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2)解析版1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 1 C – 12 N – 14 O -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w.w.w.k.s.5.u.c.o.mB. 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C. 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 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答案D【解析】细胞呼吸是活细胞都进行的一项生命活动,必须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因此D错误。
2. 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
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
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A. 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 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 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 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答案B【解析】血钙含量降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血钙含量高会引起肌肉乏力。
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解析-全国2

绝密★启用前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卷)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
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
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2. 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中国校长网资源频道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H – 1 C – 12 N – 14 O - 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 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
C. 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 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D
【解析】细胞呼吸是活细胞都进行的一项生命活动,必须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D错误。
2009年高考物理试题(四川卷答案)范文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测试试题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 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雷达是用X 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B.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解调C.用红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D.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答案:D解析:雷达是根据超声波测定物体位置的,A 错;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调制,B 错;用紫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C 错;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D 对。
15.据报道,2009年4月29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天文观测机构发现一颗与太阳系其它行星逆向运行的小行星,代号为2009HC82。
该小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39年,直径2~3千米,其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呈155°的倾斜。
假定该小行星与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大小的比值为( ) A.133.39- B.123.39- C.323.39 D.233.3.9 答案:A解析: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作圆周运动,都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2GMm R =22()m R T π,可知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半径之比为R 1:R 2=32122T T ,又根据V =GM R ,联立解得V 1:V 2=312T T ,已知12T T =13.39,则V 1:V 2=313.39。
16.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0 KB.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C.吸收了热量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D.压缩气体总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答案:B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的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可知A 错;物体从外够外界吸收热量、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内能可能增加、减小和不变,C 错;压缩气体,外界对气体作正功,可能向外解放热,内能可能减少、温度降低,D 错;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而引起其他变化是可能的,B 对。
2009年高考山东卷理综物理部分(含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综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为球心,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P 点。
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 N 。
O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tan mgF =θ B .F =mgtan0 C .tan N mgF =θD .F N =mgtan017.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甲所示,据此判断图乙(F 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 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18.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
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B .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C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 .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vt/s图甲图乙19.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如下。
