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作业答案完整版本
操作系统 第二章作业本(含答案)
第二章作业第一次作业:1.进程有哪三种基本状态?进程在三种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是什么?答:三种基本状态:就绪状态、执行状态、阻塞状态。
(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进程分配到CPU资源(进程调度);(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时间片用完(3)执行状态→阻塞状态:I/O请求(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I/O完成2.在Linux系统中运行下面程序,最多可产生多少个进程?画出进程家族树。
main(){fork();fork();fork();}答:最多可以产生7个进程。
其家族树为:3.试从动态性、并发性和独立性上比较进程和程序。
答:1)动态性是进程最基本的特性,可表现为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因得不到资源而暂停执行,以及由撤销而消亡,因而进程由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只是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并存放于某种介质上,其本身并不具有运动的含义,因而是静态的;2)并发性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OS的重要特征。
引入进程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其程序能和其它建立了进程的程序并发执行,而程序本身(没有建立PCB)是不能并发执行的;3)独立性是指进程实体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独立分配资源和独立接受调度的基本单位。
凡未建立PCB的程序,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来运行。
4.分析下列代码的功能:答:sleep_on实现进程的睡眠过程;wake_up实现进程的唤醒过程。
第二次作业:1.同步机制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准则?你认为整型信号量机制遵循了同步机制的哪些基本准则?答:同步机制应遵循四个基本准则:a. 空闲让进:当无进程处于临界区时,应允许一个请求进入临界区的进程立即进入自己的临界区,以有效地利用临界资源。
b. 忙则等待:当已有进程进入临界区时,其它试图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以保证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
c. 有限等待:对要求访问临界资源的进程,应保证在有限时间内能进入自己的临界区,以免陷入“死等”状态。
d. 让权等待:当进程不能进入自己的临界区时,应立即释放处理机,以免进程陷入“忙等”状态。
第二章作业 参考答案
第二章作业2、画前驱图4、程序并发执行时为什么会失去封闭性和可再现性?答:程序在并发执行时,是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将由多个程序分别来改变,致使程序的运行换去了封闭性,这样,某程序在执行时,必然会受到其它程序的影响。
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失去了封闭性,也将导致其再失去可再现性。
8、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答:16. 进程在运行时存在哪两种形式的制约?试举例说明之。
答:同步:直接的相互制约关系,例如A进程向B进程传递数据,B进程接收数据后继续下面的处理;互斥:间接的相互制约关系,例如进程共享打印机。
22、试写出相应的程序来描述P82图2-17所示的前驱图。
图(a)int a1=0,a2=0,a3=0,a4=0,a5=0,a6=0;a7=0;a8=0;parbeginbegin S1;V(a1);V(a2);end;begin P(a1);S2;V(a3);V(a4);end;begin P(a2);S3;V(a5);end;begin P(a3);S4;V(a6);end;begin P(a4);S5;V(a7);end;begin P(a5);S6;V(a8);end;begin P(a6);P(a7);P(a8);S7;end;parend图(b)int a1=0,a2=0,a3=0,a4=0,a5=0,a6=0;a7=0;a8=0;a9=0;a10=0;parbeginbegin S1;V(a1);V(a2);end;begin P(a1);S2;V(a3);V(a4);end;begin P(a2);S3;V(a5);V(a6);end;begin P(a3);S4;V(a7);end;begin P(a4);S5;V(a8);end;begin P(a5);S6;V(a9);end;begin P(a6);S7;V(a10);end;begin P(a7);P(a8);P(a9);P(a10);S8;end;parend28、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任务,把所采集的数据送一单缓冲区;计算任务从该单缓冲中取出数据进行计算。
第二章 力学作业答案
第二章 力学一.选择题1【基础训练4】、如图2-14,物体A 、B 质量相同,B 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滑轮与绳的质量以及空气阻力均不计,滑轮与其轴之间的摩擦也不计.系统无初速地释放,则物体A 下落的加速度是 (A) g. (B) 4g /5 . (C) g /2 . (D) g /3 .,,42,/2,.5b b b a a a b a b a a T m a m g T ma g T T a a a =-==== 2【自测1】、在升降机天花板上拴有轻绳,其下端系一重物,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 1上升时,绳中的张力正好等于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的一半,问升降机以多大加速度上升时,绳子刚好被拉断(A) 2a 1. (B) 2(a 1+g ).(C) 2a 1+g . (D) a 1+g .[C ]1max max 122T mg ma m a a ma T T T mg maa a g -==+==-==+物对地物对机机对地()3【自测2】、质量为m 的小球,放在光滑的木板和光滑的墙壁之间,并保持平衡,如图2-22所示.