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失衡综合征怎么办
血透急性并发症及处理

低血压是最常见的血透急性并发症(20%-40%),可能 的原因有(容量、血管、心、其它)
体液移除太快或太多或不准、干体重过低
低钠血症、低钠透析、血液渗透压快速下降、进食(腹腔内血液 蓄积)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管顺应性下降(糖尿病) 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异常、心律失常、缺血、心梗 抗高血压药物使用
梯度差,水分进入脑组织,导致脑水肿,脑脊液压力升高。 ②脑细胞内酸中毒,血透时血中HCO3-升高快,随PH纠正,血
PaCO2趋于正常,而 CO2较HCO3-易通过血脑屏障,可出 现脑细胞内酸中毒。 ③特发性渗透物质:透析时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一种特发性渗 透物质,引起脑组织与血液间显著的渗透压梯度差而发生脑 水肿。此物质性质未明,其产生可能与脑细胞内Na+、K+、 NH4+及氨基酸代谢异常有关。
3.由于透析中纳浓度高,透析时通过弥散使血 销升高,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组织间隙水分 进入血管内,血压升高 。
4. 肾源性血管减压物质 前列腺素(PG)、缓激肽、一氧化氮。
透析患者高血压常见原因
①透析液Na浓度过高 ②失衡综合征脑水肿发生 ③超滤过度引起肾素分泌过高 ④患者精神紧张、焦虑,交感神经兴奋 ⑤透析水处理故障造成硬水综合征 ⑥红细胞生成素(EPO)应用,贫血
小时,20-40分钟出现。 处理和预防:必须排除心绞痛。吸氧对症治
疗。复用透析器。更换透析器。预冲。
痛性痉挛(抽筋,5-20%)
最重要的诱发因素
1.不恰当的除水,除水速度过快,除水量过大,以及低于基础 体重的除水
2.电解质异常,如低纳透析液,此外,血透时代谢性酸中毒及 时得到纠正,游离钙减少 , 肌肉兴奋性增强。
发生率:3.4 %~20%。 甲旁亢、低血糖、低钠血症、严重代酸、老年、儿童、既
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应急预案

一、透析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四)溶血 原因: (1)血泵或管道内表面对红细胞的机械损伤 (2)透析液浓度异常 (3)消毒剂残留 (3)高温或低温透析(高温超过47摄氏度,低温低于35摄氏度) (4)异型输血 (5)血流不畅,管路抽搐 表现:畏寒、发热、胸痛、腰背部疼痛、血路管内血液淡红色分 层。
一、透析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四)溶血 处理: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严重者丢弃管 路及透析器内血液,输新鲜血液。 预防:血泵转子松紧适宜,透析器及血液管路 中消毒剂冲洗干净,严密观察透析液浓度及温 度
一、透析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五)透析技术相关的急性并发症
1、空气栓塞 原因(1)透析结束时提前将管路从静脉中取出,用空气回血 (2)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管的患者,当导管开放深吸气时由于胸 前负压,空气可进入导管 (3)在动脉管道补液时,液体输完未及时夹住,空气被吸入管道内进 入人体 临床表现:与患者当时体位、空气进入速度、量及部位有关,可有或 无症状,大量空气进入,可出现明显症状甚至死亡 处理:怀疑有空气栓塞,应立即夹闭静脉管路,停止血泵,采取头低 足高左侧卧位,给予高浓度吸氧,必要时机械通气 2、失血:穿刺针划出血管 3、温度检测失常:温度过高会引起溶血
(一)神经系统急性并发症 2、肌肉痉挛 原因:与低钠、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缺氧有关 特别容易发生于除水较多和老年患者,多出现 在透析中后期,以下肢多发,也可以在腹部等 处理:降低超滤速度,输入生理盐水,或高渗 葡萄糖
一、透析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1、透析中低血压 原因:(1)有效血容量减少 (2)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4)生物相容性对血压的影响 (5)其他:突发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力 衰竭、大面积脑出血等
血液透析并发症及处理

血液透析并发症及处理(一)透析中低血压就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mmHg 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mmHg 以上,并有低血压症状。
其处理程序如下。
