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年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年“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情况表
单位:万元
注:“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是指本部门当年部门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
预算数(含基本经费和项目经费)。
关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年“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
情况的说明
一、“三公经费”的单位范围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开支单位包括全系统18个行政事业单位: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机关本级、北京市物价检查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本调查队、北京市节能监察大队、北京市价格认证中心、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北京市价格监测中心、北京市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贷款项目
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北京市21世纪议程工作办公室、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老干部活动站、北京市经济合作服务中心、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顺义培训中心、北京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能源与经济运行调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等。
二、“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情况说明
2012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645.03万元,比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减少4.47万元。
其中:
1.因公出国(境)费用。
2012年预算数280万元,与2011年预算数280.1万元基本持平。
2.公务接待费。
2012年预算数48.13万元,比2011年预算数减少1.67万元。
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12年预算数316.9万元,比2011年预算数减少2.7万元,无公务用车购置费。
北京市东城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市东城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2013-03-27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主动转型,多措促稳,区域经济平稳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经济经济总量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7.9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0.8亿元,比上年增长4.9%,占全区GDP的4.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87.2亿元,比上年增长8.2%,占全区GDP的95.8%。
从行业构成看,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超过10%,这四大行业合计实现增加值851.4亿元,占全区GDP的58.8%,是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重点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服务业、旅游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合计实现增加值9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65.7%。
财政收支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不含基金预算收入)达到1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从主要税种来看,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印花税是拉动全区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
其中,实现营业税57.0亿元,比上年增长7.8%;实现企业所得税26.0亿元,比上年增长7.2%;实现增值税10.0亿元,比上年增长45.2%;实现印花税6.0亿元,比上年增长43.6%,这四大税种拉动全区财政收入增长8.9个百分点。
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不含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5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是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方向,分别支出32.7亿元、30.3亿元、28.2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项目建设地)182.5亿元,比上年增长4.2%。
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2007年05月18日 09:38 北京日报本报记者刘扬“今后五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这五年,是北京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6000美元向10000美元迈进的关键阶段。
”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刘淇同志代表中共北京市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北京未来五年发展蓝图被清晰地描绘出来。
五年前,中共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到2008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6000美元”的奋斗目标,到2006年北京已提前两年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五年后的今天,北京雄心勃勃地提出,我们今后五年的目标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000美元。
从6000美元到10000美元,这4000美元既是量的提升,更是质的跨越。
跻身世界高收入水平地区之列从2007年到2012年,基本契合了“十一五”规划的五年,这五年将是北京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加速期,这一加速期有哪些特征呢?一个显著的特征是经济总量迅速增加,人才资源加速聚集,产业结构向高端方向提升的势头强劲,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
“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将在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全市将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2012年之前,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从2006年的6210美元左右,增长到2012年的10000美元以上。
这是怎样一个概念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在《北京如何在全国“两个率先”》中有一段形象的描述:按照2007年世界银行报告的最新划分标准,2005年人均总国民收入875美元以下为低收入水平:876—3465美元为下中等收入水平;3466—10075美元为上中等收入水平;而10076美元以上为高收入水平。
综合考虑收入划分标准提高和人民币升值因素,如果按照汇率计算,到2012年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很可能与上海一起跻身世界高收入水平地区之列;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北京则会赶上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北京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法规类别】经济统计
【发布部门】北京市统计局
【发布日期】2013.02.07
【实施日期】2013.02.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北京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2月7日)
2012年,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内部调整转型、自然灾害叠加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密围绕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积极推进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01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3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4058.3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13592.4亿元,增长7.8%。
表1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