设木板和墙壁之间的夹角为,当逐渐增大时,小球对木板的压力将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D) 先是增加,后又减小.压力增减的分界角为=45°.αm图2-22BA【解答】受力分析如图右所示:垂直于板面的压力sin /sin N mg N mg αα=→=4【自测3】、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由一轻弹簧相连接,再用一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2-23所示.将绳子剪断的瞬间,球1和球2的加速度分别为(A) a 1=g,a 2=g. (B) a 1=0,a 2=g. (C) a 1=g,a 2=0. (D) a 1=2g,a 2=0[D ]121211200020T m g F F m g m m F mgT mg F ma a g a --=-====→--==-=弹弹弹弹,(负号表示向下)5【附录A3】.一根细绳跨过一光滑的定滑轮,一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另一端被人用双手拉着,人的质量M m 21=.若人相对于绳以加速度a 0向上爬,则人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以竖直向上为正)是(A) 3/)2(0g a +. (B ) )3(0a g --.图2-23(C3/)2(0g a +- (D)0a()()()()3/2,3/,)(00000a g a a a g a ma a m M g m M a a m mg T MaT Mg +=+∴-=++=-+=-=-二、填空题6【基础训练9】、 质量为m 的小球,用轻绳AB 、BC 连接,如图2-18,其中AB 水平.剪断绳AB 前后的瞬间,绳BC 中的张力比 T : T ′= .A7【自测9】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的三个物体A 、B 、C ,用一根细绳和两根轻弹簧连接并悬于固定点O ,如图2-27.取向下为x 轴正向,开始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后将细绳剪断,则在刚剪断瞬时,物体B 的加速度B a ϖ=_______;物体A 的加速度A a ϖ=______.()g m m a a g m f g m a m f mg f f g m m B A ab B a ab ab3232232-.0,--.,=====+=+断后,未断时,8【自测10】、一小珠可以在半径为R 的竖直圆环上作无摩擦滑动,如图2-28.今使圆环以角速度绕圆环竖直直径转动.要使小珠离开环的底部停在环上某一点,则角速度最小应大于_____gR________.22min cos sin sin ,cos N mg N m R g gg R RRθθωθωωθ==∴=>∴>三、计算题9【基础训练12】、水平转台上放置一质量M =2 kg 的小物块,物块与转台间的静摩擦系数μs =,一条光滑的绳子一端系在物块上,另一端则由转台中心处的小孔穿下并悬一质量m =0.8 kg 的物块.转台以角速度ω=4 rad/s 绕竖直中心轴转动,求:转台上面的物块与转台相对静止时,物块转动半径的最大值r max 和最小值r min .O x A B Cm 1 m 2m 3ORO图2-28AB?10【自测12】、质量为m 的小球,在水中受的浮力为常力F ,当它从静止开始沉降时,受到水的粘滞阻力大小为f =kv (k 为常数).证明小球在水中竖直沉降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为),e 1(/m kt kFmg ---=v 式中t 为从沉降开始计算的时间。
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习题答案第二章作业1. 已知煤的空气干燥基成分:Cad=60.5% ,Had=4.2%,Sad=0.8%,Aad=25.5%,Mad=2.1%和风干水分=3.5%,试计算上述各种成分的收到基含量。
(Car=58.38%,Har=4.05%,Sar=0.77%,Aar=24.61%,Mar=5.53%) f100 Mar100 3.5 3.5 2.1 5.53% 解:Mar M Mad*****f arK 100 Mar100 5.53 0.965 100 Mad100 2.1Car KCad 0.965 60.5 58.38%Har KHad 0.965 4.2 4.05%Sar KSad 0.965 0.8 0.77%Aar KAad 0.965 25.5 24.61%2, 已知煤的空气干燥基成分:Cad=68.6%,Had=3.66%,Sad=4.84%,Oad=3.22%,Nad=0.83%,Aad=17.35%,Mad=1.5%,Vad=8.75%,空气干燥基发热量Qnet,ad=*****kJ/kg和收到基水分Mar=2.67%,煤的焦渣特性为3类,求煤的收到基其他成分,干燥无灰基挥发物及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并用门捷列夫经验公式进行校核。
(Car=67.79%,Har=3.62%,Sar=4.78%,Oar=3.18%,Nar=0.82%,Aar=17.14%,Vdaf=10.78%,Qnet,ar=*****kJ/kg;按门捷列夫经验公式Qnet,ar=*****kJ/kg) 解:从空气干燥基转换为收到基的换算系数K 100 Mar100 2.67 0.9881 100 Mad100 1.5Car KCad 0.9881 68.6 67.79%Har KHad 0.9881 3.66 3.62%Sar KSad 0.9881 4.84 4.78%Oar KOad 0.9881 3.22 3.18%Nar KNad 0.9881 0.83 0.82%Aar KAad 0.9881 17.35 17.14%从空气干燥基转换为干燥无灰基的换算系数*****K 1.2323 100 Mad Aad100 1.5 17.35Vdaf KVad 1.2323 8.75 10.78%Qnet,ar (Qnet,ad 25Mad) 100 Mar100 2.67 25Mar (***** 25 1.5) 25 2.67 *****kJ/kg 100 Mad100 1.5门捷列夫公式Qnet,ar 339Car 1030Har 109(Oar Sar) 25Mar 339 67.79 10303.62 109 (3.184.78) 25 2.67 *****.06kJ/kg4,某工厂贮存有收到基水分Mar1=11.34%及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1=20XX年7kJ/kg的煤100t,由于存放时间较长,收到基水分减少到Mar2=7.18%,问这100t煤的质量变为多少?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将变为多大?*****. 4% x 00.718解:设减少的水分为x(t),,所以x=4.48t,100 x100t煤变为100-4.48=95.52t,由收到基转为干燥基:*****Qnet,d1 (Qnet,ar1 25Mar1) (20XX年7 25 11.34) *****kJ/kg 100 Mar1100 11.34由干燥基转为收到基:100 Mar2100 7.18Qnet,ar2 Qnet,d1 25Mar2 ***** 25 7.18 *****kJ/kg *****7,一台4t/h的链条炉,运行中用奥氏烟气分析仪测得炉膛出口处RO2=13.8%,O2=5.9%,CO=0;省煤器出口处RO2=10.0%,O2=9.8%,CO=0。
