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杂剧作家
精选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一、元曲四大家是谁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宋金时期渐趋成熟,元代杂剧兴盛,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
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八十余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因此后人称他们为“元曲四大家”。
二、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元曲又称词余、乐府,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类文体。
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广泛、语言通俗、形式活泼、风格清新、手法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那么这四大家都有那些比较有代表的作品流传于世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朱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
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由于不满于黑暗社会的压抑与摧残,关汉卿长期“混迹”在勾栏妓院。
在玩世不恭的背面,隐藏着冷峻悲凉的内心世界和热烈乐观的战斗精神。
关汉卿写作勤奋,一生共著杂剧67部,今存18部,其中“旦本”戏占12个。
他那贴切现实、充满血肉之感的笔触,诉说着社会民众的困苦与无奈;又将一腔悲悯的情怀,倾洒在被污辱的女性身上。
最脍炙人口的作品是《窦娥冤》。
《窦娥冤》取材于汉代流传下来的“东海孝妇”民间故事,关汉卿结合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体认,精心构制了这个大悲剧。
窦娥因家贫被卖给蔡家做童养媳,丈夫早死,婆媳相依为命。
元代杂剧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元代杂剧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代杂剧四大作家。
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但历史上还有部分人认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
一、关汉卿关汉卿,号已斋,亦作一斋,汉卿是他的字,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
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
关于关汉卿的籍贯,元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祁州(在今河北)(《祁州志》卷八)等不同说法。
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生平事迹不详,根据零碎的资料来看,他是金末元初人,活跃于约1210年至约1300年(元成宗大德)间。
主要在大都(今北京)附近活动,也曾到过汴梁、临安(今杭州)等地。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的形象也广为人称。
水星上有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关汉卿从小生活在一个医生的家庭,由于金代的山西南部地区戏曲活动一直很盛,即使在金代末年也未减弱,故关汉卿从小即受到戏剧的熏染,渐而参加戏曲班社的活动,因此在金王朝灭亡之前,他已经成为一个较成熟的戏剧作家了。
元灭金后,定都大都(今北京市),关汉卿来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并在这里专事戏剧活动。
由于他写了一个名叫《伊尹扶汤》的剧本,经过认真排演后,拿到宫廷献演,得到了皇帝和官员们的称赞,关汉卿由此声名大振。
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
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第一节元前期杂剧作家作品•一、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和马致远是王实甫之外,以文采见长的作家。
白朴作杂剧15种,今存《墙头马上》、《梧桐雨》和《东墙记》等3种。
他的杂剧,主要以历史传说和爱情故事为内容。
•(一)《墙头马上》(《裴少俊墙头马上》)•《墙头马上》是一部爱情喜剧。
取材于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井底引银瓶》。
其主题在诗的小序中明言为“止淫奔”,是为道德教化而作的。
《墙》的主题与白居易原诗相背,是热情赞美男女间的自由结合,从“止淫奔”变成了“赞淫奔”。
•与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郑光祖《倩女离魂》并称为元代的四大爱情剧1、李千金•是一个大胆追求爱情、勇敢地同封建礼教作斗争的妇女形象。
•(1)大胆主动地追求爱情。
•(2)刚强不屈•(3)泼辣•李千金和崔莺莺性格有何不同:•李千金和崔莺莺都是背叛封建礼教的贵族小姐,都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并为之进行了反抗斗争。
但两人性格有异:莺莺温柔、矜持,性格内向;李千金则豪爽率直、果敢刚强,泼辣奔放。
