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手脚的基本形状和位置
古典舞基本手位教案

古典舞基本手位教案答案: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是指在舞蹈表演中使用的手和手指的姿势。
它们是舞者表现优雅和精细动作的基础。
以下是古典舞中常见的基本手位:1. 扇形手位(Fan-shaped Position):将手指自然张开,手心朝下,与肩同高并稍微向前。
2. 合掌手位(Joined Palms Position):将双手合拢,手指相互交叉,手心朝下,置于胸前或腹前。
3. 单手位(Single-hand Position):将一只手的指尖放在手腕上,与指尖成一直线,手心朝下。
4. 仙女手位(Fairy Hand Position):将手指稍微向后弯曲,指尖轻轻触及手腕,手掌自然展开。
5. 花舞手位(Flower Hand Position):将手指向下弯曲,指尖轻轻触及手掌中心,手掌保持平直。
6. 圆弧手位(Arc Hand Position):将手指自然张开,手心朝下,前臂稍微外旋,手指轻轻张开。
7. 忍者手位(Ninja Hand Position):将手指张开,并把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触及手掌中心,手心朝下。
这些手位在古典舞中经常被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动作。
舞者通过调整手指的曲度、张力和手的位置,可以让舞姿更加优雅和流畅。
进一步讨论:在古典舞中,基本手位的正确使用对于整个舞蹈的表现力至关重要。
舞者必须在舞蹈中运用不同的手位来传达舞剧中的情感和故事。
以下是一些示例:1. 在故事舞剧中,舞者可以使用合掌手位来表达敬意、祈祷或思考。
这种手位在演绎神秘或宗教性的场景时特别常见。
2. 扇形手位通常用于表现优雅和优美的舞姿。
它可以用来表达舞者的自由和灵气。
3. 花舞手位是广泛应用于表现花朵的手势。
舞者可以通过花舞手位向观众展示花朵的颜色、形状和轻柔。
4. 单手位和仙女手位通常用于表达细腻和柔和的情感。
这些手位的运用使舞姿看起来更加优雅和温柔。
古典舞基本手位不仅要求舞者在外观上准确地呈现出正确的手指姿势,还需要舞者掌握合适的手部运动和协调的身体动作。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山膀、按掌、托掌、提襟、冲掌、顺风旗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山膀、按掌、托掌、提襟、冲掌、顺风
旗
中国舞蹈网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
山膀:手以“掌形”,手臂内旋成长弧形,平抬于身旁,高度与肩平,沉肩、松肘、推手。
按掌:手以“掌形”,小臂屈回成圆弧形,按在身前,位置约在胃的高度,距离身体约6—7寸为准,沉肩圆肘。
托掌:手以“掌形” ,手臂外形是长弧形,手臂托于头的前上方,由兰花手翘推撑住,手心向斜上方;沉肩,肘打开向旁。
提襟:手以“拳形”,手臂外形是长弧形,至于身侧,虎口与髋部相对,保持约一尺间距平行。
中国古典舞基础手位对称位
双山膀双合掌双托掌双提襟
以上四个对称位均在基础手位上,做双手对称姿态。
中国古典舞基础手位配合位
顺风旗:山膀托掌又称'顺风旗',是山膀和托掌的组合手位。
托按掌:是托掌和按掌的组合手位
提襟按掌:是提襟和按掌的组合手位。
冲掌:一手在身体侧前方,保持手臂弧线,一手肋旁托掌(手心朝上)。
山膀按掌:是山膀和按掌的组合手位。
中国古典舞:基本舞姿、典型传统动作。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中国古典舞源远流长,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典舞注重气质和身姿的表达,通过独特的动作和舞蹈形式,展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艺术形式。
一、手部动作古典舞的手部动作被认为是舞蹈的核心。
手的形态和姿势,将情感与意义传达给观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部动作:1. 花指:这是古典舞最常见的手势之一,指尖弯曲呈花苞状,表达柔美的感觉。
2. 弓弦:将大拇指与食指或中指相连,形成一根弓弦形状,代表力量与坚定。
3. 回波:手指张开呈平行状,代表质朴与诚实。
4. 扇形:手指张开后,手臂以柔和的曲线打开,形成扇形状,表达舞者的婉约与柔美。
二、身体动作除了手部动作外,古典舞还注重身体的姿态和动作。
舞者通过身体的起伏和舞步的运动,展示出韵律感和舞蹈的流畅性。
1. 对称性:古典舞中追求完美的对称姿势,舞者的身体线条呈现出对称性,代表秩序与和谐。
2. 转体:舞者通过身体的旋转来表达舞蹈的变化和流动性。
3. 腾挪:舞者的身体通过连续的跳跃和平移动作,展示出轻盈和自信。
4. 姿态:古典舞强调身体的优美姿态,如挺胸、伸腿以及踮起脚尖等动作,展示出端庄和高贵。
