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要求规范最全构造配筋表

合集下载

板配筋计算表

板配筋计算表

板配筋计算表
板配筋计算表通常用于计算楼板配筋所需的各项参数和结果。

这个表格一般会包括以下内容:
1.楼板尺寸:包括楼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2.楼板荷载:包括楼板上的静载和活载,以及楼板的自重等。

3.混凝土强度等级:表示楼板所使用混凝土的强度,通常以兆帕(MPa)为单位。

4.钢筋种类和规格:包括钢筋的直径、间距和数量等。

5.计算结果:包括楼板配筋所需的各项参数,如钢筋的面积、直径、间距和数量等。

通过这个表格,可以方便地查找到所需的各种配筋参数,从而为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

在填写表格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填写的内容准确无误,特别是楼板尺寸、荷载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关键参数。

2.对于钢筋的种类和规格,需要选择符合工程标准和规范的产品。

3.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计算公式的正确使用。

4.对于计算结果,需要认真核对并确保满足工程要求。

总之,板配筋计算表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文件之一,需要认真填写并妥善保存。

板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

板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

板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构造钢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按照构造需要设置的钢筋,相对于受力钢筋而言。

构造钢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维护、拉结,分布作用。

构造钢筋的类型有:分布筋,箍筋,拉筋,构造腰筋,架立筋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表9.5.1第9.5.1条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9.5.1受力类型 最小配筋百分率全部纵向钢筋 0.6 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 0.2 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 0.2和45f t/f y中的较大值 注: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2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3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计算;4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5.2第9.5.2条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5.2第9.5.3条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要求:M u≥Mcr (9.5.3) 式中Mu--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按本规范公式(7.2.1-1)、(7.2.2-2)或公式(7.2.5)计算,但应取等号,并将M以Mu代替;Mcr--构件的正截面开裂弯矩值,按本规范公式(8.2.3-6)计算。

新规范最全构造配筋表

新规范最全构造配筋表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2)2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最大高度(m)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及公称质量表每米板宽的钢筋截面面积表梁钢筋排成一排时的钢筋最多根数每根附加吊筋承受集中荷载能力梁受集中荷载时的附加吊筋每米箍筋实配面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框架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白分率(%)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λν(ρν=λνf c/f w)框架柱每侧纵向受力钢筋最大根数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300~450宽框架梁受扭钢筋配筋方法框架柱、框架梁加密区箍筋间距及直径估算板厚度h/l估算梁截面(高跨比h/l)粱的最大高跨比l0/h值框架柱的截面框架柱的界面形式一般采用矩形、方形、圆形或多边形等。

截面宽度和高度: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宜小于250mm,抗震设计时均不宜小于300mm;圆柱截面直径及多边形截面的切圆直径不宜小于350mm;错层处框架柱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0mm。

截面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不宜大于3。

框架柱的截面宜满足L0/bc≤30;L0/hc≤25;(L0为柱的计算长度;bc, hc分别为柱截面宽度和高度)。

框架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

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角的限值受弯构件允许挠度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A级高度高层建筑高宽比的限值墙体自重表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换算关系Kgf m N m 1Kgf m=9.801665N mtf m kN m 1tf m=9.801665N m。

新规范构造配筋表

新规范构造配筋表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2)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最大高度(m)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及公称质量表不同根数直径的计算截面面积(mm2)每米板宽内的钢筋截面面积表当钢筋直径(mm)为下列数值时的钢筋截面面积(mm2)混凝土板每m最小配筋率配筋面积Ⅰ级钢(最小配箍率取0.45f t/f c与%取较大值)混凝土板每m最小配筋率配筋面积Ⅱ级钢混凝土板每m最小配筋率配筋面积Ⅲ级钢梁内钢筋排成一排时的钢筋最多根数梁受集中荷载时的附加箍筋每根附加吊筋承受集中荷载能力梁受集中荷载时的附加吊筋每米箍筋实配面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框架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白分率(%)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λν(ρν=λνf c/f w)框架柱每侧纵向受力钢筋最大根数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300~450宽框架梁受扭钢筋配筋方法框架柱、框架梁加密区箍筋间距及直径估算板厚度h/l估算梁截面(高跨比h/l)粱的最大高跨比l0/h值框架柱的界面形式一般采用矩形、方形、圆形或多边形等。

