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亲爱的爸爸妈妈》

合集下载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亲爱的爸爸妈妈》诸城市卢山中学夏爱平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重点词语,把握全文的情感脉络;2、理清文本思路,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并体会文中语言的深层含义;(三)德育目标: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媒体:多媒体、录音机预习导学1、查找资料,搜集整理有关战争,特别是二战中占领国对被占领国实行残暴统治的有关资料。

2、识记重点字词,给加点字注音。

杀戮()悼念()屹立()肃穆()恍惚()()荒谬()憧憬()3、课文再现了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主要是为了告诉人们怎样的心声(主题)?请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课内探究(一)导入新课由南京大屠杀引出德国法西斯在南斯拉夫的侵略,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三)自主探究,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引文坟地见闻呼唤和平,面向现实,记述各种纪念活动回顾历史,反对战争。

记录作家座谈会摘录遗言“形散神不散”(四)合作探究,问题探讨1、寻读,析一析“历史”与“现实”(1)分别寻找文中写“历史”写“现实”的内容,并联系起来析其作用。

第一部分中作者参加的南斯拉夫人民集会,悼念二战中被纳粹杀死的3000个孩子,眼中所看到的情景为现实。

而莫马·迪密为作者作的回顾和解释基本展现了几十年前的历史。

作者以凄风、苦雨、静默的人群、白色的石雕、老人木然的眼神……来烘托集会的沉重,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是多么地悲惨,同时借莫马·迪密之口引出那段令人发指的历史,二者的交错出现使那些悲惨、沉痛之感相互烘托,同时让人体味现实,反思历史,形成了立体交融的效果,如同影视镜头的来回切换,把历史与现实沟通、融合,深化了事件的作品和意义。

(2)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朝阳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朝阳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5《亲爱的爸爸妈妈》
奔向父母,父母们放下东西,张开手臂,高兴地将孩子抱起,转圈,天地响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字词障碍
三、品读课文,自主欣赏,理解课文内容。

的作用?
史,现实在雨中
融合,
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

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
、齐读课文中引用的迪桑卡的诗,感受孩子们的可爱与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并思考为什么要引用迪桑卡的诗?
作者想强调不能忘记历史,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再有
并诚挚忏悔,改正,才会得到人们的原谅与宽恕,才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斑窥
、昨日,国耻勿忘;(播放图片资料)今日,警钟长鸣。

字数不限。

预习本单元活动课,。

湖北省罗田县匡河镇石桥铺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课件2 新人教版

湖北省罗田县匡河镇石桥铺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课件2 新人教版

呵护 杀戮 悼念
yì wān yán hǎng hū hè lí ng
屹立 蜿蜒 恍惚 明赫白 聂华苓
课文主体部分可分为几个片断?
提示:抓住文中记叙的要素梳理情节,概括各部 的内容。
一、来到纪念地——听到莫马对大屠杀
惨状的述说,看到人们在悼念的情景。
二、看纪念演出——由诗歌唤起历史,
表达自己观看演出时产生的感受和联想。
三、参加座谈会——一位西德作家和
一个日本人的不同表现。
四、参观纪念馆——看到被残杀者的
临终遗言。
萨特为什么说记忆既“沉重”的, 又 是“ 美丽 ”的 。沉 重的 记 忆 “指什么?“美丽的记忆”又指什 么?
“沉重的记忆”指纳粹党在克拉库 耶伐次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 “美丽的记忆”指克拉库耶伐次的 人民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所表现出 来的整个民族的英勇。
朗读一、三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被屠杀的历史?
孩子们天真无邪,一直在父母亲人的关爱下幸福地生活,他们 思想单纯,力量弱小,不可能作出对纳粹“不利”的事来,灭 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却把屠刀举向孩子,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 屠杀的野蛮残酷,使 我们对法西斯强盗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2、西德作家明赫白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谅 解?
西德作家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深刻,真诚地进行忏悔。 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强盗犯下的,他没有责任,但他却代 上一代受过,所以人们宽恕了他,尊重他。
朗读一、三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3、作者对那位日本作家的为作家,而称他为日本人;用 安格尔的话对他进行驳斥;写许多人与明赫白握手,表示理解。 对日本人的冷落表明各国作家对日本作家发言的否定。
聂华苓,女,美国华裔 作家,1921年生,湖北 武汉人。1949年去台湾, 开始发表作品。1964年 赴美定居,代表作《台 湾轶事》。聂华苓的作 品以深邃的历史感表现 现代中国的沧桑变化, 抒写台湾中下层人们的 乡愁和海外浪子的悲歌。