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200V ,输电线总电阻为r ,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 ,n 2。
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匝数分别为a 3、n 4(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
要使额定电压为220V 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则 A .3214n n n n >B .3214n n n n < C .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等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 D .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大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20.如图所示,在x 轴上关于原点O 对称的两点固定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Q 和-Q ,x 轴上的P 点位于的右侧。
2009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物理卷答案

2009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物理卷答案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答案BD 。
【解析】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发现的A 错误;B 正确;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 动的原因,C 错误;D 正确。
2.答案B 。
【解析】天体的运动满足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22Mm v G m R R=可知v =可见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0.44v v ==≈木地,B 正确。
16. 答案A 。
【解析】依据右手定则,正离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向上偏,负离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向下偏,因此电极a 、b 的正负为a 正、b 负;当稳定时,血液中的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为零,则qE=qvB ,可得6316010 1.3/0.04310E U v m s B Bd --⨯===≈⨯⨯,A 正确。
17. 答案BD 。
【解析】0-2t 0 内物体的加速度为0F a m=,2t 0 时刻的速度为001022F t v a t m ==,在3t 0时刻的瞬时速度0021053F tv v a t m=+=,则03t 时刻的瞬时功率为2000005153F t F t P F m m== ,A 错误;B 正确;在0=t 到03t 这段时间内,由动能定理可得22200225122k F t W E mv m=∆==,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200256F t P m=,D 正确。
18. 答案D 。
【解析】将立体图画成平面图,如图所示,可见P 点沿电场线方向为MN 的四等分线,故P 点的电势为34V ,D 正确。
19. 答案C【解析】依据右手定则,可知在0-2π内,电流方向M 到O ,在在电阻R 内则是由b 到a ,为负值,且大小为212BL I Rω=为一定值,~2ππ内没有感应电流,3~2ππ内电流的方向相反,即沿正方向,3~22ππ内没有感应电流,因此C 正确。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综物理部分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第I 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S 32 Cr 52 Fe 5614.原子核聚变可望给人类未来提供丰富的洁净能源。
当氘等离子体被加热到适当高温时,氘核参与的几种聚变反应可能发生,放出能量。
这几种反应的总数效果可以表示为241112106243.15k He d H n MeV →+++平衡条件可知A .k=1,d=4 B. k=2,d=2 C. k=1,d=6 D. k=2d=315.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km 处发生碰撞。
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
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影响太空环境。
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动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B .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C .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D .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16.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基本上是匀速膨胀的。
上世纪末,对1A 型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面对这个出人意料的发现,宇宙学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提出宇宙的大部分可能由暗能量组成,它们的排斥作用导致宇宙在近段天文叶期内开始加速膨胀。
如果真是这样,则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 和宇宙年龄t 的关系,大致是下面哪个图像?A B C D17.为了节约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
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
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
2009全国理综卷及答案

26(21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如图,在x轴下方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x y平面向外。
P是27.(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 H2SO4 (浓) + C CO2↑+ 2 H2O + 2SO2↑请从下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检出反应产物的装置。
现提供浓H2SO4、木炭和酸性KMnO4溶液,其他固、液试剂自选。
(连接和固定仪器用的玻璃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去)将所选的仪器按连接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答案C 浓硫硫和木炭产生反应物B 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A 品红检验SO2A 酸性KMnO4除去SO2A 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的存在。
【解析】成套装置包括反应装置,检验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
C中加入浓硫硫和木炭作为反应物的发生器,产物中必须先检验水,因为在检验其他物质时会在其它试剂中混入水,可选用装置B,放入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说明有水。
接着检验SO2气体,用装置A,放入品红检验,若品红褪色,则说明有SO2气体产生,再用装置A,放入酸性KMnO4溶液以除去SO2,最后再用装置A,放入澄清石灰水来检验CO2的存在,因SO2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故先要除去SO2。
28.(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