朝阳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朝阳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朝阳调查队北京市朝阳区经济社会调查队2013年5月23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区域转型的挑战,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朝阳区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推进“新四区”和“双十工程”建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全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合经济◇经济增长据初步核算数据显示:朝阳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27.7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34.3%;第二产业增加值389.4亿元,比上年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32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三次产业结构为0.04:10.73:89.23。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GDP达到9800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5526美元),比上年增长7.9%。
◇财政、金融全年完成区级财政收入3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区级税收327.7亿元,比上年增长8.6%。
分税种看:营业税实现120.5亿元,比上年增长7.0%;企业所得税实现75.9亿元,比上年下降4.9%;增值税实现35.5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城市维护建设税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四大税种共完成263.3亿元,占区级财政收入比重的75.5%。
全年实现财政支出279.4亿元,比上年增长27.1%。
其中,公共预算支出275.1亿元,比上年增长27.9%。
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一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支出分别为59.8亿元、50.6亿元、33.1亿元、18.3亿元和23.9亿元,增速依次为27.1%、28.5%、25.7%、16.2%和27.3%,上述五项支出合计占财政支出的66.5%。
通州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
通州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紧抓住首都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历史性机遇,以务实进取的精神,在各条战线上努力拼搏、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合经济增长:2012年,通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5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4亿元,增长16.5%;第二产业增加值223.7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207.4亿元,增长13.1%。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4.2:50:45.8变化为2012年4.3:49.7:46。
表1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全区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其中,实现营业税15.2亿元,比上年增长7%;实现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为5.5亿元、5.8亿元,分别增长12.2%和18.4%;房产税为2.2亿元,增幅与去年持平。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9.3亿元,比上年增长22.2%。
其中,用于住房保障的支出为1.8亿元,下降17.9%;节能环保支出为2.6亿元,增长12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15.7亿元,增长26%;医疗卫生和教育支出分别为9.4亿元和14.7亿元,增长31.9%和23.2%。
税收:全区完成税收总额136.7亿元,比上年增长9.6%。
从图1 2006-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亿元)0510152025(%)产业看,第一产业为0.06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52.9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83.8亿元,增长7.4%。
各项税收中地税收入68.2亿元,比上年增长6.3%。
二、农业农业:农业生产继续保持稳步发展。
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5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2012年北京常住人口发展状况
常住人口平稳增长外来人口呈常住化态势--201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变动特点分析内容提要:2012年8月至11月,北京市开展了2012年度人口抽样调查,调查涉及全市16个区县的275个乡镇街道、646个村居委会、1289个调查小区,完成了15.5万户、44.3万人的抽样调查登记。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2012年末常住人口总量为2069.3万人,呈持续平稳增长态势;常住出生人口持续增加,出生率近十年来首次突破9‰;人口性别比略有提高,总抚养比继续上升,达22.9%;外来人口常住化趋势明显。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人口合理分布、强化人口调控的一些意见建议。
一、常住人口概况(一)总量持续平稳增长外来人口比重增加据2012年人口抽样调查推算,2012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069.3万人,比上年增加50.7万人,增长2.5%。
增速比2011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常住人口中,户籍人口为1295.5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万人,增长1.5%;外来人口为773.8万人,比2011年末增加31.6万人,增长4.3%,增速比2011年下降1个百分点。
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达37.4%,比2011年上升0.6个百分点。
(二)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人口密度小幅上升从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看,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常住人口最多,为1008.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8.7%;城市发展新区次之,为653万人,占31.6%;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为219.5万人,占10.6%;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最少,为188.6万人,占9.1%。
与2011年相比,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增加4.5万人,增长2.1%;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人口分别增加21.8万人和23.1万人,增速分别为2.2%和3.7%;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变化较小,增加1.3万人,增长0.7%。
可见,新增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这两个功能区的新增人口占全市人口增量的88.6%。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六盘水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大力实施“三化同步”战略,着力保增长、调结构、增活力、惠民生、促和谐,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一、综合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经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为73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3.27亿元,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51.57亿元,增长15.9%,其中工业增加值412.52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43.82亿元,增长17.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3.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8.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2.5%。
图1 2008-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86%、61.13%和33.01%。
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0.64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54个百分点。
图2 2011年、2012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二、农业农业经济运行良好。
全年种植业实现增加值23.64亿元,比上年增长8.0%。
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8.02万公顷(270.3万亩),下降1.3%;油料种植面积0.79万公顷(11.79万亩),增长11.6%;蔬菜种植面积2.08万公顷(31.2万亩),增长10.1%。
年末果园面积0.49万公顷(7.35万亩),增长10.3%。
今年雨水充沛,主要农产品产量有所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75.29万吨,比上年增长33.4%;油料作物产量1.04万吨,比上年增长23.0%。