第二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二章线性表习题(答案)1.描述以下三个概念的区别:头指针,头结点,首元素结点。
首元结点是指链表中存储线性表中第一个数据元素a1的结点。
为了操作方便,通常在链表的首元结点之前附设一个结点,称为头结点,该结点的数据域中不存储线性表的数据元素,其作用是为了对链表进行操作时,可以对空表、非空表的情况以及对首元结点进行统一处理。
头指针是指向链表中第一个结点(或为头结点或为首元结点)的指针。
若链表中附设头结点,则不管线性表是否为空表,头指针均不为空。
否则表示空表的链表的头指针为空。
2.填空:(1)在顺序表中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需要平均移动一半元素,具体移动的元素个数与插入或删除的位置有关。
(2)在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其物理位置也相邻。
在单链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其物理位置不一定相邻。
(3)在带头结点的非空单链表中,头结点的存储位置由头指针指示,首元素结点的存储位置由头结点的next域指示,除首元素结点外,其它任一元素结点的存储位置由其直接前趋的next域指示。
3.已知L是无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且P结点既不是首元素结点,也不是尾元素结点。
按要求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合适的语句序列。
a. 在P结点后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4)、(1)。
b. 在P结点前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7)、(11)、(8)、(4)、(1)。
c. 在表首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5)、(12)。
d. 在表尾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11)、(9)、(1)、(6)。
供选择的语句有:(1)P->next=S; (2)P->next= P->next->next; (3)P->next= S->next;(4)S->next= P->next; (5)S->next= L; (6)S->next= NULL;(7)Q= P; (8)while(P->next!=Q) P=P->next;(9)while(P->next!=NULL) P=P->next; (10)P= Q;(11)P= L; (12)L= S; (13)L= P;4.设线性表存于a[n]中且递增有序。
第二章 作业题及答案
第二章作业题1、 AB公司有一笔123600元的资金,准备存入银行, 银行存款复利利率为10%,希望7年后用这笔款项买一台设备.该设备的预计价格为240000元.问该公司能否实现该计划?1、FV5=123600*(PVIF10%,7)=123600*1.949=240896.4 (元)﹥240000该计划可行。
2、 AD公司于年初向银行借50万元买设备.还款从第1年年末开始,每年还一次,等额偿还, 分5年还清. 银行贷款利率为12%. 问:公司每年还多少?2、50=A*FVIFA12%,5A=50/3.605=13.87(万元)3、DY公司从银行借一笔款项, 银行的贷款利率为10%,每年复利一次. 银行同意该公司在前3年不用还本付息, 但从第4年末开始到第10年末, 每年偿还本息10万元. 求: 上述款项的现值.3、V0=10(PVIFA10%,10-PVIFA10%,3)=10(6.145-2.487)=36.58(万元)4、 5年前发行的一种第20年末一次还本1000元的债券,其票面利率为6%, 每年年末付息一次. 第5次利息刚刚付出. 目前刚发行的与之风险相当的债券,票面利率为8%. 问: 旧债券的市价现在是多少?4、P=1000*(PVIF8%,15)+1000*6%*(PVIFA8%,15)=1000*0.315+60*8.559=828.54(元)5、DX公司发行一种债券,票面利率为12%,按季度计利息,2年后还本付息1000元。
问:该债券的现值是多少?5、P=1000*(PVIF3%,8)=1000*0.789=789(元)6、A公司、B公司的预期报酬率和其概率如下:求: 比较两公司风险的大小.7、无风险报酬率为7%,市场组合的报酬率为13%。
股票A、B、C、D的β系数分别是1.5, 1.0, 0.6, 2.0 。
求:4个股票的期望报酬率。
8、国库券的利率为4%,市场组合的报酬率为12%,求:(1)如股票A的β系数为0.8, 其期望报酬率应是多少? (2) 如果一各投资计划的β系数为0.8,期望报酬率为9.8%, 是否应当进行投资?9. 投资者持有股票A,B,C构成的投资组合, 它们的β系数分别是2.0, 1.0, 0.5, 它们在组合中所占的比例系数为0.6, 0.3, 0.1。
第二章作业答案
p 100cm2 / V / s
LD 0.09 106 m
p 0.2V 1
tox 9 109 m
1 W I D pCox (VGS VTH )2 (1 p 3) 2 Leff
0 8.854 1012 F / m
LD 0.08 106 m
n 350cm2 / V / s
n 0.1V 1
tox 9 109 m
1 W I D nCox (VGS VTH )2 (1 n 3) 2 Leff
0 8.854 1012 F / m
sio 3.9
2
I D 12.8 10 (VGS 0.7)
③ 当VX≥1.2V时,MOS管工作在饱和区
1 W 1 W I X nCOX (VGS VTH ) 2 nCOX (0.2) 2 2 L 2 L g m n COX W W (VGS VTH ) 0.2 n COX L L
1.9V + 1V -
4 分别画出MOS晶体管的ID~VGS曲线。a) 以VDS作为参 数;b)以VBS为参数,并在特性曲线中标出夹断点 + 解:以NMOS为例
当VGS<VTH时,MOS截止,则ID=0
ID
+
VGS
+
VBS
VDS
-
-
-
当VTH<VGS<VDS+VTH时, 斜率正比于V MOS工作在饱和区
DS
ID
1 W 2 I D nCox VV VTH GS V =0 >0 2 L
0.2 0.45( 1.9 VX 0.9 0.5 VX 1.82 V ????
第二章习题答案(作业).