据此回答问题:①电源的N端为极;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g;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甲溶液;乙溶液;丙溶液;(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答案(1)①正极②4OH--4e-=2H2O + O2↑。
2009年全国卷i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09年全国卷i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2×10^8 m/sC. 1×10^8 m/sD. 3×10^5 km/s答案:A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初速度v0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那么在时间t内,物体的位移s为:A. s = v0t + 1/2at^2B. s = v0t - 1/2at^2C. s = v0tD. s = 1/2at^2答案:A3.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大小不等,方向相反D.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答案:B4.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h处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那么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为:A. v = √(2gh)B. v = √(gh)C. v = √(2h/g)D. v = √(h/g)答案:A5. 根据欧姆定律,一段电阻为R的导体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导体的电流I之间的关系是:A. I = U/RB. I = URC. I = R/UD. I = U + R答案:A6. 一个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强度E与距离r的关系是:A. E = Q/r^2B. E = Qr^2C. E = Q/rD. E = r^2Q答案:A7.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物体的总能量E等于:A. 动能 + 势能B. 动能 - 势能C. 动能× 势能D. 动能 / 势能答案:A8. 一个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那么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比为:A. n1:n2B. n2:n1C. 1:1D. n2:n1答案:B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9.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其传播速度在真空中为______。
2009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2009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B.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最 C.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D.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气体部分的知识.根据压强的定义A 正确,B 错.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说明温度降低,但不能说明压强也一定减小,C 错.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增加,但温度降低有可能气体的压强减小,D 错.15.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左镜4m ,右镜8m ,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A. 24m B.32m C. 40m D.48m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从右向左在左镜中的第一个像是物体的像距离物体8cm,第二个像是物体在右镜所成像的像,第3个像是第一个像在右镜中的像在左镜中的像距离物体为32cm.16.氮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λ1=0.6328μm ,λ2=3.39μm 。
己知波长为λ1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ΔE 1=1.96eV 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
用ΔE 2表示产生波长为λ2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ΔE 2的近似值为 A.10.50eV B.0.98eV C. 0.53eV D.0.36eV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波尔的原子跃迁理论.根据,cE h υυλ∆==,可知当196,0.6328,E ev m λμ∆==当 3.39m λμ=时,连立可知20.36E ev ∆=17.如图,一段导线abcd 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且与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垂直。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试题及答案(1)-推荐下载

第 3 页 共 12 页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艺料0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下卷2,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2可地护以缩1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试要5写、卷求重电保技要气护术设设装交备备置底4高调、动。中试电作管资高气,线料中课并敷3试资件且、设卷料中拒管技试试调绝路术验卷试动敷中方技作设包案术,技含以来术线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2009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上海卷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试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2.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3.第20、21、22、23、2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一.(40分)选择题、本大题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共9小题.单项选择题有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得4分;多项选择题有4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I.单项选择题1.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三种射线.按穿透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A)α射线.β射线.γ射线(B)γ射线.β射线.α射线(C)γ射线.α射线.β射线(D)β射线.α射线.γ射线2.气体内能是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其大小与气体的状态有关.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间势能分别取决于气体的()(A)温度和体积(B)体积和压强(C)温度和压强(D)压强和温度3.两带电量分别为q和-q的点电荷放在x轴上.相距为L.能正确反映两电荷连线上场强大小E与x关系的是图()E E E E(A)(B)(C)(D)4.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为原来的1/2.则单摆振动的()(A)频率、振幅都不变(B)频率、振幅都改变(C)频率不变、振幅改变(D)频率改变、振幅不变5.小球由地面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地面为零势能面。
