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淋巴细胞分离实验

合集下载

提取淋巴细胞流程

提取淋巴细胞流程

一、采集血样,室温保存。

使用一次性的抗凝的真空抽血管进行采血。

一般使用EDTA或肝素抗凝均可;血量一般为2-5ml;一般地,1ml外周血中含有大约1-2*10^6个单个核细胞(PBMC,即淋巴细胞核单核细胞)。

二、提取淋巴细胞。

在无菌的塑料离心管中加入2ml淋巴细胞分离液,在装有2ml血样的真空管中加入2mlPBS(磷酸盐缓冲液),1:1混匀。

然后缓慢把混匀的血样PBS混合液加入到有淋巴细胞分离液的离心管中,注意要缓慢,使血样尽量位于提取液上层,不能太用力让血细胞扩散到下层,就没办法离心分层了。

(这一步的操作应该尽量快速的完成,因为时间长了,红细胞就会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混入到提取液中,对后面的离心造成影响)然后离心。

1500rpm,15min,20摄氏度。

说明:1、从采集血样到开始实验的时间最好不超过4小时。

实验过程中一直保持室温条件,一般20摄氏度比较适中,因为细胞的最适温度是体温37摄氏度,但是温度降低又可以降低细胞的代谢,两者有些矛盾,所以取中间温度比较理想。

2、关于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注意事项:启封后应置4℃保存避免微生物的污染;分离液从冰箱取出后,不可立即使用,需待溶液温度升至室温时,摇匀后使用;整个分离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18-28℃且在无菌环境下,避免微生物的污染,否则会影响分离质量;未启封前在18-25℃避光保存,启封后置4℃保存,本品为真空包装,未启封前置于10℃以下易出现白色结晶,影响分离效果。

(各种淋巴细胞分离液的保存温度不完全一致)淋巴细胞分离液是一种根据细胞密度差异,借助离心产生的重力加速度,进行细胞的分离纯化的常用试剂,为带有乳光或微乳光的灭菌水溶液,主要成分是葡聚糖与泛影酸葡甲胺。

适用于人淋巴细胞和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的分离纯化,能除去红细胞和死细胞碎片,所获得的PBMC可进一步用于原代培养或流式细胞分析。

最常用的细胞分离液有Ficoll和Percoll。

3、PBS溶液是一种平衡盐溶液,还可以用Hank’s液或生理盐水代替PBS溶液,但最常用的还是PBS溶液。

淋巴细胞分离的原理

淋巴细胞分离的原理

淋巴细胞分离的原理
淋巴细胞分离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淋巴细胞在密度梯度离心中的沉降速率差异进行分离。

淋巴细胞是一种低密度细胞,其密度约为1.06 g/ml,而其他血液细胞如红细胞、粒细胞等的密度
均大于1.06 g/ml,因此可以通过离心来分离淋巴细胞。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采集血液样品,一般可采用外周血样品,例如静脉采血。

2. 转移血液样品至离心管中,离心管中需要加入离心介质,常用的有Ficoll或Percoll等。

3. 轻轻混合血液与离心介质,以确保均匀混合。

4. 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

离心过程中,血液样品会在离心介质形成的密度梯度中逐渐分层。

5. 离心结束后,离心管中会分为不同层次的组分。

上层为清澈的血浆层,中间为若干个白色或黄色的细胞层,其中最上面一个细胞层即为淋巴细胞层。

6. 使用移液器将淋巴细胞层吸取出来,转移至另一个离心管中。

7. 加入适当的洗涤缓冲液,如PBS,进行洗涤。

洗涤缓冲液
的作用是去除离心介质残留和其他杂质。

8. 离心再次沉淀淋巴细胞,并倒掉上清液。

9. 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使淋巴细胞得到适当的营养和环境,以维持其存活和生长。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将淋巴细胞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并得到较为纯净的淋巴细胞样本,便于后续实验和研究的进行。

淋巴细胞培养方法

淋巴细胞培养方法

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引言: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免疫学以及治疗免疫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淋巴细胞的培养是研究淋巴细胞功能和特性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淋巴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一、材料准备1. 培养基:常用的淋巴细胞培养基包括RPMI 1640培养基、DMEM培养基等,可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2. 补充物:培养基中常需添加胎牛血清(FBS)、人血清(HS)等,以提供细胞所需的营养和生长因子。

3. 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以防止细菌污染。

4. 受试者淋巴细胞:可以通过外周血或淋巴组织等方式获取。

二、淋巴细胞的分离1. 密度梯度离心法:将受试者淋巴细胞与离心管中的淋巴细胞分离液缓慢加入离心管中,离心分离液的密度逐渐由低到高,使淋巴细胞在不同密度的离心分离液之间分层离心。

离心后,淋巴细胞会沉积在特定密度的离心分离液上,可将淋巴细胞分离出来。

2. 磁珠分离法:利用表面标记有特定抗体的磁珠与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抗原结合,通过磁场将目标淋巴细胞与其他细胞分离。