第二章习题答案(作业).第二章习题答案2(1)为什么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信息?既然计算机内部所有信息都用二进制表示,为什么还要用到十六进制和八进制数?参考答案:(略)2(7)为什么计算机处理汉字时会涉及到不同的编码(如,输入码、内码、字模码)?说明这些编码中哪些是用二进制编码,哪些不是用二进制编码,为什么?参考答案:(略)3.实现下列各数的转换。
(1)(25.8125)10= (?)2= (?) 8= (?) 16(2)(101101.011)2 = (?)10= (?) 8= (?) 16= (?) 8421(3)(0101 1001 0110.0011)8421 = (?)10= (?) 2= (?) 16(4)(4E.C)16 = (?)10= (?) 2参考答案:(1)(25.8125)10 = (1 1001.1101)2 = (31.64) 8 = (19.D) 16 (2)(101101.011)2 = (45.375)10 = (55.3) 8 = (2D.6) 16 = (0100 0101.0011 0111 0101) 8421(3)(0101 1001 0110.0011)8421 = (596.3)10 = (1001010100.01001100110011…) 2 = (254.4CCC…) 16 (4)(4E.C)16 = (78.75)10 = (0100 1110.11) 24.假定机器数为8位(1位符号,7位数值),写出下列各二进制数的原码和补码表示。
+0.1001,–0.1001,+1.0,–1.0,+0.010100,–0.010100,+0,–0参考答案:(后面添0)原码补码+0.1001:0.1001000 0.1001000–0.1001: 1.1001000 1.0111000+1.0:溢出溢出–1.0:溢出 1.0000000+0.010100:0.0101000 0.0101000–0.010100: 1.0101000 1.1011000+0:0.0000000 0.0000000–0: 1.0000000 0.00000005.假定机器数为8位(1位符号,7位数值),写出下列各二进制数的补码和移码表示。
第二章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第二章会计处理方法练习题一(一)目的:掌握会计确认的基本方法(1)根据上表中的资料,判断哪些项目分别属于资产要素、负债要素和所有者权益要素。
练习题一参考答案要点(1)资产要素的有:(2);(4);(5);(7);(9);(11);(12);(13);(14);(15);(16);(17);(18) 负债要素的有:(6);(8);(10);(19)所有者权益要素的有:(1);(3);(20)(2)负债表存货项目中。
严格来说,此处是不对的。
因为“生产成本”是费用类账户。
练习题二(二)目的:掌握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1.资料绿叶公司2005年10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支付本月的水电费300元。
(2)预付下个月房屋租金2 000元。
(3)支付上月工商部门罚款500元。
(4)销售商品收入20 000元,款项尚未收到。
(5)支付上月购货款38 000元。
(6)采购员报销差旅费2 500元,退回多余现金500元(出差前预借3 000元)。
(7)收到上月销售货款500 000,存入银行。
2.要求分别根据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收付制,确认和计算本月收入与费用(将结果填入下表)。
练习题二参考答案要点练习题三(三)目的:掌握会计确认的基本方法1.资料上扬公司2005年12月发生如下经济交易与事项:(1)10日,与甲公司签订购货合同,协议购买A材料50万元,约定合同签订之日起10日内预付购货定金10万元。
(2)12日,有一批产品完工验收入库,这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20万元。
(3)18日,根据购货合同预付甲公司购货定金10万元。
(4)20日,公司发生失窃事件,丢失现金5万元。
(5)25日,以银行存款预付下年度财产保险费3万元。
(6)28日,以银行存款支付本季度贷款利息费用9万元,其中前两个月已预提6万元。
(7)31日,计算出本月产品销售应缴纳的税金5万元,但尚未实际缴纳。
(8)31日,计算出本月应负担的工资费用15万元,其中管理人员5万元,生产工人10万元,公司每月的工资在下月上旬发放。
运筹学第二章作业的参考答案
第二章作业的参考答案73P 4、将下面的线性规划问题化成标准形式⎪⎪⎪⎩⎪⎪⎪⎨⎧≤≤-≤≤≤-+≥+-+-613032632..2max 21321321321x x x x x x x x t s x x x解:将max 化为 min ,3x 用54x x -代替,则⎪⎪⎪⎪⎩⎪⎪⎪⎪⎨⎧≥≤≤-≤≤≤--+≥-+---+-0,61303)(26)(32..)(2min 54215421542154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t s x x x x令122+='x x ,则⎪⎪⎪⎪⎩⎪⎪⎪⎪⎨⎧≥≤'≤≤≤≤---'+≥-+-'----'+-0,70303)()1(26)(3)1(2..)(21min 54215421542154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t s x x x x将线性不等式化成线性等式,则可得原问题的标准形式⎪⎪⎪⎪⎩⎪⎪⎪⎪⎨⎧≥'=+'=+=++-'+=--+'--+-'+-0,,,,,,,73424332..122min 987654219281754216542154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t s x x x x73P 5、用图解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1)⎪⎪⎩⎪⎪⎨⎧≥≤≤≥++212620..3min 212121x x x x t s x x解:图2.1的阴影部分为此问题的可行区域。
将目标函数的等值线c x x =+213(c 为常数)沿它的负法线方向T),(31--移动到可行区域的边界上。
于是交点T),(812就是该问题的最优解,其最优值为36。
74P 12、对于下面的线性规划问题,以),,(632A A A B =为基写出对应的典式。