语文初二上人教新资料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文本素材

语文初二上人教新资料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文本素材

语文初二上人教新资料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文本素材聂华苓简介一九二五年出生于大陆,湖北应山〔现更名为广水〕人。

一九四八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

一九四九年抵台湾定居并从事创作,曾任《自由中国》半月刊编辑,台湾大学、东海大学副教授。

一九六四年,由于“《自由中国》停刊”事件,聂华苓离开台湾,应聘至美国爱荷华“作家工作室”工作,致力于世界文化交流。

一九六七年和丈夫安格尔创办“国际写作计划”组织,每年邀请世界各地的作家、诗人前往爱荷华大学进修创作。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聂华苓创作的要紧作品有:了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中篇小说《葛藤》;短篇小说集《翡翠猫》、《一朵小白花》、《聂华苓短篇小说集》、《王大年的几件喜事》、《台湾轶事》;散文集《梦谷集》、《黑色、黑色、最漂亮的颜色》、《三十年后——归人札记》;其他作品《爱荷华札记》、《沈从文评传》等。

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发表。

其代表作品为《桑青与桃红》,被列入亚洲小说一百强之中。

新著有回忆录《三生三世》。

其《亲爱的爸爸妈妈》被选入中学课本。

聂华苓的小说刻意求真求新,力求融合各种中外文学表现手法,感情深沉,笔触细腻日军一路屠城杀向南京日军20万分六路逼向南京,一路屠城奸淫,屋舍城墟,人烟绝迹。

日军第六师团于11月5日在杭州湾之金山卫登陆后直截了当北上破松江城。

据英国“曼彻斯特卫报”闻名记者田伯烈报道一位英国记者于1938年1月14日亲赴松江考察后所发的电报∶“松江全城本来能够容纳10万人左右的居民,我却只看见五个年老的中国人,躲在法国教会的一幢宅子里,流着眼泪,他们差不多断食,恳求我带到上海。

”有中国威尼斯之称的苏州为日军第三师团于11月19日攻陷。

据1938年上海《密勒氏评论》一篇文章报导∶“漂亮古雅的苏州城原有35万居民,日军占领该城后,只剩500人了。

”但最痛心的情况还如下述∶“确实是日军侮辱各种阶层的妇女。

兽欲勃发的日本兵到底奸污了多少妇女,可能没有人能够可能。

八年级语文上册 5《亲爱的爸爸妈妈》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5《亲爱的爸爸妈妈》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五亲爱的爸爸妈妈【学习目标】1、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

2、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3、珍视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悲剧重演。

【学习重点】理解文章中心。

【学习重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知识链接】1、走近作家: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

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

2、背景: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这个小城,德国纳粹匪徒杀死了7000人,其中有300个孩子。

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每年10月21日都要在这里举行悼念活动,控诉纳粹的暴行。

【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杀戮()悼念(屹立()肃穆()恍惚()荒谬()憧憬()2.解释下列词语。

杀戮:荒谬:憧憬:缭绕不绝:恍惚:肃穆:响彻云霄:3.作者简介。

请学生们搜集有关聂华苓的相关知识,交流、补充、归纳。

4、课文正文四个部分记述了纪念活动的哪四个片断,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给各部分加个小标题。

5、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什么主旨呢?【合作探究】1. 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句有什么作用?2. 结尾引述死者的遗言有什么作用?3. 引文和正文有什么关系?【感悟成功】文章通过一些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敲击人们的心灵,让读者受到震动,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切体会到战争的罪恶。

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世界上仍然还有很多的地方销烟弥漫,母亲们痛苦的眼泪,孩子们惊恐的哭叫,那一双双流露着悲痛和渴望的眼睛似乎在向我们呼喊:不要战争,保卫和平。

同学们,希望我们都是和平的维护者,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

【课堂检测】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执著.()荒谬.()憧.()憬蜿.()蜒恍惚.()肃穆.()杀戮.()【中考链接】花边饺里的母爱(有删改)肖复兴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

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3A第5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3A第5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

