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脏解剖位置

合集下载

心脏(正常解剖模式图及超声声像图)

心脏(正常解剖模式图及超声声像图)

心脏(正常解剖模式图)
1、心脏相互垂直的三个切面模式图
2、心尖四腔心模式图
3、左室长轴切面模式图
4、主动脉短轴切面模式图
5、心尖短轴切面模式图
6、心尖二、四腔心切面模式图
7、胸骨旁长轴切面模式图
心脏(正常解剖声像图)
1、左室长轴切面声像图
2、二尖瓣短轴切面声像图
3、主动脉短轴切面声像图
4、乳头肌短轴切面声像图
5、心尖短轴切面声像图
6、心尖二腔心切面声像图
7、心尖四腔心切面声像图
8、心尖五腔心切面声像图
9、胸骨上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声像图
10、胸骨上主动脉根部长轴切面声像图。

B超--正常超声心动图PPT课件

B超--正常超声心动图PPT课件

医学课件
10
第三节 经胸超声心动图(TEE)
(2) 胸骨旁主动脉短轴切面:探头在胸骨旁左侧第二、 三肋间,扫查切面与左室长轴切面垂直。于心底部水平 观察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瓣、左房、右房、房间隔、三 尖瓣的前瓣和隔瓣、右室的一部分、右室流出道、肺动 脉瓣等(图5-2)。 (3)肺动脉分叉切面:探头在胸骨旁左侧第二、三肋间, 在主动脉根部短轴基础上略向左上方倾斜。观察主肺动 脉、肺动脉瓣、肺动脉分叉及左右肺动脉起始部,看有 否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窗等(图5-3)。
第一节 心脏的解剖和生理
一、正常心脏位置及外形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约2/3居身体正中左侧,1/3 在其右侧。心脏的两侧及前方大部分均被肺和胸膜遮盖, 前面只有一小部分邻接胸骨和肋软骨,称为心脏裸区; 后面有支气管、食管、迷走神经及胸主动脉等后纵隔的 器官;心脏下方为横膈,上方为大血管,包括主动脉、 肺动脉和上腔静脉。 心脏外形类似圆锥体,心尖朝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 上方,心外形可分心尖、心底、胸肋面、膈面、左侧面、 左缘、右缘、下缘等部分。心脏长轴与人体正中矢状面 呈45°。
医学课件
1
第一节 心脏的解剖和生理
二、心脏各心腔的形态及结构 1. 左心房 位于心脏的左后上方。前方有升主动脉和肺 动脉,后方有食管及胸主动脉。左心房向前突出的部分 为左心耳,后部两侧各有两个肺静脉口,前下部有左房 室口,通往左室。左房壁薄,右侧壁为房间隔与右房相 隔。
医学课件
2
第一节 心脏的解剖和生理
医学课件
16
第三节 经胸超声心动图(TEE)
医学课件
17
第三节 经胸超声心动图(TEE)
(2)左室节段划分与冠脉灌注的关系 胸骨旁长轴切面:前间隔血供来自前降支,如果室间隔近端 收缩异常,则表示前降支近端病变。左室后壁通常由左回旋 支供血。 短轴切面:前降支供应前间隔、前壁;后降支供应后间隔及 下壁,后降支多起源于右冠状动脉,左优势者后降支起源于 回旋支。左回旋支供应后侧壁。 心尖二腔心:后降支供应左室下壁2/3的心肌,其余部分由前 降支供应,前壁近基底段由前降支近端供血。 心尖四腔心:心尖部以及室间隔远端2/3的室间隔由前降支供 血,室间隔的近端1/3由后降支供血,侧壁由回旋支的分支供 血。

