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部分

合集下载

第八节 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

第八节 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

第八节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一、利润形成的账务处理(一)利润的形成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1)一定时期内存在因果关系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由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层次构成。

1。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能够反映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

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中: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 其他业务成本2。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又称税前利润,企业获取的营业利润加上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营业外收支净额,就是企业在该会计期间取得的总经营成果。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3.净利润净利润,又称税后利润,净利润指利润总额扣除向国家上交的企业所得税后的余额。

净利润=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4.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 + 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25%)在不存在纳税调整事项的情况下,应纳税所得额等于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

即: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25%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二)账户设置A、利润形成的核算1。

“本年利润 "账户---所有者权益类用途:核算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利润和发生的亏损性质:所有者权益类明细账设置:不需要借本年利润(所有者权益类)贷期(月)末转入的费用和损失结转本期发生的净利润期(月)末转入的收入与利得结转本期发生的净亏损当期或本年累计的净亏损当期或本年累计的净利润注意:年度终了,应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贷方(或借方),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的区别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的区别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的区别(2011-07-25 10:50:12)转载▼分类:术-企业管理标签:管理财务会计基本概念营业利润一、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期间费用-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营业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2、营业成本= 主要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3、期间费用= 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二、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三、净利润=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四、各种财务指标1、成本费用利润率:. 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多少利润. . 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

该指标越高,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

. 这两项目数据来自于损益表。

成本费用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三项期间费用. 三项期间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经营费用一、变现能力比率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标准值:2.0。

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

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流动负债合计保守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标准值:1/0.8意义: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低于1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

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编辑]二、资产管理比率1、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标准值:3。

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与净利润数据计算方法

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与净利润数据计算方法

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与净利润数据计算方法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利润表是一张非常重要的报表,它能够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

而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是利润表中的两个关键数据,对于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说一说这两个数据的计算方法。

利润总额,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各种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总利润。

它的计算需要考虑多个项目。

首先是企业的营业收入,这是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比如一家制造企业卖出产品所得到的收入,一家服务企业提供服务所收取的费用,这些都属于营业收入。

然后要减去营业成本,这包括企业为了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所发生的直接成本,像原材料的采购成本、生产工人的工资等。

再减去营业税金及附加,这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缴纳的各种税费,比如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接着还要减去销售费用,比如广告宣传费、销售人员的工资和提成等;减去管理费用,像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用等;减去财务费用,比如借款的利息支出等。

此外,如果企业有资产减值损失,也要从利润总额中扣除。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的资产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所产生的损失,比如存货减值、固定资产减值等。

还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如果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或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发生了变动,产生的收益增加利润总额,损失则减少利润总额。

投资收益也要考虑进来,如果企业进行了投资并且取得了收益,这部分收益会增加利润总额;反之,如果投资出现亏损,就会减少利润总额。

最后,加上营业外收入,比如政府补助、捐赠收入等;减去营业外支出,比如罚款支出、捐赠支出等。

经过上述一系列的计算,就可以得到利润总额。

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则是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得到的。

净利润是企业最终的盈利成果,也就是归属于股东的利润。

2016年会计基础第五章第八节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

2016年会计基础第五章第八节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

2016年会计基础第五章第八节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一、利润形成的账务处理(一)利润的形成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人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由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层次构成。

1.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分为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

这一指标能够比较恰当地反映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其计算公式如下: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一营业税金及附加一销售费用一管理费用一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一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一投资损失)其中,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2.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又称税前利润,是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其计算公式如下: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3.净利润,又称税后利润,是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其计算公式如下:净利润=利润总额一所得税费用【例5—30](单选题)甲企业2013年净利润为320万,2013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00万,盈余公积弥补的亏损为50万,则利润分配之前可供分配的利润为()。

A.320B.370C.420D.470【答案】D可供分配的利润=净利润(或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其他转入的金额,所以答案选D。