2012年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市卫生局2013年3月20日目录一、卫生资源••••••••••••••••••••••••••••••••••• 1二、主要健康指标••••••••••••••••••••••••••••••• 5三、疾病防控••••••••••••••••••••••••••••••••••• 6四、卫生监督••••••••••••••••••••••••••••••••••• 7五、妇幼卫生••••••••••••••••••••••••••••••••••• 8六、精神卫生••••••••••••••••••••••••••••••••••• 9七、院前急救情况••••••••••••••••••••••••••••••• 10八、无偿献血及采供血情况••••••••••••••••••••••• 10九、医疗服务••••••••••••••••••••••••••••••••••• 10十、中医服务•••••••••••••••••••••••••••••••••••• 16 十一、药品监管•••••••••••••••••••••••••••••••• 17 十二、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8正文2012年是本市“十二五”时期卫生改革和发展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更加深入的一年。
一年来,全市各级卫生部门加快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不断探索落实各项公立医院改革措施,创新服务模式,实行医药分开试点,实行总量控制、总额预付等付费制度改革,鼓励发展社会办医,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加快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促进首都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卫生资源(一)医疗卫生机构总数2012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974家(含15家驻京部队医疗机构),其中医疗机构9816家(含73家三级医疗机构、121家二级医疗机构以及604家一级医疗机构),其他卫生机构158家。
朝阳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朝阳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朝阳调查队北京市朝阳区经济社会调查队2013年5月23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区域转型的挑战,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朝阳区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推进“新四区”和“双十工程”建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全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合经济◇经济增长据初步核算数据显示:朝阳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27.7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34.3%;第二产业增加值389.4亿元,比上年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32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三次产业结构为0.04:10.73:89.23。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GDP达到9800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5526美元),比上年增长7.9%。
◇财政、金融全年完成区级财政收入3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区级税收327.7亿元,比上年增长8.6%。
分税种看:营业税实现120.5亿元,比上年增长7.0%;企业所得税实现75.9亿元,比上年下降4.9%;增值税实现35.5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城市维护建设税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四大税种共完成263.3亿元,占区级财政收入比重的75.5%。
全年实现财政支出279.4亿元,比上年增长27.1%。
其中,公共预算支出275.1亿元,比上年增长27.9%。
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一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支出分别为59.8亿元、50.6亿元、33.1亿元、18.3亿元和23.9亿元,增速依次为27.1%、28.5%、25.7%、16.2%和27.3%,上述五项支出合计占财政支出的66.5%。
01_2012年北京市金融运行报告
2012年北京市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内容摘要]2012年,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统筹“稳增长、控物价、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着力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北京市经济在调整中温和回升,呈现出逐渐向好的态势,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认真传导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开展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导向评估,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推动非金融企业利用债券市场融资,努力提高金融机构的各项金融服务水平。
总体看,北京市融资渠道不断拓宽,融资结构调整加快,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资金成本有所降低,金融支持首都经济发展力度不断增强。
展望2013年,虽然北京市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较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推动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金融业将继续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社会融资规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更有针对性、前瞻性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目录一、金融运行情况 (4)(一)银行业健康发展,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提升 (4)(二)证券业务活跃性下降,上市公司筹资总额有所下降 (6)(三)保险业务稳步发展,保障功能不断增强 (7)(四)直接融资发展提速,金融市场交易活跃 (7)(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推进,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8)二、经济运行情况 (8)(一)三大需求协调发展,经济在调整中温和回升 (8)(二)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入,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9)(三)价格涨幅得到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压力减轻 (10)(四)财政收支增速回落,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11)(五)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城市建设管理不断加强 (11)(六)主要行业分析 (12)三、预测与展望 (14)附录: (16)(一)北京市经济金融大事记 (16)(二)北京市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7)专栏专栏1 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同业存款定价机制 (6)专栏2 建立健全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工作机制促进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12)表表 1 2012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4)表 2 2012年北京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浮动区间占比表 (5)表 3 2012年北京市证券业基本情况表 (7)表 4 2012年北京市保险业基本情况表 (7)表 5 2001~2012年北京市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结构表 (7)表 6 2012年北京市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 (8)表7 2012年北京市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表 (8)图图 1 2011~2012年北京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4)图 2 2011~2012年北京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5)图 3 2011~2012年北京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5)图 4 2010~2012年北京市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5)图 5 1978~2012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8)图 6 1980~2012年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 (9)图7 1978~2012年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9)图8 1996~2012年北京市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9)图9 2012年北京市外商直接投资额及其增长率 (9)图10 1978~2012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 (10)图11 2001~2012年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11)图12 1978~2012年北京市财政收支状况 (11)图13 2003~2012年北京市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13)图14 2012年北京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变动趋势 (13)一、金融运行情况2012年,北京市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稳步协调发展,金融机构改革继续深入,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高,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突出。