1、紧急处理:对有症状的透析中低血压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1) 采取头低位。
(2) 停止超滤。
(3) 补充生理盐水100ml,或20%甘露醇、或白蛋白溶液等。
(4) 上述处理后,如血压好转,则逐步恢复超滤,期间仍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血压无好转,应再次予以补充生理盐水等扩容治疗,减慢血流速度,并立即寻找原因,对可纠正诱因进行干预。
如上述处理后血压仍快速降低,则需应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停止血透,必要时可以转换治疗模式,如单纯超滤、血液滤过或腹膜透析。
其中最常采用的技术就是单纯超滤与透析治疗结合的序贯治疗。
如临床治疗中开始先进行单纯超滤,然后再透析,称为序贯超滤透析;如先行透析,然后再行单纯超滤,称为序贯透析超滤。
2、积极寻找透析中低血压原因,为紧急处理及以后预防提供依据。
常见原因有:(1) 容量相关性因素:包括超滤速度过快(0、35ml·Kg-1·min-1)、设定的干体重过低、透析机超滤故障或透析液钠浓度偏低等。
(2) 血管收缩功能障碍:包括透析液温度较高、透前应用降压药物、透析中进食、中重度贫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及采用醋酸盐透析者。
(3) 心脏因素:如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如房颤)、心脏缺血、心包填塞、心肌梗死等。
(4) 其它少见原因:如出血、溶血、空气栓塞、透析器反应、脓毒血症等。
3、预防(1)建议应用带超滤控制系统的血透机。
(2)对于容量相关因素导致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限制透析间期钠盐与水的摄入量,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5%;重新评估干体重;适当延长每次透析时间(如每次透析延长3min)等。
(3)与血管功能障碍有关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与给药时间,如改为透析后用药;避免透析中进食;采用低温透析或梯度钠浓度透析液进行透析;避免应用醋酸盐透析,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透析。
透析失衡综合征防治措施

透析失衡综合征防治措施
1.优化透析方式
通过优化透析方式,可以减小血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尿素浓度差,尽可能地降低颅内压和脑灌注压。
在初始血液透析的高尿素水平的CKD患者中,可以通过减少透析时间(2小时)、降低血流速(20OmI/分钟)、降低透析液流速(500ml/ 分钟)以及使用低效率透析器来进行低清除率透析治疗。
对于透析失衡综合征高风险患者,应该选择腹膜透析,而非血液透析。
2.调节透析液离子浓度
高钠透析(透析液钠浓度144mm0l∕L)可以使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保持较高的血钠水平,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改善血容量再充盈,减少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
个体化的调整透析液钠离子浓度对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但血钠水平升高可导致透析间期口渴、多饮和体重增加过多,给下一次透析脱水造成困难。
而且,长期高钠血症可导致高血压发生或加重,并对心功能造成影响。
3.药物预防及治疗
血液透析期间渗透压的降低可以通过使用高渗糖或甘露醇来改善。
采用50% 葡萄糖20mL+10%葡萄糖酸钙20mL在透析结束前静注,提升了血浆渗透压,消除了血与脑之间的渗透压差,防治脑水肿和抽搐,减少了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
甘露醇可以促进细胞脱水,且不通过血脑屏障,通常用来减轻或预防脑水肿。
此外,研究证实,将高糖透析液(717mg∕dl)与静脉注射甘露醇相结合,可进一步获益,将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
生率减少到了10%。
透析失衡综合征

透析失衡程度评估
轻度为出现头痛、乏力、倦怠、烦躁、恶心、 呕吐、血压升高、视力模糊和睡眠障碍; 中度为肌肉间歇性痉挛、定向障碍、扑翼样 震颤、嗜睡、心律失常、精神异常和惊厥; 重度失衡表现为癫痫样发作、木僵、昏迷甚 至死亡。
失衡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和机制
PAPPIUS 等提出的“尿素反向效应”
正确超滤对防止失衡有着密切关系。要求每次 透析超滤时,应精确、平稳,不可过多过快,首次 透析超滤不得大于4kg,如患者急需清除过多水 分以改善心、肺功能时,可采用单纯超滤1~2h, 然后再透析2~3h或根据病情采用序贯超滤的 透析方法。