在上升至离地高度h处.小球的动能是势能的2倍.在下落至离高度h处.小球的势能是动能的2倍.则h等于()(A)H/9 (B)2H/9 (C)3H/9 (D)4H/9II.多项选择题6.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A)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B)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C)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D)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7.位于A、B处的两个带有不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在平面内电势Array分布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等势线.则()(A)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正电荷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C)负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D)正电荷从e点沿图中虚线移到f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8.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2009年新课标全国高考理综真题物理部分(含答案)

2009年新课标全国高考理综真题物理部分(含答案)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15. 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可以看作是圆形的。
已知木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轨道半径的5.2倍,则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约为A. 0.19B. 0.44C. 2.3D. 5.216. 医生做某些特殊手术时,利用电磁血流计来监测通过动脉的血流速度。
电磁血流计由一对电极a和b以及磁极N和S构成,磁极间的磁场是均匀的。
使用时,两电极a、b均与血管壁接触,两触点的连线、磁场方向和血流速度方向两两垂直,如图所示。
由于血液中的正负离子随血流一起在磁场中运动,电极a、b之间会有微小电势差。
在达到平衡时,血管内部的电场可看作是匀强电场,血液中的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为零。
在某次监测中,两触点的距离为3.0mm,血管壁的厚度可忽略,两触点间的电势差为160µV,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040T。
则血流速度的近似值和电极a、b的正负为A. 1.3m/s ,a正、b负B. 2.7m/s , a正、b负C.1.3m/s,a负、b正 D. 2.7m/s , a负、b正17. 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
力的大小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A .03t 时刻的瞬时功率为m t F 0205B .03t 时刻的瞬时功率为mt F 02015 C .在0=t 到03t 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mt F 423020 D. 在0=t 到03t 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mt F 625020 18. 空间有一均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xyz O -,M 、N 、P 为电场中的三个点,M 点的坐标)0,,0(a ,N 点的坐标为)0,0,(a ,P 点的坐标为(,,)22a a a 。
2009年全国高考上海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物理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2.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3.第20、21、22、23、2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一.(40分)选择题.本大题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共9小题,单项选择题有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得4分;多项选择题有4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I.单项选择题1.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三种射线,按穿透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A)α射线,β射线,γ射线(B)γ射线,β射线,α射线,(C)γ射线,α射线,β射线(D)β射线,α射线,γ射线【答案】B【解析】由于三种射线的能量不同,所以贯穿能力最强的是γ射线,β射线次之,α射线最弱,故正确答案选B。
2.气体内能是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其大小与气体的状态有关,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间势能分别取决于气体的()(A)温度和体积(B)体积和压强(C)温度和压强(D)压强和温度【答案】A【解析】由于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气体分子的动能宏观上取决于温度;分子势能是由于分子间引力和分子间距离共同决定,宏观上取决于气体的体积。
因此答案A正确。
3.两带电量分别为q和-q的点电荷放在x轴上,相距为L,能正确反映两电荷连线上场强大小E与x关系的是图()E E EE【答案】A【解析】由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关系可知,在两电荷连线中点处电场强度最小,但不是零,从两点电荷向中点电场强度逐渐减小,因此A 正确。
2009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 ★ 启封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B.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最 C.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D.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15.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左镜4m ,右镜8m ,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A. 24m B.32m C. 40m D.48m16.氮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λ1=0.6328μm ,λ2=3.39μm 。
己知波长为λ1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ΔE 1=1.96eV 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
用ΔE 2表示产生波长为λ2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ΔE 2的近似值为 A.10.50eV B.0.98eV C. 0.53eV D.0.36eV17.如图,一段导线abcd 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且与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垂直。
线段ab 、bc 和cd 的长度均为L ,且∠abc =∠bcd =1350。