截面宽度和高度: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宜小于250mm,抗震设计时均不宜小于300mm;圆柱截面直径及多边形截面的内切圆直径不宜小于350mm;错层处框架柱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0mm。

截面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不宜大于3。

框架柱的截面宜满足L0/bc≤30;L0/hc≤25;(L0为柱的计算长度;bc, hc分别为柱截面宽度和高度)。

框架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

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角的限值受弯构件允许挠度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A级高度高层建筑高宽比的限值墙体自重表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换算关系。

板的配筋率要求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

板的配筋率要求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

板的配筋率规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构造钢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按照构造需要设置的钢筋,相对于受力钢筋而言。

构造钢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维护、拉结,分布作用。

构造钢筋的类型有:分布筋,箍筋,拉筋,构造腰筋,架立筋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02 表9.5.1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9.5.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02 9.5.2第9.5.2条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02 9.5.2第9.5.3条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要求:M u≥Mcr(9.5.3)式中Mu--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按本规公式(7.2.1-1)、(7.2.2-2)或公式(7.2.5)计算,但应取等号,并将M以Mu代替;Mcr--构件的正截面开裂弯矩值,按本规公式(8.2.3-6)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02 10.1.6第10.1.6条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该构造钢筋伸入板的长度从梁边算起每边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l0的四分之一(图10.1.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02 10.1.7第10.1.7条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浇筑的单向板或双向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垂直于板边的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该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的长度,在单向板中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五分之一;在双向板中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计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在板角处该钢筋应沿两个垂直方向布置或按放射状布置;当柱角或墙的阳角突出到板且尺寸较大时,亦应沿柱边或墙阳角边布置构造钢筋,该构造钢筋伸入板的长度应从柱边或墙边算起。

板配筋构造要求

板配筋构造要求

板板配筋规定: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底部受力筋、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一、受力筋主要用来承受拉力。

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

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2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于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时为8~12mm;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1.5h或250mm。

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

3、单向板和双向板可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

分离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

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下部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a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4、简支板或连续板跨中下部纵向钢筋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下部钢筋直径)。

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对与边梁整浇的板,支座负弯矩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为La,见图2-21右侧支座负筋5、在双向板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均需配置受力钢筋。

承受弯矩较大方向的受力钢筋,布置在受力较小钢筋的外层。

二、分布钢筋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四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同时还与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

1、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板配筋规范要求

板配筋规范要求

注意部位参见规范受力钢筋间距《砼规》P112,9.1.3受力钢筋锚固《砼规》P112,9.1.4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不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板厚的1.5倍,且不宜大于250mm。

2、钢筋从砼梁边、柱边、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l 0/4,砌体墙支座处钢筋伸入板边的长度不宜小于l 0/7,其中计算跨度l 0对单向板按受力方向考虑,对双向板按短板方向考虑。

板设计相关规定汇总相关规定1、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2、四边支承的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大于2.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2)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宜按双向板计算;3)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小于3.0时,宜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构造钢筋。

现浇砼板的尺寸宜符合下列规定:1、板的跨厚比:钢筋砼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无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于35,无梁支承的无柱帽板不大于30。

预应力板可适当增加;当板的荷载、跨度较大时宜适当减小。

2、 现浇钢筋砼板的厚度不应小于附表1规定的数值。

《砼规》P111,9.1.1基本规定-计算原则采用管型内孔时,孔顶、孔底厚度均不应小于40mm,肋宽与内孔径之比不宜小于1/5,且肋宽不应小于50mm,对预应力板不应小于60mm。

按简支边或非受力边设计的现浇砼板,当与砼梁、墙整体现浇或嵌固在砌体墙内时,应设置板面构造钢筋,并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且单位宽度内的配筋面积不宜小于跨中相应方向板底钢筋截面面积的1/3。