李千金在对爱情幸福的追求中,大胆主动,没有崔莺莺那种犹豫顾虑和忸怩之态;敢于无媒自聘,弃家私奔,敢于与封建势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用卓文君私奔之事来证明自主婚姻的合理性。
她对屈服于封建压力的丈夫也予以严正谴责。
李千金的形象带有市井女子的特征,而崔莺莺更多贵族小姐的气质。
但李千金的形象不如莺莺的形象丰满。
《西厢记》对莺莺性格的刻画更细腻、更深刻、更合理,也更有典型意义2、思想意义•积极意义:歌颂了李千金与裴少俊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斗争。
•局限:剧作还是以门当户对、父母之命解决问题。
夫妻团圆,自由结合竟跟封建礼教一致,这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意义,也体现了作者思想上的局限性。
•(二)《梧桐雨》•一部描写杨玉环、李隆基爱情生活和政治遭遇的历史剧。
主要抒发一种人生变幻、盛衰难料的沧桑之感。
“梧桐雨”的意象•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国学常识之元曲四大家
国学常识之元曲四大家导语: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名称来历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说:“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
”在此以前,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韵》序中说:“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备则有关、郑、白、马。
一新制作。
”但是,周德清虽以四人并称,却并未命以“四大家”之名,另外,明初贾仲明为马致远作的吊词中又有“共庾、白、关老齐眉”的说法,庾指庾吉甫。
关于这几位元曲作家的排列和评价,因人因时而各有不同。
元代钟嗣成的《录魂簿》把关汉卿列为杂剧作家之首,贾仲明称关汉卿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但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却首推马致远,以为“宜列群英之上”,而以关汉卿为“可上可下之才”。
明代前期以后,又有盛赞郑光祖而贬低其余三家的,如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说:“马之辞老健而乏滋媚,关之辞激励而少蕴籍,白颇简淡,所欠者俊语,当以郑为第一。
”清人王激烈《曲谈》中则认为“关、白、马、郑诸家”。
近代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中说:“元代曲家,自明以来,称关、马、郑、白,然以其年代及造诣论之,宁称关、白、马、郑为妥也。
关汉卿一空倚傍,字筹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已为历史公认。
明代王世贞、王骥德等人为王实甫未被列入“四大家”而提出非难,王骥德还提出“王、马、关、郑”说。
清代李调元《雨村曲话》则有“马、王、关、乔(吉)、郑、白”之说,但未见流行。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关汉卿,号已斋,亦作一斋,汉卿是他的字,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
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
关于关汉卿的籍贯,元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祁州(在今河北)(《祁州志》卷八)等不同说法。
元代杂剧作家
周文质,字仲彬,建德(今属浙江)人,后移居杭州。“学问该博,资性工巧”、“明曲调,谐音律”(《录鬼簿》)。曾任小吏,与钟嗣成相交,中年病卒。作有杂剧四种,今仅《苏武还朝》残存两折。
杨梓,海盐澉川(今属浙江)人曾任嘉议大夫,杭州路总管。作有《霍光鬼谏》、《豫让吞炭》、《敬德不伏老》等三种,今均存。
孟汉卿,亳州(今安徽毫县)人。贾仲明为其所作的【凌波仙】吊词云:“已斋老叟播声名,表字相同亦汉卿。《魔合罗》一段提张鼎,运节意脉精。有黄钟、商调新声。喧燕赵,响玉京,广做多行”。可见,孟汉卿生活在大都一带,而且他的杂剧在当时颇有影响,作有《魔合罗》一剧,今存。
岳伯川,济南人,一说镇江人。生平事迹不详。作有《铁拐李》、《杨贵妃》二种杂剧,今存《铁拐李》一种。
金仁杰,字志甫,杭州人。曾任建康(南京)崇宁务官,作有杂剧七种,今存《追韩信》、《东窗事犯》两种。
秦简夫,大都人,后移居杭州。生平事迹不详。作有杂剧五种,今存《赵礼让肥》、《东堂老》、《剪发待宾》等三种。内容多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曲文较本色自然,朱权评其作为“峭壁孤松”。(《太和正音谱》)
乔吉,又名乔吉甫,字梦符,号鹤笙。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人。寓居杭州太乙宫前。至正五年(1345)卒。曾放荡江湖四十多年,“自称不应举江湖状元。不思凡风月神仙。”(【双调·折桂令】《自述》)。作有杂剧十一种,今存《扬州梦》、《两世姻缘》、《金钱记》等三种,都是男女爱情为题材的喜剧。乔吉还是一位戏曲理论家,他提出的“凤头、猪肚、豹尾”之说,“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 (见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在古代戏曲理论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
杨显之,大都(今北京)人,生平事迹不详。与关汉卿为莫逆交。经常与关汉卿一起讨论剧作,商酌文辞,故时人称他为“杨补丁”,如明贾仲明为其所作的吊词【凌波仙】曲云:“显之前辈老先生,莫逆之交关汉卿。幺末中补缺加新令,皆号为杨补丁。有传奇乐府新声,王元鼎师叔敬,顺时看伯父称,寰宇知名”。作有杂剧九种,今存《临江驿》、《酷寒亭》两种。