三、淋巴细胞的培养1. 细胞计数:使用细胞计数板或细胞计数仪准确计算淋巴细胞的数量。

2. 细胞密度调整:根据实验需求,将细胞悬浮液中的淋巴细胞浓度调整至适当的浓度,通常为1-2 × 10^6个细胞/mL。

3. 培养基配制:根据实验需要,将培养基加热至37℃后,加入适量的补充物和抗生素,混匀均衡。

4. 细胞培养:将细胞悬浮液与预先配制好的培养基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合,转移到细胞培养瓶或培养皿中。

5. 培养条件:将细胞培养瓶或培养皿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设置适当的CO2浓度和湿度,通常为5% CO2和95%湿度。

定期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

6. 培养周期:根据实验需求,定期更换新鲜的培养基,一般为2-3天一次,以保证细胞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四、细胞活性检测1. 活细胞计数:使用染色剂如Trypan blue染色,观察染色细胞和未染色细胞的比例,以评估细胞的存活率。

淋巴细胞的分离及鉴定

淋巴细胞的分离及鉴定

淋巴细胞的分离及鉴定离⼼分离技术与淋巴细胞分离及鉴定【实验⽬的】1.了解离⼼分离技术的原理与分类。

2.掌握应⽤密度梯度离⼼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及B淋巴细胞鉴定的⽅法。

【实验原理】1.利⽤离⼼⼒将悬浮液中的悬浮微粒快速沉降,借以分离⽐重不同的各种物质成分。

因此⽤⽐重与被分离细胞⽐重相近的细胞分离液则可通过密度梯度离⼼⽅法,在分离液界⾯上收集到所需要的单个核细胞。

2.⽤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IgM,在⼀定条件下与淋巴细胞混合,标记的抗IgM抗体可以与B细胞表⾯的IgM结合,通过DAB显⾊,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胞膜上出现特定染⾊。

【实验步骤】⼀.细胞分离1.将⼩⿏⽤颈椎脱⾅法处死,解剖左侧腹腔靠上部位,将腹膜剪开,找到并取出脾脏。

2.将脾脏置于培养⽫内100⽬筛⽹上,加⼊8ml的⽣理盐⽔,⽤磨棒磨碎脾脏后过滤,即获得脾细胞混合悬液。

3.1500rpm,5min,离⼼细胞混合悬液,弃部分上清,调整体积⾄4ml,重悬细胞。

4.取盛有3ml细胞离⼼液(⽐重1.088)的试管⼀⽀,⽤移液器加⼊细胞混合液4ml。

5.将试管离⼼1800rpm,(上升和下降率为2)20℃30min。

6.离⼼后取出试管,观察细胞分层,底层为红⾊的红细胞,依次向上为细胞分离液和⽣理盐⽔,在此之间可见⼀层淡淡地⽩⾊细胞层。

7.⽤尖吸管⼩⼼取出中层间的细胞到另⼀洁净离⼼管,并加2ml PBS洗涤⼀次,1500rpm离⼼5min后去上清。

8.再将细胞均匀悬浮于0.1ml PBS中,取出10µl滴于黏附剂处理的载玻⽚上,⾃然⼲燥后,可进⾏细胞类型鉴定。

⼆.细胞鉴定1.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并取出10µl滴于黏附剂处理的载玻⽚左右各⼀滴涂⽚,⾃然⼲⽚2.在室温条件下,⽤甲醇固定细胞,⾃然⼲燥后⽤蜡笔标出细胞范围,蒸馏⽔洗三次。

3.配制封闭液。

室温浸泡30分钟,PBS洗3次。

4.滴加适当稀释(1:100)的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兔抗⼩⿏IgM抗体于左侧涂⽚,滴加适量的封闭液于右侧涂⽚(做阴性对照),于37℃30分钟,PBS洗2分钟3次。

淋巴细胞的分离方法[整理]

淋巴细胞的分离方法[整理]

1、淋巴细胞的来源:人淋巴细胞的方便来源是外周血分离的原则是收率较高、纯度较好、失活较低。

根据不同试验有相对纯度,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应尽最大可能保持细胞应有活性。

分离的技术可由细胞的物理性状和表面标志设计,根据不同实验目的可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吸附分离法和其它特殊分离法。

2、密度梯度离心法:外周血各种血细胞的密度不尽相同,利用淋巴细胞分层液(Ficoll)作密度梯度离心,使一定比重的细胞群按相应密度梯度分布,从而将各种血细胞加以分离。

为此利用一种密度介于1.075~1.092之间而近于等渗的溶液(分层液)做密度梯度离心,使一定密度的细胞按相应密度梯度分布,从而将各种血细胞加以分离。

常用的分层液有Ficoll和Percoll两种。

3、实验方法:1.采血,稀释(外周血:稀释液=1:2)2.在离心管中加入Ficoll,沿倾斜的管壁缓缓加入稀释的外周血(Ficoll:稀释血=1:2)3、20℃,1500r/min,离心30min从上一次至下稀释的血浆、血小板PBMCFicoll红细胞、粒细胞4.沿管壁周缘轻轻吸取PBMC层移入另一试管中。

5.加足量稀释液充分洗涤,1800 r/min离心10min ,弃上清。

6.重复洗涤一次,14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

7.适量的培养基重悬细胞,计数。

分离单个核细胞纯度为95%淋巴细胞约占90%~95%4、淋巴细胞高纯度化(一)红细胞的去除一般采用无菌蒸馏水低渗裂解法或0.83%氯化铵处理法。

(二)血小板的去除将PBMC悬液通过离心洗涤2~3次,常可去除PBMC中绝大部分混杂的血小板。

在某些疾病状态下,若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异常增多,可采用胎牛血清(FCS)梯度离心法去除PBMC中混杂的血小板。