【例5—31】(多选题)下列关于“利润分配”账户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用以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属于资产类账户B.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未弥补的亏损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未分配利润额C.借方登记实际分配的利润额,包括提取的盈余公积和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以及年末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全年发生的净亏损D.贷方登记用盈余公积弥补的亏损额等其他转入数,以及年末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全年实现的净利润【答案】BCD“利润分配”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账户,所以答案A不正确。

利润及利润分配

利润及利润分配

利润及利润分配————————————————————————————————作者: ————————————————————————————————日期:14利润以及利润分配第一节利润一、利润的含义利润,是指小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利润的第一个口径,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加上投资收益(或减去投资损失)后的净额。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营业收入,是指小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实现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小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实现的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投资收益,是由小企业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债券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和处置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取得的处置价款,扣除成本或账面余额、相关税费后的净额三部分构成。

利润的第二个口径,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一)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是指小企业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

小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政府补助、捐赠收益、盘盈收益、汇兑收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违约金收益等。

科目设置小企业应设置“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小企业实现的各项营业外收入。

本科目应按照营业外收入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月末,可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营业外收入”科目应无余额。

利润表计算公式

利润表计算公式

利润表计算公式利润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和单步式两种,以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为编制依据。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润表采用多步式。

其步骤和内容如下: 第一步,以主营业务收入为基础,计算主营业务利润。

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第二步,以主营业务利润为基础,计算营业利润。

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第三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计算出利润总额。

其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第四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计算净利润。

其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利润表的编制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格式,分以下三个步骤编制: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净亏损)。

例题: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为1 990 000元,“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为630 000元,“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为500 000元,“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为150 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发生额为780 000元,“销售费用”科目发生额60 000元,“管理费用”科目发生额为50 000元,“财务费用”科目发生额为170 000元,“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借方发生额为50 000元(无贷方发生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为借方发生额450 000元(无贷方发生额),“投资收益”科目贷方发生额为850 000元(无借方发生额),“营业外收入”科目发生额为100 000元,“营业外支出”科目发生额为40 000元,“所得税费用”科目发生额为171 600元。

利润表相关的认定(3篇)

利润表相关的认定(3篇)

第1篇一、利润表的基本构成1. 营业收入: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所实现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

2. 营业成本:指企业在生产、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3.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费用后的余额。

4.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

5. 净利润: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

二、利润表相关认定1. 收入的认定(1)收入确认原则:企业在收入实现时确认收入,即当企业已将商品或劳务交付客户,客户已接受商品或劳务,并且收入已基本确定时,确认收入。

(2)收入确认条件:企业已将商品或劳务交付客户,客户已接受商品或劳务,收入已基本确定,收入可以计量。

2. 成本的认定(1)成本确认原则:企业在生产、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应当与其对应的收入相匹配。

(2)成本确认条件:成本已发生,与收入相关联,可以可靠计量。

3. 费用的认定(1)费用确认原则:费用应在发生的当期予以确认,不得延后或提前。

(2)费用确认条件:费用已发生,与收入相关联,可以可靠计量。

4. 利润总额的认定(1)利润总额的构成: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2)利润总额的认定原则:按照收入、成本、费用等要素的认定原则,计算得出利润总额。

5. 净利润的认定(1)净利润的构成: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

(2)净利润的认定原则:按照利润总额的认定原则,计算得出净利润。

三、利润表相关认定注意事项1. 收入、成本、费用等要素的确认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关注交易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2. 会计估计的变更和差错更正,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披露和处理。

3. 利润表编制过程中,应当关注以下事项:(1)收入、成本、费用等要素的计量和确认是否准确;(2)营业外收支的确认是否合理;(3)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是否正确;(4)利润分配方案的制定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利润结转,未分配利润