与砼梁、砼墙整体浇筑单向板的非受力方向,钢筋截面面积尚不宜小于受力方向跨中板底钢筋截面面积的1/3。

采用分离式配筋的多跨版,板底钢筋宜全部深入支座;支座负弯矩钢筋向跨内延伸的长度应根据负弯矩图确定,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简支梁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深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

新规配筋率汇总

新规配筋率汇总

配筋率汇总非抗震梁、板纵筋(%):《混规》8.5.1最小配筋率:0.2和45f t/f y中的较大值,如梁C30HRB335为0.215;板C30HPB300为0.238。

(《混凝土》8.5.1)注: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ρmin,采用C60以上时,增大0.1 2,板类受弯构件(不包括悬臂板)的受拉钢筋,采用400MPa、500MPa钢筋时,ρmin采用0.15和45f t/f y较大值;3,卧置于地基上的基础底板为0.15最大配筋率:根据界限受压区高度算得,如C30HRB335为2.62;ρmax=ξb*α1*f c/f y=0.550*1.0*14.3/300=0.0262=2.62%抗震梁、板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11.3.6)11.3.6 框架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表11.3.6-1规定的数值:注:1,表中C30,小括号内数值:HRB335,中扩号: HRB400,大扩号: HRB5002,框架梁端截面底部和顶部纵筋截面积比值,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下部纵筋不宜过少);A S 底/A S 顶≥0.5(0.3)最大配筋率:2.5%,《混凝土》11.3.7《抗规》6.3.4-1梁内受扭纵筋(%):最小配筋率:85f t /f y ,C30HRB335为0.404。

(《混凝土》9.2.5)梁内箍筋(%):最小配箍率:非抗震24f t/f y,受扭时28f t/f y,C30HPB300分别为0.127和0.148。

(《混凝土》9.2.9,9.2.10)抗震,一级30f t/f y,二级28f t/f y,三四级26f t/f y(《混凝土》11.3.9)向受压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非抗震柱纵筋(%):最小配筋率:一侧0.2;全部0.6。

《混凝土》8.5.1(注意同梁)最大配筋率:不宜5%,不应6%,《混凝土》9.3.1抗震柱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11.4.12)(《抗规》6.3.7)注:2,采用335MPa、400MPa时可增加0.1和0.05,采用C60以上时,增大0.13,IV类场地较高的高层建筑增加0.1;()最大配筋率:5%,《混凝土》11.4.13 、《抗规》6.3.8-3剪跨比不大于2的一级框架的柱,每侧不宜大于1.2%柱内箍筋(%):加密区最小体积配箍率(%):(《混凝土》11.4.17)C35 : 16.7 N/mm2注:1,表中数值按C30混凝土HPB300箍筋算得(ρV≥λv fc/fyv) 2,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框支柱时、剪跨比小于2时见规范《混凝土》11.4.17: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规定:(注意条文说明第388页)剪力墙(%):非抗震:0.2 (《混凝土》9.4.4、5)抗震:一、二、三级0.25;四级0.2;框-剪0.25;部分框支0.3 (《混凝土》11.7.14《抗规》6.4.3、6.5.2)梁中配筋要求:纵筋:《混凝土》9.2.1(注意4.2.7条文)、6、13;11.3.6、7;《抗震》6.3.3、4箍筋:《混凝土》9.2.9、11;11.3.6、8、9;《抗震》6.3.4-3柱中配筋要求:纵筋:《混凝土》9.3.1;11.4.12、13;《抗震》6.3.7、8柱中箍筋:《混凝土》9.3.2;11.4.12、14、15、17、18;《抗震》6.3.7、9、1011.4.12-2《抗规》6.3.7-2轴压比:《混凝土》11.4.16 《抗规》6.3.6墙中配筋要求:水平、竖向分布筋:《混凝土》9.4.2、4、5、6;11.7.14、15、18、19《抗震》6.4.3、4、5、6、9;框架抗震墙6.5.1、2墙轴压比:《抗规》6.4.5 《混规》11.7.17轴压比限值:《混规》11.7.16 《抗规》6.4.2(新修订全高)分项系数1.2柱体积配箍率的计算(《混凝土》6.6.3):梁配箍率的计算(《混凝土》9.2.9):板配筋率的计算墙配筋率的计算(《混凝土》9.4.4):配箍率在混凝土结构中,配箍率是用来体现箍筋相对于混凝土的含量,分体积配箍率和面积配箍率。