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 ,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导线段abcd 所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的合力A.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1)IB LB.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1)IB LC.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1)IB LD.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1)IB L18.如图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关于y 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 、M 、N 是y 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 。
则A.M 点的电势比P 点的电势高B.将负电荷由O 点移动到 P 点,电场力做正功C.M 、N 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 、M 两点间的电势差D.在 O 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拉子.该粒子将沿y 轴做直线运动19.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
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2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 1 C – 12 N – 14 O -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答案D【解析】细胞呼吸是活细胞都进行的一项生命活动.必须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因此D错误。
2、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
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
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答案B【解析】血钙含量降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血钙含量高会引起肌肉乏力。
2009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福建卷

当探测器在飞越月球上一些环形山中的质量密集区上空时,引力变大,探测器做近心运动,曲率半径略为减小,同时由于引力做正功,动能略为增加,所以速率略为增大竖直方向向下运动,D.发电机线圈内阻每秒钟产生的焦耳热为24.2J 答案D【解析】电压表示数为灯泡两端电压的有效值,由图像知电动势的最大值E m =2220V ,有效值E=220V ,灯泡两端电压()V r R REU 209=+=,A 错;由图像知T =0.02S ,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变化两次,可知1s 内电流方向变化100次,B 错;灯泡的实际功率459.8W W 95209RU P 22===,C 错;电流的有效值A r R E I 2.2=+=,发电机线圈内阻每秒钟产生的焦耳热为J J rt I Q r 2.24152.222=´´==,D 对。
17.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 时刻的波形图,P 是平衡位置为x=1 m 处的质点,Q 是平衡位置为x=4 m 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 的振动图象,则的振动图象,则A.t=0.15s 时,质点Q 的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的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B.t=0.15s 时,质点P 的运动方向沿y 轴负方向轴负方向C.从t=0.10s 到t=0.25s ,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了6 m D.从t=0.10s 到t=0.25s ,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为30 cm 答案AB【解析】由y-t 图像知,周期T =0.2s ,且在t =0.1s Q 点在平衡位置沿y 负方向运动,可以推断波没x 负方向传播,所以C 错;从t =0.10s 到t =0.15s 时,Δt =0.05s=T /4,质点Q 从图甲所示的位置振动T /4到达负最大位移处,又加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大小与位移的大小成正比,所以此时Q 的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而P 点从图甲所示位置运动T /4时正在由正最大位移处向平衡位置运动的途中,速度沿y 轴负方向,所以A 、B 都对;振动的质点在t =1T 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4A ;t =T /2,质点运动的路程为2A ;但t =T /4,质点运动的路程不一定是1A ;t=3T /4,质点运动的路程也不一定是3A 。
2009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广东卷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 理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 .洛伦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C .光电效应证实了光的波动性D .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2.科学家发现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He 32(氦3),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料,其参与的一种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式为He 32+He 32→H 112+He 42,关于He 32聚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聚变反应不会释放能量B .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C .聚变反应没有质量亏损D .目前核电站都采用He 32聚变反应发电3.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1,根据图象可知 A .0-2s 内的加速度为1m/s 2B .0-5s 内的位移为10mC .第1s 末与第3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 .第1s 末与第5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4.硅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制成的器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硅光电池是把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B .硅光电池中吸收了光子能量的电子都能逸出C .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图1D .任意频率的光照射到硅光电池上都能产生光电效应5.发射人造卫星是将卫星以一定的速度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场一般选择在尽可能靠近赤道的地方,如图2.这样选址的优点是,在赤道附近A .地球的引力较大B .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C .重力加速度较大D .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6.如图3所示,在一个粗糙水平面上,彼此靠近地放置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物块,由静止释放后,两个物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并最终停止,在物块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两个物块的电势能逐渐减少B .