元代杂剧
你虽然是得他得他营救,须不是 笋条笋条年幼,(戋 刂)的便巧 画蛾眉成配偶。想当初你夫主遗
留,替你图谋,置下田畴,早晚
羹粥, 寒暑衣裘,满望你鳏寡孤
独,无捱无靠,母子每到白头。
公公也,则落得干生受。 [正旦
云]婆婆,你要招你自招,我并
然不要女婿。”
正是由于窦娥 笃信人生的正义必 然压倒邪恶,也对 这个社会的官僚体 制抱有幻想,所以 在张驴儿药死自己 的父亲,诬陷窦娥 的时候,窦娥认为 自己没有犯事,就 没有什么可怕的, 所以愿意去和他见 官。
这一剧本取材于白居易的诗《长恨歌》,但又并 不是对《长恨歌》的直接改编,在材料处理上有许 多不同。《梧桐雨》没有把杨、李的爱情写得那么 “纯洁”、“真挚”。它不仅不回避唐明皇父纳子 妇的历史事实,还依据野史传闻点明了杨贵妃与安 禄山的“私情”,可见它并不是以单纯的爱情为主 题的。另外,《梧桐雨》虽然比《长恨歌》更多地 涉及唐明皇专任恩倖、耽于享乐而招致战乱的问题, 但在这一点上也没有展开,所以它也不是一部以总 结政治教训为目的的历史剧。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 朴
元剧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王实甫《西厢记》 白朴 《梧桐雨》
元杂剧的特点可以用四句话概括:
一本四折加楔子,一折一调押一韵,一人主 唱用北曲,题目正名是标题。
作家作品介绍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 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 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 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张驴儿云]窦娥,你药杀了 俺老子,你要官休?要私休? [正旦云]怎生是官休?怎生 是私休? [张驴儿云]你要 官休呵,拖你到官司,把你三 推六问,你这等瘦弱身子, 当不过拷打,怕你不招认药死 我老子的罪犯!你要私休呵, 你早些与我做了老婆, 倒也 便宜了你。 [正旦云]我又 不曾药死你老子,情愿和你见 官去来。
元曲四大家是谁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各自代表作都是什么)
元曲四大家是谁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各自代表作都是什么)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
那么,我们经常说起的”元曲四大家“是指哪四位?他们各自又有哪些代表作?元曲四大家,指的就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这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当然,史上还有其他说法,不过都未见流行。
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
汉族,解州人(今山西运城),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人,及祁州(今河北安国)人等说。
关汉卿的剧作,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代表作《窦娥冤》、《望江亭》、《单刀会》、《拜月亭》、《鲁斋郎》、《调风月》等,数百年来长演不衰。
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
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
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
主要代表作《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等,这些作品在他生前就已编订成集,名曰《天籁集》。
其作品主要是历史题材,剧情多为名人、才子韵事,承袭元好问长短句格调,跌宕沉详,天然古朴。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
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
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他的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代表作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等。
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
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第一节元前期杂剧作家作品• 一、白朴• 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和马致远是王实甫之外,以文采见长的作家。
白朴作杂剧15种,今存《墙头马上》、《梧桐雨》和《东墙记》等3种。
他的杂剧,主要以历史传说和爱情故事为内容。
• (一)《墙头马上》(《裴少俊墙头马上》)• 《墙头马上》是一部爱情喜剧。
取材于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井底引银瓶》。
其主题在诗的小序中明言为“止淫奔”,是为道德教化而作的。
《墙》的主题与白居易原诗相背,是热情赞美男女间的自由结合,从“止淫奔”变成了“赞淫奔”。
• 与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郑光祖《倩女离魂》并称为元代的四大爱情剧1、李千金• 是一个大胆追求爱情、勇敢地同封建礼教作斗争的妇女形象。
• (1)大胆主动地追求爱情。