要严格执行透析诱导原则 为防止血浆中溶质浓度下降过快,首 次透析时应使用低效率透析器,血流量宜小。透析诱导期每2d 一次,每次2h,逐渐增加血流量,缓慢增加超滤量,连续透析3次后 方可进入规律维持性透析。 要加强对透析患者的宣教及管理 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许多尿 毒症患者难以坚持规律、充分透析,以至体内毒素在下一次透析 前处于较高水平,增加了发生DDS的风险,因此要对患者强调规 律、充分透析的重要性。 在透析间隔期,要嘱患者限制钠盐和水的摄入,使患者两次透析 期间体重增加控制在1kg~2kg以内,要合理控制蛋白质的摄入, 以免血中毒素增长过多、过快。 要严密观察病情 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绝大部分工作是由护士完成 的,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为此护士加强巡视与监测,及早发现异 常征象并及时处理,对减轻患者症状十分重要。
易发生于首次透析、诱导透析以及慢性肾功能衰竭 透析间隔太长及透析不充分、使用高效透析器患者, 常出现在每次透析结束前或之后不久,发生率 3.4 %~20.0%。 是在透析开始后1h至透析后半期或结束后数小时 内出现的一过性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 持续数小时至24h后消失。 临床上大多数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痉挛、 嗜睡或烦躁不安、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严重者则 抽搐、精神异常、昏睡、甚至昏迷和死亡。 脑电图所见为一过性的脑电波强度异常增加
透析急性并发症

透析的急性并发症应急预案透析过程中可发生各种各样急性并发症,本节重点介绍可威胁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其中有些并不常见,但如何防治十分重要。
(一)失衡综合征系在透析过程中或透析结束不久,出现以神经系统为主征的症候群,轻症者仅有焦虑不安、头痛,有时伴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血压升高。
随症状加重,可有肌肉阵挛、震颤、失定向、嗜睡,进一步可出现意识障碍、癫痫样大发作、昏迷甚至死亡。
其发生机制认为是由于透析时血液内代谢产物迅速被清除,但脑实质、脑脊髓中尿素及其他物质受血脑屏障限制,浓度下降较慢,由此形成血浆及脑脊液间渗透浓度差,使水分迅速入脑组织,从而造成脑水肿和脑脊液压力增高。
可能尚有其他因素影响。
透析失衡综合征多见于超滤过快、过多以及高流量透析时。
在体液潴留、氮质血症与酸中毒严重,使用高效能透析器,透析液钠浓度偏低以及年轻患者中尤易发生。
它应与高血压脑病、硬脑膜下血肿、脑血管意外、透析中高钙血症及硬水综合征等鉴别。
防治措施包括:①首次透析时间缩短至3小时,使血尿素氮下降30%左右为宜;②适当提高透析液钠浓度(140mmol/L)和葡萄糖浓度(2g/L);③开始30~60分钟适当降低血流量,超滤脱水不可过多过快;④对症状轻者可用50%葡萄糖40~60ml或20%甘露醇100~250ml静脉注射,并减少负压流量,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和呼吸改变。
若出现癫痫样发作,可用地西泮10mg静脉注射。
出现严重失衡综合征时应停止透析,及时抢救。
(二)心血管并发症1.低血压为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0%左右,主要因超滤速度快和超滤量过多等引起。
血容量不足、服用降压药、长期低钠饮食、血浆渗透浓度低、长期使用酸钠透析液,特别在心功能减退和低氧血症患者易出现。
此外尚见于短时间高流量透析,少见而紧急的情况有血液管道漏血、心包出血、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和严重心律失常、急性溶血或空气栓塞。
患者常诉头晕、头轻浮感,恶心,个别早期无感觉直至出现明显血压下降。
血液透析并发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

健 知 识 和 技 术 、 响 个 体 和 群 体 行 为 、 除 危 险 因 素 、 防疾 影 消 预 病 、 进 健康 的科 学 口 。患 者 常 因疾 病 知识 缺 乏 及 对 治 疗 方 促
案 不 了解 而 感 到 困惑 和 无 所 适 从 , 士 应 根 据 患 者 的 文 化 背 护 景 和 文 化 层 次 因人 而 异 地 开 展 健 康 教 育 。健 康 教 育 内容 包 括 所 患 疾 病 的病 因 、 病 机 制 、 防 及 预 后 ; 可 结 合 疾 病 治 疗 发 预 亦
要符合“ 文化 ” 象 的 人 际 关 系 l , 为 这 样 的 护 患 关 系 有 助 现 】 因 于 患 者 对 护 士 产 生 信 任 感 , 谈 心 事 , 此 护 士 能 够 对 症 下 畅 因 药 , 的放 矢 , 患 者 问题 较 快 的 得 到解 决 。 有 使 2 5 做 好 对 患 者 的 健 康 教 育 健 康 教 育 是 一 门 研 究 传 播 保 .