心脏解剖学

心脏解剖学
pericardium)是包裹心脏和出入心脏大血管根部的纤维浆膜性囊,其 外形呈圆锥状,与心脏外形相似。心包由纤维性心包(fibrous pericardium) 和浆膜性心包(serous pericardium)两部分构成。纤维性心包是心包囊的外层, 由浅、 中、 深三层致密而坚韧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结缔组织交织构成, 较厚。 人的纤维性心包的胶原纤维随年龄的增长而出现形态的变化。 胎儿时胶原纤维 是直的;出生后呈波纹状;至成年胶原纤维的波纹状达最大程度;到老年又变 成直形。 胶原纤维的波纹状与弹力纤维的含量有关, 胎儿时弹力纤维的含量很 少;从新生儿至成年,弹力纤维的数目与厚度逐渐增加;老年人弹力纤维总量 接近成年人, 但其弹性差而出现形态的变化。 纤维性心包的底部与膈肌中心腱 愈着,上部的囊口包裹着出入心脏的升主动脉、肺动脉干、上腔静脉和肺静脉 的根部, 并与这些大血管的外膜相延续。 浆膜性心包由光滑的浆膜层及纤维组 织构成。浆膜层平滑有光泽,表面被覆一层扁平多角形的间皮细胞,间皮下为 富有弹力纤维的致密结缔组织。浆膜性心包又分壁、脏两层 。壁层 (lamina parietalis) 衬贴于纤维性心包的内面,和纤维性心包紧密相贴。 脏层 (lamina visceralis)紧贴于心肌的表面,就构成了心外膜(epicardium)。浆膜性心包的壁、 脏两层在出入心脏大血管的根部互相移行,两层之间狭窄的间隙为 心包腔 (cavity of pericardium),内有少量心包液。
6
胸骨柄后方邻胸腺, 下部在左侧第 4-6 肋软骨之间的部分直接紧贴胸前壁, 是 心包穿刺的良好部位。在心包前壁上借上、下两条胸骨心包韧带 (sternopericardial ligaments) 固定于胸前壁。 胸骨心包上韧带起于胸骨柄后面, 向下编人心包纤维层,该韧带长约 4-6cm,宽约 1cm。胸骨心包下韧带连于心 包纤维层与胸骨下端和剑突相连结处,长约 2-3cm,宽约为 0.5cm。 2.外侧部 心包的左、右两侧部与纵隔胸膜疏松相连,有膈神经与心包膈 动、静脉相伴行,在肺根的前方下行于心包壁层与纵隔胸膜之间。渗出性心包 炎时可刺激膈神经出现嗝逆症状。心包外侧部的上端有纤维束连于第一肋软 骨,以固定心包。 3.后部 以疏松结缔组织贴于主支气管、气管、食管和胸主动脉的前面。 大量心包积液时,可压迫食管和支气管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甚至 可压迫左喉返神经产生声音嘶哑。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多自动采取坐位,躯干 前倾, 可减轻积液对后方结构的压迫而使症状缓解。 心包后壁的上部有纤维束 环绕主动脉弓,向后上连于第三胸椎,并移行于椎前筋膜, 被叫做脊柱心包韧 带(vertebropericardial ligament)。心包上部也有少量纤维向上移行为气管前筋 膜,形成气管心包韧带(tracheapericardial ligament)。以上两韧带均起固定心包 的作用。 4.膈部 该部心包壁层紧贴于膈的中心腱上,呈卵圆形。其中部大部分区 域与膈的中心腱只是疏松相连, 易于分离。 而沿膈部的周缘有一圈膈心包韧带 (diaphragmatispericardial ligament),借此将心包固定于中心腱上。其两侧部, 尤其是右侧的下腔静脉周围, 纤维组织特别发达。 手术如果需要分离心包膈部 时, 可切断四周的膈心包韧带, 然后再钝性分离中部与中心腱相连的区域即可。 二、心包脏层(visceral layer of pericardium or epicardium) 心包的脏层是指紧贴于心肌层外表面的一层膜样结构,又称心外膜。由表 面光滑的浆膜性心包脏层及纤维组织构成。 心包脏层不仅覆盖在心肌表面, 而 且还包绕出入于心脏的大血管的根部,并在此反折移行为壁层。在升主动脉、 肺动脉干的前面、后面及两侧面,心包脏层如管鞘状包绕着两动脉、在肺动脉 干分叉的高度反折至心包壁层的内面。动脉韧带多数(80%)没有被心包遮盖, 少数(20%)韧带前面有心包的一个小盲囊。 在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中, 要注意

心脏的基本解剖

心脏的基本解剖

心脏的基本解剖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位于胸腔中,主要功能是泵血并传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以下是心脏的基本解剖结构:
1. 心脏位置:心脏位于胸腔中央,稍微偏左,靠近胸骨的底部,大致呈锥形。

