏罢金仙、玉真二观,帝虽不从,优容之。
太平公主干政,欲引乂自附,乂深自拒绝。
(选自《新唐书》)(1)景云元年,迁吏部侍郎,与宋璟等同典选事,请谒不行,时人语曰:“李下无蹊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景云元年,(李乂)晋升为吏部侍郎,他与宋璟等共同掌管选官之事,堵塞告求之道,当时人说:“李子树下没有小路。
”解析要点:“典”“请谒”“蹊径”,句意对。
(2)贵幸有求官者,睿宗曰:“朕非有靳,顾李乂不可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权贵近臣有求官的,睿宗说:“不是朕吝惜,只是李乂不能通过啊!”解析要点:“靳”“顾”,“有求官者”定语后置,句意对。
参考译文李乂,字尚真,赵州房子人。
考中进士科和茂才异等科,几次调任万年尉。
李乂升任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
韦氏政变,诏令紧急,大多数诏令为李乂起草撰定。
进任吏部侍郎,并知制诰。
景云元年,(李乂)晋升为吏部侍郎,他与宋璟等共同掌管选官之事,堵塞告求之道,当时人说:“李子树下没有小路。
”改任黄门侍郎,封中山郡公。
遇到制书敕令有不合适的地方,往往加以驳正。
权贵近臣有求官的,睿宗说:“不是朕吝惜,只是李乂不能通过啊!”李乂上谏停止修建金仙、玉真二观,皇帝虽然不允许,却和气地宽容了他。
太平公主干涉政事,想拉拢李乂依附,李乂坚决拒绝。
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伏暅,字玄曜。
出为永阳内史,在郡清洁,政务安静。
郡人何贞秀等一百五十四人诣州言状,湘州刺史以闻。
诏勘有十五事为吏人所怀,帝善之。
徙新安太守,在郡清恪如永阳时。
人赋税不登者,辄以太守田米助之。
郡多麻苎,家人乃至无以为绳,其厉志如此。
属县始新、遂安、海宁并同时生为立祠。
(选自《南史·列传第六十一·儒林》)(1)诏勘有十五事为吏人所怀,帝善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皇帝下诏调查后发现有十五件事被官吏百姓怀念,皇帝认为他做得很好。
解析要点:“勘”,调查;“为……所”,被动句;“善”,认为……好。
(2)郡多麻苎,家人乃至无以为绳,其厉志如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郡地多产苎麻,而他的家人竟至于没有什么可用来制绳子,他砥砺志节如此。
解析要点:“乃”,竟;“无以”,没有用来……;“厉志”,砥砺志节。
参考译文伏暅,字玄曜。
外放任永阳内史,在郡时清白廉洁,治政致力于安定平静。
郡人何贞秀等一百五十四人赴州署说到他的情况,湘州刺史将此情况申报。
皇帝下诏调查后发现有十五件事被官吏百姓怀念,皇帝认为他做得很好。
调任新安郡太守,在郡时清廉恭敬如同在永阳时。
有人交不出赋税,便用太守官田所产粮食救助他。
郡地多产苎麻,而他的家人竟至于没有什么可用来制绳子,他砥砺志节如此。
隶属的始新、遂安、海宁三县,在他活着时,同时为他建了祠堂。
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牟子才,字荐叟,井研人。
时丁大全与宋臣表里浊乱朝政,子才累疏辞归。
未几,大全败,宋臣斥,诬劾子才者悉窜岭海外,乃复子才官职,提举玉隆万寿宫。
帝即欲召子才。
会似道入相,素惮子才,仅进宝章阁待制、知温州;又嗾御史造飞语目子才为潜党,将中以危祸。
上意不可夺,遂以礼部侍郎召,屡辞,不许。
乃赐御笔曰:“朕久思见卿,故有是命,卿其勿疑,为我强起。
”故事,近臣自外召者,必先见帝乃供职;子才至北关,请内引奏事,宦者在旁沮之,帝特令见,大说,慰谕久之。
时士大夫小忤权臣,辄窜流,子才请重者薄惩,轻者放还。
度宗在东宫,雅敬子才,言必称先生。