整体感知
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被屠杀的历史?
孩子们天真无邪,一直在父母亲人的关爱 下幸福地生活,他们也思想单纯,力量弱小, 灭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却把屠刀举向孩子,这让 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屠杀的野蛮残酷,使我们对 法西斯强盗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精研细读
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作者档案
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1921 年生,湖北武汉人。著有《失去的 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 水流长》《台湾轶事》等小说集, 《梦谷集》《三十年后》等散文集, 《百花文集》等翻译集。
写作背景
1988年10月21日,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 库耶伐次参加悼念活动。47年前,纳粹在 这座小城大肆屠杀,一天之间,杀死7 000 多人,其中包括300个孩子。47年来,南 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从 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 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悼念活动。作 者在当年纳粹大屠杀的地点,感受到历史 的残酷和沉重,感受到人民悲哀和愿望。
课后作业
3.(1)排比(2)设问(3)比喻(4)拟人 4.因为明赫白对自己国家发动的不义战争表示 了深深地歉意,人们宽恕了他,并对他表示友 好。 5.因为他强词夺理,把自己所在的非正义一方 的灾难放在第一位。 6.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或:人民反 对非正义战争。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课时目标
1.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 的含义。 2.正确理解正文之前的引文的作用以及所 表达的内容。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深刻领会课文“要 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
情境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 妈”这声稚嫩的呼唤而来的,常常是充满爱意 的笑脸和亲切的呵护。而法西斯强盗为了灭种, 竟连喊着“爸爸妈妈”的无辜孩子也要斩尽杀 绝。在这篇文章中,伴随着这声呼唤的是灭绝 人性的枪声。面对曾经发生过的惨剧,你对非 正义战争的罪恶,对和平与幸福,也许会有更 多的认识和更深的思考。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 《亲爱的爸爸妈妈》。

五 亲爱的爸爸妈妈

五  亲爱的爸爸妈妈

五亲爱的爸爸妈妈【学习目标】1、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

2、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3、珍视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悲剧重演。

【学习重点】理解文章中心。

【学习重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知识链接】1、走近作家: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

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

2、背景: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这个小城,德国纳粹匪徒杀死了7000人,其中有300个孩子。

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每年10月21日都要在这里举行悼念活动,控诉纳粹的暴行。

【自主学习】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眼花瞭乱不可明状荒谬憧憬B、响彻云霄头发班白屏障屹立C、杀戮荡然无存赃物荒谬D、憧憬月明风清寒襟张皇失错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作家雨果歌颂远征部队取得伟大胜利的一封信。

B、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缺一不可。

C、《亲爱的爸爸妈妈》开头第一句‚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写出了天气的恶劣。

D、《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作者是聂华苓,女,中国当代女作家。

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等小说集。

3、下列文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人潮仍沿着山路泻下。

‛不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B、‚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这句话抒发了作者矛盾的心情。

C、萨特的一段话,可以看作本文的一个纲,‚沉重‛与‚美丽‛两个主题词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D、‚他和那位西德朋友一对照,就是很好的反驳。

‛这句话其实就是对日本人的含蓄的批评。

4、仔细体味下列语句的含义,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案(郭峰)

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案(郭峰)

5亲爱的爸爸妈妈肥城市汶阳中学郭峰【教与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法西斯的残酷暴行。

(2)学习本文选材典型、构思精巧、富于情感的写法。

(3)培养学生问题探究、口语表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搜集整理资料,提取概括主要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各国人民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共同心声,培养热爱和平保卫和平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与学重点】体会作者情感,领会“世间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的主题。

【学法指导】课前充分预习,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资料,选择专题进行探究。

文本学习过程重视对立比较法的使用。

整个学习过程以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主。

【教与学课时】一课时【教与学设想】《亲爱的爸爸妈妈》是华裔女作家聂华苓的一篇记叙性散文,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文章记叙了女作家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参加一场悼念集会(二战时,德国纳粹在此屠杀了300多名孩子,每年10月21日南斯拉夫人民都会自发赶到当年的屠杀地举行集会,悼念那段悲惨的历史。

)的所见所闻所感。

全文由引文和四小节正文组成,篇幅较长,内容较复杂,文章脉络不甚明显,此外许多含义丰富的语句散见于文中,需要细细揣摩,而这些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而言都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寻找一个适当的切入点,层层引导。

本次教学预备由课文引文中“沉重”与“美丽”这一对矛盾字眼入手,解读正文的四小章节,有效串联起相对散漫、跳跃的文章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四小章节间的内在联系。

围绕“沉重”与“美丽”指导学生进行感性品读,进而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思想内涵,层层深入,理性地把握本文主题,即牢记历史、直面现实、反对战争、呼唤和平,同时对学生进行适度有效的思考与表达训练。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从文题入手通过二战残暴画面迅速进入教学情境,感悟文章寄寓的强烈感情。

乍看到这个课题,“亲爱的爸爸妈妈”,多么温馨的字眼,仿佛听到了依偎在父母身旁撒娇的孩子幸福的呢喃;可接着读下去,这种幸福却被酸楚、苦涩甚至愤怒绝望代替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 1.5 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芩《亲爱的爸爸妈妈》课文解析素材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5 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芩《亲爱的爸爸妈妈》课文解析素材 新人教版