的不 同阶 段 进 行 健 康 教 育 , 如术 前 教 育 , 即手 术 前 应 做 哪些 准 备 及 必 要 性 ; 后 健 康 教 育 即 术 后 如何 配 合 治 疗 , 进 康 复 ; 术 促 出院 指 导 , 出院 后 在 饮 食 、 药 、 能 锻 炼 上 的 注 意 事 项 及 即 用 功
复 诊 时 间 等 。通 过 健 康 教育 减 轻 住 院 患 者 因疾 病 知 识 缺 乏 和 健康常识 贫乏所引起的文化休克 。 2 6 寻 找 有 力 的 支 持 系统 . 家庭 、 作 单 位 是 患 者 住 院 期 间 工 重 要 的 支 持 系 统 。患 者 住 院 后 与 家 庭 单 位 同 事 暂 时 隔 开 , 患 者 易 发 生 信 息 来 源 障 碍 和 } 交 障 碍 等 , 励 其 家 庭 成 员 、 位 十 鼓 单 同事 来 院 探 视 , 要 时 让 他 们参 与 到 护 理 过 程 中 , 必 以此 消 除 患 者 因住 院 而孤 独 寂 寞 、 交 障碍 而 产 生 的 文 化 休 克 。 社 详细 的进 行 人 院 介 绍 , 重 患 者 的 风 俗 习惯 、 教 信 仰 和 尊 宗 价 值 观 , 通 俗 易 懂 的 语 言 与 患 者 交 流 沟 通 , 立 良好 的 护 患 用 建 关 系 , 找 患 者 的 有 力 支持 系统 是 临 床 护 理 中预 防 、 轻 和 消 寻 减
血液透析并发失衡综合征的全程护理

血液透析并发失衡综合征的全程护理作者:马忠艳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R5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58-02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是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或结束后发生的急性并发症,常见于儿童、老人及透析前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发生率达3.4%-20.0%[1]。
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轻者现现恶心、呕吐、头痛等,较重者常会出现震颤、抽搐、烦躁、昏迷等,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我院5年来收治的124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全程护理获得良好救治的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2008年6月~2013年8月,本院行血液透析病人124例,其中男78例,女46例;年龄11-85岁,平均54.6岁;慢性肾功能衰竭10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8例,累计透析3269次,出现失衡综合征10例,占8.1%。
经过全程精心护理,无死亡发生。
2 全程护理措施2.1健康教育对患者和家属讲解有关疾病与透析方面的常识,告诉他们血液透析是一种较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法,说明其间引起的一些急性并发症属于可控范畴,提高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增强患者治疗信心,调整心态,配合治疗。
2.2心理护理通了解患者基本属性、机体状况及患者对治疗的态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例如对初始透析患者,护士应该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以取得信任,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精神鼓励,以减少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克服自身的消极状态,提高其依从性。
2.3基础护理病室内安静整洁,温度、湿度适宜,患者平卧或侧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衣扣、裤带,以减少呼吸道阻力;随时观察意外发生,收机时体外循环血液要回干净,防止空气栓塞;血管、消毒穿刺部位选择合适,建立血管通路熟练、轻巧,首剂肝素量从血管静脉端注入;出现呼吸困难者及时给氧,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注意补液速度、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透析失衡综合征

透析失衡综合征透析失衡综合征(DDS)是由Kennedy等在1962 年首次提出的概念。
它是一种在透析时发生的由于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或急性低钠血症引起的神经系统以及类神经系统症状,通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癫痫发作、昏迷甚至死亡。
极高水平的血尿素氮(175 mg/ dl)是首次透析时发生DDS 的高危因素。