利润结转,未分配利润

会 计 记 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70 00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90 000
——应付股利
180 000
2020/3/3
新编基础会计学(第二版)
21
第三节 存货
一、存货的盘存制度 (一)存货的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 存的各种资产。 (二)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计价 1.存货的盘存制度 ① 实地盘存制 期末通过盘点实物来确定存货数量,计算出期末存货 成本,各种财产物资明细账,平时只登记增加数,不 登记减少数以便倒挤出本期减少数量的一种方法。
按全年净利润(假定无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
)的10%提取盈余公积金。
提取的金额为900 000×10%= 90 000元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90 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90 000

2020/3/3 形 成 与
【例6—67】20××年12月31日海湛股份有限公司 经研究决定按全年净利润的20%向投资者分配现 金股利180 000元(900 000×20%)。
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确定分配的现金 股利或利润,属于负债类账户。










2020/3/3
新编基础会计学(第二版)
18
利 3.“盈余公积”账户 润 本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 的 的盈余公积,属于所有者权益账户。 形 成 与 分 配 业 务 的 会 计 记 录
2020/3/3
新编基础会计学(第二版)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180 000
贷:应付股利

毛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毛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毛利润(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1、毛利润(主营业务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2、营业利润= 毛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其他收益
3、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4、净利润=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营业利润以外的收益。

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利得、债务重组利得、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盘盈利得(一般指现金盘盈利得,存货盘盈冲减管理费用、固定资产盘盈属于前期差错)、捐赠利得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营业利润以外的支出。

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现金盘亏计入管理费用)等。

小企业会计准则-利润

小企业会计准则-利润

营业外支出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非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净额概念、 如果发生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偿债损失、会计税法都视同处置非流动确认营业外支出 小企业将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等用于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和利润分配、会计上确认为营业外支出、但税法上可能无法全额扣除。 已经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的资产,在以后会计 年度收回,做营业外收入而不是冲减当期的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与营业外入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
20×1年2月,甲企业需购置一台环保设备,预计价款为500万元,因资金不足,按相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提出补助210万元的申请。20×1年3月1日,政府批准了甲企业的申请并拨付甲企业210万元财政拨款(同日到账)。20×1年4月30日,甲企业购入不需安装环保设备,实际成本为480万元,使用寿命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设无残值)。20×9年4月,甲企业出售了这台设备,取得价款12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01
添加标题
借:银行存款 1 200 000
02
添加标题
贷:固定资产清理 960 000
03
添加标题
营业外收入 240 000
04
添加标题
转销递延收益余额:
05
添加标题
借:递延收益 420 000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一、利润的构成(第六十七条) 利润,是指小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 净利润
利润及利润分配

财务制度报表利润表怎么填

财务制度报表利润表怎么填

财务制度报表利润表怎么填首先,利润表的基本结构包括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五个主要部分。

下面我们将对每个部分的填写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1. 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收入是一家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通过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而获得的全部收入总额。

其填写方法为将销售收入、营业外收入以及其他收入汇总计算得出,要注意收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能填报虚假或错误的数据。

2.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成本是一家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全部成本总额。

其填写方法为将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各项费用细化计算,并合计得出。

需要注意的是成本的核算原则和方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指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通过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其计算方法为营业总收入减去营业总成本得出。

营业利润是评判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要注意保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各项收入减去各项费用后的总额,其计算方法为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得出。

利润总额可以反映企业整体盈利情况,要注意处理好计算过程中的各项调整和差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5. 净利润净利润是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从各项收入减去各项支出后的净盈利总额,其计算方法是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和其他应交税费得出。

净利润是企业财务报表的核心利润指标,也是投资者评估企业价值和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参考,要注意保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填写利润表时,需要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除了上述五个主要部分外,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问题和难点,如处理汇率变动、计提坏账准备、调整非经常性损益等,确保准确反映企业的盈利情况。

总之,财务制度报表利润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填写利润表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财务报表真实性和透明度的重要环节。

希望上述介绍能帮助企业财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利润表的填写方法,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利润表科目介绍

利润表科目介绍

利润表科目介绍利润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一份重要文件,用于呈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