2012年成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成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成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 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稳中快进、领先发展”的工作基调,努力建设“中西部综合实力一流城区”。
全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发展良好。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全年全区GDP(地区生产总值)达5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2亿元,下降26%;第二产业增加值152.5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403.3亿元,增长12%。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1%、19.3%、80.8%,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0.0%:27.4%:72.6%。
全区全口径财政总收入达到112.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57.4亿元。
民营经济较快发展。
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66.3亿元,同比增长12.4%,占GDP比重达47.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5.6%。
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30.2亿元,增长12.8%;外资经济完成增加值15.1亿元,增长9.2%;港澳台经济完成增加值21亿元,增长12.8%。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民营增加值0.1亿元;第二产业实现民营增加值68.2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实现民营增加值198亿元,增长13.8%。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呈现下降趋势。
2012年,农、林、牧、渔总产值0.5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0.2亿元。
全区粮食总产量540吨。
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如下:2012年比上年增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00.2公顷-25.0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3.5公顷-71.6蔬菜播种面积426.7公顷 4.7 粮食总产量540吨 -71.6 蔬菜总产量11753吨-26.0生猪出栏12811头-29.6肉类总产量1044吨-26.7 其中:猪肉893吨-29.7牛奶产量49吨-82.6禽蛋产量228吨 -18.9全区全年农村用电量8229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0.4%;农用薄膜使用量2吨;农用化肥使用量(折纯)290吨。
2012年全国主要经济数据统计
…
12.10
0.17
(千分点)
人口死亡率(‰)
…
…
7.15
0.01
(千分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
…
…
4.95
0.16
(千分点)
城镇人口
…
…
71182
2103
(万人)
乡村人口
…
…
64222
-1434
(万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
52.57
1.30
(百分点)
全国就业人员
…
…
76704
284
(万人)
…
20.9
(四季度)
…
16.8
活羊
…
4.4
(四季度)
…
7.8
家禽
…
4.9
(四季度)
…
3.8
禽蛋
…
4.5
(四季度)
…
0.5
渔业产品
…
4.1
(四季度)
…
6.2
十四、居民收入和支出(元/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
7917
10.7
工资性收入
…
…
3448
16.3
家庭经营纯收入
…
…
3533
9.7
第一产业生产经营收入
-0.5
(百分点)
出口交货值(亿元)
9928
11.0
106759
7.1
四、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亿元)
…
…
364835
20.6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
…
北京市东城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市东城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市东城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2013-03-27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主动转型,多措促稳,区域经济平稳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经济经济总量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7.9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0.8亿元,比上年增长4.9%,占全区GDP的4.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87.2亿元,比上年增长8.2%,占全区GDP的95.8%。
从行业构成看,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超过10%,这四大行业合计实现增加值851.4亿元,占全区GDP的58.8%,是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重点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服务业、旅游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合计实现增加值9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65.7%。
财政收支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不含基金预算收入)达到1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从主要税种来看,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印花税是拉动全区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
其中,实现营业税57.0亿元,比上年增长7.8%;实现企业所得税26.0亿元,比上年增长7.2%;实现增值税10.0亿元,比上年增长45.2%;实现印花税6.0亿元,比上年增长43.6%,这四大税种拉动全区财政收入增长8.9个百分点。
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不含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5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是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方向,分别支出32.7亿元、30.3亿元、28.2亿元。
201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万台
46.3
15.3
亿块
823.1
14.4
万线
2826.3
-6.8
万台
118154.3
4.3
万台
35411.0
10.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5578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4163亿元, 下降5.1%;集体企业819亿元,增长7.5%,股份制企业32867亿元,增长7.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2688亿元,下降4.1%;私营企业18172亿元,增长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3年2月22日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 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 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 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全年粮食产量58957万吨,比上年增加1836万吨,增产3.2%。其中,夏粮产量12995万吨,增产2.8%; 早稻产量3329万吨,增产1.6%;秋粮产量42633万吨,增产3.5%。其中,主要粮食品种中,稻谷产量20429 万吨,增产1.6%;小麦产量12058万吨,增产2.7%;玉米产量20812万吨,增产8.0%。
绝对数
8020 18208
5382 2723 4763 6054 58672 9910 49522
26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18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住宅投资49374亿元,增长11.4%;办公楼 投资3367亿元,增长31.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9312亿元,增长25.4%。
北京GDP(1978-2012年)
5.6 5.2 6.1 62.3 6.6 10.3 12.8 14.8 17.8 162.9 19.1 24.3 37.1 38.5 43.9 289.6 45.8 49.1 53.7 67.5 73.5 387.8 75.0 77.2 77.9 78.4 79.3 423.4 80.8 82.4 84.1 87.4 88.7 545.6 88.8 101.3 112.8
1257 1358 1544
797 908 1009
1526 1671 1943 2262 2643
895 883 983 972 900
2836 3150 3892 4269 4635
821 846 1046 1134 969
5494 6458 8006 10240 12690
1032 1171 1389 1188 1520