老年人、儿童、或有已存在的神经系统病变、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恶性高血压的患者有极大的发生DDS 的风险。
虽然DDS 近几年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其潜在的危险性仍不容忽视,因此如何能够有效预防及治疗DDS,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及透析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DDS 发生的原因及机制在相关文献中没有关于DDS 明确的流行病学定义,它的报道数量较少,原因是广泛出现的临床症状被认为是其他紊乱所致。
在内环境稳定时,脑内和血浆中的尿素水平是相当的,当二者产生尿素浓度梯度时,这种浓度梯度将促使液体向脑内流动,导致脑水肿。
目前已经提出三种DDS 的发生机制:尿素逆渗透效应、脑内产生的自发性渗透物质效应和代谢性酸中毒。
其中尿素逆渗透效应被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DDS 发生的重要原因。
然而,其准确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仍然存在争议。
1.1 尿素逆渗透效应是指由于在透析过程中血浆尿素水平迅速下降而脑内尿素清除速度缓慢,形成血浆和脑脊液之间的渗透梯度,脑内尿素浓度高于血液,促进液体由血液进入脑内,导致脑水肿和脑脊液压力升高,称为“尿素逆渗透效应”。
1.2 脑内产生的自发性渗透物质效应是指脑内可产生一些自发性渗透物质,导致脑组织和血浆之间形成渗透梯度,同时脑细胞内pH 下降,而产生脑水肿。
1.3 代谢性酸中毒是指尿毒症系统性酸中毒在透析中被快速纠正或在外源性碱作用下发生的脑脊液反常性酸中毒。
在脑内氢离子数量和活性的升高是伴随着细胞内有机酸和蛋白质变化的,必然增加大脑渗透性溶质的含量。
因此,产生较大的渗透梯度造成严重的脑水肿。
血液透析即刻与远期并发症及处理

二、远期并发症:贫血
11. 肾性贫血防治: 目标血红蛋白Hb应达到110~120g/L
①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②输血,减少失血。 ③补充铁剂和叶酸。 ④充分透析,纠正各种失衡。 ⑤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透析联合灌流治疗,减少PTH 毒素蓄积。
二、远期并发症:继发性甲旁亢与肾性骨
病
12.继发性甲旁亢与肾性骨病: 一般认为血透患者由于钙磷代谢紊乱引 起肾性骨病。临床表现为骨痛、骨折、骨变 形、关节肿痛和变形、肌力肌张力下降、转 移性钙化及肌腱断裂等。诊断多依靠临床症 状、血钙、血磷、I-PTH浓度及骨X线表现等。 治疗主要是补充活性维生素D3,其它还可行 血液灌流及手术切除甲状旁腺等。
治疗:应加强透析和超滤,纠正低蛋 白血症,改善全身状态,必要时行胸穿抽 液治疗。
二、远期并发症:消化道疾病
7. 消化道疾病: 包括食道炎、胃炎、胃溃疡、胃排空 延迟及消化道出血等。多由尿毒素潴留损 害自主神经造成胃肠运动紊乱;胃泌素代 谢异常导致胃酸分泌增多;贫血、营养不 良等减弱粘膜保护因素等原因引起。 治疗:加强透析多有效,还可使用促 进胃肠活动药物、不含铝镁的胃肠粘膜保 护剂、抗酸剂等。
10. 透析相关性腹水: 绝大部分发生于曾行腹透的患者,其 原因包括水钠潴留,腹膜通透性增高,感 染,低蛋白血症,心衰,心包疾患,肝硬 化等。 治疗前应排除结核、肿瘤及肝性腹水。 治疗包括限制水钠摄入,充分透析超滤。 肾移植是解决顽固性腹水的根本方法。
二、远期并发症:贫血
11. 贫血:透析患者有不同程度,且随着透析时间延长逐渐加重。 原因:
一、即刻并发症:低血压
预防与处理: 控制水和盐的摄入,两次透析期间体重增加不能 超过体重的5% 补充有效血容量,有条件的可监测血容量 减少超滤量,减慢速度,或适当延长透析时间 避免在透析前服用降压药 调整干体重,不能制定的太低 可补充一些维生素Bt(肉毒碱) 长期低血压患者可口服一些升压药,如管通。 防治心血管疾病,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透析护士试题题库及答案

透析护士试题题库及答案1. 透析液的电解质浓度应根据患者的哪些情况进行调整?A. 血清电解质水平B. 透析液的pH值C. 透析液的温度D. 透析液的流速答案:A2. 血液透析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透析充分性的指标?A. 透析液的流量B. 透析器的膜面积C. 透析时间D. 尿素氮的清除率答案:D3. 透析过程中,如何预防透析器凝血?A. 增加抗凝剂剂量B. 减少抗凝剂剂量C. 增加透析液流量D. 减少透析液流量答案:C4. 透析患者出现低血压时,应采取哪些措施?A. 降低透析液温度B. 增加透析液温度C. 降低透析液钠浓度D. 增加透析液钠浓度答案:D5. 透析患者出现肌肉痉挛时,可能的原因有哪些?A. 透析液钙浓度过低B. 透析液钙浓度过高C. 透析液钾浓度过低D. 透析液钾浓度过高答案:A6. 透析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可能的原因有哪些?A. 透析液温度过高B. 透析液温度过低C. 透析液钠浓度过高D. 透析液钠浓度过低答案:D7. 透析过程中,如何评估患者的脱水量?A. 根据患者的体重变化B. 根据患者的血压变化C. 根据患者的心率变化D. 根据患者的尿量变化答案:A8. 透析患者出现透析失衡综合征时,应如何处理?A. 增加透析液的钠浓度B. 减少透析液的钠浓度C. 增加透析液的钾浓度D. 减少透析液的钾浓度答案:A9. 透析患者出现透析器过敏反应时,应采取哪些措施?A. 立即停止透析B. 给予抗过敏药物C. 更换透析器D. 增加透析液流量答案:A10. 透析患者出现透析器感染时,应如何处理?A. 增加透析液的氯浓度B. 减少透析液的氯浓度C. 给予抗生素治疗D. 更换透析器答案:C。