(三)单核细胞和粒细胞的去除1.粘附去除法原理: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在37℃和Ca离子存在条件下能主动粘附在玻璃、塑料、尼龙毛、棉花纤维或葡聚糖凝胶。

采集的非粘附细胞即为淋巴细胞。

1.提取淋巴细胞步骤

1.提取淋巴细胞步骤

提取大鼠淋巴细胞的步骤:1.准备工作:将实验用具(小剪子3把,小镊子3把,磁盘1个,离心管1盒,离心管盖1盒,筛网1盒,表面皿1组,注射器2支,手套1副,1000ul枪头1盒,200ul枪头1盒,10ul枪头1盒,白大褂)放在紫外光下照射30分钟以上。

实验试剂(PBS、无血清的培养液、有血清的培养液、淋巴细胞分离液)准备好。

检查酒精灯内酒精量灯芯、酒精棉量。

脱颈处死,放入酒精中浸泡20分钟(可放到无菌室中)。

3.拿好实验药液(有血清的培养液,无血清的培养液,PBS,淋巴细胞分离液)进入无菌室,穿好白服套袖,于手上身上喷好酒精消毒,进入操作台,擦拭台子,台子干后点燃酒精灯。

(缓冲液,生化反应中以免影响体系PH值波动),将大鼠取出至于磁盘中,于腹中线剪开皮毛,向左侧剪开,用镊子在大鼠左侧找到长条状的脾脏,将脾脏至于PBS中分离结缔组织。

注意:勿将脾脏接触到皮毛引起污染,结缔组织尽量去除干净200目),浸湿,用镊子夹取脾脏至于筛网上,用第一个注射器芯将其碾碎干净(碾碎至筛网上剩余物质为白色),吸取无血清培养液2mlPBS的无用表面皿中。

注意:夹取脾脏的镊子不可以碰到筛网以外的液体中,以免污染组织;注入培养液时不要产生气泡(气泡会影响细胞生长)。

6.避光条件下,第二个注射器吸取3ml淋巴细胞分离液(先注入气体再抽取液体)加于离心管中(加4个)。

将装有组织液的表面皿倾用新的一二混用注射器吸取3ml缓慢注入离心管中,一定要让界面明显。

7.稳拿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离心(2500r/min,20min)。

注意:动作稳,配平时找放的稳得离心管。

若脾脏的状态不好,可适当增加离心转数(3000)。

8.稳稳拿出离心管,用200ul 的枪吸取离心管中处于中间的淡黄色条带(先排气后插入吸取液体,一般能吸取500-600的液体),集中收于第五、六个离心管中,9.离心(1500r/min,10min),慢弃上清(倒入刚才的表面皿中),加入PBS 6-7ml反复吹吸充分,离心(1500r/min,10min)。