三、步伐动作步伐动作在古典舞中也占据重要地位,通过脚部的运动表达出舞者的节奏感和力度。
1. 双摆步:舞者脚步轻盈地向前迈出,脚尖轻触地面,形成连续的曲线。
2. 细线步:舞者以小步子翩跹前进,脚尖勾勒出一条细线,展示出舞蹈的轻柔和灵动。
3. 弯膝稍叉步:舞者一脚稍微向前屈膝,另一脚略向侧方挪动,产生轻盈而优美的步伐。
4. 双脚依次着地:这是古典舞中用于表现跳跃和力量的一种步伐,舞者的脚将依次着地,凸显出舞蹈的节奏感和动感。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古典舞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手部动作、身体动作和步伐动作的综合运用,展示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优雅美感。
古典舞的基本动作不仅能够展现舞者的技巧和灵魂,还能够赋予舞蹈以深意和美感。
中国古典舞八个基本脚位

中国古典舞八个基本脚位
中国古典舞八个基本脚位
中国古典舞八个基本脚位分别是丁字步和踏步、大掖步和弓步、点步和正步以及八字步和扑步。
1、丁字步:双脚需要站立成丁字形,一脚的脚跟与另一脚中间位置靠拢。
2、踏步:在丁字步的基础上,两膝盖靠拢,后脚伸出来弯曲的基本脚位。
3、大掖步:前曲腿,后腿伸直绷脚点地,身体做横拧姿态。
4、弓步:一腿侧曲呈弓形状,另一腿往相反方向伸直。
5、点步:分前、旁、后点地,即点步动作可以在支撑脚的前后左右。
6、正步:两腿直立并拢,双脚紧靠。
7、八字步:面对正前方1点,两眼平视前方,两脚跟相靠,脚尖分别对2点和8点,形成小八字状。
8、扑步:在八字步基础上,将两脚分开约与肩部的垂直线同宽。
古典舞的八个基本手位

古典舞的八个基本手位古典舞是一门古老而精妙的艺术形式,其中手位是舞蹈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古典舞的手位有八个基本的姿势,每个姿势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在下面的文本中,我将逐一介绍这八个基本手位,并解释它们在古典舞中的作用。
1. 好手位(牡丹掐扇):好手位是指手掌水平打开,类似一朵盛开的牡丹花,持扇的手在这个位置。
这个手位代表着端庄和优雅,常用于开场和收场等正式场合。
2. 玉女托菊:这个手位是指手掌轻盈地托起花朵,仿佛玉女在握着一个菊花。
它表达着温柔和柔美,经常用于表达女性角色的柔情。
3. 美人泣芙蓉:这个手位类似于掐芙蓉的姿势,手指微微张开,掌心向上。
它传递出忧伤和沉思的情感,常用于表达悲伤或思考的角色。
4. 柳叶扶风:这个手位是指手指自然地伸展开,像风轻轻拂过柳叶一样。
它代表着轻盈和自然,常用于描绘飞舞或欢快的场景。
5. 玉女捧心:这个手位是指双手以心形的方式放在胸前,表达内心的柔情和喜悦。
它经常用于描绘爱情和感动的情节。
6. 小鸟投林:这个手位是指手掌张开,像小鸟展翅欲飞一样。
它传达出自由和轻松的感觉,常用于描绘自然和欢快的场景。
7. 仙女环月:这个手位是指两个手掌环绕在月亮形状的中间,表达出神秘和高贵的气质。
它经常用于描绘仙女或神话中的角色。
8. 玉女拈花:这个手位是指手指轻轻捏住花朵,仿佛在为自己佩戴鲜花。
它传递出温柔和优雅,常用于描绘女性角色。
这些八个基本手位是古典舞中常见且重要的手势,它们能够通过手部的姿势和动作来传递出舞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形象。
在古典舞的学习和表演过程中,舞者需要通过练习和磨砺来掌握这些手位的技巧和表达方式,从而更加准确地传达出舞蹈的内涵和美感。
古典舞的24个手位讲解

古典舞的24个手位讲解古典舞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其优雅的动作与精致的手势是其独特之处。
在古典舞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手位对于表达舞者的情感和唱诵故事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古典舞中的24个手位及其讲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艺术形式。
第一手位:合掌古典舞中最基本的手位是合掌,即两手手掌完全贴合,手指伸直并合拢。
这个手位表达出尊重和祈祷的情感,常用于舞蹈开场和舞蹈中对神明的敬意表达。
第二手位:手心在手心手位中,双手的手掌相对,手指微微弯曲似乎搭着一件无形的物品。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达持物品或者接受礼物的情景。
第三手位:托碗托碗手位是右手掌抬高,左手掌在右手掌下方托住。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达舞者托起碗、盘等物品的动作。
第四手位:雁字雁字手位是左右手掌平行,中间有一段间隔,手指伸直并合拢。
这个手位多用于表达挥洒自如、飞翔的情感,是展示舞者灵动的手指技巧的手位。
第五手位:玉钩玉钩手位是拇指与其他四根手指弯曲相连,形成一个弯弧。