2. 心包:心脏外部被一个叫做心包的薄膜包裹着,心包由两层组成,内层叫做心包内膜,外层叫做心包外膜。

心包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和固定心脏。

3. 心脏壁:心脏外部的组织为心脏壁,心脏壁由三层组成:心外膜、心肌层和心内膜。

心外膜是心脏最外层的结缔组织层,心肌层是由心肌组织构成的最厚的一层,心内膜是心脏内腔的内衬层。

4. 心腔:心脏内部包含4个腔室,分别是两个上腔室(左右心房)和两个下腔室(左右心室)。

心房是较小且柔软的腔室,主要接受血液从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返回,然后将血液传送给心室。

心室是较大且较强壮的腔室,主要将血液从心脏泵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5. 瓣膜:心脏还有四个瓣膜,分别是三尖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这些瓣膜位于心腔与血管之间,起到防止血液逆流的作用。

总的来说,心脏的基本解剖结构包括心包、心脏壁、心腔和瓣膜。

这些结构紧密协作,使心脏能够完成泵血和循环的功能。

(完整版)心脏外科解剖图示

(完整版)心脏外科解剖图示
钝缘
锐缘
apex
二、右心房 右心房外观
SVC
房间沟
界沟
静脉窦
右心耳
右心房内面观
3个入口:SVC、IVC、CS 1个出口:TV 房间隔:PFO
右心房内面观
界嵴:分隔静脉窦及右心耳两部分,向上环绕SVC,在IVC前面通过, 潜行至CS口的右下方,此处向外膨出形成小憩室,叫eustachian下窦 在IVC入口处发出IVC瓣(eustachian 瓣)
三个瓣叶不为相同大小
主动脉瓣
LCS
LCS
RCS
NCS
每个瓣叶游离缘长度等于主动脉直径; 三个瓣游离缘长度总会等于窦管连接水平的主动脉周长 二瓣化畸形两个游离缘长度最多是主动脉直径的两倍, 小于主动脉周长。
主动脉瓣环
LCS
RCS
NCS
主动脉瓣叶基底部的附着缘,为纤维组织索带 为三个狐形连接形成
主动脉瓣下结构
右室流出部-室上嵴
室上嵴:在右室顶部把把三尖瓣& 肺动脉瓣隔开的宽大的肌性结构 由心脏壁的内部弯曲所组成 功能:把三尖瓣&肺动脉瓣隔开,
分隔两个心室的流出道 组成:心室漏斗褶&漏斗间隔
右心室内结构-隔缘肉柱(SMT)
66
44
5
3
3
5
11
2
2
1,SMT的体部 2,调节束 3,SMT的后支 4,SMT的前支 5,圆锥乳头肌 6,室上嵴
肺动脉瓣及瓣环
1 2 43
1,动力学的动脉-心室血流结合处;2,动脉作为心室一部分;
3,心室作为动脉一部分;
4,解剖学的心室-动脉连接处
五、左心室
1 3
特点
1,房室瓣和动脉瓣叶间有纤维连接 2,心尖小梁化部有纤细小梁 3,间隔面光滑,而右室面粗燥,

心脏解剖

心脏解剖

心脏解剖心脏周围组织及心脏解剖学发展展望一、心脏解剖一)、心脏位置和外形:心脏位于胸腔内,属中纵膈,外裹心包,前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覆盖,只有下部一小三角区域借心包与胸骨体下半和第4~5肋软骨相邻。

心脏呈前后略扁的圆锥形,一般如自己拳头大。

可归纳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四沟。

一尖即心尖。

一底即心底。

两面:前面与胸骨体和肋软骨相连,称胸肋面,下面位于膈上,称膈面。

三缘:右缘,垂直向下由右心房外侧缘构成,左缘圆钝,斜向左前下,下部由左心室构成,上部由左心耳构成。

下缘接近水平,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四沟: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房间沟。

后室间沟和冠状沟交汇处称房室交叉点,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在膈面的临界区域,临床常用作手术标志。