血液透析5大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血液透析5大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方法血液透析属于一种血液净化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洗肾”,通过将血液中的废物以半渗透膜除去,能够达到清除人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内多余水分、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效果,对于肾功能的恢复治疗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该方法在操作起来也较为安全、易行,因此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于此,本文就血液透析的5大常见并发症和预防方法进行科普,以此为参考。
血液透析图一、血液透析的5大常见并发症是什么?血液透析的5大常见并发症包括透析失衡综合征、心血管并发症、肾性骨营养障碍、首次使用综合征(过敏反应)以及肌肉痉挛这五种。
其中透析失衡综合征属于血透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像这种透析失衡的情况往往出现在首先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诱导透析的情况下,由于透析不充分且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出现透析失衡的情况,大多发生于每次透析结束之前或结束之后不久,另外像低血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脑组织钙过高的患者等都是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易发群体,在出现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情况下一般会出现血压升高、恶心呕吐、疲乏和焦躁不安等非特异性临床症状,而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则会出现定向障碍、嗜睡昏迷以及抽搐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精神障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其次是心血管并发症,作为目前对透析肾患者生存率和致残率影响最大的并发症,其患病的死亡风险远高于同龄段肾功能正常的群体,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包括高血压、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以及贫血等等,都属于常见该病症常见的诱发因素,而患者在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情况下,常常会表现出气短、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另外是肾性骨营养障碍,该病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维生素D代谢障碍以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因素引起的一种骨病,在出现肾性骨营养障碍情况下患者一般会出现骨、关节酸胀的情况,而且腰背部、下肢多处存在疼痛难忍的情况,更甚者存在骨骼畸形等而且还极其容易发生骨折问题;与此同时是首次使用综合征的过敏反应,一般是在透析开始后到30分钟之内,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荨麻疹、腹部绞痛、窒息濒死感觉等等,而在出现该症状的情况下需要立即停止透析;最后是肌肉痉挛也就是常说的“抽筋”,由于患者存在低钙血症、肉毒碱缺乏以及缺氧等症状,导致出现肌肉痉挛的状况。
透析失衡综合征

治疗效果 预防感染: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感染的情况,
6
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因此,护理人员应注意 保持透析室内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器械和空气,同时指
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等
记录透析过程:护理人员应对透析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
7