• (2)刚强不屈• (3)泼辣• 李千金和崔莺莺性格有何不同:• 李千金和崔莺莺都是背叛封建礼教的贵族小姐,都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并为之进行了反抗斗争。
但两人性格有异:莺莺温柔、矜持,性格内向;李千金则豪爽率直、果敢刚强,泼辣奔放。
李千金在对爱情幸福的追求中,大胆主动,没有崔莺莺那种犹豫顾虑和忸怩之态;敢于无媒自聘,弃家私奔,敢于与封建势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用卓文君私奔之事来证明自主婚姻的合理性。
她对屈服于封建压力的丈夫也予以严正谴责。
李千金的形象带有市井女子的特征,而崔莺莺更多贵族小姐的气质。
但李千金的形象不如莺莺的形象丰满。
《西厢记》对莺莺性格的刻画更细腻、更深刻、更合理,也更有典型意义2、思想意义• 积极意义:歌颂了李千金与裴少俊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斗争。
• 局限:剧作还是以门当户对、父母之命解决问题。
夫妻团圆,自由结合竟跟封建礼教一致,这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意义,也体现了作者思想上的局限性。
• (二)《梧桐雨》• 一部描写杨玉环、李隆基爱情生活和政治遭遇的历史剧。
主要抒发一种人生变幻、盛衰难料的沧桑之感。
“梧桐雨”的意象•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元代四大戏曲家分别指谁
元代四大戏曲家分别指谁在元代,有一批著名的戏曲家,后人称之为元代四大戏曲家,那元代四大戏曲家分别指谁?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元代四大戏曲家分别指谁,希望对你有帮助!四大戏曲家关汉卿简介关汉卿大约生于1220-1300年间,字不祥,号已斋,关于其出生地有很多个版本,有人说他是现在的山西运城人,也有人说他是河北安国县人,还有人说他是现在的北京人,人一出名很多地方就会争着要成为其出生地,由此也可见关汉卿的名头跨国历史的长河在今天也确实是够响亮的。
关汉卿生于金末元初,因为元代统治的时间比较短,所以也可以说关汉卿生活元末明初。
总而言之关汉卿生存的那个时代确实是处于动荡之中,元朝统治下,将人分为四等,关汉卿就属于低等人的汉人,而且关汉卿还是一个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有着“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可见文化人的地位是相当的低的。
同时元朝的统治下的等级制度就已经激化了民族矛盾,社会是相当黑暗的,很多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联合同样处于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开始抗争,可以说从元朝统治开始就一直存在着此起彼伏的反抗朝廷的斗争。
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又黑暗的社会,关汉卿感受是丰富的,他将这些感受都诉诸笔端,那个时代造就了一个属于世界的关汉卿。
关汉卿的作品相当的多,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写出了杂剧67部,小令40多首,套曲十多首,可以说是一个相当高产的戏剧作家,也是一个成功的词曲作者。
关汉卿的作品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各个阶层,在其作品中充满着昂扬的战斗精神,让人鼓舞,让人向往幸福的生活。
关汉卿的作品已经被译成多国文字,外国人称其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四大戏曲家白朴简介白朴生于1226年,卒于1306年,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元曲家,因为在元曲杂剧上的突出贡献,后人又将他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代表作品有《天净沙》、《水调歌头》、《水龙吟》等等。
白朴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父亲和诗人元好问十分交好。
在当时,白朴的家庭十分幸福美满,家境优渥。
白朴在这样一个家庭出生,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元曲四大家,一般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还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四大南戏是:荆、刘、拜、杀:《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不是关汉卿写的)和《杀狗记》。
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宋金时期渐趋成熟,元代杂剧兴盛,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
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八十余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因此后人称他们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
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
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种,现存16种,另有五种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