二)、心脏各腔结构:右心房几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右房室口上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右心室几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右房室口三尖瓣及其相应的腱索和乳头肌肺动脉瓣及其相应的腱索和乳头肌室上嵴动脉圆锥左心房几个重要的解剖结构肺静脉入口左房室口左心室几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左房室口二尖瓣及其相应的腱索和乳头肌主动脉瓣及其相应的腱索和乳头肌主动脉窦三)、心壁的构造:由内向外分三层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四)、心脏的支架结构:以主动脉瓣环为中心的四个瓣环的纤维三角和连接主动脉瓣环与肺动脉之间的圆锥韧带组成心脏支架结构,心肌及瓣膜均附着在纤维支架上。

详见如下:1、右纤维三角:是主动脉后瓣环、二尖瓣环、三尖瓣环之间的纤维连接区,主要由胶原纤维和纤维软骨组成,内有房室束通过。

2、左纤维三角:位于主动脉环和左房室环之间的纤维结构区,小且薄。

3、圆锥韧带三角:位于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之间。

五)、房间隔和室间隔:房间隔较薄,并以卵圆窝处最薄。

卵圆窝位于右心房后内侧壁(或房间隔)下部。

室间隔下部较厚由肌性部分构成,称室间隔肌部,上部近心房处卵圆形区域缺乏肌层,菲薄呈膜状,称室间隔膜部,室缺多发于此。

六)、心脏瓣膜:1、三尖瓣:分为膈瓣、前瓣、后瓣。

心脏解剖学位置的描述

心脏解剖学位置的描述

心脏解剖学位置的描述心脏位于胸腔中,呈锥形,位于胸骨的左侧,略偏向中线的左侧。

心脏的位置相对固定,大致与胸骨的第二到第五肋骨之间相对应。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脏的解剖学位置。

1.心脏的前后位置心脏的前侧是胸骨,后侧是食管、主动脉和背部的脊柱。

胸骨前部与心脏的最近距离为3-5厘米,而背部脊柱距离心脏较远。

2.心脏的上下位置心脏的上极是心尖,位于胸腔的第五肋间隙,略向左侧。

心尖的位置大致对应于胸骨的第五肋骨的内侧。

心脏的下极是心基部,位于胸腔的第二肋间隙。

心基部的位置大致对应于胸骨的第二肋骨的内侧。

3.心脏的左右位置心脏的左侧是左肺,右侧是右肺。

心脏的左缘与胸骨的左缘紧密贴合,与胸腔中线的距离约为2-3厘米。

心脏的右缘与右肺相邻,与右肺的中叶和下叶紧密接触。

4.心脏的内外位置心脏的内侧是心腔,外侧是心包。

心腔包括四个腔室: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

心包是一个包裹心脏的袋状结构,由两层膜组成。

5.心脏的倾斜角度正常情况下,心脏与胸腔中线的夹角大约为60度。

心脏的倾斜角度使得心脏的大部分位于胸骨的左侧。

总结起来,心脏位于胸腔的左侧,略偏向中线的左侧。

它的前侧是胸骨,后侧是食管、主动脉和背部的脊柱。

上极是心尖,位于胸腔的第五肋间隙,略向左侧;下极是心基部,位于胸腔的第二肋间隙。

左侧是左肺,右侧是右肺。

内侧是心腔,外侧是心包。

心脏与胸腔中线的夹角大约为60度。

这些位置的描述对于了解心脏的位置和解剖结构非常重要,有助于医学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心脏的检查和治疗。

五脏六腑的解剖位置

五脏六腑的解剖位置

一、心脏的体表解剖位置——心脏在第2肋至第8肋之间,呈前后略扁的锥形,左起左腋中线,右至右锁骨中线。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通过心脏的收缩、舒张,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来带动周身的新陈代谢。

)二、肝的体表解剖位置——肝是人体最大的实质器官,呈楔形,左右径为25cm,前后径约15 cm,大部分在右上腹,小部分超越正中线达左上腹,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缘,下界齐右肋缘。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体内物质代谢和解毒的重要器官,并能分泌胆汁。

)三、脾脏的体表解剖位置——成人正常的脾脏约掌心在,外形似蚕豆,们位于左季肋深处,被第9、10、11肋所遮盖,脾脏周围的腹膜被皱壁与附近脏器相连形成各条韧带,对脾脏起支持和固定作用。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有造血、滤血、免疫的功能。