钢筋混凝土的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的构造要求

二、板 1、相邻板有高差处的构造 2、板上开洞构造大样
三、填充墙整体性要求 1、填充墙与柱连接 2、大尺寸填充墙的构造要求 3、洞口边梁的做法 四、有关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连接的施工大样
后浇带
1、施工后浇带详结构平面图中所注明位置设置,后浇带的宽度>800mm, 板梁筋贯通不断。
2、施工后浇带的混凝土应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或微膨胀混凝土,其混凝 土强度等级应提高5MPa。
4、框架柱纵向钢筋搭接方法: 直径d>22时,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
5、柱纵筋搭接处箍筋的间距: 应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无论与柱抗震箍加密区范围重叠与否) 均应按≤ 5d(d为柱最小纵筋直径)及≤ 100mm的间距加密箍筋
钢筋的锚固
钢筋种类
钢筋直径 C20
光面钢筋 用于四级抗 D=6-25 31d (一级钢筋) 震和非抗震
14、 框架柱两节点之间高度小于4倍柱高时,该范围内柱箍筋加密,间距 100mm,直径及肢数结构平面图。
15、 结构图中标高均为建筑标高,结构标高扣除相应位置装修面层厚,所 有卫生间、阳台均比本层楼面低50mm。
16、 填充墙隔墙应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方可施工,挑出部分未考虑施工 脚手架荷载,施工应从上而下加设临时支撑,砼未达到设计强度时不得 拆除。
KZ
2、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
≥1.5柱宽

室情况的基础顶面;术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
筋 加
加密
梁顶面
于该层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 箍筋骨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 500mm的范围内加密箍筋。
梁高h1
加密

3、除须全高加密箍筋的柱以外,非抗震等级

结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

结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

板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构造钢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按照构造需要设置的钢筋,相对于受力钢筋而言。

构造钢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维护、拉结,分布作用。

构造钢筋的类型有:分布筋,箍筋,拉筋,构造腰筋,架立筋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表9.5.1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9.5.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5.2第9.5.2条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5.2第9.5.3条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要求:M u≥Mc r (9.5.3)式中Mu--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按本规范公式(7.2.1-1)、(7.2.2-2)或公式(7.2.5)计算,但应取等号,并将M以Mu代替;Mcr--构件的正截面开裂弯矩值,按本规范公式(8.2.3-6)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0.1.6第10.1.6条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梁边算起每边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l0的四分之一(图10.1.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0.1.7第10.1.7条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浇筑的单向板或双向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垂直于板边的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该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在单向板中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五分之一;在双向板中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计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在板角处该钢筋应沿两个垂直方向布置或按放射状布置;当柱角或墙的阳角突出到板内且尺寸较大时,亦应沿柱边或墙阳角边布置构造钢筋,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应从柱边或墙边算起。

板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

板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

板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构造钢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按照构造需要设置的钢筋,相对于受力钢筋而言。

构造钢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维护、拉结,分布作用。

构造钢筋的类型有:分布筋,箍筋,拉筋,构造腰筋,架立筋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表9.5.1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9.5.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5.2第9.5.2条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5.2第9.5.3条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要求:M u≥Mcr(9.5.3)式中Mu--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按本规范公式(7.2.1-1)、(7.2.2-2)或公式(7.2.5)计算,但应取等号,并将M以Mu代替;Mcr--构件的正截面开裂弯矩值,按本规范公式(8.2.3-6)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0.1.6第10.1.6条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梁边算起每边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l0的四分之一(图10.1.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0.1.7第10.1.7条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浇筑的单向板或双向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垂直于板边的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该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在单向板中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五分之一;在双向板中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计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在板角处该钢筋应沿两个垂直方向布置或按放射状布置;当柱角或墙的阳角突出到板内且尺寸较大时,亦应沿柱边或墙阳角边布置构造钢筋,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应从柱边或墙边算起。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

框架柱的配筋和尺寸要求:【建筑抗震规范】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4【高规】6.4 (1):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于建造在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2):表6.3.7-1 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注:①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