77.4 85.2 95.8 589.4 92.5 99.8 112.7 130.7 153.7 1084.3 165.8 182.6 221.3 252.2 262.4 2220.4 291.5 345.9 419.6 517.6 645.8 4277.7 714.7 781.8 840.6 907.3 1033.3 7759.7 1142.4 1250.0 1487.2 1853.6 2026.5 13571.1 2191.4 2509.4 2626.4
2-1 地区生产总值(1978-2012年)
单位:亿元 地 年 份 生 总 区 产 值 第 产 一 业 第 产 二 业 工 业 建筑业
1978 1979 1980 1981-1985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1990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1995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200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2005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2010 2006 2007 2008
2012年北京分区数据解读
2012年北京市分区县数据解读2012年,各区县按照功能定位的发展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努力推动区域差异化发展。
全市各区域功能不断强化,区域发展格局更加协调。
一、经济功能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发展新区集聚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79.4亿元。
从占比看,城市功能拓展区优势明显。
2012年城市功能拓展区实现增加值8408.8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7%。
与2005年区县功能定位指导意见提出之初相比,拓展区经济量占全市比重提高了0.4个百分点。
城市发展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28.8亿元,占全市的20.9%,比2005年提高3.6个百分点。
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43.6亿元和714.7亿元,分别占全市的22.6%和4%,与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1.8个和0.4个百分点。
二、城市发展新区人口承载功能加强2012年底,全市常住人口总量为2069.3万人。
其中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为219.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0.6%,与2005年相比降低2.7个百分点。
城市发展新区常住人口占全市的31.6%,与2005年相比提高4.8个百分点。
2005年以来增加的常住人口中,45.4%集中在城市发展新区。
三、区域产业发展各有特色首都功能核心区,金融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增势较好。
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占核心区经济总量的34.2%。
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2092亿元,增长21.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
城市功能拓展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较快,增加值分别增长11.9%和15.8%。
城市发展新区,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
2012年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689.7亿元,占新区经济总量的45.3%。
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设施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稳步发展。
2012年该区域设施农业总收入达9.7亿元,占全市设施农业总收入的18.7%。
农业观光园接待游客939.9万人次,占全市接待游客总量的48.4%,实现经营总收入9.4亿元,增长22.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2013-02-072012年,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内部调整转型、自然灾害叠加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密围绕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积极推进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01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3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4058.3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13592.4亿元,增长7.8%。
表1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图1 2007-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7091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3797美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8:23.1:76.1变化为0.8:22.8:76.4。
财政:全市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实现增值税和营业税314亿元和1152.7亿元,分别增长32.1%和7.6%;实现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752.5亿元和281.5亿元,分别增长10.1%和3.1%。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含中央追加支出)3685.3亿元,增长13.6%。
其中,用于文化体育与传媒、交通运输、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的支出分别增长61.7%、22.4%、20.9%、19.2%和18.9%。
图2 2007-2012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增长速度全市完成国税、地税税收(费)收入92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其中,地税税收(费)收入2865.2亿元,增长7.5%。
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3%,涨幅比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6%,非食品价格上涨2%;消费品价格上涨2.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2%。
表2 2011年、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指标2012年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3.3 5.6食品 6.610.6其中:肉禽及其制品 6.721.8水产品 4.89.5菜12-1.9干鲜瓜果 2.110.7烟酒 2.2 2.5衣着0.9 2.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2.8 4.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5 3.7交通和通信-0.9 1.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2.3-0.3居住 3.98.5图3 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同比和环比涨跌幅度全市农产品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4.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3%。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3%。
全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走势由降转升,12月份环比上涨1%。
图4 2011年以来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跌幅度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3.89万人。
年末全市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7.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93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27%,比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
图5 2007-2012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6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0.7万人。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773.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7.4%。
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1783.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6.2%。
全市常住人口出生率9.05‰,死亡率4.31‰,自然增长率4.74‰。
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为1261人/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31人。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297.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6万人。