聂华芩《亲爱的爸爸妈妈》课文解析一个外国人从一个国家带走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在那儿感到的痛苦。

我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感觉到了。

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

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

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

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无论何时,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

(①开头为何要引用萨特的话?有何好处?)——萨特【段析】写作者参观克拉库耶伐次的总体感受。

这段话是全文的一个引子,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品味】“发泄”写出了纳粹惨绝人寰的本性。

“沉重”写出了作者对克拉库耶伐次事件的沉重悲哀的心理。

“美丽”写出了作者对这一事件中南斯拉夫人民表现出的英勇的民族精神的崇敬和赞美。

一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②连用了四个句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段析】描写当天的天气,渲染了悲哀的气氛。

【品味】“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

天地亦与人同哀,连用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

这样的开头让读者一开始就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气氛。

老年、青年、孩子们,一群群涌向.....那青青山坡——那儿就是1941年10月21日300个孩子被纳粹集体残杀的地方。

【段析】交代300个孩子被纳粹残杀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人们来到纪念地的情形。

【品味】“一群群”写出人数之多。

“涌向”写出人潮之大。

南斯拉夫小说家莫马·迪密其为我撑着雨伞,我们在窄窄的山路上边走边谈。

“自从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克拉库耶伐次,悼念被纳粹杀死的300个孩子。

”莫马告诉我。

【段析】交代南斯拉夫人民开始纪念这一沉痛事件的时间,表明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一沉痛的历史。

【品味】“成千上万”,指人的数量之多。

“四面八方”,指范围之广。

破折号表示话语的中断。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

“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 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 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 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 如 何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
其实并不矛盾。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 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 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跟前,在凄 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 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 记历史,成千上万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 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47 年前纳 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种族, 这是何等荒谬。
1、复述课文内容 提示:抓住文中记叙的要 素梳理情节
2、课文主体部分可分为几个 片断
概括起来,四个部分记述纪念 活动的四个片断: 一、来到纪念地 二、看纪念演出 三、参加座谈会 四、参观纪念馆
除了与纪念活动有关的 文字,作者还写了些什么 ? 有什么用意?
课文还联系到南京大屠杀。作为华裔作家, 一颗“中国心”使她想到了南京大屠杀,那更是 惨绝人寰的杀戮,被害者达 30 万人,日本法西 斯匪徒的疯狂,更是灭绝人性,惨无人道。作者 把西方与东方联系起来,在宽广的层面上突出世 界和平这个主题。
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克拉库耶 伐次之行”,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课文通过再现被残杀者 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法 西斯的残酷。“亲爱的爸爸妈 妈”突出孩子们撕心裂肺的最 后一声呼喊,让我们想见当年 那场屠杀的情景,对残杀者的 凶残感受得更为深切。
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 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样的 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
另外,课文还写到一位西德作家和一位日本 作家的发言。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赢得了人们的 宽容和尊重。日本作家则是自私的狡辩,想为日 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只能引来人们的反感与冷 落。作者这样写,意在警示人们:至今还有人不 愿正视历史,仍为侵略辩护,这潜伏着新的危险。