)四、肺脏的体表解剖位置——肺脏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分为左肺和右肺。

左肺因心脏扁左,较右肺窄而长;右肺因膈下有肝,较左肺宽而短。

五、肾脏的体表解剖位置——肾位于脊柱两旁,腹腔的后上方。

左肾端约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下缘。

右肾因上方有肝脏,位置较左肾低半个椎体。

六、胃的体表解剖位置——胃约3/4位于左季肋区,1/4位于腹上区。

其贲门在第11胸椎的左侧,幽门约在第1腰椎的右侧。

胃前壁的右侧被肝左叶遮盖;左侧被膈和左肋弓所掩盖;只有中间三角形区域直接与腹前壁相贴。

七、小肠的解剖位置——小肠为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全长约为5-7m,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最重要部位。

(小肠由上至下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部分。

)八、大肠的解剖位置——大肠的长度约1。

5 m。

(根据大肠的位置和特点,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

)九、胆囊的解剖位置——胆囊位于肝下面,胆囊的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

十、膀胱的解剖位置——成人膀胱位于小骨盆腔的前部。

空虚时,膀胱尖一般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充盈时,膀胱尖可高出耻骨联合上缘。

十一、胰腺的解剖位置——胰腺位于胃的后方,在第1与第2腰椎处贴于腹后壁。

正常心脏超声心动图

正常心脏超声心动图
正常心脏超声心动图
心脏解剖与生理
正常心脏解剖
心脏血液循环
正常心脏解剖
• 正常心脏位置
– 心脏位于胸腔下纵隔的中纵隔内,正面观心脏约 2/3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在正中线的右侧。 – 前方大部分被肺和胸膜遮盖,后方有食管、气管、 胸主动脉等。 – 两侧是肺与胸膜。 – 上方有主动脉、肺动脉及上腔静脉的出入口,下方 有下腔静脉入口。
心脏血液循环
• 体循环:即大循环,心室收缩,含氧多的血经主动
脉及其各级分支→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静脉→上、下 腔静脉→右心房。 肺动脉→在肺内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
• 肺循环:即小循环,体循环回右心房的血→右心室→
• 自身血液循环:
心脏自身血液供应
• 左冠状动脉及其分支
– 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的左冠状窦,呈椭圆形。经左 心耳与肺动脉根部之间向左行,随即分为前降支,左 旋支和斜角支。
2) 观察心脏结构的活动轨迹, 可了解室壁与瓣膜运动的动态和速度, 显示瓣叶的 运动尤其是不同频率的颤动.
3)测量和计算LVIDd与LVIDs, 进而估计心腔 容量,计算心功能
M型超声优点
4) 研究心音的产生机制
M型超声可与ECG,PCG,CCG,ACG,心内压力曲线和DE 同步显示,以研究心音与心动周期瓣膜, 心房, 心室运动 的关系.
正常心脏解剖
• 心脏的内部结构:
– – – – 四个腔:左室、左房、右室、右房 两个隔:室间隔、房间隔 两条大动脉:主动脉、肺动脉 四组瓣膜:二尖瓣、三尖瓣、 主动脉瓣、肺动脉瓣
心 脏 外 面 观
心 脏 内 面 观
节 制 索
正常心脏解剖
• 左心室
– 位于右心室的左后方,其壁厚,为右心室的2~3倍 (9~11mm)。 – 心腔呈圆锥形。

心脏正常解剖

心脏正常解剖

右前斜位
2004.8.25
jy
右前斜位
2004.8.25
jy
心脏大血管各部位解剖
2004.8.25
jy
心脏解剖模式图
2004.8.25
jy
2004.8.25
jy
一、心脏位置及毗邻关系
• • • • • 心脏 主要位于中纵隔,纵隔内最大器官。 其中1/3心脏裸区:靠近胸骨和第3~6肋软骨的部分没有 肺覆盖---UCG和心包、心腔穿刺 • 心脏的左房和部分左室后面与食管毗邻--X线观察左房、左室大小,TEE、心脏电生理检查
• 左室流出道:从心尖小梁部延伸到主动脉瓣叶附 着处。 • 主动脉前庭—前外侧壁为心肌组织(室间隔、左 室壁),后内侧壁为纤维组织(二尖瓣前叶附着 部分、膜部室间隔) 2004.8.25 jy
Left Arium and Ventricle
2004.8.25
2004.8.25
jy
右心房
• 3.右房体部—静脉窦部或光滑部 • 为上下腔静脉汇合处的后下部右心房,有上下腔、 三尖瓣口、冠状静脉窦等重要开口 • 其左后侧是房间隔,房间隔中部偏下后方是卵圆 窝 • 下腔静脉瓣 • 冠状静脉窦口,在下腔静脉入口上方与三尖瓣之 间 • Coch三角:处于冠状静脉窦口、三尖瓣环隔叶附 着处和Todaro韧带之间,其内有房室结和近端希 氏束
室间隔
• 与人体矢状面45度 并非呈平面 • 从额面平面观察,凸面向右,凹面向左 • 从横断面观察,从后向前将两侧流入道分 隔,然后向右前方稍形成弧度,构成左室 流出道一部分。
2004.8.25
jy
室间隔
• 膜部室间隔:位于右冠窦与无冠窦之间的下方,
左右心室与右房之间,肌部间隔的上方(上下径 10mm,前后径12mm,厚1mm)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ppt课件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ppt课件