括透析液的成分、流量、温度等,以及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变化。这些记录将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
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预防措施
01
逐渐增加透析时间和 频率
对于刚开始透析的患者,医生
应逐渐增加透析时间和频率,
以避免因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
水分不能被有效地清除而引发
透析失衡综合征
02
定期检查患者的营养 状况
对于长期透析的患者,医生应
03
教育患者及其家属
定期检查患者的营养状况,包 医生应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
情绪
睡眠充足:充足的睡眠有助 于身体的恢复和修复。患者 应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保
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身体锻炼:适当的身体锻炼有助 于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身 体的抵抗力。患者应根据自己的 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
如散步、太极拳等
定期检查:患者应定期进行身 体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等。这有助于及时发 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以 及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 案
清除,导致血液内的有害物质或废物含量异常增高
这种情况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生理问题,包括头痛、恶心、 呕吐、肌肉痉挛、意识模糊,甚至可能引发癫痫
2
原因 透析失衡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包括
血液与透析液之间的物质分布不 均衡:这通常是因为血液和透析 液之间的渗透压和电解质浓度存 在差异,导致水分和溶质在血液 和透析液之间重新分布,从而引
透析常见并发症紧急处置流程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处置流程(一)透析中低血压1 .紧急处置对有病症的透析中低血压应当即采取方法处置。
( l )采取头低位。
( 2 )停止超滤。
( 3 )补充生理盐水100ml,或20%甘露醇、或白蛋白溶液等。
( 4 )上述处置后,如血压好转,那么慢慢恢复超滤,期间仍应紧密监测血压转变;如血压无好转,应再次予以补充生理盐水等扩容医治,减慢血流速度,并当即寻觅缘故,对可纠正诱因进行干与。
如上述处置后血压仍快速降低,那么需应用升压药物医治,并停止血透,必要时能够转换医治模式,如单纯超滤、血液滤过或腹膜透析。
其中最常采纳的技术是单纯超滤与透析医治结合的序贯医治。
如临床医治中开始先进行单纯超滤,然后再透析,称为序贯超滤透析;如先行透析,然后再行单纯超滤,称为序贯透析超滤。
(二)肌肉痉挛1 .寻觅诱因透析中低血压、低血容量、超滤速度过快及应用低钠透析液医治等致使肌肉血流灌注降低是引发透析中肌肉痉挛最多见的缘故;血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也可引发肌肉痉挛,如低镁血症、低钙血症、低钾血症等。
2 .医治依照不同缘故采取相应方法,可快速输注生理盐水100ml(可酌情重复)、高渗葡萄糖溶液或甘露醇溶液,对痉挛肌肉进行外力挤压按摩也有必然疗效。
(三)恶心和呕吐1 .踊跃寻觅缘故常见缘故有透析低血压、透析失衡综合征、透析器反映、糖尿病致使的胃轻瘫、透析液受污染或电解质成份异样(如高钠、高钙)等。
2 .处置( l )对低血压致使者采取紧急处置方法(见“透析低血压”内容)。
( 2 )在针对病因处置基础上采取对症处置,如应用止吐药。
( 3 )增强对患者的观看及护理,幸免发生误吸事件,尤其是神志欠清者。
(四)头痛1 .踊跃寻觅缘故常见缘故有透析失衡综合征、严峻高血压和脑血管意外等。
关于长期饮用咖啡者,由于透析中咖啡血浓度降低,也可显现头痛表现。
2 .处置流程( l )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干与。
( 2 )如无脑血管意外等颅内器质性病变,可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等止痛对症医治。
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治疗措施

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治疗措施透析失衡综合征(DDS)是血液透析过程中或透析后早期可能出现的一种急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脑电图异常及全身和神经系统症状。