②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

③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4):矩形柱截面宽度和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的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

(5):剪跨比宜大于2(不形成短柱);三级轴压比限值为0.85,二级为0.75;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一级框架短柱的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6)纵筋配置原则:①满足最小(大)配筋率要求②柱纵筋间距不大于200,净间距不小于50。

一般取150-200。

(大于600的柱子,一侧至少配5根钢筋才能满足间距要求,先在pkpm 中改看配筋是否满足,再在施工图中进行手改。

) ③上下层纵筋的钢筋直径等级差不超过2级。

(柱子,墙等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直径等级差不超过7mm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2012)(7)箍筋配置原则:①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 ,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 ,四级不宜大于300mm 。

②柱箍筋加密范围: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 的最大值。

2)底层柱的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1/3。

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

4)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短柱)以及因为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不大于4的柱、框支柱、一级和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钢筋构造要求表

钢筋构造要求表

暗柱水平筋锚固构造抗震WKL纵筋构造1、梁的纵筋净距要求:上部纵筋水平净距>=max{30,1.5d},下部纵筋水平净距、多排纵筋竖向净距>=max{25,d},多于两排纵筋水平净距为两排以下纵筋净距的2倍。

2、柱纵筋净距>=50。

3、钢筋下料:钢筋配料计算(注意弯曲调整值与弯钩增加长度)完毕,填写配料单,列入加工计划的配料单,将每一编号的钢筋制作一块料牌,作为钢筋加工的依据与钢筋安装的标志,钢筋配料单和料牌,应严格校核,必须准确无误,以免返工浪费。

4、钢筋的切断:将同种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较少损耗,切断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为此,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

5、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5d,对有抗震要求,不应小于10d。

6、弯曲成型工艺:(1)划线: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根据钢筋料牌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划线时应注意1)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其扣法是从相邻两段长度中各扣一半;2)钢筋端部带半圆钩时,该段长度划线时增加0.5d;3)划线工作宜从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两边不对称的钢筋,也可从一端开始划线,如划线到另一端有出入时,则应重新调整。

7、钢筋的焊接:(1)闪光对焊:连续闪光对焊,预热闪光焊,闪光-预热-闪光焊,300个为一检验批,10%(>=10个)外观检查,3拉伸,3弯曲;(2)电阻点焊:用于钢筋网片的焊接,<=20t一检验批,5%(>=3片)外观质量与几何尺寸的检查,纵横各截取2根试件(分别拉伸和冷弯),同一根非受拉钢筋取3个抗剪试件;(3)电弧焊:焊条为一极,钢筋为一极,电流产生电弧热,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和熔槽焊等接头形式,应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焊条、焊接工艺、焊接参数,300个为一检验批,外观逐个清查,3个拉伸;(4)电渣压力焊:在焊剂层下形成电弧热,电阻热,加压完成,节省钢材,工效高,成本低,适用于竖向(斜向4:1)钢筋连接,在供电条件差,电压不稳,雨季或防火要求的场合慎用,四周焊包应均匀,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4mm,同一层(施工段)300(不足300)为一检验批,3个拉伸;(5)气压焊:用氧乙炔或其他火焰对钢筋对接处加热,达到塑性状态,加压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改变原子晶粒排列,牢固的接头),300为一检验批,外观逐个检查,3个拉伸,梁板水平钢筋另取3个弯曲;(6)埋弧压力焊:钢筋与钢板焊接,电弧形成熔池,加压,300为一检验批,10%(>=10个)外观检查,3个拉伸;8、钢筋的机械连接:套筒挤压连接、锥螺纹套筒连接、镦粗直螺纹套筒连接、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先将肋(lei)滚压),500个为一检验批,10%外观检查,3个拉伸。