⎪⎪⎪⎩⎪⎪⎪⎨⎧=≥=+++-=++-=++-+-6,,1,010 83412 427 23..2min 63215214321321 j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t s x x x j 解:先将方程组中基变量632,,x x x 的系数向量化成单位向量⎪⎪⎪⎪⎪⎩⎪⎪⎪⎪⎪⎨⎧=≥-=+---=++-=++++-6,,1,039 47 4 2253 41 21581 21 45..2min 65415215431321 j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t s x x x j 利用线性方程组的典式,把32,x x 用541,,x x x 表示,再带入目标函数,则可得原问题相应于基),,(632A A A B =的典式⎪⎪⎪⎪⎪⎪⎩⎪⎪⎪⎪⎪⎪⎨⎧=≥-=+---=++-=++++---6,,1,039 47 4 2253 41 21581 21 45..8321451min 65415215431541 j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t s x x x j75P 16、用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1)⎪⎪⎪⎩⎪⎪⎪⎨⎧=≥≤-+≤+-≤+++--=3,2,1,020102603..2min 321321321321j x x x x x x x x x x t s x x x z j解:将此问题化成标准形式⎪⎪⎪⎩⎪⎪⎪⎨⎧=≥=+-+=++-=++++--=6,5,4,3,2,1,020102603..2min 632153214321321j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t s x x x z j以654,,x x x 为基变量,可得第一张单纯形表为以1x 为以2x 为进基变量,6x 为离基变量旋转得 解为Tx )0,5,15(*=,最所以最优优值为-35。
(完整word版)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2章习题2-3 同时掷两个正常的骰子,也就是各面呈现的概率都是l/6,求: (1) “3和5同时出现”事件的自信息量; (2)“两个1同时出现”事件的自信息量;(3)两个点数的各种组合(无序对)的熵或平均信息量; (4) 两个点数之和(即 2,3,…,12构成的子集)的熵; (5)两个点数中至少有一个是1的自信息。
解:(1)P (3、5或5、3)=P (3、5)+P (5、3)=1/18I =log2(18)= 4.1699bit 。
(2)P (1、1)=l/36。
I =log2(36)=5.1699bit 。
(3)相同点出现时(11、22、33、44、55、66)有6种,概率1/36。
不同点出现时有15种,概率1/18。
H (i ,j )=6*1/36*log 2(36)+15*1/18*log 2(18)=4.3366bit/事件。
=3.2744bit/事件。
(5)P (1、1or1、j or i 、1)=1/36+5/36+5/36=11/36。
I =log2(36/11)=1.7105bit/2-5 居住某地区的女孩中有25%是大学生,在女大学生中有75%身高为1.6m 以上,而女孩中身高1.6m 以上的占总数一半。
假如得知“身高1.6m 以上的某女孩是大学 生”的消息,问获得多少信息量?、解:P (女大学生)=1/4;P (身高>1.6m / 女大学生)=3/4;P (身高>1.6m )=1/2; P (女大学生 / 身高>1.6m )=P (身高>1.6m 、女大学生)/P (身高>1.6m ) =3/4*1/4*2=3/8 I =log2(8/3)=1.4150bit 。
2-7两个实验123{,,}X x x x =和123{,,}Y y y y =,联合概率()i j ij p x y p =为1112132122233132337/241/2401/241/41/2401/247/24p p p p p p p p p ⎡⎤⎡⎤⎢⎥⎢⎥=⎢⎥⎢⎥⎢⎥⎢⎥⎣⎦⎣⎦(1)如果有人告诉你X 和Y 的实验结果,你得到的平均信息量是多少? (2)如果有人告诉你Y 的实验结果,你得到的平均信息量是多少?(3)在已知Y 的实验结果的情况下,告诉你X 的实验结果,你得到的平均信息量是多少?解:(1)3311(,)(,)log (,)2.301/i j i j i j H X Y p x y P x y bit symbol===-=∑∑(2)31()()log ()1.5894/j j j H Y p y p y bit symbol==-=∑(3)(|)(,)()2.301 1.58940.7151/H X Y H X Y H Y bit symbol=-=-=2.11某一无记忆信源的符号集为{}0,1,已知01/4p =,13/4p =。
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章作业参考答案第⼆章1.请分别画出⼆进制⽐特流01001011的NRZ、Manchester和Difference Manchester编码。
约定:对于不归零码低电平代表0,⾼电平代表1;对于曼彻斯特编码由⾼到低电平的跳变代表0,从低到⾼电平的跳变代表1;对于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每位开始有跳变代表0,反之代表1。
2.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中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
移幅键控法ASK、移频键控法FSK、移相键控法PSK3.PCM的步骤及⽅法PCM的典型应⽤就是语⾳数字化。
PCM主要包括:采样、量化、编码。
采样:以采样定理为基础,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周期性采样,利⽤有限个采样值代替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
只要采样频率⼤于等于有效信号最⾼频率或其带宽的⼆倍,则采样值便可包含原始信号的全部信息,利⽤低通滤波器可以从这些采样中重新构造出原始信号。
量化:使连续模拟信号变为时间轴上的离散值,将采样样本按照量化级取值。
编码:将离散值变成⼀定位数的⼆进制数码。
量化级越多,量化精度越⾼,需要的⼆进制位数越多。
4.什么是⽐特同步和帧同步?什么是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者的区别是什么?⽐特同步⼜叫位同步,是数据通信中最基本的同步⽅式。
⽐特同步是指接收端将时钟调整到和发送端完全⼀样,当接收到⽐特流后,在正确的时刻对收到的信号根据事先已约定好的规则进⾏判决,从⽽将发送端发送的每⼀个⽐特都正确地接收下来。
(正确时刻:通常就是在每⼀个⽐特的中间位置判决规则:如,电平若超过⼀定数值则为1,否则为0)。
数据通常以帧为单位进⾏发送。
帧同步是指接收端应当能从收到的⽐特流中准确地区分出⼀帧的开始和结束的位置。
帧同步⼜叫帧定界。
同步通信是每发送完⼀个帧进⾏⼀次同步。
这个帧中通常含多个字符、多个字节或不定长的较多的⽐特,即同步通信中⼀次传输的数据量⼀般⽐较⼤。
同步通信要求发送时钟与接收时钟应保持完全⼀致,以免发⽣太⼤时钟误差的积累,从⽽产⽣接收错误。
第二章作业答案
第二章作业答案(一)1、某地区在编制材料预算价格时,确定每年需某型号钢材50000t,调入情况如下: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其原价计算解:(1050×25000+1450×15000+1600×10000)/50000=1280元/t2、某装饰公司采购1000m2的花岗石至施工现场,已知该材料出厂价为1000元/m2,运杂费30元/m2,当地供销部门手续费为1%,采购及保管费率为1%,单位材料里检验试验费为3元/m2,则这批花岗石的材料费用为多少?解:材料预算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手续费)*(1+采购保管费率)+材料检验试验费=(1000+30+1000*1%)* (1+1%)*1000+3*1000=105.34万元3、某工地水泥从两个地方采购,其采购量及有关费用如下所示,则该工地的水泥基价为多少元/吨?(采购及保管费率为3%)采购处采购量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来源一300吨240元/吨20元/吨0.5%来源二200吨250元/吨15元/吨0.4% 解:材料原价=(240*300+250*200)/500=244元/吨材料运杂费=(20*300+15*200)/500=18元/吨运输损耗费={(240+20) *0.5%*300+(250+15) *200*0.4%}/(300+200)=1.204元/吨基价= (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1+采购保管费率)=(244+18+1.204) * (1+3%)=271.1元/吨第二章作业(2)1、某施工机械耐用总台班为800台班,大修周期数为4,每次大修理费用为1200元,则该机械的台班大修理费为()元。