物块受到的库仑力不做功C .两个物块的机械能守恒D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始终小于其受到的库仑力7.某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图4所示的简单模型,图中K 1、K 2为原长相等,劲度系数不同的轻质弹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B .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相等C .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长度保持相等D .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弹性势能发生改变8.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其体重为490N ,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 0至t 3时间段内弹簧秤的示数如图5所示,电梯运行的v-t 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9.图6为远距离高压输电的示意图,关于远距离输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增加输电导线的横截面积有利于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B.高压输电是通过减小输电电流来减少电路的发热损耗C .在输送电压一定时,输送的电功率越大,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越小D .高压输电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一定是电压越高越好t +q +q 图3图4图5 tt t10.如图7所示,电动势为E 、内阻不计的电源与三个灯泡和三个电阻相接,只合上开关S 1,三个灯泡都能正常工作,如果再合上S 2,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电源输出功率减小B .L 1上消耗的功率增大C .通过R 1上的电流增大D .通过R 3上的电流增大11.如图8所示,表面粗糙的斜面固定于地面上,并处于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蓝教育招聘高中教师试题姓名 物 理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 .洛伦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C .光电效应证实了光的波动性D .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2.科学家发现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He 32(氦3),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料,其参与的一种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式为He 32+He 32→H 112+He 42,关于He 32聚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聚变反应不会释放能量B .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C .聚变反应没有质量亏损D .目前核电站都采用He 32聚变反应发电3.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1,根据图象可知A .0-2s 内的加速度为1m/s 2B .0-5s 内的位移为10mC .第1s 末与第3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 .第1s 末与第5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4.硅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制成的器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硅光电池是把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B .硅光电池中吸收了光子能量的电子都能逸出C .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D .任意频率的光照射到硅光电池上都能产生光电效应5.发射人造卫星是将卫星以一定的速度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场一般选择在尽可能靠近赤道的地方,如图2.这样选址的优点是,在赤道附近A .地球的引力较大B .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C .重力加速度较大D .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6.如图3所示,在一个粗糙水平面上,彼此靠近地放置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物块,由静止释放后,两个物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并最终停止,在物块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两个物块的电势能逐渐减少B .物块受到的库仑力不做功C .两个物块的机械能守恒D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始终小于其受到的库仑力7.某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图4所示的简单模型,图中K 1、K 2为原长相等,劲度系数不同的轻质弹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B .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相等C .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长度保持相等D .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弹性势能发生改变8.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其体重为490N ,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q +q 图垫K 1 图K 2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秤的示数如图5所示,电梯运行的v-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9.图6为远距离高压输电的示意图,关于远距离输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增加输电导线的横截面积有利于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B.高压输电是通过减小输电电流来减少电路的发热损耗C.在输送电压一定时,输送的电功率越大,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越小D.高压输电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一定是电压越高越好10.如图7所示,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的电源与三个灯泡和三个电阻相接,只合上开关S1,三个灯泡都能正常工作,如果再合上S2,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电源输出功率减小B.L1上消耗的功率增大C.通过R1上的电流增大D.通过R3上的电流增大11.如图8所示,表面粗糙的斜面固定于地面上,并处于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
在滑块下滑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滑块到达地面时的动能与B 的大小无关C.滑块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下D.B很大时,滑块可能静止于斜面上12.图9是质谱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带电粒子被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速度选择器。