这个手位经常用于表达拿取、抓取物品的动作,并且带有宫廷舞蹈的气息。
第六手位:花翻花翻手位是手指连续弯曲,形成弧形,类似于花瓣翻转的形态。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达花朵盛开、摇曳的形象。
第七手位:盘盘手位是左掌向上,右手指弯曲屈腕,手指尖点触掌心。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达持盘、盛物品的动作。
第八手位:蛇头蛇头手位是手指伸直弯曲,指尖向前,形成一条弯曲的线条。
这个手位多用于表达动态、欢快的舞蹈动作,如舞蹈中的蛇腰舞步。
第九手位:花抱花抱手位是手臂抱起,手肘微微弯曲,手指向上并合拢。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达抱花、回抱等动作,突显出柔美的舞姿。
第十手位:兰花指兰花指手位是四指合拢,食指伸直向上,状如婉约的兰花。
这个手位多用于表达文雅、品味的形象,是舞蹈中高雅表现的手位。
第十一手位:竖指竖指手位是拇指与其他四根手指分开,形成一个竖直的直角。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达邀请、指引的动作,突出指引和引领的意义。
中国古典舞手的形态和基本位置

中国古典舞手的形态和基本位置第一篇:中国古典舞手的形态和基本位置中国古典舞手的形态和基本位置中国古典舞手的形态分为指、掌、拳三种。
一、掌 1.男形掌五指在伸直的状态下,虎口张开;掌外侧用力外推,掌心呈窝状。
2.女形掌食指至小指逐一伸直错开,中指突出,小指微翘,拇指与中指相贴呈兰花状二、拳 1.男形拳五指在蜷曲的状态下,拇指贴于食指外侧。
2.女形拳五指在蜷曲的状态下,拇指与食指相贴,无名指与小指逐一错开贴于中指。
三、指 1.女形指拇指与中指相贴呈圆形,食指伸直上翘,无名指与小拇指相错弯曲贴于中指。
2.剑指拇指、无名指、小指相贴呈圆形,食指与中指并拢伸直。
中国古典舞手的基本位置一、自然位双手在身体两侧下垂二、背手位手在兰花指的状态下,手背贴于身体,背放在腰部的后下方三、叉腰位男:手在掌形的状态下,虎口贴于腰的侧方。
女:一种是手在掌形的状态下,虎口贴于腰的侧方(与男同);或可用叉腰手。
另一种是在背手位的基础上手贴于腰的侧方四、基本位 1.按掌手以“掌形”和手臂屈臂的形态,与胃部保持平行按于身前2.山膀手以“掌形”和手臂圆臂的形态,与肩保持平行置于身侧3.托掌手以“掌形”和手臂圆臂的形态,托于头部上方4.提襟手以“拳形”和手臂屈臂的形态置于身侧,虎口与髋部相对,保持约一尺间距平行五、对称位1.双山膀位、双托掌位、双提襟位、双上侧位、双平侧位在各自位置的基础上,做双手对称姿态.2.合掌双手按掌,以腕部交叉置于胸前。
六、变化位 1.山膀按掌:山膀和按掌的组合手位。
2.托掌山掌托掌和山膀的组合手位。
3.托按掌托掌和按掌的组合手位。
4.护肩位在山膀的基础上,屈臂,手置肩关节处。
5.交叉护肩位在护肩位的基础上,手置于另一侧肩关节处。
七、侧位 1.上侧位手以“掌形”直臂的形态,手心向下,置于身体的侧上方2.平侧位手以“掌形”直臂的形态,手心向下,置于身体的正侧方3.下侧位手以“掌形”直臂的形态,手心向下,置于身体的侧下方八、延伸位 1.按掌前延伸在按掌的基础上,直臂前伸 2.托掌前延伸在托掌的基础上,直臂伸向斜前上方 3.托掌上延伸在托掌的基础上,直臂伸向上方。
(完整版)古典舞手形、手位与舞姿

古典舞手形、手位与舞姿~(一)掌女:兰花掌(如图1-14)图1-14兰花掌(女)动作:大拇指与中指指节微贴,使虎口自然与手掌合拢,形成以中指为主要用力点,带动其余3指指尖上翘的形态。
男:虎口掌(如图1-15)图1-15虎口掌(男)动作:虎口撑开,四指自然而松弛地并拢,用力意识集中在指尖,形成指尖微向上翘,手掌成涡形的形态。
(二)指女:兰花指(如图1-16)兰花指(如图1-16)动作:大拇指与中指松弛地相搭连,形成O状,同时,食指伸出上翘,其余两指松弛地与中指并拢,形成秀丽的指形,是为兰花指。
男:剑指(如图1-17)剑指(如图1-17)动作:食指与中指并拢且挺直,力贯指根、指尖,并以折腕之力使指上翘,其余三指,以拇指与无名指虚搭紧挨为形,是为剑指。
女:拳形(如图1-18)拳形(如图1-18)动作:拇指与食指相搭贴,食指与其余三指依次相握,形成拳形。
男:拳形(如图1-19)拳形(如图1-19)自食指起的四指合拢握紧,大拇指贴在食指上,手腕微向里扣,形成拳形。
按掌(如图1-20)按掌(如图1-20)以女兰花掌、男虎口掌之形,将手臂放置于胸腹之间的位置,成圆弧形、沉肘,是为按掌。
托掌(如图1-21)图1-21托掌男、女各以虎口掌和兰花掌之形,将手臂向上撑直成圆弧形置于额头前上方,是为托掌。
防止动作成型时折腕。
提襟(如图1-22)图1-22提襟男、女以各自的拳形,手臂成圆弧形,置于身体的侧斜前方,其位置大体与身体的胯部持平,是为提襟。
单山膀(如图1-23)单山膀(如图1-23)女:以兰花掌形将手臂成圆弧形抬至身旁,位置略低于肩部,是为单山膀。
双山膀(如图1-24)图1-24双山膀男:以虎口掌形将双臂成圆弧形抬至身旁,位置略低于肩部,是为双山膀。