各个要求规范整合柱子配筋

各个要求规范整合柱子配筋
3、柱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对圆柱中的箍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规范规定最小锚固长度,且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
4、当柱截面短边尺寸大于400mm且各边纵向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柱截面短边尺寸不大于400mm但各边纵向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小偏心受拉纵筋配筋率
框架边柱、角柱及剪力墙端柱在地震组合下处于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向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砼规》P176,11.4.13
框架柱、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且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时,柱每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
箍筋加密区外配箍
在箍筋加密区外,箍筋的体积配筋率不宜小于加密区配筋率的一半;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对三、四级抗震等级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5d,此处,d为纵向钢筋直径。
《砼规》P179,11.4.18
铰接排架柱
箍筋加密区长度
1、对柱顶区段,取柱顶以下500mm,且不小于柱顶截面高度;
柱附表2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抗震等级箍筋最大间距mm箍筋最小直径mm一级纵向钢筋直径的6倍和100中的较小者10二级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和100中的较小者8三级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和150柱根100中的较小者8四级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和150柱根100中的较小者6柱根8注
柱设计相关规定汇总
结构类型
注意部位
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
轴压比
柱轴压比不宜超过附表5的规定;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汇总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汇总

深梁钢筋网
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G.0.9
水平分布钢 当沿深梁梁端部竖向边缘设柱时,水平分布钢筋应锚入柱内。在深梁 《砼规》P241,
深梁
筋 拉筋
上、下边缘处,竖向分布钢筋宜做成封闭式。
G.0.9
在深梁双排钢筋间应设置拉筋,拉筋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宜大
《砼规》P241,
于 600mm,在支座区高度为 0.4h,宽度为从支座伸出 0.4h 的范围内,
1
4、在梁中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符合以下规定: 1)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 5d,d 为箍筋直
径。 2)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 15d,并不应大于 400mm。当一层内的纵向
受压钢筋多于 5 根且直径大于 18mm 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10d,d 为 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
的 0.1%,但当梁宽较大时可以适当放松。
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梁端砼受压区高度
砼受压区高
《砼规》P167,

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级抗震等级 x≤0.25h0;二、三级抗震等级
11.3.1
x≤0.35h0;式中:x—砼受压区高度;h0—截面有效高度。
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 200mm;
截面尺寸 2、截面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不宜大于 4;
《砼规》P167, 11.3.5
3、净跨与截面高度的比值不宜小于 4。
1、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附表 3 规定的数值;
配筋
2、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
计算确定外,一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 0.5;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应小 《砼规》P168,
座底面以上 0.2l0~0.6l0 高度范围内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尚不宜小

灌注桩桩身构造配筋选用表

灌注桩桩身构造配筋选用表

桩身配筋选用表(非广东、浙江地区)
规范推荐的构造要求(“可”条文)
高层建筑桩身构造配筋选用表(三)非广东、浙江地区
建议适用范围:1)高度28-60m高层建筑;
2)高度介于45-60m、承受水平力较大(如7、8度区、或w0.60)且地下室、桩侧土体很差时宜按表二选取;
备注:1)桩身直径600~700时,箍筋直径取φ6;桩身直径800~1500时,箍筋直径取φ8,桩身直径大于1500时取φ10。

对于桩侧土体较好、理论上基本不承受水平力、且不考虑钢筋受压的桩,箍筋间距@250;
2)桩顶箍筋加密长度2~3m,间距@100。

对于受水平荷载较大、承受水平地震作用、以及计算计入受压钢筋作用的桩,加密长度为5倍桩身直径;
3)加劲箍直径可参照浙江规定选取。

桩身直径1600~2500时,建议取φ18;桩身直径2600~3000时,建议取φ20。

但对于井下绑扎钢筋的人工挖孔桩,加劲箍最大不宜超过φ16,不应超过φ18。

4)弱腐蚀及以上环境,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30,抗渗等级不小于P8。

5)应满足试装加载2倍特征值的要求,即混凝土强度、抗拔桩配筋尚应按试装加载值控制设计。

灌注桩桩身构造配筋计算原始表格_按国家规范

灌注桩桩身构造配筋计算原始表格_按国家规范

浙江省图集-钻孔灌注
一、高层建筑 桩基安全等级为一级(A1)时桩身配筋构造要求计算表
原图集注:桩顶5D范围内箍筋加密,间距为150mm。

二、高层建筑 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A2)时桩身配筋构造要求计算表
原图集注:桩顶5D范围内箍筋加密,间距为150mm。