速度选择器内相互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的强度分别为B和E。
平板S上有可让粒子通过的狭缝P和记录粒子位置的胶片A1A2。
平板S下方有强度为B0的匀强磁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质谱仪是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B.速度选择中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C.能通过狭缝P的带电粒子的速率等于E/BD.粒子打在胶片上的位置越靠近狭缝P,粒子的荷质比越小(一)选做题13、14两题为选做题,分别考查3—3(含2—2)模块和3—4模块,考生应从两个选做题中选择一题作答。
13.(10分)(1)远古时代,取火是一件困难的事,火一般产生于雷击或磷的自燃。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出现了“钻木取火”等方法。
“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____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把_____________转变成内能。
(2)某同学做了一个小实验:先把空的烧瓶放入冰箱冷冻,一小时后取出烧瓶,并迅速把一个气球紧密地套在瓶颈上,然后将烧瓶放进盛满热水的烧杯里,气球逐渐膨胀起来,如图10,这是因为烧瓶里的气体吸收了水的____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___,体积___________.14.(10分)(1)在阳光照射下,充满雾气的瀑布上方常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彩虹是太阳光射人球形水珠经折射、内反射,再折射后形成的。
光的折射发生在两种不同介质的__________上,不同的单色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_______________不同。
(2)图11为声波干涉演示仪的原理图,两个U形管A和B套在一起,A管两侧各有一小孔,声波从左侧小孔传入管内,被分成两列频率_____________的波。
当声波分别通过A、B传播到右侧小孔时,若两列波传播的路程相差半个波长,则此处声波的振幅__________;若传播的路程相差一个波长,则此处声波的振幅________________。
(二)必做题15-20题为必做题,要求考生全部作答。
15.(10分)某试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原理”。
如图12,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
在水平面上相距50.0cm 的A 、B 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 、B 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试验主要步骤如下:①测量 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 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②将小车停在C 点, ,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 、B 时的速度;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 ,重复②的操作.(2)表1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期中M 是M 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2122v v 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 ,F 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 是F 在A 、B 间所做的功。
表格中的△E 3= ,W 3=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根据表1,请在图13中的方格纸上作出△E-W 图线.16.(14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探究一种金属丝的电阻率,所用器材包括:输出为3V 的直流稳压电源、电流表、待测金属丝、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米尺、电阻箱、开关和导线等。
(1)他们截取了一段金属丝,拉直后固定在绝缘的米尺上,并在金属丝上夹上一个小金属夹,金属夹可在金属丝上移动。
请根据现有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并连接电路实物图14(2)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正确连接电路,设定电阻箱的阻值,开启电源,合上开关;②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记录金属夹的位置;③断开开关, ,合上开关,重复②的操作.(3)该小组测得电流与金属丝接入长度关系的数据,并据此给出了图15的关系图线,其斜率为 11A m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线纵轴截距与电源电动势的乘积代表了 .的电阻之和.(4)他们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16所示.金属丝的直径是 .图15中图线的斜率、电源电动势和金属丝横截面积的乘积代表的物理量是 ,其数值和单位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7.(20分)(1)为了清理堵塞河道的冰凌,空军实施投弹爆破,飞机在河道上空高H 处以速度v 0水平匀速发行,投掷下炸弹并击中目标,求炸弹脱离飞机到击中目标所飞行的水平距离及击中目标时的速度大小.(不计空气阻力)(2)如图17所示,一个竖直放置的圆锥筒可绕其中心轴OO /转动,同内壁粗糙,筒口半径和筒高分别为R 和H ,筒内壁A 点的高度为筒高的一半,内壁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求:①当筒不转动时,物块静止在筒壁A点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小;②当物块在A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所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筒转动的角速度.18.(15分)如图18(a)所示,一个电阻值为R,匝数为n的圆形金属线圈与阻值为2R的电阻R1连接成闭合回路,线圈的半径为r1,在线圈中半径为r2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18(b)所示,图线与横、纵轴的截距分别为t0和B0导线的电阻不计,求0至t1时间内(1)通过电阻R1上的电流大小和方向;(2)通过电阻R1上的电量q及电阻R1上产生的热量.19.(16分)如图19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着物块B和C相距l=1.0m物快A以速度v0=10m/s沿水平方向与B正碰,碰撞后A和B牢固粘在一起向右运动,并再与C发生正碰,碰后瞬间C的速度v=2.0m/s,已知A和B的质量均为m。
C的质量为A质量的k倍,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0.45(设碰撞时间很短,g取10m/s2)(1)计算与C碰撞前瞬间AB的速度(2)根据AB与C的碰撞过程分析k 的取值范围,并讨论与C碰撞后AB的可能运动方向。