(如图1-25)前点步山膀托掌(顺风旗)(如图1-25)(如图1-26) 大掖步摊扬掌(如图1-26)(如图1-27) 踏步蹲冲掌(女)(如图1-27)(如图1-28) 弓箭步拧身冲掌(男)(如图1-28)(如图1-29) 双展翅(如图1-29)(如图1-30)平肩手(如图1-30)以上7个动作,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中的常用基本舞姿,它们均是步位、手位、手形相互结合的结果。
中国古典舞基础手位及舞姿

中国古典舞基础手位及舞姿中国古典舞基础手位及舞姿大全中国古典舞基本动作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这种特色更多体现在身法和韵律上。
同时在各类舞蹈动作的组合中又包含着许多步法。
基本训练中腰功与腿功的动作和各类技巧动作都是与身法、步法互相依存、融会贯通的。
由于传统身法与步法的种类繁多现只能从中选择部分典型动作,作为训练演员掌握古典舞中的基本风格和韵律的教材。
同时这部分身法与步法的动作也是舞台上表演所采用的舞蹈动作。
古典舞的身法和步法大全,喜欢的朋友来学习哦!相关古典舞男女手形、手位与舞姿1女:兰花掌动作:大拇指与中指指节微贴,使虎口自然与手掌合拢,形成以中指为主要用力点,带动其余3指指尖上翘的形态。
2男:虎口掌动作:虎口撑开,四指自然而松弛地并拢,用力意识集中在指尖形成指尖微向上翘,手掌成涡形的'形态。
3女:兰花指动作:大拇指与中指松弛地相搭连,形成0状,同时,食指伸出上翘,其余两指松弛地与中指并拢,形成秀丽的指形,是为兰花指4男:剑指动作:食指与中指并拢且挺直,力贯指根、指尖,并以折腕之力使指上翘,其余三指,以拇指与无名指虚搭紧挨为形,是为剑指。
5女:拳形动作:拇指与食指相搭贴,食指与其余三指依次相握,形成拳形。
6男:拳形自食指起的四指合拢握紧,大拇指贴在食指上,手腕微向里扣,形成拳形。
7按掌以女兰花掌、男虎口掌之形,将手臂放置于胸腹之间的位置,成圆弧形、沉肘,是为按掌。
8托掌男、女各以虎口掌和兰花掌之形,将手臂向上撑直成圆弧形置于额头前上方,是为托掌。
防止动作成型时折腕。
9提襟男、女以各自的拳形,手臂成圆弧形,置于身体的侧斜前方,其位置大体与身体的胯部持平,是为提襟。
10单山膀女:以兰花掌形将手臂成圆弧形抬至身旁,位置略低于肩部,是为单山膀。
11双山膀男:以虎口掌形将双臂成圆弧形抬至身旁,位置略低于肩部,是为双山膀。
12 前点步山膀托掌(顺风旗)13 大掖步摊扬掌14踏步蹲冲掌(女)15弓箭步拧身冲掌(男)16 双展翅17平肩手以上 7 个动作,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中的常用基本舞姿,它们均是步位、手位、手形相互结合的结果。
古典舞的24个手位讲解

古典舞的24个手位讲解古典舞的24个手位是古典芭蕾舞的基础手势,也称为“手型”,是表现角色情感、形态、性格等方面的重要手势。
以下是这24个手位的讲解:1. 常规手势(First Position):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
2. 右手叉腰(Second Position):右手自然抬高至腰部,双肩放松。
3. 左手叉腰(Third Position):左手自然抬高至腰部,双肩放松。
4. 双手抬高(Fourth Position):双手抬起至肩高,左手放在右手上或右手放在左手上,手指微微张开。
5. 右手侧抬(Fifth Position):右手侧抬过头顶,左手向下伸直,两手间隔约15厘米。
6. 左手侧抬(Sixth Position):左手侧抬过头顶,右手向下伸直,两手间隔约15厘米。
7. 右手抬高(Seventh Position):右手抬高至头顶,手指微微张开,左手自然下垂。
8. 左手抬高(Eighth Position):左手抬高至头顶,手指微微张开,右手自然下垂。
9. 右手抬起(Ninth Position):右手抬起,手指微微张开,左手自然下垂。
10. 左手抬起(Tenth Position):左手抬起,手指微微张开,右手自然下垂。
11. 手心向下(Eleventh Position):双手平放在腰部,手心向下。
12. 手心向上(Twelfth Position):双手平放在腰部,手心向上。
13. 十字手位(Thirteenth Position):右手平放在前胸,左手平放在后背,手指微微张开,交叉成十字形。
14. 祈祷手位(Fourteenth Position):双手合十放在胸前,手指微微张开,呈祈祷状。
15. 花环手位(Fifteenth Position):双手交叉于胸前,手指微微张开,形成一个花环。
16. 无尽环手位(Sixteenth Position):双手指缠绕在一起,呈环状。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古典舞创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都有哪些呢?快来看看吧!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山膀:手以"掌形",手臂内旋成长弧形,平抬于身旁,高度与肩平,沉肩、松肘、推手。
按掌:手以"掌形",小臂屈回成圆弧形,按在身前,位置约在胃的高度,距离身体约6—7寸为准,沉肩圆肘。