淋巴细胞分离的实验方法

淋巴细胞分离的实验方法

肝脏免疫学实验室淋巴细胞分离技术肝脏淋巴细胞分离1.小鼠摘眼球放血后,剪开颈动脉处死,摘取肝脏。

2.将肝脏放在200目钢丝网上自边缘开始研磨,转至15ml离心管中。

3.650rpm×1min离心,将上层液体转至15ml离心管中。

4.1500prm×5min离心后弃上清,重复洗两次。

5.6ml 40% Percoll 溶液重悬沉淀,将3ml 70% Percoll溶液加于其底层,2000rpm×20min,升6降2。

6.吸取两层Percoll溶液之间的白细胞层至15ml离心管中,加满PBS后2000rpm×5min 离心收集细胞。

7.1ml PBS 重悬细胞后,吸取10ul细胞悬液,按照1:1的比例与台盼蓝混匀后计数。

脾脏淋巴细胞分离1.小鼠摘眼球放血后剪开颈动脉处死,摘取脾脏。

2.用载玻片的粗糙面将脾脏一点一点磨碎,将收集的研磨悬液通过200目尼龙网过滤至15ml离心管中,1500rpm×5min离心收集细胞。

3.8ml PBS重悬细胞沉淀,在底层加入3ml Ficoll , 2000rpm×20min,升6降2。

4.吸取两层溶液之间的白细胞层至15ml离心管,加满PBS后2000rpm×5min离心收集细胞。

5.6-8 ml PBS 重悬细胞后,吸取10ul细胞悬液,按照1:1的比例与台盼蓝混匀后计数。

胸腺淋巴细胞分离1.小鼠摘眼球放血后,剪开颈动脉处死,摘取胸腺。

2.将胸腺放在200目钢丝网上研磨,将收集的研磨悬液通过尼龙网过滤至15ml离心管中,1500rpm×5min离心收集细胞。

3.6-8ml PBS 重悬细胞沉淀,再次通过200目尼龙网过滤后,吸取10ul细胞悬液,按照1:1的比例与台盼蓝混匀后计数。

淋巴结淋巴细胞分离1.小鼠摘眼球放血后脱臼处死,摘取淋巴结。

2.用载玻片的粗糙面将淋巴结磨碎,将收集的研磨悬液通过200目尼龙网过滤至15ml 离心管中,1500rpm×5min离心收集细胞。

淋巴细胞分离液

淋巴细胞分离液
2.将血液稀释后分离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和红细胞聚集,提 高单个核细胞的回收率。
3.向分离液管加稀释血液时,应沿管壁缓缓加入,使血液 与分离液形成明显界面。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冲散界面。
4.为保持淋巴细胞活性,采血后应在2h内分离细胞,尽快 完成操作全程。
5.离心时,离心机转速的增加或减少要注重均匀、平稳, 以免影响分离效果。
3.配平后将离心管置于水平式离心机内,
以2000r/min 离心20min。
分离液
实验方法
4.离心后管内容物从上至下分为四层:
上层为血浆层 中层为细胞分离液 下层为红细胞和粒细胞 上、中层界面处呈现白色浑浊
即为单个核细胞层。
血浆
单个核细胞 分离液 红细胞和粒细胞
实验方法
5. 用吸管插到血浆与分离液的界面处,沿管壁周缘吸出单 个核细胞。
不同类别人类血细胞的密度如下:
红细胞比重为
1.093
多形核白细胞比重 1.092
血小板比重约为 1.032
单个核细胞比重为 1.076~1.090
实验原理
利用一种比重介于1.075~1.092之间等渗的聚蔗糖泛影葡胺(ficoll-hypaque)混合液(淋巴细胞分离 液),比重为 1.077±0.001,进行密度梯度离心。
实验一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不连续密度梯度法)
(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指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是免疫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细胞群。
在研究免疫细胞时,常常需要先将淋巴细胞 等分离纯化,再进一步进行检测。
实验原理
根据各种血细胞的体积、形态、密度和比重 均有差异,可将不同的细胞分离。
4个蓝色区域为白细胞计数池
结果判断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离与计数实验报告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离与计数实验报告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离与计数实验报告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离与计数实验报告一、引言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成分,其在免疫应答和抗体产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了研究淋巴细胞的功能和特性,需要将其从组织中分离出来并进行计数。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小鼠脾脏进行淋巴细胞分离和计数,来获取关于淋巴细胞数量和纯度的信息。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使用C57BL/6小鼠。

2. 仪器与试剂:离心管、离心机、PBS缓冲液、0.83%氯化铵溶液。

3. 实验步骤:A. 准备工作:i. 将离心管预冷至4℃。

ii. 准备PBS缓冲液,并保持在4℃。

B. 小鼠准备:i. 用无菌技术将小鼠安全固定在手术台上。

ii. 使用无菌器械,剪开腹部皮肤和腹壁,暴露脾脏。

iii. 小心取出脾脏并放入含有PBS缓冲液的离心管中。

C. 细胞分离:i. 使用无菌器械,将脾脏组织切碎至细胞悬浮液状态。

ii. 将细胞悬浮液通过70μm滤网过滤,以去除大块组织残渣。

iii. 向过滤后的细胞悬浮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83%氯化铵溶液,进行红细胞溶解。

iv. 用PBS缓冲液洗涤淋巴细胞沉淀,重复此步骤2-3次。

D. 细胞计数:i. 取适量的淋巴细胞悬浮液,加入等体积的尝试涂片溶剂进行稀释。

ii. 在尝试涂片上使用布朗管计数室计数淋巴细胞数量。

三、结果根据实验操作所得数据,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成功分离出小鼠脾脏中的淋巴细胞。

2. 经过红细胞溶解和洗涤步骤后,淋巴细胞沉淀呈现白色悬浮液状态。

3. 在计数室中观察到淋巴细胞的形态特征,如小型、圆形和较大的核。

四、讨论本实验成功地分离出了小鼠脾脏中的淋巴细胞,并通过计数室观察到了其形态特征。

然而,有一些潜在问题需要考虑和改进:1. 纯度问题:尽管我们成功分离出淋巴细胞,但在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其他细胞类型的污染仍需进一步验证。

可以通过流式细胞术等技术来评估纯度。

2. 细胞活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没有对淋巴细胞进行活力测试。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姓名:陈羽迪班级:12生物制药(1)学号:2012332870002一、实验目的1.熟悉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组成2.熟悉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的方法3.熟悉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的原理和方法二、方法步骤、观察内容1、采静脉血2ml加入抗凝管,轻轻摇动试管,混匀,5min后加入Hank's 液2ml,手动轻轻摇匀。

2、将抗凝血全部沿管壁缓慢加至另一含2ml淋巴细胞分离液管的液面上,注意保持两种液体界面清晰。

3、将试管平衡后置水平式离心机,1000rpm离心20min。

4、用毛细吸管仔细吸取血浆与分层液界面处淋巴细胞层至一刻度离心管内。

5、加入5倍体积的Hank's液,手动旋转试管使液体混匀,1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沉淀即主要为淋巴细胞(或单位个核细胞)。