完整最新版课件
15
(四)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
• 1、血流具有时相性 在心脏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过程中, 左心室的冠状动脉血流具有明显的时相变化,即心脏收缩 期冠脉血流暂停或显著减少,而舒张期冠脉血流明显增多。 右心室由于心室壁薄、心肌收缩力弱,所以右心室冠状动 脉血流没有明显的时相变化。
• 2、冠脉血流量大 占心输出量的5%-10%,安静状态时血 流量为300-400ml,运动时可增加4-5倍。
完整最新版课件
13
• 冠状动脉主要血管供应心肌部位
• 冠状动脉主要血管 供应心肌 前降支心 脏前壁、左室前侧壁、室间隔的前2/3 回旋 支 左室侧壁、后侧壁、高侧壁 右冠状动 脉右心室、左心室下壁、左心室后壁、室 间隔后1/3(三)冠状循环
完整最新版课件
14
• 冠状动脉主要血管供应心肌部位
• 冠状动脉主要血管 供应心肌 前降支心 脏前壁、左室前侧壁、室间隔的前2/3 回旋 支 左室侧壁、后侧壁、高侧壁 右冠状动 脉右心室、左心室下壁、左心室后壁、室 间隔后1/3(三)冠状循环
完整最新版课件
5
完整最新版课件
6
• 瓣膜的功能是防止心房和心室在收缩或舒 张时出现血液反流。在左右心房及心室间 有肌性房间隔和室间隔,使左右心之间互 不相通。右心房血液的流入口有上、下静 脉;右心房的血液出口为肺动脉;左心房 血液的流入口为肺静脉;左心室的血液流 出口为主动脉。
完整最新版课件
7
完整最新版课件
完整最新版课件
3
完整最新版课件
4
二心脏的内部解剖
• 心脏由心肌细胞构成,有瓣膜及四个腔。 心尖部主要由左心室构成,心底部由大动 脉、静脉组成。心脏的四个腔包括:左心 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室 之间的瓣膜称三尖瓣,左心房室之间的瓣 膜是二尖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 称肺动脉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 称主动脉瓣。