托掌:手以"掌形" ,手臂外形是长弧形,手臂托于头的前上方,由兰花手翘推撑住,手心向斜上方;沉肩,肘打开向旁。
提襟:手以"拳形",手臂外形是长弧形,至于身侧,虎口与髋部相对,保持约一尺间距平行。
双山膀、双合掌、双托掌、双提襟:均在基础手位上,做双手对称姿态。
山膀托掌:又称"顺风旗",是山膀和托掌的组合手位托按掌:是托掌和按掌的组合手位提襟按掌:是提襟和按掌的组合手位冲掌:一手在身体侧前方,保持手臂弧线,一手肋旁托掌(手心朝上)。
山膀按掌:是山膀和按掌的'组合手位。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舞姿中国古典舞蹈中的舞姿是非常丰富的,它的基本动作具有高度的雕塑性。
它不仅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也使跳跃、旋转与翻身等技巧具有强烈的雕塑性。
基本舞姿要求腿部、躯干、手臂、头和眼睛(视线)等动作有高度的协调性。
因此,基本舞姿的训练实际上也是掌握古典舞风格的手段。
由于在基本舞姿训练时往往是将一腿静止另一条腿在空中运动形成各种姿态,因此,腿与上身都要有很好的控制能力,所以舞姿也可称为控制动作。
这种控制能力是舞蹈中最重要的基本能力之一。
1、抬前腿、旁腿、后腿(原地,带辗转的,带半环动和全环动的;或从一个舞姿经辗转或经半脚尖立变成另一舞姿)2、大射雁3、金鸡独立(原地,带辗转)4、踹燕(原地,辗转变成探海)5、探海(原地,辗转变成踹燕)6、斜探海(原地,带辗转)7、躺身旁腿8、软踹燕(女)9、后腿侧身(原地,带辗转)10、掀身探海(女,原地,带辗转)11、拧身探海(男,原地,带辗转)12、紫金冠(女)13、老鹰展翅(男)14、商羊腿(男,原地,带辗转)15、商羊腿踹燕(男)要求:1、基本舞姿练习可采用两种速度:大多是用徐缓慢速形成舞姿后短暂静止。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有哪些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有哪些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精妙的舞蹈技巧而闻名于世。
作为古典舞的基础,手位在舞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中国古典舞中常见的基本手位。
1. 扇形手扇形手是中国古典舞中最常见的手位之一。
起始时,双手合十,然后从胸前展开,形成一个半圆形,手指微微分开,状似扇子。
扇形手展示了古典舞中的优雅和柔美。
2. 花环手花环手在古典舞中也广泛使用。
这个手位借鉴了花束或花环的形状,双手在头顶绕圈,手指间交叉,形成一个美丽的圆圈。
花环手展现了古典舞中的灵动和优雅。
3. 弓形手弓形手是中国古典舞中一种更具表现力的手位。
双手合十,肘部向外打开,形成一个弓的形状。
这个手位通常用于表现力强烈的情感或高节奏的舞蹈动作。
4. 轻盈手轻盈手是古典舞中一种柔和而轻盈的手位。
双手向上伸展,手指稍微分开,呈现出一种轻柔的感觉。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现舞者柔美的舞姿和动作。
5. 松果手松果手是中国古典舞中一种独特的手位。
双手手背相对,大拇指呈扭曲状,并且与其他手指分开,形如松果。
这个手位用于表现舞者的力量和稳定感。
6. 瓜子手瓜子手是中国古典舞中一种极为美观的手位。
双臂成环状,手背呈扭曲状,手指间微微交叉,形似瓜子。
这个手位通常用于表现优雅和耐心。
7. 残花手残花手是古典舞中一种具有浪漫情怀的手位。
双手手指自然伸展,进行细腻而优雅的动作。
残花手通常被用来表达深情和舞者的内心世界。
8. 波浪手波浪手是中国古典舞一种形象生动的手位。
手臂微微弯曲,手背与手腕形成波浪形。
这个手位通常用来表现舞者的柔韧性和舞蹈动作的流畅程度。
总结:中国古典舞中的基本手位多种多样,每一种手位都体现了古典舞的独特之处。
扇形手、花环手、弓形手、轻盈手、松果手、瓜子手、残花手和波浪手等手位都在舞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丰富了古典舞的表达形式。
舞者通过运用不同的手位,展示出古典舞的奥秘和深厚的艺术内涵,使观众能够感受到中国古典舞的美丽与魅力。
中国古典舞八个基本脚位

中国古典舞八个基本脚位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以其优美的舞姿和独特的舞蹈风格闻名于世。
而在中国古典舞中,有八个基本脚位,它们分别是:“并足”、“开足”、“合足”、“分足”、“外侧足”、“内侧足”、“前足”和“后足”。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八个基本脚位的特点和运用。
1. 并足并足是指双脚并拢站立,脚尖朝前。
这是中国古典舞中最基本的脚位,用于起舞、结束舞蹈或过渡动作。
并足是稳定的姿势,能够使舞者保持平衡,体现出庄重和端庄的气质。
2. 开足开足是指双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或略宽。