《随堂优化训练》201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5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同步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随堂优化训练》201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5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同步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1.字音字形 肃穆( mù ) . 杀戮( 杀戮( lù ) . yì( 屹 )立 dào( 悼 )念 荒 miù( 谬 ) 纳粹( 纳粹( cuì ) . 憧憬(chōng )( jǐng ) .. 蜿蜒( wān )( yán ) ..
2.词语积累 (1)肃穆: 严肃而恭敬 荒谬 (2)________: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恍惚 (3)________: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或指(记得、听得、 看得)不真切;不清楚。 ) (4)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 丑态毕露。
3.助学背囊 (1)主题思想 本文记叙了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参加悼念活动的 所见所闻所感,再现了半个世纪前南斯拉夫一段残酷的历史, 强烈控诉了法西斯统治者屠杀无辜平民的罪行,歌颂了南斯拉 夫“整个民族的英勇”,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向往和平的共同 呼声和美好愿望。
(2)品析文中对立统一的事物 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 沉重与美丽 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刀,南斯拉 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这又是“美丽”的 历史与现实 文章开头两部分紧紧围绕纪念事件本身叙述,把历 史与现实沟通、融合,深化了事件的作用和意义 明赫白代表的西德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真诚忏 忏悔与狡辩 悔,人们宽恕他、尊重他;日本代表自私狡辩,强 词夺理,受到人们冷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亲爱的爸爸妈妈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亲爱的爸爸妈妈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问题探究1
问题探究2
问题探究3
问题探究4
问题探究5
问题探究3.文章正文前的引文中萨特的一段话里说记忆是“沉重” 的,这容易理解,为什么又说“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呢? 思路点拨 本题是对文章前面引文中一句话的理解,难点在于 “美丽的记忆”之“美丽”上。“美丽的记忆”后面一句就说明了为什 么“美丽”,要注意“整个民族的英勇”一句,这是说,面对法西斯屠刀, 南斯拉夫人宁死不屈。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他说:“开枪吧! 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所谓“合作”就是要他做民族的叛徒,这位 老师是有民族气节的,他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课文第四部分摘录 的遗言,表现了无辜的平民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仍然怀着强烈的爱 向生者倾吐心声和愿望,没有人向刽子手乞怜。还有一位工人要 “孩子们为父报仇”。他们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美的,令人 崇敬的,所以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主题思想
课文结构
3.辨字形 粹(������������ì)纳粹 戮(������ù)杀戮 碎(������������ì)粉碎 谬(������������ù)荒谬 猝(������ù)猝死 寥(������������á������)寥落 萃(������������ì)荟萃 戳(������ℎ������ō)戳穿 憧(������ℎō������������)憧憬 簿(������ù)练习簿 瞳(������ó������������)瞳孔 潼(������ó������������)潼关 薄(������ó)薄礼 礴(������ó)磅礴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结构
1.读生字 聂华苓 (lí ng) .
杀戮 (lù) . 憧憬 (chōng jǐng) ..

【推荐下载】初二语文上册第5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课文原文

【推荐下载】初二语文上册第5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课文原文

[键入文字]
初二语文上册第5 课亲爱的爸爸妈妈课文原文
一个外国人从一个国家带走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在那儿感到的痛苦。

我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感觉到了。

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

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 名被残杀的人。

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

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无论何时,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

萨特

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老年、青年、孩子们,一群群涌向那青青山坡那儿就是1941 年10 月21 日300 个孩子被纳粹
南斯拉夫小说家莫马-迪密其为我撑着雨伞,我们在窄窄的山路上边走边谈。

自从1945 年起,每年10 月21 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克拉库耶伐次,悼念被纳粹杀死的300 个孩子。

莫马告诉我。

纳粹为什么要选克拉
克拉库耶伐次。

克拉库耶伐次。

纳粹为什么要选这个小城杀人呢?
克拉库耶伐次是我们塞尔维亚的中心。

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为什么呢?
纳粹要灭种呀!孩子们就从课堂里被抓走,还有十几位老师。

有一位老师,纳粹要
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5《亲爱的爸爸妈妈》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5《亲爱的爸爸妈妈》ppt优质课件
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非常深刻,情感非常真 挚,态度非常诚恳。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强盗犯下的,明 赫白是没有责任的,他却代上一代人受过,他把自己与整个民 族看成一个整体,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所以赢得了人们的 宽容和尊重。
ppt精品课件 6、“世世代代‘人’的声音’”一句,为什么给“人”字加引号? 这个引号起强调作用,强调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
ppt精品课件
ppt精品课件
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个令当今儿童欢欣鼓舞的一个节 日,居然来源于二战期间,成千上万无辜儿童的被毒 害这么一个悲惨的事实。在我们了解了“六一”儿童 节的来历之后,又该如何看待这一节日呢?
ppt精品课件
悼念,是沉重的,今天,就让我们跟 随聂华苓到1988年10月21日的南斯拉夫 克拉库耶伐次去,去参加一次隆重而又 沉重的悼念活动。
ppt精品课件
“沉重的记忆”指纳粹党在克拉库耶伐次埋 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
“美丽的记忆”指克拉库耶伐次的人民被 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所表现出来的整个民族的英 勇。
ppt精品课件
这是说,面对法西斯屠刀, 南斯拉夫人民宁死不屈,毫不 畏惧,大义凛然,没有向刽子 手乞怜,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 勇,这是美的 ,令人崇敬,所以 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ppt精品课件
ppt精品课件
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
1942年6月 ,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 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 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 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 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 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 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4)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4)
#34;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 杀了" 2、 体会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 悲剧重演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中心,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 一、 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当我们喊着亲爱的爸 爸妈妈时,得到的是父母亲切的回应的呵护,但 是,在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 伐次,当300个孩子呼唤亲爱的爸爸妈妈时,随 之而来的却是法西斯匪徒灭绝人性的枪声。现在 我们就来读读华裔作家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 妈》一文,去认识法西斯强盗的凶残,感受南斯 拉夫人民的英勇。
• 三、 问题研究: 1、 如何理解"沉重"和"美丽"? 2、 如何理解"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 实而荒谬的画面"这句话? 讨论明确: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 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历史与纪念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 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3、 引用迪桑卡诗句的作用? 这些诗句是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价值",孩子们的生 命才起步,他们努力学习,向往未来"在阳光下奔跑",他们在爱的阳 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协,歌唱孩子的可爱, 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
• 四、 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 • 板书设计: • 记忆沉重 美丽 • 看纪念演出 来到纪念地 回顾历史 参加座谈会 参观纪念馆 • 呼唤和平 面向现实 • 教学后记: • 通过学习,学生体会到了振兴中华对和平的重要。 •
• 4、 六十多位作家在一起讨论,发言一定很多, 作者只记了三四个人的发言,为什么特别记下西 德作家与日本人的发言? 讨论明确:(从选材上探究写作意图)要消灭战 争,保卫和平,前提是正确认识历史,西德作家 的态度和日本人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诚恳的 道歉得到了人们的宽容和尊重,狡辩只能受到人 们的孤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 教案(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 教案(3)