加入含10%灭活小牛血清Hank’s液1 ml,混匀后进行计数。

(备注:如做淋巴细胞转化或其它培养,所用试剂、器材应是无菌的。

)6.细胞存活率检测:取10ul淋巴细胞悬液加入0.4%台昐蓝染色液10ul,混匀。

取10ul加入血细胞计数板,精制片刻,置显微镜高倍镜下观察。

三、观察结果离心后分为四层。

血浆层为黄色,淋巴细胞层为白色。

分离液层为浅黄色红细胞层为红色。

结果计算:四个大方格中淋巴细胞总数为339单个核细胞总数=339/4×5(稀释倍数)×1×10^4=4.24×10^6 细胞存活率=226/(226+10)=95.8%四、分析讨论1. 人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组成?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2.根据细胞的表面标志分离淋巴细胞的原理是什么?不同细胞表面生物学特性不同不同细胞表面分化抗原不同。

具体如下图:实验报告二姓名:陈羽迪班级:12生物制药(1)学号:2012332870002实验二:_E-玫瑰花环形成实验_一、实验目的1.掌握人T淋巴细胞形成E-花环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实验报告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实验报告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掌握密度梯度法分离单个核淋巴细胞2、实验原理红细胞和多核白细胞的比重(1.092左右)比淋巴细胞的比重(1.075-1.090)大,因此利用一种比重介于1.075~1.092之间的等渗溶液(淋巴细胞分离液)作密度梯度离心,使不同比重的细胞按不同的密度梯度分布。

3、实验试剂和器材Balb/c鼠,1640培养基,淋巴细胞分离液,镊子,剪刀,金属网,研棒,平皿,枪头、15ml离心管、移液器、离心机、白瓷盘、酒精棉球、烧杯。

4、实验步骤1、对Balb/c鼠先用摘眼球放血并拉脊椎处死。

2、用酒精棉球擦拭小鼠腹部,用剪刀和镊子在腹部剪开一个小口,用手撕开小鼠的皮毛,使肌肉裸露,用剪刀和镊子剪开肌肉,取脾脏。

去除血细胞及脂肪组织,用2ml 1640进行清洗。

3、将清洗过的脾脏放到置于平皿中的金属网上,先加入1ml 1640,用研磨棒压碎脾脏成单细胞,补加2ml 1640冲洗金属网。

4、将研磨的单细胞悬液小心的靠壁滴加入5ml体积的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液面上(小心不破坏淋巴细胞分离液液面),2000r/min,离心20min,此时离心管中由上至下细胞分四层。

用枪头小心吸取第二层的环状乳白色淋巴细胞层,放入加入了约10ml的PBS的离心管中,充分混匀,15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

剩余约100ul PBS,重悬,混匀,即得淋巴细胞悬液。

5、实验结果1、离心后溶液分为四层,最上层为粉红色澄清液体,第二层处于分界处,稍微发白模糊,第三层为透明状液体,有少量絮状漂浮物,最下层为深红色沉淀。

2、最后得到的淋巴细胞悬液较为浑浊,颜色发白。

6、实验分析及讨论(一)实验讨论1、淋巴细胞分离液看起来是无色透明的,实际上由两种糖分构成,具有梯度,故可以对淋巴细胞产生分离作用。

2、再去脾脏前要确保小鼠已被处死,避免小鼠挣扎造成污染。

3、在解剖前用酒精棉球擦拭小鼠腹部,即可起到消毒作用,又可以弄湿鼠毛露出皮肤,方便解剖。

淋巴细胞转换实验报告

淋巴细胞转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体外培养和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观察并分析淋巴细胞在特定刺激条件下的转化情况,从而了解细胞免疫的功能和状态。

二、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 外周血采集管- RPMI-1640培养基- 胎牛血清- 植物血凝素(PHA)- 青霉素-链霉素溶液- 0.25%胰蛋白酶- 台盼蓝染液- 计数板- 显微镜2. 实验仪器:- 酶标仪- 培养箱- 水浴箱- 移液器- 微量离心机三、实验方法1. 外周血采集:采集受试者外周血,将采集管置于室温下静置2小时,使红细胞自然沉降。

2. 淋巴细胞分离:将上层血浆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加入0.25%胰蛋白酶,37℃水浴消化10分钟,然后加入胎牛血清终止消化。

3. 淋巴细胞洗涤:将消化后的细胞悬液离心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细胞碎片和红细胞。

4. 淋巴细胞培养:将洗涤后的淋巴细胞悬液转移至培养瓶中,加入适量的RPMI-1640培养基和PHA,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

5. 淋巴细胞计数:培养结束后,用台盼蓝染液对淋巴细胞进行染色,计数活细胞数量。

6. 淋巴细胞转化率计算:计算转化细胞的数量与总细胞数量的比值,即为淋巴细胞转化率。

四、实验结果1. 淋巴细胞数量:实验组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PHA刺激可以促进淋巴细胞增殖。

2. 淋巴细胞转化率:实验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PHA刺激可以促进淋巴细胞转化。

五、实验分析1. 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结果显示,PHA刺激可以显著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和转化,这与淋巴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相符。

2. 实验结果表明,淋巴细胞转化率可以作为评价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六、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体外培养和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成功观察到了淋巴细胞在特定刺激条件下的转化情况,为研究细胞免疫功能提供了实验依据。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二淋巴细胞分离实验