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西方称之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白朴: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
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
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
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元曲四大家介绍
元曲四大家简介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八十余人,关汉、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因此后人称他们为“元曲四大家”白朴: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
汉族,祖籍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
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
《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悟桐雨》,郑光祖: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生平事迹不详。
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
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
与关汉、马致远、白朴齐名,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
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关汉卿: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
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种,现存16种,另有五种是否为他所作,无走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
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西方称之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马致远: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字千里,号东,(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
戏曲家王实甫是谁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的描述单元过关检测考试范围:xxx ;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1.(单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C.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无关2.如图所示,长为1l =5m 的竖直杆上端距地面H=50m ,杆正下方距杆下端2l =12 m 处有一薄圆环.杆由静止释放,1s 后圆环也由静止释放,杆和环均不转动,不计空气阻力,取10g=2/m s ,求:(l )杆追上圆环后穿过环所用的时间;(2)杆穿过圆环后,杆上端与圆环的最大距离,3.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224m悬停时,运动员离开飞机先作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12.5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
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为5 m /s,g=10m /s2。
求:(1)运动员刚展伞时的速度大小;(2)运动员刚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3)运动员离开飞机后在空中下落的总时间。
4.(单选)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9.8cm、14.7c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经5.水平地面上某物体,从A点无初速度以一定的加速度1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与过一段时间加速运动至B点后,立即以另一加速度2第一段时间两倍的时间,回到原出发点A点。
则前、后两次加速度大小比值为()A.1:3 B.2:5 C.3:5 D.4:56.(单选)汽车在直线上运动,初速度v0=4m/s,加速度a= -2m/s2,这表示( )A .物体沿初速度方向运动,速度减小B .物体沿初速度方向运动,速度增大C .物体沿加速度方向运动,速度增大D .物体沿加速度方向运动,速度减小7.(单选)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
元杂剧四大家
元杂剧四大家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
号已斋(一作一斋)。
关于关汉卿的籍贯,元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祁州(在今河北)(《祁州志》卷八)等不同说法。
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