20.(17分)如图20所示,绝缘长方体B置于水平面上,两端固定一对平行带电极板,极扳间形成匀强电场E,长方体B的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05(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同),B与极板的总质量m B=1.0kg.带正电的小滑块A质量m A=0.6kg,其受到的电场力大小F=1.2N.假设A所带的电量不影响极板间的电场分布.t=0时刻,小滑块A从B表面上的a 点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 A=1.6m/s向左运动,同时,B(连同极板)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 B=0.40m/s向右运动.问(g取10m/s2)(1)A和B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2)若A最远能到达b点,a、b的距离L应为多少?从t=0时刻到A运动到b点时,摩擦力对B做的功为多少?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A 解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光电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2.答案:B 解析:聚变反应有质量亏损,能释放能量,目前核电站都采用核裂变反应,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3.答案:AC 解析:由v-t图象知,0-2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m/s2,0-5s内的位移为7m,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均与正方向一致),第5s 末的速度为零,没有方向.4.答案:A 解析:硅光电池是把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硅光电池中吸收了光子能量的电子只有光子的能量大于逸出功才能逸出,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只有频率超过极限频率的光照射到硅光电池上才能产生光电效应.5.答案:B 解析:在赤道附近,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地球的引力较小,重力加速度较小,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6.答案:A 解析:由于带同种电荷的小物块在库仑力的作用下,向相反方向运动,因此,物块受到的库仑力做正功,两个物块的电势能逐渐减少,但两个物块的机械能不守恒,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开始小于其受到的库仑力,后来大于其受到的库仑力.7.答案:BD 解析: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相等,但两弹簧的长度不相等,而两弹簧的弹性势能发生改变.8.答案:AD 解析:由G-t 图象可知,t 0至t 3时间段内电梯先失重,接着保持正常状态,最后超重,因此,电梯先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加速度为负),接着处于平衡状态,最后应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加速度为正).9.答案:ABD 解析:增加输电导线的横截面积能减小电阻,因此,有利于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高压输电是通过减小输电电流来减少电路的发热损耗,输送的电功率越大,则输电线上流过的电流越大,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越大,高压输电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一定是电压越高越好.10.答案:C 解析:合上开关S 1,三个灯泡都能正常工作,如果再合上S 2,则电源外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的总电流增大(通过R 1上的电流增大),电源输出功率增大,电源的路端电压升高,电阻R 1的电压升高,但灯L 1电压降低,L 1上消耗的功率减小,电阻R 3的电流将减小.11.答案:C 解析:带电量为+Q 的小滑块从斜面顶端开始下滑的过程中,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下,因此,滑块与斜面的压力增大,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增大,滑块到达地面时的的状态存在可能性,因此,其动能与B 的大小有关,B 很大时,滑块可能在斜面上匀速运动,但不可能静止于斜面上.12.答案:ABC 解析:质谱仪是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根据受力的平衡条件及左手定则,可以判断,速度选择中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能通过狭缝P的带电粒子的速率满足qE=qBv ,得到v=E/B ,由0qB mv R =及v=E/B 知R BB E m q 0=,粒子打在胶片上的位置越靠近狭缝P ,半径R 越小,粒子的荷质比越大.(一)选做题13.(1)做功,机械能;(2)热量,升高,增大.14.(1)界面,折射率;(2)相同,为零,为原来振幅的2倍(二)必做题15.(1)①小车;②由静止开始释放小车; ③改变小车质量. (2)0.600J ,0.610J. (3)△E-W 图线如图所示 16.(1)电路实物连线如图所示; (2)③读出接入电路中的金属丝的长度 同时移动金属夹的位置;(3)10.5,电流表内阻和电阻箱; (4)0.200mm ,电阻率,9.89×10-7Ωm. 17.(1)由平抛运动的特点知炸弹脱离飞机到击中目标所飞行的水平距离为gHv t v s 200==,由 gH v y 2=知,炸弹击中目标时的速度大小为gH v v t 22+= (2)①由平衡条件可知,22cos H R Rmgmg N +==θ,22sin H R H mgmg f +==θ②物块受力如图,由F=ma 知22tan ωθR m mg =,得到gH R 21=ω 18.(1)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 022022t r nB tB trn n E ππ===∆∆∆∆Φ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 022033Rt r nB RE I π==,方向由b →a(2)通过电阻R 1上的电量为0122031Rt t r nB It q π== 电阻R 1上产生的热量为2142202292112Rt t r B n t R I Q π==19.(1)A 与B 相碰,由动量守恒定律知 mv 0=2mv 1,得到v 1=5m/s 之后,A 与B 一起向右运动直到与C 相碰以A 和B 为整体,由动能定理知 21212221222mv mv mgl -=-μ,得到v 2=4m/s (2)当A 与B 运动到C 所在位置时,AB 与C 相碰,由动量守恒定律知mN θ2mv 2=2mv 3+kmv ① (一)若AB 与C 发生的碰撞是弹性碰撞,则根据能量守恒2212321222122kmv mv mv += ②联立①②两式得到k=6,v 3=-2m/s ,说明AB 与C 碰后反弹 (二)若AB 与C 发生的碰撞是完全非弹性碰撞,则根据动量守恒 2mv 2=(2m+km )v ,得到k=2,物体AB 仍然向右运动 根据以上讨论可知,k 的取值范围是 2≤k ≤6 设k=k 1时,物体AB 与C 碰后速度为零,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2mv 2=k 1mv , 得到k 1=4由此可以确定AB 与C 碰后的可能运动方向为 A .当2≤k <4时,AB 碰后继续向右运动; B .当k=4时,AB 碰后静止;C .当4<k ≤6时,AB 碰后继续向左运动(反弹) 20.(1)长方体B 所受的摩擦力为f=μ(m A +m B )g=0.8N 由F=ma 知,A 和B 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F=m A a A ,得到a A =2m/s 2 F+f=m B a B ,得到a B =2m/s 2(2)由题设可知,物体B 运动到速度为零后其运动的性质会发生变化 设经过时间t 1,物体B 的速度为零 由v B =a B t 1得到t 1=0.2s ,在时间t 1内S A1=v A t 1-2121t a A =0.28m ,S B1=12t Bv =0.04m ,此时v A1=v A -a A t 1=1.2m/sA 与B 的相对位移为111B A S S s +=∆=0.32m 摩擦力对B 做的功为J fS W B f 211102.3-⨯-=-=之后,对物体B 而言,因电场力F 的反作用力F /大于摩擦力f ,因此,物体B 将从静止开始向左作匀加速运动,而物体A 仍然向左减速,直到物体A 、B 达到共同速度(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物体A 恰能到达最远的b 点),设该过程的时间为t 2,则物体B 的加速度为2//4.0/s m a BBm f F m f F B===--由2/21t a t a v BA A =-得到t 2=0.5s ,v A2=v B2=0.2m/s S A2=v A1t 2-2221t a A =0.35m ,S B2=222t B v =0.05mA 与B 的相对位移为222B A S S s -=∆=0.30m 摩擦力对B 做的功为J fS W B f 222100.4-⨯-=-= 则a 、b 的距离为m s s L 62.021=∆+∆= 摩擦力对B 做的功为J W W W f f f 2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