实验二淋巴细胞分离实验

注意事项
1.在Ficoll上加入稀释外周血时,应缓慢 加,以免冲散界面
2. 吸取单个核细胞层时,应避免吸出过 多的上清液或分层液而导致血小板污染
细胞计数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准备计数板: 2、制备细胞悬液:收集细胞,制成单个细胞
悬液 3、加样:用吸管轻轻吹打细胞悬液,取少许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分离
目的 原理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目的
熟悉淋巴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的分离方法
原理
脾脏各种血细胞的密度不尽相同, 利用淋巴细胞分层液(Ficoll)作 密度梯度离心,使一定比重的细胞 群按相应密度梯度分布,从而将各 种血细胞加以分离。
原理
外周血
红细胞
1.093
粒细胞
单个核细胞 (PBMC) 血小板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1.092 1.075~1.090
1.030~1.035
Ficoll:1.077±0.001



周, 30min
Ficoll
Ficoll
稀释的血浆、 血小板 PBMC
红细胞 粒细胞
实验步骤
1.实验一获取的小鼠脾脏载玻片研磨 (研磨同时滴加1640培养液,保持细 胞活性)
细胞悬液,在计数板上盖玻片的一侧加微量细 胞悬液, 4、计数:在显微镜下,用10×物镜观察计数 板四角大方格中的细胞数
实验步骤
5、计算:将结果代入下式,得出细胞密度 细胞数/毫升原液 =(4大格细胞数之和/4)×104
注意事项
1.取样计数前,应充分混匀细胞悬液 2.加样量不要溢出盖玻片,也不要过少或带
气泡 3.细胞压中线时,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 4.本法要求细胞密度不低于104细胞/ml 5.镜下计数时,细胞数过少或过多,说明稀

小鼠淋巴细胞分离方法

小鼠淋巴细胞分离方法

小鼠淋巴细胞分离方法一、实验用品的准备:1.采血用品:10ml注射器10个;手套20付;15ml离心管10个;20µl枪头、200µl枪头、1000µl枪头。

摄子、剪刀各2把;加样器;70%酒精;5%碘酒;2.取脾用品:10ml注射器10个;手术器械10套;手套20付,60mm玻璃培养皿10个;200 目尼龙网,裁成100mm×100mm正方形10块;10mL 玻璃注射器内活塞10个;5mL刻度吸管、15mL离心管、1640培养基;鼠淋巴细胞分离液;摄子、剪刀各10把;70%酒精;5%碘酒;移液器、离心机;刀剪浸泡液(新洁尔灭);注:红色必须灭菌;蓝色可以不灭菌;绿色需特殊处理;黑色不用灭菌。

二、相关实验:(一)实验名称:分离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实验目的:获得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为ELISPOT实验做准备。

实验动物:BABALB/c小鼠;雌性实验材料:1.小鼠淋巴细胞分离液,2.60mm玻璃培养皿3.10mL 玻璃注射器内活塞,灭菌4.气管切开包5.5mL刻度吸管、15mL离心管、移液器、离心机6.1640培养基实验方法1. 断颈处死小鼠,浸入75%的乙醇中浸泡1-2分钟。

2. 在超净台中小心剪开小鼠的腹部外皮,用大头针固定,再剪开小鼠的腹腔,用镊子取出小鼠脾脏。

注意无菌操作。

3. 在培养皿中放入3mL1640基础培养基,将小鼠脾脏放入培养皿中,用1ml注射器吸取小鼠淋巴细胞分离液,注入小鼠脾脏,直至完全分离。

4. 把悬有脾脏细胞的1640培养基缓慢转移到装有6 mL淋巴细胞分离液的15 mL离心管中。

5. 3000转离心15分钟。

(病毒室离心机)6.吸出淋巴细胞层,加入5mL 1640培养基洗涤一次,1500转离心10 分钟。

7.倾倒上清液,加入3-5mL5ml5%FCS1640培养基重悬,细胞计数。

8.对获得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进行ELSPOT 检测。

实验试剂用量:1.小鼠淋巴细胞分离液:60 mL 2.1640基础培养基:80 mL 3.5%FCS1640培养基:50Ml。

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的方法

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的方法

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的方法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的方法引言:T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类型,对于维持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感染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研究T淋巴细胞对于深入理解免疫机制和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来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包括密度梯度离心法、磁珠分选法和细胞表面标记法。

一、密度梯度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细胞的方法,通过调节不同浓度的密度梯度溶液,将细胞按照密度的大小进行分层。

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外周血或淋巴组织,用PBS缓冲液洗涤细胞,去除残留的血红细胞。

2. 将细胞悬浮液缓慢地加入密度梯度离心管中,通常使用Ficoll或Percoll溶液作为密度梯度溶液。

3. 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适当的离心速度和时间离心。

4. 离心结束后,可以观察到细胞在不同密度层的分布情况。

T淋巴细胞通常位于中上层。

5. 使用移液器将目标细胞层吸取,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

6. 用PBS缓冲液洗涤细胞,去除残留的密度梯度溶液。

二、磁珠分选法磁珠分选法是一种基于细胞表面标记分离目标细胞的方法,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磁珠结合,实现对目标细胞的分离。

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外周血或淋巴组织,用PBS缓冲液洗涤细胞,去除残留的血红细胞。