解:台班大修理费=(一次大修理费*寿命期内大修理次数)/耐用总台班其中耐用总台班=大修间隔台班*大修周期大修周期=耐用总台班/大修间隔台班又:大修周期=寿命期大修理次数+1所以,寿命期大修理次数=大修周期-1台班大修理费=(一次大修理费*寿命期内大修理次数)/耐用总台班=[1200*(4-1)]/800=4.5元2、某施工机械预计使用年限内的耐用总台班是2400台班,机械预算价格是360万元,残值率是5%,时间价值系数是1.25,则该机械的台班折旧费是()元。
第二章作业答案
二. 填空题
1. (1)
(CH3)2C CN N=N C(CH3)2 CN 2(CH3)2C · + N2 CN
(2) 过氧化二苯甲酰
(3)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和悬浮聚合
2. (4)聚合初期(C<10%)(5)等活性假定 (6)稳态假定
1/2
(7)聚合度很大假定
fkd 8 R k p [ I ]1/2 [ M ] kt
移)。
3) 丁苯橡胶 加入分子量调控剂十二碳硫醇,通过链转移来调节。
11. 单体(如苯乙烯)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常需加入阻聚剂。聚合前用何 法除去阻聚剂?若取混有阻聚剂的单体聚合,将会发生什么后果。 答: 苯乙烯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为防止其聚合,常加入对苯二酚作阻 聚剂。聚合前需要先用稀NaOH水溶液洗涤,随后再用水洗至中性,干 燥后减压蒸馏提纯。否则将出现不聚或有明显的诱导期。
(57)链引发速率与单体浓度无关 (58)链终止为双基终止 17. (59)
Ri 2 fkd I
18. (60)
fkd R kp kt
(62)降低 (64)转化率
1/ 2
[ I ]1/ 2 [ M ]
(61)降低 19. (63)升高
(65)无关
(66)提高聚合度
CH3
H
+ CH =CHCl
2
(CH3)2CHCH2C CH2C CN Cl
链增长:
H CH2C Cl H
+ CH =CHCl
2
CH2CH Cl
CH2C Cl
链终止:向单体的链转移为主要的终止方式
H CH2C Cl
H
+ CH =CHCl
第二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二章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2.1什么是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测量仪表的基本误差及表示方式。
(1)计算被测量的最优概值:g x n x n i i 11.3242023.648211_===∑= (2)计算每一个测量值的剩余误差: _x x v i i -= (填入上表中) (3)计算被测量的标准误差:g n vni i06.01200779.0112=-=-=∑=σ(4)根据σ3=∆判断有无g v i 18.03=σ 的测量值,经判断,没有。
(5)计算算术平均值的标准误差:g nx01.02006.0_===σσ (6)测量结果的表达形式:g x x x)01.011.324(__±=±=σ (置信度68.3%)g x x x)02.011.324(2__±=±=σ (置信度95.5%)g x x x)03.011.324(3__±=±=σ (置信度99.7%)2.10解:系统误差为:%12.1%0.15.01.0222±=++±=s σ计算结果表明不能满足系统允许误差为%1±的要求。
由于指示仪表的精度为1.0级,所以无论把测量元件和变送器的精度如何提高,也不能使系统误差小于1%的要求,因此,只有把指示仪表的精度提高,即改为0.5级。
此时,%1%7.0%5.05.01.0222±±=++±= s σ补充题:1.某蒸汽供热系统的蒸汽压力控制指标为1.5Mpa ,要求指示误差不大于+0.05Mpa ,现用一只刻度范围为0~2.5Mpa ,精度等级为2.5级的压力表,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为什么?应选用什么级别的仪表?解:根据题意,量程为0~2.5Mpa ,精度等级为2.5级的压力表的最大绝对误差为2.5%×2.5=0.0625 Mpa ,大于工艺要求的0.05 Mpa ,所以该仪表不满足使用要求。
第二章 作业答案
第二章作业1. 描述以下三个概念的区别:头指针,头结点,首元结点(第一个元素结点)。
答:首结点就是存放数据元素的第一个元素结点,头结点是为了插入和删除的方便说增设的一个结点,头指针是指向链表中第一个结点的存储位置,在没有头结点的链表中,头指针指向链表中的首结点,在有头结点的链表中,头指针指向链表中的头结点。
2. 简述线性表的两种存储结构顺序表和链表的优缺点。
3. 已知L 是无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且P 是指向表中某个结点的指针,试写出在P 所指结点之前插入指针S 所指结点的语句序列。
P->next->next= P->next;S->next = P;4. 已知P 是指向双向链表中某个结点的指针,试写出删除P 所指结点的前驱结点的语句序列。
p是要删除的结点,q是p的前一个结点q->next = p->next;//删除的结点的后一结点的首地址赋值给删除的结点的前一结点的next p->next->prior = q;//删除的结点的后一结点的prior指向删除的结点的前一结点的首地址5. 简述以下算法的功能。
(1) Status A(LinkedList L) { // L 是无表头结点的单链表if (L && L->next){Q =L; L =L->next; P =L ;while ( P->next) P =P->next ;P->next =Q; Q->next = NULL;}return OK;} // A本程序实现的功能就是:如果L的长度不小于2,则将首元结点删去并插入到末尾。
(2) void BB(LNode *s, LNode *q ) {p =s ;while (p->next!=q) p =p->next ;p->next =s;} //BBvoid AA(LNode *pa, LNode *pb) {// pa 和pb 分别指向单循环链表中的两个结点BB(pa, pb);BB(pb, pa);} //AA如果L的长度不小于2,将L的首元结点变成尾元结点。
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1.3级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在c3=1时可有4种线性反馈函数,设其初始状态为(a1,a2,a3)=(1,0,1),求各线性反馈函数的输出序列及周期。