利润表反映了企业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等关键指标,是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的重要依据。

下面将逐一介绍利润表中的各个科目。

1. 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商品销售、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全部收入。

这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出租资产等各种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2. 营业成本:营业成本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成本。

这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与生产和销售相关的支出。

3. 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为推广销售、提高市场份额而发生的费用。

包括广告费用、销售人员工资、展览费用等与销售活动相关的支出。

4.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包括行政人员工资、办公费用、差旅费用等与管理活动相关的支出。

5.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企业为筹措资金、进行融资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包括利息支出、手续费用、汇兑损益等与融资活动相关的支出。

6.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是利润表的核心科目。

计算公式为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7.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

其他业务利润包括非经营性收入和支出的利润。

8. 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是企业根据税法规定需要缴纳的所得税。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率和纳税基数计算所得税费用。

9. 净利润:净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最终利润,是利润表中的最后一项科目。

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

利润表科目介绍完毕,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利润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反映企业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等指标,可以客观地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在分析利润表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科目中获取有关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和决策。

净利润的计算方法与理解

净利润的计算方法与理解

净利润的计算方法与理解利润表中的净利润计算是一个关键步骤,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最终经营成果。

以下是净利润的计算过程,按照分点表示和归纳的方式进行说明:1.2.理解净利润的概念:o净利润,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是指企业在当期利润总额中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

它体现了企业最终的盈利情况。

3.4.净利润的计算公式:o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

o其中,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金额,它反映了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o所得税费用是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得出的应交所得税金额,它是企业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

5.6.具体计算步骤:o计算利润总额:●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其他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成本 + 投资收益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 利润总额。

●这一步骤涉及对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成本和费用进行归集和计算。

o计算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 = 利润总额×所得税率。

●所得税率根据企业的类型、注册地等因素而定,我国一般企业的所得税率为25%,而对三资企业和部分高科技企业可能采用15%的优惠税率。

o计算净利润:●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

●使用上述两个步骤得出的结果,通过简单的减法运算,即可计算出最终的净利润。

7.8.举例说明:o以一家电器商店为例,假设其一年的营业收入为4000万元,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后得出利润总额为380万元,所得税率为25%,则其所得税费用为95万元(380万× 25%),最终净利润为285万元(380万 -95万)。

9.10.注意事项:o所得税的计算可能会受到调整项目的影响,导致应纳税所得并不完全等于利润总额。

o净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对于投资者和管理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净利润的计算涉及到多个步骤和因素,企业在进行财务报表编制时需要仔细核算和计算,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利润及利润分配

利润及利润分配

14利润以及利润分配第一节利润一、利润的含义利润,是指小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利润的第一个口径,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加上投资收益〔或减去投资损失〕后的净额。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营业收入,是指小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实现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小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实现的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投资收益,是由小企业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债券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和处置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取得的处置价款,扣除成本或账面余额、相关税费后的净额三部分构成。

利润的第二个口径,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一〕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是指小企业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

小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政府补助、捐赠收益、盘盈收益、汇兑收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违约金收益等。

科目设置小企业应设置“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小企业实现的各项营业外收入。

本科目应按照营业外收入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月末,可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营业外收入”科目应无余额。

小企业收到出口产品或商品按照规定退回的增值税款,在“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不在“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

会计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的区分

会计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的区分

会计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的区分
会计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的区分
三者是有紧密关系的,一定要好好理解。

其中三项期间费用就是: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这三者弄清楚了,连利润表都清楚了。

注意事项
营业利润:是以会计口径来计算的。

它的公式=收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投资收益(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注意:营业利润和会计利润是不同的
利润总额=会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在计算所得税时,会计利润指的就是利润总额。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造价工程师教材利润分配

造价工程师教材利润分配

造价工程师教材利润分配
造价工程师教材中的利润分配涉及多个步骤和因素。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利润分配流程:
1. 利润总额的计算:利润总额可以通过营业收入减去总成本费用(包括增值税附加)和可能的补贴收入来计算。

