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肥胖问题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肥胖问题的研究

班级:高2016届3班姓名:王晨光指导教师:郑萧

研究背景:中国内地大城市七至十八岁的儿童青少年中,一百个男生就有十二个超重,五个肥胖,一百个女生中就有七个超重、三个肥胖;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今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而人们对肥胖以及减肥的认识也还存在误区。

目的意义:使大家明白导致肥胖的原因,认识到肥胖所带来的危害,然后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内容摘要:目前中国人体重超重人群达2亿,肥胖人群超过9000万,因超重和肥胖引发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等疾病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而国家每年因为肥胖对医药费的投入更是以数百亿人民币计。肥胖症在青少年中也比较常见。肥胖可能会带来很多潜在的疾病威胁,治疗和预防肥胖症对于我们每个青少年来说是刻不容缓的。

成果展示:

1.肥胖的定义与判断。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

肥胖的判断: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EX:70kg÷(1.75×1.75)=22.86

目前临床用体重指数(BMI)来评价:<18.5 kg·m-2者为体重过低,18.5~23.9 kg·m-2为正常范围,≥24 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但应该注意有些BMI增高的患者不是脂肪增多,而是肌肉或者其他组织增多。

2.青少年肥胖的原因。

a.遗传因素

大多认定为多因素遗传,父母的体质遗传给子女时,并不是由一个遗传因子,而是由多种遗传因子来决定子女的体质,所以称为多因子遗传,例如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肥胖,就属於这类遗传。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机率升高至70%~80%。

b.社会环境的因素

很多人都有着能吃就是福的观念,现今社会,食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美食常在引诱你,再加上大吃一顿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娱乐,这当然成为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

c.心理的因素

为了解除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少人也是用吃来作发泄。这都是引起饮食过量而导致肥胖的原因。

d.与运动有关的因素

运动有助消耗脂肪,在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工作的机械化,家务量减轻等,使得人体消耗热量的机会更少,另一方面因为摄取的能量并未减少,而形成肥胖。胖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更再次减低热量的消耗,导致恶性循环,助长肥胖的发生。

3.肥胖带来的危害。

A.肥胖症的相关疾病

肥胖症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和其他一些疾病密切相关。

a.代谢综合症:包括中心型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耐量抵减或糖尿病。高尿酸血症、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增加等。

b.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

c.呼吸系统疾病:呼吸困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肺动脉高压等。

d.消化系统疾病:脂肪肝、胆囊炎、胆囊结石、胰腺炎等。

e.运动系统疾病:骨关节病、痛风、下背部痛等。

f.生殖系统疾病:性功能减低、生殖激素异常、多囊卵巢综合症、不育症、流产、月经失

调等。

g.癌症:男性结肠癌、直肠癌、女性胆囊癌、胆道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

h.皮肤疾病:皮炎、汗疹、皮指纹、假性黑棘皮病等。

i.其他:腮腺大、扁桃体大、易疲劳、疝,静脉曲张、痔疮、胎儿缺陷等。

B.除了在身体上可能带来一些疾病之外,肥胖症更多的是在心里上给患病者带来压力,可能因为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采用一些极端的减肥方法或是罹患抑郁症。

4.肥胖症的治疗和预防。

a.适当减低膳食热量。摄入热量低于消耗热量,负平衡时体脂逐步分解,体重逐步下降。

b.用低热值食品代替高热食品,用家禽肉、瘦肉代替肥肉。用鸡蛋、牛奶、豆制品代替糖多、油大的点心。巧克力、奶油冰激凌、糖果应不吃。

c.在减少糖多、油大、热值高的食品的同时增加蔬菜、豆类、豆制品等;茎类蔬菜如芹菜、油菜、小白菜;瓜类蔬菜如冬瓜、西葫芦等。

d.优先考虑消减主食。主食和肥肉一样吃得过多都会引起单纯性肥胖。

e.逐步减少糖多、油大、营养价值不高的食品,如甜点心、油炸小吃、西式快餐、甜饮料等。

f.补充各种维生素。不边看电视边吃东西。不饮酒。

g.有氧锻炼,如步行、慢跑、有氧操、舞蹈、骑自行车、游泳、跳绳、爬楼梯等。

h.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营养,积极锻炼,充足的睡眠,善于调节心理压力,保持稳定

情绪;不吸烟、不吸毒、不酗酒。

参考文献:

/view/1867722.htm?fromtitle=肥胖&fromid=223046&type=syn#5 /q/1367132143062988?src=140

/view/10592775.htm

/article/detail/176423.html

教师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