解:此时线性反馈函数可表示为f(a1,a2,a3)=a1⊕c2a2⊕c1a3当c1=0,c2=0时,f(a1,a2,a3)=a1⊕c2a2⊕c1a3=a1,输出序列为101101…,周期=3当c1=0,c2=1时,f(a1,a2,a3)=a1⊕c2a2⊕c1a3=a1⊕a2,输出序列为10111001011100…,周期=7当c1=1,c2=0时,f(a1,a2,a3)=a1⊕c2a2⊕c1a3=a1⊕a3,输出序列为10100111010011…,周期=7当c1=1,c2=1时,f(a1,a2,a3)=a1⊕c2a2⊕c1a3=a1⊕a2⊕a3,有输出序列为1010…,周期=22.设n级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特征多项式为p(x),初始状态为(a1,a2, …,a n-1,a n)=(00…01),证明输出序列的周期等于p(x)的阶证:设p(x)的阶为p,由定理2-3,由r|p,所以r≤p设A(x)为序列{a i}的生成函数,并设序列{a i}的周期为r,则显然有A(x)p(x)=φ(x)又A(x)=a1+a2x+…+a r x r-1+x r(a1+a2x+…+a r x r-1)+(x r)2(a1+a2x+…+a r x r-1)+…=a1+a2x+…+a r x r-1/(1-x r)=a1+a2x+…+a r x r-1/(x r-1)于是A(x)=(a1+a2x+…+a r x r-1)/(x r-1)=φ(x)/p(x)又(a1,a2, …,a n-1,a n)=(00…01)所以p(x)(a n x n-1+…+a r x r-1)=φ(x)(x r-1) 即p(x)x n-1(a n+…+a r x r-n)=φ(x)(x r-1)由于x n-1不能整除x r-1,所以必有x n-1|φ(x),而φ(x)的次数小于n,所以必有φ(x)=x n-1所以必有p(x)|(x r-1),由p(x)的阶的定义知,阶p≤r综上所述:p=r#3.设n=4,f(a1,a2,a3,a4)=a1⊕a4⊕1⊕a2a3,初始状态为(a1,a2,a3,a4)=(1,1,0,1),求此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序列及周期。
第二章作业及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辨析题(请先判断对错,再说明原因)1. 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最真实的、最本质的反映。
二、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面有关真理论述的材料:【材料1】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毛泽东说:“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材料2】实用主义者詹姆斯说:“凡是有利于我们工作,并使我们得到效果的东西就是真理,这也是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3】诺贝尔奖获得者、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筑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
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室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
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夸克。
这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四种夸克。
有了第四种,就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⑴材料1、2的观点一致吗?为什么?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分析材料2的观点。
⑵材料3中的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答案要点:一、辨析题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
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
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入、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第二章作业答案 (2)
m εH −4 eV 10 6 . 59 × = εi = 2 2 2 = 2 m0 ε 8ε ε 0 h me
4
2 h m0 εε 0 * a = 2 = ε ( )a = 643.07 [ A°] m πe m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 =
1 (2a ∗ )3
= 4.7 × 10 20 /m 3
(5)对具有二重能级的施主,其两重能级的具 体含义是什么?第一次电离是否能够以任何一个 电离能发生?通常两次电离的电离能的相对大小 如何?为甚么? 可以用深浅不同的两个能级描述先后的两次电离.第 二个能级(较深的能级)的存在以第一个电子的电离为 条件.在两个电子都未电离以前,任一个电子都将以 相应于第一个能级的能量,而不是以相应于第二个能 级的能量电离.在第一个电子电离以后,正电中心将 表现为两个正电荷,因为另一个电子的部分屏蔽作用 不存在了.因此使第二个电子电离就需要更大的能 量.
(1)设有两种半导体,在价带顶两者空穴的有效质 量有以下关系:m1>m2 ,试定性画出两者的 关系图。
有效质量的大小可由E-k曲线的曲率半径大小得到反映。 曲率半径大,有效质量大。
(2)说明什么是直接禁带半导体,甚么是简 接禁带半导体。
导带和价带极值位于k空间同一点(但一般说来并 不要求在k=0这一点)的半导体称为直接禁带半导 体;不在 k 空间同一点的半导体称为间接禁带半 导体.
(6)硅中的金可有几种带电状态? 三种:带正电、带负电、不带电。
(3)说明为什么施主能级位于导带底以下,受 主能级位于价带顶以上。 因为施主上的电子或受主上的空穴分别需要获得 一定能量才能进入导带或价带。
(4)InSb的电子有效质量为0.014 m0,相对介电常 数为17,求 1)类氢施主杂质的电离能 2)类氢施主上基态电子的轨道半径 3)若这些类氢施主均匀分布,在多大的浓度下 相邻杂质的电子轨道才能发生交叠?(浓度定义为 单位体积中的粒子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填空题
1. (1)
(C H 3 )2 CN = NC (C H 3 )2 C N C N
· 2 (C H 3 )2 C+N 2
C N
(2) 过氧化二苯甲酰
(3)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和悬浮聚合
2.
(4)聚合初期(C<10%)(5)等活性假定
(6)稳态假定
(7)聚合度很大假定
8Rkp
fkd kt
(18)乳化剂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度的影响是一致的,通过对乳
化程度的强化可以同时达到较高聚合速率和聚合度的目的。
5. (19)单体,引发剂,水,分散剂
.