他曾毫无惭色的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破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马致远:生于公元1250年,约卒于公元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
大都(今北京)人。
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详。
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
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同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
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马致远:生平事迹不详。
从他的散曲作品中,约略可以知道,他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宠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
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四大家”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萧德祥,名天瑞,号复斋,杭州人。以医为业。是兼作南戏的杂剧作家,作有杂剧和南戏五种。
朱凯,字士凯。曾任江浙行省官吏,与钟嗣成相善。作有《昊天塔》、《黄鹤楼》两种,今均存。
钟嗣成,字继先,号丑斋,大梁(今He南开封)人,寓居杭州。累试不第。作有杂剧七种,均失。他所编撰的《录鬼簿》,记载了元代杂剧作家及一些散曲作家的小传和剧目,是研究元杂剧的重要资料。
,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伦辈称‘郑先老生’,皆知其为德辉也”。郑光祖是元杂剧第二时期作家中最杰出的一位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作有杂剧十八种,今存《倩女离魂》、《绉梅香》、《王粲登楼》、《伊尹扶汤》、《周公摄政》、《三战吕布》、《无盐破连环》《老君堂》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是他的代表作,是一部爱情剧,取材于唐人传奇说《离魂记》,对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有一定的影响。其创作风格以文采见长,明初朱权评其作为“九天珠玉”。(《太和正谱》)
纪君祥,一作纪天祥,大都人。生平事迹不详。作有杂剧六种,现仅存《赵氏孤儿》一种。《赵氏孤儿》是一部历史悲剧,也是杂剧名剧之一。明朱权评其剧作的风格为“雪里梅花”。(《太和正音谱》)
张国宾,又名张国宝、张酷贫。艺名喜时营,大都人。是一位演员出身的作家,作有杂剧五种,今存《衣锦还乡》、《汗衫记》、《罗李郎》等三种。他的剧作戏剧性强,语言质朴自然。
李直夫,本姓蒲察,人称蒲察李五。女真族人。居住在德兴府(今河北怀来县)。生平事迹不详。一说官至湖南肃政廉访使。作有杂剧十二种,现存《虎头牌》一种,写一个
金朝的军官银住马,因醉酒失误军机,受到担任元帅之职的侄子的责打,事后元帅又亲自向他谢罪。在剧中反映一些女真族的风俗习惯,而且还用许多少数民族的曲调。
郑廷玉,彰德(今He南安阳)人。生平事迹不详。作有杂剧二十三种,今存《疏者下船》、《后庭花》、《金凤钗》、《忍字记》、《看钱奴》等五种。
武汉臣,济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有杂剧十种,今存《老生儿》、《生金阁》二种。
吴昌龄,西京(今山西大同)人。生平迹不详。作有杂剧十种,今存《东坡梦》、《辰钩月》二种。
朱权,号瞿仙、涵虚子、丹邱先生,生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卒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是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于大宁(今内蒙古),永乐元年(1403)改封南昌。卒后谥献,世称宁献王。作有杂剧十二种,今存《冲漠子》、《卓文君》两种。另著有《太和正音谱》,是戏曲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北曲曲谱。
元代杂剧作家
王仲文,大都(今北京)人,生平事迹不详。作有杂剧十种,今存《不认尸》一种。明初贾仲明谓其“才思相兼关、郑、马。”(《录鬼簿》(凌波仙)曲)
李文蔚,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曾任江州瑞昌(今属江西)县尹,与白朴相交甚厚。作有杂剧十二种,今存《圯桥进履》、《燕青博鱼》、《破苻坚》等三种。
康进之,棣州(今山东惠民县)人。生平事迹不详。康进之也是一位以写水浒剧闻名的杂剧作家,作有《黑旋风老收心》、《梁山泊李逵负荆》两种杂剧,均写黑旋风李逵的故事,在当时十分流行,如贾仲明为其作为的【凌波仙】吊词云:“编《老收心》李黑厮,《负荆》是小斧头儿。行于世,写上纸,费骚人和曲填词”。今存《李逵负荆》一种,是现存元人水浒剧里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刘兑,字东生,浙江人。生平事迹不详。作有《娇红记》杂剧今存。
贾仲明,号云水散人,晚年号云水翁,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后移居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生于元至正三年(1343),卒于明永乐二十年(1422)以后。朱隶在金陵受封为燕王时,贾仲明寓居金陵,便以擅作杂剧,受到朱隶的宠爱,“每有宴会,应制之作,无不称赏” (《录鬼簿续编》)。作有杂剧十六种,今存《玉梳记》、《菩萨蛮》、《升仙梦》、《金安寿》、《玉壶春》等五种。另说《裴度还带》也为其所作。