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目的:1、把握主题"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2、体会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3、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悲剧重演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中心,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当我们喊着亲爱的爸爸妈妈时,得到的是父母亲切的回应的呵护,但是,在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当300个孩子呼唤亲爱的爸爸妈妈时,随之而来的却是法西斯匪徒灭绝人性的枪声。

现在我们就来读读华裔作家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去认识法西斯强盗的凶残,感受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

二、整体感知:1、听录音,介绍背景、作者简介:1988年十月,作者在南参加悼念活动,47年前,纳粹在这座小城大肆屠杀,一天之间杀死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个孩子,47年来,南人民没有忘记这段历史,从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悼念活动。

1、概括每部分的内容:来到纪念地;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

2、讨论主题:明确:要和平不要战争三、问题研究:1、如何理解"沉重"和"美丽"?2、如何理解"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这句话?讨论明确: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

历史与纪念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3、引用迪桑卡诗句的作用?这些诗句是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价值",孩子们的生命才起步,他们努力学习,向往未来"在阳光下奔跑",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协,歌唱孩子的可爱,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

5亲爱的爸爸妈妈

5亲爱的爸爸妈妈

(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明赫白得到众 人的宽恕和尊重)
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非常深 刻,情感非常真挚,态度非常诚恳。半个世纪 前的罪行是纳粹强盗犯下的,明赫白是没有责 任的,他却代上一代人受过,他把自己与整个 民族看成一个整体,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 所以赢得了人们的宽容和尊重。
面对当年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 家和日本作家的态度有何不同?
人们对两人又是持什么态度的?
西德:真诚忏悔
日本:自私狡辩
(谅解)
(鄙弃)
10.结尾处,为什么要引用死者的遗言?
“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
最后摘录的被残杀者留下的只言 片纸,就是拾取人性中最为闪光的几 个瞬间,控诉了泯灭人性的战争。
把握主要内容,了解主题思想。 引 文
一、 来到纪念地 二、 参观纪念馆 三、 参加座谈会 四、 看纪念演出
8.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也要讲话了。 (称他为“日本人”为什么不说“作家”?)
日本作家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他 在自私地狡辩。作家本应具有人类的良 知。作者不称他为作家,说“日本人”, 表明了作者对他的鄙弃。许多人与西德 作家握手,在无言之中表明人们对日本 人的反感和唾弃。
9.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 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 他握手。
引文
沉重 —7000多人无辜被残杀 美丽 —整个民族的英勇

萨特为什么说他的记忆既 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
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的屠杀, 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 的屠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 凛然,不论是那位面对枪口的威胁宁死 不屈的老师,还是那些怀着对亲人的爱 而从容面对法西斯匪徒的枪口的人们, 都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令 人崇敬的,这是美的,所以说“这是个 美丽的记忆。”