6. (20)链引发(21)链增长(22)链终止 (23) 慢引发(24) 快增长(25)速终止
7. (26)连锁聚合 (27)增加 (28)变化不大 (29)增加 (30) 减少 (31)逐步聚合(32)增加 (33)增大 (34)增大
1/2[I]1/2[M]
3. (9)本体聚合 (11)悬浮聚合 (13)乳液
(10)单体,引发剂,溶剂 (12)乳液聚合 (14)本体聚合
.
(15)
CH3
nH2C C
COOCH3
4.
(16)乳液聚合
(17)
CH3
nH2C C
OCOCH3
CH3
H2C
C n
COOCH3
CH3
H2C
C n
OCOCH3
.
7. 诱导期:聚合反应开始阶段由于体系中的杂质消耗引发剂分解生 成的初级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实际上为零。此阶段为诱导期。
8. 阻聚作用:使自由基反应终止,从而阻止或停止聚合反应的进行。 9. 阻聚剂:具有阻聚功能的物质。 10. 缓聚作用:使聚合速度减慢,延缓聚合反应的进行。 11. 缓聚剂:具有缓聚功能的物质。 12. 转化率:参加反应的单体占单体初始浓度的分率。 13. 临界胶束浓度:乳化剂开始形成胶束的临界浓度。
第二章 自由基聚合
一.概念解释 1. 引发剂半衰期:引发剂分解起至起始浓度一半所需的时间,以t1/2 表示(hr)。 2. 引发效率:引发聚合的部分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总量的分率,以f表示。 3. 笼蔽效应:引发剂一般浓度很低,引发剂分子处在单体或溶剂的“笼子”中。在
笼内分解成的初级自由基,寿命只有10-11-10-9S,必须及时扩散出笼子,才能 引发笼外单体聚合。否则,易发生结合、歧化及诱导分解等副反应,形成稳定分 子,使引发剂效率降低。这一现象称之为笼蔽效应伴副反应。 4. 诱导分解:实质上是自由基向引发剂的转移反应。转移的结果使自由基终止成稳 定分子,产生新自由基,自由基数目并无增减,但消耗了一分子引发剂,从而使 引发剂效率降低。 5. 动力学链长:每个活性种从引发开始到链终止所消耗的单体分子数。 6. 自动加速现象: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由于聚合体系黏度增大而使活性链自由基 之间的碰撞机会减少,双基终止难于发生,导致自由基浓度增加,此时单体仍然 能够与活性链发生链增长反应,从而使聚合速率加快的现象。
用,二者相抵,只能自由基聚合。
.
3. 写出下列常用引发剂的分解反应式,请说明其引发活性和使用场合。
(1) 偶氮二异丁腈;
(C H 3 )2CN = NC (C H 3)2
C N
C N
· 2 (C H 3)2 C+N 2
C N
(2)过氧化二苯甲酰;
.
(4) 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
S 2 O 8 2+ H S O 3 -
(6)CH2=C(CH3)2
(7)CH2=CHC6H5;
.
(8)CF2=CF2 (9)CH2=C(CN)COOR;
(10)CH2=CH−CH=CH2; (11)CH2=C(CH3)COOR
.
2.判断下列单体能否进行自由基聚合,并说明理由。
.
(10) CH2=CHOCOCH3 羰基产生吸电子诱导作用,而O原子产生给电子的共轭作
.
18. (60)
1/2
Rkp
fkd kt
[I]1/2[M]
(61)降低 (62)降低
19. (63)升高 (64)转化率 (65)无关
(66)提高聚合度
20. (67)每个活性种从引发阶段到终止阶段所消耗的单体分子
数
(68)每个初级自由基自链引发开始到活性中心真正死亡为
止所消耗的单体分子总数
8. (35)引发剂浓度 (36)温度 9. (37)向单体的链转移 10.(38)聚合速率 (39)相对分子质量 11. (40)自由基加成
(41)阻聚剂使每一个自由基都终止,缓聚剂只使一部分自由基终 止,链转移剂没有使自由基终止。 12. (42)二者聚合场所不同。 13. (43)明显加快
.
(44)自动加速现象 (45)迅速增加
.
三.选择题
1. D 2. ACD,BC, CD 3. A 4. D 5. D 6. C 7. A 8. C 9. CD
.
四. 简答题 1.下列烯类单体适于何种机理聚合: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或阴 离子聚合,并说明原因。
(1)CH2=CHCl:
(2)CH2=C(Cl)2
适于自由基和阴离子聚合,Cl原子是吸电子基,2个Cl原子,诱 导效应加强。
(3)CH2=CHCN
.
(4)CH2=C(CN)2 只能进行阴离子聚合,因为两个-CN基,吸电过于强烈。
(5)CH2=CHCH3 不适用于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只能配位聚合。
因为一个-CH3的推电子作用不足以使丙烯进行阳离子聚合。丙烯在进行 自由基聚合时存在自阻聚作用,也不能得到高分子量的产物。
21. (69)R∝[M] (70)R∝[I]1/2 (71)Xn∝[M] (72) Xn∝[I]-1/2 (73)R∝[I]1/2-1
22. (74)液滴 (75)水 (76)单体
(77)油溶性引发剂 (78)水 (79)分散剂
.
(80)乳化剂 (81)乳液状态 (82)单体 (83)水溶性引发剂 (84)水 (85)乳化剂 23. (86)诱导分解 (87)笼蔽效应伴随副反应
(46)变宽
(47)体系粘度增加
14.(48)本体聚合 (49)溶液聚合
(50)悬浮聚合 (51)乳液聚合
15.(52)自由基聚合 (53)阳离子聚合
(54)阴离子聚合 (55)配位聚合
16.(56)
1
l
n11Ckp
fkd kt
2
I12t
(57)链引发速率与单体浓度无关 (58)链终止为双基终止
17. (59) Ri 2fk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