心脏解剖_演示文稿2

心脏解剖_演示文稿2

心腔内瓣膜位置及作用总结如表9-1: 表9-1 心瓣膜位置及作用
瓣膜 二尖 瓣 三尖 瓣
主动 脉瓣 肺动 脉瓣
位置 左房 室口 右房 室口
主动 脉口 肺动 脉口
作用 防止血液由左心室返回 左心房 防止血液由右心室返回 右心房
防止血液由主动脉返回 左心室 防止血液由肺动脉返回 右心室
知识要点:
• • • • • • 心脏的位置和外形 心脏的四个腔 心的构造 心脏的血管 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脏的体表投影
心脏的位置 心脏位于中纵隔 前面大部被肺遮 胸骨左缘四肋间 急救药物可注射
(二)心的外形 心呈倒置圆锥形,纵轴斜向左前下 方。心的外形可归纳为一尖、一 底、两面、三缘、三沟。 1.心尖 指向左前下方,在第5肋间隙、左 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触及心 尖的搏动。 2.心底 指向右后上方,连有出入心的大血管 。 3.两面 (1)前面: 与胸骨和肋软骨相对,称胸肋面。 (2)后面(下面):与膈相邻,称膈面。
知识要点:
• • • • • • 心脏的位置和外形 心脏的四个腔 心的构造 心脏的血管 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脏的体表投影
心脏的血管
• (一)动脉 • 营养心的动脉为左、右冠 状动脉。 • (1)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 脉根部左侧,从左心耳与 肺动脉干之间穿出,分为 两支。 • 1)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 下降,布于室间隔前2/3 、左心室前壁及右心室前 壁的少部。 • 2)旋支:沿冠状沟左行, 布于左心室侧壁、后壁和 左心房。
• 3.左心房 • 构成心底的大部,主要结构有 左心耳等。 • (1)入口:共四个,即左、右各 二个肺静脉口,分别导入左、 右肺的静脉血。 • (2)出口:一个,即左房室口, 通向左心室。
• 4.左心室 • 也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 • (1)流入道:有一入口,即左房 室口,口周有纤维环上附二片 瓣膜,称左房室瓣(二尖瓣) 。瓣膜借腱索与乳头肌相连, 作用为防止进入左心室的血液 再返流回左心房。 • (2)流出道:有一出口为主动脉 口,口周纤维环上也附有三个 半月形的袋状瓣膜,称主动脉 瓣,作用是防止进入主动脉的 血液再返流回左心室。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含彩图)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含彩图)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一、心脏的位置心脏是整个血液循环中推动血液流动的泵。

心脏的位置位于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胸椎第5-8椎体前方的胸腔中纵隔内,2/3部分居左侧胸腔,1/3部分在右侧。

二、心脏内部解剖心脏由心肌细胞构成,有瓣膜及四个腔。

心尖部主要由左心室构成,心底部由大动脉、静脉组成。

心脏的四个腔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右心房室之间的瓣膜称三尖瓣,左心房室之间的瓣膜是二尖瓣。

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称肺动脉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称主动脉瓣。

瓣膜的功能是防止心房和心室在收缩或舒张时出现血液反流。

在左右心房及心室间有肌性房间隔和室间隔,使左右心之间互不相通。

右心房血液的流入口有上、下静脉;右心房的血液出口为肺动脉;左心房血液的流入口为肺静脉;左心室的血液流出口为主动脉。

心包可分为几层:纤维心包,是最外层的坚韧结缔组织囊;内膜,也称浆膜,包括脏层和壁层。

脏层紧贴心脏,也称为心脏的心外膜层,壁层位于脏层和纤维心包的中间。

心包腔(脏层心包和壁层心包中间的腔膜)内可容纳10-30ml的心包液,这些液体可起到润滑及减轻心脏收缩时产生的摩擦力的作用。

三、心脏的传导系统心脏的传导系统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主要功能是产生并传导激动,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

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和收缩性。

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

心脏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是正常人心脏的起搏点,其后自律性高低排列依次为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

四、冠状动脉解剖及冠脉血液循环(一)冠状动脉解剖:营养心脏的血管称冠状动脉,共有左、右两支,分别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右动脉瓦式窦内。

左冠状动脉又有两个分支:前降支和回旋支。

前降支沿途发出三组分支,左室前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的中下部,也称对角支)、右室前支、室间隔前动脉。

回旋支发出左室前支(主要分布于左室前壁的上部,其中分布于心室钝缘的动脉支称钝缘支)、左室后支及左房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心脏解剖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内,属于纵膈,外面裹以心包,其三分之二位于中线左侧,三分之一位于中线右侧。

前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所遮盖,只有下部一小三角区域借心包和胸骨体下半和左第4~5肋间软骨相邻,临床称心包裸区。

心内注射多在左胸骨左缘第4肋间进针。

心脏的外形:
心脏呈前后略扁的圆锥状,一般相当于自己的拳头大小。

心脏的形态可归纳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四沟。

一尖:即心尖,主要由左心室构成,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触及其搏动。

一底:主要由心房组成
两面:1、胸肋面:心脏前与胸骨床和肋软骨相邻
2、隔面:心脏的下面位于隔上
三缘:1、冠状沟:近心底的一条环形沟
2、前室间沟:心脏肋面上的一条纵行沟
3、后室间沟:前后室间沟是左右室的灯心表分界
4、房间沟:在心底,上下腔静脉与右肺静脉之间有一浅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