2. 将细胞悬浮液与与目标细胞特异性标记的磁珠混合,使其充分结合。

3. 将混合物放入磁场中,利用磁力将磁珠与目标细胞一起沉降至管壁,非目标细胞则保持在上清液中。

4. 将上清液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去除非目标细胞。

5. 用PBS缓冲液洗涤磁珠-目标细胞复合物,去除残留的上清液。

6. 使用磁场将磁珠-目标细胞复合物从离心管壁上解离,得到纯化的T淋巴细胞。

三、细胞表面标记法细胞表面标记法是一种利用细胞表面特异性标记物分离目标细胞的方法,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细胞表面标记物结合,实现对目标细胞的分离。

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外周血或淋巴组织,用PBS缓冲液洗涤细胞,去除残留的血红细胞。

淋巴细胞分离计数实验报告

淋巴细胞分离计数实验报告

淋巴细胞分离计数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淋巴细胞分离计数实验,了解淋巴细胞的分离过程和计数方法,并掌握相关技能。

二、实验原理1. 淋巴细胞的分离:通过梯度离心法将淋巴细胞与其他血液成分进行分离。

2. 细胞计数:使用显微镜和特殊计数板对淋巴细胞进行计数。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1. 血液样品2. Ficoll-Paque液(用于梯度离心)3. 生理盐水4. 无菌注射器、针头5. 显微镜、计数板四、实验步骤1. 取适量血液样品加入无菌注射器中。

2. 将Ficoll-Paque液加入另一无菌注射器中。

3. 在针头上滴上生理盐水,避免空气进入。

4. 缓慢注入Ficoll-Paque液至血液样品上方。

注意不要将两种液体混合。

5. 离心20分钟,速度为400g。

此时,白色细胞会沉积到Ficoll-Paque层,红细胞会沉积到底部。

6. 用无菌注射器吸取上层白色细胞,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

7. 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混合均匀。

8. 离心10分钟,速度为200g。

此时,淋巴细胞会沉积到底部。

9. 弃去上层液体,用生理盐水洗涤淋巴细胞。

10. 在计数板上吸取适量淋巴细胞进行计数。

五、实验结果分析1. 淋巴细胞的分离效果: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和数量来判断分离效果是否良好。

2. 细胞计数:根据计数板上的规则进行计数,并结合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来确定结果。

六、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要严格无菌,避免污染样品。

2. 离心过程中要注意速度和时间,以避免对样品产生影响。

3. 计数板要保持干燥和清洁。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淋巴细胞分离计数实验,我们成功地将淋巴细胞与其他血液成分进行了分离,并通过计数板对淋巴细胞进行了计数。

这些实验结果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淋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相关疾病提供了基础数据。

T淋巴细胞提取

T淋巴细胞提取
四实验步骤:
1、断头处死小鼠,浸入75%的乙醇中浸泡1-2分钟。
2、在超净台中小心剪开小鼠腹部外皮,用大头针固定,再剪开小鼠腹腔,用镊子摘下小鼠脾脏。注意无菌操作。
3、参考图一,在35mm培养皿中放入4-5ml淋巴细胞分离液(使用前摇匀淋巴细胞分离液)。用镊子固定尼龙网,然后用注射器活塞轻轻研磨小鼠脾脏,使得分散的单细胞透过尼龙网进入淋巴细胞分离液中。(没研磨每一只脾脏话费的时间最好控制在5分钟之内,防止在研磨过程中液体挥发,使得密度与渗透压改变,影响分离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 (LBP) on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lymphocyte subsets and dendritic cells in H22bearing mice and the mechanisms for intervention of tumor immune escape by LBP. Methods: H22bearing mice were given LBP orally for two weeks. Tlymphocyte subsets and the phenotypes of dendritic cells in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FCM). Results: LBP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numbers of CD4+ and CD8+ T cells in TIL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model control group (P<0.05). In model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dendritic cells 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 decreased markedly, while in LBPtreated group, the increased number of dendritic cells and B71 expression were observed,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Conclusion: LBP has antitumor effect probably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s of CD4+and CD8+ T cells in TIL to relieve the immunosuppression and enhance the antitumor func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But whether LBP can recover the phenocyte and function of dendritic cells in H22bearing mice should be further studied.

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脾淋巴细胞的原理

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脾淋巴细胞的原理

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脾淋巴细胞的原理淋巴细胞分离液是一种常用的实验试剂,用于分离脾淋巴细胞。

通过对淋巴细胞的分离,可以获得纯净的淋巴细胞群体,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条件。

淋巴细胞是一类免疫细胞,主要存在于淋巴组织和淋巴液中。

淋巴细胞的分离液是一种含有特定成分的溶液,能够有效地分离脾淋巴细胞。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准备脾组织。