石子章,名建中,字子章,柳城(今辽宁朝阳)人。石晋之后,曾随从出使西域。与元好问交好。作有《竹窗雨》、《竹坞听琴》两种杂剧,今存《竹坞听琴》一种。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人。其生平事迹,《录簿鬼》有简略的记载,谓其“以儒补杭州路吏。为人方直,不妄与人交,故诸公多鄙之,久则见其情厚,而他人莫之及也。病卒,火葬于西湖灵芝寺,诸吊送客各有诗文。公之所作,不待备述
乔吉,又名乔吉甫,字梦符,号鹤笙。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人。寓居杭州太乙宫前。至正五年(1345)卒。曾放荡江湖四十多年,“自称不应举江湖状元。不思凡风月神仙。”(【双调·折桂令】《自述》)。作有杂剧十一种,今存《扬州梦》、《两世姻缘》、《金钱记》等三种,都是男女爱情为题材的喜剧。乔吉还是一位戏曲理论家,他提出的“凤头、猪肚、豹尾”之说,“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 (见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在古代戏曲理论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
朱有墩,号诚斋、全阳子、全阳翁,别署全阳道人、梁园客、老狂生,晚年号锦窠老人。是朱元璋第五子周定王朱肃长子。生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洪熙元年(1425)袭封周王,正统四年(1439)卒。谥宪王。能词赋,工音律。作有杂剧三十一种,总名《诚斋乐府》,今存。
/cps/site/NJU/dramac/author/yuan.htm
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钱塘人,曾著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作有杂剧三种,今存《风云会》一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谷子敬,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元末曾任枢密院掾史,明洪武初,戍守源州。作有杂剧五种,今存《城南柳》一种。
杨显之,大都(今北京)人,生平事迹不详。与关汉卿为莫逆交。经常与关汉卿一起讨论剧作,商酌文辞,故时人称他为“杨补丁”,如明贾仲明为其所作的吊词【凌波仙】曲云:“显之前辈老先生,莫逆之交关汉卿。幺末中补缺加新令,皆号为杨补丁。有传奇乐府新声,王元鼎师叔敬,顺时看伯父称,寰宇知名”。作有杂剧九种,今存《临江驿》、《酷寒亭》两种。
周文质,字仲彬,建德(今属浙江)人,后移居杭州。“学问该博,资性工巧”、“明曲调,谐音律”(《录鬼簿》)。曾任小吏,与钟嗣成相交,中年病卒。作有杂剧四种,今仅《苏武还朝》残存两折。
杨梓,海盐澉川(今属浙江)人曾任嘉议大夫,杭州路总管。作有《霍光鬼谏》、《豫让吞炭》、《敬德不伏老》等三种,今均存。
李寿卿,太原人。曾任将仕郎,后除县丞。作有杂剧十种,今存《伍员吹箫》、《度柳翠》两种。贾仲明为其所作的【凌波仙】吊词谓其“播阎浮,四百州,姓名香,赢得青楼”。说明他的剧作地在当时广为流传,到了青楼艺人们的尊敬。
李潜夫,字行甫,一字行道,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贾仲明【凌波仙】吊词云:“绛州高隐李公潜,养素读书门镇掩。青山绿水白云占,净红尘无半点。纤小书楼插牙签,研架珠露《周易》点,括淡齑盐”。可见李潜夫是元初的一位隐士,作有《灰阑记》一种,今存。
杨讷,蒙古族人,从姐夫姓杨,名暹,后改名讷,字景贤,一作景言,号汝斋。善弹琵琶,好戏谑。与贾仲明相交五十年。作有杂剧十八种,今存《刘行首》、《西游记》两种。
李唐宾,号玉壶道人,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元末曾任淮南省宣使,作有《梧桐叶》、《梨花梦》两种,今存《梧桐叶》一种。
王子一,生平事迹不详。作有杂剧四种,今存《误入天台》一种。
李好古,保定人,一说平阳(今属河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有《巨灵神劈华岳》、《赵太祖镇凶宅》、《张生煮海》等三种杂剧,都是神仙故事。今存《张生煮海》一种,同尚仲贤的《柳毅传书》同为杂剧中的两部神话剧杰作。
尚仲贤,真定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作有杂剧十一种,今存《气英布》、《三夺槊》、《柳毅传书》等三种。
金仁杰,字志甫,杭州人。曾任建康(南京)崇宁务官,作有杂剧七种,今存《追韩信》、《东窗事犯》两种。
秦简夫,大都人,后移居杭州。生平事迹不详。作有杂剧五种,今存《赵礼让肥》、《东堂老》、《剪发待宾》等三种。内容多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曲文较本色自然,朱权评其作为“峭壁孤松”。(《太和正音谱》)
孟汉卿,亳州(今安徽毫县)人。贾仲明为其所作的【凌波仙】吊词云:“已斋老叟播声名,表字相同亦汉卿。《魔合罗》一段提张鼎,运节意脉精。有黄钟、商调新声。喧燕赵,响玉京,广做多行”。可见,孟汉卿生活在大都一带,而且他的杂剧在当时颇有影响,作有《魔合罗》一剧,今存。
岳伯川,济南人,一说镇江人。生平事迹不详。作有《铁拐李》、《杨贵妃》二种杂剧,今存《铁拐李》一种。
石君宝,平阳(今山西临汾)人,生平事迹不详。作有杂剧十种,今存《曲江池》、《秋胡戏妻》、《紫云亭》等三种。
高文秀,东平(今山东)人。府学生员。早卒。作有杂剧三十二种,数量仅次关汉卿,且其剧作的风格也与关汉卿相近,故时人称他为“小汉卿”,如贾仲明为其作的【凌波仙】吊词云:“除汉卿一个,将前贤疏驳,比诸公么末极多”。么末,即为杂剧之别称。他的剧作多以水浒故事为题材,如有关梁山英雄李逵的戏就有八种之多。所作杂剧今存《遇上皇》、《襄阳会》、《双献功》、《须贾谇范睢》、《渑池会》等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