第五课《亲爱的爸爸妈妈》自读理解卷及答案

第五课《亲爱的爸爸妈妈》自读理解卷及答案

第五课《亲爱的爸爸妈妈》自读理解卷及答案第五课《亲爱的爸爸妈妈》自读理解卷及答案自读目标:一. 把握引文与正文,正文四个部分的联系。

学习本文的结构方式。

二. 体会文中议论抒情的作用,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意。

试卷内容:一.整体把握 1. 本文按参加纪念活动的先后,记述了不同的活动见闻和感受,请你快速阅读全文,在板书一(1)处填写相应语句。

2. 认真阅读课文,参照两个板书,回答下题:板书一:一.走向纪念地四个片断二. (1)(以“参加纪念三.参加座谈会活动”为线索)四.参观纪念馆(看遗言)板书二:引文(题记)正文沉重法西斯的残酷日本人的狡辩美丽塞尔维亚民族的英勇塞尔维亚民族的伟大历史感(1)法西斯的残酷体现在哪里? (2)日本人是如何狡辩的? (3)塞尔维亚民族的英勇表现在哪里? (4)塞尔维亚人是如何表达他们的历史感的? 3.综观全文,你认为作者参加纪念活动中感受到怎样的“沉重”和“美丽”?二.片段阅读 (二) 历史,现实,在雨中( )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他们全是南斯拉夫著名的演员和音乐家。

”莫马指着几个走向扩音器的人对我说。

雨下得更大了。

乐队奏起了音乐。

一位女演员朗诵南斯拉夫著名女诗人迪桑卡的诗:…… 他们坐在书桌前就在那要命时刻前55分钟小小的人儿,急切地回答艰难的问题:假若一个人步行,结果是书包装满了练习簿,打的分数有好也有坏;兜儿还塞一把梦想和秘密,是爱和盟誓。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将在阳光下奔跑很久,很久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 )在我们眼前。

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呼唤,父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 )和对自由的( )――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回音在倾泻的雨中缭绕不绝。

天地亦与人同哀。

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感慨:文章将伟大的母爱放在 战争面前,让罪恶的战争撕碎 了温馨的人间至情,读后令人 惊心动魄。世间不能再有战争 和屠杀了!
• 在Lager Nordhausen集中营被处死的囚犯的尸体,这 个集中营属于盖世太保管辖。照片上显示的仅为死难者 的一半不到。他们大多数是饿死或被枪杀的
• 在位于Namering的集中营,一位德国妇女在走 过被党卫军杀死的800多具囚犯的尸体时惊呆了。
4.他们坐在书桌前……
(引用迪桑卡的诗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这些诗句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 对生命的喜悦”。孩子们的生命才起步, 他们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 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他们在爱的 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 的死亡威胁。歌唱孩子们的可爱和希望, 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
整体把握 本文再现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 历史,着重再现了被残杀者的心 灵,让我们强烈感受到屠杀的野 蛮残酷。还联系到南京大屠杀, 写了一位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 发言,前者是真诚的忏悔,后者是 自私的狡辩。同时也感受到南斯 拉夫整个民族的英勇。
问题研究 1、正文前面为什么引用萨特的话?
这是全文的引子,点之笔。 从萨特的话里可以看到克拉库耶伐 克次留给后人的警示已越过国界。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 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 如 何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
其实并不矛盾。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 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 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跟前,在凄 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 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 记历史,成千上万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 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47 年前纳 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种族, 这是何等荒谬。
• 奥地利Linz的 Muhlhausen 集中营,囚犯 们被强迫在附 近的采石场做 工,直到最后 虚弱得不能工 作,然后被杀 死。这是集中 营1945年5月 12日解放后 被搬运埋葬的 尸体
• 这些被关押 在 Buchenwal d集中营的 俄国、波兰 和荷兰的囚 犯在关押的 11个月间体 重下降160 磅,平均体 重仅70磅。
作者简介:
聂华苓,美国华裔女作家,1921年生, 湖北武汉人。 萨特,法国哲学家、作家、 评论家。著有哲学著作 《存在与虚无》。
作家简介: 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 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著 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 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 《台湾轶事》等小说集, 《梦谷集》《三十年后》等 散文集,《百花文集》等翻 译集。
5. 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 能忘记。 (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涵义)
作者强调不能忘记历史,只有记住历史, 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再有 战争和屠杀。
6.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 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 他握手。
(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明赫白得到众 人的宽恕和尊重)
本文引言中,萨特为什么 说他的记忆是“沉重” 的, 又是“美丽”的?哪些句子体 现出了记忆的“沉重”和“美 丽”?请划出来,并认真揣摩 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
“ 沉重的记忆”指纳粹党在克 拉库耶伐次埋葬了 7000 名被残杀 的人。 “美丽的记忆”指克拉库耶伐 次的人民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所表 现出来的整个民族的英勇。
拓展与延伸
致命的母爱
——刘墉 敌兵冲进民宅,以枪口对准男主人 的胸膛,命令女主人拿出仅存的食物, 并占据了他们惟一的房间。 夜深了,精疲力竭的敌兵纷纷睡去, 月光洒进窗口,照在浑身泥沙、满脸倦 容的敌兵身上。
“都是人子啊!才十七八岁,还不全 懂事呢!在家恐怕还要母亲提醒他多 穿衣服的孩子,只为了别人争取夺利, 被强迫远离家乡,多么可怜。”瑟缩 在墙角的女主人突然想起自己离家的 孩子,一股母爱和同情油然从心底升 起,“夜里多冷,那孩子的军毯居然 滑落了!”
这是说,面对法西斯屠刀, 南斯拉夫人民宁死不屈,毫不 畏惧,大义凛然,没有向刽子 手乞怜,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 勇,这是美的 ,令人崇敬,所以 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1.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连用四 个句号,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这里 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
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 气氛,“天地亦与人同哀”。连用 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使每个 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 易激发读者的想像,使读者充分感 受到无限悲哀的气氛。
2、“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 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 通市民。”(“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 的感情?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被屠杀的历 史? ) “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 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 诉。 (孩子们天真无邪,他们也思想单纯,力量弱 小,不可能做出对纳粹“不利”的事来,灭 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却把屠刀举向孩子,这让 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屠杀的野蛮残酷,使我们 对法西斯强盗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7、六十几位作家聚在一起讨论,发言一定很多,作者 只记了三四个人的发言,为什么特别记下了西德作家 与日本人的发言?
要消灭战争,保卫和平,前提是正确认识历史。西德作 家的态度是那样诚恳,他把自己与整个民族看成一个整 体,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这样的态度赢得人们的宽容 和尊重。那个日本人跟极右势力相比,还算好的,他还承 认南京大屠杀是事实,但是他总想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 责。安格儿的三个问题辨清了侵略与反侵略,尖锐地指出 了那个日本人的要害。作家本应具有人类的良知,作者不
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非常深 刻,情感非常真挚,态度非常诚恳。半个世纪 前的罪行是纳粹强盗犯下的,明赫白是没有责 任的,他却代上一代人受过,他把自己与整个 民族看成一个整体,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 所以赢得了人们的宽容和尊重。
6、“世世代代‘人’的声音’”一句,为什么给“人”字
这个引号起强调作用,强调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
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
1942年6月 ,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 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 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 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 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 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 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 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 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 即国际儿童节。
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个令当今儿童欢欣 鼓舞的一个节日,居然来源于二战期间, 成千上万无辜儿童的被毒害这么一个悲 惨的事实。在我们了解了“六一”儿童 节的来历之后,又该如何看待这一节日 呢?
悼念,是沉重的,今天, 就让我们跟随聂华苓到1988年 10月21日的南斯拉夫克拉库耶 伐次去,去参加一次隆重而又 沉重的悼念活动。
称他为作家,就说日本人,也表明了 对他的鄙弃。作者写许多人走过去与 西德作家握手,在无言之中表明各国 作家对那个日本人的反感和那个日本 人在会场上的孤立。
7.结尾处,为什么要引用死者的遗言?
最后摘录的被残杀者留下的只言 片纸,就是拾取人性中最为闪光的几 个瞬间,控诉了泯灭人性的战争。