备注:1)本表格按照浙江省标准图集《2004浙G23钻孔灌注桩》第11页“配筋表(一)”编制;该图集解2)本表采用的原图集中“安全等级”,应为对应旧的桩基规范,现应理解为对应甲级、乙级基础
三、多层建筑 桩基安全等级为一级(B1)时桩身配筋构造要求计算表
孔灌注桩配筋表
配筋表(一)”编制;该图集解释为本表适应于高层建筑。

现应理解为对应甲级、乙级基础设计等级。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砼梁宜采用箍筋作为承受剪力的钢筋。当采用弯起钢筋时,弯起角宜取45°或60°; 行于梁轴线方向的锚固长度,且在受拉区不应小于20d,在受压区不应小于10d,d为弯 层钢筋中的角部钢筋不应弯起,顶层钢筋中的角部钢筋不应弯下。
箍筋
1、按承载力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当截面高度大于300mm时,应沿梁全长设置构造箍 h=150mm~300mm时,可仅在构件端部l0/4范围内设置构造箍筋,l0为跨度。但当在构件 中荷载作用时,则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当截面高度小于150mm时,可以不设置箍筋。 2、截面高度大于800mm的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对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的梁, 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拉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d/4,d为受压钢筋的最大直径。 3、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宜符合附表2的规定;当V大于0.7f tbh0+0.05Npo时,箍筋的配 0.24ft/fyv。 4、在梁中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符合以下规定: 1)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 2)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5d,并不应大于400mm。当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5根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 3)当梁的宽度大于400mm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梁的宽度不大于 向受压 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在受弯剪扭构件中,箍筋的配筋率不因小于0.28ft/fyv。
纵向受拉钢筋
1、单跨深梁和连续深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宜均匀布置在梁下边缘以上0.2h的范围内。 纵向受拉钢筋
2、连续深梁中间支座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宜按规定的高度范围和配筋比例均匀布置在 于l0/h小于1的连续深梁,在支座底面以上0.2l0~0.6l0高度范围内的纵向受拉钢筋配 。水平分布钢筋可用作支座部位的上部纵向受拉钢筋,不足部分可由附加水平钢筋补 支座向跨中延伸的长度不宜小于0.4l0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地要求规范要求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地要求规范要求

一、柱主筋直径相差小于2级二、柱主筋单侧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4.12-1条)第11.4.12条框架柱和框支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11.4.12-1规定的数值,同时,每一侧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对IV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配筋百分率应按表中数值增加0.1采用;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11.4.12-16.3.7 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注:1 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2.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3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三、柱全部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4.12-1条)说明:依表11.4.12-1注,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本程序对表中数值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程序对表中数字增加0.1计算最小配筋率时按GB50010-2002第9.5.1条注3取全截面面积计算注:Ⅳ类场地较高的高层建筑,应按 0.8%的要求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表9.5.1率(%)此条仅适用于一级且剪跨比小于2的柱五、柱全部纵筋最大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4.13条)第11.4.13条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

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

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的规范要求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的规范要求