开足脚位常用于展示舞者的舞步和舞姿,能够展示出舞者的优雅和柔美。
3. 合足合足是指双脚并拢站立,脚跟相贴,脚尖朝外。
合足脚位常用于表达舞者内心的平静和自信,以及展示舞者的力量和稳定性。
4. 分足分足是指一脚踮起,另一脚着地。
分足脚位常用于表达舞者的轻盈和灵动,能够展示出舞者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5. 外侧足外侧足是指一脚踮起,另一脚的脚尖向外侧转动。
外侧足脚位常用于展示舞者的灵活性和舞姿的变化,能够营造出舞者优雅而动人的形象。
6. 内侧足内侧足是指一脚踮起,另一脚的脚尖向内侧转动。
内侧足脚位常用于表达舞者的独特性和个性,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7. 前足前足是指一脚向前迈出,另一脚仍然着地。
前足脚位常用于展示舞者的力量和舞姿的变化,能够给观众带来震撼和惊喜。
8. 后足后足是指一脚向后迈出,另一脚仍然着地。
后足脚位常用于表达舞者的稳定和舞姿的变化,能够给观众带来舒适和安全感。
以上就是中国古典舞八个基本脚位的介绍。
这八个基本脚位是中国古典舞的基石,舞者在表演中通过运用不同的脚位,能够展示出不同的舞姿和舞蹈风格。
古典舞的美在于它的独特性和协调性,而这八个基本脚位正是古典舞独特性和协调性的体现。
通过不同的组合和变化,舞者能够创造出美轮美奂的舞蹈作品,让观众陶醉其中。
中国古典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美好体验。
让我们一起欣赏中国古典舞的优美,感受其中的魅力与情感。
中国古典舞八个基本脚位

中国古典舞八个基本脚位中国古典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和精妙的动作表达方式,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
而在中国古典舞中,脚位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典舞中的八个基本脚位,探讨其特点和用法。
第一个基本脚位是“大开步”(Da Kai Bu)。
大开步是指以一脚为中心,另一脚向一侧迈开的动作。
这个脚位常用于展示舞者的优雅和柔美,以及表达舞者内心的情感。
第二个基本脚位是“回展步”(Hui Zhan Bu)。
回展步是指舞者先向前演步,然后以回转的方式回到原位。
这个脚位常用于展示舞者的灵活和技巧,同时也能体现舞者的舞蹈功底。
第三个基本脚位是“并行步”(Bing Xing Bu)。
并行步是指两脚分别向前迈进,同时落地的动作。
这个脚位常用于展示舞者的稳定和均衡感。
第四个基本脚位是“上步”(Shang Bu)。
上步是指以一脚为中心,另一脚向前迈出一小步的动作。
这个脚位常用于展示舞者的轻盈和敏捷。
第五个基本脚位是“退步”(Tui Bu)。
退步是指以一脚为中心,另一脚向后迈出一小步的动作。
这个脚位常用于展示舞者的柔和和舞蹈的延伸感。
第六个基本脚位是“平步”(Ping Bu)。
平步是指两脚同时向前迈进,并落地。
这个脚位常用于展示舞者的稳定和大气。
第七个基本脚位是“会意步”(Hui Yi Bu)。
会意步是指舞者左右脚同时并拢而起,然后分开落地。
这个脚位常用于展示舞者的柔韧和舞蹈的美感。
第八个基本脚位是“站步”(Zhan Bu)。
站步是指舞者双脚并拢站立的动作。
这个脚位常用于表现舞者的庄重和端庄。
这八个基本脚位在中国古典舞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和节奏来展现舞者的动感和美感。
舞者在表演过程中,需要结合各种动作和表情,将脚位与身体的动作协调起来,以达到完美的舞蹈效果。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基本脚位,中国古典舞中还有许多其他的脚位和动作可以进行延伸和发展。
舞者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研究,将其融合到舞蹈中,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舞蹈形式和表现手法。
舞蹈知识古典身韵训练组合训练之脚位训练组合

【舞蹈知识】古典身韵训练(九)组合训练之脚位训练组合脚位训练组合训练内容:古典脚位:正步位,小八字位,大八字位,丁字位,踏步位,点步位,虚步位,大掖步位,弓步位。
动作规格与要领:(1)正步位:两脚脚尖对齐,脚跟对齐,脚的内侧靠拢。
注意重心平均放在两脚上。
(2)小八字位:在正步位基础上,两脚脚尖分别往两旁各打开45度,脚跟相靠,夹角位90度。
注意重心平均放在两脚上。
(3)大八字位:在小八字位基础上,一脚向旁横迈一步,两脚距离约为一脚或一脚半。
注意重心平均放在两脚上。
(4)丁字位:左脚站小八字位,右脚跟靠在左脚足弓处,两脚尖外开夹角为90度,呈“丁”形,即右丁字位;反之为左丁字位。
(5)踏步位:主力腿(左脚)直膝脚尖自然小八字打开对8点,动力腿(右脚)前脚掌点在斜后6点位置(相隔一脚距离左右)与主力脚在一横线上。
两膝重叠,动力腿(右脚)膝盖往前推贴住主力腿的膝盖窝,形成“Z”形,两脚脚尖各对2、8点。