本文记述作者在 南斯拉夫参加的一次 悼念活动,再现了半 个世纪前一端残酷的 历史,表达了热爱和 平的人们的呼声:永 远不要战争了。
• 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
女主人缓缓站起,轻步走到敌兵身 边,惟恐自己的脚步会惊醒那年轻 人的故乡梦。 “你的梦里或许正有着疼爱你的母 亲呢!”女主人弯下身,拾起军毯 为年轻人盖上。 突然,那敌兵张开双眼,吃惊地 浑身震动,如同野兽般怒吼,明晃 晃的刺刀穿透了女主人的胸膛,
滴血的刀尖在月色下闪着寒光。接 着又一声枪响,冲过去援救的男主 人,也倒在了血泊中。 “这女人居然想暗算我!”年轻的 敌兵喃喃地抽出刺刀,“妈啊!幸 亏我被惊醒,也幸亏您在梦中保护, 否则我就再也看不见您了!”
概括起来说,四个部分记述纪念活动的四个片段, 这四个片段分别是:
一.来到纪念地
二.看纪念演出 三.参加座谈会 四.参观纪念馆
文章向我们讲述了怎样的一个 历史事实?
• 讲述了47年前,纳粹在克拉库 耶伐次这座小城大肆屠杀,一 天之内,杀死7000多人,其中 包括300个孩子的一段悲惨历史 事实。
自由朗读课文,划出自己有深刻 感受的地方,并把你的感受注在书 旁,然后谈你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