取得小鼠的脾脏,将其置于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

脾脏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器官,其中富含淋巴细胞。

首先将脾脏放入含有冷PBS(磷酸盐缓冲液)的离心管中,并用离心机低速离心,以去除掉其他组织和血管。

第二步,制备单细胞悬浮液。

将脾组织移至无菌的培养皿中,用无菌匀浆棒将组织碾碎。

随后,加入适量的无菌PBS,充分混合,制备出均匀的组织悬浮液。

第三步,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

将淋巴细胞分离液缓慢地滴加到组织悬浮液中,同时轻轻摇动培养皿,使淋巴细胞分离液充分与组织悬浮液混合。

淋巴细胞分离液中的特定成分能够与其他细胞发生作用,使淋巴细胞得以分离。

第四步,离心分离。

将混合液倒入离心管中,用离心机进行高速离心。

离心的目的是通过离心力将淋巴细胞与其他细胞分离开来。

离心结束后,可观察到淋巴细胞沉积在离心管底部,上层液体中则含有其他细胞和杂质。

第五步,收集淋巴细胞。

将上层液体倒掉,只留下沉积的淋巴细胞。

用无菌的PBS洗涤淋巴细胞,去除残留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和其他杂质。

重复洗涤步骤,可更好地保证淋巴细胞的纯度。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获得高纯度的脾淋巴细胞。

这种分离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并且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淋巴细胞的分离液在免疫学和细胞生物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研究淋巴细胞的功能和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

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实验报告

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实验报告

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淋巴细胞分离的意义和原理2. 掌握淋巴细胞分离的技术,为进行下一步生物实验奠定基础二、实验材料1.淋巴细胞分离液2.EDTA抗凝剂常用EDTA的钠盐或钾盐作为抗凝剂,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而是钙离子失去凝血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3.PBS缓冲液PBS缓冲液一般作为溶剂,起溶解保护试剂的作用4.戊巴比妥钠溶液作用与苯巴比妥相同,为中时作用的巴比妥类催眠药,作用时间可维持3~6小时,显效较快。

用作催眠和麻醉前给药,亦可用于治疗癫痫和破伤风的痉挛。

5.其他实验材料:健康的小白鼠一只、注射器(1ml,10ml)1ml、20ul的枪以及相应的枪头、滴管、水平离心机、医用镊子、EP管(5ml,10ml)三、实验原理外周血中各种细胞的密度不同。

密度离心法的原理主要根据各类血细胞的比重差异,利用比重介于某两类细胞之间的细胞分离液对血液离心,使一定比重的血细胞依相应的密度梯度分布于不同的独立区带,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第一层为血浆层。

第二层为环状乳白色淋巴细胞层。

第三层为透明分离液层。

第四层为红细胞层图1 小鼠外周血离心前后示意图四、实验步骤1.给小鼠注射适量的戊巴比妥钠麻醉剂,使其麻醉2.用镊子用力拉扯掉麻醉完全小鼠的其中一只眼睛,将血液滴入事先已经加入100ulEDTA抗凝剂的5mlEP管中,取足1ml新鲜血液3.用滴管将抗凝后的血加入事先加入1mlPBS缓冲液的5ml的EP管中稀释(血液与PBS的比率为1:1)4.用滴管将稀释后的1ml新鲜血液沿试管壁缓缓(一定要慢)加到含有2ml淋巴细胞分离液(事先要恢复到室温)的10mlEP管中(稀释血液:分离液=1:1),沿管壁流下的稀释血液叠加在分离液之上,并与分离液形成明显的界面5.经水平式离心机离心(1500r/min)15分钟,小心取出试管6.用平口滴管小心吸取中层呈白絮状的淋巴细胞,用PBS溶液洗涤两次,每次离心1800r/min,离心10min7.弃上清液,加入4mlPBS待用图2 第一次离心后图片五、注意事项1.EDTA和淋巴细胞分离液使用前应预温至22℃2.在淋巴细胞分离过程中,应控制室温在22~25℃,过低或过高应延长或缩短离心时间六、实验思考第一次分离后淋巴细胞层存在红细胞,应该是抗凝剂储存时间久导致血液抗凝补充分的缘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步骤
? 5.加足量稀释液充分洗涤,1000 r/min 离心5min ,弃上清
? 6. 适量的培养基重悬细胞 ,计数
注意事项
? 1.在Ficoll上加入稀释外周血时,应缓慢 加,以免冲散界面
? 2. 吸取单个核细胞层时,应避免吸出过 多的上清液或分层液而导致血小板污染
细胞计数
? 实验步骤 ? 注意事项
原理
外周血
红细胞
1.093
粒细胞
单个核细胞 (PBMC) 血小板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1.092 1.075~1.090
1.030~1.035
Ficoll:1.077±0.001稀释外周血
1500rpm,
20℃ , 30min
Ficoll
Ficoll
稀释的血浆、 血小板 PBMC
红细胞 粒细胞
实验步骤
? 1.实验一获取的小鼠脾脏载玻片研磨 (研磨同时滴加1640培养液,保持细 胞活性)
? 2. 细胞混合液静置数分钟后吸管吸取, 沿倾斜的管壁缓缓加入淋巴细胞分层 液上方(Ficoll:血细胞=1:1)
实验步骤
? 3.2000r/min ,离心15min
? 4.沿管壁周缘轻轻吸取淋巴细胞层移 入另一试管中
实验二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分离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分离
? 目的 ? 原理 ? 实验步骤 ? 注意事项
目的
? 熟悉淋巴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的分离方法
原理
? 脾脏各种血细胞的密度不尽相同, 利用淋巴细胞分层液(Ficoll)作 密度梯度离心,使一定比重的细胞 群按相应密度梯度分布,从而将各 种血细胞加以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