注意保持胯部平正,重心在前脚上。
此为右踏步,反之为左踏步。
(6)前点步位:小八字位准备。
动力脚向正前擦地伸出,绷脚外开小脚趾点地,脚尖与主力腿脚跟在一竖线上。
重心在主力腿上,动力腿虚点地。
(7)旁点步位:小八字位准备。
动力脚向正旁擦地伸出,绷脚大脚趾外侧点地,膝盖朝正前方。
重心在主力腿上,动力腿虚点地。
(8)后点步位:小八字位准备。
动力脚向正后擦地伸出,绷脚外开大脚趾外侧点地,脚尖与主力腿脚跟在一竖线上。
重心在主力腿上,动力腿虚点地。
(9)虚步位:在点步的基础上,加主力腿半蹲。
(10)大掖步位:在踏步位基础上,动力腿全绷脚继续往斜后方延伸,膝盖抻直大脚趾外侧点地,同时主力腿到半蹲位置,上身自然前倾。
注意主力腿与动力腿膝盖的同时外开,脊椎拉长,胯部平正。
重心在主力腿上,动力腿虚点地。
(11)弓步位:在丁字步位基础上,动力脚沿脚尖方向往旁迈出一大步,膝盖弯曲成90度,主力腿直膝伸长,脚尖朝前。
注意保持骨盆平正朝正前方,重心垂直于两脚之间。
中国古典舞基本动作练习方法

中国古典舞基本动作练习方法
中国古典舞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古典舞基本动作练习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中国古典舞基本手形、脚形、手位、脚位
⑴基本手型
①掌型:兰花掌、虎口掌、五指分掌(儿童)
②拳型:半握拳、佛手拳、实心拳、
③指型:单指、剑指、
⑵基本脚型勾脚、绷脚、擓脚、勾绷脚。
⑶基本手位
山膀位、按掌位、托掌位、提襟位、扬掌位、
⑷基本脚位正步、丁字步、小八字步、大八字步、踏步、弓箭步、虚步;
二、芭蕾舞基本手形、手位、脚位;
⑴芭蕾舞基本手型:
⑵芭蕾舞基本手位:一、二、三、四、五、六、七位
⑶芭蕾舞基本脚位:一、二、三、四、五位
三、中国古典舞手臂的基本姿态和动作
⑴手臂的基本姿态:
单山膀、双山膀、顺风旗、双托掌、托按掌、山膀按掌、斜托掌、冲掌、提襟
⑵手臂的基本动作
①单手基本动作:
掌、盖掌、切掌、分掌、穿掌、端掌、摊掌;
②双手配合动作:晃手、摇臂、云手、小五花、盘手 ;。
古典舞基本动作有哪些

古典舞基本动作有哪些中国古典舞古典舞基本动作有基本手形、脚形、手位、脚位,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古典舞基本动作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中国古典舞基本手形、脚形、手位、脚位⑴基本手型①掌型:兰花掌、虎口掌、五指分掌(儿童)②拳型:半握拳、佛手拳、实心拳、③指型:单指、剑指、⑵基本脚型勾脚、绷脚、擓脚、勾绷脚。
⑶基本手位山膀位、按掌位、托掌位、提襟位、扬掌位、⑷基本脚位正步、丁字步、小八字步、大八字步、踏步、弓箭步、虚步;二、芭蕾舞基本手形、手位、脚位 ;⑴芭蕾舞基本手型:⑵芭蕾舞基本手位:一、二、三、四、五、六、七位⑶芭蕾舞基本脚位:一、二、三、四、五位三、中国古典舞手臂的基本姿态和动作⑴手臂的基本姿态:单山膀、双山膀、顺风旗、双托掌、托按掌、山膀按掌、斜托掌、冲掌、提襟⑵手臂的基本动作①单手基本动作:掌、盖掌、切掌、分掌、穿掌、端掌、摊掌;②双手配合动作:晃手、摇臂、云手、小五花、盘手 ;翻身技术踏步翻身:以踏步半蹲俯身90度的准备姿态,头顶对前方,手臂山膀按掌位;以髋关节为轴心,腰为力点,手臂打开双山膀走立圆轨迹,经过侧腰、后腰、俯身,双脚脚掌、脚跟交替碾动的过程,完成身体与地面平行的翻转动作。
点步翻身:以侧腰旁点步、手臂平侧位、头顶对前方的准备姿态,动作腿经吸腿向支撑腿外侧点步,支撑腿做半脚掌的碾动,完成以腰为轴心、手臂立圆轨迹的连续翻转动作。
同时不停的打膀子、顶胯、甩头而形成连续的翻身。
刺翻身:是手臂用平穿手进行的翻身。
掏手经过腋下,上穿手单一或连续的翻转动作。
上身不能起来,翻的过程中,头、上身及双臂犹如“滚筒”在水平面上滚动,其他均同点步翻身。
串翻身:以侧腰旁点步、手臂平侧位、头顶对前方的准备姿态,双腿屈膝、做交替点踏步,完成以腰为轴心、手臂立圆轨迹的连续翻转动作。
可以原地或行进完成。
吸腿翻身:以侧腰旁点步、手臂平侧位、头顶对前方的准备姿态,动作腿前吸腿,支撑腿保持半脚掌,完成以腰为轴心、手臂立圆轨迹的连续翻转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脚的基本形状和位置
给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中的第一节手、脚的基本形状和位置》接下来我会从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中国古典舞训练是舞蹈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与芭蕾基训、民族民间舞组成了现在舞蹈训练中的三大训练板块。