一、病因透析失衡综合征(DDS)的主要病因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快速清除溶质,导致患者血液溶质浓度快速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而脑组织液渗透压相对较高,水分向脑组织转移,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颅内pH值改变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这种情况多见于首次透析、诱导透析、透析间隔太长、使用高效透析器及透析不充分的患者。
二、临床症状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具体表现如下:(一)轻度症状①头痛:通常在透析过程中或透析后不久出现,程度可以从轻微到严重。
②恶心和呕吐:由于透析过程中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改变所引起。
③其他:如乏力、倦怠、烦躁、血压升高、视力模糊、睡眠障碍、反应迟钝等。
(二)中度症状①扑翼样震颤:一种特殊的震颤表现,通常与肝性脑病相关,但在透析失衡综合征中也可能出现。
②嗜睡:表现为持续性的困倦和睡眠时间延长。
③心律失常:心跳节律异常,可能与电解质失衡有关。
④意识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定向力、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方面的障碍。
(三)重度症状①精神异常:表现为胡言乱语、行为异常等。
②惊厥和癫痫发作:患者可能出现全身或局部的抽搐,甚至可能咬伤自己的舌头或失禁。
③抽搐:持续的肌肉收缩,可能导致疼痛和肌肉损伤。
④昏迷:最严重的表现,患者失去意识,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三、治疗(一)一般治疗1.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以维持足够的氧供,缓解脑缺氧状态。
同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纠正低血压或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2.减慢透析速率:通过降低透析过程中的血流量,减缓溶质的清除速度,从而减轻血浆渗透压和pH值的过度变化。
这种方法有助于缓解透析失衡综合征的症状。
3.增加透析次数:对于刚开始透析的患者,可以采用多次短时透析的方式,逐步将体内的毒素清除,以避免单次透析过程中毒素清除过快导致的失衡综合征。
第六节透析患者出现失衡综合征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第六节 透析患者出现失衡综合征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1、 透析患者出现失衡综合征时应立即通知医生,
轻者降低血流速度,对症治疗。
2、 患者保持呼吸通畅,吸氧。
3、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严重痉挛这遵医嘱应用生理盐水或
高渗葡萄糖,如无好转,停止透析。
4、记录,分析原因,完善流程并培训,追踪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透析失衡综合征怎么办
导语:透析失衡综合征,透析出现这个情况是正常的,透析过一段时间就会消失,轻者头昏出现嗜睡的症状重者后果不堪设想,首次透析时间不要太长,有
透析失衡综合征,透析出现这个情况是正常的,透析过一段时间就会消失,轻者头昏出现嗜睡的症状重者后果不堪设想,首次透析时间不要太长,有不舒服的地方要及早咨询医生,家属要关注病人的情况及时汇报给医生,透析是肾功能缺失,通过透析可以得到改善,透析久了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一、病因
主要原因是血液透析使尿毒症病人血液中尿素氮等小分子物质被很快清除,血浆中的渗透压降低,而此时血管外组织、细胞内的尿素氮等尚未清除,渗透压高于血浆,水分从血浆向组织、细胞内转移所引起。
在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脑水肿、颅内压上升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上升、意识障碍、痉挛等。
渗透压的变化可使一些病人的眼压升高,表现为眼球胀痛、眼眶及前额部头痛。
还有的患者出现腹痛。
水分向血管外转移还可导致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无力等,一般在透析停止后一天内消失。
二、
①首次透析时间缩短至3~4小时;
② 提高透析液渗透浓度,采用高钠透析液(Na+155~160mmol/L);
③超滤脱水不可过多过快;
④ 症状轻者可用50%葡萄糖40~60mL静脉注射;
⑤症状明显者应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并减少负压流量,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和呼吸改变。
若出现癫痫样发作,可静脉注射安定10mg。
出现严重失衡综合征应停止透析,及时抢救。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