这一步中,营业收入可以根据设计生产能力、产品单价和年生产负荷来计算,同时考虑增值税的影响。

2.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利润总额中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部分需要特别处理。

3.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利润总额减去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金额。

4. 所得税:所得税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得税率来计算的。

5. 净利润:净利润是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也可以表述为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

6. 可供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是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加上期初未分配利润。

7.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一定的比例(如净利润的10%),从可供分
配的利润中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8.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是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后的可供分配利润。

9. 应付投资者各方股利:应付投资者各方股利是在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的应付普通股股利和应付优先股股利。

10. 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是在应付投资者各方股利之后的金额,一部分可能用于偿还本金,另一部分作为企业的积累。

请注意,上述步骤可能因具体的业务情况和财务政策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的财务或会计人员,以确保准确性和合规性。

利润表怎么填

利润表怎么填

利润表怎么填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企业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附表和附注,而利润表是财务报表中很重要的一个报表,利润表能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也就是说能看到企业到底赚了多少钱!今天我把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和大家说一下方法/步骤想要计算出最后的“净利润”我们首先需要得出“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他们的步骤是“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我教大家一步一步计算....想要计算出最后的“净利润”我们首先需要得出“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他们的步骤是“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我教大家一步一步计算.首先我们要算“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的公式是“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中营业收入就是主营收入+其他收入,营业成本自然就是主营成本+其他成本.期间费用就不用说了就是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3.第二步我们要计算“利润总额”,“利润总额”的公式是:“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大家肯定都知道,从科目里面直接填入就行了...4.第三步我们要计算“净利润”,“净利润”的公式是:“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这个所得税费用就是企业所得税,一般是抵扣25%,但也有20%和15%的时候,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计算哦~这些公式都是一环扣一环,大家一定要认真计算,第一步计算错了以后的全都白搭了,其实最难的就是那个“营业利润”的计算,加加减减涉及到的问题很多!大家一定要仔细了!..。

酒店净利润的计算公式

酒店净利润的计算公式

酒店净利润的计算公式(原创实用版)目录1.酒店净利润的计算公式2.计算公式中的各个组成部分3.影响净利润的因素4.酒店如何提高净利润正文酒店净利润的计算公式酒店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计算公式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实现的所有利润的总和,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等。

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在我国,酒店的所得税税率通常为 25%。

影响净利润的因素1.营业收入:酒店的营业收入直接影响其净利润。

通过提高房间价格、提高客房入住率等方式,可以增加营业收入,从而提高净利润。

2.成本:酒店的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和税金等。

控制成本,尤其是主营业务成本,可以降低成本支出,提高净利润。

3.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是指酒店通过投资活动所取得的收益。

通过合理投资,可以增加投资收益,提高净利润。

4.所得税税率:所得税税率直接影响酒店净利润的计算。

在我国,酒店的所得税税率通常为 25%,但具体税率可能因地区、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酒店如何提高净利润1.提高客房入住率:通过提高客房入住率,可以增加营业收入,从而提高净利润。

酒店可以通过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客房舒适度、加强营销推广等方式,吸引更多客人入住。

2.控制成本:酒店可以通过节能减排、降低物料消耗、优化人力资源等方式,降低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从而提高净利润。

3.提高附加服务收入:酒店可以通过提供附加服务,如早餐、洗衣、旅游等,增加营业收入,提高净利润。

4.合理投资:酒店可以通过合理投资,如购买理财产品、投资其他企业等,增加投资收益,提高净利润。

总之,酒店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影响净利润的因素包括营业收入、成本、投资收益和所得税税率等。

权益法 利润计算公式

权益法 利润计算公式

权益法利润计算公式【实用版】目录1.权益法概述2.利润计算公式的概念与组成部分3.权益法在利润计算中的应用4.权益法计算利润的优点与局限性5.结论正文一、权益法概述权益法是一种会计处理方法,用于处理企业之间的长期股权投资。