一、柱主筋直径相差小于2级二、柱主筋单侧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4.12-1条)第11.4.12条框架柱和框支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11.4.12-1规定的数值,同时,每一侧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对IV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配筋百分率应按表中数值增加0.1采用;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11.4.12-1抗震设计规范6.3.7 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表6.3.7.1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注:1 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2.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3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三、柱全部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4.12-1条)说明:依表11.4.12-1注,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本程序对表中数值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程序对表中数字增加0.1计算最小配筋率时按GB50010-2002第9.5.1条注3取全截面面积计算注:Ⅳ类场地较高的高层建筑,应按0.8%的要求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表9.5.1 率(%)四、柱单边纵筋最大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4.13条)此条仅适用于一级且剪跨比小于2的柱五、柱全部纵筋最大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4.13条)第11.4.13条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
120
板柱—抗震墙
40
35
30
注: 1. 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 2. 框架—核心筒结构指周边稀柱框架与核心筒组成的结构;
3.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指首层或底部两层框支抗震墙结构;
1
9 25 50 60 不应采用 70 80 不应采用
4. 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适用的最大高度; 5. 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强度 种类
fc
C15 C20 C25 7.2 9.6 11.
9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N/mm2)
混 凝 土强 度 等级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14. 16. 19. 21. 23.1 25. 27.
3
7
1
1
35
C65 29.7
C70 31.8
C75 33.8
C80 35.9
56.5 100.5
157 226 265 402 422 628 905 1232 1608 2036 2513 3041 3927 4926 6434 8143 10053
9
63.6 113.1
177 254 299 452 475 707 1018 1385 1810 2290 2827 3421 4418 5542 7238 9161 11310
每米板宽内的钢筋截面面积表
当钢筋直径( mm)为下列数值时的钢筋截面面积( mm2 )
4 4.5 5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5
180 227 280 404 718 1122 168 212 262 377 670 1047 157 199 245 353 628 982 140 177 218 314 559 873 126 159 196 283 503 785 114 145 178 257 457 714 105 133 164 236 419 654 101 127 157 226 402 628 97 122 151 217 387 604 90 114 140 202 359 561 84 106 131 188 335 524 79 99 123 177 314 491 74 94 115 166 296 462 72 91 112 162 287 449 70 88 109 157 279 436 66 84 103 149 265 413 63 80 98 141 251 392
28.3 50.3
79 113 133 201 211 452 616 804 1018 1257 1521 1963 2463 3217 4072 5027
35.3 62.8 98 141 166 251 264 393 565 770 1005 1272 1571 1901 2454 3079 4021 5089 6283
直径 d
( mm)
3 4 5 6 6.5 8 8.2 10 12 14 16 18 20 22 25 28 32 36 40
1
7.1 12.6 19.6 28.3 33.2 50.3 52.8 78.5 113.1 153.9 201.1 254.5 314.2 380.1 490.9 615.8 804.2 1017.9 1256.6
轴心抗压 f ck
5
6.7
10 13.5
17 20 23.5 27 29.5 32 34 36
弯曲抗压 f cmk 5.5 7.5
11
15 18.5 22 26 29.5 32.5
35 37.5 39.5
抗拉
f tk 0.75 0.9
1.2
1.5 1.75
2 2.25 2.45
2.6 2.75 2.85 2.95
f t 0.9 1.1 1.2 1.4 1.5 1.7 1.8 1.89 1.9 2.0 2.09 2.14 2.18 2.22
1
0
7
3
7
1
0
64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N/mm2)
混凝土强度等级 强度种类 符号
C7.5 C10 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42.4 75.4 118 170 199 302 317 471 679 924 1206 1527 1885 2281 2945 3695 4825 6107 7540
49.5 88.0 137 198 232 352 370 550 792 1078 1407 1781 2199 2661 3436 4310 5630 7125 8796
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及公称质量表 不同根数直径的计算截面面积( mm2)
2
3
4
5
6
7
8
14.1 25.1
39 57 66 101 106 157 226 308 402 509 628 760 982 1232 1608 2036 2513
21.2 37.7
59 85 100 151 158 236 339 462 603 763 942 1140 1473 1847 2413 3054 3770
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 70mm。
柱 C25~C45
— — — —
≥C50 — — — —
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最大高度( m)
结构体系 6
抗震设防烈度
7
8
框架
60
55
45
框架—抗剪墙
130
120
100
抗震墙
140
120
100
部分框支抗震墙
120
100
80
框架—核心筒
150
130
100
筒中筒
180
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mm)
环境类别
板、墙、壳 ≤ C20 C25~C45 ≥ C50
梁、柱、杆 ≤ C20 C25~C45 ≥ C50
≤ C20

20
15
15
25
20
20

a
25
20
20
30

b
30
25
20
40
25
25

35
30


35
30
25
45
40
35

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单根钢筋 公称质量 ( kg/m)
0.0555 0.0986 0.154 0.222 0.260 0.395 0.415 0.617 0.888 1.208 1.578 1.998 2.466 2.984 3.853 4.834 6.313 7.990 9.865
钢筋间距 ( mm)
70 75 80 90 100 110 120 125 130 140 150 160 170 175 180 190 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