表32012年末常住人口及其构成指标年末数(万人)比重常住人口2069.3按城乡分:城镇1783.7乡村285.6按性别分:男性1068.1女性1001.2按年龄组分:0-14岁194.515-59岁158860岁及以上286.8其中:65岁及以上190.4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469元,比上年增长10.8%;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476元,比上年增长11.8%;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2%。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3%,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2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9.08平方米。
图6 2007-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实际增速图7 2007-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实际增速社会保障: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1206.4万人、1279.7万人、1006.7万人和89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7万人、91.7万人、125.7万人和34.7万人。
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为1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3万人。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267.4万人,参合率为98.1%,高于上年末0.4个百分点。
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11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为6.3万人。
表4 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变化情况(元/月)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434家,床位7.8万张,收养各类人员3.2万人。
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0093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81个。
三、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土地资源:全年全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4115.3公顷。
其中,工矿仓储用地465公顷,住宅用地1168公顷,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2482.3公顷。
水资源:全年水资源总量39.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7.4%。
全年平均降水量705毫米。
年末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15.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多蓄水0.3亿立方米。
全市总用水量36.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4%。
其中,生活用水15.8亿立方米,增长1.3%;工业用水5亿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农业用水10.6亿立方米,下降2.8%。
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为20.5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72%。
人均年生活用水量77.3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3%。
在全市有水河中,符合II、III类水质标准的河长占比为54.5%,劣V类河长占比为39.5%。
在全市大中型水库中,符合II、III类水质标准的蓄水量占比为90.8%。
在城市湖泊中,符合II、III类水质标准的湖泊面积占比为69.7%,劣V类湖泊面积占比为2.2%。
环境:全市污水处理率为83%,其中城六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6%,分别比上年提高1个和0.5个百分点。
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根据垃圾产生量计算)为99.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全市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日均值分别为0.109、0.028、0.052毫克/立方米,分别比上年下降4.4%、1.5%和5.5%。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倍;其中平原造林1.7万公顷。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6.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林木绿化率达到55.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安全生产: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生产安全、火灾、铁路交通、农业机械死亡事故982起,死亡1073人。
与上年相比,事故增加5起,上升0.5%;死亡人数减少16人,下降1.5%。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6;道路交通每万车死亡人数为1.77人;工矿商贸从业人员每10万人死亡人数为0.98人;煤矿每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41人。
四、城市建设道路建设:年末全市公路里程21454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0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923公里,增加11公里。
城市道路里程6282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4公里。
公共交通:年末全市公共电汽车运营线路779条,比上年末增加30条;运营线路长度19547公里,比上年末增加87公里;运营车辆22146辆;全年客运总量51.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4%。
年末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6条,比上年末增加1条;运营线路长度442公里,比上年末增加70公里;运营车辆3685辆;全年客运总量24.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3%。
公用事业:全年自来水销售量9.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2%。
其中,生产运营用水1.3亿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居民家庭用水4.9亿立方米,增长2.1%。
北京地区用电量达到874.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4%。
其中生产用电712.4亿千瓦时,增长5.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61.8亿千瓦时,增长11.8%。
全年液化石油气供应总量45万吨,比上年增长1.7%;天然气供应总量88亿立方米,增长20.6%。
年末共有燃气家庭用户70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8.7%;其中天然气家庭用户510万户,增长7.7%。
全市燃气管线达到1.8万公里,比上年末增长4.2%。
全市集中供热面积5.1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
五、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5.7亿元,比上年增长9%。
其中,受平原造林带动,林业实现产值54.8亿元,比上年增长1.9倍。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9.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6万公顷。
粮食产量113.8万吨,下降6.6%。
其中,夏粮产量27.5万吨,秋粮产量86.3万吨。
表5 2012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牛奶万吨65.1干鲜果品万吨84.3全市农业观光园1283个,比上年减少17个;观光园总收入26.9亿元,增长23.8%。
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8367户,比上年减少29户;民俗旅游总收入9.1亿元,增长4.3%。
种业收入16.1亿元,比上年下降11.2%。
已利用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4%;实现收入52亿元,增长14%。
工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294.3亿元,比上年增长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7%。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3%和7.4%。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5267.5亿元,增长6.7%。
其中内销产值13768.6亿元,增长7.8%;出口交货值1498.9亿元,下降2.3%。
产品销售率为99.1%。
图8 2007-201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表6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指标比上年增长工业增加值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9.2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9.6汽车制造业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9医药制造业14.9通用设备制造业-8.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1专用设备制造业-3.4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2.4表7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53.2,比上年提高4.7个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216.6亿元,比上年增长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