(选自《宋史·牟子才传》)(1)乃赐御笔曰:“朕久思见卿,故有是命,卿其勿疑,为我强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于是亲自写信给他说:“我想见你很久了,所以有这个任命,你千万不要有疑虑,为了我(你就)勉为其难出来做官吧。
”解析要点:“赐御笔”“是命”“其”“起”。
(2)时士大夫小忤权臣,辄窜流,子才请重者薄惩,轻者放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当时士大夫稍微触犯当权者,就被流放,牟子才向皇上请求重罪的轻罚,轻罪的免除处罚。
解析要点:“忤”“窜流”“放还”。
参考译文牟子才,字荐叟,井研人。
当时丁大全与董宋臣内外勾结败坏朝政,牟子才多次上疏请求辞职还乡。
没多久,丁大全垮台,董宋臣被贬斥,诬陷弹劾牟子才的人都被流放到岭海之外,于是恢复牟子才官职,做玉隆万寿宫的提举。
皇帝想要立刻征召牟子才。
适逢贾似道入朝为相,他向来忌惮牟子才,仅让他升为进宝章阁待制、温州知府;又唆使御史捏造流言把牟子才视为吴潜的党羽,要中伤加害他。
皇帝的旨意不可改变,于是以礼部侍郎的职位召用他,他多次推辞,不被允许。
于是亲自写信给他说:“我想见你很久了,所以有这个任命,你千万不要有疑虑,为了我(你就)勉为其难出来做官吧。
”按照旧例,从外地召回的近臣,一定先拜见皇帝后才能就任;牟子才到北关,请宦官带他进宫奏事,宦官从旁阻挠,皇帝特地下令召见,非常高兴,安慰开导了他很久。
当时士大夫稍微触犯当权者,就被流放,牟子才向皇上请求重罪的轻罚,轻罪的免除处罚。
度宗做太子时,一向尊重牟子才,开口闭口必称他为先生。
5.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四年七月,高祖崩,上(指炀皇帝)即皇帝位于仁寿宫。
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马全盛,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乃盛治宫室,穷极侈靡,召募行人,分使绝域。
诸蕃至者,厚加礼赐,有不恭命,以兵击之。
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余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
帝性多诡谲,所幸之处,不欲人知。
每之一所,郡县官人,竞为献食,丰厚者进擢,疏俭者获罪。
奸吏侵渔,人不聊生,人饥相食,邑落为墟,上不之恤也。
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
(选自《隋书》)(1)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余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他)向天下的富人征收重税,大量购买军马,每匹马价值十余万两,因此而受冻挨饿的富强之家十有其九。
(2)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百姓愤怒怨恨,国家土崩瓦解,到了被人擒获的地步,他却仍没有觉悟到这一点。
参考译文四年七月,高祖驾崩,隋炀帝在仁寿宫即位。
因为天下长期安定,兵马强盛,隋炀帝意气风发仰慕秦始皇、汉武帝的功业,就大量地兴建宫室,极尽奢靡华丽;招募使者,出使边远邦国。
那些邦国听命而来的,就赏赐给丰厚的礼品;有不听命令的,就派兵攻打。
(他)向天下的富人征收重税,大量购买军马,每匹马价值十余万两,因此而受冻挨饿的富强之家十有其九。
皇上生性诡诈,所到之处,不想让人知道。
他每到一个地方,地方官员都争着向他进献食物,进献丰厚的就被提拔,进献微薄的就会被判罪。
贪官污吏鱼肉百姓,老百姓无法生活,以至人吃人,村庄变为废墟,皇上对此毫不怜悯。
百姓愤怒怨恨,国家土崩瓦解,到了被人擒获的地步,他却仍没有觉悟到这一点。
6.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