按照权益法,投资企业应按照其在被投资企业中所持有的股权比例,调整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以反映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程度和影响力。

二、利润计算公式的概念与组成部分利润计算公式是用于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工具,其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营业利润: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税金及附加 -期间费用 - 资产减值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投资收益 - 投资损失2.利润总额: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3.净利润: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应交所得税三、权益法在利润计算中的应用在权益法下,投资企业需要根据其在被投资企业中所持有的股权比例,对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进行调整,以反映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程度和影响力。

具体来说,投资企业应按照以下步骤计算其投资收益:1.计算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2.根据投资企业所持有的股权比例,调整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3.将调整后的净利润纳入投资企业的利润总额中四、权益法计算利润的优点与局限性权益法计算利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程度和影响力,有助于投资者了解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情况。

然而,权益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权益法计算利润仅适用于长期股权投资,对于其他类型的投资,如债权投资等,并不适用。

2.权益法计算利润需要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较为详细的了解,计算过程较为复杂。

五、结论总的来说,权益法作为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在利润计算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权益法计算利润,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程度和影响力,有助于投资者了解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会计要素
会计工作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即与企业资金 运动有关的都是会计工作的对象,从取得货币资金到货币 资金转为生产资金,从生产资金再转为货币资金,这样一 个运动的过程就是会计工作的对象。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即资金运动进行的分类。我国 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 润六项。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从静态角度反映企业财务 状况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是从动态角度反映企 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第十三章 新创企业财务知识
第一节 财务基本知识
二、会计要素
5.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会导致所有者权益 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 用按其经济用途可以分为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和不计 入产品成本的期间费用。

第十三章 新创企业财务知识
第一节 财务基本知识
二、会计要素
第十三章 新创企业财务知识
第一节 财务基本知识
二、会计要素 1.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 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 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 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 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2)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长 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等。
第一节 财务基本知识
一、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财务所要解决的是如何筹集资金,筹集资金以后如何进 行投资,项目投资完成后在经营过程当中营运资本如何管理, 以及最后盈利如何分配的问题,它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 经营活动的管理、分配活动的管理。 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基础。
第十三章 新创企业财务知识
第一节 财务基本知识
5.费用
生产费用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期间费用
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6.利润 利润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 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部分。
第十三章 新创企业财务知识
第一节 财务基本知识
二、会计要素 6.利润 (1)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指企业在业务经营中取得 的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2)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 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3)净利润。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 的金额。
预计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第十三章 新创企业财务知识
第一节 财务基本知识
二、会计要素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 余权益,又称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实收资本(或股 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收入 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按企业经 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第十三章 新创企业财务知识
第一节 财务基本知识
二、会计要素
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 投资投资 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 房屋及建筑 机器设备 运输设备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及预付款项 存货 专利权 原材料 在产品 库存商品 包装物
资产
工具器具
非专利技术
商标权 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第十三章 新创企业财务知识
一、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3)会计报表。会计工作要在会计账簿的基础上进一 步形成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在账簿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 的浓缩,是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高度概括。 2.财务 财务不是解决对外报告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企业内部 资金运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涉及预测、决策、控制和 规划。
第十三章 新创企业财务知识
第一节 财务基本知识
二、会计要素
2.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 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按其偿还期的长短(流 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第十三章 新创企业财务知识
第一节 财务基本知识
二、会计要素
短期借款 应付及预收款项
流动负债
负债 非流动负债
应交税费 应付职工薪酬
第十三章 新创企业财务知识
第一节 财务基本知识
一、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1.会计 会计工作主要是解决三个环节的问题: (1)会计凭证。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2)会计账簿。会计工作要在记账凭证的基础上把它 转换成账簿。账簿实际上是对成千上万张的会计凭证的浓 缩。
第十三章 新创企业财务知识
第一节 财务基本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