中国古典舞则是以训练人的气息,韵律和肢体表现力为训练目的,对培养学生的乐感、舞感和动作表现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是舞蹈训练中的必要手段,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古典舞手、脚的基本形状和位置,是古典舞学习中最基本训练,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手位、脚位和他们之间的常用变化,以及身体的一些基本动律,做到灵活运用,自主运用才能为今后学习中国古典舞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古典舞的手位和脚位,并能够灵活的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当中,提高学生舞蹈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本节课是古典舞学习中最基本训练,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手位、脚位和他们之间的常用变化,以及身体的一些基本动律,才能为今后学习中国古典舞打下扎实的基础。
因此,在训练时要要求学生正确把握手形的规格要领,强调手与整体舞姿的协调配合,并解决脚上重心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分析(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内容)
古典舞注重眼神与身段的表演,由于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典舞,动作和眼神、造型与身体的感觉往往不能很好的统一起来,要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形与神合”。
必须靠学生不断地去练习、体会、磨合,才能找到最佳状态。
所以这种训练是本节课也是整个中国古典舞课程中的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口传身授法,反复练习法和创造法。
教师运用“口传”可以讲解动作,传授知识,渗透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身授”即示范,可以给学生塑造一个整体的美好的印象,有利于模仿能力的提高,反复练习法对于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必要手段之一,创造法,能够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深入掌握舞蹈风格。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首先运用镜子观照学习法,让学生习惯面对镜子观察自己,检验舞蹈学习情况;然后选择优美恰当的音乐,带动学生的情绪,最终实现情绪与动作的融合;最后采用回课的方式,培养学生课后自觉练习的习惯。
五、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我安排了一下6个环节:
1导入:介绍古典舞形成的过程,基本理论观点,风格要求,让学生对古典舞有个总体印象,使他们在美学追求上有个总体把握。
2授新课:分为讲授与示范两个部分
首先介绍手形脚形,手位脚位的基本形状名称,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的把握。
然后分解示范动作,并讲解每个动作的规格要领,学生跟学。
这里是本节课的核心。
基础打不好,就容易出现歪份儿,就影响了古典舞的韵律特征。
所以这个环节需要老师在仔细讲解的同时,注意观察每个同学的舞姿,遇到稍难的动作需反复示范,并采用逐个检查的方法,确保每个学生动作准确。
3分组练习、纠正错误:
在集体训练后,把学生分开练习,让他们相互观摩。
一是可以让教师的注意范围缩小,更精确地注意到每个学生身上易出现的错误。
二是让学生通过观摩自己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4游戏
在经历了反复练习之后,设计一个小游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兴趣,还能对所学的新知识起到检验巩固的作用,达到在娱乐中学习的效果。
5实践
发挥每个同学的想象力用5分钟的时间,把10个基本手位的造型用自己身体的语言把他们串联起来,动作的先后顺序自由安排。
(学生们开始创编,播放古典音乐烘托气氛。
)
创编完毕,抽几个同学上来表演,首先予以肯定,再指出不足的地方,老师帮助其稍加修改,然后配上音乐全体同学一块来跟学。
这样即培养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6总结
巩固知识点,规范课堂习惯,布置作业,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舞蹈修养,提高他们学舞的自信心,督促他们课后联系,养成自觉的好习惯。
以上,我从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总结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